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论文范例【优推4篇】
【导言】此例“中国古代史论文范例【优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古代史论文【第一篇】
[关键字]初中历史;新课标;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1-0011-02[作者简介]白真玲(1974―),女,福建厦门人,本科,厦门市第一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教育部于2001年7月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2011年又作了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规定了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提出了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笔者是初中历史教师,在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只有认真学习、吃透新课标,对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了如指掌,才能有效落实新课程教学改革。
一、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如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使学生“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让初中生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能力,应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笔者认为,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公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在初中阶段,如果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历史知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就为以后自主读史和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识读历史图表、掌握古代干支纪年方法、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等,这些既是基础知识,也是读史的必备技能。
识读历史图表,就是要学会识别历史地图和历史表格,如各历史年代的地图、历史年表、各类统计表等;知道古代的纪年方法,就是要懂得中国干支纪年法、王朝君主和年号纪年法等;正确计算历史年代,就是懂得将干支纪年转换成公元纪年的计算方法。
二、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新课标建议:“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创设历史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笔者感受到,这一建议,实质上是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为此,笔者在组织教学时,特别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由传统的接受性学习转变为自主性学习。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历史学科故事性强,教师可以通过多设计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表演情境、故事情境、对话情境和媒体情境等。笔者在教学实践“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内容时,先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使学生对圆明园的历史和现状有了初步印象,生动的表现形式不但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他们对历史的理解。二是鼓励学生论史。史论结合,是历史的显著特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论史,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写成小论文。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做到“论从史出”。如在教学评价晚清重臣李鸿章时,要基于史实,客观全面,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评论。三是启发教学。关于启发教学,孔子有很精辟的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在学生充满学习激情、求知欲旺盛,想表达而又说不出的时候,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地思考,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新课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根据这一目标,笔者体会到,历史教师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包含伦理、道德、价值观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学习中国古代史,新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新课标把整个中国古代史理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史,科技文化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科技史”的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同时也应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由领先到落后的转变,从而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树立振兴中华文明的远大理想。新课标的中国古代史,对中国疆域的基本范围、中华民族的基本构成、政治统一的基本格局、风俗习惯的基本特点、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伦理制度和道德意识的基本内容、中国人特性的基本结构等都有所提及,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其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认同感,进而使其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新课标指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外的历史考察和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运用已学的历史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这就要求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实践,如对学校周边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企业等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思考社会与人生。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其目的为“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同志也提倡“古为今用”。正如英国历史教育家李彼得所说:“历史的有用是在于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改变我们对现实、对于人类是什么及可以是什么的看法,因而使我们能够有去改变想达成的结果的机会。”[2]历史与现实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学习历史就应该把历史放置于当时特殊的大背景中讲述,不能纯粹为讲历史而讲历史。
当历史被放置在现实这一客观的社会大“背景”进行考量时,学习就会有更为广阔的视角,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如教学《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时,笔者联系当前的敏感热点,如日本政要(如现任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一些日本政客(如名古屋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还有问题等,学生就明白,军国主义思想在日本仍然存在。对现实问题的历史追溯,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根源,学生就会深刻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
对历史的认识不仅要贴近社会现实,还要与时俱进。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作为历史教师,需要了解学术动态,更新知识结构。新课标涵盖了不少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其观点合理且科学。如新课标对中国古代史的时间界定作了这样的阐述:“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这种表述巧妙地避开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之间的确切分界,是基于当今史学界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分期问题尚未能达成共识而作的更为完善的表述。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只要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阶段就可以了。新课标的这种处理比较恰当。
参考文献:
[1]虞云国。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历史观与史料史实[J].历史教学问题,2011(4).
中国古代史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新进展;史学史;新时期
一直以来,史学研究者都致力于史学史的深层次探讨。尤其是新时期这种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自然进展也就越明显,但是其新进展究竟体现那些方面,是相关专家学者探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环境下,探析新时期研究中国史学史的新进展具有实际意义。
一、新时期中国史学史研究新进展
(一)论著综述
从1998年至今,在研究中国史学史上和其他的分支学科相同,都是以唯物史观当成了指导,在各个研究员共同的努力之下取得显著成绩。无论是论文、专著以及教材等各种成绩,还是研究深度上,都在朝着多途发展进行。为了探究这些进展,本文将侧重点放在著作上。
1. 理论和方法论。对于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上的研究,除开研究古代史学著述,还有很多当代的历史理论及方法著述。在2001年清华大学出版了何兆武的《历史李欣评判文集》,200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张耕华著作《历史哲学引论》,2006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吴怀祺所著《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2007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朱本源所著《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李剑鸣所著《历史学家的修养与技艺》;200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王学典所编著《史学引论》,2009年凯博所著《历史比较研究导论》,以及在2010年邓京力所著《历史评价理论和实践》。
2. 贯通方面的研究。在对中国史学的研究上,从而学者在研究史学史上也比较重视贯通性。在新时期研究史学史上取得了新进展,相比之下尤为突出就是贯通性研究,出了许多质量较高的著作,在2001年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汤勤福编著的《中国史学史》,2004年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何海根和汪高鑫编著《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2005年瞿林东编著了《中国简明史学史》;2006年由商务印书馆印发了谢保成所主编的《中国史学史》,属于三卷本。2008年傅玉璋编写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仓修良所编写《中国古代史学史》,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瞿林东同样编写了《中国史学史》,还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所出版。
3. 对古代史学的研究。研究者在采用贯通性之时,同时也在致力于古代史学的研究,还取得了极大新进展,出现了一大批的断代史学史相关著作。在新时期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方面的著作,主要有1999年周少川编著的《元代史学思想研究》,该书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200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胡宝国编写的《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同年岳纯之通过研究编写了《唐代官方史学研究》,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2004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彭忠德编著的《秦前史学史研究》一文;2005年杨艳秋编写了《明代史学探究》,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2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了由李小树所主编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史》;人民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了由王盛恩所编著的《宋代官方史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2009年出版了吴凤霞所编著的《辽金元史学研究》,在201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施建雄所编著的《十至十三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史》。
4. 近现代史学方面的研究。在新时期,近现代史学方面的研究可谓是获得了大丰收,各种研究课题与研究内容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取得了较大的新进展。在这个方面出现的专著比较多,主要有如下一些:1998年邹兆辰、邓京力以及江湄共同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2003年张剑平编写的《新中国史学五十年》,该书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人民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了由田亮编写的《抗战时期的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了李孝迁所著《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山东大学出版社在2010年出版了陈峰编写的《民国史学的转折:中国社会史论战研究》。
除了上面几个方面,在新时期还对专题研究、系列研究、文献研究以及整理专书等各个方面都取得新进展。
(二)举例分析新进展
事实上,每一个专著得以出版并被人们所认同,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成果,都在某层面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比如刘家和所编著《史学经学与思想》一书中,明确提出中国的古代就有了比较发达经学与史学,并且这两学间关系比较密切。瞿林东所编著《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一书中,挖掘出了古代史学中所隐藏理论成就,并且对其中许多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与探索,并且通过著作来系统研讨所存在的理论问题。
以上仅仅是例举两个例子而已,在研究中国史学史中所著的各种新进展中,每一个论著、文献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些理论,而且这些理论都得到人们所认同,属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研究进展。
二、结语
一直以来,相关专家、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中国史学史,也都取得一定成就。尤其是新时期,对中国史学史的研究更是突飞猛进,取得了较大的新进展,成为了学术界所曙目。但是研究者并没有满足这些新进展,还在不断挖掘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 罗炳良。赵翼对野史文献的认识与利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瞿林东。论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为中国史学步入21世纪而作[J].史学月刊,2009年01期。
[3] 蒋大椿。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王晓华。近三十年中国大陆史学主潮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古代史论文【第三篇】
偶然看到走廊处有巨大的展板,
展出北大文史哲等名家为所上的通识课程开的阅读书目。
这十二名教授每人推荐2~4本书。
推荐人:孙庆伟教授
所授课程:考古学与古史重建
孙庆伟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副院长、教授,早年参与了山西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挖掘工作,后来多年在周原遗址奋战。孙老师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中国最早的考古学报告――李济先生撰写的《安阳》,此书在外研社曾经出版中英文对照版。另外一本是中国最早的上古史课程讲义――《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此书被多家出版社再版多次,是顾颉刚先生为首的疑古学派最初开宗明义的讲义,有着诸多的开创意义。
我个人认为,孙庆伟先生撰写的《追迹三代》一书,系统论述了夏、商、周三代考古的研究史与学术史的历程,是目前最全面的中国考古学术史著作之一。
推荐人:吴国武副教授
所授课程:国学经典讲论
吴国武老师是古籍文献研究的专家,他推荐了三部著作,不少主流学者认为《老子》思想应为中华文化最原始、最本真的思想来源,吴老师推荐的楼宇烈的注本是对传世《老子》的精研本,而高明先生的《帛书老子校注》是对出土文献中老子文献的诠释。楼宇烈与高明都是北大出身的文史名家,此处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读的方式,也是近年来学术研究的潮流。
吴国武老师推荐的另外两本书的配图与原书并不匹配,或许这也是中国古籍的一个常见问题,当我们阅读古代经典的时候,由于时代的分隔,造成了语言的隔膜,需要借助古今中外名家的注释版本来阅读。像吴老师推荐的《韩愈集》在别的出版社出过单行本,但还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由马其昶先生校注、马茂元整理的《韩昌黎文集校注》这个版本最为经典。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学习古汉语的学生入门必读书目,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字典。现在,《说文解字》最权威的版本是中华书局的影印本,最近中华书局又出了注音版,但是页码发生变化。岳麓书社曾经按照中华书局的版本重新修订,以同样的页码注音,非常实用。
推荐人:邓小南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作为北大历史系出品的精品课程,由阎步克与邓小南两位权威学者讲授,可见北大对于本科生通识教育的确是尽心尽力的。邓小南先生的父亲是现当代宋史研究的奠基人邓广铭先生,父女先后担任宋史研究会的会长。邓小南先生的学术成就主要在北宋政治史领域。此处的推荐书目,她却能跳出自己的研究,推荐其他名家的作品,可见其深厚的功力。
她推荐的第一本书是祝总斌先生的书。祝总斌先生是一位非常低调的学者,一辈子的学术成就都在《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一书中。虽然本书绝版多年,但无论是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研究,还是中古时期任何政治史领域的研究,都无法逾越祝先生的“这座大山”。在北大诸位魏晋史研究的学者阎步克、罗新、陈苏镇,或是叶炜的课堂上,你都能听到他们讲祝先生与田余庆先生之间有趣的掌故。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是北大历史系荣新江教授有关其研究的唐代西域文化的最新论文合集,荣新江教授是目前中国唐史研究领域数一数二的学者,其学术着眼点主要在丝绸之路唐代中亚、西域与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如今,这无疑与“一带一路”的治国理念完美契合。其代表作《中古中国与中外文明》一文,2011年三联书店再版,值得一读。
《朱熹的历史世界》的作者是余英时,话说当年余英时应邀为台湾一位宋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写序,一不小心序言写了18万字,后来干脆扩充,成了这本皇皇巨著。想要研究一个思想家,应对其身后的历史世界有详实的理解,才能对其思想成就有着明确的认知。
推荐人:孙玉文教授
所授课程:大学国文
北大中文系古汉语方向现有的一批老师是出身于湖北大学的,其中的佼佼者是孙玉文先生,以古汉语语法词例见长,他推荐了三本书。钦立先生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这是以一己之力编写的,可以媲美《全唐诗》《全唐文》的浩瀚巨著。本部书籍是中国上古、中古时期文学研究,乃至是文史研究的参考必备书目,研究汉乐府、魏晋文学、玄学研究等都是必读书目。不过,逯钦立先生此套书目由于篇幅宏大并不利于通读,在此我推荐两部魏晋文学研究的经典书,一本是黄节先生的《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另一本是黄节先生的学生萧涤非先生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
《语言问题》作者是清华大学“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赵元任先生,(如今清华大学文科图书馆一层大厅摆放的钢琴,就是赵元任先生的女儿捐赠的赵先生生前珍爱的钢琴)本书是作者1950年代在台湾的讲座合集。赵元任先生是语言天才,在美国读了博士之后,回国结合中外语言特点,开创了中国语言学的研究。语言学的知识难度很高,并不好懂,近年来上海中西书局推出《中西学术名篇精读系列》的第2卷《赵元任、李方桂卷》,选取了赵元任先生的经典论文――《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的王洪君教授详细解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阅读,入门赵先生精深的学术要义。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畅销近半个世纪,也是今天《论语》研究最为经典的入门读本。大家仍以初学入门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深入研究读程树德先生的《论语集释》为治学法门。
推荐人:阎步克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
阎步克教授是当今两汉魏晋政治史研究的大牌学者,先生研究的最高成就在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与官阶制度两个层面,他面向北大本科生开设的通识课程“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一直是北大的明星课程,场场爆满,我当年也听过全程,经常看到两三百人的大教室最后有一排站着听完全程的同学。
先生推荐的《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是其早年研究汉代官僚政治结构的三大著作《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和《乐师与史官》中的代表作,首版于1996年,再版于2015年。后来,“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这门课程的讲义被编辑出版为《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一书。
阎步克先生推荐的另一本书是北大魏晋文学研究宗师级人物――王瑶先生代表作《中古文学史论》,以此足见文史不分家,想要做好魏晋史学研究,对于魏晋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必须有所了解。
推荐人:干春松教授
所授课程:现代中国的建立――制度、思潮与人物
干春松教授早年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是近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者,近年来有诸多著作问世,自己是康有为思想研究的名家。故而在此推荐的萧公权先生的这本《康有为思想研究》,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干春松老师的思想着眼点之所在。
李剑农先生也是一名学术成就卓越的学者,其在政治史领域与经济史研究领域均有极其丰硕的开创性成就,《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是研究中国近现代繁复多变的风云际会必读书目,另外他的作品《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史中任何一个断代部分的必读参考。
汪晖教授的《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是其被再版过无数次的代表作,该书以中外对比的角度,看待中国近现代思想萌发和转变的背景与历史。汪晖老师早年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本书是其核心思想的阐发。
推荐人:刘勇强教授
所授课程:古代小说名著导读
刘勇强教授是北大中文系明清小说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他在这里推荐的三部著作均是海内外名家有关明清小说研究的代表作。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是其少有的学术专著,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开山之作,是鲁迅当年在厦门大学国学院短暂的教书生涯中的课程讲义。
《中国古典小说》的作者是前两年才去世的夏志清先生,先生是北美汉学领域研究中国小说的扛鼎级人物,无论是研究中国传统小说,还是现代小说,都无出其右。其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必读经典,也是香港中文大学最为畅销的学术著作之一。
《中国小说研究论集》的作者吴组缃先生是刘勇强教授的导师,也是明清小说研究的大师级人物。自己有诸多的小说作品创作,作家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为其提供了研究作品的多重视角。以经典文本出发,以写作经验入手,独具匠心。
推荐人:张帆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古代史(下)
张帆教授是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系主任,是国内元史研究领域的名家,在此他一共推荐了四部著作,基本囊括了其讲授的这一阶段历史。北大的中国古代史课程分为上、下两部分讲授,上从上古讲到唐代,是阎步克先生讲授,下便是由张帆教授授课了。
蒙思明先生是经史名家蒙文通的长兄,《元代社会阶级制度》是其1938年在燕京大学历史学部的硕士毕业论文,200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世纪文库”系列曾经再版收录,本书载誉史坛七十载,值得阅读。
《辽金史论》是前两年英年早逝的北大历史系刘浦江教授的代表作,刘浦江教授是辽金史研究的旗帜性人物,他的去世给辽金史学界带来了巨大打击。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是邓小南先生的代表作,也是北宋政治史研究的必读书。
《清代地方政府》的作者瞿同祖先生是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师,其在法律史、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成就,很难有人企及,其学术研究从两汉一直贯穿到明清,其代表作《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中提及的“法律儒家化”问题,至今仍旧是中国法制研究反复探讨的议题。
推荐人:吴晓东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讲
吴晓东教授是当今中外现代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其授课态度之认真,授课内容之详实为北大学子称道,这从其有关西方文论研究的讲义――《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就可见一斑。
近年来,吴晓东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多有造诣,此份书单当中的《围城》与《野草》两部,基本上是所有阅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耳熟能详的必读书目。金介甫先生的《沈从文传》,应该是其近年来在北大讲授沈从文研究课程时的重点参考书目。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也是可与鲁迅先生的《野草》、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等并肩的中国现代文学经典,而沈从文先生非凡经历的一生,更值得学者去研究。
这份书单的第一本书却是独具匠心,亦如之前点评阎步克、邓小南时指出的那样,做出卓越贡献的学者一般所涉猎的书目都不仅限于自己研究的领域。理查德罗蒂的《筑就我们的国家》是探讨美国经典研读意义的著作。
推荐人:朱孝远教授
所授课程: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
朱孝远先生是当代欧洲中世纪史、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名家。《欧洲文艺复兴史政治卷》是朱先生在其最重要的学术领域的研究性通论,便于学生更快更方便地了解欧洲文艺复兴史的全貌。
The Waning of the Renaissance是本次书单唯一涉及的英文原著。作者鲍斯玛(William Bouwsma)先生是朱孝远先生的恩师,近年来鲍斯玛先生的诸多藏书捐赠给了北大图书馆,或许朱先生希望借此机会推荐不为人知的好书,传承学术精神。
丹纳的《艺术哲学》是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必读经典,早年我在北大艺术研究院的朱青生教授和翁剑青教授的课上都曾被要求必须阅读,丹纳的著作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欧洲文艺复兴在艺术理论与哲学文化层面的成就。
另外,早年我精读过朱孝远先生编著的《如何学习研究世界史》,它是国内少有的系统介绍入门世界史的书目。该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朱孝远老师在推荐西方学术经典的同时,推荐了许多中国历史研究的经典书目。所谓学贯中西、贯通古今的深厚功力大致如此。
推荐人:吴国盛教授
所授课程:科学通史
吴国盛教授是当代科技哲学领域的学术名家。其代表作《科学的历程》是国内畅销多年的科学史入门书目,也是清华大学本科生精品课程《学术之道》的推荐必读书。
在这份书单中,《技术与文明》的作者芒福德是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研究、考古类型学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其有关技术与文化的讨论是研究传统文化与技术革新的冲突与发展的必读书目。
优秀的学者善于挖掘并不常见的好书,善于打破固有的学术偏见。人们常说“黑暗的中世纪”是科学的黑暗,但是格兰特的《近代科学在中世纪的基础》让人更加客观地看待历史,看待科学技术的变革。
吴国盛先生推荐的最后一本是“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中的《科术革命》。“牛津通识读本”是牛津大学出版社面对大学生出版的一系列由欧美名家写作的通识读本系列,在国内由外研社和译林社先后出版过一部分,广受好评,中文版兼有中英对照,对于学子入门西方学术,可以一窥门径。
推荐人:姚洋教授
所授课程: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作为制度创新过程的经济改革》的作者姚洋教授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农经系的海归博士,目前是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也是本次推荐书展当中唯一的非文史哲出身的学术名家。可能北大教育理念认为学生们在学习古代经典的同时,也要对现代社会有所关照,姚洋先生推荐的书目可见一斑。
中国古代史论文【第四篇】
本届年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9月18至21日举行的第五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工作以及在会议开幕式上举行的颁奖活动。这次论文评选活动由文化部教育科技司、中国音乐史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研究》编辑部共同主办,江苏省常熟市文化局全额资助并承办。本届论文评选共收到参评论文91篇,获奖论文为36篇。为保证本届论文评选活动更加合理与公正,评委会制定了更为严密的评分标准、工作细则及避嫌制度。文化部教育科技司陈迎宪处长在致辞中指出,本届论文评选,无论从程序方面还是评委组成方面都充分体现了主办单位的权威性与公正性。
颁奖仪式后,由戴嘉枋教授和学会副会长修海林教授分别对本届论文评选的近现代和古代部分进行了点评。两位专家一致认为,参赛论文的水平在逐年提高。戴嘉枋指出,近现代、当代音乐史部分的参评论文其优点在于选题有较大的开拓,史料工作扎实细致,学术视野与研究方法有所拓展。当然问题也有一些,如有的选题比较粗浅,有的文章内容与音乐联系不够,还有的文章对音乐本体的分析不够到位等。古代史方面,修海林指出,在方法论层面,一些作者对二重证据法、三重证据法有意识去掌握和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彰显了论文作者对方法论的重视。不足之处在于有的文章缺乏理论高度,有的文章对中文摘要和结论重视不够,有的文章题目与内容不是很吻合,还有的文章选题过大等。
本届年会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音乐史的研究与教学研讨,主要围绕中国音乐史的学科建设、中国音乐史教学及研究等几个议题展开。
古代音乐史方面的研究文章主要集中于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乐律学等领域。音乐考古学方面的文章如《青铜音乐的辉煌――写在曾侯乙编钟出土30周年之际》(王子初)一文配合光盘《曾侯乙编钟》(王子初主编、出品),全面直观地介绍了曾侯乙编钟这一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音乐科技成就。音乐考古学领域的文章还有《曾侯乙编钟的“套数”“编列”及其件数隐意》(田可文、李虎)、《再谈甬钟的起源》(王清雷)、《春秋中期甬钟的转制》(王友华)、《汉画乐舞艺术研究起步阶段的回顾与展望――兼回李玫女士》(李荣有)、《北朝佛教遗址中的乐舞壁画研究》(乔晴)等。乐律学方面的文章多富创见,如《康熙三分损益十四律解――兼与陈万鼐先生商榷》(郑荣达)一文认为康熙十四律,既不是没有规律而“紊乱无序”的,也不是“清制平均十四律”,而是有序而规范的“三分损益十四律”;《先秦三分损益律生律方法的再认识――谈“先益后损”“先损后益”两种生律方法的并存》(修海林)一文指出,从最新出土的放马滩秦简《律书》中记录的“公约数”表明,先秦十二律三分损益计算方法应该具有“先益后损”、“先损后益”两种计算方式。乐律学方面的文章还有《中国古代工尺谱的变迁》(郑荣达)、《“引商刻羽、清角流徵”研究》(丁承运)、《关于中国古代应用律学理论研究的思考》(郭树群)、《明清以来“宫调声情”理论的阐发与实践》(吴志武)、《宋代唱赚谱一个谱字的解释》(杨善武)、《平调考》(成军)等。音乐文献学方面的文章有数篇,有的具有开创意义,如《关于(二十五史音乐志)辑著的汇报》(刘蓝)一文中介绍了作者的成果《二十五史音乐志》;《宋代古琴音乐研究暨宋代古琴文献史料汇编》(章华英)一文对宋代古琴文献史料进行系统搜集、整理、辑佚、校注,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古代音乐史方面的文章还有《珍贵的清代音乐史料――李声振的(百戏竹枝词》(齐易)、《中国古琴谱字乐符字典前言与凡例》(王德埙)、《古乐复兴之余波――汉宋之争与清代音乐史学思想之嬗变》(黄敏学)、《汉魏两晋南北朝“乐府”官署沿革之探微》(丁同俊)、《清代西传时调小曲初探》(李冉)、《(汉书・艺文志)之(乐记)非(礼记)之(乐记)》(聂麟枭)、《先秦音乐自然观的若干问题探索》(刘宇统)、《北京宫廷音乐之元代宫廷乐器简述》(崔竞源)、《谁家玉笛暗飞声――从唐代诗歌对笛子的描述鸟瞰唐代笛子艺术的发展》(王瑜)等。
近现代、当代音乐史部分,在选题和史料方面均有较大拓展和突破。汪毓和先生在大会发言,畅谈《对编印出版作曲家“全集”的认识和工作体会》,对诸多学者的史学研究工作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意义:洛秦在《新历史主义与区域音乐社会研究――论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上海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一文对目前的史学理论提出反思;《个案研究――以陈洪为例》(李岩)一文对陈洪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深刻的思想启示――在王光祈音乐观下的后学反思》(陈其射)一文通过弘扬王光祈学术精神,希冀促进我国音乐史学科建设的健康和快速发展。近代现、当代音乐史部分的文章还有:《从近年发表在国内音乐杂志上的文章看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研究》(李淑琴)、《中国当代京剧音乐家研究》(李晓天)、《谈(燕京学报)上的中国音乐史学论文》(陈勇)、《谈音乐史学的创新》(王誉声)、《由(女高师周刊)全新解读女高师音乐系》(祁斌斌)、《重识杨荫浏的基督教音乐实践观――对(圣歌与圣乐)中杨荫浏16篇文论的择评》(林苗)、《俞逊发笛子音乐艺术研究》(张平、纪维剑)、《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二十世纪港澳台音乐创作研究”课题进展情况汇报》(高洪波)、《“春蜂乐会”考》(杨和平)、《民族管弦乐在香港的传承与流变》(彭丽)、《吕骥战争时期的传统音乐理论实践活动》(魏艳)、《赵松庭笛子艺术研究》(寇永春)、《角色转化双向同构――试析地方艺术科研机构与属地高校艺术院系共建关系》(裴小松)、《20世纪早期哈尔滨音乐活动的俄文资料考究》(胡雪丽)、《古琴文化群体差异及其变迁――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上海古琴发展为例》(胡斌)等。
本届年会,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文章较少,需要引起关注。郑祖襄在《研究生“配餐式”教学的利和弊》一文中对研究生的教育方式提出反思;李方元在《传统与现代:对中国古代音乐史教与学的思考》中指出,今天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教育与研究,一方面继续借鉴现代学术的成就,另一方面还得加强与传统学术的联系。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文章还有《古乐史教学中的“注”“译”“记”――以与先秦琴之演奏相关的三段文献为例》(王洪军)、《时空观念的统一:有关中国音乐史教学与研究的几点思 考》(康瑞军)、《有关师范院校中(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意见》(国华)、《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中国音乐史本科教学几点谈――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为例》(潘林紫)、《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中国音乐史)教学的思考》(高志利)等。
这届年会,还有几篇专题史以及学术批评的文章,值得学术界关注。郑锦扬在《中外音乐关系史研究的若干进展与特点――当代音乐专门史笔记》一文中指出,中外音乐关系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音乐史学研究领域中逐渐兴盛的一种专门史;《台湾祭孔音乐巡礼》(赵广晖)一文介绍了台湾的祭孔音乐。该领域的其他文章还有《一个新学科的崛起――中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发展史研究》(冯兰芳、孟维平)、《中国流行音乐史导论》(徐元勇)等。学术批评对于学术界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何掌握批评的原则与尺度,应该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回忆我的一次学术批评》(刘勇)一文以作者曾经的一次学术批评为鉴,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和反思,阐述了应该如何正确地进行学术批评,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这种敢于公开进行自我批评、以己为鉴的行动令人钦佩,给人启发。
按照学会章程,本届年会还选举出了新一届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鉴于目前史学会会员已经近500人,经上一届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新一届理事会名额由原来的29名增加到35名,常务理事会名额由原来的7名增加到9名。新一届理事会名单如下(按姓氏笔划排名):丁承运、王子初、王清雷、方建军、田可文、冯长春、刘勇、刘再生、刘镇钰、刘明澜、孙晓辉、张静蔚、李方元、李岩、李玫、李幼平、杨善武、陈荃有、陈其射、陈秉义、孟维平、郑锦扬、郑祖襄、项阳、赵维平、赵为民、洛秦、郭树群、修海林、高兴、陶亚兵、梁茂春、章华英、喻意志、戴嘉枋。新一届常务理事会名单如下(按姓氏笔划排名):会长:戴嘉枋,副会长兼秘书长:修海林,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王清雷、陈荃有,副会长:王子初、郑祖襄、郑锦扬、洛秦、梁茂春。
闭幕式由学会新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修海林主持。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张才君教授致闭幕词,学会新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修海林宣读新一届理事会名单;新任副会长兼副秘书长王清雷宣读I OO多位新入会会员名单;上一届学会会长王子初和新任会长戴嘉枋先后发表重要讲话;副会长郑祖襄对年会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学会副会长、厦门华侨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郑锦扬表示将承办下一届年会。
王清雷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研究员
上一篇:生态农业论文范例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