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2023年范例通用3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汇报2023年范例通用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
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其艰难的一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面对疫情冲击、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等多重压力,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1〕工作任务,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三战三捷”。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战疫情,彰显使命与担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第一时间果断出击,迅速对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稳定市场等工作作出部署,成功阻击疫情输入。我们尽己所能提供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派出吴方琪等5名抗疫勇士千里援鄂,为武汉遏制疫情蔓延作出黎平贡献!在此,我提议,向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我们坚决落实不掉一户、不落一人,鏖战脱贫攻坚。剩余2586户6814名贫困人口全部清零,3244户13137名边缘易致贫人口、脱贫监测人口致贫返贫风险全面消除,教育健康扶贫政策实现全覆盖,“3+1”〔2〕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们千方百计稳就业、稳市场主体,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恢复增长。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为2114户企业减免税费7171万元,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序推动企业复产、项目复工、商超复市,经济逐季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与省、州增速持平;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农村、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0482元、34203元,分别同比增长%、%。我们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产业。新建茶园、油茶、中药材基地12万亩,完成茶园提质增效1万亩,低产茶园和油茶低产林改造7万亩。林下经济年总产值亿元,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同比增长%。久晟油茶、青江天麻、脱水蔬菜等龙头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卓豪智造、雄达木业等企业达规入库,规上工业企业达18户,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翘街街区被列为省历史文化街区,顺利通过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验收。我们瞄准政策导向,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积极争取中央、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抗疫特别国债等各类资金亿元,涉及重大项目32个。开工建设县医院整体迁建、长溪水库等19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剑黎高速、西环线、县乡道路改造等22个重大项目,全年完成重大项目有效投资亿元。我们压实责任,坚守风险底线,全力化解矛盾,促进和谐与稳定。大力压减公用经费,多渠道化解政府隐性债务。持续加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降。“扫黑除恶”和禁毒专项治理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我们围绕广大人民的关心关切,努力补齐民生短板。完成G242、S403等国省干道改扩建公里,改善提升县乡公路公里,修复农村灾毁公路81公里。全年新增城镇就业6397人,有组织劳务输出就业万人,新开发劳务扶贫岗位9079个。建成黎平八中、城关八小、城关十一小等一批学校,教育条件大幅改善;分级诊疗〔3〕与“医共体”〔4〕建设加快推进,医疗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高!
各位代表!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五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州委、州政府及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县域经济实现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GDP总量从2015年末的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亿元,市场主体从万户增加到3万户,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开创了黎平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精准、补短板,聚力攻坚促脱贫,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解决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义务教育辍学学生动态清零,学生资助政策覆盖率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参保率、资助参保率100%;完成危房改造万户、“三改”〔5〕7543户、透风漏雨整治万户、人畜混居整治8343户、易地扶贫搬迁万人,“两不愁三保障”〔6〕短板全面补齐。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社会帮扶取得重大成果;“山凤凰关爱女生计划”〔7〕被国务院扶贫办纳入典型案例,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服务管理模式入选全国党员干部远教中心课件,“返租倒包”〔8〕等典型经验得到省州广泛推广。全县上下勠力同心,24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万户万贫困人口全部清零,如期实现“整县摘帽”,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此时此刻,我们要向杨正贵、吴兴堂、杨辉、王世华、朱守江、阳广君、杨胜勇、汪忠良、陆贵和、杨绍能等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他们的家属表示诚挚的问候!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的精神,激励着全县干部群众不断前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转型、促升级,持之以恒调结构,产业质量效益显著提升。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两茶一药”〔9〕面积达万亩,500亩以上坝区平均亩产值达9102元,较“十二五”增长%。工业经济不断壮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18户,华润风电等一批重点工业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完成“千企改造”〔10〕14户。旅游发展持续井喷,顺利承办2018央视春晚分会场、全省第十三届旅发大会、2016年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等系列重大活动,成功创建翘街国家4A级景区,3A级景区达6个,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平均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基础、建平台,持续不断强后劲,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黎靖高速贵州段建成通车,剑黎高速开工建设,完成国省干道改扩建163公里、县乡公路219公里,建成“组组通”公路1104公里,好路率从“十二五”末的16%提高到93%。建成枫树屯、高贡两座骨干水源水库,城北水厂建成供水,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用水条件极大改善。全面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30户以上自然寨4G网络实现全覆盖。完成县城行政区划调整,增设龙形街道,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比“十二五”时期提高个百分点。完成棚户区改造984户,建成保障性住房3491套,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住房9603套;新增公共停车位4000个,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乡村建设有序推进,打造出铜关、滚正等10个乡村旅游示范点,肇兴入选全国特色小镇和国家卫生乡镇,传统村落达98个,黎平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正稳步推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项目、扩投资,全力以赴稳增长,县域经济得到有力支撑。通过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金融项目和引入社会资本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保障,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实施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672个。2019年制定出台《黎平县人民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大力压减项目支出,“工程乱象”得到有效整治。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开放、重创新,突出重点促改革,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融入“粤桂黔高铁经济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改革任务202项,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06项,进驻县政务大厅行政审批事项1299项,公共服务事项694项,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营商环境大幅改善。
五年来,我们坚持强思维、守底线,科学防范化风险,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坚决打赢污染防治“五场战役”〔11〕,全面推行“河长制”〔12〕,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49家,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优良天数达95%以上,出境断面和39个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区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和92%。有力化解政府各类债务,牢守金融风险底线;圆满完成十九大、央视春晚等重大敏感时期信访维稳安保工作,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化解率连续五年分别达95%和99%以上,成功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13〕县;新冠肺炎、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安全形势稳定向好。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重点、强保障,尽心竭力惠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坚持把更多财力投向民生领域,民生支出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倍。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内。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项目286个,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和薄改项目〔14〕162个,普及十五年教育、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分别通过省人民政府、国家评估验收,成功入选2020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城镇基本医保省内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稳定达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全县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村医配备及县乡两级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全覆盖。南泉山生态体育公园、萨玛公园等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实现行政村体育工程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多彩贵州“广电云”工程全覆盖,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服务、转职能,从严从实改作风,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基层减负年、效能提升年行动。精简部门设置,优化职能整合,顺利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坚持把“讲规矩、树正气、强执行”贯穿政府工作始终,坚定不移推进依法行政,持续转变作风,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自身建设和政府治理效能显著增强。
各位代表!回首五年的成就,成之惟艰,来之不易,令人振奋,必须倍加珍惜。五年的不懈追求、五年的砥砺奋进、五年的追赶跨越,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全面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行动和工作实效,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的绝对忠诚;必须抢抓政策机遇,主动作为,把思想统一到如何谋划项目、争取项目上来,千方百计加大项目的论证、储备、争取和实施,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工业的支柱作用、农业的保障作用、旅游的拉动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把安全生产贯穿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筑牢风险防范屏障,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标尺,用广大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必须加快政府自身建设,切实做到讲规矩、树正气、强执行,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面临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等严峻复杂的外部发展环境,又面临政治生态不优、发展基础不牢、发展支撑不足、财力保障弱、债务化解压力大等问题,全县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特大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经受住了新冠疫情严峻考验,主动担起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践行初心使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正视自身问题,完成中央、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和统计执法等问题整改,政府工作效能全面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关怀厚爱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州有关部门、中旅集团、杭州下城区和社会各界倾力支持、多方支援的结果,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持续奋斗、艰辛努力、负重拼搏、苦干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奉献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对口帮扶和定点帮扶城市、单位和企业,向所有驻黎单位、驻黎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关心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投身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投资者和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发展滞后是黎平最大的问题,加快发展是黎平最大的任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县还存在不少困难:一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难。目前,我们的脱贫还是最低标准的脱贫,受疫情影响和因病、因残以及产业支撑弱等原因,脱贫户、边缘户、不稳定户持续稳定增收难度大,存在返贫风险。二是财政保障能力弱。县级财力既要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又要保各类债务化解,各种资金清理不出事,还要保脱贫成果巩固、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兜底、“六稳”“六保”等刚性支出,县级财力捉襟见肘。三是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农业基础比较薄弱,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新兴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经济发展缺乏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支撑。四是发展要素支撑不足,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制约比较明显,问题楼盘、土地纠纷、招商引资等历史遗留问题处置难度大。五是发展环境差距明显,干部本领不足,尤其少数干部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主动性仍然不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六是安全生产基础不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隐患点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大。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
“十三五”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县政府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摘穷帽、抓发展、促民生、战疫情,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我们牢记脱贫使命,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彻底摘掉贫困帽
——实施了一系列攻坚举措。实行“1+4”指挥机制[1],构建“六个一”保障体系[2],31名县领导挂帅指挥,445名县级部门干部下沉一线,组建2000余人的攻坚队伍,打好了“四场硬战”[3]。投入各类扶贫资金亿元,新建聚居点282个,新改建村组道路1654公里、学校14所、村(社区)卫生室260个、安全人饮工程674个,发展壮大了以茶叶、水果、生猪等为主导的扶贫产业。
——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2020年2月18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屏山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538元增加到8946元,10704户42650人贫困户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68个贫困村达到“一低五有”退出标准、11个乡镇达到“一低三有”标准,贫困发生率从%降至0,高质量通过贫困县摘帽专项评估检查。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先进县”“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县”,贫困村驻村帮扶“五个一”工作连续三年考核为“好”,易地扶贫搬迁经验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
——创造了一系列先进经验。“山海协作”共建浙川东西扶贫协作纺织产业示范园提升了纺织产业能级,科技扶贫“四级联动”[4]机制提升了产业发展科技水平,“五联”模式[5]、“歇帮”机制、“县招乡用、岗编适度分离”改革、“借牛还牛”股权量化等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
五年来,我们坚定产业强县,稳中求进、奋力追赶,跑出发展新速度
——工业经济实力倍增。签约纺织企业32户、建成20户,总投资272亿元,初步建立集纺丝、纺纱、织布、服装为一体的纺织产业体系。载能新材料产值达16亿元,食品加工产值达13亿元。园区建成面积从平方公里增加到平方公里,规上工业企业从24户增加到59户,工业总产值从36亿元增加到68亿元,获批成立省级经济开发区。荣获全国纺织业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中国纺织服装业十大产业园区、四川省生物基特色产业基地称号,园区发展经验入选《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新发展和改造茶园7万亩、水果万亩、食用竹万亩,建成标准化生猪代养单元240个,培育认定农业龙头企业11家、专业合作社765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2个,屏山白魔芋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布宜宾市首个富硒地方标准,全县整体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亿元增加到33亿元。
——服务业破题起势。完成文旅投资30亿元,创建国家A级景区4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4个,打造彝族新年节、油菜花节等6个节庆品牌,累计接待游客745万人次,旅游收入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投运,电商网络零售额从零到亿,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行业蓬勃发展,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和限上贸易企业44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亿元增加到2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余额从119亿元增加到238亿元,担保余额从500万元增加到4000万元。
五年来,我们统筹城乡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展现城乡新面貌
——县城发展步伐加快。新开发房地产项目21个,体育馆等7个公共场馆建成开放,王场主干道、高铁站前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突破8万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平方米,城镇化率从%提升到40%。成功申报“城市双修”[6]试点县城,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城市、市级生态园林县城。
——集镇功能逐步完善。在全市率先出台支持中心镇建设政策,中都镇宏安一桥、棚户区改造等7个项目加速推进。完成新市金港城等5个集镇开发项目,新建集镇农贸市场6个、公厕21个,全面开通集镇天然气,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处理系统全覆盖。龙华入选全省“百镇建设行动”名单,完成锦屏“水果之乡”打造,清平、屏边彝族风情氛围逐渐浓厚。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1个、省级4个、市级1个。
——乡村环境更加美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7]和村容村貌“六化”[8]提升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建成岩门、蒋坝等乡村振兴示范区3个,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个、宜居乡村68个。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创新突破,闯出发展新路径
——重点改革蹄疾步稳。全面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建制调整改革,建制乡镇从15个调减为11个、村级建制调整从259个调减为151个。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全面实施,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改革加快推进,恒源集团总资产达103亿元、信用评级AA-。“放管服”、农村产权制度等其他重点改革稳步推进。
——开放合作成效显著。成贵高铁屏山站建成投运。宜宾至新市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仁沐新高速、新市至攀枝花高速、S311锦屏至龙华段等干线公路加快建设,国道、省道由2条增加到6条,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签约投资项目74个,引进资金亿元,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排名全市前列。
——科技创新支撑有力。抢抓科技部定点帮扶机遇,率先提出贫困山区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建立全市首个科学技术创新中心。与东华大学、中国农机院等30余个院校(所)深入合作,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体系,积极打造“两园四中心”[9]。实施重大科技项目70个,建成茶叶、水果、纺织科技示范基地42个,推广新产品、新技术61个。邀请格鲁吉亚、德国等国外知名专家培训专业技术人才5000余人次,引进科技人才71名。科技部2019年定点扶贫工作推进会在屏山召开,其间科技部王志刚部长等三位部(省)级领导到屏视察指导。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生态、惠民利民,交出民生新答卷
——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持续打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均浓度下降5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31%。全面取缔土纸厂,县域主要河流水质常年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县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成功创建省级生态乡镇6个、市级生态村50个。全面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保障标准稳步提高,新增城镇就业万人。完成教育投入亿元,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86%、%。县人民医院达到三乙标准、县中医院达到二甲标准,新增重点科室31个,完成全民免费健康体检30万人次。建成村(社区)文化中心167个,实现村文化院坝和应急广播全覆盖。安置新增影响区移民819人,219个移民村民小组“两补费”分配结算清零,安置房结算颁证率达%。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圆满完成民兵改革和征兵改革,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取得新进步。全力推进信访积案化解,积案存量逐年减少。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黑涉恶案件6起。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有效应对中都“8·16”特大洪灾等自然灾害,严密防控非洲猪瘟,全力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审计、统计、司法、民宗、保密、气象、档案、供销、人防、消防、地方志、机关事务、新闻出版、外事侨务、住房公积金、工商联、红十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八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1.新投入县乡便民客运车辆58台,新增运营里程110公里。2.县乡政务服务窗口实现便民打印、充电、饮水等服务设施全覆盖;制定“微笑服务”六项规程,在政务服务窗口和医院全面推行。3.县人民医院增设老年医学科,全县医疗机构新增床位118张。4.完成和平街小学等4所学校改扩建,新增学位2470个。5.县城新增停车位2390个,停车难问题逐步缓解。6.完成28个移民安置小区监控、门禁等基础设施建设,物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7.完成农民工创新创业项目市级5个、县级11个,技能培训1241人次,新增农民工就业岗位805个。8.马湖公园核心区正式开园,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开放运营。
去年,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全力科学防控,战疫复产成效显著。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迅速建立强有力的联防联控体系,组织1300余名医务人员、400余名基层干警、21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防控,持续保持“零疑似、零确诊”成绩。外防内控全面到位。加强境外人员和高、中风险地区来(返)屏人员闭环管理,强化快递物流、冷链食品等重点环节检测监管,累计排查车辆20余万辆、重点区域来(返)屏人员万人,居家医学观察527人、留观125人,核酸检测万份。防控能力不断提升。组建医疗救护专家组,增设隔离病房68间、床位82张,采购呼吸机等设备366台(件),储备应急口罩万个、隔离防护装备630套等,建成2间核酸检测室,核酸检测能力达到单日9300人份。生产秩序全面恢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复工复产相关要求,组建9个工作专班,出台“茶5条”“猪9条”等政策措施,协调发放应对疫情贷款亿元,兑现招商引资激励政策补助资金亿元,仅20余天,全县重点项目全面复工、园区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产,经济快速回暖、逆势上扬。
二、聚力成果巩固,脱贫质量全面提升。攻坚责任持续压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10]要求,保持帮扶体系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督查尺度不松。防返贫工作扎实推进。建立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重点对710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实行分类帮扶,确保不返贫。实施“四个一批”[11]专项行动,出台“就业7条”支持政策,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300个,贫困户外出就业万人。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扶贫“832”平台带动农产品销售4411万元。脱贫成效不断巩固。整合投入扶贫资金亿元,完成282个聚居点配套设施建设,村组道路、人饮工程等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改善。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投入资金4210万元,13个协作项目有序推进。建立“五帐”[12]管理问题清理机制,6887个各级反馈问题全部清零销号。高质量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和省级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三、着力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取得历史性成绩,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72元、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34元、增长%,8项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列。三次产业健康发展。出台茶叶、生猪等产业扶持政策,打造标准化茶园1万亩、茵红李基地万亩,培育白魔芋、林竹、烤烟等特色产业基地万亩,农副产品销售入统亿元。园区一体化改革落地见效,新签约广州致景等纺织项目16个、总投资亿元,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户。建成威尼斯水街、鸿正国际步行街等商贸街区。评选出屏山名菜36道、特色餐饮店16家。电商网络交易额突破10亿元。城乡融合加快推进。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江北院区、职业技术学校产教融合等项目,新增建成区平方公里。完成县域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都镇农贸市场综合体等项目加快推进。锦屏镇川滇走廊水果集散中心、书楼镇马湖府古城加快建设,新安镇鞍山华庭、清平彝族乡金江华锦等开发项目有力推进。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实施科技项目24个,建成“1+10+6”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个、协议总投资亿元,引进国内市外资金49亿元。131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
四、倾力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投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508万元,建成大气监测微站10个,年均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同比上升%。全面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工作。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金等社会救助资金共8288万元。设立村级农民工服务工作站152个,实现转移就业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降至%。培养县级名师10名、名校长3名、名校2所,中山街小学屏山学校正式投用。县疾控中心、县妇计中心成功创建“二乙”,完成全民免费健康体检11万人、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12万人次。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妥善处置中都“5·18”森林火灾,稳妥应对岷江“8·18”特大洪峰,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强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化解突出信访问题,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五年的奋斗历程艰辛充实,五年的发展成果丰硕喜人。特别是去年以来,我们战疫情、保平安,凝心聚力打好了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我们抓改革、促发展,齐心协力加快了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步伐!我们惠民生、办实事,尽心尽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族人民、驻屏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广大教师、医护人员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所有为屏山发展献计出力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县域经济总量小,城乡居民收入相对低,区域发展不均衡;二是财税持续增收难,保障支出压力大,空间资源约束发展;三是产业链条不稳固,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缺乏;四是城镇功能不完善,风貌亟待优化,管理水平不高;五是少数干部职工能力和效率还有待提升,部分工作完成效果不理想,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分解的126项任务中还有7项存在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韶关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漳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和省政府以及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不懈“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全市完成生产总值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下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下降%;进出口亿元,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市辖区)上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8元,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03元,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过去的一年,我们战疫情、保发展,双胜利目标基本实现。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坚持常态化防控和应急处置相结合,2020年2月14日至今持续保持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零新增”,具备5日内完成全市全员核酸检测能力。迅速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深入开展“奋战下半年、勇夺双胜利”竞赛活动和突破“难、硬、重、新”工作行动,出台促进“六稳”工作18条等一揽子政策,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固链、中小微企业纾困等行动,累计新增减税降费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量突破500亿元,创历年新高。加快打造工业新城,实施“1144”工程,启动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古雷开发区跻身“中国化工园区30强”。落实农业稳产保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过去的一年,我们扩内需、稳外贸,双循环效应初步显现。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五个一批”项目建设,持续开展“云招商”“云签约”,谋划实施“中国女排娘家”基地、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等一批重大项目,漳州核电三期等752个、总投资超4800亿元的新项目顺利签约,97个、总投资589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市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724亿元。加快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文化旅游体育和会展夜间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开展“全闽乐购”“你消费、我买单,亿元奖励等你拿”等促进消费活动,拉动消费超50亿元。创新“田野直播间”等模式,电商交易额突破500亿元、增长%,邮政快递业务总量增长%。出台支持外贸企业稳定发展系列政策,落实扶持资金万元,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漳州台商投资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
过去的一年,我们促改革、补短板,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向县管开发区延伸,企业开办审批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零成本”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全市%的审批事项“一趟不用跑”、%的事项全流程网办,位居全省第一。深入开展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组建农业发展集团、信息产业集团、人才发展集团,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深化漳台全面融合,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考核位居全国第一,台资实际到资金额位居全省第一。围绕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推行缓解相对贫困人口政策,市本级扶贫资金增长%;加快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探索开展市级环保督查,大力开展矿山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东山八尺门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河湖长制落实,排查整治污染源万个,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提高个百分点,主要流域国、省考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均为100%;有效防控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严控政府债务余额,全市不良贷款率降至%。
过去的一年,我们兜底线、惠民生,幸福感持续巩固提升。完成2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发放亿元用于企业稳岗稳工,城镇新增就业万人。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疫情发生以来累计发放副食品补助9627万元。加快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漳州市职业教育园区、漳州一中新高中部建成投用,市医院新总部业务楼封顶、市医院朝阳分院负压病房完成改造,全市新增中小学学位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万个、病床位2408张、卫技人员2906人、养老床位4137张,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政策得到落实。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7560套,新增公共停车位5151个、公园绿地面积2180亩,市殡仪馆改扩建一期工程完工,52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中心城区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建设三年行动取得良好成效。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在99%以上。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行动,实现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蝉联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七连冠”。
过去的一年,我们抓作风、转职能,服务型政府加快建设。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强化为民担责,持续解决不动产权证办理、文川里片区保护等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序推进。坚持把有限的财力用到防控疫情、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刀刃上”,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面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6件、政协委员提案298件,满意率分别为100%和%。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民族宗教、精神文明、档案管理、社会科学、防汛防台、防震减灾、红十字会、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外事及援藏援疆援宁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三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圆满完成。这五年,是“大抓工业、抓大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五年。培育形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千亿产业集群,“4+4”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这五年,是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换挡提速的五年。全市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50家,比2015年增加235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这五年,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体制机制日臻完善的五年。“会审制”改革、“商务110”等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成果顺利通过国家验收,累计新引进台资项目334个、实际利用台资亿元。这五年,是生态优先、绿色转型,人居环境持续提升的五年。探索推进“生态+”模式,布局建设“五湖四海”项目,全市森林覆盖率从%提高到%。这五年,是统筹城乡、加快融合,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的五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从54%提高到61%,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乡村振兴战略开局良好,“四难一差”问题明显缓解,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绩特别是抗击疫情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以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及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漳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救援指战员和中直省直单位,向来漳创业务工人士,关心支持漳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仍然不足,部分企业受疫情影响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产业结构不优、能级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教育、医疗、养老等供给质量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任务繁重;政府服务质量和效能有待提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尚未彻底根除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着力实施“十四五”规划,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漳州篇章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富美新漳州建设的关键五年。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以及市委十一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的工作安排,当好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先锋、新增长极和重要引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着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壮大“三大三新”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农业“六化”水平,加快向工业新城、农业强市迈进,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6500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大关,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42%,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000亿元,农业全产业链总产值超4000亿元。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力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
我们要坚定不移实施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着力实现更有效率的发展。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高质量参与“海丝”核心区建设,加快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发挥好台胞主要祖籍地优势,在闽台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为促进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富民增收、促进共建共享,着力实现更加公平的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宜居宜业乡村样板。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居民增收行动,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健康漳州建设,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和住房保障体系,努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新增各类养老床位5000张、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岁。
我们要坚定不移建设现代都市、打造生态之城,着力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围绕“一核、两湾、三片、四极”,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承载力,到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全面树立绿色发展导向,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持续深化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确保森林覆盖率不低于63%,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等生态文明指标严格控制在省下达目标内。
我们要坚定不移提升治理能力、建设平安漳州,着力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完善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遏制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常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稳控机制,推动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三、扎实做好2021年工作,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事关“十四五”开局,事关新发展阶段起步,事关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突出抓防控抗疫情、抓工业强实体、抓开放扩内需、抓改革优环境、抓城乡促协调、抓民生补短板,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奋力当好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先锋、新增长极和重要引擎,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上一篇:工作细心度不足改进措施范例3篇
下一篇:上海市股权转让协议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