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化的作文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关于变化的作文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变化的作文1

关键词 企业文化系统;非线性;耗散结构;混沌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困境下,人们更为关注的是用什么方式建立一种有益于企业发展并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对于这个问题,学术界争议颇多,在笔者看来,吸取现代系统科学的成果,特别是复杂非线性系统理论研究的成果,以此来考察和建构企业文化系统,不失为一条新的较为切合实际的探索路径。作为复杂社会系统子系统的企业文化系统,具有非线性的基本特征。由于具有多层次性,是一个处于相互作用的多要素复合体,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企业文化系统的多层次而涌现出的整体性、高度开放性、远离平衡性、不确定性以及存在耗散结构和协同、自适应性,这些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系统普遍具有非线性特征。

一、企业文化系统的复杂非线性分析

企业文化系统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是在一定的内外部环境下组成的企业文化各子系统、各层次、各要素以及这些子系统、层次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总和。它依存于企业系统,与企业系统共同发展。设企业文化系统Ss是由元素es1,es2,es3,……esn组成,元素的集合为Es,必有es1,es2,……esn∈Es用rs记录元素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文化系统各元素间关系的集合,Rs那企业文化系统可以公式代表示为:

Ss={es1,es2,……esn,rs}={Es,Rs}

作为系统,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系统的外部环境、企业文化系统的内部环境、企业文化系统制度对企业发展的作用等等,企业文化的建构、变化和发展,都是通过构成企业的基本元素或个体或机构来实现的,企业文化系统不可避免的具有整体性、层次性、高度开放性、突变性和混沌性,这些特性贯穿于企业文化系统制度发展与变迁的过程当中。

企业文化系统的演化受企业文化系统的制度环境要素(E)、系统的管理制度要素(M)、文化系统的风格要素(K)、系统的人员要素(L)、企业文化系统的内部关系以及内部与外部关系要素(R)、以及其他未尽要素(U)共同作用的影响。考虑时间的单项变化,那么企业文化系统的制度可以表述为:

F=Ef(M,K,L,R,U,T)(0-1)

企业文化系统的发展模型可以描述为:

■= ■■+■■+■■+■■+■■+■■ (0-2)

从上式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系统的变迁即取决于企业文化系统的环境变迁(■)、企业文化系统的风格变迁(■)、企业文化系统的人数以及质量的变迁(■)、企业文化系统的管理制度变迁(■)、企业文化系统的协同关系变迁(■)、企业文化系统的其他未尽要素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企业文化系统制度变化的贡献度。

1.企业文化系统的多层次性与整体性。多层次性和整体性是复杂系统的特征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根据企业文化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意识或潜意识程度,构建企业文化的层级结构,企业文化的层级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外在构成要素和内在构成要素。外在构成要素代表了人们典型行为模式和活动于企业环境中的员工的行为表现、行为习惯等,如企业文化的物质层、行为层;内在构成要素是指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信仰、道德规范等,如企业文化的精神层。企业文化的各个层级之间相互依赖,共同传达出企业文化作为系统的整体特性。

2.企业文化系统的高度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是复杂系统形成的前提。企业文化系统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开放系统。企业在社会中生存,其文化系统的建构和形成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相关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影响,不仅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管理制度下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即使同一种企业文化,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不同内容的表现,企业文化只有与其外部环境不断进行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才能够与时俱进,使得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真正的融合。开放是企业文化系统不断走向有序的前提,而企业文化系统的孤立与封闭,必然走向文化的无序,从而导致企业发展的衰退。

3.企业文化系统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不确定性和非线性是复杂性系统的又一重要特征。企业文化系统是一个复杂性系统,内部各组分之间相互作用,使企业文化系统的产生、发展、演化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征。非线性系统不符合叠加原理,必然导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由于企业文化系统处于开放的外部环境,其内部各层次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这些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外部干扰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必然导致企业文化系统发展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企业文化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系统,他必须不断的从外界引入负熵流,同外界进行各种流的交换。企业文化系统的发展演变,表现出混沌特性,具有对初值条件的敏感性依赖。企业文化系统具有分形的特征,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协同和突变现象,非线性是企业文化系统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系统更多的是由极具思想的“活”的个体组成,由于这些个体极具复杂的思维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性,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环境之间必然会造就多层次的复杂结构,使得整个企业文化系统处于一种不确定和非线性。

4.企业文化系统的耗散结构。耗散结构和自组织是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的重要特征。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开放系统在远离平衡态下,系统通过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变化到一定临界值时,系统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或功能宏观有序的状态。普利津高把这种远离平衡态形成的需要耗散物质和能量的有序结构成为耗散结构。自组织是指在无外界强迫时系统内部自发形成的有序行为。企业文化系统尽管是一个复杂动力学系统,这一系统并非杂乱无章,企业文化系统的构成者千差万别,组织形态各异,在社会与企业相关制度的作用下,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的行为规范。例如企业文化的发展必然要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相吻合,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企业文化应该能够长期对企业的领导者以及员工产生影响与辐射作用,不会因为个别情况的出现而发生变化,企业文化系统本身应该具有内在的“吸引子”,这种吸引作用能够使得企业文化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能有序的存在,企业文化系统在其开放的状态下总是会表现出连续性和有序性。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系统又是动态有序、稳定的。

5.企业文化系统的协同学、自组织与突变。在企业文化系统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政策、企业的发展状况尽管起到一定的控制参数的作用,这不是唯一参数,企业文化系统的自组织结构还取决于它的开放程度,即它与外部政治、经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进行物资、能量信息的交换。企业文化系统不断完善的目的就是在这样一个开放系统中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创建有序参量,使得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繁荣。如果由于企业文化系统是开放的系统,和外部不断地进行物资、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当系统参数发生不利于企业发展时,如国家的宏观政策,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等参数达到临界点(阈值)时,企业文化系统也会因为发生这种突变而遭受打击。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系统具有自组织结构,因而具有自愈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当把企业文化系统视为复杂系统与混沌系统,那么它的随机性、突变性就要看成是企业文化系统内在非线性机制产生的结果,而不必从外部寻找随机事件的“冲击”力。当系统内部的控制参数不断改变,企业文化系统将可能从稳定状态过渡到不稳定状态或混沌状态;当内部控制参数达到系统突变的阈值时,企业文化系统的能量处于一种高度积累和对扰动高度敏感的状态,系统极易发生突变而造成企业本身发展的滞后,会出现企业裁员甚至企业倒闭的现象。

企业文化系统的内随机性要求对企业文化的认识首先要从系统的内部及其与外部的关系入手,把握“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通过对系统有序参量的控制和对系统结构关系的改变,达到企业文化系统健康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系统所具有的层次性、整体性、涌现性以及耗散结构、混沌性,构成了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

二、研究企业文化系统非线性的现实意义

1.与传统的分析方法相比更能准确地揭示出企业文化系统的本质。企业文化系统是高度开放的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属于耗散结构,因而必须采用非线性动力学范式加以研究。由于企业文化系统非线性复杂动力学系统的表现特征是外部的开放性、系统的混沌性,混沌性的根本特征在于对系统初始条件具有敏感的依赖性,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文化系统形成之初所赋予企业文化的特点和本质。

2.用非线性理论能比较客观的解释企业文化演化的机理。企业文化制度变迁的边界条件是其外部的开放性,必要条件是远离平衡态、存在广泛的非线性机制,充分条件是耗散结构和协同机制,中国企业文化系统的制度环境变迁是中国企业制度发展的外在动力基础。企业文化系统制度变迁与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不断的进行物资、能量、信息的交换,从而使远离平衡态的企业文化系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从一种制度到另一种制度。环境的变迁,意味着物资、能量与信息发生了变化,因而企业文化的自适应性必然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

3.用非线性理论研究能够给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一种制度环境必然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制度环境变迁必然引发制度的变迁。在这个意义上能够准确分析中国企业文化的制度环境变迁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与消极因素,探索企业环境优化方法,使得我国企业能够朝着更高层次的有序态演化。

参考文献

[1]王文强。《企业文化的系统学思考》.《系统辨证学学报》.2005(1)

[2]黄本笑。范如国。《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王玉琳。《企业文化系统复杂适应性探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 05(6)

关于变化的作文2

关键词:组织文化;组织绩效;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54―03

文化对组织绩效的决定性意义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代管理学和当代管理因此进入了文化管理时代,人们的管理视野不再限于硬性管理要素,以文化为核心的软性管理要素日益受到研究者和管理者的重视。然而,迄今为止,人们对组织文化和组织绩效两者关系的研究还停留于对表象的粗浅考察,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均囿于该命题的两端,一端是对组织文化的笼统考察,另一端为不同组织文化背景下的组织绩效。而在这两端之间,存在着一个无人问津的认识黑洞,这个黑洞就是“文化的作用机制”。

一、对组织文化的再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的价值观体系,这一界定是迄今为止关于组织文化最流行的定义。这一解释的代表人物锡恩将组织文化界定为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变动和内部结构整合协调过程中所发现、发展和构建起来的一套基本假设,由于这套基本假设能有效运作,因此得以在组织内部不断传承,作为组织成员遭遇问题时进行认知思考的基本方式(锡恩,1985)。我国学者张德在归纳各家学说基础上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并为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这一流行定义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混淆了组织主文化和组织文化之间的差异,将组织文化等同于组织的主文化,忽视了组织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混合体。

近年来,人们对组织文化的认识正在突破这一流行的看法。有西方学者主张将组织文化理解为一种工作场所的环境,并且认为这一环境是组织成员互动的产物,是所有组织成员人生经验和教育经历的集成。这种解释更接近于现实世界的组织文化。

笔者认为,一个完整的组织文化定义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涵:

第一,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各种不同属性的文化的集合体。第二,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作用对象,而且还是文化的活载体。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都是携带着自身的文化进入组织的,这就注定了任何一个组织都是多元文化混杂的场所。组织文化既包括成员随身携带而来的文化,也包括成员在组织中创造的新文化。第三,组织文化由一种主文化和多种亚文化构成。主文化是被大多数组织成员所认同和接受并且主导其言行的文化,亚文化则是与主文化异质的、被部分或少数成员所认同并主导其言行的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既有协调又有矛盾,既有互补也有冲突。第四,组织文化处于永恒的流变之中,无论是主文化、亚文化还是组织文化的结构,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二、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静态分析

所谓静态分析,就是将组织文化假设为时空坐标轴某一点上静止不变的状态,考察其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主要视角包括四个方面,即:流程、作用点、作用机制的逻辑结构和作用力方程式。静态分析的另一个前提条件是,假设组织的所有其他资源不变。简单地说,在外部环境不变的情况下,组织绩效取决于组织目标和组织效能两个基本变量。如果加上外部环境因素,则组织绩效可以理解为组织目标大小、组织效能高低和外部环境影响力系数三个变量的积。

如果我们将构成一组织的各种有形或无形元素统称为资源,则组织的运行可理解为一定外部环境下围绕一定目标展开的资源配置和资源运动过程。组织效能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目标的激励,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资源配置和资源运动的状态。

从资源角度考察组织的运行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组织确定目标之后,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个目标的要求实施组织内外资源的配置,比如一个工作任务需要多少资金,多少设备,多少人员等等。这些资源一旦配置完毕,便会形成一个基于目标的独立资源系统,该系统的整体运行效能以及系统内所有资源的独立运动效能直接导致组织绩效。

上述分析为我们勾勒出一条简化了的组织运行链(假定外部环境不变并省略了外环境变量):

如果将组织文化这一无形力量导人这一链条,我们便可清晰地看到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过程、路径和基本逻辑结构。下图是一个简化了的组织文化运行模型,由于一个组织的运行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目标、资源配置、资源系统运行线索,因此,现实世界中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逻辑结构是立体交叉、错综复杂、无法图解的。更为复杂的是,组织文化本身就是组织的一种资源,在影响组织资源配置和资源运行的过程中,它自身也是资源配置的对象并且参与到资源系统的运动之中。

上图显示,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流程包含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第一个环节: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目标和资源配置。组织文化所包含的思维方式、理念、性格等文化元素决定着组织的目标设定。组织主文化在主导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同时受到各种亚文化的影响,亚文化也参与了目标设定的过程,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博弈决定最终的目标,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目标的偏离度。组织文化在决定组织目标之后,又与组织目标一起决定组织的资源配置模式。这里的资源配置一方面受到目标的指导和规定,另一方面,资源配置模式中包含的各种战略、策略和方式,又是组织文化体系中各种不同的思维、理念和个性博弈的结果。

第二个环节:组织文化在经由组织目标、资源配置间接作用于资源系统运行的同时,又同时直接作用于资源系统运行和组织外环境。组织文化对资源系统运行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它创造了资源系统运行的内部精神环境,这一环境直接影响到资源系统运行的效能;组织文化内部各种思维、理念和性格元素直接影响到资源系统以及其中所有资源的运行状态和效能。组织文化对组织外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基于文化驱动的外部关系协调水平和公共关系状况,外环境状况会给组织资源系统的运行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第三个环节:组织文化经由资源系统的运行最终作用于组织绩效。在这里,组织资源系统的运行是所有力量的交汇点,组织目标、资源配置模式、外环境以及组织文化共同作用于这个点上,决定其运行效能,而运行效能和组织目标相结合,导向组织的最终绩效。值得注意的是,组织目标在组织文化体系中各种异质力量的交互作用下必然发生或多或少的扭曲,而这种扭曲了的目标与运行效能和外环境相结合,决定组织目标的偏离程度和实现程度。

如上图所示,组织文化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

包含了四类作用点,即:组织目标、资源配置(模式)、资源系统运行、组织外环境。每个类型的作用点又包含了许多细分的作用点。这些作用点的复杂互动,构成了组织文化影响组织绩效的逻辑电路。

将组织文化的所有作用路径看作影响作用效能的变量,然后将这些变量的关系用方程式表达出来,可以清晰地反映组织文化作用于组织绩效的逻辑原理。由于这些变量多得难以计数,我们只能择其主要变量来进行方程式设计,这些主要变量包括组织目标、组织资源配置模式、组织资源系统运行、组织外环境四个方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个简化了的方程式中,每个系数表示的都是组织文化的整体作用力,这个整体作用力不是主文化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在组织文化体系内部各种异质文化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文化对同一作用点的作用力的向度不同,有的正有的负,有的强有的弱。也就是说,每个系数都是所有文化成分的正负作用力之和。

三、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动态分析

所谓动态分析,就是将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置于动态的系统中进行考察。动态分析可分为绝对动态和相对动态,绝对动态是一种量子状态;相对动态是在静态框架上加上一个或者有限的几个动态变量,这样分析者仍然能够较为确定地把握研究对象的运行轨迹。

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的动态分析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在静态框架上加入组织文化体系本身的变化因素,包括主文化的变化、各种亚文化的变化以及各种文化力量对比的变化等等;在静态框架上加入组织文化以外其他变量的变化因素,包括组织内部其他各类资源的变化,如技术、人员、设备、市场等;也包括组织外部微观、中观和宏观环境中各种变量的变化,如该组织上下游单位变化,区域经济和社会演变,市场和行业演变,地方乃至国家政策变化,宏观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演变,甚至包括自然环境的变化等等。

通常理论研究者和管理者可根据实际需要,在静态分析框架基础上增加一个或若干个相关变量,进行有限条件下的相对动态分析,而对那些关联度很小或者影响很小的变量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添加的变量超过一定限度,研究者和管理者便难以用规范的分析工具考察组织文化的作用机制。在这种条件下,直觉判断和洞察力比工具分析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有效的方法。所谓直觉判断和洞察力,就是在混沌状态和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关键的能力。郭士纳接手濒临倒闭的IBM时,整个IBM遭到文化的严重腐蚀,虽然是企业的决策者,但却代表了一种亚文化,他必须用自己的亚文化取代根深蒂固的主文化。而此时的IBM,矛盾盘根错节,任何一个变革举动都受到诸多变量的约束,如果没有高超的管理能力,变革不仅难以奏效,还极易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沼。处于这种境地的郭士纳只能依靠自己的洞察力和直觉判断来把握矛盾的根本,从主要矛盾出发探寻适用的解决方案。

结论

关于变化的作文3

关键词:伦理观 文学创作 因素 新思路

文学创作是社会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学业规划与现代化建设标志着国家精神文明变革趋势,对社会群体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近年来国内文学作品种类日趋繁多,以文学为主要项目的文学作品推动着社会文化的改革进步,不同思想类型、文化蕴涵、题材结构的文学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一、文学创作的论理性

“伦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准则,涉及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等两大关系,以及对待这两种关系所遵循的准则。虽然现代社会理念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基本伦理道德依旧处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范畴,并且对实际社会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学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遵循时代思想变革趋势下,也开始进入“伦理文学”改革时期,以伦理道德为规范编制文学活动,进一步优化了文学作品的构思与题材。对文学的伦理性进行评析,必须要掌握文学本身结构发展趋势,才能弄清具体的伦理道德范畴。

二、文化因素:生活流的戏剧冲突

受到西方哲学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学伦理观在编排方面也更加道德化,编剧人员不仅考虑文学标本制作的基本要求,也开始顾及到社会大众对文学的心理需求,对整个文学流变趋势的回顾。从现代社会道德观念发展趋势看,文学伦理关系呈现了多样化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道德关系、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等方面变化,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学伦理模式,这是伦理类文学创作的本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主观世界的载体,任何主观事物都是由人参与创作过程,体现了人在主观世界改造中的主导地位。中国作为东方传统文明古国,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十分重视的,这奠定了伦理关系变化的基础。随着社会生活环境不断变化,人们对道德伦理的认识水平不一,社会文化是推动伦理剧主体流变的一大因素。另一方面,主观意识也是人特有的思维模式,根据个人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进行调整,适应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

三、政治因素:社会转型、文化转型逐步深入

社会政治环境影响着文学的创作思维,文学伦理观主题流变往往受到政治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国文学伦理文学以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前提,文学关系只是其中的表现形式,当国家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文学关系也将有所变动。对现代社会的综合预判中,作者主观思想缺少广泛的认识,导致编剧过程出现了能动性误区,所写文字内容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事实,这是编剧过程需要调整的。此外,文学作品也是要靠作者主观能动性为支撑点,才能激发出伦理在文学领域的思想认识,从不同角度思考社会变迁、时代转变、思想变革等方面内容,体会主观能☆☆动性对编剧的指导价值。中国文学伦理文学具有两重性特点,这种两重性相比于国外文学作品而言,体现出了中国社会伦理观念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性。但正是由于中国文学伦理的两重性,才使本国文学伦理观呈现出多样化姿态,满足了不同观众对文学作品的需求。一般来说,文学伦理文学是最能体现创作者主观思想的方式,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主观思想表达的历程,通过对文字语言的艺术性加工处理,可以体现出编剧的思想观念特点。

四、历史因素:文学作品人文化主题发展

文学伦理观取得如此之成功,让“创造者、研究者、观赏者”对文学伦理文学发展历程给予了高度关注。基于社会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文学作品欣赏标准也越来越高,大部分文学作品都带有某一种特殊的文化内涵,“伦理”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便有的关系准则,文学创作的发展与伦理道德也必然存在某种联系,这些都是加快文学伦理观流变的主要动力因素。文学伦理文学策划阶段,最先考虑的是文学伦理观的历史蕴涵,从相关历史题材中挖掘可利用资源,对文学伦理观进行多方面的策划与编排。新伦理剧作品要懂得知识领域的广泛性,任何题材、内容、主题都是文学伦理的客观反映,都能表现出各种编剧意识。例如,“孝道”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传承,文学伦理观作品也广泛采用了“孝”为题材。因此,在脑力创作阶段,作者要广泛阅读不同领域的资料,广泛思考与伦理剧主题相关的思路,才能提高自身的编剧水平。

五。结论

关于变化的作文4

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可爸爸妈妈却常说:“你们从小都是在蜜罐里长大,可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们小时候,可比现在哭多了!”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我都会十分疑惑。于是,我决定对我家近五十年来的生活变化做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1、访问家庭成员,并把了解到的情况记录下来,加以整理。

2、查阅有关以前生活的的书籍,看一下以前的生活情况。

3、上网查阅,了解以前的生活情况与现在的生活情况作对比。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时间

人均年收入

家用电器

交通工具

住房条件

70年代

150元左右

手电筒、

收音机、电灯

新建30㎡平房一间

80年代

2500元左右

新增:17寸黑白电视机、单门冰箱

一辆

自行车

三间筒子楼

90年代

18000元

新增:双门冰箱、 21寸彩电、

半自动洗衣机

3辆

自行车

80㎡楼房一套

现在

30000元

37寸液晶电视、电脑、微波炉

3辆电瓶车、3辆自行车

三居室

四、结论。

1、我家用的电器种类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齐全。七十年代家中仅有供照明的电灯。现在光厨房就有微波炉、双门冰箱、油烟机,这些都这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关于变化的作文5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关系;财富权力转化机制;经济实力

一、文章概述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关系的演变――基于财富权力转化机制的实证分析》(以下简称“文章”)由作者车、罗成发表在2014年第5期的《国际金融研究》,主要研究中美关系的演变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探究人民币汇率在财富权力转化机制中的双向联系作用,从财富权力转化角度思考中美关系和人民币汇率两者关系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具有创新意义。

1、摘要、关键词、文献综述叙述

摘要点出主旨,结合精当的关键词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分析过程,即将中美关系的演变视为财富权力转化机制运行的结果,选定美中GDP比值、中美贸易强度、美国对华投资力度、中美关系友好度四个指标,实证检验出这四个指标与人民币汇率的关联性显著,证明财富权力转化机制的运行有效、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关系的演变有密切的相互影响。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先说明财富和权力在国际关系中如何双向转化,并命名其为财富权力转化机制,结合“汇率是有效地财富分配工具和权力分配工具”,解释美国二战后取得美元霸权的地位和美国汇率对全球的分配作用。再介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动态收敛模型的建模依据,以及研究中美关系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相互作用的意义。

在文献综述中,文章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可见作者得出文章中心的思考过程。首先,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分别列举了对人民币汇率研究的观点,如易纲、范敏(1997)多角度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及其走势,巴曙松等(2007,2009)使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REERI)测算其对中国产业和就业结构的影响,并提出对人民币汇率的批评观点,从而使其具有贸易竞争优势。其次,对于国际关系因素,作者列举了Robert Keohane&Joseph Nye(1979)(2010)、Robert Gilpin(1987)的文章,分别说明了财富权力具有转化关系、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出结论:财富权力是双向转化的,经济实力的消长引致两国的国际行动能力与国际影响力发生变化;财富转化为权力可用美中GDP比值、中美贸易强度和美国对华投资力度等指标来测度,而中美关系友好度则可以测度权力转化为财富。此后,作者又引用了Helen Miliner(2009)、Edward Mansfield(1998)、Robert Keohane&Joseph Nye(2001)、张宇燕(2010)、王湘穗(2011)等学者的观点,说明权力转化财富的基本框架、人民币汇率是中美国际政策协调的重要工具、中国要充分发挥人民币汇率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作用等,并以此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理论支撑。最后提出文章中心:分析中美关系演变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相互影响,并探究人民币汇率在财富权力转化机制中的双向联系作用。

2、理论分析与数据检验、合理预测简述

文章的核心部分就是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假设并得出人民币汇率、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推测。

(1)理论分析简述。中美关系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相互影响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中美关系演变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中美关系演变即财富权力的转化过程,人民币汇率通过财富权力转化在不同国际关系下动态收敛于不同均衡区间,运用均衡、以牙还牙和讨价还价三个策略,结合我国1949―2030年的中美关系变化过程、美国经济更强拥有转化能力优势的事实,进行模型的初始构建和扩展。第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关系的反作用”。这一方面主要基于对1949―2012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轨迹的考察,以1979年、1994年为划分点,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美中GDP比值、中美贸易强度和美国对华投资力度以及中美关系友好度的影响情况。

(2)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在数据选择和处理上,文章采集了间接标价法下1949―2012年的数据,建立1、2两个模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关系演变的单向或双向影响,并据此讨论如何发挥人民币汇率的战略工具作用。

数据分析围绕美中GDP比值(GDPRC)、中美贸易强度(TS)和美国对华投资力度(IS)、中美关系友好度(SAF)四个指标展开,解释每个指标的选择理由及各指标在1949―2012年间的具体变化,并发现1979年后,各指标有明显的向好增长,这与我国1979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有密切关系,即财富转化为权力,中美关系常态化促使中国在世界市场权力转化为财富。

文章选用格兰杰检验进行变量间的因果检验,具体分为1949―2012年的模型1和1978―2012年的模型2分别进行,运用软件计算得到回归结果。作者根据模型1的结果分析解释,制作以下简图:

结合文章及图1,可以将结论归结为以下两点。

一是在模型1中,美中GDP比值、中美贸易强度与美国对华投资力度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中美关系友好度作为原因与这三个关系指标之间则存在间接单向因果关系,又直接作为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人民币汇率则直接影响美对华投资力度,间接影响美中GDP比值。

二是模型2区别于模型1,数据的时间跨度变为1979―2012年且检测方法有补充改动。因为当值法和购买力评价法下的GDP比值在1949―1978年间无明显趋势,无法判断其对其他变量的影响是否明显,故剔除并重新进行五个变量间的格兰杰检验;囿于格兰杰检验的局限性,文章选用聚类稳健标准差法进行人民币汇率与中美贸易强度、美国对华投资力度的回归检验,得到显著相关性。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中美关系友好度对GDP比值有单项因果关系、人民币汇率与GDP比值之间有双向因果关系,其他结论均与模型1相同。

综合模型1、模型2的实验结论,可知1949―2012年中美关系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确为相互影响,且通过财富权利转化机制实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增强了该机制中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1978年后中美政治关系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影响明显弱化。

(3)合理预期简述。基于前文,文章对2013―2030年新型大国关系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做出合理的预测。在新型大国关系条件下,由历史数据推测得到2013―2030年的人民币年均升值速度%,经过当值法和PPP法下美中GDP比值进入均衡区间的测算,得到人民币汇率动态收敛到均衡区间的时间在2020年前后;而预测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十分显著,这有利于减少中美贸易摩擦,降低对美贸易依赖,总体有助于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3、结论简述

基于以上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及预测,文章得出最后的研究结论。1949―1978年中美关系单向决定人民币汇率变动,此时人民币汇率的人为高估和固化导致其与财富权力转化机制联系不紧密;1979―2012年,人民币汇率变动“权力转化为财富”,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改善了中美关系中中国的被动局面。

二、文章简评

该文的理论意义主要在于对中美关系和人民币汇率相互影响的视角的创新,将两个变量与财富和权力的转化机制挂钩,量化抽象变量,选取的指标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能够充分说明中美关系的实际变化。论点明确,理论基础坚实,将思考建立在前人对国际关系、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观点之上,经过重新整理、升华得出新的结论,对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意义。

从结构来看,该文行文严谨,逻辑清晰。首先从引言部分的概念介绍、写作背景和目的的介绍,到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并重的优秀文献的经典观点作理论支撑、推导出该文中心,再到中美关系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正反两方面的理论分析、数据处理、指标选定,进行实证检验,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法检验五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得出结论并根据数据特征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测,最后作结。

两国相交,只有永恒的利益。例如,1992―2005年中美贸易强度明显上升,可将原因归结为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编制,使得中国出口竞争力增强,经常项目盈余不断增长为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外汇储备又用来购买美国债券,为美国的消费和投资提供支持,帮助其弥补贸易赤字。归根结底,只有经济实力够强才能建立相对合理的贸易关系,只有对双方都有利才能保证国家关系的稳定。

2016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年,人民币汇率短期内贬值,但从长期来看仍呈现升值趋势。而未来,中国将会越来越多的掌握国际外汇市场弈的主动权,中国财富转化为权力会使得人民币汇率朝更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中美关系会因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而逐渐形成新型大国关系,促使中国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合理化均衡。

参考文献

48 1619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