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集聚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浅析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浅析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1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课程,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强、应用性强、自学性强、创新性强,是对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课程。信息技术是一门飞速发展的技术,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掌握信息技术的学生,是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
教师如何提高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训质量,让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熟练地运用到所学专业中,是信息技术教育需解决的问题。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学方法,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实验环境等。
一、改进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好的教学方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主题。高职高专的教师应该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不应死套某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鼓励求异创个性,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演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事例化,形象化。
1广度优先的教学原则。高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每年都有增加和更新,教师在授课时主要依据的是广度优先的原则,不求在某个方面过于深入,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各个常用的方面都应有所涉及,力图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整个信息技术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应用打好基础。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要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亲自参加学习实践。《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有关计算机的发展和作用这部分内容,最好让学生自学,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做详细的内容,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机的发展状况及将来发展趋势。这些内容教科书上是没有的,这要求学生课后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才能完成,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这样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3应用“个别化教学,个别化辅导”的模式,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现有的水平。一些农村的学生,以前都没有接触过电脑,一下子接触感到很突然,不知所措。当他们看到一些城镇学生熟练地操作电脑时,他们更感到自己的差距。有时,一些学生迅速敲打键盘发出的声音对这些农村的学生更是产生了刺激。因此这种个别化教学辅导的模式对农村的学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4利用计算机辅助信息技术的教学。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逐年增加和更新,这也为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采用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手段可视性差,无法准确地讲解与理解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加教学的信息量。这种“计算机+大屏幕投影”的教学模式,取代了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授课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注重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如:知识面、知识结构、实践技能等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1钻研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改革
钻研教学内容,这是上好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先决条件。要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的科学体系,弄清教学目的任务、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特点和要求等。要做到胸有全局,这样可以居高临下,了解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系统地、连贯而又重点地、突出地进行教学;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在学生当中的神秘性、爱好性、趣味性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了解学生。备课除了钻研教学内容,还要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全面而清楚的认识,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主要是指摸清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质量;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学习动力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的态度、学习效果等。既要掌握全班学生的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学生的情况。在全面而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分析发展趋向,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对策。
3研究教法。教师在钻研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之后,还要进一步考虑怎么教好的问题。教师要研究如何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及选择方法,确定课型,安排课的结构等。要在确定教学的内容、方法以及形式的最优结合上下功夫。
因此,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业务进修,至关重要,自身素质不提高,是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要给学生一勺鲜活水,自身须要常流水”。千万不能以已昏昏,使学生昭昭。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环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学问在自身”,可见提高教学质量,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课堂是接受知识最直接最捷径的手段,在课堂上可以听到教师讲解重点难点的内容,避免走弯路。但是有些学生,经常逃课,即使来上课,也是睡觉,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提高教学质量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一方面要求学生自己约束自己,坚持上课听课,另一方面从教师角度,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学生严格管理。
作业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完成作业,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并不断寻求解决办法,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更好的复习。但目前很多学生写作业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抄袭现象非常普遍,目的就为了得到一个平时成绩。教师应加大对作业的管理。
四、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二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验课比理论课更为重要。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步进入中小学课堂,因此高校入学新生已掌握了计算机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考虑到我院实际情况,学生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学生基础很差,甚至计算机如何开机关机都不知道。根据这一情况,需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弥补这部分学生的基础。
1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自学,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应根据不同实验内容,设置多个综合作业,如:让学生自制电子板报以锻炼其对WORD的灵活应用。让学生编制自我介绍的网页等。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要求,解决基础交好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如前所述,大学新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而还有一部分学生仍然是“零起点”,这就决定了教师在布置上机内容时不能使用统一标准,而应准备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要求及内容。
3多做实践性作业,如“江苏省计算机登记考试试题”。加强计算机操作的考核力度,引起学生对实验的重视。对实验指导书里的四大专题,对每一个专题结束都要做综合性考核。最后几周时间进行全面的综合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
总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应充分考虑到本课程的特殊性,需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多方面着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浅析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2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1.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二十一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了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
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
2信息能力: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3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独立自主的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且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创新的能力。
4信息道德: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3.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高中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教师进行教学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4.加强青少年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以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二、注重任务驱动,用好多媒体课件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学生任务明确,思路清晰。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所谓任务驱动就使例如,我在讲Excel的自动序列填充与排序时,事先设计好各班的成绩表,并填好学生的成绩(当然是随便填的)。上课时,我首先展示该班的成绩表,然后要求学生在看清老师的示范操作后,完成表格,看看自己在班级中处于第几名。对于这种实用性的任务,学生兴趣很浓,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在这个具体任务的驱动下,能很快完成目标任务。但同时应注意,由于学生中知识水平的不同,差异也很大,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心研究教法,注重优秀生的示范操作和助手作用。信息技术课一般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我把制作好的课件放在教师机上,除教学用以外,学生也可以点播,这样可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浅析如何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那么,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呢?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坚持有效的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前提。有效备课除了教案写作的常规要求外,还应从教材、学生等角度入手,有效地开发和整合这些课程资源,优化教学方案。
二、制作有效的教学课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电教事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步,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进,课件已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而制作一个好的课件,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材重难点,增加教学容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三、坚持有效的教学过程
1.创设有效的情境
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每节信息技术课前都有一个经典的“情景案例”,通过阅读、交流、分析案例,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紧密联系生活环境的平台,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2.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信息技术下的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结合教材特点,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3.学生参与的有效性
为了促使学生能高效掌握老师课堂所讲的重点,信息技术课要求每一个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而实际操作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然而因为个性差异的原因,总会有一些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存在,所以作为老师,必须在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做到关爱学生,重视情感,耐心指导,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4.课堂时间使用的有效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合理地使用课堂45分钟,老师除了讲,更多的是给学生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操作时,老师可以利用课堂巡视的时间,给个别操作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实时辅导,使他们能够掌握每堂课所学的内容,所以上课时必须做到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5.坚持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评价的有效性要做到及时评价、及时肯定、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正面的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可以保证学生持续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力,让他们能时刻知道自己的不足与进步。
总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的课程。我们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方法,加强教学研究,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依据,坚持贯彻课程改革理念,这样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上一篇:关于现实表现材料(优推5篇)
下一篇: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