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论文 哲学的毕业论文大全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哲学的论文【第一篇】

摘要:

艺术是心灵,思想的产物,作为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与宗教、哲学同属于人类的精神产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想促进又互相补充。它们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即在矛盾统一中不断变化发展。

关键词:

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文学、曲艺、工艺等。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可以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同时也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然而艺术的起源却扑朔迷离,一直被学术界称为“斯芬克斯之谜”,尽管如此,从大量的科研和资料中可以断定艺术与宗教和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同时又相互促进。

一、从巫术说阐述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起源于巫术说是西方艺术理论关于艺术起源的最有影响、最有说服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最早是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巫术起源说在用实用性来解释艺术的起源的同时,也说明了从原始社会开始艺术就与宗教渊源甚深,他们已经携手走过了数千年,在这数千年中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甚至可以说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为了为了更好的生存,经常会在洞穴最黑暗的岩石上和难以接近的崖壁上,甚至是人类的足迹难以到达的地方,绘制一些动物的.图案,以期待他们明天的打猎会满载而归。显然,如今被现代人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原始艺术的洞窟壁画并不是为了给当时或者后人欣赏而绘制,而是带有一定的实用和功利性的巫术,在他们看来这些神态真实,形象生动的绘画与审美和艺术毫无关系。按照巫术说的观点,这是因为原始部落有一种感应巫术的能力,原始人认为任何事物的形象与现实中的该事物都有某种程度上的联系,若对事物的形象施加影响,实际上也就是对这个事物施加影响,在动物上画上被长矛射中的场面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打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捕获猎物。由此可以看出,原始人对原始宗教的信仰和膜拜,使得原始宗教对原始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成为艺术起源直接的、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和来源。

因此,宗教成了艺术产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的敦煌、龙门、麦积山、云冈、大同的石窟艺术就是依靠佛教产生的伟大艺术品。这些壁画中的许多内容多取材于佛教故事,大都描写神的生活,形象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在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的同时安抚人们的灵魂,在千年以后,在当时仅仅是为了宣传佛教的石窟成为了当今的艺术瑰宝。同时欧洲的哥特式天主教堂,以及后来被并称为“哥特”艺术的具有哥特艺术风格的绘画、诗歌、音乐,甚至服饰、电影,也是艺术依靠宗教产生的稀世珍作。在东西方历史中相继产生的许多艺术作品都取材于宗教,西方早期油画中的乔托、波提切利还有米开朗基罗的天顶画和雕塑作品,东方中国的许多传统戏曲和古典小说,如《西游记》。这些艺术作品的灵感几乎都来源于宗教并依靠宗教,与宗教紧密结合的同时也服务于宗教,相应对,宗教也依靠这些艺术形式极大的宣传了自己的教义,成功的利用了艺术。

早期的宗教教义对于当时的许多劳苦大众来说难免会晦涩难懂,而艺术形式的形象性可以使抽象、无形的宗教更易于人们的接受;艺术形式的具体性可以强化宗教氛围,使宗教富有感染力,使宗教不但能对教徒产生显著效果,对一般民众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宗教就利用这些艺术手段来说明宗教的真理,普及宗教理念的。

虽然艺术依靠了宗教,宗教利用了艺术,两者之间彼此互利,可是他们也有矛盾的一面,艺术是感性的创作,是情感、审美和认识的表达或展现,需要艺术家的激情的再现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宗教有着极其严格的戒律和禁欲主义,它要求宗教徒的虔诚心理会阻碍艺术家创作的自由创作精神和艺术思维的拓展,遏制了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和审美体验,影响了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和艺术发展的活力。

所以说艺术与宗教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内在联系,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在统一和对立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我国文艺理论界普遍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欧洲国家的许多民族学者与艺术史论家,自19世纪后期,也普遍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劳动是艺术的起源,那么艺术就是劳动的具体表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哲学从属于人类的实践,从属于本源事物,哲学作为一种理论,来源于实践,即具体的艺术创作过程,同时哲学也是人类思想认识活动和本源事物存在和表现的形式之一。因此,可以说艺术与哲学史同源而生却表现形式相异而已。哲学作为理论性、系统性、思想性、辩证性的理论较之艺术更加抽象、概括,更加概念化。

艺术是人的审美观在本体意识中的最初的理性反映的总结;

是观察后组成的思维材料对感观的描述;是最初的带有主观心理因素的理性反映的总论。而哲学是通过这种思维材料的总结和进一步观察判断而形成的有规律有系统的组合,是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哲学的智慧不仅仅是教人思维的方法和途径,还能使人掌握思想运动的逻辑、自觉到思维的本性,从而探求真理性的认识。正如黑格尔所说:“哲学有艺术的客体性相,固然已经把艺术的外在的感性因素抛开,但是在抛开之前,哲学已把这种感性因素转化为最高形式的客观事物,即转化为思想的形式”。故艺术与哲学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艺术因哲学而更伟大”和“艺术是哲学思考世界的主要方式”。因为哲学促使艺术不断走向深刻,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指导着人们具体的艺术创作实践过程,人们经过哲学的指导,经过意识的分析和判断,达到一种高度的理性,而这种高度的理性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就使艺术作品中透漏出艺术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作品就更加深刻和完美的再现艺术家的情感和意识。所以说“艺术因哲学而更伟大”。

艺术同时是哲学家思考社会、审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哲学和宗教一样属于系统的、理论的逻辑意识体系,哲学家的作品同样需要艺术,否则再精妙的理论也会显得枯燥无味。庄子描写梦蝶表达自己的齐物论思想,将人生的生与死、真与幻、物与我等同起来。萨特作为哲学家获得的却是诺贝尔文学奖。因此,可以说“艺术是哲学思考世界的主要方式”。

总的来说,艺术、宗教、哲学同属于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都是人类思想上、精神上的产物。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领域和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与宗教、哲学、伦理是并列的。宗教的存在促使艺术的产生,艺术的产生促进宗教的发展,哲学的世界观影响着艺术的创作,艺术的创作体现着哲学的思想。哲学有助于艺术不断走向更加深刻,艺术有助于人更好地理解哲学与宗教;宗教能提升哲学和艺术的境界,宗教能使哲学和艺术更富有灵性。

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某些地方又相互制约着彼此的发展,在统一中存在着对立,在对立中保持着统一。

参考文献:

[1]中国。张威。《游离与凌驾―略论艺术与宗教及哲学的关系》。

[2]德国。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29页。

[3]中国。蒋勋。《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版。

[4]法国。丹纳著。彭笑远编译《艺术哲学》导读部分。北京出版社。

[5]中国。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浙江文艺出版社。

哲学的论文【第二篇】

文章从女性的视角谈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就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从女性的视角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哲学作为一种思想,它应该成为全部人类的思想财富。

谈到中国哲学,身为中国人,我感觉非常特别。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犹如满天繁星,层出不穷。

他们个个都在自己生活的那个时代提出了对其所在时代的社会、人生的思考。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在从封建社会向现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从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的社会的文化文明。

反而让我们自己的文化文明变得淡然无光了。

虽经过胡适、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老一代哲学家的努力,把中国哲学思想系统化、具体化,让中国哲学思想得到更多更好的传播。

但是,他们都是在模仿西方哲学体系来构建中国哲学,给中国哲学披上了一件具有西哲特色的外衣,同时,用一些西方哲学中的概念来解释、阐述中国哲学中的一些观点、思想。

使得中国哲学一直在同西方哲学的对比和碰撞中缓慢前行。

中国哲学的使命,就是应该把自己传统哲学思想中积极、肯定的因素与当代社会发展相结合,成为整个社会行动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给予我们社会、阶级、个人行动的准则,为我们当代社会中的每个成员服务。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都是蕴含在一些古典书籍中的。

古代文言文是我们现代语言的起源,但是在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许多的词语本身的意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更多的词语已经在语言的发展中销声匿迹了。

只有在一些特别的文章中才可以看到。

因此,学习中国哲学,首先就要学好古代文学,做好对古文的训诂工作,要对古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基础。

对古文的语法及运用有相当的熟悉,从根本上掌握住文章原有的意思。

在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中西哲学的关系问题。

相对于中国哲学来说,它的内容要庞大和芜杂得多。

在它本身的体系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别。

在其内部,也存在着多种学说的相互抵触和矛盾的方面。

同时,在对其研究的过程中,不同的哲学家根据自身学说的继承和发现,创立了不同的论述方式和观点。

所以学习中国哲学要结合到时代的需要,给中国哲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增加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中国哲学对现代人生价值观念的确定有着深刻的启示。

人生价值观念是一个人的立本之基,是一个人的灵魂和支柱。

中国人有着许多的优良传统,而这些优良的传统都是经过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陶冶而铸就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观念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确立了人生奋斗的理想和目标。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一代又一代国人家国同心的精神的体现。

“人之初,性本善”对人心向善的肯定。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行善去恶是格物”对人性善恶的发展和内心修养的关系作出阐释。

说明人心的善恶在与自己的良知和修行。

对人性善的肯定和追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发展的精神动力。

人的完美就是个人道德修养的完美,就是对社会发展贡献,就是对善的终极追求,对公平正义的完美维护。

中国哲学的重点就是伦理学说,中国哲学就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的学问,如何正确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阶级与阶级的关系的学说,因此懂得中华文化精髓的人永远会是一个生活中的智者。

怎样用那些有着积极意义的思想观念来解决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关于环境、安全、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现实社会问题,而不是终日专研于故纸堆中,或对某一古人学说的究根问底,搞一些书斋式的学问。

这应该是每一个社会学者所应持的治学的基本态度吧!

哲学的论文【第三篇】

摘要:科学与哲学之争历来已久,对于二者之关系,牟宗三先生分别从中西方哲学家思想中去找寻。通过辨析,他将哲学与科学做了较为明确的区分,指出了自近现代以来,人们对哲学概念的错误理解。同时,也进一步阐释了哲学对科学所产生的引导意义,开启了当代哲学发展的新方向。

1、科学的兴盛与哲学的萎靡。

用“底”这个助词来表示所属,已是一些哲学家的所爱。“哲学底科学”,即哲学是依附于科学而诞生、发展的。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学习哲学的人来说,真乃大谬。他们真不知哲学。那么,何为哲学?哲学与科学又有何关系?此间,又回到何为哲学该问题上来。牟宗三认为:“科学是为人之学,哲学是为己之学。己以外即为物,我以外之人也是物。科学在忘己而取物。”此处,他虽没有很具体、明确的给哲学下定义。然而,却以比较的方式,将哲学与科学做了细致、明白的划分。这种区分就表现在“内外的划分与物我的合离”。然而,从另一角度来看,科学多是与思(意识)有关,哲学则和“心”同在。依科学而言,对象是思维运行的前提条件,对象不现,思维便无法运行,目的就不可能达到,科学的意义也荡然无存。但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看,思,无不是无时无刻都在运动的。毕竟,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们交往最密切的仍是无限量的物(外)或对象。因次,在急需物欲的社会之中,一些人“预言”哲学将会消失。然而,就事实来看,哲学并不因科学的繁华、压制而退出历史舞台。

2、现当代的“玄学”

此处所言之“玄学”并非魏晋时期的玄学,而特指科学之后之对象之学。言科学之后,是指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推论出在目前已发现的最新之物(对象)之背后必然还“有”(隐藏)着一个“对象”。只是该“对象”在目前之科学的能力下尚不可解除。因此,将其悬起而称之为“玄”。也即是该“对象”还看不见,摸不着。―――“存而不实有,内而不外现。”比如:在物理学中,已能通过数学方法推出“超旋”的表达公式。然而,就目前物理学的情况来看,其尚无能力凭借实验、作用以将其找出。因此,超旋也暂时被赋予“至小”的概念。但若仅仅从理论上来推断,那么,则又可分析出在超旋之下必也有更小之“对象”而将其构成,使其成为可能。由此,这些只可通过理论推出但仍无法科学验证的“存在”――“科学之后之对象”便成为所谓的“玄学”或“哲学”领域的分子。依此言说,那么,此处所谓之“哲学”实质与科学无异。这就好比是“已开花但尚未结果之大树一般”;“开花之树”为科学,“未结果”则为“哲学”。因此,牟宗三说:“但以为整个哲学即在依附,则不是好事。因为依附科学,从科学的根据上抽绎出道理,这无异于锦上添花,仍是锦耳,于锦之本质并无所增益。同样,于科学根据上抽绎道理,亦仍是科学耳,于科学本身并无所增益。”

二、上下合一,一体平铺。

此处言“上下”是指形而上与形而下。《周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将科学划归为形而下,而把哲学归于形而上则未有不可。目前,人们对“道、器”的解释不少,取任何一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结合本文,“形”可作为“两境”之界线。“两境”――即形上之世界与形下之世界,“形”暂定为具体事物。其,上可归宗于其之所以存在之依据,保障(向内);下可探究为对其他存在所发挥之功用(向外)。冯友兰讲:“一物之存在是以整个宇宙作为其存在之依据、背景。每一事物之本身功用又反作用于整个宇宙。”正所谓:万物一体,彼此联系,互为因果。犹如亚马逊“蝴蝶效应”――亚马逊蝴蝶扇动翅膀,美国西海岸将产生飓风。若依此说法,那么将会陷入一个不可调和之境。先设一命题:你以非你作为你存在之保障;我以非我作为我存在的依据。那么,按照数学原理将“你”与“我”做一个交集,得出的结果即是独立的“你”与“我”。因为,除你与我之外,其他均为一致。亦即是从“非你”之中抽出“我”之后所剩下的部分完全等同于从“非我”之中抽出“你”所剩余的那部分。这是从形式逻辑上来推的。毕竟“我”与“你”都是所属于大全宇宙。正如熊十力所言:即体即用,体用不二,不可分而别论之。然,为了便于说明也只能依形式的方式展开。由此,所分离出来的“我’与“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性体”,而非生物之我(意识)之你。因为,他们(思)都是科学的产物,不是真我。故而,对真我的感悟则如牟先生所言,须:“主客不离,一体平铺,物我双忘,然而,我们不讲认识则以,即讲认识,则不能不抬高主体,即不能不特显主体的特殊性能。而且若不显主体的特殊性能,亦不能达到最后境界的一体平铺,到处皆是。”

科学的任务是认识对象的构造以及其变化发展之规律。使人们明白,什么是什么。这主要强调的是自然科学的作用。而对于社会科学而言,则往往表现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之中。如:被就业、被买房等等。然而,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即是:客体的彰显,主体的隐退。主体即是作为认识的我,客体就是被认识的“他”。目前,对客体的追溯与主体本身的遗忘,已成为当今人类的现状,它占据了人们的整个思维空间。同时,也相对的屏蔽了人们本来所固有的“性体”“本心”。使得本来就难得被人们所显之“主体”被埋藏的更深、更隐秘。因此,对主体的彰显便成为了当今学科的任务,思想的革命。彰显主体不仅可以填补空虚的精神世界,更可以调节、平衡已失衡的客体世界与主体境界的结合,使其回到和谐的状态之中。以至人类与自然界能更好的、有序的、健康的发展。然而,受科学学科本身性质的影响,其在对主体的彰显方面似乎“无能为力”。哪怕是所属于其的心理学也只能是做向外的认识,而无法行“自我”的内显。所以,只能由专注于向内的哲学来予以分解,参悟其中之根本,彰显主体的自我,最终让科学与哲学达到高度的统一。

哲学的论文【第四篇】

摘要:广谱哲学是哲学、系统科学和现代数学的一种交叉学科,它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充分吸收现代系统科学和数理自然科学的成果,采用广义量化建模的方法,发展了一批新的概念、原理、模型和方法。本文围绕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就人们关心的几个问题做一通俗的阐述。

广谱哲学是为了推进哲学具备现代科学形态(如模型化、数学化、程序化等)而进行的一种新探索。它于被正式提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获得上百个新的概念、原理、模型与程序,并得到国内几十位专家学者的肯定性评价。本文就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主要问题和建构思想做一概括性的介绍。

广谱哲学研究上述的一般哲理采用的是广义量化的方法。广义量也叫结构量,结构量是指诸如二元关系(直积的子集)、多元关系、赋权关系、映射、变换等等抽象关系的结构。这些抽象的关系结构之所以叫做广义量,在于它们可以像普通数量一样进行运算。例如,可进行关系的并、交、差、补、复合等运算,并满足普通数的某些运算规律,例如封闭律、交换律、结合律等。广义量化的前提是找出或抽象出哲学概念中隐含的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能够用结构量表示。例如,要对量变质变规律建立广义量化模型,先要确定量变、质变、度的概念隐含了什么结构,由于量变、质变的界定以“度”为依据,因此先要确定“度”的关系结构。通常关于度的定义是:它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或范围。这个定义有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保持自己的质”,二是“量的限度”。“保持自己的质”是指某一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性质不变,这种自己和自己的同质关系满足自返性、对称性、传递性,数学上叫等价性,广谱哲学称为自等价(以区别于不同事物之间的等价)。关于“量的限度”,这里的量可以推广为广义量即结构量,这时“量的限度”就成为自等价类的大小。因此,在广谱哲学中,所谓度就定义为一定事物的自等价类。在这个自等价类内的变化称为同类变,即广义的量变。这个自等价类的破坏即从一个自等价类跃迁到另一个自等价类称为异类变,即广义的质变。这样就把传统哲学用自然语言表达的概念转换成了数学语言,从而实现了广义量化。

把哲学概念、命题、原理广义量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转换问题,它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使极其抽象、极具普适性的哲学概念和数学工具发生了内在的联系。哲学思想、观点大部分没有数值化的特征,因此,传统数学(以可数值化为主要特征)不能用来描述哲学问题,而广义量化采用的是结构型的数学,它运用的结构量、结构量的运算、结构量的关系均不以可否数值化为基础,它们代表抽象层次极高的某种关系或关系的组合。因此,这种数学工具可以和哲学概念发生相应相称的联系。所谓“相应相称”是指哲学的概念、命题、原理的覆盖面有多宽,为它们建立的广义量化模型的覆盖面就有多宽。例如,曾有文章说自从法国数学家托姆创立了突变论以后,辩证法的量变质变规律就被数学化了。其实,突变论仍是很特殊的数学工具,远远达不到量变质变规律的覆盖面。而广谱哲学用同类变、异类变的广义量化模型不仅比突变论模型宽得多,而且避免了传统哲学“度”的概念中“量的限度”的狭隘性。例如,人的行为的量变到质变(如犯罪)、人的思维的量变到质变(如思想解放)难以找到数量界限,因此“量的限度”的说法无法落到实处。而广谱哲学的“量”是结构型的(自等价关系、自等价类),等于取消了具体数量的规定,放宽了条件,因而普适性更高。至于从广义量化模型可以引出传统量变质变规律中所没有的某些新结论,则无需多言。

第三,由于广义量(结构量)可运算、可逻辑推导和证明,因此广义量化为哲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可以引出靠自然语言引不出的许多新结论,使哲学的面貌不断改观,而不会“几十年一贯制”。例如,广谱哲学不是宣布“存在决定意识”就完了,而是给出客观存在的广义量化的定义(即n重观控下的等价性),然后又通过改变观控方式,引出多叶客观性定理,由多叶客观性定理又引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一系列新结论。

由于采用了广义量化方法,广谱哲学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惑人们的两大矛盾:哲学的普适性与确切性(或精确性)的矛盾,哲学的方法论与程序化的矛盾。

我们知道,传统的数理自然科学追求高度的确切化、精确化,但以丧失了普适性为前提,它们的概念、命题、定理、定律是严格限定性的,即限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和哲学的概念、命题比)。这对于数理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而言是必要的。与此相反,哲学追求高度的普适性或普遍性,追求贯通自然、社会乃至思维的一般哲理,但以丧失了数理意义上的确切性、精确性为代价。这在结构型的数学(以抽象的集合、关系等为对象)产生以前,在结构型数学的普遍意义被揭示出来(如泛系方法论)以前,是正常的现象。因为传统数学以可度量、可数值化为主要特征,它们无法满足哲学的高度普适性要求,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哲学研究只能诉诸于思辨思维、思辨方法,而且是唯一的、确曾产生了伟大哲学成果(如黑格尔哲学)的方法。只是数学发展到了抽象的、结构型的数学阶段,发展到了研究对象不需要可直接度量、可数值化的阶段,哲学与数学的联姻才有了可能。但许多哲学工作者没有注意到数学发展的这个方面,以为哲学的数学化就是用传统数学工具(不等式、函数、代数方程、微分方程等)来描述哲学问题——这当然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他们反对“哲学的数学化”,他们对任何想搞“哲学数学化”的企图嗤之以鼻是很自然的。因为他们无法想像,离开了数值、数量关系还有什么数学。

从研究方法上说,广谱哲学正是采用了结构型的数学、采用了广义量化方法才解决了哲学问题的高度普适性与精确性的矛盾,使高度普适性的哲学命题建立在同样普适性(甚至更宽)的数学模型上。

广谱哲学要解决的第二个矛盾是哲学方法论能否程序化的问题,即解决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我们知道,数理自然科学(包括技术科学)的方法论是很具体、很严格的,有一套清晰的程序或操作规程,任何人任何时候使用某种方法论,都要遵循相同的程序或操作规程。但哲学方法论是思想,是观点,用这些思想、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就叫“世界观转化成了方法论”,例如,“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是世界观,拿了这个观点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就是方法论。这其实是视角的转换,这种状况和哲学的研究对象(追求贯通各个领域的一般哲理)直接相关。视角的转换虽然具有方法论意义,但毕竟不是方法,如果没有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的程序,很难操作。广谱哲学用广义量化的方法给出了诸多哲学方法论的程序,这些程序没有数理自然科学的方法那么具体,但有层次、有步骤,有广义量化的模型,使哲学方法论初步具有可操作的`形态。例如,它把矛盾分析的方法转换成了主序阴阳分析,它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两类程序,它把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转化成了一种广义量化的程序等等。此外,广谱哲学还提出了若干新的方法,例如,复杂大系统的广义偏导方法,隐存在和显存在的互相转化方法,考察社会历史运动趋势的“历史望远镜理论”(五步广义量化程序)等等。

广谱哲学关于哲学方法论的形式化、模型化研究,不仅使哲学方法论具有了可操作性,有了层次结构性、有了相对确切性、精确性,而且由于它开拓了许多新方法而丰富了哲学方法论的“武器库”。

为了能够对传统哲学进行广义量化建模(型),需要一个指导思想或建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辩证结构主义。顾名词义,辩证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辩证改造,即广谱哲学的构建是结构主义的,同时要赋予结构主义以辩证的精神。

广谱哲学采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根本的原因是结构的视角,它使我们研究哲学问题是从关系结构的角度去研究,这特别适合于各种辩证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存在和意识的关系,普遍联系、三大规律中的辩证关系,还是认识论、历史唯物论中的各种关系等,都可以转换成一定的关系结构。而关系结构是特别适合于广义量化的,可以采用泛系方法论、离散数学的方法。一旦某个哲学问题转换成了某种广义量化的关系结构,如二元关系、赋权关系、等价关系、半等价关系、半序关系、映射关系或变换等,便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运算、逻辑推导和证明,这便达到了我们对传统哲理进行广义量化建模的目标。

但我们也知道,传统的结构主义也有很多缺陷。首先,一些结构主义流派把结构只看成是心智的产物,丢掉了唯物主义的基础。广谱哲学首先是一种唯物主义哲学,承认现实世界的客观基础。因此,在涉及到客观世界的问题时,承认观念上的结构是观实世界结构的反映形式。

其次,一些结构主义流派过份强调结构的共时性,忽视结构的流变和转化,特别是不研究现实结构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机制,而后者正是辩证法的根本视角,是辩证法对于现实界具体事物的根本观点。广谱哲学坚持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就必须研究结构的流变和转化,研究阴阳结构的对立统一如何造成结构的流变和转化等等。

最后,一些结构主义流派由于把结构只看成是“心智的产物”,因此否认或不谈对结构的控制和改造,不去研究结构的优化。广谱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因此就要研究现实结构的调控、改造和优化的问题,例如它的大系统广义偏导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调控方法,它的价值场网的调控模型、人性的子场网理论、成才的轨道跃迁理论等都具有调控、优化的意义。

总之,吸取传统结构主义的合理内核,克服其缺陷,用唯物的、辩证的结构主义观点考察哲学问题,是贯穿广谱哲学研究全过程的一条基本线索。

4.结语。

我们上面简略地介绍了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广谱哲学的建构思想,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广谱哲学是在辩证结构主义的建构思想下关于相对广泛知识系列一般哲理的广义量化研究。它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唯物辩证法,它的研究对象是一般哲理,它的研究方法是广义量化,它的理论形态是“广义四化”(广义的公理化、模型化、数学化、程序化),它的理论体系是“六大板块”(广谱本体论、广谱联络论、广谱阴阳论、广谱演化论、广谱认识论、广谱价值论)及其组合。它的动机是哲学问题的“广义可观、可控、可建模、可模拟”,它的目标是“哲学不仅说明世界,而且为观控世界提供形式相对具体的理论、模型和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这一方向的探索从1981年的第1篇论文(张玉祥:《关于辩证法三大规律的模型初探》)算起,已经有了二十几年的历史,但正式提出“广谱哲学”的名称还不到十年。我们只能说,这一研究方向是认真的、严肃的,但距离一个成熟学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广谱哲学从形式到内容,只是提供了一个靶子,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向“有的放矢”,使这一学科在争鸣中改进,在争鸣中发展,在争鸣中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张玉祥,关于广谱哲学的构想,《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19第2期。

[2]张玉祥,广谱哲学探索,中国经济出版社,版。

[3]高新亚,试论广谱哲学的理论特色,《高校社会科学论丛》,今日中国出版社,19。

[4]汪宏,探索哲学现代化之谜——关于广谱哲学的对话,《郑州大学学报》,年第3期。

[5]闫世全,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广谱哲学探索》评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

48 2183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