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联(实用5篇)
【导言】此例“回文联(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回文联1
关键词:名词回指 关联原则 语境
一、引言
指称是说话人使用某个语言形式指代人或事物,用来指代人或事物的词语,叫做指称词语。指称词语只是提供了所指范围,即一组可能的所指对象,至于说话人具体所指的是哪一个对象,则取决于话语上下文,同一个指称词语,不同的话语上下文其所指对象也不同。听话人要确认指称语的所指对象,不仅借助于指称语意义本身的理解,更依赖于指称语前后的话语上下文提供的线索,听话人根据语境知识做出合理的推导,在特定语境中辨别和确认说话人所使用的指称语的所指对象。我们以第一次引进篇章的人或事物为参照点,第一次指称人或事物的语言形式称作先行词(antecedent),后面的话语中照应前面提到过的对象的指称语称作回指词(anaphora)。说话人在第一次提到某个对象之后,在该对象再次提到时,说话人总会使用相同或不同的语言形式来回指前文提到过的指称对象,本文从关联性角度探讨语篇中名词回指形式的选择。
二、关联理论和认知语境
关联理论首先把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Sperber 和Wilson认为,“人类认知事物总是遵循着关联的原则。……就言语交际来说,交际双方所说的话都必须和整个话题、以及对方前面所说的话相关联,人们正是根据话语之间彼此关联的信息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何兆熊,2000:182)人类的交际活动是一种认知活动,认知的基础是交际中话语的关联性。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所提供的信息有某种关联,这种关联使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导,达到对话语的正确理解。
认知语境的建构对回指词的选择和确认有重要意义。听话人认知语境的建构基础不仅包括交际时的具体情境、话语上下文,还包括听话人经验知识、认知能力、推理能力等因素。虽然指称语的所指范围是由指称语的意义和外延决定的,但指称词语只是提供了所指范围,即一组可能的所指对象,其实际所指取决于相关的语境因素,只有在特定语境中听话人才能确定指称词语的所指对象。认知语境的建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说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做出假设,认为所提供的新信息和听话人具备的语境知识(旧信息)有足够关联,如果信息过量或不足,说话人在交际中就会做出相应的修正或补充。听话人根据关联原则,根据说话人所提供的话语上下文,结合自身积淀的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等因素建构认知语境,对话语旧信息和新信息之间的联系做出合理的推导,确认回指词的所指对象。听话人理解话语寻找回指词所指对象的过程就是一种依赖语境寻找关联的推理过程。
三、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的关联
回指词与先行词之间的关联越紧密,其间的联想越容易形成,所需的认知努力也就越少。说话人选用的回指词与先行词之间存在一定强度的关联性,形式关联、语义关联、修辞关联有助于为听话人提供联想线索,使听话人易于找回先行词,辨别回指词和先行词的同指关联,确认回指词的所指对象。
(一)形式关联
从语言形式上看,回指词和先行词之间有全部同形、部分同形和全部异形几种关系。全部同形是指回指词和其先行词在形式上完全相同,先行词是什么语言形式,回指词也是什么语言形式。先行词的语言形式简短,回指时重复原形,不会引起信息处理的负担。部分同形是指回指词和其先行词在语言形式上部分相同,回指时在先行词上添加、删减或替换部分词语。例如话语上文提到“镇长”,在叙述了镇长左右为难的苦衷之后,下文添加修饰语选用“有苦难言的镇长”来回指。一些语言形式较长的专有名词、定中短语或同位短语,如果采用同形回指,对说话人和听话人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如果间隔不长,不影响听话人的辨认,回指时就可以删减部分词语,采用部分同形,会使整个篇章显得简洁,符合信息处理的“经济原则”。例如话语上文中提到“呼伦贝尔盟”,文中做一些交代说明之后,下文就用简称“呼盟”来回指;话语上文中提到“一个白底蓝花仿明磁的大口磁缸”,下文回指时可以删减修饰语,选用“缸”来回指;话语上文中提到“三个小队食堂的总保管老杠叔”,下文回指时就可以删减同位成分,选用“老杠叔”来回指。为突出某种重要信息,回指时还可以替换部分词语。例如话语上文提到“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下文回指时用“繁华的秦淮河”表达回指。
名词回指在形式上跟先行词全部同形或部分同形有助于为听话人提供形式线索,使听话人易于找回先行词,辨别回指词和先行词的同指关联,确认回指词的所指对象。形式关联是听话人易于找回先行词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语义关联
回文联2
关键
>> 互联网安全的常用技术 论在互联网的管理中网络管理协议的应用研究 基于互联网地址协议的应用与发展研究 空间互联网传输协议和存在的问题 Robots协议维护互联网秩序 基于互联网信报控制协议的灾情信息获取技术研究与应用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研究 基于互联网旅游的研究 “互联网+审判”的实证研究 基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互联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研究 战术互联网抗毁性方法研究 互联网企业数据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浅析IPv6互联网协议的安全性 BGP路由协议在铁通互联网中的应用 互联网行业VIE协议控制的法律效力 浅析OSI七层协议在互联网中的效应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研究 互联网时代改进和完善党管媒体的方法研究 移动互联网业务对移动网络冲击的评估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第二确定您所研究的协议的最新版本的RFC文件。
如前文所述,在RFC-2400中有协议的完整清单,按照清单找到的RFC一般是协议的最新版本,如果协议的STATE是Standard就更好了。如下文所分析的FTP协议的RFC文件是RFC-959。
第三,获取RFC文件
根据RFC文件编号查看以上站点的RFCs文件索引
在里面您可以很快地找到您要找的RFC文件。
第四,阅读描述协议的RFC文件全文
这不用说了。
第五,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虽然互联网协议不是什么真理,但如果能实践一下对理解和掌握都有好处,许多互联网应用层的协议可视程度非常高,协议中许多控制和参数用英文短语来表示,所传输的数据如文本也是ASCII码,如HTTP,FTP等,这类协议单纯用Telnet就可以模拟一下客户端程序的运作,当然,编程实现是最好的锻炼。
第六,总结
总结确实是不错的学习方法,自己的文章是一面镜子。
3.举例:FTP协议分析
FTP协议的定义在 RFC-959 "FILE TRANSFER PROTOCOL"(Standard,Recommended)。
介绍
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在TCP上实现的。
开发FTP的目的是
1)促进文件(计算机程序和/或数据)的共享。
2)鼓励对远程计算机间接或隐式(implicit)(通过程序)的使用。
3)对用户屏蔽不同主机系统中的文件储存的细节。
4)可靠和高效率地实现文件的传送。
用户虽然可以直接通过一个终端使用FTP协议,但FTP协议的设计主要是给程序使用的。
常用的FTP命令解释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对以上每个FTP命令做解释,这里仅解释一下作者认为比较重要或常用的FTP命令,如果读者需要深入了解请参阅 RFC-959 "FILE TRANSFER PROTOCOL"。
USER NAME(USER〈sp〉〈username〉)
本命令的参数〈username〉标识用户名,服务器凭这个用户的权限使用文件系统。这个命令一般是在控制连接后的第一个命令。这个命令成功执行后,服务器会等待PASS命令,PASS也成功执行后,用户才算等录成功,可以存取Server-FTP中的文件。
PASSWORD(PASS〈sp〉〈password〉)
这个命令是USER命令的补充,向Server-FTP发送由〈password〉所表示的密码,该命令执行成功,USER命令所指示的〈username〉才算成功登录。这里的〈password〉是明文传送。
CHANGE WORKING DIRECTORY(CWD〈SP〉〈pathname〉)
令Server-FTP改变当前目录到〈pathname〉。
LOGOUT(QUIT)
这个命令表示用户停止使用FTP,Server-FTP会关闭控制连接。
DATA PORT(PORT 〈SP〉〈host-port〉)
User-FTP这个命令告诉Server-FTP,等待Server-DTP连接的DTP(可能是User-DTP或其他的Server-DTP)的地址,〈host-port〉所指示的就是这个地址,具体的PORT命令形式如下。
PORT h1,h2,h3,h4,p1,p2
以上六个参数都是小于256的数字。
h1,h2,h3,h4表示IP地址,如192,168,0,1 表示IP地址是的主机。
p1,p2,表示端口号,注意p1和p2都是小于256,所以1000表示为3,232(1000=3*256+232)
RETRIEVE(RETR〈SP〉〈pathname〉)
这个命令请求Server-FTP通过数据连接向User-DTP传送由〈pathname〉指示的文件的数据。
STOR(RETR 〈SP〉〈pathname〉)
这个命令请求Server-FTP通过数据连接接收User-DTP传送的数据,数据保存在由〈pathname〉指示的文件中。注意〈pathname〉是在Server-FTP的主机上的。
PRINT WORKING DIRECTORY(PWD)
LIST(LIST [〈SP〉〈pathname〉])
STATUS(STAT [〈SP〉〈pathname〉])
这个命令的回应有两种情况,没有〈pathname〉参数和有〈pathname〉参数。
1)没有参数,Server-FTP会在回应中返回的一些状态信息,如以下是我Linux上的Server-FTP返回的信息:
FTP server status:
Version (1)Mon Apr 19 09:21:53 EDT 1999
Connected to zfl_()
Logged in as fszfl
TYPE:ASCII,FORM:Nonprint;STRUcture:File;transfer MODE:Stream
No data connection
0 data bytes received in 0 files
0 data bytes transmitted in 0 files
0 data bytes total in 0 files
145 traffic bytes received in 0 transfers
4306 traffic bytes transmitted in 0 transfers
4501 traffic bytes total in 0 transfers
211 End of status
213-status of .:
total 64
drwxrwxr-x 2 fszfl fszfl 1024 Nov 25 01:37 .
drwx------ 12 fszfl fszfl 1024 Nov 29 00:35 ..
213 End of Status
这个功能好象和LIST有点相似,但LIST中的目录信息在数据连接中返回的。
HELP [〈SP〉〈string〉]
这是帮助命令,如果没有参数则返回FTP命令列表,如果有参数则返回〈string〉表示的命令的语法。
FTP回应
回应的格式
FTP回应有3位数字编码和有关信息的文本组成,编码后一个分隔符,如果回应中返回信息的长度大于一行,则编码后跟减号(-),否则跟空格(〈sp〉)。多于一行的信息可以参考上面的例子。注意最后还有"213 End of Status"表示信息的结束。FTP回应使用的编码是约定好的,信息文本可以由具体的Server-FTP设计。显然,编码为了方便程序设计,文本信息可以方便阅读。
为了叙述方便,下文把这3位编码称为回应码。
回应码含义
3位回应码的每一位都有确定的含义。第一位表示命令的执行结果,表示成功,失败,或命令没有完成。第二位表示回应的类型,第三位一般指第二位的进一步细化,预留给将来的发展。
第1位可能的取值:
1yz 初步确认(Positive Preliminary reply)
表示请求的命令已经开始,请等待进一步的回应,在此之前不要发送新的FTP命令。
2yz 完成确认(Positive Completion reply)
表示请求的命令已经成功完成,可以发送新的请求。
3yz 中间状态确认(Positive Intermediate reply)
请求的命令已经被接受,等待下一条相关的命令提供进一步的信息。这个回应用于一些命令序列中,如USER和PASS,如果USER被接受则可以得到这个回应,表明还需要密码来完成用户的登录。
4yz 暂时否认(Transient Negative Completion reply)
Server-FTP由于一些暂时的原因没有接收命令,User-FTP最好重新请求这个命令。如果是命令序列,则需要从该序列的第一条指令开始。
5yz 命令有错(Permanent Negative Completion reply)
命令没有被接收,具体的拒绝原因由回应码第二位指出。
第2位可能的取值,描述回应的分类:
x0z 语法(Syntax)- 命令语法不正确,或Server-FTP没有实现这个功能。
x1z 信息(Information)- 描述如STAT或HELP等命令要求Server-FTP信息的返回。
x2z 连接(Connections)- 描述有关控制和数据连接。
x3z 帐户和认证(Authentication and accounting)- 登录过程的回应。
x4z 现在还没有指定。
x5z 文件系统(File system)- 这个回应反映服务器的文件系统的状态。
第3位的的含义需要根据第1,2位的值再细化。
回应举例
3位回应码的不同组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含义,篇幅所限不一一列举,具体请查 RFC-959。下面是几个例子:
200 Command okay.
500 Syntax error,command unrecognized.
501 Syntax error in parameters or arguments
实践
回文联3
关键词: 关联理论英语反语 解读
一、引言
反语(irony)是一种通过正话反说或反话正说达到讽刺、幽默等效果的言语行为,为人们广泛使用。然而,反语这一语言现象错综复杂,要真正理解其本质并不容易。吕煦把反语定义为“故意使用与本意恰好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种修辞方式”(吕煦,2004:213)[1]。在Random House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兰登书屋韦氏美语学习词典》)中,“irony”一词的注释是:“the use of words to convey a meaning that is the opposite of their literal or actual meaning.”(Dalgish,1997:696)[2]指人们通过言语表达与其字面意思相反的含义,即说反话。反语作为一种语言策略,在言语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运用、识别反语是人与人之间顺利交际的前提。相反,对反语解读的偏差则可能直接导致交际失败。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反语都因其独一无二的语言特色及艺术魅力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青睐。如今,反语研究已经从单一的修辞视角拓展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国内外学者开始将反语研究与相关语用学理论结合起来,尝试从新的视角描述、阐释反语,以更全面地理解反语的本质。其中,Grice、Searle的反语经典论,Leech的反语原则,以及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都对反语研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实例,力证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解读反语的合理性。
二、关联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法国认知科学家Sperber和英国语言学家Wilson在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提出了有关语言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他们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交际中话语的关联性是交际活动的基础。由此可见,寻找最佳关联性是交际成功的关键。
Sperber和Wilson将交际看成一个涉及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过程,提出了以关联性为依据处理话语及认知事物的明示―推理模式,即受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寻找最佳关联。具体地说,“明示”指说话人用话语方式把自己的某种意图清晰地表达出来。“推理”是受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行为推理说话人的言外之意,即在现有语境中加入能够使话语具有关联性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对话语作出具有关联性的理解,最终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Sperber&Wilson,1986/1995:50―54)[3]
在关联理论框架下,Sperber&Wilson提出了反语回应论。回应涉及直接和延后回应,也包括对想法、观点的回应,如回应说话人的思想、见解或回应说话人的某种期待等。反语回应论打破了修辞、文学批评等传统的反语研究模式,解决了许多传统理论无法解决的难题,为反语研究提供了重要理据。
三、关联理论与反语解读
反语是一种在特定的语境中才使用的特殊的表达方式,它对言语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吕煦,2004:218)[4]。关联理论是认知语用学理论之一,对言语交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关联理论框架下解读反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反语的本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通过词汇、语法手段表达显而易见的反意,以达到迂回、委婉等效果。
例(1):
Marina:“I’m very creative,right?”
Violin:“ are very creative, can relate it to several other objects rather than a drum at my first sight.”
这是“我”(Marina)向好友(Violin)展示手工制作的架子鼓时的一段对白。从对话得知,“我”非常期待Violin对“我”的手工作品予以肯定。然而,她表面上大赞“我”有创意,实则在说反话。基于关联理论的明示―推理过程,Violin通过重复“creative”一词及她补充的话语“I can relate it to several other objects rather than a drum at my first sight”(我乍一看就可以联想到除架子鼓外的好几件东西)回应“我”的期待,实则暗示她对“我”所谓的“创意”持的态度――否定。由此可见,该例是关联理论中的直接回应和即时回应。
反语言语行为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因此,它在文学作品中极为常见。如在《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老友记》(Friends)、《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等作品中,大量的情景会话涉及反语言语行为,将反讽艺术之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例(2):
:“Design!Nonsense,how can you talk so!But it is very likely that he may fall in love with one of them,and therefore you must visit him as soon as he comes.”(打算!瞎扯,你怎么能这样说呢!不过,他兴许会看上她们中的哪一个呢,所以,他一来你就得去拜访他。)
:“I see no occasion for and the girls may go,or you may send them by themselves,which perhaps will be still better,for as you are as handsome as any of them, might like you the best of the party.”(Austen,2007:6)[5](我看没那个必要。你带着女儿们去看就行了,要不你索性打发她们自己去,这样或许更好些,因为你的姿色并不亚于她们中的任何一个,你一去,彬格莱先生倒可能先看中你呢。)
这是《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先生与太太在讨论是否去拜访彬格莱先生的一段对话。通过语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班纳特先生诙谐幽默的回答具有明显的讽刺意味。按照社会普遍审美观,男士都喜欢外貌出众的女士,而班纳特太太身为中年妇女,姿色怎么可能美于其女儿,更别提博得年轻又多金的彬格莱先生的欢心了。毋庸置疑,班纳特先生的回应有悖于太太的期望。Jane Austen巧妙地运用了反讽手法,使得班纳特先生诙谐风趣及其太太肤浅庸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例(3):
When the doctors came,they said she had died of heart disease――of joy that kills.(Chopin,1894)[6](医生们来了,他们说她死于心脏病――是(看到丈夫生还)兴奋过度而亡。)
该例为美国短篇小说The Story of an Hour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医生们以为,是丈夫“死而复生”的喜悦给玛拉德夫人带来巨大刺激而致其心脏病发身亡。关联理论认为,正确认知事物就是要寻找关联,进行语用推理获取相关语境效果。在男权主义的社会背景下,玛拉德夫人应得的女性自由深受束缚。她一直极度渴望自由,不可能因为丈夫的突然出现致其兴奋至极而丧命。由此,读者不难推断,她丧命的真正原因在于极度失望及对未来生活的恐惧。
以上例证说明,关联理论对反语言语行为具有极大的阐释力。运用关联理论解读反语不仅对语言本身作了合理的解释,而且为日常生活及文学作品中的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四、结语
本文从关联理论着手,以例证分析、阐释关联理论框架下的反语解读方法,在促进交际的同时拓宽反语的研究视野。当然,要更全面地从认知视角诠释反语的本质与生成机制,我们需结合其他相关语用学理论,采用多种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反语进行更为细致的解读。
参考文献:
[1][4]吕煦.实用英语修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Dalgish, House 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English[Z].Beijing:FLTRP,1997.
[3]Sperber,: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1995.
[5]Austen, and Prejudice[M].Beijing:FLP,2007.
回文联4
关键词: 间接回指 回指释义 先行项 三种理论模式 方法
1. 引言
回指可分为直接回指和间接回指两大类。
(1) letter was waiting for Sherlock missive must have been posted the day before.
went to a Thai waitress was from Bangkok.
在例(1a)中,回指项(The missive)与先行项(A letter)存在着明显的同指关系,此为直接回指。而在例(1b)中,The waitress是一个新的实体,其指称对象在前文中没有明确出现,但是与restaurant有着密切的关联,这种关联是间接的,是通过推理而获得的,这种通过推理过程把回指项与其先行项在语义上联系起来的指称关系称为间接回指。先行项并非仅用名词短语充当,在有些情况下可以体现为多个词语,甚至有时由动词承担先行项的功能,而回指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却是由有定名词短语充当,有时也可用代词充当(王军,2003)。
间接回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回指释义,即回指项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搜寻到其先行项的过程。本文将对三种较有影响的理论模式,即话题/焦点模式、情景模式和关联模式在回指释义中如何对先行项的确定进行阐释,并指出各种理论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解决先行项确定的方法。
2. 三种理论模式
话题/焦点模式
Erku & Gundel的话题/焦点模式
话题/焦点模式是由Erku & Gundel(1987)和Sidner(1983a;1983b)提出并应用于间接回指释义的一种理论模式。Gundel认为话题应是人们谈论或关注的焦点。Erku & Gundel(1987)认为,一句话里只存在一个话题或焦点,充当话题或焦点的成分最有可能成为回指项的先行语。这点似乎与回指项所指的唯一性相一致。
(2)We stopped for drinks at the New York Hilton before going to the Thai restaurant. The waitress was from Bangkok. (Matsui, 2000:73)
在例(2)中,前述话语中存在两个可能先行项:the New York Hilton和the Thai restaurant。根据Erku & Gundel的话题/焦点模式理论,后续话语应是前述话语的话题内容的继续。the New York Hilton的句法地位决定了其话题地位,因此,回指项The waitress的先行项应该是处于话题地位的the New York Hilton而非the Thai restaurant。相反,后续话语的内容如果不是有关前述话语话题的内容,则会被认为是不适切的语言表达。
Sidner的焦点模式
根据Sidner(1983a; 1983b)的焦点模式,话语焦点的选择标准是建立在语法和主题关系之上的,焦点的确定是一个按照先后等级顺序进行选择的过程:受事其它主题角色施事动词短语。焦点的选择还要考虑到话语双方的百科知识体系。这就是说,即使可以根据以上的先后等级顺序找出话语的焦点,但如果这一话语焦点与受话者已有的百科知识体系相冲突,仍要以符合受话者的百科知识所限定的话语焦点为准,前者应服从于后者。在这种情况下,百科知识体系对焦点的选择与确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换句话说,话语焦点和建立在百科知识基础上的推理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间接回指释义。
(3)We stopped for drinks at the Hilton before going to the zoo. The baby orangutan was cute.
按照焦点的先后等级顺序,the Hilton应处在the zoo之前成为The baby orangutan的首选先行项,但根据人们的百科知识,the zoo更有理由成为The baby orangutan真正的先行项。
情景模式
情景模式在间接回指释义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受话者总是基于话语所提供的语言信息确定某一适当的心理参照域(mental domain of reference)以便理解后续话语(Sanford & Garrod,1981:109)。Sanford & Garrod把这一参照域称为情景。所谓情景,是指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具有一定结构层次的常规情形(conventional situations),其中包含许多该情形中比较显著的概念成分,即“槽位”(slots)。在话语的进行过程中,有些“槽位”可能一直保持空缺,而有些由于适当的语言信息而得到激活填充,这种填充过程被称作“实例化”(instantiation)。
关联理论模式
关联理论模式是利用关联理论的基本原理对间接回指语进行解释。关联理论(Sperber &Wilson, 2001)认为,言语交际是一个借助语境假设并遵循关联的原则进行推理的过程。语境的获取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加工努力的,受话者总是期望以最经济的方式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根据关联理论,受话者对信息的加工处理都要力求达到一种最佳关联,而与此同时只需付出最小的加工努力,所以努力使两者保持某种平衡是话语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一种保证。关联理论认为那些需要受话者不合理的认知努力的话语是不适切的。
3. 间接回指释义的方法
Erku & Gundel 对话语话题或焦点的选择机制没有作充分详尽的阐释,即使Erku & Gundel所提供的有限的对话语话题的论述也是值得商榷的。在Erku & Gundel看来,每一句只存在一个话题或焦点,但事实并非如此,其反例比比皆是。
从前一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Sidner的焦点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Erku & Gundel话题模式的缺陷。但问题是,当两个先行项触发词处在同一个句法等级中,又该如何确定真正的先行项呢?
情景模式在本质上是以常规知识为导向的,特别突出人的认知能力在间接回指释义中的重要作用。然而情景模式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首先,Sanford & Garrod认为回指项和先行项之间的关联度(associative strengthen)是依靠常规性或典型性关联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常规性在间接回指释义中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Emmott(1999)和Epstein(1999)通过对实际的话语篇章进行分析,发现非常规关系信息也可以用在间接回指语句中。
另外,Sanford & Garrod 对先行项的取舍也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王军(2004)认为,在有多个可能先行项的间接回指话语中,相对优势关联度 (comparatively-privileged associative strength) 才是确定真正先行项的必要条件。
而Matsui提出的关联理论模式则充分考虑到语境因素在回指释义中的作用。但是Matsui认为,先行项触发词和待释成分之间之所以能产生关联,常规性或典型性发挥了不可缺少的作用,但事实上非常规关系也可用于间接回指话语中,而且Matsui根本无法证明关联性是决定人们认知的最重要的因素。
4. 结语
由于受形式句法研究传统以及直接回指研究方法的影响,以往间接回指的研究过分地关注语言形式的衔接,并试图通过某种计算规则最终在话语篇章中找到间接回指的先行项。而有些理论则过多地依靠话语篇章有的内容(text-specific knowledge),而忽视了语境因素和语境效果,因而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间接回指的释义问题。我们认为间接回指的释义应该综合考虑语言形式的衔接和概念语义的连贯,以及影响先行项与回指项之间关联度的各种话语篇章因素,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解决回指释义中先行项的确定这一复杂的问题。至于各种篇章语境因素是如何影响回指释义的,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Emmott, in a constructed world:Narrative processing,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and indirect anaphora[A].In Hoek(ed.).Discourse Studi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9.
[2]Epstein,,frames and definiteness[A].In Hoek(ed.).Discourse Studies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99.
[3]Erku,F.& Gundel, anaphors[A].In & (eds.).The Pragmatics Perspective[C].Amsterdam:John Benjamins ,1987.
[4]Matsui, reference and the notions of “topic” and “focus”[J].Lingua,1993.
[5]Matsui,T. Bridging and Relevance[M].John Benjamins
[6]Sidner, and discourse[J].Discourse Processes,:107-130.
[7]Sidner,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definite putational Models of Discourse, & (eds),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3b.
[8]Sanford,A.& Garrod, Written Language:Exploration in Comprehension Beyond the Sentence[M].Chichester:John Wiley,1981.
[9]Sperber,D.& Wilson,D.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asil Blackwell,2001.
回文联5
正当我们讨论的热火朝天的时候,班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窜上讲台,拿着教杆大敲桌子:“安静!安静!”。我们都停下来,好奇地望着他。班长扫视全班,说:“一会儿我们开毕业联欢”,说完就走了。
我们又讨论起来,但讨论的主题改了:“开毕业联欢,好事啊!”,“马上就开吗?什么都没准备啊,怎么开!”……有几个反应快的同学,马上拿着钞票飞奔出去,不一会就拿会一大堆气球。我们见了,也纷纷效仿,又买回一大堆气球,还有的买了许多彩带。我们都鼓足了劲吹气球,耳边还不时传来“砰砰”的气球爆炸声。吹好的气球就往地下洒,不一会,满教室都是气球,我们就下来踩气球,踩的兴高采烈。
徐文辉和几个他们组的同学商量了一下,拿着钞票出了教室,许久也不见他们回来。不一会儿,老师领着校长、副校长和一大堆老师进了教室,因为副校长是我们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所以跟我们很熟,他让其它老师先走,他留在教室里给我们唱歌,我们班的音乐节奏感一直很强,就随着他唱那歌的旋律拍起掌来,台上台下,情景交融。
过了一会儿,校长走了,说是到其它班去看看,让我们班的班主任先看着。我们又说起话,踩起气球来。这时,徐文辉他们回来了,手里还提着个大蛋糕,我们都欢呼起来。老师把蛋糕切成了12小块,分给我们的12个小组,我们都吃腻了蛋糕,就把奶油向对方脸上抹。又过了一会,每个人的脸上都有了五彩缤纷的奶油。
蛋糕还剩下一大半,老师问我们还要不要,我们都说不要,老师思索了一下,又把蛋糕分成好几块,把我、刘雪、徐文辉、崔晓、赵修宇叫了过去,让我们把蛋糕分给教过我们的老师。我们欣然接受,不一会儿就把蛋糕全都分完了。
我们疯够了,老师宣布毕业联欢结束,放学,周四的值日生留下打扫卫生,明天到学校报要上的中学。我偏偏正好是周四的值日组长,唉,又要晚走了。我极不情愿地拿起扫帚,打扫起来。
终于打扫完了,我们组的组员都走了,只剩下我和好朋友崔晓,她出门时,把一张小纸条给我,让我等她走了再看。
等小崔走出了教学楼,我好奇地打开了纸条,上面写着:天杨,无论你的心情是快乐还是悲伤,无论我们是不是将在相隔很远的地方……请你记住,我那双友谊的手,决不收回……
上一篇:2024年大学职业规划书【5篇】
下一篇:安意如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