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问题查摆材料整理

爱美丽 分享 时间:

第二批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问题查摆材料汇编

“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问题查摆材料汇编

一、“压力传导”角度,共7条

1.全面从严治党是全党共同的政治责任。把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加强统筹谋划,狠抓责任分解、落实和考核。

2.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分析研判形势,研究解决瓶颈和短板,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

3.党委书记要自觉把管党治党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当好第一责任人,定期主持研判问题线索、分析反腐败形势、把握政治生态。

4.把责任传导给所有班子成员,压给下面的书记,确保管党治党不留空白。

5.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全覆盖。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过程和效果相统一。

6.还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使每个党组织都成为激浊扬清的战斗堡垒,使每个党员都成为扶正祛邪的战斗员。同时,要注重改进工作方法,坚持从中央部委和省一级抓起,通过约谈督促、报告工作、严肃问责等方式,推动形成全党动手一起抓全面从严治党的局面。

7.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树牢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理念,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入手,从严从实抓基层打基础。

二、“统筹兼顾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角度,共16条

1.党委(党组)书记对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下一级党委(党组)书记,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党组织书记,发现存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应当及时进行提醒谈话。

2.按照“一岗双责”要求,领导、检查、督促分管部门和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从严进行教育管理监督。

3.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问责工作的领导,既要注重结果又要注重过程,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各级党委党组“一把手”要亲自抓、作表率,不当“甩手掌柜”,解决好“谁来干”的问题;要有具体人管具体事,做到问责有抓手、有载体,解决好“如何干“的问题。

4.开垦好、耕耘好党组织交付的“责任田”。

5.各级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点措施和重要任务亲自指导、亲自把关,同时把自己摆进去,带头学、带头改、带头抓,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当好开展主题教育的“明白人”、“领头雁”。

6.每半年对党员干部思想动态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及时发现解决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全面排查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风险隐患,针对违规过问及插手干预工程项目建设等问题,制定印发相关制度办法,督促党员干部按月如实记录过问打探工作事项情况,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7.将“全周期管理”方式运用于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就必须改变过去“各管一段”的做法,坚持“治未病”的思想理念,推动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贯通协同,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坚持全要素管理、全流程管控、全方位监督,形成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良好格局。

8.积极创造群众监督条件,拓宽监督渠道,对重点部位、关键岗位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达到警示当事人、教育其他人的目的。

9.要准确把握“惩、治、防”辩证统一关系,将严惩腐败与严密制度、严格要求、严肃教育结合起来,推动各项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工作成效上相得益彰,从而进一步释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叠加效应。

10.突出“全”的覆盖。定期梳理廉政高风险岗位,健全记录过问打探事项、报告插手干预情况等制度,全面实行“网格化”监督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政治巡视的“利剑”作用,将落实“一岗双责”情况作为委党组巡视的重要内容,按照委五年巡视规划,已实现对全委直属党组织巡视全覆盖。

1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必须明确方向、树立导向,形成科学有效、严格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同志把党建作为“软任务”,务“虚”不务实,导致“重业务、轻党建”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所存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党建标准问题没有立起来。

12.抓日常教育,拧紧思想开关。以党委中心组和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阵地,每年初拿出具体计划进行清单化销号管理,以政治理论、党纪党规、业务知识、廉政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

13.注重制度的结合度,将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与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相互结合和衔接,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贯穿其中,使制度彼此之间协调、配套,形成体系。注重权力运行的约束,平时重点关注领导干部、重点处室、项目办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干部,对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主要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实行不定期分批轮岗交流制度。

14.不断加强完善优化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抓住关键环节,实现廉政风险防控无死角、全覆盖。

15.系统总结近年来好的经验做法,重点完善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廉洁风险防控、执纪审查、党建责任清单化管理等20项规范性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直属机关纪委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工作程序、审批权限16.发挥反腐败工作体制机制优势,贯通落实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

三、“勇于自我革命”角度,共17条

1.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优势。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要始终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洁身自好、廉洁自律上为全党树标杆、作表率,从严管好家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带头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抓好分管领域和主政地方的党风廉政建设,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2.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既需要常抓不懈,又需要集中发力。党内集中教育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方式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更加自觉坚定,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坚持不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3.党员的党性锻炼本质上就是党员进行的自我革命。党员的党性是否增强了,党性修养是否提高了,这是检验和衡量一个党员自我革命质量和成效的主要标尺。推广而言,全党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党性是否普遍增强或党性修养是否普遍提高,则是检验和衡量全党自我革命质量和成效的主要标尺。

4.党的好传统需要每一名党员身体力行来传承和发扬,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必须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打造和锤炼自己,在敢于面对问题、能够修正错误中体现党性的先进与纯洁。

5.在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过程中,党员必须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缺点和不足,深刻剖析自己,勇于刀刃向内,以刮骨疗毒、去腐生肌之决心坚决祛除自身存在的缺点错误,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6.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不会在党员入党之日就自然拥有,必须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反复的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中逐步养成。党员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的自觉性、坚定性也只有在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经常性地进行党性锻炼和修养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和不断增强。否则,如果党员党性锻炼不能经常化进行而是偶尔为之,或是表面轰轰烈烈实则走过场,不触及党员切身利益、不触碰党员思想和灵魂深处、不监督党员是否真正纠正错误和缺点,这样的党性锻炼是不可能铸就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的。

7.一个人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思想包括错误思想和倾向的影响,就可能沾染“政治微生物”和“政治灰尘”。社会在不断变化,党和人民事业在不断发展,老问题老毛病解决了,新问题新毛病又可能出现。因此,党性锻炼和自我革命,重在经常、贵在持之以恒,无论在党员、党组织还是全党哪个层面进行,都要持之以恒地经常性开展。

8.自我革命是近代以来中国得以发展强大的核心密码,也是未来中国继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9.党的自我革命,是广大党员和干部自觉提高思想觉悟、弥补不足、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稳步推进的过程。要搞好党的自我革命,必须明确其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10.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自我”,不仅指党员和干部本身,还指党组织本身。因此,党的自我革命还包括各级党组织。各级党组织要搞好自我革命,必须按照党章和相关规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其中,包括每个党员进行自我批评、开展相互批评、检讨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对党组织今后工作提出建议等。

11.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同时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提高自我革命实效。

12.在不抛弃传统、不丢掉根本,守住方向、立场、,底线不动摇的前提下,在自我革新上求突破。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13.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坚持自我革命,首先,要敢于突破、敢于拼搏、敢于尝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敢于承担责任;其次,要敢于直面党自身的问题,不回避矛盾,真正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最后,要敢于创新,要敢于打破旧的不合理的格局,敢于打破阶层利益。

14.要准确把握反腐败斗争规律及新的阶段性特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和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用最果断的措施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清除腐败的“病灶”。始终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用矛盾分析法看待作风问题,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党的自我革命并非简单意义上的修修补补,而是自内向外的深度重塑。要深化标本兼治,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协调联动,提升治理效能,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15.党的好传统需要每一名党员身体力行来传承和发扬,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必须具有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打造和锤炼自己,在敢于面对问题、能够修正错误中体现党性的先进与纯洁。

16.面对“风高浪急”的政治社会风险考验,党员干部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和清醒的认识,进行经常的自我革命。

17.一些地方、部门现有的工作思路中,仍然有落后于时代要求、阻碍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存在,特别是党的自身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四、“意识形态工作”角度,共66条

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国有企业对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到位,过于强调国有企业的经济属性,选择性忽略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属性,存在重业务、轻党建,重生产经营、轻意识形态的偏颇思想。个别领导干部把意识形态工作看作是一个弹性指标,认为意识形态工作不能创造价值、不能为企业增加收入,造成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不均衡现象,进而导致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在体制机制、人员经费等各方面都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2.部分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载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阵地建设有短板、存弱项。例如,企业微信公众号、公司网站、内部报刊等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得不够扎实,存在薄弱环节,不同程度地存在形式单一、内容老套、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对于干部职工普遍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握得不够准确,没有发挥统一员工思想、鼓舞工作干劲、凝聚人心价值的重要作用。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理论学习教育阵地设置的意识形态工作类资料偏少,内容不够丰富,满足于应付上级检查,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理论学习浅尝辄止,对上级有关意识形态的政策解读不深入、不透彻。

3.体制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滞后,特别是意识形态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体制机制不健全,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缺乏全方位、系统性、深层次的研究和思考。具体表现是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性、组织性较差,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质量不高。由于意识形态工作缺乏顶层设计,往往造成管理职责界面不清晰、工作目标不明确、业务流程不顺畅。

4.工作方法落后陈旧。部分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因循守旧、不求变革,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方法,没有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采取新举措。在互联网时代,缺乏对互联网新媒体、新平台管理模式的探索,在利用互联网加强正面宣传和舆情管控方面办法不多、效果不好。结合意识形态工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宣读文件、观看视频为主,缺乏交流互动和研讨座谈,干部职工参与度不高、体验感不强。学习教育材料未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没有突出本单位、本企业的特色和亮点,往往存在内容空洞的现象。

5.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受机构设置和岗位编制限制,大部分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岗位普遍为兼职党务干部,往往身兼数职,投入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时间精力有限,抓工作落实有差距。且由于企业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相关人员多为其他岗位转岗而来,普遍存在理论功底不够扎实,业务技能有待提升等问题。同时针对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专门培训和工作指导力度不够,工作人员思想观念、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

6.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着眼“长效”与“常效”,从顶层规划到执行落实,从工作管理到监督保障,构建起一整套健全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集成,建立起职责界定清晰明确、职能衔接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推动各级各部门同频共振、同心发力。

7.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原则要求、职责内容、实施步骤、检查考核、责任追究等进行细化梳理、靶向定策,构建起“知责、履责、考责、问责”层层递进的全链条式流程体系。

8.坚持抓早抓小,打造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稳妥高效的防控应对体系,健全完善跨部门定期会商研判制度,强化风险梳理排查、分析研判,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研究、早介入处置,维护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稳定。

9.准确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作用、使命任务、根本原则、基本要求。

10.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触网、自觉学网、,熟练用网、经常上网,研究把握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共识、凝聚人心的特点规律,积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做好网络统战工作,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积极回应网民关切,积极帮助排忧解难,在网络空间广泛传播共识、凝聚人心,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11.对一些社会现象聚焦放大、恶意解读,制造杂音噪音等。这些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个风险点,必须善于用政治的眼光看问题,胸怀“国之大者”,积极防范化解前进道路上各类意识形态风险。

12.要始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保持高度警惕,以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努力将风险隐患消除于萌芽之前,将风险化解于发生之前。

13.要增强大局意识,常怀忧患之心,紧盯重要阵地、重点领域、重大时间节点,确保风险找得准。

14.做好舆情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防范其他领域风险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确保风险防得住。

15.强化阵地管理,着力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以高水平的辨识分析能力,将渗透在新闻、文艺作品和各种网络言论中的错误思潮剔除,确保风险控得牢。

16.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守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各部门协同联动、各条战线密切配合。建立完善涵盖“不同主体、不同内容”的立体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体系。

17.要在分工负责、守好阵地的基础上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把好干部政治素养关、关注干部思想动态,宣传、网信部门加强舆情监测和舆论引导,教育部门抓好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教育好自贸港建设合格建设者。通过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意识形态工作同自贸港建设各条战线紧密结合的格局。

18.细化开展依法办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19.要更新技术手段,引进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加大网络舆情工作的技术手段,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力量,围绕师生关注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或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事件,组织校内网络舆情员、评论员适时开展网络评论引导。

20.思想上存在盲点。盲点在于思想意识形态的虚化淡化和偷换概念。有的把意识形态等同于文化,认为讲意识形态不如讲文化;有的认为抓意识形态工作不如抓经济建设工作,做意识形态工作没有价值;有的把思想宣传工作等同于意识形态工作。

21.精神上存在痛点。痛点在于理想信念缺失。部分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思想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混日子。行动上存在阻点。阻点在于无从下手、且缺乏斗争精神。普遍存在着理论功底不深厚、工作能力不强,缺乏具体抓、抓具体的意识和能力。

22.思想工作认识不到位。在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中,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理论认识不深刻的现象。很多时候存在形式主义,工作往往流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做到使企业员工将党的思想政治入脑入心。国有企业员工政治敏感度不高,缺乏对党的思想认同感。受国有企业队伍结构层次分明特点的影响,基层员工组织架构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加之网络上西方敌对势力媒体的渗透,企业高层对基层员工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深刻领悟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深层次内涵,使工作开展变得困难。

23.工作开展形式单一。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意识形态工作在国有企业开展中往往存在形式上的滞后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接地气”,不受基层青年员工理解和认同。虽然有坚持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分析研判,但大多数班子成员存在完成任务的想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没充分利用好网络发展趋势,在工作开展上过于书面化、理论化、繁琐化,使基层员工认为配合活动开展,只要“走过场”就可以,在心理认同上缺乏一定的认知,对政治思想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4.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意识形态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企业基层员工的政治理论水平高低,国有企业在意识形态工作开展中,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的工作者理论水平却较为薄弱,工作经验也相对较为缺乏,有的基层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者甚至是由业务或项目部门员工兼任的情况,虽然能够按照国家和企业关于意识形态的政策完成工作任务,但由于自身对于工作的认识“一知半解”,因此,在工作的方式、内容等创新研究上较难突破。

25.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国有企业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上也存在不同差异,尤其是地方企业大多存在重业务轻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班子成员注重企业经营发展的较多,对意识形态工作开展关注较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较为普遍,在履行“一岗双责”责任制上没有过多重视身边同事职工的认识思想,缺乏与基层员工的沟通与交流,不能及时掌握苗头性问题,这间接导致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把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分割开来,没有很好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融合到日常工作中。

26.坚持传播社会正能量、弘扬时代主旋律,深度谋划有温度、有品质、有思想的优秀作品,强化新闻舆论的正面宣传引导作用。

27.加强意识形态政研课题研究。充分发挥政研工作的独特优势,围绕企业重点任务,结合实际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增强政研课题的预判性、前瞻性、指导性,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典型经验。

28.把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纳入企业人才建设总体布局,积极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人才培育机制。

29.要科学设计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客观公正地考核评价专兼职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激励和鞭策作用。

30.传统的培训教育主要是采用专题授课的形式,这种“一人讲,众人听”的授课形式使课堂枯燥乏味,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进入新时代,要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授课的内容进行创新。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要多与基层工作实际相结合,不仅理论要有科学性和价值性,而且要使基层党员干部能够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可以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形象地表达授课的内容,使基层党员干部通过这些通俗易懂的语言体会到理论的深层含义,培训的效果得到大幅提升。

31.意识形态之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文化争艳、学术争鸣、价值偏好和习俗风俗不同等,与国家政治安全不太相关。对于不同的思想观点,人们大都习以为常,甚至以“雅量”否定思想斗争;对于社会思潮尤其是学术思潮,人们喜欢“赶时髦”,却不善于从政治上加以分析。

32.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方式滞后于时代发展。如今新媒体技术发达,社会趋于扁平化,而意识形态宣传工作方式一定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未能及时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33.意识形态理论未能足够地融入群众,从而造成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掌握得不准确、不充分,容易被一些错误思潮所蛊惑。尚未充分地将意识形态工作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改善进行有效对接,距离“真理要说服人”的目标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

34.增强阵地意识要做到守好“红色地带”,确保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稳固;打击“黑色地带”,确保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敌对势力翻不起浪;团结“灰色地带”,确保“灰色”不向“黑色”堕落,引导“灰色”向“红色”转变。

35.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体现在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等方面。理念创新就是要以新理念扬弃旧思维。推动各个部门和意识形态工作的交叉融合,将意识形态工作全方位融入党的各项事业中。手段创新要求意识形态工作者摒弃传统单一的灌输模式,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这些工作方式上的创新,使通俗化、大众化、形象化的传播途径得到了广泛运用,增加了互动性和体验性,实现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巨大转变。

36.当代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的影响。

37.要加强阵地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意识形态主旋律。

38.以会落会、以文代行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还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特别是在一些基层和一线党组织,由于生产事务性工作繁重,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将意识形态制度束之高阁、运行机制漠然置之的情况也较为普遍,导致意识形态工作未能达到全面覆盖,与新时代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准和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39.意识形态风险预判不够超前。在全球思潮碰撞化、利益诉求多元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的时代,无论是干部职工正常的生活交往,还是企业的经营交往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其他国家、组织和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风险的增加。当前,国有企业把意识形态工作重心较多地放在了舆情“管”控工作上,这虽无可厚非,但却轻视了对其他国家、组织和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隐秘式传播的“防”控关注,导致抵抗力较弱和辨识力较低的职工深受蛊惑,理想信念出现动摇、三观标准出现扭曲,如果未对相关不良思潮和认识误区进行超前预判和预防,帮助职工进行超前辨识、超前引导,甚至不闻不问,等出现问题再去应急式地“灭火”,往往为时已晚。40.有些基层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觉得意识形态工作抽象空洞没有抓手,不主动去抓好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仅仅应付心态对待意识形态工作。上级部门强调时就抓紧突击完成上级部门部署的相关工作,应付过去后就不再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不够积极主动,并没有针对本单位实际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现象反映出部分基层领导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的不足,缺乏主动担当意识失。但是后果严重,会造成广大基层人民群众渐渐丧失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

41.教育宣传的内容创新力度不够。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虽然进入了大有可为的历史时期,但是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时基层干部仍然倾向于单向的灌输。空话套话式语言容易使得话语表达过于生硬和教条,不会结合重大活动、热点事件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宣传内容没有准确把握群众的理论需求,使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创新失去内在活力,基层意识形态工作凝心聚力作用不强。

42.对网络新兴企业媒体阵地运用不够充分。网络大数据时代来临,网络新兴媒体企业发展迅猛,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手段仍然较为单一。尤其是在基层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教育宣传工作很多仍是灌输式教学式教授,没有注意到基层意识形态建设更是需要积极占领新媒体企业的思想宣传阵地前沿。与新媒体企业等新兴阵地合作的创新宣传不多不优,只靠党员干部官媒官博进行发声,不注重基层企业等社会层面的宣传教育作用,难以做到类似于优秀的企业广告一样以日常生活进行润物无声的宣传,容易使群众丧失兴趣,对于意识形态工作形成刻板印象,既体现不出主流意识形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又对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43.坚持移动优先,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市级融媒体中心,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44.切实建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精准化开展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意识形态工作“润物细无声”。

45.意识形态斗争要注意区分政治原则和思想认识问题,既不能把小事说大,搞“泛政治化”,也不能把大事说小,搞“去意识形态化”。网络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必须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大势,着力提高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能力。

46.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对高校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看问题的胸怀视野和行动自觉。

47.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理论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甚至说不清“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表现,工作中往往“跟着感觉走”。

48.有人认为,意识形态工作只是党委的事情,无关行政;把党委职责与行政业务有意识地割裂,特别是一些学校二级学院院长、学系主任,把所谓的意识形态工作统统交给学院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以只负责行政业务为由,抽身其外,不闻不问,导致学院、学系党政齐抓共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机制悬浮空中,甚至停摆。

49.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对抓意识形态工作言行不一,存在着口头上重视,行动上忽视或漠视的现象。甚至还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深处认为,当前抓意识形态工作有些过头了,潜意识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和怠惰心态。

50.奋斗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的工作队伍往往素质参差不齐、能力高下有别、基础薄弱。一些党员理论干部理论功底强而网络能力弱,不善于用时兴的语言开展网络理论工作;一些党员理论干部网络能力强而理论功底弱,缺乏用透彻的理论武装人、引领人、说服人的功底;有的高校教学科研队伍强而党务人员弱,导致整体工作合力形不成、效果出不来。可以说,高素质的人才短缺是制约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的重要因素之一。

51.手段方式简单。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既要掌握方法规律,也要掌握艺术技巧。

52.深化理论研究,关注前沿问题。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进行着丰富多彩的伟大实践。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很强的工作,必须要有学理支撑。当前和今后理论研究要进一步向意识形态领域倾斜,强化问题意识,更加切合实际,在研究对象上,宏观、中观、微观并进。要认真梳理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脉络,加强对国内外意识形态工作的比较研究,要特别关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问题、新情况,既要关注国内外错误社会思潮的消长变化,又要研究诸如抖音、快手、直播以及海外新媒体的发展趋势,摸准规律,对症下药。

53.在总的布局上一体谋划,在工作安排上一体部署,在健全制度上一体规范,在队伍建设上一体落实,在监督力量上一体调度,在监督成果上一体运用,形成意识形态(含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互融互通、成果共用、问题共治、效应叠加的工作局面。

54.把党员干部挺在前,围绕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节点,加强对敏感部位、重点人员、重要时间节点的排查监测,使节点管控行为转化成常态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推行“线上防控不打烊、线下管理无死角、管理防控广覆盖”的意识形态常态监管模式,

55.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要在全国一盘棋的整体部署下,体现地方性、区域性特色,以提升适应性和接纳度。

56.意识形态话语传播手段不能落入俗套,需不断更新,实现意识形态传播的时效性、科学性、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的有机结合。

57.意识形态传播手段要多元化、多维度,运用短视频、微电影、微信等不断打造出人们可以看、喜欢看、盼望看的接地气的作品,使过去晦涩难懂、乏味无趣的意识形态话语更加鲜活灵动。意识形态话语要便于人民群众学习和掌握,就需放弃说大话、空话和套话的方式,要善于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也可运用网络语言拉近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58.要不断走进生活、贴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转译”,促进学术话语大众化、官方话语生活化,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传播力、穿透力、解释力和渲染力。

59.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网络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传播和交锋的重要战场。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各种层级和形式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大量涌现。不同的组织、机构、个人借助于网络平台和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各自的主张,进行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观念的表达和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容易扰乱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意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更加凸显。

60.如果一个单位的党员干部没有政治敏感性,认识不到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的尖锐性,就难有政治责任和担当,就不能抵制错误的思想、意识和思潮扩散蔓延。有的人还有可能被分化和西化,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吹鼓手。在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随着网络媒体的深入发展,各种层级和形式的新媒体和自媒体大量涌现。不同的组织、机构、个人借助于网络平台和媒体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各自的主张,进行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观念的表达和意识形态的灌输,更容易扰乱人的思想,影响人的意识,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更加凸显。

61.只有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责任,把好各种宣传、思想教育的关口,用先进的思想和意识进行引领,才能有效遏制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制止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分化,确保政治安全。

62.这就需要增强政治意识,加强组织、宣传、教育等领域和部门的领导,奋战在意识形态工作和斗争的前沿,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63.这就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与敌对势力和错误的思想意识斗争方面能勇于面对,并能采取正确的策略。

64.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尖锐和复杂的,不能有丝毫的退却。一定要在斗争中增强政治能力,守住意识形态阵地,主动出击。

65.只有在意识形态领域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增强政治意识,强化政治责任,把好各种宣传、思想教育的关口,用先进的思想和意识进行引领,才能有效遏制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想和言论,制止敌对势力的渗透和分化,确保政治安全。

66.在意识形态斗争“战场”上练就本领。主动关注研究思想战线的形势和问题,勤于研究流行的、重大的社会思潮,是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的必要途径和重要条件。领导干部必须带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积极抢占意识形态斗争制高点,着力增强政治判断力、提升政治应对力。自觉提高斗争意识。时刻警惕意识形态领域的“糖衣炮弹”,时刻警惕国内外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等光鲜旗号的三权分立、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的侵蚀,时刻警惕各种歪曲攻击我们党、国家、人民军队等敌对思想的挑战,不被纷繁多变的意识形态斗争情形所惑。自觉提振斗争精神。带头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问题,带头把好宣传文化阵地的导向,当“战士”不当“绅士”,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不被严峻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所惧。自觉提升斗争艺术。善于见微知著、防患于未然,力争在萌芽状态察觉和解决问题。要懂网用网,运用“网言网语”反击、批驳网络上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被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斗争局面所困。

67 3113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