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2024年发展工作要点
市国资委2024年发展工作要点
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关键之年,我市国资国企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做好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加快省域副中心和人民城市建设汇聚国资国企力量。
一、着力推进高质量稳增长,增强国资国企服务保障功能
一是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依据《XX市贯彻落实〈安徽省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工作举措》要求,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任务目标有力推进,力争今年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二是完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健全以“一利五率”为基础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修订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管理办法,进一步突出价值创造导向,增强考核分配精准性规范性有效性,引导企业着力提长发展质量,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是加大力度布局新兴产业。加大国有资本在我市十大新兴产业25个优势细分领域的投资力度。支持主导产业、战新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服务我市重大发展战略,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争取省级资金支持,通过参与省级母基金组建或在芜设立子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省级母基金落户XX,更好发挥产业投资功能作用,促进政府母基金、产业基金和市场基金联动发展。
四是强化国有企业对重点领域保障。加快推动机场改扩建工程、超四工厂项目开工建设。加速推进塔桥物流基地、梦溪科创走廊、XX数字经济产业园、专业航空货运枢纽港、G60科创走廊XX(上海)产业创新中心、“宜邻中心”(三期)、惠生联圩生态公园、超三工厂等项目建设进程。完成XX学院新校区、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XX)、华夏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配套中心、“宜邻中心”(二期)等项目建设。
二、推动国有企业提质增效,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是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整合重组。持续推进新一轮市属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重点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和控制力的企业集团。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源、资产、资本向重要行业、重点企业进一步集中,实现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全方位整体性优化。
六是分层分类推进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结合市国资委工作职责,大力推动奇瑞公司上市进程。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指导企业合理利用负债空间,拓宽融资渠道,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保障。
七是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继续推进莫森泰克做精做实“科改行动”,推动埃夫特打造工业机器人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行科技创新费用加回、考核加分、人才加薪、股权加持、责任减压、生活减负等“四加二减”正向激励措施。鼓励市属企业对前沿颠覆性技术、重大“卡脖子”攻关等分类开展中长周期考核激励。
三、完善国企现代公司治理,构建市场化经营机制
八是持续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分层分类动态优化国有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配齐建强董事会,坚持外部董事占多数。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和机制建设,制定外部董事日常管理有关规定,强化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提升外部董事素质和履职能力。贯彻落实国有企业董事会工作规则,制定XX市属国有企业董事会和董事评价暂行办法,全面提升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效能。
九是全面构建新型经营责任制。实施国有企业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质量提升工程,强化契约目标的科学性、挑战性和契约的刚性考核、兑现。鼓励国有企业参照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方式,更大范围、分类分层落实管理人员经营管理责任。持续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推动国有企业细化优化市场化退出标准和渠道。
十是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强化按业绩贡献决定薪酬,完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人才薪酬制度,继续加大收入分配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力度。在符合工资总额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推行工资总额预算周期制管理。优化、用好中长期激励政策,鼓励国有企业结合实际探索更多灵活的激励方式。指导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进一步梳理评估子企业中长期激励情况,推动更大范围更大力度规范实施。
四、优化完善国资监管格局,持续提升国资监管效能
十一是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制度体系。修订《市投委会议事规则》《XX市属国有企业投资监督管理办法》等,完善国有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加强投资过程监管,促进企业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推动完善市级产业投资与政府投资基金体系,重塑市级母基金架构,优化国有基金“募投管退”管理机制、流程,完善基金决策程序,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引落地等提供有力支撑。严控合规风险,研究制定市属企业合规管理办法。
十二是持续深化穿透式监管。持续开展清理虚增收入、空转走单贸易、融资性贸易、“控股不控权”等问题专项整治,管住生产经营重大风险点。深化在线监管系统建设,提升国资国企数据感知和应用能力,风险识别防范能力,建立健全协同高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加强对重点国企资产负债率和企业担保监控,防范国企债务风险。做好巡察巡视反馈问题的整改工作。组织开展市属企业“违规吃喝、近亲繁殖”等问题专题整治。
十三是筑牢防范重大风险防线。配合行业主管部门深化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巩固排查整治和集中攻坚成果。针对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督促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落实防范责任和措施,坚决杜绝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发生。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十四是统筹监管各项保障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和“双联双应”工作,加强值班值守,强化保密、法治宣传教育、信息公开和法治政府建设;持续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统筹开展招商引资、节能环保、创文创卫、双拥工作、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无烟党政机关等工作,为国资国企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