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过程高质量发展思考通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施工过程高质量发展思考通用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施工过程高质量发展思考1

一、以政策沟通助推企业寻求更大发展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政策沟通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政策协调力度,推进加强国际间建筑市场准入,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寻求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创造条件。

二、做好企业境外投资布局

认真研究“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多边合作机制下确定的重点区域、重要领域的对外投资合作和建设,结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能源资源开发,把握和充分利用全球化趋势带来行业发展的新机遇,做好企业境外投资战略总体布局。

围绕企业的核心领域和主业开展投资,积极稳妥开展与传统主业相关的境外投资。以投资拉动主业规模的增量化发展,强化核心领域和传统主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三、增强企业国际化能力培育

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围绕市场结构优化、投资布局、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区域化等原则,以企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充分利用属地化、国际化资源,汇聚多方合力,释放发展潜力。特别是加强与属地化资源的合作,立足和依托属地,深耕细作当地市场,培育支柱市场。

提升创新驱动能力,以改革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在公司治理、激励约束、人才队伍建设、风险管控、社会责任管理、科技创新等方面探索新机制,以逐步适应企业向国际化、全球化转变的需要。

提升国际化融资能力。企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在开展BOT、PPP、投建营一体化等模式中,建议结合国别市场和项目特点,充分利用政策性融资、市场化融资、国际化融资等手段,通过提升国际化融资能力和融资创新进一步推动境外投资。

四、提升中国工程标准国际化水平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事务,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业界的话语权。利用各类国际工程咨询交流平台,与海外工程咨询单位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合作,鼓励国内工程咨询机构与世界一流工程咨询结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引导国际规则制定,学习运用菲迪克咨询服务理念、合同条款,积极参与菲迪克认证咨询工程师培训和认证体系等菲迪克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加大国际工程标准的跟踪、评估和转化力度,加强我国工程技术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互认。

五、加强在第三方市场的国际合作

亚洲、非洲、拉美等第三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国内承包企业与国际承包商各具自身优势,国内企业应积极与国际承包商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特别是针对一些综合大型复杂项目,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同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及方法等,弥补自身在高质量发展中的短板,在合作中更好地对标和学习世界一流企业,努力向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迈进。

施工过程高质量发展思考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也指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法和路径,为我们提供了理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做好新时代水利企业改革发展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

山东恒泰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山东黄河首家企业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施工为主,集跨河交通、引黄供水、房屋租赁、技术咨询服务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综合发展的优秀企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市场影响经营风险逐步显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作为黄河企业,能持续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为黄河真正成为幸福河作出应有的贡献,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创新党建思维拧紧责任链

要坚守初心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黄河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独特优势。服务服从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成为黄河企业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担当。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企业党组织应充分发挥引领谋划、统领全局作用,强组织、强素质、强作风、强管理,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得到坚决贯彻落实。通过选优配强党支部班子,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实现党支部建设标准化;通过党员管理实效化,学习教育多样化,典型引领长效化,实现党员管理规范化;通过抓好“三会一课”,开好组织生活会,深化作风建设,实现组织生活常态化;通过制度先行立规范,创新流动党员管理,延伸党建管理链条,实现制度落实精准化。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争当“头雁”,履职尽责,走在前列;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办、同考核”,实现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

二是创新党建思维,夯实发展根基。通过抓党建、带队伍、促业务,实现“队伍同心”“目标同向”“发展同步”,确保党员干部工作在状态、精神在状态、责任在状态、作风在状态。“队伍同心”就是党支部班子“稳心”,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塑心”,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职工群众“聚心”,充分发挥团结带动作用。“目标同向”就是党支部把方向,打造“红色引擎”;党员亮形象,争当“红色先锋”;员工展志向,激活“红色细胞”。“发展同步”就是步调一致,党支部全面引领;步伐坚定,引领项目施工;步稳行远,引领市场开发。

坚持底线思维提升价值链

要提高防控能力,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风险意识,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是落实好“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治水总基调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是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强化经营风险监管。建立精准量化考评机制,明确项目认定和奖惩标准,激发干部抓项目工作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更加有力有序有效。建立健全在建项目质量、工期、安全和财务督察监管机制,提高对在建项目的管控能力。采取“硬核”措施,做到两个“严格”,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严格执行项目风险管理评估论证制度,规范投标内部审核程序。两个“严禁”,严禁承接风险大、隐患大的项目;严禁以包代管,所有分公司和项目管理必须“以我为主”。两个“加强”,加强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控,严密监控资金的循环和流向。统筹驻外分公司管理,坚持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下足功夫。

二是抓实抓细抓落地,强力推进在建项目施工。施工项目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是抓好重点工作攻坚的主战场,是牵引全年工作的“牛鼻子”。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项目管理,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管机制,严格在建项目检查,督促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合同履约监管能力。抓好责任落实,细化工作任务,把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实落细落小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责任人,制订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细化为配档表和施工图,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问进度、问质量、问成效。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内控管理,结合项目实际,落实重点工程专人负责制,派驻项目部或技术人员,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把工地变为阵地,现场变为战场,进度变为尺度,以奔跑的姿态前行,用决战的状态实干,以高质量项目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是保持定力、持续发力,着力推进企业规范化管理。按照黄委“规范管理,加快发展”总体要求,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内控和监管制度体系,用完善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并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落实重大事项上报制度、三重一大制度;严格按照《公司法》召开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集体决策及董事会议事制度。加强职代会建设,完善民主议事会制度;及时了解员工诉求,解决职工关心难题,凝心聚力砥砺前行。严格按照标准化程序和因素要求管控安全生产管理,深入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

强化系统思维延伸产业链

要践行责任担当,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攻坚克难的一大“法宝利器”。强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意识和担当意识,实现从机会成长转向战略成长,从规模成长转向品质成长,从高速成长转向高质量成长。

一是整体突破和重点推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整体突破和重点推进,就是对于市场开发资源全面分析比对,善做“加法”和“减法”,敏锐捕捉市场机会,提高市场占有率。做好“加法”,抓住新旧动能转换和携河发展的机遇,发挥产业链比较优势和战略性资产整体优势,拉伸产业链条,谋划好跨河交通及水库建设等长效经营项目,加快推进多元经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弥补治黄事业经费不足,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做好“减法”,实现要素配置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按照突出重点、稳中求进的要求,强化市场经营开发工作,细分周边市场,深耕当地市场,统筹外地市场;坚持科学管理,优化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助力黄河生态保护。绿色发展、良好生态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过去那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黄河企业整体上都具有黄河生态保护的使命与担当,必须树立长远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做好治水理水、护水强水的文章,使生态保护成为黄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作为神圣使命坚定不移地传承。水资源是所有生命体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为了子孙后代幸福,必须保护好水资源。尤其作为黄河企业,与水资源保护联系甚为密切,施工技术更要基于绿色环保理念,打造绿色标准化工地,将对水体污染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黄河企业在积极参与黄河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施工时,践行绿色环保理念,严格按照绿色施工要求,更加注重施工过程的环保水保、文明施工等措施,开展技术创新,尽量使用绿色施工技术,严把安全生产关,严把项目效益关,建成经济效益一流、社会效益一流、生态效益一流的精品水利工程,打造生态环保“标杆工程”,打造幸福黄河“样板工程”。

树立人才思维打造人才链

要推进人才强企,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人才队伍,必须坚持把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体系必须能够支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战略实施。这就需要我们把控好内强素质、外引人才这个关键,在准确理解和把握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建立内部人员培养体系和外部人才吸纳体系。这就需要我们以完善人才管理体系为支撑,推进用人体制和激励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探索适合企业特点的分配制度改革,提升员工队伍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注重培养选拔人才。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打破用工界限,打破身份界限,不拘一格用人才,不拘一格育人才,实现同岗同酬、同工同酬。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坚持从发现储备、培养锻炼、选拔使用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安排跨部门、跨岗位进行锻炼,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生产和营销一线锻炼,更加注重在一线识别选用“创新型、实战型”干部。注重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组建互动的学习型团队,将每个独立的能量体聚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磁场,实现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的深度融合。学习能力是企业的最终竞争力,建立全过程的跟踪考核评价培训学习新模式,形成人才思维和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是完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制定企业干部员工考核评价的系列办法,建立公司目标、市场目标和部门工作目标相结合的多维度绩效考评机制,实现公司经营业绩与组织绩效、岗位绩效的同步传递和目标压力的层层传导。搞活收入分配机制,完善企业差异化薪酬分配方法,依法行使内部薪酬分配权,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并举、效率和公平并重,既符合市场一般规律又体现黄河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必须迈过的坎,每个产业、每个企业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往前走。”黄河企业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必须挽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沉下心来、扑下身子,拧紧责任链、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打造人才链,按照“严格化、精细化、标准化、高效化”要求,奋力实现事业进步、单位发展、职工受益的目标。

施工过程高质量发展思考3

一、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

随着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可,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响应和参与进来,只有进一步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才能更有助于将我国的发展理念、人才、资金、技术、标准等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竞争与合作,从整体上提升对外承包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以市场为中心,寻求高质量发展的立足点

首先,企业要树立支柱市场的概念,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数量众多,从行业整体统计数据来看,亚洲、非洲市场的营业额占到总体的80%左右,每家企业往往在亚洲、非洲等多个国别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点多面广,资源分散,企业需要在此基础上采取市场聚焦战略,结合自身优势、国别市场特点,锁定重点发展的目标市场,深耕细作,培养成为企业海外发展的支柱市场、“现金牛”市场,以此来辐射和反哺其他国别市场的经营开发。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企业只有找准目标支柱市场,属地扎根,立足当地市场发展,才能实现发展规模和内在质量的共同提升。

其次,企业要树立竞争高端市场的目标,高端市场既包括发达国家市场,也包括潜力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比如金砖国家市场。高端市场往往具有进入门槛高、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严格、更加重视国际规则和社会责任等,适应高端市场环境的过程,也是企业自身提升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三、发挥投资引领转型作用,把握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目前,投资在引领对外承包工程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重视吸引私人资本、外国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PPP、BOT等方式成为在当地经营开发的主要模式,项目的投建营一体化也逐渐成为重要趋势;相当数量的公共工程项目、重大项目对承包商的投资和融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成为项目能否成功运作实施的关键。

从长期来看,以投资牵引带动传统工程承包业务,是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实现产业链向前后端延伸,促进由传统承包商向投资商、运营商、服务商转变,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同时,通过境外股权投资的方式,针对高端市场的本土企业进行战略性并购,是进入高端市场、进行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化水平的有效路径。

四、推动工程技术标准国际化,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推动中国工程技术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工程技术标准的制定是我国对外承包企业参与全球行业治理的重要方面,当前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工程设计、建设标准普遍采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倡议从理念转变为行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中国标准,中国标准的使用主要依托国内企业境外EPC项目,采用中国标准的EPC项目占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比重已经由2015年的大约19%提升至2017年的39%。

在EPC模式成为对外承包工程主流的情况下,随着境外投资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发挥,EPC+F、BOT、PPP等新模式将发挥更大作用,这将为中国标准的应用创造更多机遇,而中国标准的采用,将有助于国内设计咨询、工程装备等业务开拓国际市场和发展空间,促进和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站在全行业发展的角度,进一步推动中国标准在国际市场的应用。

五、完善相关支撑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性

随着我国对外承包业务规模、市场范围、境外资产及人员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从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高端市场发展,从传统设计施工承包模式向投资带动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随之而来。只有重视并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体系建设,才能真正实现规模提升、运营高效、风险可控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关注度逐步增加,并对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期望,国家相关部委对国内企业在境外履行社会责任也高度重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该牢固树立社会责任理念,健全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提升社会责任管理绩效,围绕当地民生发展需求,落实低碳环保理念,争做“民生承包商”、“绿色承包商”,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企业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担当。

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驱动作用,依托境外重大项目,积极开展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通过科技创新巩固和增强企业在核心领域、传统主业的技术优势,努力突破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转移。

70 856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