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实用【热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实用【热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一篇】
202-年x月27日,获嘉县召开全县基层党建暨五项改革推进会,印发了中共获嘉县委《获嘉县深化“五星”创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现就有关事项解读如下:
近日,县委结合我县实际,坚持系统的思维、联系的观点、统筹的办法,就如何构建全县大党建格局,实现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尤其是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这个“领头雁”建设方面,从顶层设计、具体措施落实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研究下发了《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和《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艰巨,同时,根据县委村居巡察反馈情况、信访工作情况等,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势在必行。农村基层党建的关键是乡镇党委,核心是村班子建设,村班子建设的核心是村党支部书记。基于以上原因,为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切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乡村振兴,我们就深化“五星”创建和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件起草历时近3个月,由县委书记王永记同志亲自主持,多次召开县、乡、村等不同层次干部座谈会,并组织“五星”创建相关牵头部门同志及部分乡镇党委书记专门赴巩义市参观学习。经过充分的酝酿、研讨,最终形成了我县以党建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促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县委“以目标思路凝聚人心、以用人导向激发干劲、以督导问责转变作风”的“大党建”理念,是下一步推进我县基层党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两个文件相辅相成、各有侧重。《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侧重对农村党组织的综合评价,通过创星评星、正向激励、压实责任,切实建强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侧重“领头雁”队伍建设,突出了农村党支部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分析研判、画像分类,做到精准施策,切实提高治村本领,是强化“领头雁”选、育、管、评、用的导向性文件。
(一)《关于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
“五星”创建的内容和乡村振兴的内容是一致的,抓“五星”创建实际就是抓乡村振兴的实施。202-年,按照市委要求,我县印发了《中共获嘉县委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学先进群体 创五星支部”活动的意见(试行)》(获发[202-]14号),设置“基层党建星”“稳定脱贫产业发展星”“乡风文明星”“生态宜居星”“平安建设星”五星,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等部门牵头,制定评选标准,每半年评选一次,同村干部业绩奖励、荣誉激励挂钩,每争创一个“星”,村党支部书记每月上调工资300元,其他干部每月上调工资100元。202-年,全县分两批评选了77个“星”级党支部,累计发放奖励资金33万余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运行一年来,也由于创建星级支部设有上限,每颗星不超10个村,很多优秀村由于指标限制评不上,再加上个别乡镇党委在推荐“星级”支部时,考虑均衡多一些等原因,导致“三星”及以上党支部数量过少,没有在全县形成农村党支部全面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和以“五星”创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成效。
这次,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突出县委县政府关注的涉农工作重点,进一步量化细化评价标准。我们坚持党建是引领,突出五颗星之间“1+4”的关系,“1”为“基层党建星”,“三星”党支部中必须有一颗“基层党建星”。我们坚持稳定是基础,鼓励各村争创“平安和谐星”“乡风文明星”,保持村内和谐稳定,我们坚持发展是目标,设置“产业发展星”和“美丽乡村星”,鼓励村级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文件全文分六个部分:指导思想、内容标准、创建程序、结果运用、组织领导以及附件--每颗星的评价细则。在创建评“星”过程中,坚持做到争创有标准、评审严程序、结果重运用。
争创有标准。我们围绕乡村振兴,更加合理的对创建内容和名称进行了规范,设置了基层党建星、乡风文明星、平安和谐星、产业发展星、美丽乡村星,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牵头负责。总体分值由基础分值100分、加分、扣分项目以及底线标准组成。只有基础分值达到75分以上、总体分值达到85分以上,才能取得评选资格。这里的“底线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票否决项”,存在“底线标准”所列内容,则意味着失去该星的评选资格。具体的评分内容和分值设定在文件附件予以体现。“基层党建星”侧重评价村党支部书记能力、班子作用发挥、党员队伍管理、后备人才储备、管理机制运行以及服务群众基础等情况。存在未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受到严重警告或记过以上处分,影响期不满的;“两委”班子成员受到刑事处罚等情况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乡风文明星”侧重评价意识形态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移风易俗效果以及文体活动开展等情况。发生重大舆情或因宗教等敏感问题被市级以上通报问责,影响获嘉县整体形象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平安和谐星”侧重评价综治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社会秩序维持、矛调调解化解、平安宣传以及社会治理等情况。存在同一问题赴县集访2次以上,赴市集访1次、个访2次以上,赴省以上集访、个访、非访的;出现命案、重大刑事案件、被上级挂牌督办等情形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产业发展星”侧重评价农村改革、农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等情况。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不到位,存在不合理合同或无协议侵占集体资产资源行为的;辖区内存在“散乱污”企业被查处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市级以上检查考核中,存在硬伤问题被点名通报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美丽乡村星”侧重评价村庄规划、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情况。存在占用耕地建农房或者违规使用农业设施用地现象的;因环境卫生问题被市级以上机关或者新闻媒体通报、曝光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
评审严程序。“五星”评选按照“村级申报、乡镇推荐、部门评审、县委确定、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一年评选一次,动态管理。村级申报。村级党组织对照“五星”内容标准、评价细则,逐项打分自评,基础分值和总体分值同时达到相应分值(基础分值75分以上,总体分值85分以上),就可以向乡镇党委申报相对应的“星”。乡镇推荐。各乡镇成立镇级评审组,对“一星”“二星”党支部进行评选,并推荐上报“三星”及以上党支部。部门评审。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成立县级评审组,对“三星”及以上党支部进行评审,并抽查20%的“一星”“二星”党支部。为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评审工作由县纪委监委同步介入,发现弄虚作假、降低标准的,将追究相关乡镇、部门及责任人责任。县委确定。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三星”及以上党支部名单。结果公示。对评选出的“星级”党支部,在县新闻媒体和所在乡(镇)村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对公示期间收到的问题反映和举报,认真进行核查。如情况属实,取消评选资格,并追究相关乡镇和评审部门责任。
结果重运用。侧重正向激励,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坚持做到“六个挂钩”。将“五星”与村干部工资绩效挂钩。村“两委”干部现有报酬的30%作为绩效。“一星”党支部,村“两委”干部绩效工资发放30%的50%,“二星”党支部,绩效工资为30%的100%。无星不发放绩效。“三星”及以上党支部实施奖励,每创一星党支部书记每月奖励300元,其他村“两委”干部每月奖励200元。奖励资金从所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三星奖励3000元、四星奖励30000元、五星奖励50000元,作为村级经费进行奖补。与村干部政治荣誉挂钩。“三星”及以上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四星”“五星”党支部书记,优先推荐兼职乡镇人大副主席人选,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在不改变资金用途、项目性质基础上,优先向“三星”及以上党支部村倾斜。与村民民生待遇挂钩:“三星”及以上党支部,在幸福积分县级资金配套上予以倾斜,县财政每村每年奖补1000元。如果成功争创“平安和谐星”,一星、二星的,对村内7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120元奖励;“三星”及以上有“平安和谐星”的,70周岁以上老人在落实120元奖励的基础上,县级财政还要增加奖励,每人每年奖励60元,每人每年达到180元,以及其他能够实施的民生待遇。与后进党组织整顿挂钩。“一星”及以下党组织部,纳入后进村整顿管理,必要时及时进行组织调整。与乡镇党委年度考核挂钩。将各乡镇“五星”党支部创建成效量化为重要分值,纳入县委对乡镇总体绩效考核内容,与乡镇党委及党委书记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绩效奖励、提拔重用等挂钩。
选好一个人,带强一个村。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班子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基层党建的关键所在,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文件从村党支部书记的“选、育、管、评、用”以及压实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对下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共分五个部分:
文件第一部分,侧重“选”头雁。乡镇党委对现有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研判分类,重点研判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德、能、勤、绩、廉和整体班子在产业发展、集体收入、农村改革、班子运转、信访稳定等方面的情况。把村党支部书记分为“引领型、潜力型、守摊型、问题型”等四种类型。
文件第二部分,侧重“育”本领。分类精准施策,对“引领型”侧重打造获嘉县村党支部书记品牌队伍,县乡将创造更好更优的条件,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使之由好村向强村转变。对于“潜力型”侧重加强帮扶,因为这部分支部书记自身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也有有强烈责任感、事业心,往往由于村内遗留问题较多,发展包袱较重,造成举步维艰,所以我们侧重帮扶,帮助其解决困难问题,使其轻装上阵。对“守摊型”侧重转化提升,这部分在我们县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缺乏创新意识、进取精神,思想守旧、能力平庸,甘做“维持会长”,村情村貌、村中发展多年未有明显改观。对这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我们将通过考核激励、“双带双促”等方式帮助其发展。同时,在这次“两委”换届中,能主动让贤的,继续担任其他两委职务的,任职期间我们将保持原工作报酬标准不变。对“问题型”我们侧重整顿,这部分主要是由于自身素质差、群众意见大、村务管理混乱、信访问题频发、各项工作滞后的,要按照“一村一策”抓紧整顿,必要时及时调整。
文件第三部分,侧重“管”行为。主要涵盖了对“4+2”工作法、党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员发展管理等基层基础制度机制的贯彻落实,以及对自身的严格要求等方面。
文件第四部分,侧重“评”作为。通过“五星”党支部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县乡观摩、结果运用等方面,对村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担当意识、能力水平、工作作风等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价,进而比出不足、比出差距、比出干劲、比出业绩。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可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优先推荐兼职乡镇人大副主席人选,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优先享受相关经济待遇。前段时间,我们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已经产生了首批8名兼职乡镇人大副主席。
文件第五部分,侧重“压”责任。一是压实县委责任,文件指出县委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定期分析研判,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做好统筹协调,强化督查指导,形成整体合力。二是压实乡镇党委责任,由乡镇党委对镇域内各村党组织及党支部书记分析研判,分类画像,“一村一策”整顿提升。三是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县委、乡镇党委要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无私无畏的村党支部书记撑腰做主,敢于主持正义、替干部说公道话;对查无实据或经认定可以容错免责的,及时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四是做好典型选树,切实发现一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加大表彰和宣传力度,并不断壮大典型群体队伍,切实激发全县村党支部书记的荣誉感、使命感,使学有榜样、做有目标、干有借鉴。
目前,县委相继出台了乡镇工作9个起来、优秀党组织书记兼职乡镇人大副主席等文件,包括今天两个文件以及以后还要出台的乡镇、县直单位考核体系,必将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获嘉特色、获嘉经验的党建指导性、纲领性文件,也必将为我们抓好基层党建、建强基层组织、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五星”创建工作由县委全面领导,县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与干部年度考核、“党建+”观摩、党建述职评议等有机结合。我们每年要召开党建大会对“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进行总结表彰,被评为“三星”党支部的,由包乡县领导挂牌,“四星”及以上党支部由县委主要领导挂牌。对涌现出的优秀村支部书记和“三星”及以上党支部典型事迹,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开展多种形式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形成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全域提升的工作局面。
党建是基础,党建是引领。县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尤其是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历史3个多月的调研、座谈、起草,形成了强化农村党建的两个纲领性、指导性文件,这对加强我县党建工作,无论是从顶层设计,还是具体工作措施要求,都有了具体遵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构建“大党建”的格局理念,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切实抓好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促进农村发展稳定,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而努力奋斗!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二篇】
农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经济条件,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于城市、城镇而从事农业的人群聚居地。农村是相对于城市的称谓,指农业区,有集镇、村落,以农业产业(自然经济和第一产业)为主,包括各种农场(包括畜牧和水产养殖场)。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实用【热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指出,加强农村党的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阵地,是党领导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柱,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要求的关键一环。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既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
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变化。比如:支农惠农政策前所未有,农业装备日益现代化,农民生活水平走向富裕……但面对国际环境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尤其在农村,涉及的问题复杂、矛盾较多,还存在着部份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工作思路不清、盲目被动;部分党组织党员老化,支部失去活力;部分农村干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素质不高,思想僵化、糊弄百姓,办事不公,引发矛盾和问题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基层政权和党在农村的形象。
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立足社区实际,真正把受群众拥护、能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党员推选为“领头雁”,选优配强社区班子。全面落实“两个责任”,牢固树立基层党委“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的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好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各项职责。二是要以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在抓实抓好党员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坚持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对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回头看”,找不足、补短板,切实打造政治型、学习型、创新型、效率型、实干型、廉洁型党组织,提高基层党组织效能。三是要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结合农村基层干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突出党的方针政策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典型示范、警示教育和党务干部业务培训,在提升干部业务水平的同时,不断教育引导其筑牢防线、守住底线,牢固树立纪律意识,拧紧思想行动的“总开关”。四是要不断培养储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推动、抓调度、抓具体,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五是要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落实村干部管理监督办法,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同时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全面推进政务、村务、党务“三务公开”,不断加大督察和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新风尚。六是要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从源头上坚决防止“村霸”和涉黑涉恶等人员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七是要以支部规范年、党建提升年建设为契机,以巩固提升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调整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提升功能型党组织管理规范、活动规范、制度规范化水平,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农村变不变,基础在党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切实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都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新时代村党组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支书、一支好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细胞”“神经末梢”,建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党的组织体系强不强、政治功能强不强、组织力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多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将成为我们的亮丽名片,这些都对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六个好”,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凝聚在一起干事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一)政治建设要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只有政治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奔向致富小康之路。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政治上坚强有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村党组织必须姓“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支部作为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如果缺乏政治建设这个根和魂,缺乏政治功能这个第一功能,农村党组织就什么也不是。农村党组织姓“党”姓“马”,就要知党敬党,为党所言、言党所言,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就要信党靠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就要忧党兴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为党担责,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村党组织理当成为战斗堡垒。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归根结底来自于农民群众的认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建成“形神兼备”“血脉贯通”的生命体,才能更好实现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才能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牢固的政治意识、优良的政治品格做好群众的“领头雁”和“主心骨”。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政治建设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讲政治也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言行中,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就是要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感党恩”,牢记党的恩情,感恩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听党话,就是要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始终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党叫不干啥就坚决不干啥,决不讨价还价。跟党走,就是要认真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感染群众、凝聚群众,及时把党的好政策惠及于民。
(二)队伍素质要好。人心齐,泰山移。一支好队伍,胜过千军万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为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组成。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村党组织班子队伍既要练就过硬的单兵作战能力,又要善于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1+12”的强大合力,才能担起千钧重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一个村党的领导弱化,队伍涣散,党支部就不可能有凝聚力,更谈不上领导村民脱贫致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做好农村各项工作,迫切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村子强不强,关键“领头羊”。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村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关系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现。中央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村党组织是最末一级,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村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村党组织书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班子配得好,农民少烦恼。选好党支部,带动全村富。只有筑牢了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才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如果村党组织班子结构不优、功能不强,那就没有能力来抓经济运行、抓基础设施建设。要用好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加快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班子成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着力锻造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乡村事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使群众的幸福生活“倒吃甘蔗节节甜”。
能力过得硬,做事有底气。做任何事情,没有“两把刷子”,没有过硬本领,光耍“嘴皮子”,不出活、没成效,那是说服不了人的,时间一长就会“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要持续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统筹用好乡镇党校、农村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等资源,既提升理论素养,又提升实用技能,用过硬的能力本领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开创佳绩,让群众不断抓好“粮袋子”、丰盛“菜篮子”、装满“钱袋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组织生活要好。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整个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村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还存在不少问题,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一些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差距,往往以集体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甚至把组织生活会开成了党员大会、支部书记工作布置会、报告会,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威信。
组织生活应“热”起来。党内生活的火炉只有常烧常旺、保持高温,才能锻造出钢铁般的党性。没有常态化的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都将失去应有的效果和效能。党员参加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等于参加了一次政治体检,获得了一次打扫灰尘、净化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党性检修。必须真正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细落实,不断锤炼坚强的党性修养。
组织生活应“活”起来。农村党员生产任务很重,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活”字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使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更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要结合本地实际,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现场教学等结合起来,与慰问贫困党员、走访老党员等结合起来,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一些便于组织、便于安排的有益活动,使农村党组织的生活真正动起来,农村党员真正参与进来。当然,绝不能以组织生活的名义,搞成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等庸俗化、娱乐化活动。
组织生活应“严”起来。组织生活的目的是锤炼党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扯袖,如果搞成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组织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有的农村党组织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组织生活缺乏正确认识,把党的组织生活等同于群团活动,追求趣味性、娱乐性;有的把组织生活会开成表扬会,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必须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四)制度落实要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把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是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策、根本之策。如果想问题、办事情不按制度要求、不受制度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会失范失控。
制度既要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根本上要靠制度。村党组织要有效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进一步提升制度规矩意识。
引导村民建立“乡土味”的制度。制度好坏的标准很多,可以简单归结为“务实管用、简便易行”8个字。特别是在农村,制度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要符合农民实际需要,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有生命力,决不能在文字、内容、体例、表述上玩花样,结果好看不好用。村党组织教育、引导、支持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规章等制度,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确保农民看得懂、能理解、愿遵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自觉做制度执行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让制度变成稻草人、纸老虎。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如果支部不带头遵守制度维护制度,那么广大群众也不会把制度当回事。村党组织要把制度当作底线、红线、高压线,带头认真学习制度,带头提高制度意识,带头强化制度执行力,进而推动村民尊重制度,提高制度规则意识;遵守制度,以制度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执行制度,学会用制度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
(五)工作实绩要好。农村党组织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如果干一年、两年甚至一届都还是“涛声依旧”,村子发展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没有改善,即便班子成员不贪不占,也不能说这个班子是个好班子,其本质还是懈怠、失职,也是一种腐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扎扎实实干。评判一个村党组织班子的工作,不能只看他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班子成员竞职都要发表演讲,承诺自己任职期间要干多少事、为群众谋多少利,但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成了,说得再好、再动人,没有变成现实,就是在糊弄群众、欺骗群众。如果只是图个名誉,习惯于装装样子,开个会、露个面就等于干工作了,那是肯定过不去的,群众也不会答应。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成其事,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成绩,才算是不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
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功劳与苦劳是相互联系的,苦劳是功劳的前提,功劳是苦劳的预期结果。近几年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很多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都是“五加二”“白加黑”,走村入户、发展产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村干部不得不吃住都在村委会,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但如果没有干出成绩来,拿不出过硬的工作业绩,即便自己再辛苦、再难熬,也是很难得到大家认可的,还有可能搞成形式主义。千万不能以为天天坐在村委会加班加点,做出一副勤恳付出的假象,就算劳苦功高了。
脱贫又致富,实绩才能立得住。群众增收致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村党组织工作实绩好不好,能不能领富带富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老百姓很直接、很实在,评价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看的就是实绩。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六)作风形象要好。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出发,严整“四风”,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部分,关系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不良作风问题,我们党才能夯实执政的群众基础,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组织作风正,群众心气才会顺。农村党组织直面农民群众,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就是以其周围农村党组织和干部的作风为重要依据的,作风形象好,才能让群众信任,才有说服力、号召力、影响力。否则,其不良作风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长期蓄积起来,就必然侵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新时代,村党组织领导村级治理,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必须从改进作风入手,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正之风,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信任感。
群众要的是“样子”而不是“架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架子’则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众不欢迎的形象。”以前村干部经常喝酒吃肉,群众骂声不断,现在通过强力正风肃纪,基层组织作风明显转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广大基层干部经受了考验,用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思想,平等待人、用情待人,把群众当家人亲人待,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私事办,用踏实苦干的“样子”、用“一碗水端平”的服务作风,赢得群众的拍手点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村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村干部不是官,不可天天坐在村委会里“上班打卡”,不走访群众、不熟悉村情,自己家里的农活也不干,天天摆出一副“官老爷”的派头,甚至借助自己手里所掌握的一丁点权力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自己背骂名,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经常走进田间地头,走村串寨、入户访民,拉家常、攀亲戚,交心谈心,才能拉近干群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选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并对农村党组织书记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做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解决好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要做农村新风示范人,带头执行村规民约;要做农民群众贴心人,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与农民群众心连心。长期以来,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涌现出了以“百名好支书”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实践证明,村党组织书记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事、有原则、有口碑,就能带好一班人、振兴一个村。
(一)一定要有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村党组织书记身处农村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心中有理想,坚定忠诚党。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农村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执行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传递着党的声音。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使命是服务好群众。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推进工作,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以实际行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心中有理想,永远感恩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现在不但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而是给贫困群众建房子、教技能、找致富门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都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动力电、走上了水泥路,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惠农惠民好政策。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知党恩、感党恩、颂党恩,带领群众以经历者、见证者、受益者的身份,看农村巨变、话家乡发展。
心中有理想,为民有力量。“信”为“行”之始,“行”为“信”之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从细节小事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一定要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就要有这种为家乡、为群众做点事的追求和情怀,舍小家、为大家,自觉把脚跟扎进群众、把口碑立在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
心无百姓莫为官,要把百姓放心坎。“芝麻官”千钧担。村党组织书记来自群众,必须服务群众,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既然承载着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应当深知群众的苦、农民的累,热爱农民、关爱百姓,责无旁贷地代表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起为党聚一村人心、富一方百姓的重任。没有这种大公无私的情怀、为他人服务的情怀,就当不好村党组织书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事”折射的是民意,彰显的是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村党组织书记如果不能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居住、出行、饮水等问题,没有把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人群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不仅自己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还会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支持。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对待、尽力去做,真正把小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三)一定要有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很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许多复杂敏感的问题,如果害怕矛盾、逃避问题,不敢攻坚克难,那就不配当干部,也肯定无法干好工作。只有真正把责任担起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能真正带领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群众。
如果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村的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冷暖安危,样样都得操心,自己的一个意见、一个主张都会对全村产生影响,可以说是“权力不大,责任不少;补贴不高,压力不小”,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责不担,正气难彰。如果只是把选上村党组织书记当成自我炫耀甚至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贪图虚名,心无为民之责,对待工作毫无敬畏,不敢担当、不愿担当,十分劲只出三分力,那就对不起这个岗位,对不起党员群众的信任,不如趁早把位置让出来,让能干的、想干的同志顶上去。
百姓是天、百姓是地,为百姓服务最幸福。《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村党组织书记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甘于奉献、敢闯敢拼”。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守土有责,牢记当支书为什么、在岗位干什么,对全村工作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在哪等等,都要“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必须守土担责,只要为了全村百姓利益,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认真做好争取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必须守土尽责,以“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同致富、奔小康。
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要大胆去做。“出水才见两腿泥。”身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就当撑开了成为一把伞,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甘作一头牛,为老百姓勤恳奉献。要认真倾听农民群众呼声,不断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每一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少成多、由小到大,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一定要有本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看似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要想做好、做出彩,没有一定的能力本领打底是不够的。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要想干成一番事业,真正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就必须有“几把刷子”,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努力成为“田秀才”“土专家”,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如果空有一腔热血、一张“滑嘴皮”,是无法胜任的。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当前,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致富,发展经济就是群众最大的利益。对村党组织书记来说,既要能带头致富,也要能带领群众致富。要善于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贴近群众搞服务,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既当推广运用农业先进技术的领航人,也当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引路人,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通过一批先富典型、能人的示范作用,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钱袋充足是一时的,头脑精明却能受用一世。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都要靠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去建设,这就要求村党组织书记既要抓好“富袋子”的工作,也要重视抓好“富脑子”的行动。要带头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广泛学习市场经济、现代产业、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真正成为带领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谋幸福的行家里手。
(五)一定要有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十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村党组织书记经常面临着公与私、是与非、情与理的考验,只有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处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一种威信、一种感召力、一种公信力,才能很好地主持一方公道、维护一方正义。
一碗水端平才是真水平。古人云:“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做人公道正派,就会提高威信;办事去私存公,就会明察事理。现实中,有的村干部个人能力不是不突出,处理人际关系不可谓不用心,然而众人不服、怨声载道,问题就出在没有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人。当年,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好不容易接到一批救济粮,但粮食怎么分,社员却互不相让。针对这种情况,刚上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没有轻易定夺,而是从夜里10点到凌晨5点,带着社员逐户查看并记录每人家里的存粮情况,然后定下了“谁家粮食少,就给谁家多分”的规矩,让争执的社员无话可说。公平是权力的底色,村党组织书记要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必须摒弃私心的影响、人情的干扰、利益的羁绊,坚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护理不护人,维护绝大多数群众利益,才能有权有威、群众信服。绝不做“门槛上的鸡蛋”滚出滚进都行、不做“墙头草”顺风倒,没原则没底线没人格。
既要讲原则也要讲感情。农村历来就是人情社会,讲感情、重亲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怎样对待感情,如何过好亲情关和友情关,对每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来说,都是一种考验。现实中,面对乡里乡亲,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宁失原则不失感情”,谁的忙都想帮,谁的事都想办;有的只顾私情不顾公道,优亲厚友、厚此薄彼。共产党人“讲感情”与“讲原则”是一致的,要合情合理处理一切事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原则,“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共产党人的感情。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严格按规矩办事、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同时,又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农村发展有盼头、农民群众有甜头。
(六)一定要有好口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村党组织书记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得最清楚。只有自己走得正、行得端,要求别人才有底气、说话办事才能硬气,也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职务是一时的,名声是永恒的。做一任村党组织书记,时间不过五年,但做得好不好,在群众中的评价却是一辈子的,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干得好,群众就会认可,即使下台不干了,群众提起来也是满口赞誉,自己也光荣;如果干得不好,甚至贪污村产、滥用权力,那是不得人心的,自己和家人在村子里也抬不起头。作为本乡本土的一员,村党组织书记必须重名节、惜名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这不仅是服务群众,更是成就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己说好不算好,老百姓说好才算好。事实上,服从上级和服务群众是统一的,只有群众认可支持,有了好的“口碑”,才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和奖励,得到“奖杯”。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遇事多听群众意见,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让群众画像打分,靠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
只有自身硬气,群众才会服气。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也是最根本的能力。这个能力不过硬,其他能力都等于零。村党组织书记这个“乌纱帽”虽不起眼,但一旦把“微权力”当成敛财的“敲门砖”,啃噬的是群众的信任感,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输掉的是党员干部的口碑。现实中,面对集体经济、拆迁补偿、工程项目、扶贫资金等方面的利益诱惑,个别村干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签个字、盖个章都要得点好处,甚至出现了触目惊心的“小官巨贪”。公生明、廉生威。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自己的无私无畏,大胆工作、公正裁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农村党员既是最基层的群众,更是第一线的党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也是党联系村民、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党员身份,谨记入党誓词,努力做到带头守纪讲政治、带头学习提素质、带头作为比奉献、带头致富促发展、带头服务作表率、带头自律树形象,成为党在农村基层高高飘扬的一面面鲜红旗帜。
(一)要带头守纪讲政治。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讲政治不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党员的根本遵循。讲政治,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懂规矩、守纪律,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干事。
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没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农村党员作为基层的先进分子,必须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党的纪律规矩办事,明白严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和不讲纪律规矩的危害性,始终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要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遵循组织程序,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始终在纪律规矩范围内从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违背组织意愿。
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大家乡里乡亲,彼此熟悉,但农村党员特别是边境一线地区的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顾及颜面、左右摇摆、态度暧昧。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要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坚决斗争,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二)要带头学习提素质。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本领是党员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农村党员因为各种原因受教育程度相对要低一些,更要及时补课充电、加强学习。
先进不先进,学习要跟进。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不能发挥好,体现得充分不充分,和党员是否注重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读书、不看报,热衷于喝酒打牌,那先进性就无从体现、无法体现。知识决定底蕴,见识决定水平。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多一些知识的滋养熏陶,才能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做得比别人更好一些,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学习不停步,本领就会大进步。身处当今这个信息井喷、知识裂变的时代,面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党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参与技术改良;学习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增强做好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能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运行规律,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服务凝聚群众的主心骨。
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高手在民间,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勤劳的品格、乐观的态度、奋进的精神,积极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智慧,切不可自以为高明。但也不能“跟在群众后面跑”,而是要善于引导群众、启发群众、教育群众、提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所学知识与解决群众困难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对群众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宣传,对模糊认识要及时讲清,使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主张;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观念要及时纠正,引导和带领群众自愿、自觉、自信地跟党走。
(三)要带头作为比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先进,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政治表现,更要看他是不是能够积极作为、无私奉献。农村党员只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幸福,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不作为其实就是不担当。群众是否认可一个党员,主要看他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不能为民做事,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当前,有的农村党员看到利益就上,遇到困难就怕,面对任务就躲,背离了党的宗旨,辜负了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的形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农村党员要自觉担起该担的责任,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与利的关系,主动挑重担、干累活,把担当作为体现在日常中、落实在行动上。
党员既是身份也是责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思想带来较大冲击,农村党员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一些无职党员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职务就没有责任,就没有担当作为的必要,甚至滋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对村集体的事务不上心、不热心,冷眼旁观甚至说三道四,长此以往,不仅损害自身形象,也不利于村集体的发展。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主人翁意识,热心集体公益,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群众等方式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发挥自身特长,助力乡村振兴。
甘于奉献是党员的本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默默坚守一线的农村党员,还是在洪涝灾害中主动作为的党员干部,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和担当。当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农村党员要主动发扬“老黄牛”式的奉献精神,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之中,做到群众有难不推脱,结对帮扶不打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要带头致富促发展。农村要富强、农民要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支撑、有集体经济。农村党员是村民中的先进分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旗帜和标杆,要主动破除“等”“靠”“要”思想,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在探索致富思路上多动脑筋,在奔小康上多想办法,努力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领头羊”。
农民要致富,党员要帮助。农村党员的精神面貌、干事动力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党员首先强化致富意识,才能带动广大群众共思发展、同谋发展、齐抓发展。要带头树立发展意识,克服“给政策给路子不如给资金”等消极思想,努力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新思想、新技术,帮助村民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致富奔小康,党员做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把带领群众致富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农村党员有带头致富之心,更要有带头致富之能。如果自身不思发展、不善发展,甚至比不上一般群众的发展程度,引领带动作用势必大打折扣。要树立标杆意识,充分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产业帮扶的好政策,立足村情、挖掘优势、科学谋划,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村本户特点、能够复制推广的发展道路,用自己的致富经验树立起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引领群众创业致富。
先富带后富,共走小康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不能落下一人。农村党员是建设全面小康的一线力量,不仅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合法的生产经营先富起来,更要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领,为其他群众树立“靠自己走上致富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子,实现共同富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五)要带头服务作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的,并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党员身份不是炫耀的资本和脱离群众的特权,其根本使命是为人民服务。每一名农村党员都要努力成为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机细胞和流动窗口,通过实打实的工作体现先进性。
我是党员跟我上。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需要广大党员一级一级主动作为,切实把服务群众的要求落实落细。如果党员都自私自利,“各管各家事,各唱各的调”,那村子就不可能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要主动强化党员意识、亮明党员身份,把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主动带头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村社会稳定,切实把群众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民生,他多次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原则。农村党员是党组织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职责,要始终以“勤务员”的身份定位自己,不厌其烦、不畏其难,始终站在急难险重第一线,宣传解释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问题。
经常走进群众的门槛,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们就解决什么困难。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既要防止“应景式”“模式化”的形式主义,又要防止“保姆式”“大水漫灌”式的一刀切。要坚持普遍帮扶和精准帮扶相结合,在确保一般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服务方案,坚持实物帮扶和智力帮扶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要带头自律树形象。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都管不住自己,怎么能带动别人?自律,是人的一种觉悟、一种自爱、一种境界。严格自律是共产党员的终生必修课。新时代的农村党员,要自觉树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意识,带头履行村规民约、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走前头,真正树立起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自律是最好的保护。自律是高度的自觉,是最灵验最有效的护身符。有的党员干部出问题,往往都是从突破纪律规矩开始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目无组织纪律,把这个村当作“私人领域”,搞拉拉扯扯、利益交换,直到锒铛入狱才幡然悔悟:当初要是自觉自律,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有自律才会有自由。俗话说:“没有盆的花朵长不直。”缺乏自律的人生就犹如不按时收割的稻田,最后只会误了农时、荒草丛生。自律是对自己的严格约束,看似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好像束缚很多、自由很少,但正是这种严格的自律,才能够确保一个人始终不越红线底线,在法律规矩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才是最大的自由。那些总想突破法纪约束找“自由”的人,常常会身陷囹圄,最终失去自由。
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老百姓怎么看我们的党,最先看到的就是身边党员的样子。每一名农村党员的形象都关乎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关系到人心向背。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群众中树起示范和标准,以个人形象的优良促进党的形象好转,做一名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好党员好干部。
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中组部和基层党委对加强阵地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随着党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的新变化,也赋予了基层阵地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严格遵守党章和执行党的重大决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层工作是党和国家一线的工作。俗语讲,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要正确判断当前新疆的历史方位和党中央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位置,科学的分析基层工作在国家和自治区稳定发展和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辩证的思考民族问题在新疆长期存在且需下大力气改善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党心、民心、政心三者间的关系;要准确把握党的决议、政策的阶段性和时代性,充分理解在一定范围有它的实际意义和影响力,防止断章取义、偷桃换李,要深刻体会它的完整性和发展性,对惠及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内容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基层发展基层做出力量。
近代有本书《资治通鉴》,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规律和典型的事件。重要的有一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要突出把握它的阶段性。每个时代有它的文化和特点。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这个时代才具有真正的历史意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话在历史很多朝代发生过多次。要突出把握它的连贯性。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且普遍发生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诸如此类的认知。特别是政治,事关国家和全民的事情,具有传承和继承性。否则是经不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要突出把握它的连带性。政治工作方方面面,发生在国家和地区的角角落落,较起真来,不能回避,处理的好会带动基层的稳定和发展,处理不好会阻碍基层的稳定和发展。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是一个极为敏感和严肃的问题。
基层阵地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线。但容易出现几种情况。一是工作多人管。要避免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单一性,同时也要防止甩责任、撂摊子的现象发生,切实打牢顶层设计,防止一拥而上的怪现象。二是工作一人管。落实工作一人说了算。搞家长制和一言堂。要避免过度揽权和独裁,防止党的民主集中制在底层发生动摇。三是工作没人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工作没有落实。要强化责任监管,恩威并用,解决和处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四是工作软弱涣散。造成工作质量不高,影响党和国家工作在群众中的威信。
改革、发展和稳定,稳定是第一位的工作。特别是当前新疆的维稳形势,斗争艰难。第一责任到位,必须与考核和奖惩挂钩,要明确认知要干什么和为什么要这么干,否则无路可走。第二监管到位,克服工作中易出现的思想松懈和麻痹情绪,切实增强基层工作的紧迫感。第三放管结合,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优越感,极大的激发来自团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强势管理,军事上有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是说这个道理。
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践证明,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如今的辉煌成绩。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针对性,做到点对点、点对面和点对线的紧密结合,充分阐述基层阵地的正面意义;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辐射性,把基层阵地的潜能发觉出来,让它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发挥它的光和能量;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有效性,基层阵地作为党和国家的基层组织,有职责有义务,要充分代表党和国家发声,为党和国家工作;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群众性,让群众积极参与到阵地的各项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阵地的变化和发展。
基层工作内容很多,没有人干,最终会落空。党员是中坚力量。要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完善各类制度和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要切实加强党组的担当意识,增强党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基层阵地建设没有固定的样式和模式。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定把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切实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都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新时代村党组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支书、一支好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细胞”“神经末梢”,建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党的组织体系强不强、政治功能强不强、组织力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多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将成为我们的亮丽名片,这些都对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六个好”,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凝聚在一起干事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一)政治建设要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只有政治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奔向致富小康之路。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政治上坚强有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村党组织必须姓“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支部作为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如果缺乏政治建设这个根和魂,缺乏政治功能这个第一功能,农村党组织就什么也不是。农村党组织姓“党”姓“马”,就要知党敬党,为党所言、言党所言,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就要信党靠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就要忧党兴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为党担责,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村党组织理当成为战斗堡垒。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归根结底来自于农民群众的认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建成“形神兼备”“血脉贯通”的生命体,才能更好实现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才能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牢固的政治意识、优良的政治品格做好群众的“领头雁”和“主心骨”。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政治建设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讲政治也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言行中,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就是要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感党恩”,牢记党的恩情,感恩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听党话,就是要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始终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党叫不干啥就坚决不干啥,决不讨价还价。跟党走,就是要认真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感染群众、凝聚群众,及时把党的好政策惠及于民。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三篇】
加强农村党的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新时代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不断培养储备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后备力量,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队伍。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推动、抓调度、抓具体,深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二是要健全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推行村级权力清单制度,落实村干部管理监督办法,规范村干部履职行为。同时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全面推进政务、村务、党务“三务公开”,不断加大督察和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新风尚。三是要持续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格规范村“两委”换届选举,从源头上坚决防止“村霸”和涉黑涉恶等人员进入村“两委”干部队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加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四是要以支部规范年、党建提升年建设为契机,以巩固提升为基础,进一步优化组织设置,调整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提升功能型党组织管理规范、活动规范、制度规范化水平,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
近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综述以“八坚持、八推动”为主线,全面阐释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有人感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走进了新时代、更赶上了好时代!”农村党组织作为落实党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要坚持强基础、固培元,打牢“三条路”,修好“终生课题”,助推农村基层党建历久弥新、百花争艳。
打牢人才“沥青路”,壮大组织生力军。千秋大业,人才为本。各级党组织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全力回引外出优秀人才,加大本村选、外面引、上级派、公开聘等方式培养选拔力度,切实畅通选人之“道”,育好乡村“领头雁”,壮大生力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造福桑梓的良性循环。应当修建人才“蓄水池”,将农村种养大户、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土专家等实行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变“输血”为“造血”,构建人才强村。应以“培”为主,盘活“存量”,拓宽在职大专等学历提升渠道,定期不定期开展技能培训,让乡村干部铆足干劲书写新时代壮美答卷。
打牢经济“沙石路”,蓄积集体新动能。村党组织要把集体经济作为“书记项目”,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支持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通过整合资源赢取抱团发展,以“小力气”撬动“大作为”,为蓄积集体新动能“夯基固本”。要充分发挥帮扶单位人、财、物等优势,将群众利益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因地制宜练好“基本功”,推动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用好用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这支“尖兵”力量,积极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找思路、引项目,全面挖掘农村潜在资源走出一条“长效路”,逐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打牢治理“水泥路”,构筑乡村幸福园。要以党建引领,村党组织为核心,突出治理“压舱石”,构建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坚持法治为本,全面实施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培育一批法律明白人,增强“内生力”。二是坚持德治为魂,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本土文化,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先进活动,在润物细无声中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好风尚,唱响“主旋律”。三是坚持自治为基,发挥村民主体作用,修订《村规民约》、完善《聚居点管理条例》,成立红白理事会、小区管委会等村民自治组织,构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党员群众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启程。各级党组织要打牢“人才、经济、治理”之路,落实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切实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真正让每个党组织在广袤农村大地上筑牢战斗“堡垒”,让党的方针政策一以“贯”之,呈现“百花争艳”之势。
农村变不变,基础在党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切实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是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党的基本任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都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新时代村党组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支书、一支好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细胞”“神经末梢”,建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党的组织体系强不强、政治功能强不强、组织力强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多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将成为我们的亮丽名片,这些都对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六个好”,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凝聚在一起干事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一)政治建设要好。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只有政治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奔向致富小康之路。基层党组织要做到政治上坚强有力,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村党组织必须姓“党”。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支部作为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如果缺乏政治建设这个根和魂,缺乏政治功能这个第一功能,农村党组织就什么也不是。农村党组织姓“党”姓“马”,就要知党敬党,为党所言、言党所言,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就要信党靠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与党同心同向同行;就要忧党兴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问题导向,为党担责,为党分忧,为党尽责。
村党组织理当成为战斗堡垒。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确立,归根结底来自于农民群众的认同。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努力建成“形神兼备”“血脉贯通”的生命体,才能更好实现对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才能更好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凝聚起来,才能确保农村党员干部以坚定的政治信仰、牢固的政治意识、优良的政治品格做好群众的“领头雁”和“主心骨”。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政治建设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讲政治也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言行中,做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就是要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感党恩”,牢记党的恩情,感恩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斗争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听党话,就是要把党的声音及时传递到千家万户,始终听从党的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党叫不干啥就坚决不干啥,决不讨价还价。跟党走,就是要认真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严肃党员干部的政治生活,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感染群众、凝聚群众,及时把党的好政策惠及于民。
(二)队伍素质要好。人心齐,泰山移。一支好队伍,胜过千军万马。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作为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的骨干,是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实现脱贫致富的带头人。《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应当由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党员组成。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村党组织班子队伍既要练就过硬的单兵作战能力,又要善于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1+12”的强大合力,才能担起千钧重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特别是要下决心解决软弱涣散基层班子的问题,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如果一个村党的领导弱化,队伍涣散,党支部就不可能有凝聚力,更谈不上领导村民脱贫致富。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做好农村各项工作,迫切需要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
村子强不强,关键“领头羊”。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村党组织书记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关系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现。中央要求“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村党组织是最末一级,是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村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村党组织书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真正把思想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选拔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班子配得好,农民少烦恼。选好党支部,带动全村富。只有筑牢了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才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如果村党组织班子结构不优、功能不强,那就没有能力来抓经济运行、抓基础设施建设。要用好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加快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班子成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着力锻造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乡村事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使群众的幸福生活“倒吃甘蔗节节甜”。
能力过得硬,做事有底气。做任何事情,没有“两把刷子”,没有过硬本领,光耍“嘴皮子”,不出活、没成效,那是说服不了人的,时间一长就会“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要持续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统筹用好乡镇党校、农村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等资源,既提升理论素养,又提升实用技能,用过硬的能力本领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开创佳绩,让群众不断抓好“粮袋子”、丰盛“菜篮子”、装满“钱袋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组织生活要好。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抓起。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整个党内政治生活的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村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还存在不少问题,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一些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差距,往往以集体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甚至把组织生活会开成了党员大会、支部书记工作布置会、报告会,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威信。
组织生活应“热”起来。党内生活的火炉只有常烧常旺、保持高温,才能锻造出钢铁般的党性。没有常态化的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都将失去应有的效果和效能。党员参加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等于参加了一次政治体检,获得了一次打扫灰尘、净化灵魂,增强政治免疫力的党性检修。必须真正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细落实,不断锤炼坚强的党性修养。
组织生活应“活”起来。农村党员生产任务很重,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活”字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使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更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要结合本地实际,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现场教学等结合起来,与慰问贫困党员、走访老党员等结合起来,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一些便于组织、便于安排的有益活动,使农村党组织的生活真正动起来,农村党员真正参与进来。当然,绝不能以组织生活的名义,搞成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等庸俗化、娱乐化活动。
组织生活应“严”起来。组织生活的目的是锤炼党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扯袖,如果搞成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组织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有的农村党组织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干部对党的组织生活缺乏正确认识,把党的组织生活等同于群团活动,追求趣味性、娱乐性;有的把组织生活会开成表扬会,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必须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四)制度落实要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把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是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策、根本之策。如果想问题、办事情不按制度要求、不受制度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会失范失控。
制度既要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根本上要靠制度。村党组织要有效落实党的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进一步提升制度规矩意识。
引导村民建立“乡土味”的制度。制度好坏的标准很多,可以简单归结为“务实管用、简便易行”8个字。特别是在农村,制度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要符合农民实际需要,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有生命力,决不能在文字、内容、体例、表述上玩花样,结果好看不好用。村党组织教育、引导、支持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规章等制度,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确保农民看得懂、能理解、愿遵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自觉做制度执行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让制度变成稻草人、纸老虎。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如果支部不带头遵守制度维护制度,那么广大群众也不会把制度当回事。村党组织要把制度当作底线、红线、高压线,带头认真学习制度,带头提高制度意识,带头强化制度执行力,进而推动村民尊重制度,提高制度规则意识;遵守制度,以制度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执行制度,学会用制度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
(五)工作实绩要好。农村党组织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如果干一年、两年甚至一届都还是“涛声依旧”,村子发展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没有改善,即便班子成员不贪不占,也不能说这个班子是个好班子,其本质还是懈怠、失职,也是一种腐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扎扎实实干。评判一个村党组织班子的工作,不能只看他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班子成员竞职都要发表演讲,承诺自己任职期间要干多少事、为群众谋多少利,但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成了,说得再好、再动人,没有变成现实,就是在糊弄群众、欺骗群众。如果只是图个名誉,习惯于装装样子,开个会、露个面就等于干工作了,那是肯定过不去的,群众也不会答应。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成其事,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成绩,才算是不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
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功劳与苦劳是相互联系的,苦劳是功劳的前提,功劳是苦劳的预期结果。近几年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很多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都是“五加二”“白加黑”,走村入户、发展产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村干部不得不吃住都在村委会,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但如果没有干出成绩来,拿不出过硬的工作业绩,即便自己再辛苦、再难熬,也是很难得到大家认可的,还有可能搞成形式主义。千万不能以为天天坐在村委会加班加点,做出一副勤恳付出的假象,就算劳苦功高了。
脱贫又致富,实绩才能立得住。群众增收致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村党组织工作实绩好不好,能不能领富带富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老百姓很直接、很实在,评价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看的就是实绩。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六)作风形象要好。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出发,严整“四风”,成效显著。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基础部分,关系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村基层不良作风问题,我们党才能夯实执政的群众基础,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组织作风正,群众心气才会顺。农村党组织直面农民群众,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农民群众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就是以其周围农村党组织和干部的作风为重要依据的,作风形象好,才能让群众信任,才有说服力、号召力、影响力。否则,其不良作风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长期蓄积起来,就必然侵蚀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新时代,村党组织领导村级治理,实现乡村振兴,建设和谐美丽乡村,必须从改进作风入手,切实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正之风,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信任感。
群众要的是“样子”而不是“架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样子’是好的形象,是群众欢迎的形象,不是外表,而是指干部的德才和实绩。‘架子’则是徒有其表,而且是群众不欢迎的形象。”以前村干部经常喝酒吃肉,群众骂声不断,现在通过强力正风肃纪,基层组织作风明显转变,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广大基层干部经受了考验,用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升。要树立“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思想,平等待人、用情待人,把群众当家人亲人待,把群众的事当家事私事办,用踏实苦干的“样子”、用“一碗水端平”的服务作风,赢得群众的拍手点赞。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深情。村党组织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联系群众最广泛、服务群众最直接,加强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村干部不是官,不可天天坐在村委会里“上班打卡”,不走访群众、不熟悉村情,自己家里的农活也不干,天天摆出一副“官老爷”的派头,甚至借助自己手里所掌握的一丁点权力侵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自己背骂名,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经常走进田间地头,走村串寨、入户访民,拉家常、攀亲戚,交心谈心,才能拉近干群距离,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选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没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就带不好一班人,并对农村党组织书记如何成为一名好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做农村发展的带头人,带领农民群众致富;要做和谐的引领人,解决好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和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要做农村新风示范人,带头执行村规民约;要做农民群众贴心人,积极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与农民群众心连心。长期以来,广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扎根基层、担当作为,涌现出了以“百名好支书”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实践证明,村党组织书记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有本事、有原则、有口碑,就能带好一班人、振兴一个村。
(一)一定要有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村党组织书记身处农村第一线,既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执行者,又是动员和组织党员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站稳脚跟、有所作为。
心中有理想,坚定忠诚党。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农村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执行者,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传递着党的声音。必须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始终坚定政治立场,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使命是服务好群众。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谋划推进工作,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局工作聚力,以实际行动确保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心中有理想,永远感恩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现在不但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而是给贫困群众建房子、教技能、找致富门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父老乡亲都喝上了自来水、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动力电、走上了水泥路,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一切都得益于党的惠农惠民好政策。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要带头知党恩、感党恩、颂党恩,带领群众以经历者、见证者、受益者的身份,看农村巨变、话家乡发展。
心中有理想,为民有力量。“信”为“行”之始,“行”为“信”之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从细节小事入手,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一定要有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就要有这种为家乡、为群众做点事的追求和情怀,舍小家、为大家,自觉把脚跟扎进群众、把口碑立在民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
心无百姓莫为官,要把百姓放心坎。“芝麻官”千钧担。村党组织书记来自群众,必须服务群众,始终与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既然承载着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应当深知群众的苦、农民的累,热爱农民、关爱百姓,责无旁贷地代表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担负起为党聚一村人心、富一方百姓的重任。没有这种大公无私的情怀、为他人服务的情怀,就当不好村党组织书记。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小事”折射的是民意,彰显的是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村党组织书记如果不能认真解决好农民群众上学、看病、养老、居住、出行、饮水等问题,没有把贫困人口、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五保户”等人群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不仅自己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还会影响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支持。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认真对待、尽力去做,真正把小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三)一定要有担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很多工作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涉及许多复杂敏感的问题,如果害怕矛盾、逃避问题,不敢攻坚克难,那就不配当干部,也肯定无法干好工作。只有真正把责任担起来,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才能真正带领一方发展、造福一方群众。
如果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个村的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老百姓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冷暖安危,样样都得操心,自己的一个意见、一个主张都会对全村产生影响,可以说是“权力不大,责任不少;补贴不高,压力不小”,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有责不担,正气难彰。如果只是把选上村党组织书记当成自我炫耀甚至谋取个人私利的资本,贪图虚名,心无为民之责,对待工作毫无敬畏,不敢担当、不愿担当,十分劲只出三分力,那就对不起这个岗位,对不起党员群众的信任,不如趁早把位置让出来,让能干的、想干的同志顶上去。
百姓是天、百姓是地,为百姓服务最幸福。《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村党组织书记要“善于做群众工作,甘于奉献、敢闯敢拼”。作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守土有责,牢记当支书为什么、在岗位干什么,对全村工作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重点难点在哪等等,都要“小葱拌豆腐,一清二楚”;必须守土担责,只要为了全村百姓利益,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认真做好争取群众、服务群众、赢得群众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必须守土尽责,以“燕子垒窝”“老牛爬坡”的劲头,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带领群众战风险、渡难关、同致富、奔小康。
只要对百姓有利,就要大胆去做。“出水才见两腿泥。”身为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就当撑开了成为一把伞,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俯下身甘作一头牛,为老百姓勤恳奉献。要认真倾听农民群众呼声,不断增进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的工作当“家业”,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老百姓的每一件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积少成多、由小到大,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始终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四)一定要有本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增强本领”。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看似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要想做好、做出彩,没有一定的能力本领打底是不够的。新时代村党组织书记要想干成一番事业,真正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就必须有“几把刷子”,懂政策、会管理、善经营,努力成为“田秀才”“土专家”,只有这样才能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如果空有一腔热血、一张“滑嘴皮”,是无法胜任的。
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数。当前,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致富,发展经济就是群众最大的利益。对村党组织书记来说,既要能带头致富,也要能带领群众致富。要善于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示范引导的方式,贴近群众搞服务,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既当推广运用农业先进技术的领航人,也当农民群众科技致富的引路人,因地制宜探索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要大力培养农村致富能手,通过一批先富典型、能人的示范作用,带动本村经济的发展。
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钱袋充足是一时的,头脑精明却能受用一世。党和国家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各项方针政策、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都要靠村党组织书记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去建设,这就要求村党组织书记既要抓好“富袋子”的工作,也要重视抓好“富脑子”的行动。要带头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广泛学习市场经济、现代产业、农业技术、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真正成为带领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谋幸福的行家里手。
(五)一定要有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当好一个村的领导,必须一碗水端平。群众最讲究的就是‘公道’二字,最信服的就是公正的人。哪怕一毛钱的事,你处理得不公,群众也不答应;十块钱的事,你处理得公道,群众也不会有意见。无论大事还是小事,该咋办就咋办。”村党组织书记经常面临着公与私、是与非、情与理的考验,只有坚持原则,公平公正处事,才能在群众中树立一种威信、一种感召力、一种公信力,才能很好地主持一方公道、维护一方正义。
一碗水端平才是真水平。古人云:“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做人公道正派,就会提高威信;办事去私存公,就会明察事理。现实中,有的村干部个人能力不是不突出,处理人际关系不可谓不用心,然而众人不服、怨声载道,问题就出在没有一碗水端平、一把尺子量人。当年,延川县梁家河大队好不容易接到一批救济粮,但粮食怎么分,社员却互不相让。针对这种情况,刚上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没有轻易定夺,而是从夜里10点到凌晨5点,带着社员逐户查看并记录每人家里的存粮情况,然后定下了“谁家粮食少,就给谁家多分”的规矩,让争执的社员无话可说。公平是权力的底色,村党组织书记要把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必须摒弃私心的影响、人情的干扰、利益的羁绊,坚持公道正派、不偏不倚,护理不护人,维护绝大多数群众利益,才能有权有威、群众信服。绝不做“门槛上的鸡蛋”滚出滚进都行、不做“墙头草”顺风倒,没原则没底线没人格。
既要讲原则也要讲感情。农村历来就是人情社会,讲感情、重亲情,这是人之常情。但怎样对待感情,如何过好亲情关和友情关,对每一名村党组织书记来说,都是一种考验。现实中,面对乡里乡亲,有的村党组织书记“宁失原则不失感情”,谁的忙都想帮,谁的事都想办;有的只顾私情不顾公道,优亲厚友、厚此薄彼。共产党人“讲感情”与“讲原则”是一致的,要合情合理处理一切事务。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原则,“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共产党人的感情。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严格按规矩办事、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同时,又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使农村发展有盼头、农民群众有甜头。
(六)一定要有好口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村党组织书记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村党组织书记的一言一行,群众看得最清楚。只有自己走得正、行得端,要求别人才有底气、说话办事才能硬气,也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职务是一时的,名声是永恒的。做一任村党组织书记,时间不过五年,但做得好不好,在群众中的评价却是一辈子的,甚至会影响到下一代。干得好,群众就会认可,即使下台不干了,群众提起来也是满口赞誉,自己也光荣;如果干得不好,甚至贪污村产、滥用权力,那是不得人心的,自己和家人在村子里也抬不起头。作为本乡本土的一员,村党组织书记必须重名节、惜名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这不仅是服务群众,更是成就自己。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自己说好不算好,老百姓说好才算好。事实上,服从上级和服务群众是统一的,只有群众认可支持,有了好的“口碑”,才能得到上级的认可和奖励,得到“奖杯”。要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标准,遇事多听群众意见,从群众呼声中找差距、找问题,让群众画像打分,靠群众的监督,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成效取信于民。
只有自身硬气,群众才会服气。清正廉洁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底线,也是最根本的能力。这个能力不过硬,其他能力都等于零。村党组织书记这个“乌纱帽”虽不起眼,但一旦把“微权力”当成敛财的“敲门砖”,啃噬的是群众的信任感,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输掉的是党员干部的口碑。现实中,面对集体经济、拆迁补偿、工程项目、扶贫资金等方面的利益诱惑,个别村干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签个字、盖个章都要得点好处,甚至出现了触目惊心的“小官巨贪”。公生明、廉生威。新时代的村党组织书记必须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以自己的无私无畏,大胆工作、公正裁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农村党员既是最基层的群众,更是第一线的党员,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也是党联系村民、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任何时候,都要牢记党员身份,谨记入党誓词,努力做到带头守纪讲政治、带头学习提素质、带头作为比奉献、带头致富促发展、带头服务作表率、带头自律树形象,成为党在农村基层高高飘扬的一面面鲜红旗帜。
(一)要带头守纪讲政治。党章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讲政治不仅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途径,也是党员的根本遵循。讲政治,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懂规矩、守纪律,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干事。
纪律规矩是带电的“高压线”。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我们党没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农村党员作为基层的先进分子,必须带头遵守党章各项规定,时刻用党章、用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党的纪律规矩办事,明白严守纪律规矩的重要性和不讲纪律规矩的危害性,始终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任何时候都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但政治纪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纪律,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重要基础。”要遵守政治纪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遵循组织程序,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始终在纪律规矩范围内从事;必须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违背组织意愿。
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大家乡里乡亲,彼此熟悉,但农村党员特别是边境一线地区的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顾及颜面、左右摇摆、态度暧昧。对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渗透,要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坚决斗争,反对一切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行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二)要带头学习提素质。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学习本领是党员必须具备的第一位本领”。农村党员因为各种原因受教育程度相对要低一些,更要及时补课充电、加强学习。
先进不先进,学习要跟进。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能不能发挥好,体现得充分不充分,和党员是否注重学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不读书、不看报,热衷于喝酒打牌,那先进性就无从体现、无法体现。知识决定底蕴,见识决定水平。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多一些知识的滋养熏陶,才能看得比别人更远一些、做得比别人更好一些,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学习不停步,本领就会大进步。身处当今这个信息井喷、知识裂变的时代,面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党员要认真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不断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积极参与技术改良;学习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增强做好合作经济、集体经济的能力;学习市场经济知识,掌握市场运行规律,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快知识更新、拓宽眼界视野,真正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社会发展的引领者、服务凝聚群众的主心骨。
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高手在民间,要善于向群众学习,学习他们勤劳的品格、乐观的态度、奋进的精神,积极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智慧,切不可自以为高明。但也不能“跟在群众后面跑”,而是要善于引导群众、启发群众、教育群众、提升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所学知识与解决群众困难结合起来、与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对群众不了解的情况要及时宣传,对模糊认识要及时讲清,使群众更好地理解党的主张;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观念要及时纠正,引导和带领群众自愿、自觉、自信地跟党走。
(三)要带头作为比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评价一个党员是否先进,既要看他的思想觉悟、政治表现,更要看他是不是能够积极作为、无私奉献。农村党员只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幸福,才能真正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不作为其实就是不担当。群众是否认可一个党员,主要看他敢不敢担当、有没有作为。如果没有担当精神,不能为民做事,就算不上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当前,有的农村党员看到利益就上,遇到困难就怕,面对任务就躲,背离了党的宗旨,辜负了群众的信任,损害了党的形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重道远,农村党员要自觉担起该担的责任,正确处理好公和私、义与利的关系,主动挑重担、干累活,把担当作为体现在日常中、落实在行动上。
党员既是身份也是责任。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思想带来较大冲击,农村党员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一些无职党员往往认为自己没有职务就没有责任,就没有担当作为的必要,甚至滋生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看客心态,对村集体的事务不上心、不热心,冷眼旁观甚至说三道四,长此以往,不仅损害自身形象,也不利于村集体的发展。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增强主人翁意识,热心集体公益,通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联系群众等方式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出谋划策、建言献策,发挥自身特长,助力乡村振兴。
甘于奉献是党员的本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无论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默默坚守一线的农村党员,还是在洪涝灾害中主动作为的党员干部,都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奉献和担当。当前,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农村党员要主动发扬“老黄牛”式的奉献精神,辛勤耕耘、默默付出,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之中,做到群众有难不推脱,结对帮扶不打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四)要带头致富促发展。农村要富强、农民要发展,关键要有产业支撑、有集体经济。农村党员是村民中的先进分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旗帜和标杆,要主动破除“等”“靠”“要”思想,发挥带头致富、带领致富作用,在探索致富思路上多动脑筋,在奔小康上多想办法,努力成为带动一方发展的“领头羊”。
农民要致富,党员要帮助。农村党员的精神面貌、干事动力对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只有党员首先强化致富意识,才能带动广大群众共思发展、同谋发展、齐抓发展。要带头树立发展意识,克服“给政策给路子不如给资金”等消极思想,努力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新思想、新技术,帮助村民增强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致富奔小康,党员做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给老百姓看。”把带领群众致富落到实处,不仅需要农村党员有带头致富之心,更要有带头致富之能。如果自身不思发展、不善发展,甚至比不上一般群众的发展程度,引领带动作用势必大打折扣。要树立标杆意识,充分用好国家脱贫攻坚、产业帮扶的好政策,立足村情、挖掘优势、科学谋划,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村本户特点、能够复制推广的发展道路,用自己的致富经验树立起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引领群众创业致富。
先富带后富,共走小康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不能落下一人。农村党员是建设全面小康的一线力量,不仅要通过辛勤的劳动、合法的生产经营先富起来,更要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领,为其他群众树立“靠自己走上致富路”的信心和决心,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帮助群众找到致富路子,实现共同富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五)要带头服务作表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是要为人民做事的,并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党员身份不是炫耀的资本和脱离群众的特权,其根本使命是为人民服务。每一名农村党员都要努力成为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机细胞和流动窗口,通过实打实的工作体现先进性。
我是党员跟我上。新时代呼唤新作为,需要广大党员一级一级主动作为,切实把服务群众的要求落实落细。如果党员都自私自利,“各管各家事,各唱各的调”,那村子就不可能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要主动强化党员意识、亮明党员身份,把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价值追求,主动带头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村社会稳定,切实把群众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当好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民生,他多次表示:“我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勤务员,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党自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原则。农村党员是党组织和基层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肩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职责,要始终以“勤务员”的身份定位自己,不厌其烦、不畏其难,始终站在急难险重第一线,宣传解释好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困难问题。
经常走进群众的门槛,把好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为人民服务,归根结底是要解决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服务什么;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们就解决什么困难。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既要防止“应景式”“模式化”的形式主义,又要防止“保姆式”“大水漫灌”式的一刀切。要坚持普遍帮扶和精准帮扶相结合,在确保一般性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定制服务方案,坚持实物帮扶和智力帮扶相结合,创新方式方法,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要带头自律树形象。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都管不住自己,怎么能带动别人?自律,是人的一种觉悟、一种自爱、一种境界。严格自律是共产党员的终生必修课。新时代的农村党员,要自觉树立“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意识,带头履行村规民约、带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自律走前头,真正树立起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自律是最好的保护。自律是高度的自觉,是最灵验最有效的护身符。有的党员干部出问题,往往都是从突破纪律规矩开始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严重,目无组织纪律,把这个村当作“私人领域”,搞拉拉扯扯、利益交换,直到锒铛入狱才幡然悔悟:当初要是自觉自律,就不会有今天的下场。
有自律才会有自由。俗话说:“没有盆的花朵长不直。”缺乏自律的人生就犹如不按时收割的稻田,最后只会误了农时、荒草丛生。自律是对自己的严格约束,看似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好像束缚很多、自由很少,但正是这种严格的自律,才能够确保一个人始终不越红线底线,在法律规矩允许的框架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这才是最大的自由。那些总想突破法纪约束找“自由”的人,常常会身陷囹圄,最终失去自由。
党员要有党员的样子。老百姓怎么看我们的党,最先看到的就是身边党员的样子。每一名农村党员的形象都关乎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关系到人心向背。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在群众中树起示范和标准,以个人形象的优良促进党的形象好转,做一名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群众信赖的好党员好干部。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四篇】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一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如何开展,直接影响到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的充分发挥。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实用【热选10篇】”,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进一步强化党组织在经济建设、社会事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稳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根据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和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围绕“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按照“五好”要求,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先锋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镇“经济强镇、生态美镇、文明城镇”建设和实现“争先进保名次上台阶”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通过三年努力,镇党委在2004年市级“五好”乡镇党委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全镇“五好”村党组织要达到80%,力争达到90%。实现镇村两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得到巩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群众民主权利得到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1、加强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对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坚持观念创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通过一月一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每年2篇调研文章,班子成员上课制等方式,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工作和综合素质。二是规范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全面落实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实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科学决策制度。三是转变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本领。坚持和完善联村包片制度、联系企业制度,每个班子成员除做好分管工作外,还要联系好一个点、一个村、3-4家骨干企业;健全完善1+2信访接待制度、每月16日、26日定期下村接待日制度和结对帮扶制度。四是建立健全抓村级组织建设的有效机制。抓村级组织建设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明确,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建设定期分析和研讨制度、农村工作指导员单项考核和定期汇报、村级组织建设情况定期督查通报、村党组织书记定期例会、村主要干部谈心谈话和村党组织书记目标管理考核等六项制度,切实提高镇党委抓村级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2、加强镇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抓好五种机制:一是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考核末位警告、连续二年考核末位轮岗,联村(厂)双向选择,中层干部竞争上岗,考核与奖金挂钩等措施,促使机关干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提高效率。二是学习教育机制,坚持“四个一”,即有一套学习资料、一本学习记录本、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撰写1篇学习心得。通过每周一次夜学习、学历培训、技能培训、参观考察、每年一次上台汇报等形式,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使学习入耳、入脑、入心。三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机制,实行办公无休日、村民约谈、结对帮扶、夜学夜谈夜读夜访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需,切实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四是多岗位锻炼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将年轻干部放到艰苦环境去锻炼,实行多岗位轮岗实践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五是下村挂职机制,2000年以后新录用的机关干部分三年到村挂职锻炼,分别担任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助理职务,不断积累解决农村实际的经验。
(二)加强以村支部书记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建设。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选优配强村支部书记。坚持“两推一驯和“海推直驯方式,不断扩大村级班子的群众基础,从办厂能人,外出经商和优秀党员中物色,真正把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年富力强、群众公认的“四有”(有党性、有公心、有能力、有魄力)人才选拔进村党组织领导班子。同时规范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储备、使用机制,把优秀村后备干部放到镇机关、村主任助理岗位上压重担锻炼,落实具体培养人,落实培养措施,明确培养责任,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村级后备人才资源库。
2、强化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以镇党员服务咨询中心和成人学校为阵地,进一步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每年对村三委会班子成员轮训一次,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在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的同时,着重抓好村干部和专业户的实用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办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加大激励机制,鼓励在职村干部参加不同层次的学历培训。
3、严格村干部队伍管理。坚持完善村干部聘用制,进一步推进村干部的规范化管理,实行村级分层次动态目标考核管理制度,绩酬挂钩。在深化“群众提议、干部承诺”活动的基础上,建立村干部承诺机制,从每年年初的提议到随时提议,从10以上联名提议到人人可以提议,做到任期内经济发展目标和实事工程建设“两承诺”,增强村干部的工作责任性。建立健全村级招待费用限额制、村干部述职述廉、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等制度。
4、构筑村干部关爱体系。按照“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的要求,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构筑起村干部关爱体系。继续实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做到人人起码有一份保险;建立村支部书记年薪制,在激励的同时,也为跨村任职创造条件;开展“二探望”、“五必谈”活动,即:本人生病探望、家属生病探望;家庭遇到重大变故时必谈,工作遇到困难必谈,干部之间遇到不协调必谈,人事遇到变动时必谈,个人思想遇到苦闷时必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村干部,严厉打击惩处个别群众诬陷、诽谤村干部行为。
(三)以“双育一帮”为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1、以“育苗”为重点,把好党员的“源头关”。建立完善群众推荐、组织推荐、居住地公示和工作地公示的“双推双公示”、凡进必考和班子成员和中层机关干部联系结对等制度,严把入口关,把优秀的苗子吸收到党组织中来。
2、以“育才”为目标,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依托党员服务咨询中心,建立党员分层次培训制度和班子成员上课制,确保农村党员一年内必须接受2—3次集中党课教育。同时按个人需求、行业特点有针对性设立课程进行培训,实行“菜单式”培训,提高党员的自身素质,增强兴业致富的本领。落实党员“设岗定职,联系村务”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建立普通党员实践教育制度,让普通党员轮流主持党日活动,增加学习、锻炼机会,增加各方面才能,从中选拔优秀的人才充实到村干部队伍去。
3、以“帮扶”为举措,实行党员的人文关爱。坚持党委帮支部、支部帮党员、党员帮群众,充分发挥困难党员帮扶基金的作用,通过定期走访慰问、就业推介、免费体检和免费培训等措施,体现党组织对党员的人文关爱。在党员服务咨询中心成立镇流动党员支部,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四)深化推广“明伦经验”,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开展村级规范化建设。认真执行《五乡镇村级工作规范化管理制度》,明确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职责,理顺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规范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和管理程序,制定一系列村级管理制度,出台符合各村实际的《村民自治章程》,完善村级组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村委会向村党组织报告工作、村三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村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级自治运行机制。
2、落实群众“四权”。通过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群众的“知情权”;通过完善村干部述职评议、村干部报告工作制度,落实群众的“监督权”;通过完善“三会决策”机制,即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村三委会提方案、党员大会议方案、村民代表大会定方案,落实群众的“决策权”;通过制订《村民自治章程》,实行村民自治,落实群众的“参与权”,真正实现村党组织领导方式从直接“为民作主”向领导“由民作主”转变。
3、建立村民要事协办和联系群众制度。完善村民要事协办制度,村民有要事,村级能解决的应予以积极解决,村级不能解决的应积极主动地协助其解决,真正发挥村党组织在村民中的“聚民心”作用。建立镇村干部月末走访制度,深入群众,听取民意,了解民情,广集民智。完善结对帮困制度,党员联户、村干部联厂,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做到解民忧,暖民心。
4、抓好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村的创建和推广。明伦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示范村,也是旧村改造、新村建设的示范村。充分发挥好示范村的典型辐射作用,以明伦村为样板,向全镇各村辐射,争取到2007年,有3—5个村成为盛市级示范村。
(五)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1、因地制宜,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坚持从各村实际出发,拓宽发展思路,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集体旧房、新建厂房出租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增强农民收入。合理、科学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和措施,树立“多业并举,多条腿走路”的观念。唱“地方戏”,走“特色路”,走出各具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
2、深化以“三点一室”为载体的“双提高”教育活动。继续深化开展以“三点一室”(宣传点、文化点、体育点和图书室)为载体的“双提高”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把这项工作纳入村级分层次动态目标考核管理,加大对“三点一室”的扶持补助,进一步加强城乡文明一体化步伐。
3、健全和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强化镇会计服务站对村级财务的监督机制。对会计人员实行培训、轮岗、考核等制度,规范会计服务站人员的职责、任务、目标、奖罚措施。继续做好党务、村务、财务三务公开,简化细化公开程序和内容,要让群众看得清、看得懂。健全村级财务年度审计、专项审计和村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建立了以党委书记为全镇村级组织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党群书记、组纪委员为具体落实责任人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责任机制,做到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考核,实行班子成员联村包片制度。各村党组织要根据镇党委的总体部署,按照“五好”目标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计划,建立起相应的组织建设工作责任机制,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认真实施。务求实效。
2、分类指导,加强督查。镇党委一年两次听取和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强化对各村组织建设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并把抓组织建设的工作成效作为评价衡量村级班子的重要依据。对已达到“五好”的村,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再上新台阶,建成示范和样板;对中间状态的村,针对其薄弱环节帮助扶持,促其达到“五好”目标;强化对相对落后的村的重点帮扶工作,采取结对帮带、对口扶持等形式,促其加快转化。
3、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加强业务指导,全力以赴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闻报道、广播电视等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推广先进典型,营造重视、关心、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良好氛围。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事关全局、事关长远,至关重要。全镇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为率先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为更好地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夯实基础工作基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农村扶贫开发一系列部署要求,结合我村支部实际,制定本方案。
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农村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围绕扶贫开发主题,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以加强我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为我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目标要求:按照依法治国、执政为民的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1)组织体系健全。建立健全我村基层组织体系(一名党支部书记,两名党支部委员)。村级配套组织健全。
(2)班子功能增强。进一步配齐配强我村“两委”班子,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的中青年成员为主体,确保村干部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
(3)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确保党员发展工作有计划进行,确保新党员中30%以上党员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致富的本领。
(4)工作机制完善。在支部班子带头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服务农民、组织农民、保护农民制度体系较为完善。
(5)服务保障有力。使我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推动我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
1、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着重从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选拔村干部,对战斗力不强的干部及时予以调整。
2、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农村基层干部任职培训、任期培训,每年利用春节前后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听取意见,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使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
3、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村干部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工作的激情,改进工作作风,做好新时期农村工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4、完善激励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工作报酬、社会荣誉、政治待遇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营造关心、支持和保护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氛围,建立健全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等制度,完善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等制度。
1、加大党员教育力度。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特别是抓好党的当前依法治国等重大决策的学习,突出抓好党章学习。坚持开展党员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进行专业化技能培训。
2、严格党员管理。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组织关系接转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党性分析评议活动。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的管理。
3、完善党员发挥作用平台。深入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建立农村党员发挥作用承诺制。
4、重视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在农村致富带头人、退伍军人、回乡青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发展年青党员,重视发展女党员,力争做到每年发展新党员。全面实行和规范发展党员联名推荐制、票决制、预审和公示制,扩大民主,加强监督。
1、完善村党组织设置。调整和改进村党组织设置,理顺工作关系,形成顺畅的工作运行机制。
2、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进一步明确村“两委”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不断推进党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完善“一事一议”制度。
3、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不断强化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和服务协调功能,通过启发教育、民主教育、示范引导等方法开展工作,自觉运用法律、经济、政策等手段解决问题。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
1、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第一书记切实履行起我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支部书记要担负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在全村上下形成齐心协力抓党建的工作合力。
2、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用三年时间,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我村组织活动场所问题。按照有标牌、办公室、党员活动室、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室、远程教育设备、图书杂志、信息网络、文件资料柜等要求,加强活动场所建设,做到“一室多用”。
3、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和办法,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新经验,使基层党建工作不断适应新时势、符合新需要、迈上新台阶。
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为切实解决相对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发展能力,增强发展活力,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真正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五个好”为目标,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推进规范管理为手段,因村施治、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切实解决相对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现有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通过2年时间完成,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第一年目标要求:
1、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村级党组织统筹协调、引领带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明显增强,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得到完善和发展,“两委”关系理顺,相互配合,工作运行基本顺畅。
2、规范管理有序推进。村级组织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村级事务实行“契约化”管理。
3、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根据当地发展潜力和优势,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并组织实施,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4、社会基本和谐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越级上访,初步形成崇尚文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的乡风民俗和社会风气。
5、农民群众反映较好。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逐步实现,工作业绩得到群众认可,群众满意度达到75%以上。
第二年目标要求:
1、班子坚强有力。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两委”关系协调融洽,团结干事,引导、带领和服务农民群众发展能力强。
2、管理科学规范。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村级事务管理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经济较快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发展后劲的主导产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4、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无重大刑事、治安和信访案件,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生产生活秩序好,社会和谐稳定。
5、农民群众满意。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实现、维护和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工作业绩得到群众肯定,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一)整顿转化解决的重点问题。
1、着力解决村级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不高,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强,“两委”关系不协调,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群众威信低的问题。
2、着力解决村级管理无章理事或有章不循,决策议事不民主、程序不规范,监督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落实,群众意见大的问题。
3、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清,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
4、着力解决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党务村务财务不公开,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宗族派性严重,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
5、着力解决没有村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危旧狭小,不能满足办事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需要的问题。
(二)整顿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1、强班子,提升村级组织发展能力。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着力提升相对后进村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深入系统地开展党性观念、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教育,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知识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两委”班子成员推动发展、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对班子不健全的,要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锻炼,尽快配齐配强班子;对班子成员思想保守、工作没有闯劲的,要适时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对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思进取的,要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承诺”、“双述双评”等办法,强化日常监控检查;对班子不团结、不协调、闹无原则矛盾的,要采取谈心谈话、召开组织生活会等方式,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职责,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形成工作合力;对思想整顿成效不明显,长期外出不在职,群众意见较大的,要坚决予以组织调整,通过乡镇派、外面请、跨村兼等方式,把那些“双带”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创业承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三是立产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发展的成效促进整顿转化。要立足相对后进村实际,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市场需求,在认真分析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找准一条适合相对后进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要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产业经营大户,发挥大户的影响力和拉动力,示范和带动周围农户跟着学、比着干,形成一户带多户,一点连一片的发展格局。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建设各类产业经营小区,通过小区把分散的生产经营集中起来,实现规模扩张,形成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和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行“支部抓协会、党员带群众”党建工作模式,支持培育组建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融资力度,围绕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集中力量新上一批起点高、竞争力强的大型项目和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中小型集群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拉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抓制度,促进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本着规范、简便、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要在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下,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完善的完善。要注重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对活动中的一些好形式、好做法、好举措认真加以总结、提练和完善,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要重点建立健全以“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为主要内容的议事决策机制、以“契约化”管理为主要方式的执行落实机制和以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为主的监督评议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钱。要建立村级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民情责任区、召开民情恳谈会、选聘党员民情信息员、入户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社情民意分析会,一事一议,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级组织,并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五是解难题,推进农村和谐稳定。要始终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作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突破口,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结合相对后进村实际,分类组织实施,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对于财务管理混乱方面的问题,要认真组织清理,及时向群众公布结果;对于治安状况不好的村,要进行综合治理,及时排查、发现和解决群众中的矛盾和纠纷,将各类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于宗族势力影响或干涉村务的,要依法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对经说服教育无效,继续干扰村务的,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对存在土地和宅基地纠纷等遗留问题的,要组织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妥善解决;对基础条件较差、发展基础薄弱的村,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实行项目倾斜,通过协调整合新农村建设、生态能源、整村推进、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推广等项目,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六是建场所,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坚持规范、实用的原则,注重高标准设计、多功能考虑、高质量建设,扎实解决相对后进村无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以满足办事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需要。要依法明确活动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按照“完善功能、一室多用”的要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达到“八有”标准,即有标牌、有党旗、有会议室、有档案柜、有公开栏、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远教设备。在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要建立完善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制度,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加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县委成立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整顿转化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日常工作,抓好具体指导、督促检查、综合调度、典型推广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履好职、尽好责,加强沟通配合,通力协作,以形成整顿转化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大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领导力度,增强指导针对性,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村制度,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年轻后备干部任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副书记,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要融入到村班子之中,坚持“三同”,驻村工作。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各包扶单位签订整顿转化工作责任书。各包扶单位负责人是整顿转化包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能和优势,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扶。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要协助相对后进村开展工作,促进整顿转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各乡镇党委要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整顿转化的目标、内容、措施和进度安排,整顿转化工作方案及时上报备案。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抓好安排部署、日常调度、督促检查工作。乡镇党委副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相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不等不靠,团结带领村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转化一个。
2、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将采取旬汇报、月检查、季调度的方式,加强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调度、检查和指导,并对各乡镇党委、包扶单位和下派村党组织副书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年末对全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验收。各包扶单位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报告一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年底上报专题报告。各乡镇党委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报告一次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年底上报自检评估报告。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年底上报履职报告。同时,县委已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纳入乡镇xx县直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完成任务好的,进行通报表彰;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未完成工作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党组织负责人不评先、不评优,并追究相应领导责任,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做好基础性工作,营造整顿转化氛围。各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要专门设立整顿转化工作档案,对上级文件、本级文件、工作记录和其他各类材料分类建档,实行全程记录。县委组织部将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频道、宁城党建网上开设整顿转化工作专题节目和专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各乡镇党委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简报、板报、宣传画等媒体和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要对整顿转化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培树叫得响、立得住、经得起检验的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整顿转化工作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
2020年9月27日,获嘉县召开全县基层党建暨五项改革推进会,印发了中共获嘉县委《获嘉县深化“五星”创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和《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现就有关事项解读如下:
近日,县委结合我县实际,坚持系统的思维、联系的观点、统筹的办法,就如何构建全县大党建格局,实现党建引领,促进乡村振兴全面实施,尤其是在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强化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这个“领头雁”建设方面,从顶层设计、具体措施落实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研究下发了《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和《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两个文件。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接续乡村振兴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艰巨,同时,根据县委村居巡察反馈情况、信访工作情况等,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势在必行。农村基层党建的关键是乡镇党委,核心是村班子建设,村班子建设的核心是村党支部书记。基于以上原因,为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服务群众能力,切实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乡村振兴,我们就深化“五星”创建和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
文件起草历时近3个月,由县委书记王永记同志亲自主持,多次召开县、乡、村等不同层次干部座谈会,并组织“五星”创建相关牵头部门同志及部分乡镇党委书记专门赴巩义市参观学习。经过充分的酝酿、研讨,最终形成了我县以党建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促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充分体现了县委“以目标思路凝聚人心、以用人导向激发干劲、以督导问责转变作风”的“大党建”理念,是下一步推进我县基层党建、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两个文件相辅相成、各有侧重。《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侧重对农村党组织的综合评价,通过创星评星、正向激励、压实责任,切实建强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侧重“领头雁”队伍建设,突出了农村党支部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分析研判、画像分类,做到精准施策,切实提高治村本领,是强化“领头雁”选、育、管、评、用的导向性文件。
(一)《关于深化“五星”创建实施方案》。
“五星”创建的内容和乡村振兴的内容是一致的,抓“五星”创建实际就是抓乡村振兴的实施。2018年,按照市委要求,我县印发了《中共获嘉县委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学先进群体创五星支部”活动的意见(试行)》(获发[2018]14号),设置“基层党建星”“稳定脱贫产业发展星”“乡风文明星”“生态宜居星”“平安建设星”五星,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扶贫办等部门牵头,制定评选标准,每半年评选一次,同村干部业绩奖励、荣誉激励挂钩,每争创一个“星”,村党支部书记每月上调工资300元,其他干部每月上调工资100元。2019年,全县分两批评选了77个“星”级党支部,累计发放奖励资金33万余元,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运行一年来,也由于创建星级支部设有上限,每颗星不超10个村,很多优秀村由于指标限制评不上,再加上个别乡镇党委在推荐“星级”支部时,考虑均衡多一些等原因,导致“三星”及以上党支部数量过少,没有在全县形成农村党支部全面参与创建的浓厚氛围和以“五星”创建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实际成效。
这次,我们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突出县委县政府关注的涉农工作重点,进一步量化细化评价标准。我们坚持党建是引领,突出五颗星之间“1+4”的关系,“1”为“基层党建星”,“三星”党支部中必须有一颗“基层党建星”。我们坚持稳定是基础,鼓励各村争创“平安和谐星”“乡风文明星”,保持村内和谐稳定,我们坚持发展是目标,设置“产业发展星”和“美丽乡村星”,鼓励村级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文件全文分六个部分:指导思想、内容标准、创建程序、结果运用、组织领导以及附件--每颗星的评价细则。在创建评“星”过程中,坚持做到争创有标准、评审严程序、结果重运用。
争创有标准。我们围绕乡村振兴,更加合理的对创建内容和名称进行了规范,设置了基层党建星、乡风文明星、平安和谐星、产业发展星、美丽乡村星,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牵头负责。总体分值由基础分值100分、加分、扣分项目以及底线标准组成。只有基础分值达到75分以上、总体分值达到85分以上,才能取得评选资格。这里的“底线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票否决项”,存在“底线标准”所列内容,则意味着失去该星的评选资格。具体的评分内容和分值设定在文件附件予以体现。“基层党建星”侧重评价村党支部书记能力、班子作用发挥、党员队伍管理、后备人才储备、管理机制运行以及服务群众基础等情况。存在未实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两委”班子成员受到严重警告或记过以上处分,影响期不满的;“两委”班子成员受到刑事处罚等情况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乡风文明星”侧重评价意识形态学习、思想道德建设、移风易俗效果以及文体活动开展等情况。发生重大舆情或因宗教等敏感问题被市级以上通报问责,影响获嘉县整体形象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平安和谐星”侧重评价综治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投入、社会秩序维持、矛调调解化解、平安宣传以及社会治理等情况。存在同一问题赴县集访2次以上,赴市集访1次、个访2次以上,赴省以上集访、个访、非访的;出现命案、重大刑事案件、被上级挂牌督办等情形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产业发展星”侧重评价农村改革、农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增收等情况。产权制度改革清产核资不到位,存在不合理合同或无协议侵占集体资产资源行为的;辖区内存在“散乱污”企业被查处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市级以上检查考核中,存在硬伤问题被点名通报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美丽乡村星”侧重评价村庄规划、公共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情况。存在占用耕地建农房或者违规使用农业设施用地现象的;因环境卫生问题被市级以上机关或者新闻媒体通报、曝光的,取消该星评选资格。
评审严程序。“五星”评选按照“村级申报、乡镇推荐、部门评审、县委确定、结果公示”的程序进行,一年评选一次,动态管理。村级申报。村级党组织对照“五星”内容标准、评价细则,逐项打分自评,基础分值和总体分值同时达到相应分值(基础分值75分以上,总体分值85分以上),就可以向乡镇党委申报相对应的“星”。乡镇推荐。各乡镇成立镇级评审组,对“一星”“二星”党支部进行评选,并推荐上报“三星”及以上党支部。部门评审。由县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成立县级评审组,对“三星”及以上党支部进行评审,并抽查20%的“一星”“二星”党支部。为确保评审的公平、公正,评审工作由县纪委监委同步介入,发现弄虚作假、降低标准的,将追究相关乡镇、部门及责任人责任。县委确定。县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三星”及以上党支部名单。结果公示。对评选出的“星级”党支部,在县新闻媒体和所在乡(镇)村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对公示期间收到的问题反映和举报,认真进行核查。如情况属实,取消评选资格,并追究相关乡镇和评审部门责任。
结果重运用。侧重正向激励,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等问题,坚持做到“六个挂钩”。将“五星”与村干部工资绩效挂钩。村“两委”干部现有报酬的30%作为绩效。“一星”党支部,村“两委”干部绩效工资发放30%的50%,“二星”党支部,绩效工资为30%的100%。无星不发放绩效。“三星”及以上党支部实施奖励,每创一星党支部书记每月奖励300元,其他村“两委”干部每月奖励200元。奖励资金从所在村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同时,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三星奖励3000元、四星奖励30000元、五星奖励50000元,作为村级经费进行奖补。与村干部政治荣誉挂钩。“三星”及以上村党支部书记,实行“四个优先”,即优先评先评优,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四星”“五星”党支部书记,优先推荐兼职乡镇人大副主席人选,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招录。与项目资金安排挂钩。在不改变资金用途、项目性质基础上,优先向“三星”及以上党支部村倾斜。与村民民生待遇挂钩:“三星”及以上党支部,在幸福积分县级资金配套上予以倾斜,县财政每村每年奖补1000元。如果成功争创“平安和谐星”,一星、二星的,对村内7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年120元奖励;“三星”及以上有“平安和谐星”的,70周岁以上老人在落实120元奖励的基础上,县级财政还要增加奖励,每人每年奖励60元,每人每年达到180元,以及其他能够实施的民生待遇。与后进党组织整顿挂钩。“一星”及以下党组织部,纳入后进村整顿管理,必要时及时进行组织调整。与乡镇党委年度考核挂钩。将各乡镇“五星”党支部创建成效量化为重要分值,纳入县委对乡镇总体绩效考核内容,与乡镇党委及党委书记年度考核、评先评优、绩效奖励、提拔重用等挂钩。
选好一个人,带强一个村。农村党支部书记是村级班子的领导核心,是农村基层党建的关键所在,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文件从村党支部书记的“选、育、管、评、用”以及压实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对下一步加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共分五个部分:
文件第一部分,侧重“选”头雁。乡镇党委对现有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研判分类,重点研判村党支部书记个人德、能、勤、绩、廉和整体班子在产业发展、集体收入、农村改革、班子运转、信访稳定等方面的情况。把村党支部书记分为“引领型、潜力型、守摊型、问题型”等四种类型。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五篇】
大家好,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专题党课,我讲解的课题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今天的课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深刻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二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三是如何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问题的学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首先,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虽然城乡人口比例早已发生了逆转,但是,仍然近一半的人口生活于农村,农村社会的稳定仍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与改革开放前的农村相比,今天的农村也是多种力量交织的场所。既有党的组织存在,也有家族或宗族组织的存在,抑或资本和社会力量的发展。这些不同主体之间,价值取向分殊、利益诉求各异,有的甚至相互冲突。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必然危害农村社会稳定。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发展来看,只有党的组织才有能力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价值和利益整合。因此,必须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质量,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是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整合能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前提所在。
其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上,人民生活不断得到改善,2019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6021元,这与改革开放之前或之初不可同日而语。政治上,农村基层民主有序发展,农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数亿农民得到了民主训练,提高了民主能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既得益于农民的创新精神,也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推动。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既要释放农民的创新活力,同样也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农民创新性行动的组织和领导,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
再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保障。作为一个依靠农民而取得革命胜利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获得农民认同和支持的根本原因所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农民相互交织的历史实践表明,什么时候农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切实的维护和保障,农民对党的认同和支持就会增强;什么时候农民的利益诉求受到损害,农民对党的认同和支持就会减弱。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农村政策的执行者,农民利益能否得到切实维护,政策执行是关键。没有高质量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再好的农村政策也会变形走样。因此,必然要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切实维护农民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农民对党的认同和拥护,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那么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呢?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问题的学习。
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着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的现象。由于部分基层领导会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中,不愿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上,对于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也都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甚至有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形同虚设,由行政工作代替了党组织活动,很少将党组织活动提到支部议事流程中,更有甚者基本没有党组织的建设活动,只是在行政工作中就事论事地处理相关工作。
(二)对基层党员及干部的管理较为松懈。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六篇】
摘要: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研究和解决深化改革给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试从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对策三个方面来探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1.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村群众的利益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连接的链条出现了断裂,党组织原有功能的实现空间逐渐缩小。而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仍沿用计划经济时代带有浓重行政色彩的领导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因此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及其综合配套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普遍存在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应对乏力的问题。职能转变没有及时到位,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手段减少、功能弱化,导致帮助农民研究市场、熟悉市场、进入市场、开拓市场的办法不多,组织农民进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能力不强,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都与农民群众加快发展、增收致富的愿望和要求产生了很大差距。
2.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方面还有待提高。随着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制度的不断推进和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行,广大农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明显增强,这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两委”班子不协调、村干部执政能力不强、个别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不公不廉、台上台下争权夺势、家族派性严重等方面,个别地方在村支部和村委会选举中,个别人靠贿赂选民、靠家族势力、靠夸口许愿当选,影响很坏。另外,一些群众不能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常常被少数人利用宗族、宗派观念拉拢左右等,这些基层干部“非正常”当选后,引发了各种矛盾纠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稳定和民主政治建设健康发展。
3.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与活动方式还有待改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的经济社会身份出现了重大变化,农户由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单纯的生产者变成了相对独立的具有法人地位的市场主体,由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社员变成了村民自治体制下的村民,农村社会出现了不同的职业群体和社会阶层。农村社会阶层中既有掌握一定生产资料、雇用一定人员的个体、私营企业主,也有受雇于企业或在乡镇企业工作的人员;既有离土离乡、完全脱离农业生产的外出务工人员和个体工商业者,也有半农半商、半农半工和完全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在一、二、三产业和遍布城乡的众多行业里,都活跃着广大农民的身影。随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农村出现了生产大户、农业协会、经济联合体、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各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不断产生。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城中村开发,新的农村社区不断涌现,传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已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开放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要求,“空间覆盖不到位、职能定位不科学、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日益突出。
1.农村社会权力结构变化。在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后,我国农村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基本政治格局。所谓“乡政”,是指以乡这一级作为国家基层政权单位,代表国家,负责执行国家政务;所谓“村治”,是指以村这一级作为社会自治单位,代表农民,负责治理农村内部事务。与“政社合一、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相比较,村民自治后的农村权力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第一,乡镇政府同村委会的关系不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上下级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协助与合作关系。第二,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虽然还是属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农村基层权力结构已经从一元化领导向二元权力模式转变。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村党支部处于领导核心地位,享有对村民自治的政治领导权;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的组织机构,直接行使村务管理权。第三,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外的其他因素,例如,大量出现的专业协会、老年人协会、红白理事会、禁赌协会等,在农村基层也扮演着相当重要角色,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公共权力体系的运行,对村党支部领导核心地位造成影响。事实上,在村民自治制度实行以后,党的领导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着被弱化、被排斥和被否定的现象。
2.村民自治制度安排的不周延性。由于在基层推广民主的现实条件,村民自治制度的安排应该是“于法周延,于事简单”。但是,现行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在许多关键的地方不清晰、不具体、不明确,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不和谐状态。一是没有明确村党支部领导地位的实现途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上述条文虽然明确了村党支部享有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权,村委会享有村民自治权,但对于什么是领导权、什么是自治权;领导权和自治权如何体现;发生争执相矛盾时又如何裁决等问题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二是没有明确农村“两委”之间的职权范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管理本村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支部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讨论决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协调利益关系。”由此可见,上述条文存在较多重叠交叉,造成农村“两委”权力边界模糊不清。三是村委会成员候选人任职资格条件过低。对村委会成员候选人只有年龄上的要求,即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此外,对于村党支部的领导机制、基层干部的激励机制以及村民自治的保障机制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明文规定。
3.农村党组织自身建设状况。党的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党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党员队伍的变化,对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现阶段农村党的建设的整个系统工程,与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并不完全适应。在思想建设上,表现为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不够,和谐文化建设力度不大,引领社会思潮能力不强。在组织建设上,表现为党组织设置形式与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不适应,村级组织贯彻执行政策能力与党的农村工作任务不适应,一些地方村党支部、农村党员自身能力与先进性、代表性要求不适应。在作风建设上,表现为少数农村党员干部作风飘浮,有些镇村干部忙于应酬应付、重形式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在制度建设上,表现为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工作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村党支部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有些村干部依法依规办事意识和能力不强。在反腐倡廉建设上,表现为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腐化问题时有发生,村务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腐败现象有向农村基层滋生蔓延之势。
1.选好配强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并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尤其是要配强乡村党组织书记。俗话说:“富不富在支部,好不好在领导”。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是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官虽小,但责任重大。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两推一选"的选任方式,按照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强的“三强”要求,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党组织在村级配套组织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要大力推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鼓励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
2.提高村干部的公信力,夯实领导基础。针对当前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从提高村干部公信力出发,增强村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首要的是解决好选人问题。必须以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特别是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和支部班子。要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树立良好形象。改变村干部办公机关化的倾向,改“门诊”为“出诊”,以民情恳谈、夜谈、访谈为载体,经常倾听意见和建议,加强沟通,凝聚人心。落实制度治村、村务民主决策制,杜绝“家长制”、“一言堂”现象。
3.把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建章立制,按照制度办事,使农村工作规范化。一是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以开办村干部素质提升班为抓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理论教育,以党情、村情、民情为主要内容的形势任务教育,同时强化对村干部的能力培训,重点加强新农村建设所需的应急能力培训工作,着力提高村干部带领村民致富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培训使村干部特别是村主职干部达到“五个有”的标准,即政治坚定有信念、实践宗旨有办法、依法办事有威信、发展经济有本领、协调配合有核心。二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从转变村干部作风入手,进一步深化村级全程代理服务制,开展群众对村干部的实事公评活动,建立村干部报酬评议制度,使村干部的报酬与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度挂起钩来,同时对不履行岗位职责、工作失职的村干部,严格执行违规责任追究制。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七篇】
坚持党课教育的党性原则,就是党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符合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党课讲授者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自觉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党员群众.党课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当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结合党员队伍的实际情况,针对党员关心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统筹安排,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党课教育的价值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通过有的放矢地教育,把党的基本理论情理交融地渗透到党员心里.这就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认真研究分布于不同行业、从事不同职业的党员情况和需求,分析党课教育对象的特点,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运用党的基本理论,有针对性地帮助广大党员认识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注意把党课教育同分析解决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同广大党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完成本单位的任务、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每听一次党课,都有新的收获和启发.
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
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带头讲党课,又要带头听党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联系思想、工作和作风建设实际,每年至少为基层党员、干部讲一次党课.”党员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党员作出表率,是坚持党课制度、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
坚持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引导党员结合党课讲授进行讨论交流,是消化党课内容、提高党课质量的有效方法,也是营造党内生活的民主氛围,调动党员积极性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一次好的党课,应当激发出党员平等的讨论、同志式的批评内动力,而且应当允许不同认识、不同见解的争论,从而使党员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党员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这就需要围绕党课主题,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党员讨论交流,把党课讲授引向深入.通过讨论交流,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帮助党员明辨是非、提高觉悟、增强党性.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八篇】
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中组部和基层党委对加强阵地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随着党面临的形势和工作的新变化,也赋予了基层阵地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严格遵守党章和执行党的重大决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基层工作是党和国家一线的工作。俗语讲,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要正确判断当前新疆的历史方位和党中央战略全局中的重要位置,科学的分析基层工作在国家和自治区稳定发展和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辩证的思考民族问题在新疆长期存在且需下大力气改善的实际情况,正确处理党心、民心、政心三者间的关系;要准确把握党的决议、政策的阶段性和时代性,充分理解在一定范围有它的实际意义和影响力,防止断章取义、偷桃换李,要深刻体会它的完整性和发展性,对惠及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内容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建设基层发展基层做出力量。
近代有本书《资治通鉴》,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规律和典型的事件。重要的有一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要突出把握它的阶段性。每个时代有它的文化和特点。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这个时代才具有真正的历史意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话在历史很多朝代发生过多次。要突出把握它的连贯性。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且普遍发生联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诸如此类的认知。特别是政治,事关国家和全民的事情,具有传承和继承性。否则是经不起时代和历史的检验。要突出把握它的连带性。政治工作方方面面,发生在国家和地区的角角落落,较起真来,不能回避,处理的好会带动基层的稳定和发展,处理不好会阻碍基层的稳定和发展。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是一个极为敏感和严肃的问题。
基层阵地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线。但容易出现几种情况。一是工作多人管。要避免指导思想和原则的单一性,同时也要防止甩责任、撂摊子的现象发生,切实打牢顶层设计,防止一拥而上的怪现象。二是工作一人管。落实工作一人说了算。搞家长制和一言堂。要避免过度揽权和独裁,防止党的民主集中制在底层发生动摇。三是工作没人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工作没有落实。要强化责任监管,恩威并用,解决和处理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四是工作软弱涣散。造成工作质量不高,影响党和国家工作在群众中的威信。
改革、发展和稳定,稳定是第一位的工作。特别是当前新疆的维稳形势,斗争艰难。第一责任到位,必须与考核和奖惩挂钩,要明确认知要干什么和为什么要这么干,否则无路可走。第二监管到位,克服工作中易出现的思想松懈和麻痹情绪,切实增强基层工作的紧迫感。第三放管结合,不断强化责任感和优越感,极大的激发来自团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强势管理,军事上有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就是说这个道理。
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实践证明,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如今的辉煌成绩。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针对性,做到点对点、点对面和点对线的紧密结合,充分阐述基层阵地的正面意义;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辐射性,把基层阵地的潜能发觉出来,让它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结果,发挥它的光和能量;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有效性,基层阵地作为党和国家的基层组织,有职责有义务,要充分代表党和国家发声,为党和国家工作;要切实增强阵地服务的群众性,让群众积极参与到阵地的各项活动中来,让他们感受到阵地的变化和发展。
基层工作内容很多,没有人干,最终会落空。党员是中坚力量。要加强基层党支部的建设,完善各类制度和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员队伍中来;要切实加强党组的担当意识,增强党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基层阵地建设没有固定的样式和模式。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就是因为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相信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全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一定把我们党和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中国人民伟大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九篇】
农村变不变,基础在党建;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__指出:“基层是_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_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任,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切实抓好农村党组织建设是_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管党治_基本任务、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__报告、《_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_支部工作条例》都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强_村党组织建设必须有一个好班子、一名好支书、一支好队伍。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党组织是_“肌体细胞”“神经末梢”,建得好不好,直接影响着_组织体系强不强、_功能强不强、组织力强不强。__指出:“一个村子建设得好,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党支部。”__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_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_主张、_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多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正在推进,美丽乡村将成为我们的亮丽名片,这些都对村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做到“六个好”,才能像“吸铁石”一样把乡亲们凝聚在一起干事创业,建设美好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开创美好未来。
(一)_建设要好。作为_基层组织,只有_上坚强有力,才能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带领广大群众奔向致富小康之路。基层党组织要做到_上坚强有力,必须坚持以_____导,把旗帜鲜明讲_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_上行动上同以__的_保持高度一致。
能力来抓经济运行、抓基础设施建设。要用好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加快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注重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班子成员,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储备,着力锻造一个坚强领导_,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使乡村事业发展“芝麻开花节节高”,使群众的幸福生活“倒吃甘蔗节节甜”。
能力过得硬,做事有底气。做任何事情,没有“两把刷子”,没有过硬本领,光耍“嘴皮子”,不出活、没成效,那是说服不了人的,时间一长就会“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要持续实施村干部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统筹用好乡镇党校、农村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等资源,既提升理论素养,又提升实用技能,用过硬的能力本领带领群众攻坚克难、开创佳绩,让群众不断抓好“粮袋子”、丰盛“菜篮子”、装满“钱袋子”,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组织生活要好。_组织生活是党内_生活的重要内容和载体,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__指出,严肃党内_生活是全面从严治_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_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_生活抓起。基层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是整个党内_生活的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村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还存在不少问题,内容单调、形式单一,一些支部开展“_、_命”主题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有差距,往往以集体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甚至把组织生活会开成了党员大会、支部书记工作布置会、报告会,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影响了党支部的威信。
组织生活应“热”起来。党内生活的火炉只有常烧常旺、保持高温,才能锻造出钢铁般的党性。没有常态化的组织生活,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_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贯彻落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都将失去应有的效果和效能。党员参加一次高质量的组织生活,就等于参加了一次_体检,获得了一次打扫灰尘、净化灵魂,增强_免疫力的党性检修。必须真正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落细落实,不断锤炼坚强的党性修养。
组织生活应“活”起来。农村党员生产任务很重,开展组织生活不能生搬硬套,要在“活”字上做文章、在“创新”上下功夫,使组织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多彩,更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要结合本地实际,把组织生活与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现场教学等结合起来,与慰问贫困党员、走访老党员等结合起来,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一些便于组织、便于安排的有益活动,使农村党组织的生活真正动起来,农村党员真正参与进来。当然,绝不能以组织生活的名义,搞成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等庸俗化、娱乐化活动。
组织生活应“严”起来。组织生活的目的是锤炼党性,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咬耳扯袖,如果搞成无原则的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组织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有的农村党组织常年不开展组织生活,一些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有的党员干部对_组织生活缺乏正确认识,把_组织生活等同于群团活动,追求趣味性、娱乐性;有的把组织生活会开成表扬会,等等。__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必须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对党员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四)制度落实要好。__多次强调,要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向制度建设要长效,把制度优势充分释放出来。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是推进农村党组织建设的治本之策、根本之策。如果想问题、办事情不按制度要求、不受制度约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那就会失范失控。
制度既要落地生根,更要开花结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根本上要靠制度。村党组织要有效落实_各项富民惠民便民政策,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机制,推行村组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动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元制定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进一步提升制度规矩意识。
引导村民建立“乡土味”的制度。制度好坏的标准很多,可以简单归结为“务实管用、简便易行”8个字。特别是在农村,制度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要符合农民实际需要,要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有生命力,决不能在文字、内容、体例、表述上玩花样,结果好看不好用。村党组织教育、引导、支持村民制定村规民约、村民自治规章等制度,也要按照这个标准来,确保农民看得懂、能理解、愿遵守,实实在在解决问题。
自觉做制度执行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离不开责任担当。__强调,不能让制度变成稻草人、纸老虎。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如果支部不带头遵守制度维护制度,那么广大群众也不会把制度当回事。村党组织要把制度当作底线、红线、高压线,带头认真学习制度,带头提高制度意识,带头强化制度执行力,进而推动村民尊重制度,提高制度规则意识;遵守制度,以制度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执行制度,学会用制度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矛盾。
(五)工作实绩要好。农村党组织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领导者、推动者、实践者,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如果干一年、两年甚至一届都还是“涛声依旧”,村子发展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没有改善,即便班子成员不贪不占,也不能说这个班子是个好班子,其本质还是懈怠、失职,也是一种腐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扎扎实实干。评判一个村党组织班子的工作,不能只看他们说了什么,更要看他们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班子成员竞职都要发表演讲,承诺自己任职期间要干多少事、为群众谋多少利,但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成了,说得再好、再动人,没有变成现实,就是在糊弄群众、欺骗群众。如果只是图个名誉,习惯于装装样子,开个会、露个面就等于干工作了,那是肯定过不去的,群众也不会答应。只有在其位、谋其政、履其职、担其责、成其事,干出一番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成绩,才算是不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
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功劳与苦劳是相互联系的,苦劳是功劳的前提,功劳是苦劳的预期结果。近几年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很重,很多村干部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员都是“五加二”“白加黑”,走村入户、发展产业,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村干部不得不吃住都在村委会,一个月也回不了几次家。但如果没有干出成绩来,拿不出过硬的工作业绩,即便自己再辛苦、再难熬,也是很难得到大家认可的,还有可能搞成形式主义。千万不能以为天天坐在村委会加班加点,做出一副勤恳付出的假象,就算劳苦功高了。
脱贫又致富,实绩才能立得住。群众增收致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村党组织工作实绩好不好,能不能领富带富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老百姓很直接、很实在,评价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看的就是实绩。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带领群众走共_道路。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第十篇】
根据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为切实解决相对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发展能力,增强发展活力,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真正取得实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五个好”为目标,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推进规范管理为手段,因村施治、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切实解决相对后进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广大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目标要求。现有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通过2年时间完成,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第一年目标要求:
1、班子建设得到加强。村级党组织统筹协调、引领带动、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明显增强,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得到完善和发展,“两委”关系理顺,相互配合,工作运行基本顺畅。
2、规范管理有序推进。村级组织学习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并得到有效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三公开两报告”工作法,村级事务实行“契约化”管理。
3、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根据当地发展潜力和优势,明确发展思路,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立主导产业并组织实施,农民收入有所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4、社会基本和谐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越级上访,初步形成崇尚文明、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的乡风民俗和社会风气。
5、农民群众反映较好。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得到逐步实现,工作业绩得到群众认可,群众满意度达到75%以上。
第二年目标要求:
1、班子坚强有力。党组织“推动发展、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两委”关系协调融洽,团结干事,引导、带领和服务农民群众发展能力强。
2、管理科学规范。决策有程序、参与有秩序、理事有章法、监督有成效,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和发展,村级事务管理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经济较快发展。形成具有特色和发展后劲的主导产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4、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化解,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无重大刑事、治安和信访案件,乡风文明,邻里和睦,生产生活秩序好,社会和谐稳定。
5、农民群众满意。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有效实现、维护和发展,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工作业绩得到群众肯定,群众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一)整顿转化解决的重点问题。
1、着力解决村级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素质能力不高,思想不解放,观念陈旧,市场经济意识差,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需要,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不强,“两委”关系不协调,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群众威信低的问题。
2、着力解决村级管理无章理事或有章不循,决策议事不民主、程序不规范,监督措施不完善、不到位,农民群众合法权益、民主权利得不到有效落实,群众意见大的问题。
3、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清,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无钱办事的问题。
4、着力解决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生硬,党务村务财务不公开,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宗族派性严重,纠纷排查化解不及时,社会矛盾突出的问题。
5、着力解决没有村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危旧狭小,不能满足办事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需要的问题。
(二)整顿转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1、强班子,提升村级组织发展能力。坚持思想整顿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着力提升相对后进村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要围绕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深入系统地开展党性观念、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教育,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知识技能培训,着力提高“两委”班子成员推动发展、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对班子不健全的,要积极物色人选,加强培养锻炼,尽快配齐配强班子;对班子成员思想保守、工作没有闯劲的,要适时组织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坚定发展信心和决心;对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思进取的,要积极推行契约管理、“双向承诺”、“双述双评”等办法,强化日常监控检查;对班子不团结、不协调、闹无原则矛盾的,要采取谈心谈话、召开组织生活会等方式,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明确职责,化解矛盾,促进团结,形成工作合力;对思想整顿成效不明显,长期外出不在职,群众意见较大的,要坚决予以组织调整,通过乡镇派、外面请、跨村兼等方式,把那些“双带”能力强、办事公道、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推荐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要实行后进村党组织书记调整备案制度,县委组织部直接掌握村党组织书记任免情况。要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健全村级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年度创业承诺制和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全面掌握、准确评价村班子作用发挥情况及村干部履职情况,并严格兑现奖惩。要完善激励保障措施,有效调动和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使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
三是立产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顿转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经济发展的成效促进整顿转化。要立足相对后进村实际,围绕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市场需求,在认真分析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发展重点和主导产业,找准一条适合相对后进村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要积极培育各种类型的产业经营大户,发挥大户的影响力和拉动力,示范和带动周围农户跟着学、比着干,形成一户带多户,一点连一片的发展格局。要因地制宜开发和建设各类产业经营小区,通过小区把分散的生产经营集中起来,实现规模扩张,形成规模优势,不断扩大和增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按照“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推行“支部抓协会、党员带群众”党建工作模式,支持培育组建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相对稳定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地把农民组织起来,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和融资力度,围绕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集中力量新上一批起点高、竞争力强的大型项目和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的中小型集群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拉动作用,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抓制度,促进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本着规范、简便、实用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村级组织工作规范化。要在党章、《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下,对现有制度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修订的`修订,该完善的完善。要注重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形成的认识成果、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成果,对活动中的一些好形式、好做法、好举措认真加以总结、提练和完善,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形成推动工作的长效机制。要重点建立健全以“四议三公开两报告”为主要内容的议事决策机制、以“契约化”管理为主要方式的执行落实机制和以村务、财务、党务“三公开”为主的监督评议机制,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管钱。要建立村级社情民意收集分析解决机制,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民情责任区、召开民情恳谈会、选聘党员民情信息员、入户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乡镇党委、村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社情民意分析会,一事一议,确保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反映到党级组织,并得到及时妥善解决。
五是解难题,推进农村和谐稳定。要始终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急难问题作为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突破口,按照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首先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结合相对后进村实际,分类组织实施,让群众感受到整顿转化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对于财务管理混乱方面的问题,要认真组织清理,及时向群众公布结果;对于治安状况不好的村,要进行综合治理,及时排查、发现和解决群众中的矛盾和纠纷,将各类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建立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于宗族势力影响或干涉村务的,要依法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对经说服教育无效,继续干扰村务的,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对存在土地和宅基地纠纷等遗留问题的,要组织相关部门,依法进行妥善解决;对基础条件较差、发展基础薄弱的村,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实行项目倾斜,通过协调整合新农村建设、生态能源、整村推进、种植和养殖新技术推广等项目,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
六是建场所,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坚持规范、实用的原则,注重高标准设计、多功能考虑、高质量建设,扎实解决相对后进村无活动场所或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以满足办事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需要。要依法明确活动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按照“完善功能、一室多用”的要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达到“八有”标准,即有标牌、有党旗、有会议室、有档案柜、有公开栏、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远教设备。在加强村级活动场所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要建立完善活动场所的管理使用制度,以管促用,以用强管,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成为村级组织服务群众和党员学习、工作、活动的主阵地,成为农民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接受培训、咨询信息、参加文娱活动的综合场所,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服务中心,不断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县委成立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县整顿转化工作进行统筹安排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的日常工作,抓好具体指导、督促检查、综合调度、典型推广等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履好职、尽好责,加强沟通配合,通力协作,以形成整顿转化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大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领导力度,增强指导针对性,实行县级领导联系乡镇、村制度,从县直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年轻后备干部任相对后进村党组织副书记,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要融入到村班子之中,坚持“三同”,驻村工作。县委组织部与乡镇党委、各包扶单位签订整顿转化工作责任书。各包扶单位负责人是整顿转化包扶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充分发挥本单位、本部门的职能和优势,从党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信息、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扶。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要协助相对后进村开展工作,促进整顿转化工作目标的实现。各乡镇党委要成立专门组织,组建整顿转化工作队,实行领导干部包村,先进村与后进村结对。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区分不同情况,逐村制定整顿转化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整顿转化的目标、内容、措施和进度安排,整顿转化工作方案及时上报备案。乡镇党委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抓好安排部署、日常调度、督促检查工作。乡镇党委副书记是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相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不等不靠,团结带领村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地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整顿一个、见效一个、转化一个。
2、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取得实效。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将采取旬汇报、月检查、季调度的方式,加强对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调度、检查和指导,并对各乡镇党委、包扶单位和下派村党组织副书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年末对全县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验收。各包扶单位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报告一次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年底上报专题报告。各乡镇党委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报告一次整顿转化工作进展情况,年底上报自检评估报告。下派的村党组织副书记每月要向县委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办公室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年底上报履职报告。同时,县委已将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纳入乡镇xx县直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完成任务好的,进行通报表彰;对行动迟缓、措施不力、效果不好,未完成工作任务的,予以通报批评,党组织负责人不评先、不评优,并追究相应领导责任,确保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做好基础性工作,营造整顿转化氛围。各乡镇党委和相对后进村党组织要专门设立整顿转化工作档案,对上级文件、本级文件、工作记录和其他各类材料分类建档,实行全程记录。县委组织部将在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频道、宁城党建网上开设整顿转化工作专题节目和专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各乡镇党委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简报、板报、宣传画等媒体和工具,大张旗鼓地宣传相对后进村整顿转化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要对整顿转化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培树叫得响、立得住、经得起检验的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整顿转化工作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