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风格名词解释精编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国际化风格名词解释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国际化风格名词解释篇1

国际风格派,简称风格派,是伴随着现代建筑中的功能主义及其机器美学理论应运而生的,这个流派反对虚伪的装饰,强调形式服务于功能,追求室内空间开敞、内外通透,设计自由,不受承重墙限制,被称为流动的空间。室内的墙面、地面、天花板、家具、陈设乃至灯具、器皿等,均以简洁的造型,光洁的质地,精细的工艺为主要特征。

风格派的目标是把建筑、雕刻和绘画有机地组成一个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动感情的结构。主张把艺术从个人情感中解放出来,寻求一种客观的、普通的、建立在对时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风格派建筑师努力寻求尺寸、比例、空间、时间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否定建筑中封闭构件的作用,消除其内部和外部的两重性,打破室内的封闭感与静止感而强调向外扩散,使建筑成为不分内外的空间和时间结合体。建筑造型基本以纯净的几何式:长方、正方、无色、无饰、直角、光滑的板料作墙身,立面不分隔区别作用,认为最好的“艺术”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有画家蒙德里安;陶斯伯、雕刻家万顿吉罗(vantongerloo)、建筑师万特霍夫(matn·hoff)、奥德(j·j·p·oud)、里特维德(g·t·rietveld)等。风格派代表作是1920xx年由里特维德设计的乌德勒支(utrecht)的施罗德住宅。

风格派不仅关心美学,也努力更新生活与艺术的联系。在创造新的视觉风格的同时,它力图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陶斯柏声称:“艺术……已发展成了足够强大的力量,能够影响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艺术本身受社会关系的影响。”在他看来,绘画和雕塑已不再是与建筑及家具不相干的东西了,它们都同属一个范畴,即创造和谐视觉环境的手段。这种用艺术改造世界的思想显然是过于理想化了。

风格派的作品虽然没有可理解的主题,常冠以“构图第x号”之类的名称。但这些作品有其深层次的内涵与意义,它们体现了大多数欧洲人民渴望和谐与平衡的心态。蒙德里安认为,只要普遍的和谐还未成为日常生活中的现实,那么绘画就能提供一种暂时的代替。风格派出现于荷兰并非偶然,它与人类征服自然的“荷兰精神”和宣扬克制与纯洁的荷兰清教传统相一致。有人认为四四方方的田野、笔直的道路和运河这种人工的荷兰景色是风格派绘画中隐匿的主题,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但风格派艺术确实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

里特维尔德

风格派最有影响的实干家之一是里特维尔德,他将风格派艺术由平面推广到了三度空间,通过使用简洁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创造出了优美而功能性的建筑与家具,以一种实用的方式体现了风格派的艺术原则。里特维尔德8岁时便师承其父制作家具,20岁开始学习建筑,深受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1920xx年他单独开设了一间家具店,1920xx年加入风格派。他一生设计了大量 家具,其中红/蓝椅无疑是20世纪艺术史中最富创造性和最重要的作品。

里特维尔德这几件作品以其完美和简洁的物质形态反映了风格派运动的哲学,并向人们表明,抽象的原理可以产生出满意的作品。红/蓝椅是风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艺术史上人们难以找到一件相比拟的作品能如此完美地体现一种艺术理论。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各个构件间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为红色的,坐垫为蓝色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断而已。里特维尔德曾这样说起过红/蓝椅:“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独立与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红/蓝椅既是一把椅子,也是一件雕塑,尽管坐上去并不十分舒服,但恨据设计者的最初目的,它还是相当功能性的。几年以后,里特维尔德设计了一组吊灯,批量生产的灯管被小黑块固定住,然后悬挂起来,其中两支水平,一支垂直,由此创造了一件实用而全无矫饰的灯具。这种灯具后来被包豪斯广为采用。

1920xx年底里特维尔德设计了荷兰乌德勒支市郊的一所住宅,这是他第一件重要的建筑作品,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各个部件在视觉上的相互独立。通过使用构件的重叠、穿插以及使用原色来强调不同构件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开放和灵巧的建筑形象。室内陈设也体现了与室外一样的灵活性,楼层平面中惟一固定的东西就是卫生间和厨房,因而可以自由划分,适用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外部的色彩设计也同样用在室内,以色彩来区分不同的部件,又富于装饰意味。这所住宅的设计可以说是蒙德里安绘画的立体化。

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了完全抽象,它对于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风格派是一场松散的运动,没有具体的组织形式。它的一些主要成员彼此接触不多,甚至从未谋面,但他们有相似的美学观念。风格派艺术家们主要通过1920xx年在莱顿城创建的名为《风格》的月刊交流各自的理想,风格派由此而得名。该刊的编辑兼出版人、画家陶斯柏(theovandoesberg)是风格派的理论家和发言人。风格派的主要成员还有画家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建筑师奥德(jocobusj·p·oud,1890-1963)和建筑师兼设计师里特维尔德(gerritrietveld,1888-1964)等人。风格派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也就是说艺术应完全消除与任何自然物体的联系,而用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体现整个宇宙的法则——和谐。这种对于和谐的追求是风格派恒定的目标。蒙德里安的绘画典型地体现了风格派的视觉语言。他认为,绘画是由线条和颜色构成的,所以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只有用最简单的几何形式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绘画。因此,他在作品中仅用三原色色块以及非彩色的黑、白、灰色。对风格派的艺术家而言,这些基本要素是整个视觉现实的基础,他们追求的是将这些线条、块面、色彩等相互冲突的因素构成一幅均衡而合比例的画面,作为生活普遍和谐的一种象征,一种将和谐推广到整个视觉环境的手段。风格派艺术家把几何形式与机器生产等同起来,追求那种在机器产品中的精确。他们断定,这种精确和严密只有用严格确定的几何因素才能实现。而这种几何因素不是自然物体的特定形式,而是高度抽象的、万能的形式。风格派的这些思想对于机器美学的形成颇有影响。

48 13132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