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小论文范例【优推4篇】
【导言】此例“宏观经济学小论文范例【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宏观经济学教学;信息化教学改革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其课程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适应当代大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然而,目前大部分经济学课程教学仍普遍沿袭传统的“灌输教育”或“满堂灌”。教师往往侧重于对现有理论进行抽象分析,对经济图形与模型进行介绍和解释,缺乏对理论运用的拓展。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基于此,山西财经大学初步开发了商科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对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
(一)视频资源一是世界名校开放课程。本部分内容既有对经济学课程及课程中部分知识点的讲解,也有国外知名经济学家对理论前沿的解释、对热点经济问题及各国经济形势的预测和分析。二是国内精品课程。结合国内精品课程的建设成果,搜集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吴汉洪教授主讲的微观经济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徐华教授主讲的宏观经济学等完整的课程视频。三是名家讲坛、纪录片。本部分选取了与经济学课程相关的晋商和大国崛起等影响深远、又有启发意义的纪录片。此外,还收录了国内外经济学家访谈记录,以促使大学生了解知名经济学家的学术生涯道路及其在经济领域所作出的贡献,激发大学生学习经济理论的兴趣。四是国内部分高校课程讲解优秀视频。本部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内的18所高校教师讲解经济学课程的视频资料。五是自有教师录制视频。本部分内容是经过筛选和加工的自有教师录制的辅助教学视频,主要包括课后习题讲解、知识要点回顾和扩展知识补充三类。
(二)文档资源一是图书。主要涉及本课程的一些参考书目,以满足大学生的不同需求。同时,增设经济学类经典著作及趣味经济学类书籍,拓宽大学生的阅读面。二是论文及教案。目的在于使大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学习运用经济学知识解释现实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案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教材和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三是课件及习题,课件便于大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查漏补缺;习题及试题方便大学生进行课下自测,及时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四是大纲,帮助大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及疑点等问题。另外,各类优秀经济学学习网站的推荐链接,如“经济学家”、“人大经济论坛”等,可以开拓大学生的学习视野,以及经济学优秀书籍推荐详单、经济学相关案例、国内外经济学经典教材简评。
二、结合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课程教学改革
(一)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提升案例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宜使用真实的、有代表性的并且与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的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快速提升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现有国内外宏观经济学经典教材中所用案例绝大部分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案例,而我国的经济情况与欧美国家是有很大差异的,其结论在我国并不一定适用。因此,教师应多采用有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方面的案例,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的经济形势及经济政策。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与世界经济融合程度日益加深,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也愈加密切。教师在采用本国案例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可以辅助增加有关国外经济发展的案例。另外,还需注意教学案例的时效性。
(二)借助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加强小组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具有流派纷呈、观点迥异的特点,因此,对待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这更加凸显出课堂讨论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在宏观经济学界没有形成统一见解或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课堂讨论可以使不同观点进行激烈的交锋,而这也更容易激发灵感,碰撞出新的观点。然而,课堂讨论必须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这对教师的准备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时可以借助网络教育平台中更新的相关内容,及时把握热点动态,激励大学生积极发言。教师需对讨论的问题及不同观点进行总结和提炼使讨论得到升华,并加深大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加强其对相应知识点的运用。
(三)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加强教学实践
结合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以实践为中心,进行开放式教学,实施实践教学和项目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取材于实际的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能够提升大学生对战略观点、政策观点把握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以选择网络教育资源平台上具有可操作性、现实性并且难度不太大的项目或议题,让大学生在课下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的成果形式上交。最后选择优秀成果进行课堂演示,并予以一定的奖励,以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师生可以利用在线交流平台对国内外的经济热点问题及理论前沿等进行课下讨论,教师也可以利用此平台对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
三、结合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课程考核方式
(一)平时成绩的评定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宏观经济学的考核方式是期末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方式难以体现和全面评价大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要结合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平时学习的考核。平时考核形式既包括作业完成情况、出勤、上课状态等常规项目,同时增加基础知识测试(不定期抽查且不提前通知学生)、小组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大学生讲解等非常规项目。其中,测试题目、讨论及案例资料等主要来源于已经搭建的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此外,适当降低常规项目考核所占分数,加大非常规项目考核所占分数。与此同时,在具体考核时,将大学生在作业、出勤、基础知识测试、小组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大学生讲解等方面的表现赋予相应的分值,最后进行加总即得每位大学生的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够对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考核,也能给教师一定自由教学和学术讨论的空间。
(二)期末成绩的评定
一是通过试题库抽题进行笔试。为了保证笔试考核的科学性,应在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建立试题库。试题库的建立应协调主客观题的比重、试题难易程度的搭配等,并在主观题部分适当增加现实案例分析类题型,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二是采取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评定期末成绩时应侧重大学生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可结合优质网络资源平台采取研究报告、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以增强大学生思考、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尝试免试的考核方式。在完成优质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并且切实做好平时考核的基础上,大学生期末成绩的评定既可以选择参加院系组织的统一考试,也可以申请免试。符合申请免试的条件是平时的基础知识测试和课堂讨论成绩四次以上(含四次)为“优”者;在网络教学平台的“经眼看世界”栏目中发表高质量文章者。
参考文献:
〔1〕战勇。在反思和创新中学习宏观经济学〔J〕.学术问题研究(综合版),2008,(1):98-102.
〔2〕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6):52-54.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第二篇】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1.教考分离对教学效果提高的作用有限
自 2004 年起,为了提高宏观经济学教学质量,学校实施了教考分离的改革。促进了教师了解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但教学质量评判标准还是考试成绩,老师还是以考试为中心;部分教师以“ 教”取代学生的“ 学”。学生则很少主动去学习和研究同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2.教学方式相对单一
为了学生考出好成绩,老师重点关注学生考试成绩过关,反复讲解,反复讲授练习题;学生也重点关心考试及格问题。老师一般以课堂讲授教学方式为主,尽管重庆工商大学设置了经济学实验室,建立了宏观经济运行模拟分析平台。但由于宏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多、课时少、实验课少,学生全面了解宏观经济理论精神实质的作用有限。
3.案例教学相对落后
学校案例教学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内外高校的差距相当大。案例分析混于宏观经济学正文教学课件之中,没有成熟的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课件或讲义。部分教师没有实际社会经验,不能鲜活、形象地描述案例的社会背景,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4.考核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学校宏观经济学的考核重卷面成绩、轻素质培养。考核主要通过闭卷考试,以成绩来衡量优劣。这种相对单一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依靠考前背一背,作业抄一抄来获得成绩。期末考试实际上只是考察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考前突击能力,谁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强,谁的成绩就好。
二、宏观经济学学习情况
1.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
部分学生主动性较差,平时不努力,课前不预习,上课不思考,被动地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基础知识不牢固。部分学生还停留在中学时代的思维方法和学习习惯上,不会自我学习。主要表现为学习方法单一,仅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解。
2.学生容易误解抽象的概念
宏观经济学比较抽象,多数学生感觉看不见、摸不着,容易造成误解和困惑。基本概念所包括的口径理不清,基本原理所包含精神实质想不清,对该课程的体系难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困难造成不及格。
3.学生对庞杂的理论体系比较费解
宏观经济学的体系庞杂,争论颇多,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尽管我们主要讲解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还是会涉及到众多经济学派,由于学派之间的学术排斥和对立,易造成学生的疑惑与费解。
4.文科学生害怕抽象的数学模型
宏观经济学经常采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由于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文科出身的学生对较深的数学推导觉得晦涩难懂。除了一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较差外,课时少没有为学生留下消化模型的时间,造成学生学习中出现数学模型和理论核心思想相脱节,不懂得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演绎推理经济学规律。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以上教与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应着力强化学生平时学习的知识沉淀,着力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的知识;着力弥补学生数学思维的不足,把晦涩模型变为学生能看懂的模型。
1.注重宏观经济学的平时练习
除了正常的教学之外,辅之以一定的习题,使所学知识能得到沉淀。尤其是数学模型比较多的章节,会涉及到一些模型推导和求解问题,学生课后练习就变得相当重要。可根据历届学生感觉的难点、疑点,编制与教学配套的习题册,作为学生的作业。习题册一定应讲究针对性,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重点和难点。
2.强化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
宏观经济学理论所描述的内容和中国实际差异很大,学生难以把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我国的经济实践结合起来。强化案例教学是把抽象、难懂理论变为具体、简单知识的较好方法。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考虑各类学校、不同专业学生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诸方面因素,结合中国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热点问题、国外典型经济问题,编制不同的案例讲义。以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理论的现实感觉,加深对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3.增设数学模型基础的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有数学模型障碍的问题,教师可采取回顾经济数学,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最基础课程有关内容的形式,对宏观经济学中将会用到的知识做讲解。培养学生用数学模型描述经济规律的思维。解释宏观经济学怎样借助高度抽象和严密的数学逻辑表达经济学思想。
四、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
针对以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宏观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应着力拉近师生时空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革考核的指挥棒,开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1.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
教师可通过网络资源来拉近师生时空距离,在教师个人主页或公共邮箱向学生公布本人所教课程的内容介绍、教学进度、参考书目以及学习要求。借助电话、QQ 群、博客和电子邮件等网络工具,最大限度地与学生交流。
2.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采取多媒体教学,易造成数学模型多,难度大的章节因学生的接受节奏滞后于教师的讲解节奏,影响教学效果。可辅之以必要的板书;使教师的板书、学生的笔记和教师的讲解节奏基本一致,学生与教师的思路连贯一致。避免老师站在多媒体展台前,只顾操作机器忽略教学的互动。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现有“填鸭式”教学,最大的弊端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可在每次课结束时,概略地讲解下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学生预习教材,并收集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实际例子。把抽象、复杂的理论放到具体、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描述,变晦涩为通俗,又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思考习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4.改革宏观经济学考核方式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基础课;理论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50-02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方经济学正式进入中国高校课堂,九十年代后大多数高校将其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而现在,西方经济学已经是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的对象是影响整体经济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这四个重大问题。经济学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分析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经济运行的规律。经济发展无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最重要课题。学好宏观经济学,从大的方面来讲可以更好地把握经济形势,为如何发展提出政策建议。从小的方面来讲,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方向的选择。授课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只是简单地应付考试,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十分有限。本文针对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条件相对较差
目前来看,本科生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手段是相对单一和落后的,不少学校仍采用原始的板书、讲授的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作为学期学习的终结。但是,由于宏观经济学本身理论庞杂,流派众多,内容丰富,一个学期的课时分配又相对较少,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能为学生增加的案例分析、讨论等环节必然十分有限,导致学生往往只记得干巴巴的理论和公式,理解和运用则显得十分困难。
2. 题海战术效果偏颇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有些教师采用题海战术,通过多做习题解决学生使用各种公式和理论的问题。题海战术无疑对于期末考试是有显著效果的,但对于学生真正掌握和使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帮助并不大。
3. 某些学校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完善的情况
在同一学校内,不同的教师教学侧重点不同,授课内容上有时会出现很大偏差。比如有些教师认为国际经济问题很重要,花了很多课时讲解,有些教师却认为这是国际金融课程的内容,去掉了该部分知识。这使得不同专业学生在相互交流时产生了不少疑惑。
4. 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
有些教师本身理论水平有限,为学生讲解时做不到深入浅出,反而使难的更难。有些教师对一些理论问题有较多的研究,授课时加入了不少更深入理论的讲解,这对本科生学习入门级的宏观经济学来说也显得困难,反而可能使学生更加地云里雾里。
二、学生学习宏观经济学存在的问题
1. 学习兴趣不大
在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认为宏观经济学比微观经济学难学。究其原因,微观经济学与生活更为息息相关,但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诸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与学生的经验有很大疏离。加上宏观经济学理论包罗万象,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陷入庞杂的理论圈中,进而望而却步,更不要提浓厚的兴趣了。
2. 难以把握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理论是有较强的逻辑性的,但由于理论繁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很茫然,只是掌握一些孤立的知识点,把握不住整体体系。
3. 难以学以致用
学生对待现实问题常会惯性地凭感觉回答。比如问到一国或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或财政政策,不少学生会直接回答好或不好,甚至不懂得运用GDP这样简单的经济指标来说明问题,不会使用学过的理论分析财政政策产生作用的过程路线,进而分析其政策效果。
4. 学习效果不理想
学生常常眼高手低,听课的时候觉得挺简单,下了课缺少练习,结果一遇到问题就傻眼。从学习效果来看,多数学生依靠平时抄作业,依靠教师期末划重点、背重点来通过期末考试,考完了知识也忘完了,根本谈不到什么素质教育。
三、关于宏观经济学教学的建议
教与学是永远在发展的课题,教师万不可掉以轻心,以为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理论。正因为身为教师,更应理解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的意义。宏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其变化发展的特性,教师如果不能够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理论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那么授课无疑是失败的。基于以上谈到的问题,本文对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 组成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应经常组织教师座谈研讨,展开学术交流,这样使不同教师的长处碰撞,提高教师队伍素养。同时,要对庞杂的理论做好取舍,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改善由于课时有限和不同教师认识不同带来的问题。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对于现实热点问题,教学团队经过研讨后形成较为成熟的观点,作为增加的案例分析与学生分享。现实案例、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此为桥梁,引导学生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运行迹线,进而学会运用理论去分析问题。
3. 注重对理论体系的讲解
开课前,先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体系,让学生有大体印象。学期授课中要时时提醒学生注意上下章节的逻辑关系,期末再次串讲加深学生对宏观经济学体系的理解。宏观经济学本科教学主要是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有些教师在导论部分增加了流派的介绍。但对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来说,此时讲解流派,会使他们感到难以消化,所以建议在期末串讲时讲解流派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体系。
4. 注重课堂互动
教学课堂上要注重与学生随时沟通,注意观察他们对正在讲解的问题的理解程度。发现学生反应困难时应重复讲解,反应良好时再进行下一问题。要时时提醒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的步伐自己动手。比如学习IS曲线和LM曲线时,教师一边讲解其推导过程,要求学生跟着教师自己动手画图推导。此外,还应增加课后交流时间,布置习题,防止学生学过就忘。
5. 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平时布置一些小论文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给学生推荐一些官方网站,如国家统计局网站、WTO和世界银行网站,以及一些权威的财经类网站如新浪财经、FT中文网等,引导学生关注热点经济问题。要抽时间对案例进行讲评,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经济指标和经济理论来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凭感觉,人云亦云。
6. 提高教师自身理论水平
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背课本,要对理论有深入的研究,还要对热点经济问题和前沿经济理论有所研究。本科生学习的经济学理论并不深奥,但只有教师本身的理论深度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使教学深入浅出,使学生学起来更轻松。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由于其理论的庞杂多变和教学条件、教学课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时常感到困难很大。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应注重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梳理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增加现实案例的讨论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而学会运用学过的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樊潇彦,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陆文安等。影响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经济视角,2012,(03).
宏观经济学小论文【第四篇】
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案例分析教学法通过引入大量的案例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为主”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进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社会更加重视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高校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第三,案例分析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提供具有契合基础理论的典型案例后鼓励学生们独立思考并形成自己的想法进而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形成文字,以案例分析报告或者是以小论文的方式展示出来改变传统课堂上“填鸭式”的做法掌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分析教学法要取得显著成效,必须遵循一套科学程序进行规范操作。下面我们以经济管理专业为例,阐述案例分析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①提前充分准备案例。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全面详细了解案例及其所要阐释的基本理论并就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充分考虑,比如何时导入基本理论和怎样导入基本理论弓l入该案例可能会产生什么教学效果巩亥案例提出了哪些关键性问题?用什么思路去解决这些问题?经管类专业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最终形成的结果与答案是什么?等等2周提前组织学生准备。教师首先根据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分组厂般以同宿舍6人为一个团队,由宿舍长负责召集和工作分解内部与协调。然后介绍案例的主要内容并发给案例材料,要求学生课前仔细阅读熟悉材料,并对本小组讨论、分析、提问等内容形成文字写出初步的案例分析报告。
②案例初步分析。经过认真阅读和理解,经管类专业学生把自己分析的问题、观点及其理由形成初步案例分析报告,带着思考带着问题进课堂。教师针对某一专题进行理论讲解并引入具体案例进行案例初步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③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教师在进行基础理论讲解和案例初步分析后,经管类专业学生结合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主题就若干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或者课堂全体讨论威者推举主发言人其他同学做补充;或者采用更灵活的形式如安排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通过“小品式”演示、讨论来加深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在案例讨论前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讨论、民主发言的氛围不宜过多干预讨论过程,只在必要时作启发性的诱导和提示。也就是说,案例教学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掌生在限定的主题范围内从真思考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对案例进行多角度的讨论与探索从而启发学生思维焙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案例讨论与点评。当讨论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针对案例及时进行分析和讲解毓理思维过程,比较各小组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点评。指出讨论是否热烈、踊跃,问题是否分析透彻、深入等等为学生课后进一步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指明改进方向。
④经验总结与推广。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对案例教学的情况和取得的效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案例。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循序渐进、不断完善使案例分析法逐渐成为经管类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方法。
三、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要真正发挥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须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案例要密切联系现实经济问题。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理论与现实经济的相结合。学生学习起来才不会感觉枯燥,而是和现实密切联系的,由此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国民收入核算方法时河以结合地下经济、灰色经济等来介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方法的局限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时,可以结合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实际运行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经济形势下应相机采取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在讨论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时,可以引入国内外的边际消费倾向并进行对比分析。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大是因为收入增加比较小,而发达国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小是因为增加的收入比较多,因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根据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并不能够说明投资乘数发挥作用的大小。通过引入诸如此类的案例,不仅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课堂中所引入的案例一定要具有时代性是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厂些过时的陈旧案例容易使学生产生老调重弹的感觉,无法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教师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裸余时间教师要多关注新闻报道、热点话题、经济学专著等素材能够根据这些素材选取出契合相应理论的典型案例。这要求教师对现实生活有着较深刻的理解积累大量案例在课堂上能信手拈来。如“中国多次降息对居民储蓄及投资的影响”、“人民币应该升值吗”、“我国现阶段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等等案例不仅要与课堂的授课内容契合更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其次,教师提前应反复审阅案例,对案例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案例本身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但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只有自己先将问题吃透才能够达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另外教师在课下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做好案例教学的反馈总结工作。第三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与促进。案例分析法作为宏观经济学理论教学的辅助方法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理论教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在对宏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和难点内容达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案例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和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或许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大于纯粹的理论教学但宏观经济学教学不能像M日A教学那样以案例教学为主教师不能只重视案例教学而忽视理论教学应当注重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结合与促进。
四、案例分析法的实施应用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案例分析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活泼肥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学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将学生被动听的课堂变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解释运用所学知识的场所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师角度来看,通过搜集筛选分析典型案例,案例教学补充了教材内容池增长丰富了教师的学识和经验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的、教学相长的、集思广益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案例分析法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应用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更能够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合作与创新能力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实施应用案例分析法将会较好地弥补传统“填鸭式”教学法的不足。
上一篇:大学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例实用5篇
下一篇:中西教育差异论文范例(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