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赏析论文精编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舞蹈赏析论文精编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舞蹈赏析论文【第一篇】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即身体,艺术的价值,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肢体;舞台美术;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由金森穣导演编舞,它由独舞《天鹅的梦》(15分钟)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60分钟)两部作品构成,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对人性进行拷问,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人物会变成物体,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舞蹈以人体为媒质,是身体语言的表述和表达;“动”乃舞蹈之核心元素和重要特征,用舞动的人体去言说,是舞蹈表现的最主要手段。看了《妮娜物语》首先能感到肢体表现带给人的震撼,舞蹈语汇十分丰富,编舞的手法个性新颖,舞者们的默契和现场舞动呈现出的剧场张力十分强大,对肢体的控制本事令人震惊。因受到传统的影响,日本舞台表演艺术家对“身体”有执着的关注,第一次看的时候,你或许会感觉像是机器人在跳舞。编导在舞蹈肢体的开发上,探究舞者在空间中舞动前如何能强而有力地散发肢体的美及力量,身体又如何接地气以至被推而不倒。当然,在舞蹈技巧上,金森穣作为编舞,他认为,身体是完美无缺的,坚定不移的。它是绝对“零”的体现,不多不少。肢体的背后可能有任何意义或者没有任何意义,皆取决于观众的思考角度。同时他也试图透过身体,探讨东方舞者在舞蹈技巧上的控制本事。而这种给予身体的“探讨”,作为留学欧洲十多年的金森穣,长期受到西方当代舞训练体系的影响,在重返日本舞台时,用东方演员的身体,加上自我西方现代舞的技法,东西碰撞之间,是很有实验性的。在中国的“陶身体舞蹈剧场”,就是十分注重动作开发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舞团,编舞家及创团人陶冶就是致力探索一种颠覆性的身体运动技术并在国际舞蹈界享有盛誉。舞者在训练中不断开发与挑战肢体的潜能与极限,突破身体局限与思维的预期。着重对舞蹈本体的研究,是对身体运动的再造,专注身体形式的探索和挖掘。所以仅有创造出独具特征的舞蹈运动语汇,才能成为独具一格、自成一家的身体舞团。这也应当是舞蹈创作者最迫切的自觉行动。

《妮娜物语》这是一部寻求身体“普遍力量”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舞台包装,没有喧宾夺主的干扰,观赏中从一开始到结束,视线都没有离开舞者身体以外,所有的表现一切用舞蹈最本体的肢体给人以震撼。除了身体,这个作品更加重要的是内在的思想性,和编舞本人对当代人所共同身处的世界的认识,以及对人性的探讨。作品一开场,会先上来五个女舞者穿着特制的服装,他们把自我的身体固定好之后,如同没有自我意识的提线人偶,随后突然出现身着黑色服装的舞者试图操控人偶的肢体,双方博弈的故事就此展开,开始人偶的一举一动都被穿着西装的另一群舞者操控,看到了一种现实人群中的无奈。直到最终一幕反转,当人偶们逆袭穿上西装,操控了控制者,这是不是有种被压抑后的畅快,在这你总能找到一些瞬间和这个故事对号入座,或许是越来越逼真的机器人,或许是你自我的经历,或者是什么历史课本里的某次起义,也或许是走过不细心踩死的一只蚂蚁。虽然12个人一台戏,没有舞美的包装,简约的灯光,但让观者理解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带给大家欣赏优质舞蹈作品时那种心灵层面上的领悟,以及欣赏完之后所将展开的更深刻的内心思考,这就足矣了。反观我们的作品有时则过分依靠其他形式的包装,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造成“舞不够,景来凑”,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主体创作贫乏,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说到日本人,大抵对之有过一些了解和接触的话,都会产生那么一点他们挺“严谨”的印象。这种感觉的由来多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日本人在日常中表现出来对于细节的执着,以及体验到了这个国家规则秩序至上的社会大环境。认真的人喜欢将事情做到极致。例如近些年来反复被国内媒体报道和强调的“日本职人”就是很明显的特征。职人精神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职人气质”是指追求自我手艺的不断提高,并对此持有完全自信,不会因为金钱和时光的制约而去扭曲自我的意志或做出妥协让步,只专做自我能够认可的工作,就算是完全放下利益于不顾,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去完成工作。当他们对工作的严谨放在创作里,能感受到舞者的每个编排,每个细节,是经过多少次再创作和磨合到达的效果。《妮娜物语》主要完成就是五组双人舞的表演,在双人舞的编排上力量与肢体相互的设计十分独特,空间处理人与人的接触如行云流水,双人舞的舞动随心所欲,让人叹为观止,相互间配合如电脑编程,每个衔接都是严丝合缝。我想这也跟他们骨子里的敬业和创新精神有关,只要是我们能看到的日本团体演出,质量往往不会差,不论从观念到舞台呈现,从导演编排到演员表达,都有可圈可点之处,耳目一新;也就是,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我们此刻所处在一个十分发达的信息时代,资源信息随时能够获取,这时有助于艺术创作者能够更快捷、便利地借鉴到他人的创作经验。可是艺术创作的借鉴有如人体营养的获取,是需要经过牙齿的咀嚼,胃肠的消化,而不是生吞活剥。有时看见国内某些大导演也在照搬他人,已无所顾忌。但长此以往,这些快捷的创作不经过创作者独立思考的行为,慢慢的会割掉艺术家创作才华,并且也随时涉及到知识产权问题,长期以往对艺术繁荣创作十分不利。此类问题虽然对于大多数编导来说,主观上也许并非出于“抄袭”的动机,而是认识---观念上的模糊和创作上的惰性导致求异思维的萎缩。有些手法的雷同化,也存在“不约而同”的偶然性。但有时,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方式,当我们借助多媒体时代的便利开阔眼界,获取很多信息,看到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手法时,倘若我们去认真探索其创作思维轨迹,去使自我获得触类旁通的启迪,而不是照猫画虎地翻版,是否会获得更深刻的认知,当自我苦心孤诣想出的“点子”在他人率先推出的作品中“英雄所有相同”时,有宁肯割舍也不重复的气派另辟蹊径,或许会逼迫自我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要求或许比较苛刻,这样的创作实践必然很艰苦,可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就是独一无二,有出息的艺术家就应当这样“挤兑”自我。

《妮娜物语》这部剧,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但在今日来看依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透过这部剧反观我们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如果作为一名创作者没有独具思想深度的创作理念,肯定不能产生特立独行的作品和精巧的设计;如果一名舞者没有对高水准的舞蹈素质和精神诉求,也就不可能构成艺术震撼人心的效应;如果一个团队不具备形而上的追求和引领,那么艺术灵魂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洁净无暇。所以要记住在创作上核心价值不是在舞蹈的风格上,也不在舞蹈动作体系上,而是在对艺术的追求和态度上。才华和灵气是信念造就的,心灵与精神的升华才能酿出纯真的艺术,我想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可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2018,440(7).

舞蹈赏析论文【第二篇】

摘要:舞蹈编导是一门侧重实践性的学科。新时代大众对艺术审美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对于舞蹈工作者来说既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要想使舞蹈创作体现创新,编导不仅仅需要对舞蹈艺术满怀热情与活力,更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本事和能够把握社会审美心理发展变化的敏感度。基于此,本文首先论述了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以及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舞蹈编导;创作创新;

随着我国传统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我国舞蹈艺术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势头。尤其是多年来舞蹈编导已是高等艺术专业教育中一门有系统化教学课程的专业,大大提高了我国舞蹈编导创作队伍的整体水平。然而,在当前舞蹈作品产出量巨大的形势背后,存在很多作品雷同、重数量轻质量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舞蹈艺术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基于创作创新对传统舞蹈艺术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分析舞蹈编导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新时代舞蹈编导作品创新水平。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解决当下舞蹈编导创作难点的关键,甚至于在必须程度上,是促进舞蹈艺术现代化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方法。当前我国正行走在艺术多元化的道路上,现代舞蹈艺术创作起步较晚,水平与特色不突出、百余年的艺术崇外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的商品经济不良金钱观和个人利益观等共同交织影响下,构成了当前自我文化不自信、没有生气灵魂、快餐式以及程式化、格律化套作的舞蹈创作现实,作品题材的单一乏味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创新的关键因素。

舞蹈编导创作创新是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和社会价值的关键。

艺术多元思维是当前包括舞蹈在内的所有艺术形式最基本的创作共识。艺术多元化既包含了同一种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不一样艺术形式不一样文化的交流互鉴,也包含了对艺术作品价值与艺术大众化趋向的双重要求。舞蹈编导创作创新在艺术现代性创作观念下,对传统元素与文化有深入理解和选择,有助于提高舞蹈作品质量、增加舞蹈艺术影响力,是大众化和新媒体视角下对舞蹈艺术社会价值的深度挖掘,有助于提升国民艺术审美情趣和审美层次。

着力在两个“共鸣”层次上进行创作。

没有深入了解传统,一味摒弃传统、强调创新,是最肤浅和最愚蠢的行为,是异化形式主义的象征。任何广受好评的人民喜闻乐见的舞蹈作品必然建立在两个“共鸣”层面基础上,其一是社会文化心理的共鸣,其二是贴合受众审美变化的共鸣。要想到达这两个“共鸣”,首先要了解传统舞蹈背后的文化底蕴;其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从民族传统文化中取经,挖掘民族性传统文化资源,这样既能引起文化心理共鸣,又能在多元文化中突出特色,使我们走出一条有灵魂的舞蹈艺术康庄大道;最终,要对优秀的舞蹈作品进行受众群体特征分析,明晰受众审美变化特点。

以舞蹈创作题材为着力点进行创作创新。

针对上文提到的舞蹈创作题材的单一乏味制约了我国舞蹈编导的创作创新这一关键性问题,研究舞蹈艺术作品创作的偶然性和创新的广泛性特点,我们除了要有创作的活力,还需要选择一个“巧妙”的角度才能叩开新时代艺术创新的大门。对此,我们能够从两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中国民间民俗舞蹈题材的挖掘。以花腰黎族民间舞蹈代表作《尼苏新娘》为例,其之所以能够包揽多个大奖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关注,在于其创作中对民族风俗的选择与提炼,在于作品题材贴合“真、善、美”的正确主流的审美评价,在于对“熟悉中的陌生”创作方法的运用。

另一方面,题材的选择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舞蹈编导应对社会流行审美、社会热点等有必须的敏感度,创作出能够在当代社会感召大众、激励人心的好作品。如前线歌舞团的作品《决胜千里》,以群舞的形式将现代数字化战争的紧张与激烈展现得淋漓尽致,虽无真刀真枪,可是战争中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决胜千里之外的宏大气势却使观众身临其境,不仅仅展示了我国当代军人的飒爽英姿,也激起了大众的一腔爱国热情。

本文重点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创新的重要意义和优化对策。创新是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动力,是使伟大祖国坚持昌盛繁荣的核心竞争力。在强调创新的当下,为了更好地促进传统舞蹈艺术的现代化转型,新时代舞蹈编导不仅仅要满怀真诚地进行舞蹈作品创作,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本事,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创作态度,关注新时代舞蹈创作的新环境、新形势以及新问题,在专注力和核心职业本事的培养上,把握多元文化和舞蹈艺术大众化的时代潮流趋势。仅有这样,舞蹈编导才能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的时代舞蹈作品。

参考文献。

[1]乔素.新环境下舞蹈编导基本本事以及创新精神探讨[j].黄河之声,2019(09):132.

[2]谭宇轩.舞蹈编导创作中的创新手法[j].黄河之声,2019(08):134.

舞蹈赏析论文【第三篇】

[摘要]本文从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出发,从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和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两方面探讨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就如何准确深刻把握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提出自我的见解。

[关键词]舞蹈表演情感体验主角。

一、舞蹈情感体验的含义。

“情感”在《心理学大词典》中解释是,感情一词被界定为“情绪和情感的总称”,它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心理反应,与环境和感性有关;另一方面是人自身对事物的喜爱和关切之情[1]。

体验是个体身临其境或亲自实践,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并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它是一种活动,也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认知和情感[2]。

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舞蹈者融入主角的情感世界,感受主角在既定环境下的喜怒哀乐,对舞蹈艺术表现力有很大的帮忙,对艺术表演中主角的的塑造也有很大的帮忙作用。

二、舞蹈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1)舞蹈这种特殊的艺术表演方式,要求表演者更深入体会主角情感。

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

舞蹈除了以动作为表现手段之外,也取决于舞蹈的造型。舞蹈造型是一种人的形体动作,它是以人体的四肢和身段以及表情姿态构成某种相对静止的形态。这种“形”与“神”结合产生的富于雕塑感、美感的形象动作,是对刹那间的生活片段的凝固,一种静态的艺术形象,具有巨大的表现力。许多舞蹈在开场和结尾时,为了渲染场景和人物的诗意美,常把流动的舞姿化为静态的造型,场中出一个特殊的艺术空间,给观众一种新奇的美的享受。

表情是舞蹈艺术的灵魂,没有表情的融合,有些动作即使有生动的节奏,也还是没有生命力。所以说舞蹈的“律动性”是内在的情感和外部动作相统一的节奏的直接反映和集中体现。舞蹈的动作性还决定了舞蹈创作在题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人物性格刻画等方面都要体现可舞性的原则。

无论动作,造型,还是表情,最终都是围绕着表达情感,舞蹈只能依靠人体和动作来表达情感,它不想说话一样那么容易表达,所以更加需要表演者深入体会主角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从日常生活动作中选择、提炼、加工、改造、演化而成的一种具有程式化、形象化的舞蹈语言舞蹈以人体流动美的动态为语言来塑造舞蹈形象,所以说主角情感的体验是舞蹈表演这种特殊的表达艺术方式所决定和每个表演者必须具备的本事。

(2)准确深入体验主角情感是舞蹈表演成功的关键。

舞蹈表演是否成功,舞蹈中人物情感是否能感染打动观众,完全依靠舞蹈演员表演这一最重要和最关键一个环节。

虽然主角的性格特性已经在舞蹈编导那构思和编排好,但仍依靠于舞蹈演员在编排好的固定模式下有自我体验自我感动的二度创作,舞蹈演员是否对作品的深度理解,是否能融入自我的情感到作品中去,是否能很好的完成作品,都直接影响整个表演最终的效果。而演员对主角的把握,取决于演员自身的生活经历,气质,性格,和对作品不一样的理解,所以不一样的演员表演同一个主角,甚至是同一个演员在不一样时光或不一样情绪下表演同一作品,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为什么经常说艺术常演常新。所以在表演者舞蹈本事水平相当的情景下,谁的生活轨迹更接近这个主角,谁能更深入的把握主角的内心世界,谁的演出就更成功。

三、舞蹈抒发情感的方式。

(1)直接抒发。在舞蹈表演中为塑造人物形象,直接地抒发要表达的某种内心感情,去强烈地感染观众,抓住人物最动情的时刻,以情动舞,把无形的情化为可见的形象。

(2)间接抒发。在舞蹈作品中借助于动物的特征、自然界景物中的形态等,以借物比喻手法,赋予作品以浓郁感情色彩,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主观感情、真情、活力与客观外界的景物达成有机的统一,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地反映了我们生活的诗情画意。

(3)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在情节舞蹈和舞剧中运用“在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中突出抒情性”的表达方式,把内心境感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透露出来。抒情并不排斥叙事,它们往往互相渗透,糅合在一齐,一方面以精致的情节发展,一方面着意刻画表现人物心理的复杂多样的感情,在情感抒发方面大做文章,将主人翁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这种强烈的抒情性才使得观众为舞蹈所牵动,受到深深的感染。

四、如何准确深刻体现表演中主角情感体验。

舞蹈演员怎样样将主角情感转换为自我的情感,如何才能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呢?

(1)掌握舞蹈技巧是情感表达的基础。

另外舞蹈动作技巧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的学习新的舞蹈动作语言,才能运用于更多可表达的情感。

(2)加强呼吸,眼神,面部表情的训练增加感染力。

舞蹈是无需说话的,一切都靠舞蹈演员的表情和舞蹈动作来表达情感。要想控制好主角中的情感,首先得控制好自我的呼吸,舞蹈是在一系列高强度运动中的表演,仅有控制好自我的呼吸,才能让自我的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不变形。这样舞蹈演员才能随着音乐和情节的发展需要展现出相应的喜怒哀乐。有些情感是需要呼吸,眼神,和表情配合来表达的,比如紧张,兴奋,生气,或屏住呼吸,或呼吸沉重,眼神和表情或眯着,或专注,或瞳孔放大,肌肉扭曲。这些都靠平时训练积累才能在表演中更好的表现主角情感。

(3)运用想象升华情感。

舞蹈的想象有三种,氛围想象,心态想象,形象想象。氛围想象是对主角的环境身世经历犹如身临其境的幻想感受。心态想象就是透彻的把握主角的心理状态和构成,了解主角在情节中的所思所想,努力做到如问其声如见其人的境界。形象想象就是对主角整个人的言谈举止,一举一动的想象,幻想不至于表面,甚至是其内在的人物性格,品质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如果能够在表演前了解剧本的时代背景及主角的背景故事,查阅与时代背景,主角背景同类型的相关资料,经过分析主角的性格特征,分析与自我相同的地方与不一样的地方,在内心与主角内心进行沟通,对主角人物内心世界整体的构思,例如说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主角会怎样样处理,不只在表演中,甚至在生活中以主角自居,全心的投入,逐渐的爱上主角,以主角自居。舞蹈演员能做到这样去把握主角情感世界,舞蹈演出必须会成功的。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姜肖.情感体验基础上中职音乐.舞蹈专业教学课题研究,2012;

[3]金秋.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舞蹈赏析论文【第四篇】

舞蹈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人们的心灵世界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一名多年的舞蹈爱好者,我有幸观赏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舞蹈演出。通过这些经历,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体会和心得。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通过五个段落来分享这些心得体会。

首先,舞蹈通过优美的动作和姿态传递情感。当我第一次观赏一场芭蕾舞演出时,感受到的是一种强烈而又美妙的情感共鸣。舞者以流畅而优雅的动作表达出爱情、忧伤和喜悦等情感,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中。这种令人心动的传情方式,使我不禁被舞者们的优美身姿和精湛技巧所折服,深陷于舞蹈艺术的魅力之中。

其次,舞蹈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在观看不同类型的舞蹈时,我深深体会到了每一种舞蹈风格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审美享受。例如,拉丁舞强调的是热情与动感,舞者们的快速节奏和火辣的动作令人目不转睛。而中国古典舞则注重优雅与内敛,通过细腻的手势和舞步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不同的审美风格给予了我广阔的视野,拓宽了我的艺术眼界。

第三,舞蹈演出是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无论是作为观众还是作为舞蹈者的一员,舞蹈都能够给人带来极大的身心愉悦。在观看舞蹈表演时,我常常能够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舞蹈的动作和音乐能够唤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暂时远离生活中的烦恼和压力。而当我自己在舞台上跳舞时,身体的自由运动和舞台上的光芒给予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愉悦感。

然后,舞蹈是一种身心协调的运动方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舞蹈是需要极高的身体协调性和动作准确性的。跳舞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柔软和协调,还需要心灵和肢体上的默契配合。在进行舞蹈训练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身心的协调性所带来的乐趣和挑战。当舞者们在完美的动作展示中一举一动都完美契合时,无论是舞蹈者还是观众都能够感受到身心的和谐与美好。

最后,舞蹈是艺术与创造的结晶。观看一场舞蹈演出,往往是在欣赏一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舞者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和天赋,在舞蹈的舞台上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这种艺术创造力不仅需要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意,还需要漫长的艰苦训练和磨砺。因此,当我欣赏一场舞蹈演出时,我常常充满敬意地思考这背后所蕴含的艺术和创造的力量。

总之,舞蹈赏析给予了我许多宝贵的体会和心得。通过舞蹈,我体会到了优美动作与情感的交融、独特的审美魅力、身心的愉悦与协调,以及艺术与创造的力量。舞蹈艺术以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在我的心灵世界中种下了永不消散的种子,让我对舞蹈充满了更多的热爱和敬意。我相信舞蹈将继续在我生命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断激励我向更高的艺术境界迈进。

舞蹈赏析论文【第五篇】

本学期我选修了舞蹈赏析这门选修课。选报这么课的主要目的有很多,一是为了学分,二是为了能初步系统地了解舞蹈的相关历史知识而不单单是像平时仅仅看电视或者演出中的舞蹈。再者,选这门课也是对平时紧张学习的一种放松,同时也能陶冶情操,舒缓紧张情绪,这些都是大有裨益的。

总的来说这五次选修课我的收获还是不小的。通过这五次课我了解到了中国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不同风格舞蹈以及国外的经典舞蹈。前几堂课里我们主要鉴赏了国内的舞蹈。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有中国唐代传统舞蹈、蒙古族、傣族、朝鲜族等民族舞蹈。在学习中国传统舞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中国唐朝的舞蹈艺术,在经过汉朝百戏在舞蹈技巧上的飞跃,以及朝舞交汇的推动下,达到一个更趋成熟的新境界,此时乃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其舞蹈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强大的国力,社会思想开放,各民族及外国文化均能被充分吸收而融合。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舞蹈活动普遍,观赏舞蹈表演成为人民艺术生活的一要,来自民间、经艺术加工后、形式华丽、规模宏大的宫廷燕乐舞蹈也大量涌现,堪为唐代舞蹈一大胜观。盛唐时,宫廷中设置了完善健全的太常寺、教坊,管理宫廷乐舞等事宜。唐玄宗时又从坐部伎及宫女中挑选出一大批技艺最高的乐工、舞伎,设立了梨园,专事歌舞的排练和演出。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在了解了中国传统舞蹈的韵味时也感受到了其中的经典意义。在老师讲到前一阵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中宫宴上频频出现的宫宴舞正是唐代著名的舞蹈。由此可见中国唐代舞蹈堪称文化经典!随后我们欣赏了一些具有唐代特色的舞蹈。看到一个个女性舞者们着装唐代服装优雅缓和的舞蹈更加深了我对唐代舞蹈的印象。之后我们又欣赏了以鲁迅著名代表作之一《孔乙己》中孔乙己为主要表演形象的舞蹈,舞蹈中的演员通过肢体动作将孔乙己这位被残酷地抛弃于社会底层,生活穷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读书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使我理解了老师讲到的舞蹈以肢体语言向观众们表达的不仅仅是美更是一种心态,一种情感的流露。

要集中居住在内蒙古草原上,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勇敢,热情,爽直的性格。之后在赏析蒙族舞视频中看到男性舞者们的矫健舞姿舞步透露着这种勇敢,热情,直爽的性格。

在傣族舞的欣赏时我了解到,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我想,傣族舞这种独有的轻盈与灵性之美也势必与这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以及他们的宗教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以前只要一提及傣族舞我首先也是唯一想到的.就是以杨丽萍为标志的孔雀舞。但通过课上的学习我了解到傣族舞里人们善于模仿的并非只有孔雀。譬如在视频中我们欣赏到的就是一个模仿鱼儿在水中嬉戏的傣族舞。这让我大开眼界。同时舞者用自己柔婉的舞姿时而表现鱼儿的安静时而彭发出鱼儿的灵动,这都使我感受到傣族舞独有的韵味。

在朝鲜舞的学习中我了解到朝鲜民族是勤奋团结、勇于抗暴的民族,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抗暴斗争层出不穷。长期的反入侵斗争与抗暴斗争,使朝鲜民族的民族性更为沉着坚忍,从而增强民间舞蹈的力度并融入柔韧的特色。女性舞蹈更以柔美见长,而且优美中蕴藏着刚劲的力量。

最后的两节课上我们主要欣赏了现代舞和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通过学习我对现代舞有了更系统的认识,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对于我个人,其实比起传统民间舞蹈我更热衷于现代舞,一是因为自己所处的时代影响了我的主观思想,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现代舞不追求规定的形式和束缚,它所追求的是当今时代人们内心情感直接的流露,也是反映社会现状的有效途径,同时现代舞可以提现人们的创新思维。

在舞剧《天鹅湖》的片段欣赏中,我被公主奥杰塔在天鹅湖畔被恶魔变成了白天鹅后和王子齐格费里德之间浪漫但苦楚的爱情表演深深吸引。在观看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芭蕾舞展现给人们那种干净利落以及肢体曲线美。

这次的舞蹈鉴赏选修课可以说让我第一次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了舞蹈那博大精深的美。简言之,这门课使我在身心上都收获甚多!

舞蹈赏析论文【第六篇】

摘要:现代舞剧作品《妮娜物语》是日本舞蹈界近年来的优秀作品,舞团探寻了舞者的肢体应当是什么样貌的,他们的肢体能够强大到什么程度,并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了紧张与美感的舞台。本文经过对作品《妮娜物语》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期望把创作及探寻的方向回归舞蹈的本源,即身体,艺术的价值,即个性。

关键词:舞蹈本源;肢体;舞台美术;编舞手法;

《妮娜物语》是日本无设限舞团创作的现代舞作品,由金森穣导演编舞,它由独舞《天鹅的梦》(15分钟)及现代芭蕾《妮娜物语》(60分钟)两部作品构成,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和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作品展现出艺术家超越国界的世界性格局与视野,带领我们感受到艺术的一种新境界,生命就是不断的探索,并从中激发出一种能量,使身体产生一种力量与美的感觉。此外,它将人的肢体语言传导出来,对人性进行拷问,将人类精神中的黑暗面进行外化,人物会变成物体,以此来拷问人性。当这些舞者们理解自我的物化之后,他们就会变成骄傲的祭品。本文以编舞家角度为切入点,围绕舞者肢体背后、舞台场景呈现以及编舞手法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侧重探索编舞家在人的肢体语言的设定,打破传统舞台美术设计以及舞蹈动作设计,探讨舞者身体的各种可能性。

一、打破传统的舞蹈肢体技巧。

人陶冶就是致力探索一种颠覆性的身体运动技术并在国际舞蹈界享有盛誉。舞者在训练中不断开发与挑战肢体的潜能与极限,突破身体局限与思维的预期。着重对舞蹈本体的研究,是对身体运动的再造,专注身体形式的探索和挖掘。所以仅有创造出独具特征的舞蹈运动语汇,才能成为独具一格、自成一家的身体舞团。这也应当是舞蹈创作者最迫切的自觉行动。

二、简约而不简单的舞美设计。

善于造势与滥用包装造成“舞不够景来凑”且舞台美术的设计都趋向于大制作、超豪华有时舞美的制作预算占了一大半总费用也造成剧目无法演出因为成本太高。也所以显得作品资料苍白主体创作贫乏舞台美术则奢华。有些舞美制作确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可是由于作品的平淡无味不但未能起到提高艺术质量的进取作用反而更凸显滥用包装的负面效应。

三、富有严谨与创造力的编舞手法。

就是,资深剧场观众的话来说,我们通常不会“踩雷”.然而,正是这种精神,成就了日本科技、文化的发达,毕竟严谨和创造力才是活力和提高之源。

无二,有出息的艺术家就应当这样“挤兑”自我。

四、结语。

《妮娜物语》这部剧,虽然是十几年前的作品,但在今日来看依然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艺术性和思想性。同时也透过这部剧反观我们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如果作为一名创作者没有独具思想深度的创作理念,肯定不能产生特立独行的作品和精巧的设计;如果一名舞者没有对高水准的舞蹈素质和精神诉求,也就不可能构成艺术震撼人心的效应;如果一个团队不具备形而上的追求和引领,那么艺术灵魂就不会那么庄严肃穆、洁净无暇。所以要记住在创作上核心价值不是在舞蹈的风格上,也不在舞蹈动作体系上,而是在对艺术的追求和态度上。才华和灵气是信念造就的,心灵与精神的升华才能酿出纯真的艺术,我想作为一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的可能是更高精神层面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资华筠。资华筠论文集《探索规律·追求独创》[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杨美琦。第三代现代舞艺术节的崛起[j].舞蹈杂志,,440(7).

舞蹈赏析论文【第七篇】

摘要:云舞隶属“字舞”范畴,是古时百姓祈雨仪式中的舞蹈。安徽现存云舞保留下来较为完善的有郎溪县的“姚村云舞”、休宁县的“云舞”与潜山县的“十二月花神”.为了探寻云舞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脉络,实地考察并采访了传承人,现场记录表演仪式全过程,并查阅当地现存史料,比较三地的云舞表演形式,归纳了云舞在当地山区的存在价值。

关键词:云舞;类型;舞蹈;渊源;

安徽民间云舞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舞蹈形式,舞蹈目的是祈求上苍降雨沐浴大地万物,以实现庄稼茂盛、五谷丰登的愿景。安徽境内现存云舞一支分布于徽州地区(现为黄山市)休宁县海阳、万安、五城等村镇,舞蹈名曰“云端舞”,又称“扯云端”“舞云端”;另一支分布于郎溪县姚村乡,舞蹈名曰“云舞”.二者同属舞蹈中的“字舞”范畴。

云舞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提炼加工而成的。云舞的发祥地是典型的山区,如姚村乡石佛山,其巅有“石佛撑云”之美景,一年四季云雾缭绕,人居其间如入仙境。山里人长期体会着这种出门抬头见云彩的生活,于是有人用竹片和硬纸扎成云朵状玩具供孩童玩耍。众孩童手执“云朵”,追逐蹦跳,嬉戏舞蹈,便有了云舞的雏形。当地民间艺人从中获得创作灵感,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起初的云舞仅仅作为龙灯、马灯的伴舞,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

这一形式在当地有深广的民众基础。据记载,“祈求雷公场面,进香求拜天神,渴望风调雨顺,人民扎龙为嬉,以兆丰年”的民间舞龙活动在南宋时期就已流行。如姚村每年的农历七月三十是石佛山庙会节,方圆百里数万百姓纷纷前往石佛山敬香拜佛,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时代的变迁,古老的跑云灯形式得到变更,此刻的云舞就是在跑云灯基础上不断提炼、反复加工升华而成的,无论表演形式还是主题资料,既有民间传统古典口味,又有从不一样角度进行的艺术表现形式创新。

安徽云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丘陵地带。虽然沿江有充足的水源,但丘陵山区无法靠天然水源灌溉,当地的农耕主要靠自然降雨解决。由此,在长江沿岸的丘陵地带,按地域与当地风俗划分,由西向东依次是姚村云舞、休宁云舞、潜山云舞。

1.姚村云舞。

当地民间艺人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灵感,创作出独树一帜的舞蹈,后逐渐发展成能在广场和舞台上独立表演的一种舞蹈艺术。据老艺人回忆,独立出来的云舞仍沿袭原有跑灯的活动习惯,由该乡群众自发组成的云灯会负责人召集,筹措经费、排练指导。会首由云灯会推荐地方有才艺且德高望众的老艺人担任。除夕试灯焚香放鞭炮,演练跑云阵式,做好春节玩灯的准备。正月初五正式开灯,会首率领出灯队伍首先前往石佛山大庙及山庙朝拜,敬香祭祖,求天神赐恩赐福;之后回到古戏楼进行一年的首场演出;随后便到周围各村庄送灯贴,表示贺春,通常称“送灯”.那里的百姓通常有接灯的习惯,家家户户都事先准备好糕团、糖果,齐放鞭炮迎接。跑云灯进入自家堂屋绕行一圈,象征着“云灯进堂,人丁兴旺”.

随着时代发展,云舞歌舞的演出没有了昔日那种带着大地温度的“庄重”与“繁华”,主要是参加各种表演和比赛,失去了诸多前奏与后缀。云舞,顾名思义,以跑云为主,“云”的编排是重中之重。这其间不知经过多少代艺人之手不断被改善,但其基本形态数百年来一向坚持[2].

表演人数根据场地大小、实到跑云的多少确定。一般为二十一人,其中跑云者十六人。两人各持一云片,云片系马粪纸做架,再彩绘云形。男女各半,男的头扎白毛巾,穿白布短褂,白灯笼裤,代表白云;女的穿彩绸褂裤,腰围绣花兜兜,代表彩色云朵。穿花跑四角或摆字亮相,犹如天女散花,舞姿造型优美。另五人为捧花主角,一般由容貌姣好的少女组成。她们的衣着与跑云女相同,道具则为花篮。篮内插满鲜花和五谷,象征着吉祥美满、五谷丰登。尾声,舞者用手中的“云朵”排成汉字造型。一声锣响,在三秒钟之内排成一个字。舞步轻盈欢畅,舞姿翩翩柔美,往来穿梭,忽如祥云轻移,恰似福祉降临。

根据实际情景和主题不一样,又可贯穿不一样资料于其中。如在云片背面写上不一样资料的文字,由演员手持列出,进一步突出演出宣传的主题或明确其纪念意义。云片大小规格不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了表演队伍,其云片尺寸变小,龙灯、马灯、花篮皆相应缩小。整个舞蹈过程中,“云”的形态千变万化、多姿多彩,暗合节奏的进程,阴云、乌云、墨云、彤云、祥云、彩云等皆有展现。

云舞的热烈高潮之处,穿插龙灯马灯表演,有游龙穿云之势、深蛟潜海之威,更有翻江倒海之猛烈和龙争虎斗之雄壮。全程演出舞中有歌,以歌伴舞,集歌、舞、吹打乐于一体。锣鼓在云舞过程中的使用,使得演出场景更加浓重热闹,烘托了气氛。演出过程中的锣鼓采用长套和快番两种节奏,将龙灯、狮子、旱船、锣的各种打法相结合,同时用戏剧中的锣鼓点,联合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联曲锣鼓套路。演出时色彩浓郁的民间唢呐、清脆的笛声及二胡均由司鼓指挥,时快时慢,伴奏交替交换,渲染舞蹈欢乐气氛。云舞表演场面宏阔热烈,动静相衔,完美融合。伴奏多为打击乐和唢呐曲牌两种,热闹纷呈。当前,云舞的舞蹈部分已基本定型,适宜演出,效果受到肯定。但唱词及唱和部分还处于脱节状态。当然,此刻少了古代祈求降雨的场合,那种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上天神灵,为我黎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已几乎失传[3].

2.休宁云舞。

休宁县境内流行的云端舞都由民间的一种叫“灯棚”的戏班表演。每到一地,白天舞狮舞叉,舞水流星、火流星,舞刀枪棍棒,并表演其他歌舞、杂耍、武术;晚上则演一些徽昆小戏,如:《大财神》《万花》《跳加官》等。为了吸引观众,不论白天和晚上,演出前都喜用云端舞造成欢快气氛,以招揽观众。

云端舞在流传过程中构成两种表演形式:秀阳乡钗坑村用云片表演;五城区洪里乡唐川村及万安区潜阜乡里余村用云旗表演。一人执大旗翻筋斗领队,8~12人执小旗变化各种队形图案。

云端舞队形变化复杂,技巧较高,要经过长时光训练方能胜任表演。表演者均为贫家男性少年,拜民间的昆曲、徽剧老艺人为师,在冬季农闲时排练。新春佳节、喜期吉日在本村演出,或应邀到外村,近则本乡,远则百十里之外。邀请者管吃而无工钱,仅有灯棚中出名的艺人才能得到少量报酬。灯棚是临时聚集的半职业性民间艺术团体,洪里乡唐川村的胡永平(1906年生)曾带班至江西婺源、浙江开化等地演出,受到群众称赞。云端舞带有很强的竞技性,群众常以能否表演该舞及演技优劣作为衡量班社技艺高低的标准,所以表演者总是想方设法年年创新。

据秀阳乡钗坑村舞狮班艺人金阿荣(1916年生)、巴富贵(1921年生)及唐川村老艺人胡永年(1892年生)介绍,清同治年间,徽班已趋向衰退。一些身怀绝技的徽戏艺人离散异乡,走向农村教艺。较大的村庄青年人多,财力雄厚,就演出一些大戏;有的村庄人少力弱,只能演一些小戏或折子戏。云端舞备受一些交通闭塞、文化落后、资金不足的乡村欢迎,因而一时光在休宁流传开来。休宁境内能演此舞的班社最多时有20多个。但到民国三十年(1941年)时,仅存少数戏班表演此舞。1952年,钗坑班、唐川班及其他班恢复演出。1953年休宁县业余民间艺术会演时,钗坑村戏班表演的云端舞获奖,之后又参加过芜湖专区业余民间艺术会演,之后再未演出。

云端舞的音乐结构为徽、昆腔曲牌体,歌词浅显易懂,感情流畅,唱法工整对称,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伴奏乐器以徽胡为主,配以笛子和琐呐(当地称“大清”).打击乐器音色较低沉、浑厚,有时光杂使用京锣,产生出欢快、喧闹的交响特色,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和生活气息。

3.潜山“十二月花神”

“十二月花神”流传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是当地民间灯会、庙会中的主要表演节目之一。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左右手各持云片一枚,翩翩起舞。祈求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霖雨苍生”,老百姓的生活完美,如花儿绽放般美丽。

表演时,“观音”手持云帚(又称拂尘)盘坐在莲台上。左侧站立一名童子(文童),左手捧盛清水的净瓶,右手拿杨柳枝叶,用柳叶蘸清水挥洒,表示“霖雨苍生”,滋润百花。另一名童子(武童)在莲台前翻筋斗,然后回头向观音一拜,谓“童子拜观音”.十二名少女扮成代表十二月花卉的花神,在莲台前翩翩起舞,表现受到观音挥洒的甘露滋润,应时开放。十二月花神多随灯会或庙会舞队在行进中表演。到了商店或居民门前,如果主家放鞭炮迎接,便开始表演(即演唱一段或两段歌词),唱完又向前行。莲台是一个长方形木架,四脚处都安装滚轮,木架上头是用钢筋、白布做成的一朵如澡盆大的白莲花。木架左右两边各有一人,一手拿竹竿,一手扶木架。表演时,莲台停住不动,站在莲台左右的人挥动竹竿维持演出秩序,防止观众拥挤,表演完毕用于推动木架向前徐行,接上前面的游舞行列[4].

音乐《抱妆台》原是用笛子和洞箫演奏的一首古曲。据民间传说,《抱妆台》曲谱来源于上古殷商时代。商纣王轻信妲己谗言,铸造炮烙,残害忠良。周武王伐纣灭商,除暴安良,黎民百姓演奏《抱妆台》,揭露商纣暴政,载歌载舞共庆升平。

据潜山县清朝廪生张伯祥考证,早在明朝天启年间(1573-1620)就有“十二月花神”这舞蹈,这一说法从旧道具莲台木架上所刻“天启四年六月置”字样得到了证实。到乾隆年间,“十二月花神”以完美的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潜山县黄泥镇一带流传更广。至清咸丰、同治年间,由于连年兵乱,“十二月花神”几乎失传。1916年农历十月间,黄泥镇举行每年一次的大王庙会。庙会前夕,人们从镇上项义源老店后楼上发现了一批陈旧破烂的道具和服装,其中有彩色衣裙十二套、白色衣裙一套、童子服装两套和莲台木架一座。经两位老秀才郝万馨、熊楚才(当时郝己八十多岁,熊已年逾古稀)的鉴别,才明白这些东西是表演“十二月花神”的服装和道具。青年们在这年的庙会中穿上这些服装,由会吹奏《抱妆台》的老艺人程树台(当时已年过花甲)指导并亲自吹笛伴奏,此节目才得以恢复。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云舞再也不是起初的简单嬉戏、追逐蹦跳,而是具有鲜明的创作思路。百姓把手持云片祈求雷公赐雨的经道语看成吉祥的预兆、求雨降临的重要法宝。在中国历史上,百姓以各种方式求天神赐雨的民间活动是较为普遍的,但用舞蹈的艺术表演却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它在民间传统艺术活动中更具特殊性,其丰富的蕴含让人们回味无穷。

云舞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奇葩是由南宋时期的舞龙活动而演变而来的,它形象地体现了人神合一的思想理念,表达人民群众渴望安居乐业的完美愿望。舞姿唱词中带有浓厚的宗教敬神色彩,是体现汉民族古代民间信仰的一种代表性仪式。

云舞是安徽地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保护、传承这一文化遗产,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是占领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云舞不仅仅是祈求降雨的仪式,经过演化还构成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健身舞蹈。每逢节假日,乡亲们聚在一齐演跳云舞,凝心聚力,共同畅想完美生活,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舞蹈赏析论文【第八篇】

摘要:

近些年来舞蹈作为一门艺术已经被相关院校列为特色专业,并且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根据社会调查显示,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日渐增多,学校和家长逐渐增强对学生艺术的培养,并且艺考资料也显示近些年来舞蹈专业的艺考生比例在不断的升高。目前,舞蹈在很多普通高校已经成为一门系统的专业,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是许多学校在对学生的日常训练中往往忽视了很多关键性问题,尤其是舞蹈表现力,笔者主要针对此刻舞蹈专业表现力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提议。

关键词:

一、引言。

舞蹈是一门形体艺术,在动作的表现上不仅仅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并且也是内心境感的充分表达。[1]舞蹈也是一种表演形式的艺术,观众在进行舞蹈欣赏的过程中会加入自我的生活中的感悟和理解。舞蹈表达着舞者的精神世界,经过自我的专业性动作和一些创新风格的融合,引起观众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开始产生多样化的特征,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逐渐开始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不仅仅仅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进行全面发展。那么在舞蹈的过程中就会涉及一个深刻的问题:舞蹈表现力。

二、舞蹈表现力的深刻内涵。

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能够从本质上打动人的内心世界。舞者主要是经过自我的肢体语言与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将自我的感情世界传达给观众。当年的“千手观音”引起了观看者的震撼,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效果是因为舞者的舞蹈表现力。相对于普通高校的舞蹈学生而言,仅仅具备基础的舞蹈动作是绝对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具备细腻的情感,然后与自我的舞蹈动作相结合将情感表达给观看者,仅有这样舞蹈才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品。总而言之,根据相关学者的阐述舞蹈表现力分析能够这样来解释:首先,基本形体动作构成了舞蹈的基本模式,可是舞者必须要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应的舞蹈技巧将自我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情感传递给观众,真正的将自我和舞蹈融合为一体,让观众从舞者的动作和情感中能够看出表演者的欢乐、喜悦与忧伤,让观众从舞者的动作、神态、表情中体会细腻的情感世界,从而产生共鸣。

三、舞蹈表现力的重要作用。

(一)传达精神内涵的重要途径。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仅仅是为了愉悦观众或者给观看者必须的审美享受,更重要的是经过舞者的肢体语言和相应的神态来传达该舞蹈的精神内涵。[2]同样的舞蹈作品不一样的表演者会诠释出不一样的风格,一个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仅在舞蹈的编排上独具创新,并且最为重要的是舞蹈者会传达出舞蹈的精神内涵,这才是舞蹈真正的魅力所在,仅有将精神层面的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才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评价舞蹈演员的重要标准。

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仅有单纯的舞蹈基本功是远远不够的,也不是看舞蹈的难度系数到达了多少,而是看重舞者是否具备很强的舞蹈表现力。舞蹈是由一个个舞蹈动作组成的,可是这些都只是机械的肢体语言,舞蹈动作要想到达艺术语言的层面,就需要舞者具备较强的误导表现力。

四、普通高校增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措施。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与普通的文化课知识学习不一样,舞蹈专业的学习具有必须的特殊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也在与时俱进,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传统的舞蹈教育也属于“填鸭式”教学,授课教师知识根据传统的教学习惯进行舞蹈知识的传播,这在很多程度上就损害了学生自我的创造本事,并且很多的教师片面追求舞蹈技巧,导致的是舞蹈表演毫无新意而言,很难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针对以上种种现存的实际问题,我们提倡教师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身体发展的特质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差异进行不一样程度的改善。一方面教师要进行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面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要求学生不断地观察生活并且热爱生活,仅有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会具有生活张力。[3]课下教师要与学生进取的沟通和交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提议,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的改善。

学校也能够增加一些舞蹈比赛或者不一样形式的舞蹈演出,让每一个舞蹈专业的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会加强对舞蹈的创造性。也能够实行舞蹈学习小组,同学之间充分发挥自我的创新本事进行舞蹈再创造,一方面加深了对舞蹈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

五、结语。

舞蹈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普通高校应当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经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行之有效的手段加深学生对舞蹈的创新,不断的在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的落到实处。所以,舞蹈表现力是提高学生舞蹈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只掌握单纯的舞蹈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加深自我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要注重自我表现力的培养。学生和教师都应当从舞蹈动作、眼神、舞台表现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提升,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普通高校的舞蹈专业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前景。

舞蹈赏析论文【第九篇】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

舞蹈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学习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保持形体,塑造气质,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还是可以表达人们内心情感。在舞蹈艺术中,不仅需要音乐节奏的配合、服饰的搭配、动作顺序的记忆,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灯光、布置布景等。舞蹈艺术以其无可替代的功能在现代生活和高校素质教育中焕发出青春活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作品的分析与欣赏,为学生感受、评判艺术提供了有利条件,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学校教学实施美育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加强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欣赏,通过对舞蹈作品本身形体美的发现和舞蹈作品深层意蕴的挖掘,使学生在灵魂上获得一种满足,在愉悦中陶冶性情,引发学生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产生深刻积极的思索。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选择。

进入21世纪,社会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单一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欣赏是提高学生综合组织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通过优秀舞蹈作品的熏陶,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将舞蹈艺术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为生活增添光彩,为人个体生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高校推进艺术素质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其审美文化的育人功能,较好地满足当代90后大学生成长成材的需要。

1、舞蹈鉴赏课有利于美化人的心灵。

在欣赏舞蹈作品表演时,观看者通过作品中展现出的一系列动态形象、背景构图、技艺表演、表情等带入角色,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灵感染。

90后大学生需要有欣赏美、发现美和感受美的心灵,这样有利于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在大学里,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具备良好的形象、体态和高雅的气质。舞蹈鉴赏课的熏陶培养,可以帮助其在走向社会、面试工作、公共场合等都应付得体,学生具备了由心灵散发出的真善美、举止言谈高雅、衣着打扮不俗、行走体态端正等,真正意义上达到了心灵美、仪态美和行为美的标准,时刻以饱满的热情和自信对待生活。

2、舞蹈鉴赏课有利于健康人的体魄。

学生在赏析舞蹈作品时,看到喜欢的作品,就可以在实践课中模仿并学习它。这样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动脑和手舞足蹈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强身健体。舞蹈动作训练不仅可以美化并保持大学生的形体,还可以塑造气质,健身强身。因为舞蹈艺术是动态的,是改变体能的最佳方法。舞蹈能调节人脑的中枢神经,调节人体的内分泌,改变人体的原有不良机体,并且这一切都是在轻松愉快的舞步中实现的。

因此,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通过舞蹈鉴赏课实践模仿学习一系列动作,可以增强体魄,美化他们的形体,达到健身强身的作用。

3、舞蹈鉴赏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听到这首歌曲,就在脑中浮现出各民族人民手拉着手、载歌载舞、气氛融洽的景象。

在多数90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中,欣赏不同风格和形式的舞蹈也可以给他们带来不同的美育意义。比如:欣赏集体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友爱意识,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互帮互助。欣赏热血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学生的勇敢、热情、果断和进取的意识。主要是让学生看懂角色人物的思想感情所展现出的舞蹈主题,让大家在欢乐的气氛中互相探讨,融聚在一起。

4、舞蹈鉴赏课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曾经听过一个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在讲到现代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那位教授说,在他看来,“学艺术的学生一定不会有心理疾病问题,因为他们有发泄的渠道,他们可以尽情唱歌跳舞”。

舞蹈鉴赏课可以让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一起探讨,一起舞蹈,尽情挥洒汗水,用舞蹈肢体语言发泄和表达。鼓励大家都说出来,舞出来,表现出来。可以肯定,舞蹈鉴赏课程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舞蹈鉴赏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是非善恶,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面对生活,热爱生活,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新精神,领略舞蹈带来的氛围和意境,培养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审美修养,强身健体,美化心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加强优秀舞蹈的分析和鉴赏,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对优秀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时,也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将现实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对舞蹈作品的深层意蕴进行挖掘,从而促进发现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能力提升。

舞蹈赏析论文【第十篇】

舞蹈鉴赏,是人们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批评的思维活动及过程。舞蹈鉴赏的本质特征包括:第一,舞蹈鉴赏是一种多维的审美心理活动,它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方式,以情感体验为认知目的;第二,舞蹈鉴赏是舞蹈艺术创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桥梁”,成为推动舞蹈创作的动力,并是艺术批评的基础;第三,舞蹈鉴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须”,它与人的审美需求、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人格完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舞蹈,作为人类艺术之母,它以身体为物质材料和物质手段,创造出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用身体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舞蹈鉴赏,是人们对舞蹈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批评的思维活动及过程。舞蹈鉴赏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舞蹈鉴赏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

舞蹈鉴赏与一切艺术鉴赏活动一样,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审美享受主要通过“共鸣”、“净化”、“领悟”等鉴赏心理来实现。

“共鸣”实际上是鉴赏者与舞者在情感、趣味、理想高度上的共振与沟通,是心灵与心灵、情感与情感、思想与思想高度和谐共振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情境。强烈的共鸣往往使鉴赏者达到如醉如痴的状态。“净化”,是指鉴赏者的情感在共鸣中得到调节、慰籍、疏导和升华。“领悟”,是鉴赏者在共鸣、净化的基础上主动追索作品深层意蕴的结果,它是一种生命智慧的飞跃。在舞蹈鉴赏中,对舞蹈“意境”的领悟,是舞蹈鉴赏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舞蹈鉴赏以审美享受为根本标志,这是其最重要的本质属性。人们往往把艺术鉴赏看做人生的一大乐事,有些悲剧作品,明知看了要伤心落泪,但还是忍不住要看,这是由于悲剧往往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能使人得到崇高美的享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由张继刚执导的中国当代大型民族舞剧《一把酸枣》,将凄美的爱情故事,融于地域的风韵、石墙的森严、古道口的荒凉、大院的奢华、酸枣林的浪漫之中;“盘鼓舞”愤懑的呐喊,“大漠相拥”的哈姆雷特式的悲剧绝唱,让观众肝肠百转,魂魄震撼。如果我们在观赏舞蹈作品时,不能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就不能算作舞蹈鉴赏。

(二)舞蹈鉴赏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方式。

舞蹈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形象性。我们观赏舞蹈作品时,都有过这样的审美感受,到动情之处,或者怦然心动,或者潸然泪下。当你欣赏芭蕾舞《天鹅湖》时,可能瞬间感到物我合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便是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联想”与“想象”在起作用。

在舞蹈鉴赏中,联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形象之间的联系,实现形象之间的流动、过度与跳跃;二是建立形象与生活的关系,通过联想调动我们有关生活、情感、思想的积累,从而更深切的感受舞蹈艺术形象。例如《小溪、江河、大海》是一个充分发挥舞蹈艺术情感表现性的优秀抒情舞蹈作品。由舞蹈中连绵、流畅的“圆场步”联想到到涓涓细流的“小溪”;由徐徐而颤的手臂联想到“江河”的波涛;由漫卷飞舞的纱裙联想到“大海”源流,完整的形成了从潺潺小溪汇聚成涓涓江河,而后形成滔滔大海的完整的流动的祖国美好山河的“意象”。

而想象是引领观赏者真正走进舞蹈艺术世界的形象思维方式。如舞蹈作品《五彩云霞》,在天籁般的音乐声中,舞者半脚尖碎步慢移,轻轻漂浮的披风曼妙舞动,把观众带入了想象的境域:在袅袅烟雾和变幻的灯光中,舞者的肢体与披风合成同一意象。

(三)舞蹈鉴赏以情感体验为认知目的。

情感体验是舞蹈鉴赏中最活跃的因素,舞蹈鉴赏始终伴随着情感体验,这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所决定的。首先,就舞蹈作品来说,艺术形象与审美情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舞蹈作品,不仅渗透了编导和舞者的情感,其塑造的形象也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第二,鉴赏者在鉴赏时,不仅要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而且要对这些情感作出反应;第三,鉴赏者对作品所作出的判断与评价渗透他的主观态度与体验,表现出情感化的审美评价;第四,在鉴赏中,情感是推动各种心理因素和谐运动的重要因素,它可以引发审美注意和期待,强化审美知觉。

(一)舞蹈鉴赏是实现作品价值与功能的“桥梁”

舞蹈的价值与功能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认识、教育、审美和娱乐。但这些价值和功能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鉴赏才能转变为现实。比如《千手观音》这么美的舞蹈,如果大众不是通过央视春节晚会鉴赏到它,那么它即使具有再高的审美价值也是形同虚设,毫无意义。舞蹈鉴赏就是在舞蹈作品与观众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使二者的沟通成为可能。当观众被放射状的“千手观音”造型所感动、所震撼时,光芒四射的艺术的“太阳”,也真正让人心燃烧,舞蹈作品的价值和功能才成为现实。

(二)舞蹈鉴赏是推动舞蹈创作的动力。

舞蹈编导在创作舞蹈作品时事实上自觉不自觉地考虑到了鉴赏者的需要、爱好和兴趣。当一个舞蹈作品与观众见面后,观众的评价会影响到创作。仍以《千手观音》为例。2005年《千手观音》在海外得到追捧,世界友人热情的掌声激发了张继刚的创作热情,继续精练,登上春节晚会的舞台;全国观众的热情评价与支持激励编导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完善自己的创作,重新编排的新版《千手观音》出现在“鸟巢”时,原来的21名演员扩展为126名演员,从六个角度向观众展示。不仅消除了视觉盲点,还以立体式造型阐述人类xxx。掀起了第三潮《千手观音》热。假若观众的反应是冷淡的、否定的,那么编导就会及时审视和调整自己的创作。

(三)舞蹈鉴赏是艺术批评的基础。

从文艺消费的角度来看,舞蹈作品一经推上舞台,它就是“艺术商品”;而从精神方面考察,这是“艺术接受”——主要体现为鉴赏与批评。舞蹈艺术批评,是指艺术批评家在舞蹈艺术欣赏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批评方法,从一定的立场、观点出发,对舞蹈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挖掘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意蕴,或寻找作品与历史、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来分析,阐释艺术作品或艺术现象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艺术批评的主要任务是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同时也包括对于各种艺术现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讨。一方面,艺术批评必须以一定的艺术理论作指导,利用艺术史研究提供的成果;另一方面,艺术批评总是通过分析新作品,评论新作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使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从现实的艺术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的资料和新的素材。艺术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正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是一下子就能领悟和把握到的,这就需要艺术批评来发现和评介优秀的作品,指导和帮助广大群众进行艺术鉴赏。

(一)舞蹈鉴赏与审美需求。

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精神文化决定着一个人的宇宙观、生命观和基本的生活态度,因此,精神文化是文化价值系统中的核心价值。艺术文化与哲学文化、宗教文化三者因为满足人类的精神需要属于人类文化价值系统中最重要的层次。作为人类情感的载体,从发生学意义上来看,舞蹈艺术文化是超越于具体宗教、哲学理念和范畴的本源性和本体性存在,而成为一自为自在的实体,具有永恒的价值。

(二)舞蹈鉴赏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一个美学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美学原理。从根本的意义上讲,舞蹈鉴赏与其它艺术鉴赏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鉴赏者在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艺术作品之中,从而获得强烈的美感。

(三)舞蹈鉴赏与人格完善。

舞蹈作品所形成的“意象”是民族血脉的传承,其中千百年积淀在其身体动态语言中的民族情感、民族的伦理观念、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的审美心理以及民族的精神韵味都极具“以美储善”的道德教育功能。例如我们鉴赏《荷花舞》,时而回旋、时而蜿蜒,浮游流动的优美“荷花群”,不仅让人联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享受,更是完善了“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美丽的形象对人格的塑造。舞蹈鉴赏,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审美人格,美化人的情感。使“他律”(社会规范)转化为“自律”(自觉的命令),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健全的人格是审美人格与实用人格的有机统一。科学认知活动与物质生产主要培养实用人格,文学艺术活动则培养审美人格。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舞蹈鉴赏可以帮助其克服单一的心理倾向产生的冷傲孤僻的病态人格,和谐人际关系。在审美愉悦中来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精神境界。舞蹈欣赏是“以美引善”的一条有效教育途径。

总之,舞蹈作为高雅的人体动作艺术,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和有待人们无止境地去用心去感悟的美。舞蹈鉴赏是观众以舞蹈作品为主要审美文本,通过由浅入深、融情入理的审美把握,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得到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并凭借舞蹈作品而展开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48 170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