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3年工作要点【热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镇2023年工作要点【热选8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一篇】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肯定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当前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要求2023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在扩大内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两个不动摇”、吸引利用外资、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五大方面做出了政策部署,并回应社会关切。本次会议中,经济形势定调、宏观政策、扩大内需、产业发展、房地产等5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一、防疫政策优化、稳增长政策显效等多因素支撑,2023年我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本次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总体延续2021年的判断,认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依然较大。但同时指出,2023年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国经济具有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优势,会议明确2023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释放了较为强烈的积极信号。

第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是2023年经济回升的重要基础。本次会议提出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以2022年11月的“二十条”为起点,中央和各地方疫情防控政策持续优化,尤其是“新十条”落地,北上广等多地响应调整,跨区域流动人员不再查验健康码与核酸阴性证明。2023年,在流行期平稳渡过后要素流动和消费场景受限等制约因素有望大力缓解,经济活动有望出现明显回升。

第二,稳增长政策保持较大力度,存量叠加增量政策同向发力。本次会议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提出2023年要突出做好“三稳”(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会议同时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预计2023年将呈现“宽财政”“稳货币”“宽信用”等特点,存量稳增长政策措施将持续显效,增量政策也有望相机出台,助力经济增速回升。

第三,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着力改善市场主体预期。在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只是出现在微观政策表述中,而本次会议中,提振市场信心的位置非常靠前,重要程度明显提升。会议明确提出“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两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一是旗帜鲜明地支持民营经济,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民营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面对疫情持续冲击、成本明显上升、政策调整等影响,民营经济预期转弱、信心不足,民间投资积极性偏弱。根据统计局公布累计同比增速折算,2022年11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连续5个月负增长,且跌幅明显扩大,而“非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市场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议论。本次会议回应社会关切,重申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从制度和法律层面把平等对待国企民企的要求落下来,为民营经济发展和民营企业壮大注入信心。预计2023年将有更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措施落地显效。

二是优化平台企业定位,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较于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报告中要求“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本次会议对平台企业给出了明确的支持信号,要求“在常态化监管下,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积极鼓励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创造就业,尤其是灵活就业新形式;有利于产业深度融合,提升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潜能;有利于技术升级,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突破数字经济领域“卡脖子”瓶颈。

第四,低基数是2023年经济回升的重要条件。面对乌克兰危机、疫情多发散发、房地产市场下行等超预期因素冲击,2022年我国经济恢复程度总体偏弱,前三季度GDP增长3%,这为2023年经济增速回升提供有利条件。

二、政策稳增长力度不减,强调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第一,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提高赤字率和优化组合各项工具值得期待。在“三重压力”依然较大、外部环境对我国经济影响加深的背景下,宏观政策稳增长的任务依然较重。从会议表述上来看,2023年财政政策仍将是政策发力重点,优化组合各项工具值得期待。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

从赤字率来看,“加力提效”这一表述与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一致,2018年会议后次年财政赤字率上调了个百分点。2023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需要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推动经济恢复增长,预计赤字率可能会提高至3%甚至以上。

从专项债来看,2016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持续上升。2023年从财政发力需要角度来看,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仍然较大,但专项债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有所不足,大幅增长的可能性较小。

从其他财政或准财政工具来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有望继续加大力度,同时,按照会议指示精神,2023年可能会通过加大贴息支持来放大贷款规模,从而撬动社会投资。

从财政政策发力主体来看,考虑到2022年以来地方财政压力加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突出,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近万亿元,规模为历年来最大,预计2023年中央财政仍将是政策发力的重点,中央向地方转移支付金额将在2022年基础上只增不减。

第二,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持续支持实体经济恢复。本次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较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更加积极。从会议表述来看,“有力”和“精准”将是2023年货币政策的两大特点。一是“总量足够”。2023年货币政策仍将以宽松为主,力度上将不会弱于2022年,总体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M2、社融增速有望保持在两位数以上,进而为实体经济创造稳健略宽的融资环境。二是“结构精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仍将是重要抓手,继续“精准”引导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持续支持房地产等薄弱环节。

第三,优化政策实施方式,推动形成政策合力。较之于以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表述,本次会议对于政策之间协调配合、政策实施方式方法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要更好统筹经济政策和其他政策,增强全局观,加强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等。这一方面是由于在2022年宏观政策稳经济力度空前,包括财政政策减税降费、扩大专项债结转额度,货币政策降息降准、推出直达工具、央行上缴利润、政策性金融工具大幅扩容等。在此背景下,2023年的政策增量空间相对有限。因此,要通过加强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来充分发挥好存量政策的效用。另一方面,近年来,在推动“双碳”目标,规范平台经济、教培行业发展等方面出台了许多调控政策,但由于政策出台过急过快、缺乏综合考虑等原因,导致了局部地区停电、加剧年轻群体失业等问题。本次会议强调的加强政策间的统筹协调,加强一致性评估,优化政策实施方式等内容,也可以看作是对近年来宏观政策协调性不足给经济平稳运行带来影响的一次纠偏,防止未来在政策调控过程中再度出现“合成谬误”。

第四,注重政策可持续性和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22年以来,经济下行、减税降费等原因导致财政减收严重,同时防疫、扩大投资、保障民生等领域财政支出强度较大,财政收支压力不断增大,部分地区地方财政债务风险突出。2023年,在要求财政加力提效支持经济恢复的同时,会议还特别提出“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等。这表明,一方面,2023年宏观政策在延续支持力度的同时,也将更加注重留有空间,尤其是下半年经济回升势头相对稳固后,政策支持力度可能进行相机调整。另一方面,2023年地方政府通过城投融资平台等方式进行融资的难度可能上升,融资规模相对受限,这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形成制约。

三、将扩大内需放在首要位置,推动消费优先和投资强化

2022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环境“动荡不安”且“影响加深”。全球经济高通胀、紧货币对需求的抑制作用逐渐显现,我国出口增速由正转负。未来,全球经济将由“滞胀”向衰退演变,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大概率在2023年上半年陷入衰退。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GDP增速为%,较2022年下降个百分点。国际需求将持续收缩,导致我国出口增长继续承压。在此背景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第一,将推动消费回升作为扩大内需的首要任务。原因在于:一是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居民收入下降、预期转弱、场景受限,消费受到较大冲击。从2020-2022年三年平均增速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月累计金额,下同),远低于2019年的8%。2022年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下降%,大幅拖累经济增长。二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是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只有消费稳经济才能稳。此次会议将消费放在优先位置,是2023年稳经济的关键任务之一。三是最终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会议提出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具体领域方面,明确提出“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预计2023年这些消费领域将出台更多鼓励政策。此外,在平稳度过疫情流行期后,疫情对服务消费的影响有望明显减弱,我国服务消费,如文旅、医疗、育幼等仍有扩容空间;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如新零售、在线文娱的潜力将随着技术进步得以释放。

第二,继续发挥投资托底作用,注重激发民间投资活力。2022年疫情反复、散发,对市场主体信心造成扰动,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基建投资发挥托底作用,新能源、农田水利、社会事业、新基建等领域资金和项目加速落地。2023年仍将重视投资的拉动作用。一是继续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会议提出“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预计2023年政策将通过优化财政工具组合、提升项目前期工作质量、扩大使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方式,继续保持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和项目审批落地节奏。二是提升民间投资活力。本次会议提出“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一方面,未来我国将发挥重大工程牵引作用,筛选具备一定收益水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吸纳民间资本参与建设;另一方面,将继续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发挥长远着力点的系统性作用。主要聚焦两个方面:一是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为扩大内需提供重要支撑。会议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现代化都市圈和现代化农村可以提供新型消费场景,就业形势稳定为稳定消费提供重要保障。二是深化改革,增强内需发展动力。会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供给侧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提高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不仅可以有效满足现有需求,还可以创造和引领新的需求。

四、产业政策强调发展与安全并重,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一,产业发展注重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关于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本次会议明确提出“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指明了2023年产业发展的两大抓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方面,结合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部署,预计未来在政策持续推动下,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点领域快速崛起;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将成为区域、产业发展重要引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结合二十大会议报告来看,未来主要聚焦两方面:一方面,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完善促进新型工业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推动我国传统产业不断向中高端迈进,通过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传统产业领域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第二,产业安全性的重要程度显著提高。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变化,无论是二十大报告还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发展安全性的重要程度均明显提升。二十大报告单列一章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全面部署。本次会议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并在产业政策中突出强调“要发展和安全并举”。产业发展安全是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方面是我国应对“卡脖子”领域、战略性物资等断供风险的关键,另一方面也是预防产业外迁、突发事件冲击等的重要手段。在具体措施上,预计未来我国将花更大力气掌握产业链关键环节技术、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在极端情况下的保障能力等,并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更加强调产业链完整性、安全性。同时,相关产业政策的实施也将更多考虑实体企业承受能力,防止部分政策调整导致产业链脆弱性增强。

第三,发挥科技、金融等要素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推动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发挥科技对产业的带动作用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并提出要形成“教育-科技-人才”的创新生态。关于科技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次会议强调“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未来,在金融支持科创领域方面,政策有望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运用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科创基金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卡脖子”等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等新动能的支持力度。

五、房地产支持政策力度加大,同时做好相关风险防范和处置

第一,供需两端持续支持房地产市场回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2022年二季度以来,房地产需求端政策大幅放松,三季度以来,“保交楼”、房企融资支持等供给端支持政策持续出台,但当前房地产市场依然低迷。对此,本次会议提出从供需两端继续加大对房地产行业支持力度。

供给端方面,本次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同时,“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预计未来,供给端支持政策在加大房企融资支持力度的同时,长租房建设、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型等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也将继续成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重点,不断推动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和民生定位。一方面,加快推动房企转型,逐步转变高周转高负债模式;另一方面,加强保障房体系建设,坚持租购并举,形成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的住房制度。

需求端方面,本次会议指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总体来看,政策思路仍是坚持“房住不炒”,释放合理需求。预计未来,销售端政策有望继续加码,房贷利率、首付比例下调等政策可能配合生育等其他政策,继续进行结构性调整。

第二,继续做好房地产行业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2022年下半年以来,“烂尾楼”风波持续发酵,政策通过出台2000亿保交楼专项贷款等方式加大力度保交楼、稳民生。2022年11月,“金融16条”出台,从开发贷款、信用贷款、信托贷款、债券和信托融资等表内表外各类融资渠道对房企融资予以积极支持。目前,“烂尾楼”风险以及部分房企的信用风险正在逐步化解,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并未完全出清。因此,本次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这与2022年四季度以来的房地产救市政策思路一致。未来,预计在做好“保交楼”房地产纾困基金、“三支箭”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更多针对房企融资支持的政策有望出台,尤其是针对头部优质房企的政策救助力度有望继续加大。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二篇】

在林业局党委和城东社区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本中心以平安社区创建和平安单位创建为基础,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广泛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服务改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诚信、平安社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和秩序,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一是成立了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中心主任直接挂帅,负责领导平安创建活动,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各单位相应组建了平安创建工作领导专班,与此同时,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使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责任,形成了“上下联动千家创,万人防范保平安”的平安创建氛围。

二是将平安创建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评估,将平安创建工作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精神文明、一起研究,一同布署、一起督查、一样落实、一块考核,形成了创建活动的强大合力。

二、目标明确,措施到位。

一是制定了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平安创建活动的具体实施目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企业的基本标准。

二是成立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并建立完善了工作网络、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强化了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

三是坚持“露头即打”的态势,切实开展严打整治工作。全年实现了无命案、无民转刑案件、无贩毒、种毒、制毒案件,无治安灾害事故,无发生。群众安全感增强,满意率明显提高。

四是切实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心成立了巡逻队,较好地维护了地方治安秩序。

三、注重实际,成效明显。

在平安创建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作为一条基本原则,各单位在创建活动中依本单位的治安状况来展开工作,对照本单位本行业的平安标准,查找问题和不足,制定工作方案和措施,增强了平安创建的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据初步评估,年内有百分之九十以上单位达到平安创建的基本标准。

总之,一年来的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在建立完善平安创建长效工作机制上任务还比较重;二是平安创建活动的宣传方面还比较欠缺。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充实完善平安创建活动的工作机制,特别是经常性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平安创建活动的宣传。

三是注意典型的总结推介。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三篇】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总要求,按照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任务要求。我校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成立了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首先,我们以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为重点,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并安排部署意识形态工作。其次,我们把意识形态工作同中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学习教育,增强了党员干部和全体教师的“四个意识”,使大家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学校坚持每周一八点的党员集中学习,围绕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等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通过以政治理论学习为根本,以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首要任务,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公信力和亲和力,大力提高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和政治修养。

(一)完善责任体系,落实工作职责

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校长为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建立党支部统一领导,各中层人员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一环扣一环、层层相连的工作责任。

(二)拓展工作载体,提升教育实效

一是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倡导全体师生礼貌待人、微笑迎人、阳光服务,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提升全体师生的思想品德意识,有利于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以全国3月5日学雷锋日活动为切入点,不断激励和引导全体师生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提升自身道德文明素质,塑造团结友爱、勤于劳动、甘于吃苦、乐于服务的教师形象。

(三)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共管格局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定期听取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研讨机制。二是健全防控体系,提升对重大思想理论和舆论问题凝聚共识。

在舆论引导与对外宣传中,始终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尊重舆论宣传规律,讲究舆论宣传艺术,提高舆论引导效果,为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正确把握规范舆论宣传导向,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注重把握不同时期宣传重点,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对重大事件及突发性问题及时尤其注重提前介入、防患未然。

(一)工作存在问题

今年以来,我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时间短、缺乏常态化的学习机制保障;二是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形式、途径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三是对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不够,适应新形势的能力偏弱;四是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一些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们将努力克服自身不足,认真总结,努力把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每一条措施抓出实效。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为龙头,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抓好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要内容,创新理论学习方式,丰富理论学习内容,不断完善落实好理论学习活动,切实提高舆论引导水平。通过多种方式,扎实推进各类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四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全局意识形态工作,强化党组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凝聚全市林业力量,加快推进林业改革,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要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五中***精神,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在党***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引导全局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开创意识形态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继续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党组中心组为龙头,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纳入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研究和讨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做好“两个维护”,切实用先进的政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思想动态,及时纠正错误认识。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重大政策、重要部署的关键时点,加强热点问题分析、重要政策解读,帮助干部职工正确认识矛盾现象,理性处理现实问题。抓好敏感问题舆论引导,放大正面声音,消除负面“杂音”,扩大思想共识,封锁错误思潮传播渠道,巩固和发展主流意识形态。

(三)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严格教育干部职工,杜绝在互联网上发布负面言论和信息,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严肃处理并追究责任。加强林业信息内网的管理,信息加载做到专人管理,严格落实发布经办手续,重要资料发布需经主要领导审批,确保系统网络安全。加强对“两微一端”的管理,按照“谁组建、谁负责”的原则,管好微信群、qq群,防止不当信息传播,不断健全网络工具“用、管、防”信息安全体制,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获取巨量最新资料,欢迎关注体制写作。

(四)建立落实分析研判机制。强化底线思维,对挑战党的政治原则、政治底线、政治纪律的一切错误思想、言论和行为,必须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地进行斗争。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适时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专题讨论,及时研究重大舆情、重要情况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做出安排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五)着力建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全面正确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做好干部人事调整工作。坚持以注重品行、崇尚实干和群众公认为主要标准的用人导向,意识形态工作岗位优先任用政治靠得住、工作有能力、作风过得硬的干部。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意识形态领域舆情预判、分析、处理等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顶得住、打得贏。

(六)营造浓厚先进文化氛围。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引导机关干部职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找到读好书的好方法,体会善读书的好悟性。进一步以革命先烈崇高的信仰、伟大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光辉的事迹激励干部职工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工会、妇委会等群团组织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机关文化活动,努力构建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机关文化氛围。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局党组、机关党委、各党支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和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指示精神,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决维护党***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时刻同党***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健全机制,促进落实。局党组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执行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范围,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与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动考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明确责任,严肃奖惩。切实落实党员干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强化问责刚性,把抓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和表现作为干部评价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凡在意识形态领城出现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究责任。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五篇】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x大和十x届x中全会精神为统揽,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核心,以服务幸福教育为主旨,不断加强学校党建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师生、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创优,为学校办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工作要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思想动力

1.加强专题学习。认真组织集中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各类讲坛、讲学、网络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要开展集中宣讲活动,紧紧围绕大会和全会《决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准确、科学严谨地阐述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任务举措,力求联系实际、研机析理、解疑释惑,把大会和全会精神讲全、讲透、讲实,在学校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要引导全体教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创新实践上来,以实际行动践行“创新突破,实干争先”。

2.提高学习成效。要根据上级部署,大兴学习调研之风,引导党员干部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为提高学习的成效,支部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按月落实学习专题。认真落实各项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落实到位。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把“请进来”与“走出去”、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专家辅导、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好讲座、参观和研讨活动。切实提高学习成效。

3.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理论教育、业务学习、学历提升为抓手,以课程培训、政治学习、继续教育、自学等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党支部、学习型工会、学习型团(队)、学习型个人等创建活动,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系统建设。积极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函授、自考、远程教育等形式提升学历,鼓励广大教师参加业务进修,从而在全校形成互动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学习力和创新力。

二、加强组织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素质支撑

1.树立学习先进典型。扎实推进“我是党员”全员研讨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大讨论、公开承诺、岗位练兵、师能竞赛等主题活动,提升全校教师的师德师能水平,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树立新时期邗江实小教师新形象,使“创新突破、实干争先”成为每一名教师的鲜明特质,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2.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围绕“四个服务”(“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育教学、服务教师学生、服务党员群众”)和“六有”(有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有能力突出、带头服务的党员队伍;有贴近实际、特色鲜明的服务载体;有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有科学规范、务实长效的服务机制;有成效明显、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总体要求,推进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认真做好“结合”文章,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与促进教育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推进党的建设其他经常性工作结合起来,立足本校实际,认真做好指标解读,使建设有标准、晋级有方向。扎实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一助一”、“众助一”、“一助众”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文化辅导、教育咨询、家教指导等活动,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

3.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加强党员身份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员个人档案建设,充实档案内容。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党性教育,参加组织生活,加强对每一位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开展党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员优质课评比活动,为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舞台。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过评议提升党员队伍管理的运行质态。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坚持方针,严格考察制度,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把符合条件的先进教师吸收到党内来,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特别要重视发展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优秀女教师入党,切实保持党组织的先进性,保证党组织结构的科学性。

4.全面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全面推行“阳光党务”,进一步落实党务公开制度,执行领导班子述职述廉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策制度,将党务公开工作贯穿于学校重要事务酝酿、决策、实施的全过程。进一步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高度重视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的组织工作,民主生活会召开情况、整改落实情况及群众普遍关心问题的解决进展情况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接受群众监督。

三、加强三风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1.要在加强纪律法规教育上下功夫。按照“关口前移,防范在先”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对党员干部进行纪律、法规教育,不断引导党员干部学法、懂法、守法,提高依法执教能力;深入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进一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工作,促使党员干部做到清廉从教。

2.要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上做文章。要落实廉政制度,坚持党政领导“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入开展“四廉”活动。重点监督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集中制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的重要环节以及掌管人、财、物为重点领域和岗位的监督;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发挥党内监督在预防腐败、保护干部等方面的作用;扎实开展“三亮”(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三比”(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三评”(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活动,积极探索把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的有效机制,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

3.要在规范教育收费行为上见成效。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规定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健全教育收费管理和监督制度,杜绝学校乱收费以及私设“小金库”等违纪行为。坚决抵制向学生搭车收费和各种摊派推销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群力支持

1.关注学生身心,强化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各种活动,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把德育工作向社区拓展,向家庭延伸,更好地发挥关工委在宣传教育中的骨干作用,使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互助,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提升职业道德,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继续以“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牢固确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参与教育志愿活动,积极开展“让教育充满爱”的主题教育,努力提高育人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学有特长、全面发展。

3.服务教育发展,强化群团工作指导。以服务幸福教育发展为主旨,建立定期专题研究群团工作制度,不断加强群团工作,继续做好双拥、统战、法治等工作,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和生动局面。工会要突出抓好校务公开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模范教职工之家”建设,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切实做好帮困慰问工作。团支部要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服务农村,加强青年教师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爱国主义和文明礼仪教育。切实加强法治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巩固省平安校园的创建成果。

4.关爱弱势群体,构建长效助学机制。一要智力助学。学校的党员志愿者、师德先进个人和骨干教师要积极帮助弱势群体中的学习困难生,义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二要亲情助学。对单亲家庭子女、孤儿、儿童、残障学生等要予以家庭式的亲情关爱,重视与他们进行情感沟通,让他们享受到学校和老师的温暖,促进他们人格健全。三要资金助学。积极筹集助困资金,减免特困生服务性费用,多形式资助特困生,有效保障弱势群体学生就学。同时寻求社会各界“献血”,积极动员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5.营造发展氛围,加强宣传沟通工作。一要重视沟通联系。继续深入实施“千名教师进万家”工程,加强家校联系,加强校群沟通,融洽教群关系,争取各界支持。二要重视新闻宣传。要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宣传教育政策,宣传发展成果,宣传先进典型,把握新闻舆论的话语权和导向权,让党委政府知道教育发展情况,让社会各界了解教育发展成果,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积极作用,形成关心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构建幸福教育“鼓”与“呼”。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六篇】

我校201x年纪检监察工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四次全会和市纪委五次(扩大)会议文件,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紧紧围绕“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个中心开展纪检监察工作,努力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为完成我校各项奋斗目标,实现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根据市纪委总体要求和我校实际,201x年拟开展以下工作:

一、继续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政自律各项规定,进一步规范干部从政行为干部在公务活动和社交活动中要严格遵守廉政自律的有关规定。

要求领导干部:

1、不准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招投标、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

2、不准收受与其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或个人的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

3、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的有关规定。

4、不准借节假日和婚丧喜庆等事宜敛财。

5、坚决反对和制止各种奢侈浪费行为。

6、坚持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

二、加强源头防腐治腐制度的执行力度。

1、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不准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总务处(含基建处)每学期和201x年度要向校务公开办公室书面报告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情况,增大透明度,接受民主监督。

2、坚持学校重大事情由党委、行政办公会集体决定的议事制度。

3、坚决执行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严禁学校和下属部门私设小金库。严格执行一费制,杜绝乱收费现象。

4、实行纪委负责人同中层干部谈话制度,抓预防,敲警钟,多一些预防教育,少一点事后查处。从政治上关心保持干部。

三、完善制约监督机制,加强权力执行的监督。

1、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加强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每学期召开一次群代表座谈会,倾听群众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敦促及时整改。

2、增大学校接收新教师和招收学生的透明度,公示进人程序和自费生收费情况。

3、继续坚持校务公开制度,努力做到“真公开、全公开、常公开”。对应公开而未及时公开事情,校务公开办公室和纪委要及时督办。

4、加强教学资料订购和使用管理,杜绝资金浪费和个人不规范行为。每学期公布一次。

5、各年级组、医务室每学期应向学校详细报告经费收支情况,并向有关教职工公示,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或检查。

四、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的力度。

凡校内外群众向纪委、监察室反映我校教职工(特别是干部)违法违纪者以及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转交来的信访件,都将从速查处,情节严重者报上级给予纪律处分和经济处罚,增大腐败成本和风险。

五、搞好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形成浓厚的反腐倡廉舆论氛围。

5月份是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月。要借这一活动的开展,认真组织干部和全体党员学习上级反腐倡廉文件和领导讲话,观看警世VCD片,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六、建立干部廉政档案。

根据市纪委要求,校级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送交市纪委管理。中层干部也要建立廉政档案,由学校纪委管理。上半年要完成我校中层干部廉政档案,以备干部考查时使用。

七、完成上级纪检监察部布置的各项工作。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七篇】

2022年,党的建设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X次全会精神、市委十八届X次全会精神,持续巩固提升DS学习教育成果,强化理论武装,夯实基层基础,推进正风肃纪,以“抓党建”为引领,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提供坚强保证,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以学促行”铸魂行动,提升党的思想引领力

1.深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各党(总)支部立足实际,制定详实、精准的学习计划。充分发挥“周五学习日”、“学习强国”、“互联网+党建”、“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作用,按照政治理论每周一学、党纪法规每月一讲、专题党课每季一课的“三个一”常态化学习教育制度,自觉用好“___、___”主题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习宣传研究相结合,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推动发改工作的强大引擎。

2.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普通党员为主体、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亮身份、当先锋”活动,推动“___、___”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形成常态、发挥长效。深入推进党章党规学习,认真学习《准则》《条例》等法规文件,引导党员牢记党规党纪,养成纪律自觉。深入推进学习贯彻______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系统学、深入学、跟进学,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四讲四有”、做到“四个合格”。

3.深入开展___学习教育。要把持续开展___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把握正确导向,加强督促指导,营造浓厚舆论氛围,确保___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要创新___学习教育的“五学方式方法”,实行领导带学、个人自学、集体研学、机关评学、实践检学,增强___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政治效果。

4.抓牢抓实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认真贯彻市委《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推动党委成员、各党(总)支部书记切实扛起政治责任,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主动掌握干部职工思想动态,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及时报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有效发挥新兴网络宣传载体的作用,规范干部职工网络言论,积极掌握舆论主动权。各党(总)支部要做好各自管辖管控领域内社会思潮的分析研判,重点做好重要时段、重点工作的舆论引导和管控,加强新闻稿件审核把关,持续完善和实施审读、审看、审听机制。

二、“强基固本”夯基行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5.层层压实党建工作责任。强化主抓意识,党组书记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好党建工作。党组每半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分析研判形势,研究解决瓶颈和短板,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措施。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选好配强各党支部班子。

6.提高党组织生活质量。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民主评议党员、党性体检、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制度,扎实开展机关“灯下黑”问题专项整治,深化“四单六制”,推动机关党员进社区“三亮三比三服务”,推进党员“承诺、践诺、积分、评议”一体化管理办法。坚持需求导向,从基层党员的特点和内在需求出发,大力推进组织生活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7.严格党员日常管理。坚持教育、管理、监督、服务相结合,采取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个人自学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完善党员佩戴徽章、重温入党誓词等政治仪式,组织党员过好“政治生日”,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规范党费收缴使用管理。

8.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紧紧围绕“星级党支部”创建工作,打造几个特色鲜明、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党支部,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注重“抓两头、带中间”,把选树典型与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相结合,在选树典型的过程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三、“聚焦中心”扬帆行动,打造发改高效执行力

9.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英勇奋斗、经受考验。发挥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10.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立足部门职能,将党建工作与重点工作深度融合,明确责任抓好贯彻落实,推动中心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表彰先进,宣传典型,激励党员干部在重点工作上打头阵、当先锋。

11.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健全部门与社区的帮扶、共建机制,发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访民情、访企情、访政情,对群众关注的问题、发展遇到的难题、社会出现的热点问题深入调研,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解决新问题。

四、“正风肃纪”亮剑行动,提高干部队伍战斗力

12.严格落实党内监督。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突出“关键少数”,落实党内监督全覆盖,使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进一步增加党务公开透明度,促进党组织的决策公开、公平、公正,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建言献策,实现党内民主管理。

13.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化党章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扎实开展好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加强警示教育学习,推进党风廉政教育常态化,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全面推行“四提醒四必谈”制度,加强对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各党(总)支部主要负责人、重要岗位人员监督,着力解决“三重一大”制度执行不严格、不规范等问题。充分利用廉政文化“一轴四点”工程教育示范点的建设成果,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赴廉政文化主题展馆和各廉政教育基地、家风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大力弘扬廉洁自律新风正气。

14.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结合“晒比拼超”活动,组织开展“真抓实干强作风、锐意进取促发展”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动员全体干部职工保持优良作风,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只争朝夕奋战牛年,引导全体党员干部重拾发展自信,迸发工作激情,当好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全面推动我委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镇2023年工作要点【第八篇】

会议指出,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要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加强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要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经贸协议,主动对照相关规则、规制、管理、标准,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要为外商来华从事贸易投资洽谈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推动外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实各方责任,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会议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返贫。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

会议强调,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注重围绕市场主体需求施策,完善政策实施方式,增强时效性和精准性。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尊重市场规律,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靠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纵深发展,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要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提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围绕经济发展和民生急需,推动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消除制约居民消费的不利因素。加强金融、地方债务风险防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要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增加多元供给,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70 8747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