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水的溶解教案模板(通用10篇)
水的溶解教案通过实验展示溶解过程,讲解溶质与溶剂的关系,强调温度、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水的溶解教案”,希望您喜欢。
水的溶解教案 篇1
请举例说明:
1、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例如,碘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2、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高锰酸钾在汽油和水中的溶解能力不相同。
3、什么是饱和溶液?
方案1:取大小相同的两玻璃杯,放入等量同温度的水,再放入相同的白糖和食盐,充分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再比较两杯中剩余固体的多少,剩余多的溶解能力差,剩余少的溶解能力强。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这种方案的可行性。有的.同学提出质疑,假设你加入的两种固体都全部溶于水了,没有剩余固体出现,怎么判断呢?经过讨论,同学们想到,所加的固体,一定要保证其中一个至少达到饱和,于是有的同学提出另一种方法:
方案2:先称取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多称点),在温度相同,水的质量相同的两个杯中,分别把两种物质加入,边加边搅拌,直到不溶解为止,都配成饱和溶液,再称剩下的固体,看哪一个溶解的质量多一些,溶解多的溶解能力就强。
到这时应该说已水到渠成,老师把握时机讲解,这个溶解能力实际上就是通过水中溶解的溶质的多少来体现的,如果在上述条件下把杯中的水都换成100克,则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的多少就是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数值越大,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这时由学生讨论总结出溶解度的概念。通过这个教学过程,学生自己得出了溶解度概念,体现了获取知识生成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水的溶解教案 篇2
【设计理念】
作为溶解单元的起始课,背负着激发起学生对溶解进一步的认识需求任务。因此,怎样让孩子在观察、描述、比较三种物质(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过程中自由地呈现出对溶解的已知面与模糊面(面粉溶解了吗?),进而在处理、解决孩子认知冲突的过程中(过滤实验)让孩子作出自己的解释来发展、建构他们对溶解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思路所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2、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形成溶解就是“像食盐那样颗粒会变小,最后看不见了,不会有沉下去,过滤之后不会和水分开等现象”的描述性概念。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描述食盐、沙、面粉在水中的溶解与不溶解现象。
2、使用过滤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研究溶解与不溶解现象的乐趣。
2、针对观察到的现象能够作出自己的解释。
【重点】对溶解与不溶解现象作出有依据的判断描述。
【难点】将物质在水中的颗粒变化进行准确的记录和展示。
【教师准备】三杯水、24块磁贴(3种颜色)、食盐、沙、面粉3块板贴,教师及时评价表一张。
【学生准备】三杯水8组,三根搅拌棒8组,食盐、沙、面粉各一小袋8组,三个过滤装置8组,6张学习单8组,铁盘8个,水槽8个。
导入:(4分钟)
(1)请学生观察事先放置于桌面的三种物质:食盐、沙、面粉,教师进行简单介绍。
(2)提问:有没有发现,这三种物质在形状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板书颗粒)
(3)提问:如果将三种物质分别放入三杯水中,会发生什么?
(4)出示“溶解”,(板书)请学生说说“溶解是怎么一回事”?
活动一:观察、比较、记录、描述食盐、沙、面粉颗粒在水中的变化((21分钟))
过渡语:或许我们今天研究的主题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溶解”: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板书)怎么研究?我们先来看学习单。(后附学习单)
(1)观察、比较、记录食盐、沙、面粉颗粒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1、对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进行预测(是否溶解)。预测之后,方可领取实验材料:三杯水。
【设计意图:让学生秉持自己的观点,带着目的去观察,去寻找证据。】
2、在实验操作中(刚放入、搅拌后、静置一会儿)寻找证据来验证自己的预测。并用“图画”+“文字”的形式记录证据。
3、利用证据,再次做出自己的判断。
(2)学生实验。实验结束后,将每个小组对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的判断结果粘贴在黑板上。
(3)描述食盐、沙、面粉颗粒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全班交流。通过依次对三种物质的颗粒变化进行交流,初步确认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不能溶解在水中,而面粉需要通过更多的证据才能解释是否能溶解于水中。(提醒学生能否找到面粉颗粒变小的证据来证明面粉是否能够溶解在水中)
活动二:观察、比较、描述食盐、沙、面粉与水的混合液在过滤后的变化(13分钟)
过渡语:科学家们在研讨时,也常常会出现观点的分歧。于是,他们就会想办法去寻找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套过滤装置(咖啡过滤纸袋),它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一些证据,来证明我们自己的观点。
(2)对三杯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实验结束后,全班交流过滤纸袋中的发现。通过描述、比较滤纸上及滤液的一些区别和相似处,让学生明晰三种颗粒在水中的大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达成是否溶解的共识。
总结:(2分钟)
【设计意图:探求学生一节课学习后对溶解的认识,以及达成共识的程度。】
课后给大家留个思考题。今天我们研究了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老师现在有一瓶洗手液,如果把它倒入水里,会溶解吗?你可以回家试试看,能不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解释。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为后续课进行铺垫。】
水的溶解教案 篇3
对于概念教学,一直有很多困惑,如:微观方面分子原子的引入,元素、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的教学,溶解度的讲解如何突破等。看完专题学习的视频后,有很多感触,有佩服,有反思,更有惭愧。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自己在教学时的方式及方法与授课教师作了比较,认为授课教师的教学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打破了很多老师实行的直接讲授的常规,而设计成为实验探究的形式,很有新意。
2、通过生活当中比个子高矮,让学生明白在进行比较时,要有变量和自变量,以及怎样去控制这些量,达到比较的公平性和客观性,为后面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作了较好的铺垫。
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测定蔗糖和食盐的溶解性大小,分析应该控制那些变量,引出定量比定性更加准确。
4、在实验步骤分析上,复习了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为下一步分组试验提供了有利的指导,避免学生出现不必要的误差,或者有部分学生不会做,浪费了探究的时间和意义。
5、进行完这些以后,指导学生归纳溶解度的定义。能让学生对于溶解度有了较全面的理解,为后面学习溶解度曲线问题奠定基础。
同时,在观看的同时,我们几个老师也讨论认为这节课还可以改进一下,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溶解性的探究的时候得出了一些数据,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这些达到饱和溶液的数据得出溶解度的定义等。
反思:等我们听完专家的分析,我又感觉出了差距,原来这节课还存在这么多的问题。除了我们找到的一些瑕疵之外,“牢牢地掌握这个定义上下功夫了,而没有构建一个溶解度这个物理量”这一点可能也正是我在教学中也存在的问题。
水的溶解教案 篇4
溶解,看似比较简单的一个生活现象,要真正弄清楚也不简单。
1.食盐的溶解。食盐是溶解于水的,而溶解的特征之一是“溶液不会自行沉淀”,特征之二是“看不见物质的颗粒”。但是我们在溶解食盐过程中,往往由于食盐本身含有杂质,在溶解后在杯底会有一些沉淀。为避免对学生产生误导,一是在实验准备时,把食盐溶液进行过滤,二是在学生实验出现类似现象是,要及时的解释。
2.面粉的溶解。面粉是不溶解于水的。但和食盐与沙相比,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特征处于前两种物质的中间状态。究竟能不能看见面粉颗粒呢?因为面粉溶解后,呈现出的是一杯白色的悬浊液,几乎看不清面粉的颗粒,但当放置一段时间后,很明显,面粉沉淀到了杯底。返过来在观察搅拌后的面粉溶液,我们还是能看到水中悬浮着的面粉颗粒。因此通过用眼观察,我们就可以判断面粉是不溶解于水的。而后面的过滤实验则更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3.关于过滤。在用过滤纸进行溶液过滤操作前,我们需要把过滤纸很服贴的放入漏斗中。在实验中我把干的过滤纸浸湿了,这样就能很服贴地放入,这也是课上急中生智想出的办法,但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妥。课后,我查了一下,原来正确的操作应该是把过滤纸放入要过滤的溶液中浸湿。虽然我课上的操作并没有影响实验效果,但这种操作严格讲是不正确的,在其他的溶液过滤实验中就有可能影响实验效果。
水的溶解教案 篇5
目前,“导思议练”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此我化学组尝试这种教学模式用于初三化学复习课教学,我将九.1班内学生进行分组,每六人一组,分为6个组,组内之间互相合作,组外竞争。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溶液专题复习》及其导学案,经过研讨本节课,我深受启发,并进行了如下反思:
一、练习环节中的练习形式多样,有层次性,指导性。
我根据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梳理考点,学生完成考点知识的填空,并进行组内互判,评出各组中优秀小组。接下来例题及联系都是结合近几年有关溶液的中考题,让学生进行提高练习,从而让学生知道本节知识在中考出题模式中的呈现形式。其中,第4题属于能力提升题,增强了练习的多样性、层次性及现实意义。
二、讨论环节中的讨论不能走过场,讨论要充分,要真正到位,讨论后要及时小结。
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6组,让他们根据练习环节中的题目先独立完成再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很激烈,得出的.结论也很完整,自始至终我都只进行启发、引导和调控。学生的讨论进入了高潮,兴趣高涨,思维得到了激活,我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讨论之中,组内3、4号学生的知识漏洞和困惑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了。但在讨论后,作为教师应对讨论的热点及注意点进行总结,有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提升。
三、“导思议练”四个环节要紧密相联。
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导思议练”这四个环节不是各自独立,而是紧密相联的,讨论和小结贯穿于不同的环节中。教者所提出的讨论问题要有启发性、思考性,学生讨论一定要充分,要能暴露出问题,教师再针对问题进行引导,适时点拨,让学生思维升级。小结能让学生发散的思维得到更好的收敛。另外教师在练习和创新探索环节中,还要做到三点:一是“围绕重点集中练”,就是结合所复习知识,围绕重点,及时练习巩固;二是“变换形式灵活练”,就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变换形式,稍加难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三是“新旧结合综合练”,就是将新旧知识结合,加深理解,学会运用,将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不急于提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讨论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正确的思路恰好是同学们的问题症结所在,教师恰好抓住症结,对症下药,这样的效果更好。
我通过初步尝试在初三化学《溶液专题复习》一课中运用“导思议练”教学模式,体会到这是提高初三化学复习效率的一种很好途径,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今后我会坚持把“导思议练”教学模式更好地运用到初三化学其他内容的复习课中。水的溶解教案 篇6
9月29号,四年二班的同学带着期待的心情跟我一起准备做溶解实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兴奋和好奇...
在上这一堂实验课之前,我就了解了一下,每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都知道,把食盐放进水里会慢慢化掉,而把沙放进水里却不会化掉。就像有些学生听说过“溶解”这一个词,但是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溶解。这一课主要是通过观察、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中变化的不同,来发现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区别和特征。
本课第一部分是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里的变化。文中提出了四个问题,怎样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怎样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沙在水中没有溶解”?通过这四个问题,让学生发现溶解的主要特征。第二部分是观察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食盐和沙在水中不同的变化是很明显的,可面粉的出现带来了一个新问题:面粉是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的?它在水中的变化到底更接近于沙还是食盐呢?我先引导学生思考,再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还有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而且在描述食盐和沙子这一个环节不够充分,学生不做实验也能凭生活经验得出:食盐能溶解在水中,沙不能溶解在水中。我们做这一个实验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观察到沙和盐在水中不同的现象,并能把它描述出来,为接下来观察面粉,理解溶解这一概念做好铺垫。但是学生在描述的时候,一下了说了盐能溶解,沙子不能溶解这一结论,而我也没有进一步让学生说出:你看到什么现象,说盐在水中溶解?看到什么现象说沙子没有在水中溶解?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只有在对现象进行深入地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搞的'好。学生可能在这一学期第一次进实验室,过于兴奋,往往在我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动手去弄桌上的器材。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去讲解。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一堂实验课下来了,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自己讲的太多,对学生扶得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的实验常规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
水的溶解教案 篇7
这节课科学是:认识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知道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保证实验公平、准确。这个目标通过这节课的最后的提问,感觉学生掌握的还行。但是由于课上只进行了一种物质的研究,我觉得没有获得更多的证据证明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我在课下反思,首先是我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还不太强,怕准备的材料太多,控制不住课堂。
其次,学校的条件有限,这种对比实验需要用到的烧杯比较多,所以只进行了一种物质的研究,而且由于小组成员比较多,所以会出现未参与实验的学生。
科学探究目标是:在观察的基础上,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对问题做出假设。课上我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假设并对自己的假设说出理由。但是我疑惑的是:怎样引导他们将假设的理由写下来。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这种课很多的孩子不知道怎么写,所以这一环节进行的有点慢。
科学态度目标是:对科学探究保持探究的热情。关于这一点儿,我觉得在上课时,我要鼓励他们的发现,争取让每个人都有实验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实验探究的乐趣。
水的溶解教案 篇8
在本节内容中,虽然说难度不大,但在习题中,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很多,原因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上,学生容易出现错误,根本在于对饱和溶液和溶解度以及对溶解度影响因素掌握和理解不是很准确,在做题的时候,感觉难度不大,自己觉得是做对了,但实际上出现了错误。因此在学习饱和溶液时,强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饱和溶液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说是该条件下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时也强调固体溶解度的三个条件:一定温度、100g溶剂(水)、达到饱和时溶解的溶质质量(所有单位是克)。
在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时,强调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并结合溶解度曲线图分析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不同情况:大多数固体物质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大;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是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熟石灰)(并且要求学生记住特例)。
文档为doc格式
水的溶解教案 篇9
于琪老师的《溶液与溶解》这节科学课,或许从更专业的眼光看来,还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是愚以为,已经可以作为一节教参式的示范课来看了。首先整节课大方向把握的很准确,层次感很丰富,每个知识点的引导和提出也十分自然,“学生晕倒要喝糖水”的情境假设合理自然。流畅,对,就是流畅。通过做中学,同学们也很好的掌握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但是,如果仅仅是孱孱细水,总觉得还缺少些什么。于琪老师这堂课的一些小细节就宛如枯藤老树昏鸦,让这副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鲜活了起来。
细节一:亲切的鼓励
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提问,同学们表现了很高的积极性,当然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对有错。但是于琪老师对每个同学都保持着温暖的笑容,哪怕是错误的答案如果有一个细节是正确的也进行鼓励。譬如,在一个同学通过观察面粉可以溶解在水中的结论时,其实这个观察结果是错误的,但于琪老师却在指正其错误的同时表示,面粉是有一部分溶解在水里的,但静置一段时间会有沉淀的,所以同学观察的也是很仔细的。相信这个同学在受到鼓励后一定会更加积极的思索问题并敢于举手发言。
对于回答错误的同学给予鼓励,对于回答正确的同学,于琪老师更是不吝啬溢美之词。一位同学提到了高锰酸钾溶液,这对于一个预备班的学生是十分不容易的,说明他的知识面十分宽,相信这与于琪老师平时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细节二:不动声色的反复强调知识点
这节课有两个难点,一个是溶液的性质——清澈的,均匀的,稳定的;另一个是比较实验法的基本准则,控制变量法。在课堂的许多问题环节,于琪老师都在有意无意的提到了这些知识点,让同学们在观察、思考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标准的参考。同学们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引肯定会走许多弯路,但是正因为老师潜移默化的教诲,让同学们的思路朝着正确的方向聚拢,也培养了他们正确的科学观。
在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对溶解速度快慢影响的`有哪些因素的实验设计中,于琪老师抓住了一个小组在设计时用到的很关键的词——“同时”,并启发同学为什么,怎么做到,这就是最直接的变量控制,是同学们所能理解的变量控制。而且,经过老师提醒下,许多小组也用“同时”来完善他们的设计。可见,同学们都基本突破了这个难点了。从这里我们也可以隐约看出第三个细节。
细节三:引导而不是主导
于琪老师一般在十分重要的或是学生比较难以归纳的知识点上,会用科学的语句自己阐述出来,但更多的时候,一些结论,现象,原因都是同学们亲口说出来的,于琪老师在归纳的时候往往会在一句话的宾语出现前拖下长音或停顿下,让同学们一起回答出来,这样同学们既巩固了知识,又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了探索的体验和正确的论证,当然这又需要之前正确的引导。所以说很多细小的地方并不象我们看到的那么容易做到。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其实愚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很好的理出头绪,希望通过以后的耳牍目染,以及亲身试教,体味更多的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
水的溶解教案 篇10
昨天我执教了《溶解的快与慢》一课,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觉得有许多地方在设计和教学中有不足之处,应该反思一下。
课堂容量。在当初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基本按照教材的基本内容,我安排了5个主要环节。师生共同设计实验计划,学生操作搅拌对溶解影响的实验,学生设计实验计划及交流,学生操作冷热水和完整、碎块对溶解影响的实验,吃糖体验溶解快与慢。这5大环节再加上其他一些小环节和衔接部分,整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赵海军老师在一开始就提醒了我这一点,但是由于各个环节难以割舍,再加上没有机会试教,所以一开始我在起点就犯了错误。关于这点我想,以后我们有机会在上没有试教的公开课或者是上陌生班级的公开课,我们尽量的要降低教学目标,不要有过多的教学内容,只要把1—2个环节研究的透彻一点,深入一点就好了。
实验的疑惑最好当场解决。我设计的第一个实验让学生做实验,2个杯子里,一个搅拌,一个静止,预设让学生通过实验,对比出搅拌的因素能够加速溶解。可是结果不是很明显,在9个小组里,有2个小组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他们认为不能明显的观察出哪个溶解的更快。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首先是让学生分析他们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哪个环节,我第一个错误是没有让这2个小组自己分析,而是让其他的学生进行猜测,这是无效的提问。在学生分析无果后,我让学生课后领取方糖继续实验。其实按照岳老师的观点,我完全可以让这2个小组的同学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继续做这个实验,而不是让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继续操作下一个实验。让学生当场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就能得到解决。
规范的仪器操作。在课时进行到一半的时间后,我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了时间的不足。一开始原本想让学生在操作完第一个实验后,把第一套实验器材上交后领取第二套实验器材,结果由于时间紧,我没有让学生的桌面上同时出现了2套实验材料,这样有可能在客观上容易让学生操作时,分散注意力,用第一套的材料参与到第二个实验;此外,原本设想让学生在自己倒水的时候,用上滴管,以便更加精确的做到2杯水的水量一样多,结果滴管放错了位置,放到了不需要滴管的小组内,让不需要滴管的小组感到纳闷,这个滴管用来干什么的?有个别小组甚至用滴管来进行搅拌。这2点失误,使课堂上学生对仪器的规范使用,有负面的影响,需要注意和改进。
由于溶解现象的特殊性,在没有搅拌的情况下,它的速度是很慢的。那么在课堂上我们要不要让学生看到完整的溶解过程,如果是让学生看到完整的过程,那么时间是不够的,方糖即使在热水中,如果不借助搅拌,那么30分钟左右也难以完全溶解,显然在课堂中是不现实的,那么借助搅拌的话,可以让学生能够完整的看到溶解过程,但是这样的话,在整个实验中就有2个变量的影响了,难有说服力。既然这样的话,那么就让学生观察到部分过程,能够区别到快与慢就好了。我觉得实验的过程,在没有完全结束的时候,就得出结论,这与我们科学的探究精神是不相符,也难以客观、信服的得出结论。我虽然在课堂中采用了第二种处理方式,但是面对这样的疑惑,我左右为难,实在不知道怎样处理会是科学、合理的。
上一篇:县政府办2024年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