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影《特洛伊》中人性矛盾之美
【导言】此例“解读电影《特洛伊》中人性矛盾之美”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解读电影《特洛伊》中人性矛盾之美
[摘 要] 《荷马史诗》中家喻户晓的特洛伊战争于2004年被再次搬上了银幕,演绎了希腊和特洛伊长达十年的战争场面。庞杂的人物关系、史诗般的故事线索、宏大的战争场面以及大牌明星的领衔主演都为这部电影的成功增光添彩。然而,更吸引观众眼球的却是战争中英雄人物的命运和爱情。阿基里斯与赫克托耳的生死决战、海伦与帕里斯的绝世恋情……英雄们坎坷的命运、生死的抉择、爱情的纠葛无不展露出人类内心深处深邃的思想,展现出人性矛盾之美。
[关键词] 《特洛伊》;人性;矛盾;命运
人世间任何事物的根本性质都取决于事物的内在特殊矛盾。内在矛盾会促进美的事物不断生成。而美的事物往往生动形象、活力四射、摄人心魄,这也就是美的重要外在特征。而美的内部特征就是矛盾。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美即是矛盾。美国华纳兄弟2004年出品的大制作影片《特洛伊》重现了希腊和特洛伊耗时十年的宏大战争场面。而其中人物矛盾重重的争斗、爱情、命运更是令观众叹为观止,它给大家展现了令人欣 喜又令人伤感,令人赞叹同时又令人唏嘘的人性矛盾之美。
一、英雄惜英雄
《特洛伊》故事中最不可或缺的角色就是英雄。我们崇拜、敬仰英雄,禁不住为他们的命运叹息。大家最熟悉的希腊大英雄阿基里斯,特洛伊大英雄赫克托耳。他们无一例外一出场就带给观众浓浓的悲剧和矛盾色彩。阿基里斯出战特洛伊之前,他的海神母亲就已经预见到战争的结局、儿子的命运。阿基里斯如果出战特洛伊将必死无疑。所以他在选择是拥有一个“短暂但是辉煌的人生”抑或是“漫长却是碌碌无为的人生”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短暂但是辉煌的人生”。这是多么令人纠结的选择:活的长久却只能庸俗一生;想要名留青史生命却只能稍纵即逝。不过,阿基里斯的选择也正如大家所期待的:他宁愿名垂千史,也不愿默默无闻空度一生。这样的英雄硬汉当然是不可能委屈于世的,宁愿像流星一样,虽然短暂却带给大家难忘的辉煌瞬间。
而特洛伊大英雄赫克托耳面对生死的抉择与阿基里斯如出一辙。在他误杀了阿基里斯的表弟帕卓克斯之后,被迫与阿基里斯决一死战时,他对自己的命运已了然于胸。他知道自己此行只有一个结果:必是死于阿基里斯剑下。他多么留恋这美好的生活,他的儿子还那么小,他的妻子还那么年轻,他的父母还健在。但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他怀着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的信念,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战场。影片中赫克托耳的妻子怀抱婴儿为丈夫送行的场面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两个相爱的人都知道这将是他们的诀别。大家可以想象丈夫和妻子内心的矛盾和纠结:也可以不去迎战,留下来,紧闭城门,选择生,却是苟且偷生;出城迎战,选择死,却是流芳千古。赫克托耳就是赫克托耳,他死也要死得气势如虹,绝不会像他的弟弟帕里斯那样敢做不敢当,与情敌海伦的丈夫决斗时选择逃跑。
英雄阿基里斯与英雄赫克托耳的决战折磨着观众的心,在赫克托耳被阿基里斯击中轰然倒地的瞬间达到了顶点:心脏骤停,眼泪决堤。虽然我们已经知道赫克托耳必然会死在阿基里斯手下。但是,我们还是不忍目睹这样的场面。特洛伊厚重的城墙上观战的还有赫克托耳年轻的妻子、年迈的父亲。阿基里斯还示威般地拖着赫克托耳的尸体绕城三周,眼神决绝而冷酷。但是到了夜晚,夜深人静的时候,当赫克托耳年迈的父亲——特洛伊老国王普里尔蒙悄然来到他的帐前,恳求他把儿子的尸体还给自己时,阿基里斯回答“请等一等”。他来到赫克托耳尸体前为他整理仪容,为他痛哭流涕,说道:“我们很快就会再见面的,兄弟。”“兄弟”这个饱含深情的词汇被阿基里斯慷慨地给予了他的敌人兼对手赫克托耳。他对老国王说道“令郎是我遇到的最强劲的对手”,他甚至还自作主张允诺双方停战12天,希腊军队12天不会进攻特洛伊城,只为能让特洛伊给赫克托耳王子举行一场体面的葬礼。赫克托耳在天之灵一定会备感自豪和欣慰,能够做阿基里斯的强劲对手,能够让阿基里斯尊敬和佩服也不枉死在他的剑下。这也是为什么他明明知道必死无疑也要与阿基里斯决一死战的原因。英雄惜英雄,英雄敬英雄。
其实,阿基里斯和赫克托耳两位英雄的选择反映的正是希腊神话《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主义。即使是英雄也逃脱不了磨难和必死的归宿。英雄主义的情感虽然悲壮但却绝不悲观,而是催人奋进,激发斗志,反而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这也反映了希腊先人对于生命价值的肯定和赞颂。阿基里斯和赫克托耳都是选择了抗争平庸,奋力建功。他们都宁肯选择悲壮死去也不选择平平庸庸枉度一生。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挑战平庸的人生,以乐观的精神迎接人生的挑战。他们的表现充分体现了古希腊文化中所蕴涵的英雄主义的冒险、拼搏和奋斗的精神风范。
二、水火不容的爱情
爱情是小说、影视作品中亘古不变的主题,或凄美、或浪漫。《特洛伊》中的爱情则注定会以悲剧收场,因为它与英雄的命运息息相关。这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特洛伊小王子帕里斯与希腊王后海伦的爱情。电影版《特洛伊》中他们二人一见钟情、真心相爱,海伦自愿抛夫离子跟随帕里斯来到特洛伊。而这一事件成就了希腊统帅阿伽门农进攻特洛伊的愿望,他以此为借口召集希腊各国军队大举进攻特洛伊城。不管怎么说,是帕里斯和海伦的一时冲动带给两国战争的灾难。因此,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是不被祝福的爱情。帕里斯的兄长赫克托耳曾全力反对,并试图将海伦送回希腊。但是,在赫克托耳内心挣扎的瞬间亲情占据了上风,他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弟弟去送死。一错再错中,战争的悲剧跟随特洛伊王子的爱情如影随形,悔之晚矣。
美女配英雄的故事在希腊英雄阿基里斯身上重现。作为特洛伊战争中举足轻重的英雄人物,阿基里斯勇猛善战,所向披靡。他甚至超越了希腊主帅阿伽门农的威望,被希腊士兵们奉若无敌英雄。阿伽门农早就对此心生怨恨,借故强行抢走了他的战俘——特洛伊神庙侍女布瑞休斯。为了这个女人阿基里斯和阿伽门农大打出手,甚至赌气退出战争。希腊部队因此士气低迷、节节败退,最后阿伽门农也不得不低头示弱,把布瑞休斯完璧归还。大家一定在想:一个女战俘,为何值得阿基里斯如此动怒,连他最向往的名留千古的战争都放弃了?为了自尊和荣誉只是其中的小部分理由,更重要的原因只有一个:阿基里斯爱上了这个不仅美丽而且有思想敢作敢为的女俘。她不像其他女人那样容易驯服,她对他充满愤怒,因为他是她的敌人。深夜她甚至想趁他熟睡之际刺杀他。但是,她的一举一动都那么令他欣赏和着迷,个中原委也只有不可救药的爱情可以解释得通。
只是,他们的爱情如同水火般不可能相融,注定是无望、无果的爱情,注定只能以悲剧收场。但不只阿基里斯与布瑞休斯敌我双方的身份,就是二人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如同乱麻纠缠不休。布瑞休斯的表哥赫克托耳杀死了阿基里斯的表弟;阿基里斯杀死了赫克托耳;阿基里斯攻入了特洛伊城;最终,布瑞休斯的表弟帕里斯射中了阿基里斯的脚跟,阿基里斯因布瑞休斯而死。
阿基里斯之死颇具有传奇色彩。他本是神和人结合的产物,他的母亲是神而父亲则是凡人。在他母亲与父亲盛大的婚礼上,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但正是这小插曲引发了希腊与特洛伊十年的战争。原来,在阿基里斯父母的婚宴上,所有的神都被邀请了,却单单漏掉了“不和女神”。“不和女神”正如同她的名字一样,总是给大家带来不和与纷争。她在宴会中抛下了刻着“给最公平的人”的金苹果。而这个世人皆知的金苹果也是日后引发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
阿基里斯婴儿时被他的母亲捏住脚跟在冥河圣水中浸过身,因而刀枪不入。只有被他母亲手捏住的脚跟部位因为没有沾到冥河水,成为他的惟一致命缺陷。现代词语中就有“阿基里斯的脚跟”一说,指人的致命弱点或缺陷。帕里斯深知阿基里斯的弱点所在,在希腊军队攻入特洛伊城时,趁乱射中他的脚跟。
而布瑞休斯内心的挣扎和苦痛非常人可以理解。她爱的人攻克自己的国家、杀死自己的亲人。她内心本应该充满仇恨,痛恨这个人的所作所为;但是,她偏偏恨不起来,因为她爱他。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却无能为力。她不能阻挡,也阻挡不了复仇的箭。她甚至不能为他送别,只能在逃亡的路上遥望城中冒起的黑烟,她知道那是自己心爱的人被焚烧的灰烬。但是,她不能恸哭,她不能表露,因为她心目中的英雄却是自己国家的敌人。阿基里斯以自己的死换来了布瑞休斯的生,他们二人却是生死离别。他最后一次吻了她,说“我打了一辈子的仗,你终于让我得到了平静”。对于戎马一生的阿基里斯来说,平静是他最好的归宿。死亡早已注定,爱情为他原本单一的英雄本色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
三、战争的悲剧
希腊与特洛伊之间的战争历时十年,最后以特洛伊城被攻陷而告终。希腊人血洗特洛伊,老国王在神庙中被杀死。但是,战争的胜方希腊人也并没有从中获利。且不说十年的时光耗尽多少将士的生命,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也不能摆脱死亡的命运:阿基里斯死在帕里斯弓箭下;阿基里斯表弟帕卓克斯死在赫克托耳剑下;阿伽门农死在布瑞休斯刀下;海伦的丈夫斯巴达国王米奈劳斯死于赫克托耳手下。希腊的另一位大英雄奥德修斯,虽然想出了木马屠城的妙计,借此攻克了固若金汤的特洛伊城,并且侥幸没有死在战场上。但是,他也不能摆脱战争悲剧的阴影。特洛伊战争后他在海上漂泊十年,历尽千辛万苦才得以还乡。他的经历被收入《荷马史诗》中的另一部《奥德赛》中。由此可见,战争无胜者。被攻陷的特洛伊城自不必说,希腊也是劳民伤财、损兵折将。从这个角度讲,《特洛伊》带给大家对战争的思考,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带给世人的是两败俱伤、一损俱损的结局。
被认为是红颜祸水、倾城倾国的美貌女子海伦同样是特洛伊悲剧的重要载体,她与生俱来的美貌没有带给她幸福和欢乐,却成为男人们争斗的由头。不是她的美貌带来了战争,而是那些好战的男人们利用她引发了战争。战争中的海伦亦是无比的矛盾。一方是她不忍割舍的故国和亲人(她的丈夫);一方是无辜的特洛伊和她深爱的情人(帕里斯)。她的到来对特洛伊城战争来说无疑是灾难,但是善良的特洛伊国王及人民友善地容纳了她并且将她奉为上宾。她内心的矛盾与惶恐显而易见,悲剧的命运在所难免。由此可见,战争,无论是古代或今世,无论是神话或现实,其本身便是最大的悲剧!
《特洛伊》为我们完美展示了希腊的悲剧之美。战争是悲剧,给两个国家带来灾难;英雄的命运是悲剧,令人伤感,却催人奋发;爱情也是悲剧,悲伤的结局,却令人回味无穷。而战争中的英雄们却在生与死、爱与恨之间展示出人性矛盾之美。
[参考文献]
[1] 常耀信。希腊罗马神话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1.
[2] 万镜明。从众神的传说到人的故事——由美国影片《特洛伊》谈起[J].世界文化,2004(05).
[3] 梁国华,王朝辉。解析电影《特洛伊》的神话背景 [J].电影文学,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