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爱国 分享 时间:

全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提升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全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市坚持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坚持"四下基层",用好调查研究,系统掌握全市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建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明确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要抓什么、怎么抓、如何抓得好。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

面对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任务新要求,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领导协调作用不够。少数县乡领导干部片面认为,抓党建就是抓"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的规范落实,没有真正厘清"党建"与"党务"的关系,没有把党建工作真正转化到推动发展、引领治理、服务群众,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要求上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还没跟上,一些县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对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研究不够深、不够透,特别是对当前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探索不够、办法不多。二是职责分工还没跟上,一些领导干部表示,各级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项小组出台的工作方案,相互牵扯、交叉,不利于执行。有的乡村干部反映,乡镇要做什么,村里要做什么,大家认识比较模糊,对乡村如何振兴"心中无数"。三是措施办法还没跟上,一些地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要还是以下派工作组(服务队)、驻村第一书记等为主,在加强能人回引,以及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作用等方面考虑得不够多。

二是党组织的组织力不够。一些乡村干部谈到,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带动能力不强,停留在乡镇部署什么就做什么,很多村看到更多的是设施落后、发展滞后、阵地闲置,看不到党组织在干、群众跟着干的场景。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政治功能有所弱化。有的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看家本领"缺失,虽然与群众共讲一口方言,却没有共同语言。二是软弱涣散整顿不彻底。一些乡镇党委对软弱涣散整顿缺乏一以贯之、通盘考虑,没有站在乡村振兴的高度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整顿,经常头痛医头、脚痛治脚,治标不治本。三是党组织覆盖不全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全市x个农业专业合作社仅成立党组织x个,党的组织和力量还比较薄弱;有的虽然建立党组织,但没有发挥实质性作用,引领产业振兴的效果不佳。

三是农村一线工作力量不够。基层反映比较集中的是,真正懂农村、会做群众工作、熟悉农技的干部比较少。村干部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后继乏人等问题仍是"硬伤"。村干部反映最多的,是"乡村振兴缺项目资金怎么办""人手不足怎么干""没有钱,在等钱,需要钱"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干部结构比例不够优化。据统计,平均每个乡镇公务员不到20人,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0-12人。二是村级班子选配难问题突出。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特别是一些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经商,留在村里的大多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三是本领恐慌问题突出。一些地方没有对乡村振兴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抓得不够紧,"消化不良"问题明显。福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谈到,由于对乡村振兴政策研究学习不够,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不懂怎么做,党员群众不懂做什么,按老办法、老思路的多。

四是乡村人才资源不够。据统计,偏远山区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750%以上,很多村都成了"空心村"。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认为,乡村复合型人才稀缺、结构失衡分布不均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地理区位方面,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90%,一些偏远山区村"一方水土留不住一方人",引才留才更是难上加难。二是创业条件方面,农村创业条件差,大多只能发展农业产业,风险高、见效慢、市场波动大。现在"老年农业"问题突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三是服务激励方面,访谈中,一些本土人才反映,当前我市慰问关心、联系服务的主要是高层次人才,对本土人才、乡土人才关心关爱不够。

五是党员群众主体作用不够。访谈中集中反映,有"经济头脑"的党员大多外出发展,留在村里的,多数年龄大、文化低、发展能力弱,带动力不强。有的群众乡村振兴主观能动性不足、参与感不强,习惯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条件。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示范带头作用不强。一些党员对乡村振兴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没有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村干部反映,一些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弱,特别是住在村里的老党员居多,有些自己都富不起来,更谈不上带动别人致富。二是宣传发动群众不够。存在"政府包办化"倾向,政府推动多、干部拍板多、发动群众少、村民声音少,久而久之,会产生主体角色错位。三是把握市场能力不强。有些地方对县域、乡域产业发展缺乏总体规划,村级组织不会研判、不敢引导。

六是资金资源配置不够。近年来,虽然各级加大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度,但是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涉农部门用于乡村振兴的项目资金项目过于碎片化,没有充分整合起来,起不到"聚沙成塔"效应,由于资金大多"散落"在各个部门,难以集中力量、项目、资金办大事要事。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门路不宽。剩下的薄弱村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大多交通不便、资源资产匮乏、人才缺乏。在发展项目上选择"短平快"的多、长远发展项目少,发展持续性、发展后劲不强。二是部门协同作战机制尚未形成。各部门在乡村振兴中,大多还是各干各的,各下各的资金项目,现在上级项目资金很多,但是不够集中,而且都要地方配套,地方有些时候没钱配套,导致不敢接、不愿接,往往错失良机。三是回引力量资源较少。不少县乡干部表示,乡村振兴主要依赖党委、政府投入,给多就多干,给少就少干,没给就不干,积极主动向外引资引项目的很少。

二、对策思路

实施党建"领航聚力"工程,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为主线,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领导班子强、党员队伍强、组织阵地强、基础保障强、引领功能强的战斗堡垒,为走出一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是着力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提高党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重点是发挥县乡党委把方向、谋大局、抓统筹、促落实的作用,认真研究乡村振兴的措施任务,下大力气破解影响乡村振兴全局性问题。比如,针对人口大量外流的现状,建议分类推动行政村规模调整;针对市委提出的特色农业发展,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产业策划功能等。二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功能。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推广"跨村联带、强村带弱村""党建+电商"等做法,提高基层各领域党组织覆盖率。三是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开展基层党支部"达标创星、晋位升级"活动,组织发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行动,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

二是着力下沉工作力量。一是深化"四下基层"。完善"基层出题、领导答题"机制,推动市县领导挂钩帮扶"群众收入最低、村集体收入最薄弱、产业基础最差"的产业薄弱村,推动县(市、区)领导干部、市县机关单位挂钩联系试点示范村,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包挂后进村和示范村,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解剖麻雀、现场办公。加大抓乡促村力度,健全乡镇干部分片包村、入户走访、住村服务等制度,让干部沉下去与群众一起干。二是建强干部队伍。注重把政治立场坚定、熟悉"三农"工作、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干部选进乡镇领导班子。吸纳返乡创业人才、返乡高校毕业生、务工经商人员、致富能手等重点群体,确保每个村培养村级后备力量。三是增强下派工作力量。逐步向乡村振兴任务重的地方选派第一书记,发挥"尖兵"作用,组织动员领导干部到乡村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实现产业薄弱村全覆盖。

三是着力发挥干部骨干作用。一是分级分类培训提升。依托高校成立乡村振兴学院(研究院),选择部分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村建立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着力构建乡村干部学历教育和专题培训、党员党性教育、新型农民职业教育、青年骨干农民培训等完整体系。定期选派村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每年举办一定数量的乡村振兴基层干部专题培训班。二是加强一线历练。鼓励选派乡村干部参与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积累经验、增长见识。实施"百人互派挂职"计划,乡镇与市直单位每年互派科级干部开展为期1年的双向挂职锻炼,做到全市乡镇全覆盖。三是从严从实监督管理。抓紧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回头看"工作,落实村主干县级党委备案管理制度,完善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制度,推广"互联网+阳光村务"微信监管平台。

四是着力集聚优秀人才资源。一是在"引"上下功夫。进一步研究细化乡村人才振兴的政策措施,吸引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返乡创业。面向全国高校招募高校师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到乡镇(街道)及企事业单位开展乡村振兴等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在"培"上下功夫。每年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一批乡镇农技推广紧缺专业定向委培生,鼓励高职院校多开展乡土人才职业教育。组建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团,选派一批即将退休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脱产深入乡村一线服务。三是在"留"上下功夫。大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持续抓好人才新政等措施落实,对人才在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提供优待便利。建立健全科技特派员在职称评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推动市、县科技特派员建制村全覆盖。

五是着力激发内生动力。一是把党员的素质能力提升上来。注重吸收回乡创业青年、致富能手、复员退伍军人、优秀青年农民等群体作为党员发展培养对象。运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等手段,让党员教育跨越"空间地域"限制,使党员教育更具吸引力。二是把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出来。支持引导党员带头创业,力争每个村至少培育1个党员领办创办产业的示范项目。深化党员"三亮三晒一争创"活动,鼓励有致富能力的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牵线搭桥、出谋划策。三是把群众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组织有帮带能力和一技之长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及有发展意向的群众,规范农村"六大员"选配管理经验做法,让"六大员"真正动起来,履行岗位职责。

六是着力落实激励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激励约束。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跟踪考察干部,对表现优秀的干部,加大表扬、评先评优、推荐使用力度;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加大问责和组织调整力度。推行村干部"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奖励"结构补贴方式,对乡村振兴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给予适当物质奖励。二是整合项目资金。由各级乡村振兴办牵头,把散落在各部门的涉农资金项目聚合起来,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帮扶资金投入乡村振兴,实现"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三是发展集体经济。持续深化"进五争十"三年行动,以县为单位,加大县乡统筹力度,采取项目打包、投资入股、抱团发展等方式,"一盘棋"考虑、"一体化"推动。四是示范带动提升。开展"百企结百村助千人"活动,引导有规模、有效益的非公企业和企业家与重点村、回乡创业青年、困难群众等对象开展结对帮带。抓好组织工作"百个好榜样"评选活动,宣传表扬一批担当作为的基层党组织和一线干部,让基层学有榜样、干有方向。

67 3838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