《最大的麦穗》原文【汇集5篇】

美好 分享 时间:

一位农夫在收获麦穗时,发现最大的麦穗总是最重的。他感悟到,追求极致的同时,是否也忽视了其他的价值呢?以下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的《最大的麦穗》原文相关文章,便您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麦穗的故事 篇1:

放假的日子总是过得那么快又那么迷糊,我还未意识到我已经糟践了半个暑假的时候,收麦机的声音嗡嗡入耳,原来秋收时节已呼啸而来 。站在田埂上,麦田地不知在什么时候褪去了翠绿色的裙装,此时着一身淡黄色的衣衫,虽少了一些俏皮和活力,却也增了一份平静和大气,微风拂过,掀起一层层麦浪,也是颇有韵味的一番景致,我的心神也跟着这麦浪荡漾开来,封闭和拥堵远去,内心纯粹而舒畅,身体也轻巧了许多,原来大自然的美真的是有治愈能力的。

可惜美丽的东西总是短暂的,收麦机大肆掠夺过,放纵地吞噬着大片大片的麦浪,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收麦子的情景,那时候还没有这么高效、便捷的机器,受苦的便是农民的双手了,在烈日炎炎下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然后捆成一捆一捆,再装车运到到平坦的空地上铺散开来,让太阳晒几天后,用农用车带着石磙把麦粒碾下来,还要反复几遍地挑走麦秸,最后用大风扇吹走麦穗壳,把麦粒装成麻袋运回家,才算完成了一年一度的秋收。我小时候也有笨拙地割过麦子, 想到这里我禁不住要感激机械化的发展和普遍了,人类的头脑真的不是一般地厉害,短短几年已将农民的双手解放了,到了小麦成熟的时节,便有大量的外地人开着收麦机来帮忙收麦子,农民只需要按亩数付钱给他们就可以把麦粒运回家了。作为农村人的我当然也被解放了双手,好几年免受捡麦穗的苦楚了,以后大概再也不会有捡麦穗的岁月了。

然而,事实证明,我的结论下得有点过早了,不知是机器故障还是操作收麦机的人的技术问题,我家的麦田地里撒留了很多麦穗,重要的不是撒了麦穗,是此事成了我奶奶念叨几日的大事,说要去捡麦穗,奶奶年近七旬,一身的疾病,成天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不舒服,走路都要借助拐棍,去捡麦穗,开什么国际玩笑,我们都劝她不就几个麦穗吗,能有多少麦粒,能值几块钱,至于您这么上心吗,我们平时浪费的都比那些多的去了,您的身体要紧,免得又因此加重了疼痛。不知是因为奶奶太在乎粮食还是太固执,没被我们劝住仍旧念叨 唉,你们这些孩子啊,那是粮食呀,是我们庄稼人的'命啊,农民怎么能糟蹋粮食呢,就是一把也是粮食啊,再说一块钱就不是钱了吗,你去买东西少了一块钱人家卖给你吗?你们是没挨过饿,没受过那挨饿的滋味,我的一个妹妹就活活饿死了,那时候我们靠给别人干活挣点饭吃,有一顿没一顿的,那时候什么没吃过,草根,树皮,只要能吞下去的都吃过了,我的妹妹身体弱,经不住饿就死了,那是我第一次挨饿,第二次是怀着的你叔叔的时候,经常饿肚子,我活到现在,已经经历过两次饥荒了,哪像你们自小有吃有喝的听到这里我们都沉默了,心里五味杂陈的,不是第一次听奶奶讲过去的事了,奶奶说的很平淡,不悲不喜,但我能想象到那个时代的人们的不容易,也理解了奶奶对那些麦穗的固执。奶奶这一辈的人,生在了饥荒时代,粮食就成了一辈子的珍惜之物,生在了贫苦的农民家庭,经历了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命运便和土地紧紧系捆绑在了一起,说是小农思想严重也罢,说是愚昧落后也罢,她们骨子里对粮食的珍惜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该不屑和蔑视的。

第二天早上,天微微亮的时候我们姊妹几个便在麦田地里捡麦穗了,既然不能转变奶奶的思想,那就改变我们自己吧,不过两个早上的功夫,我们便完成了奶奶几日发愁的大事,当奶奶看到装的鼓鼓的麦穗袋子的时候,奶奶笑着说,我就说有很多嘛,这些应该有一升多粮食的我们倒是不在乎有多少,只要奶奶不发愁,不念叨了,我们这麦穗也算捡得值了。

生在了不愁吃穿的时代,是我们的福气,然而随着富裕而来的却是无节制的奢侈和浪费,不要说是几个麦穗,就是一麻袋粮食也入不了我们的眼,有钱便想怎么任性就怎么任性,想怎么奢侈就怎么奢侈,不懂浪费是什么概念,但不论人们再怎么有钱,都买不来另一个地球,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财富不应� 不求节俭,只要在满足我们需求的前提下少浪费那么一点,于我们自己,是一种素养,于人类,是一件功德,于地球,是一份感恩。

麦穗的故事 篇2: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

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院里剃发沐浴后,就变成了一个干净利索的小沙弥。

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又开始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

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

例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僧侣炫耀;更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大有唯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长状况。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上,它便又收敛了它的香芳蕊……”

“那它晚上有没有吵着你?”法师问道。

“没有,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会吵我呢?”

“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了一下,脸刷地一下就红了,喏喏地对法师说:“弟子知错了!弟子知错了!”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须懂得谦虚,所谓“满招损,谦受益”,时时保持谦虚方能以低姿态向他人学习,也才能有更多成长的机会。过多的炫耀只能证明自己的无知,收获一点点就自满自大,只能让自己止步不前,破坏潜心精进的心境。

成熟的谷穗,总是谦虚地低下头;勤奋的蚂蚁,总是悄无声息。做人不可自视其高,夸夸其谈,眼高于顶,必须要懂得谦虚。一个高傲自大的人,表现狂妄,实际是遮住了自己的眼睛,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无法接受别人的意见,看不到真理与事实。

真正谦虚的人,能够深刻地看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准确地估价出自己的天赋与潜能。面对广大未知的世界,能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与不满足感,并由此产生一种永不言败的进取心。

麦穗的故事 篇3: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学生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学生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就陆续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学生们埋头向前走。看

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学生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学生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学生们才如梦初醒。

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学生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了那颗粒饱满的“麦穗”,旧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单把眼前的麦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点评: 对苏格拉底的这道考题,答案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学生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先在自己的心里定下一个大体标准,走上一段特别是在走过一半或三分之一的路程后,遇见差不多的便摘下来。也许这就是最好的,也许后面还有比这更好的,但不能好高务远,就这样“认”了。另一种答案是一直往前走,总觉得前面会有更好的麦穗。这时要么放弃选择,宁缺毋滥,要么委屈自己,凑合着摘一束,而心里却是万分懊悔。

在追求目标时要把握好选择度。我们在自己的奋斗和追求过程中,应为自己定好坐标,通盘审视,在适宜自己发展的情况时就要当机立断,莫要迟疑,选择属于自己的那束“麦穗”。

麦穗的故事 篇4:

秋将尽,冬迈着小步款款而来。

一只小燕子听燕妈妈说她们马上要飞向遥远的南方了,望着天空她有些担心,怕自己太小,又怕南方的路途遥远,凭她的翅膀飞不到南方,就会被累死了。”

燕妈妈见小燕子愁眉不展,关心地问:“我的宝贝!你怎么了?”

小燕子闷闷地说:“妈妈!要是我飞不到南方可怎么办呀?您瞧我的翅膀还不够健壮……”

燕妈妈笑呵呵地说:“傻孩子,别担心,你会飞到南方的。”

小燕子知道妈妈是在安慰她,她贴近妈妈撒娇地说:“妈妈要是我飞不动了,你会帮助我吗?”

燕妈妈摇摇头说:“我想帮也帮不了,你要靠你自己的翅膀才能飞到南方。”

小燕子一听,眼泪噼里啪啦地往下掉,她想她一定会累死在半路的。

燕妈妈心疼地说:“宝贝别哭!有一种神奇的麦穗,你叼着它飞翔,它会在你没有力气的时候,给你足够的力量。”

小燕子听完仿佛看见希望一般叫道:“真的吗?那么太好了。”

燕妈妈认真地点点头。

没多久燕妈妈决定要往南飞了,临走时燕妈妈送给小燕子一棵麦穗,小燕子叼起麦穗快速地冲向天空,她飞呀飞呀一点也不觉得累,不久她们要飞过大海,中途她们不能休息,因为在大海上她们找不到停留的地方。

燕妈妈问小燕子:“宝贝!怕吗?”

小燕子看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心里有些胆怯。可她随即想起那棵神奇的'麦穗,想到神奇的麦穗将给她无尽地力量,她就大声地说:“妈妈,我不怕。”

燕妈妈微笑地点点头,带领着小燕子起飞了,可飞到一半的时候,小燕子累得气喘吁吁,体力明显不支了,燕妈妈见状焦急地喊,快叼紧麦穗,它会给你力量的。

小燕子听话地叼紧麦穗,果然感觉到一股力量顺着麦穗传到了她的翅膀上,依靠这股力量她用力的摆动着翅膀,终于飞过了大海,飞到了南方。

到了南方以后,小燕子把麦穗紧紧搂在怀里说:“妈妈!这棵麦穗真神奇,我要永远留着它。”

燕妈妈却笑着说:“麦穗到处都是,我看不用留着的。”

小燕子惊叫道:“可是这是一棵神奇的麦穗呀?”

燕妈妈呵呵笑着说:“傻孩子,这不过是一棵普通的麦穗罢了。”

小燕子听后看了看麦穗,又看了看自己变健壮的翅膀,她恍然大悟地笑了。

麦穗的故事 篇5:

意大利是一个盛产画家的地方。从前,有一位意大利写实派的画家甲画了一幅叫《丰收》的油画,引起了轰动,画面上是一位老农抓着一把丰收的麦穗。这幅画很有艺术水准,画得非常逼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个时候,年轻的画家乙慕名而来,当他看到那幅画时,很不屑地说:“这种画我也能画出来,而且画得比他更逼真。”大家都不以为然。

于是,乙回去后就照着这个画重新画了一幅。

画好之后,他又来到甲家门外,还特意请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画师。他要求甲把画拿出来,让老画师来评论谁画得好,谁才是真正的好画家。甲笑了笑,把画拿了出来。

于是,在花园里,两幅画摆到了一起。等待着画师的评判。就在画师准备上前欣赏的时候,花园的树上忽然落下一群麻雀,它们居然飞到乙的画板边争相用嘴啄画中的麦穗,却没有鸟靠近甲的画作。

所有人都震惊了,就连乙都止不住扬扬得意。连飞鸟都来啄画中的麦穗,哪里还需要画师来评判呢?这不是等于宣布他画得比甲好吗?

这个时候,乙满脸得意地问甲:“你看到了吧,你觉得你画得好还是我画得好呢?”

甲含笑不答,转身走开了。

乙又转过头问老画师:“先生,您可以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了吧?”

老画师笑着说:“当然是甲画得好啦!”

乙马上呆了,很吃惊地问:“您难道没有看到眼前的'一切吗?连飞鸟都选择吃我画的麦穗!”

老画师说:“我都看到了,诚然,你画的麦穗非常逼真,但是你别忘记了,那束麦穗是在一位农夫的手里,连稻草人都怕的麻雀敢去抢农夫手里的麦穗吃吗?年轻人,麻雀之所以选择你的画,是因为你画的人还不够逼真!而在甲近乎完美的画里,人和麦穗一样,都很逼真!所以没有一只飞鸟敢靠近。”

乙顿时目瞪口呆,他再看了看甲的画,惭愧地低下了头。

老画师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年轻人,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一定要有开阔的胸怀和视野,千万不能只盯着手里一把小小的麦穗一样的成就而自命不凡。”

感悟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自信都是最可宝贵的;但任何人又不能只盯着自己手里的“一把麦穗”。欲成就大事者,向往高境界者,必当有开阔的胸怀和视野;为人师者,亦不例外。

48 35286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