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彩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第一篇】

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核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我所任教的学科美术作为一门小学科,在生本教育教学中并没有可直接借鉴的示范课,我们只能才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衍射到自己的学科,在实践中摸索。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

一节课在上课之前,备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做到课上积极地旁观,就要求课下主动“备学生”,把所有的方式都想到,包括师生对话。在课上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动作及眼神给予学生积极地暗示,从而让全体学生都积极投入课堂活动中,只有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才能主动学习。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儿童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课前的实物观察,课堂中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都是教师通过开拓思维使学生产生自我意识并不断强化的方式。如《美丽的鱼》一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在课堂设计时,我注意到,孩子和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的用实物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而有的需要大量的图片,有的需要自己动手拆拆摸摸研究。所以这一课我以动画、图片、实物导入,目的在于印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大胆进行创造的动机。最后给各小组发已经制作好的橡皮泥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运用揉、搓、压、捏等方法进行创作,同时也满足了一小部分同学的需要。在课堂中,学生尽可能多地调动了身上的各个器官,通过拆装已制作好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一种“我明白了”的自信投入到学习中。在活动过程中,我也不断地强调“与众不同”的创作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产生一种自我判断的审美意识。

这种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维方式激活了课堂,让我收获了惊喜,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出现了一批富有创造力的作品,比如花形尾巴的鱼,南瓜形身体的乌龟?等等。学生从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如我在《美丽的鱼》课堂中,为学生准备的图片及制作成作品的鱼都是侧面的鱼,但有一位学生做了一条鱼是从上往下看角度,所以有两只眼睛,而我自己都被一种固定视角所影响,以为他做的是条闭目鱼。我庆幸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如果不是这样,又怎会有不同视角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作品呢?

感谢生本教育带给课堂蓬勃的生机,让我们感受到了惊喜及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研究生本教育理论,弥补不足,更多的思考、研究如何挖掘教学最大的资源——学生所蕴藏的巨大能量。让更多的学生在教育中获得如沐春风的舒适感。

生本教育心得体会【第二篇】

这周,我主要读了郭思乐先生的《教育走向生本》的第三章生本教育体系中的哲学思考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在这一节中,郭思乐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使用他组织编写教材的小学生的15篇文章。在这15篇文章中,有5篇1年级学生写的,8篇2年级学生写的,2篇6年级学生的。看到这些文章,我感到诧异和怀疑。一年级学生汤天所作的《三国演义》新篇洋洋洒洒近千字,把现代武器用到三国的战争中,我不得不佩服他的才华。这篇文章初中生也未必能做出来。

六年级学生所作的二十万投资保值计划书更是许多同龄孩子所不能比的。那为什么这些孩子能写出来呢?先生归结为生本教育带来的结果。在生本教育中,学生的学,是原发的,自出生就有之,不管你有没有教学存在,它都存在,而不是像某些朋友所说,有了教学才有学生的学。而且学生的学无处不在,问题是你如何给他因势利导。教(或教学)对人的学是有帮助的,但教不是学产生的根本原因,只是学生的助力,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发挥学习者的生命力量的根本的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终端,生本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阐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在读到第四章生病教育的课程观中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中说到师本教育来源于科学化的异化。郭先生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大意是说:一天,哲学家青蛙遇到蜈蚣,青蛙说‘你看我只有四条腿,我要是走的话,两条前腿一撑,两条后腿一使劲,就往前蹦了,我这四条腿都有分工。蜈蚣啊,你是百足之虫,你往前走的时候最先迈的是哪条腿呢?’蜈蚣一听,“咔嚓”就停在那儿了,然后蜈蚣很沮丧地跟青蛙说‘我劝你以后永远不要问任何一只蜈蚣这个问题,你只要一问,它一定会被卡住不动了。’想想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做过多少次青蛙。它不仅给我们自己带来困惑,也给别人造成负担。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第三篇】

,我学习了 “生本教育”教学理念,观摩了一位教师的精彩讲课,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平台,提出学习目标

并让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以教材为本,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四、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五、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在讲课时,多数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几天的活动安排中,让我明白了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放手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

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积极采用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

总之,通过学习,令我大开眼界,使我领略了 “生本教育”理念,为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在今后的课堂中,我将以这次所学的教学模式为前提,不断学习,积极尝试,潜心理出属于自己、符合我们学生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绩,打造更优异的学生。

生本教育学习心得【第四篇】

最近开始读《彼岸的教育》,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教育不竭的动力?什么使教学熠熠生辉?答案是创意!创意!不管是情境教学,还是快乐教学;不管是生本教育,还是生命教育,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创新,使教学充满乐趣,充满智慧。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如何将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摸准教育的脉搏,实现教学的新发展,应该成为我们思考的关键点。参加各类培训,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听报告时激情澎湃,过后却还是穿旧鞋走老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我想,除了定势思维的困扰,更主要的是缺乏一种感召力,一种团队的支持,一种教育的成就感。

这次生本培训,听了低年级的识字课,观摩了中年级的精读课,聆听了专家的报告,对生本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低年级:一心一意奔识字,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无论是生本配套课本,还是鲁教版、苏教版教材或是八岁儿童能读会写实验学本,在低年级段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多识少写。教材中的课文是帮助学生识字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舍弃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把多样式的读文和识字加进来。

低年级段的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哪一种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学生,哪一种更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和效率,这是我们备课时重点思考的。一种方法用长了,我们就要创造新方法,想出新点子,动员学生出主意,想办法。广州和深圳的老师用的最多的是字卡游戏识字。找朋友、对对碰、送信、生词拼图、红绿灯、听音报告、钓鱼、接龙、飞行棋、老鹰抓小鸡、抽大奖、擂台赛……这些有趣的识字方法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每一种方法开始前,老师还要编出一些有趣简短、任务清晰地口令,如:小铅笔要干活,轻轻走出铅笔盒;小铅笔要休息,轻轻回到笔盒里;小小字卡拿出来,一张一张摆仔细。免除了教师的啰嗦说教,带来了课堂的有趣高效。

二、中高年级:主题单元教学做支架,整本书阅读来提升。

学生进入到中高年级,语文教学要提速了。怎样提速,那就要引入主题单元教学,基本理念是:实行单元备课,课课目标清晰。精读一两篇,略读其他篇。注意方法的渗透和积累。本学期,我们刚刚开始摸索前行,相信只要上路,就会有收获,哪怕是遇到风雨,我们也不放弃:因为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感受到了成功和乐趣。

研讨会上出示的《爬天都峰》一课,在推进阅读方面做出了初步尝试。如何从文本入手,巧妙地引入更多的文章,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成为课堂低效和高效的分水岭。这堂课上,有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商榷:文本的朗读到底要读到什么程度?读多少遍?推进阅读放在哪儿更合适?整本书的阅读如何引入各年级段,达到什么要求?这些将逐步成为今后教学企待解决的要点问题。

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小组合作的建立和调控

无论是低年级段的识字教学,还是高年级段的合作探究学习,都离不开高效的小组合作,如何建立小组,怎样分工合作,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尝试,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小组之间的任务均衡问题,小组奖励机制的有效运用等等。广州的余老师还提到各学科教师要协调工作,班级小组要相对固定,才有利于学生形成合作的氛围,形成有效的小组合作机制。

这次培训带给了我很多思考,必将使我的教学有新的进展!

70 1299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