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心得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心得精编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际交往心理1

心理活动对于人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尤其如此。不良的心理认知与情感会扭曲个体对外界的认识,在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之下个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遭受一系列不良的人际交往体验,而这些不良的体验又会反过来加重个体的消极心理状态,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当个体心理的消极状态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甚至导致其在行为上出现偏差。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就缺乏和同龄人相处的经验,加之现代社会整体浮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疏远,所以,高校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消极的心理状态,从而使自身的人际关系陷入困境。

一、当代高校学生人际交往中几种常见的消极心理状态

影响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认知和情感因素有许多,这里主要分析其中最为常见的几种。

首先,就是自负。自负可以说是当代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其本质是当代学生对于自身的过高评价及产生的一系列的傲慢情绪,其实就是对于自我认识不清的一种表现,对自己的评价远高于自我的真实水平。

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自我评价源于后天成长的环境,因为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便生活在一种众星捧月的环境之中,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过分偏向正面的评价,其本意是想鼓励孩子,但过分夸大的评价会导致孩子慢慢出现自我评价过高的问题,久而久之,其自负的心理状态就会变得根深蒂固。

伴随自负而生的是一种高傲的心理,大有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态势,在这种心理状态的支配下,个人中心观念的产生便显得理所当然。有调查显示,“%的学生认为自己待人处事主要考虑自身的感受及自身的利益。%的学生不喜欢配角工作,没能占据主导位置便会产生极强的失落感”。[1]

人际交往中涉及到许多个人与他人的利益问题,协调这种利益之间的冲突对于交往中的个体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中心主义者轻视甚至完全忽视这种协调的重要性,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态度即便是一般的人际关系都难以维持,更谈不上更深层次的交往。

其次,就是自卑。和自负恰恰相反,自卑者对于自身的评价远低于实际的水平,并伴随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体验。自卑者对自我进行否定,忽视自己的优点,不断压低自己的价值。在人际交往中,自卑者也显得极为消极、被动。

自卑的产生同自负一样,主要源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家长的教养方式对于自卑情绪的产生往往有很大的影响。和过分夸赞导致孩子产生自负心理一样,有的家长对子女过于严苛,因为某些原因总是倾向于对其进行否定,久而久之,导致子女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特征,进而对自身的评价也变得消极、负面,自卑情绪由此产生。

事实上,许多自卑者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但是,这种自尊是极其脆弱的。自卑者为了保护自尊,往往会选择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在与人交往时,自卑者总会觉得他人的优点极为显著,从而进一步感到自身的无能。久而久之,孤僻、冷漠的标签就会贴在这类学生的身上,其自身的人际交往就会陷入绝境。

值得注意的是,自卑心理如果长久地存在,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最终就会使学生个体的心灵发生扭曲,进而对社会产生愤恨之情。

最后,还有一种心理值得我们注意,就是猜疑心理。所谓猜疑,即“个体根据自己的主观推测而产生的对他人不信任的复杂情感体验”。[2]

猜疑之心在当下高校学生中的存在是确定的,其实这也并不令人意外,在如今这个时代,社会上虚伪的人际交往可以说比比皆是。高校作为亚社会,不可能像一个密封的罐子一般与大社会相隔绝,社会的种种影响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必将给高校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冲击,既然社会上虚伪的交往现象大行其道,那么高校学生以一种警觉的防备之心面对校内的人际关系就是一件正常的事了。

亲密的人际关系要求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但是,自我暴露意味着向另一个体展现自身的弱点,很有可能被另一个体所利用,最终对自己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自我的暴露,但是,这要以牺牲亲密人际关系的建立为代价。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只能勉强维系一般的人际关系,是不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的,有调查显示,“63%的学生感到交往困难,知心朋友很少”。[3]在这种情况下,当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学生无法从交际中得到相应的支持,只能独自面对。

二、针对不良心理状态的应对策略

虽然造成人际交往困境的几种心理因素主要源于学生儿时的生活经历,尤其是年少时的家庭教养方式,但是,高校绝不能因此就对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视而不见。完全纠正一个人从儿时起就逐渐形成的消极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一个教育环节,有责任、更有义务帮助学生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首先,高校应当开设相应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活动中种种不良的心理状态,并对其危害性进行阐释。同时,可以进行相应的辅导,指导学生不断改善自我,对自身存在的消极心理情绪、认知进行纠正,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与改善。

其次,高校应当逐步改变辅导员在大学生活中的角色。目前,大学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扮演管理者的角色,但事实上,要想在大学期间更好地对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辅导,更好的方式绝不是带有命令式的说教,而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从专业的角度与学生进行交流。多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心理上有许多的消极观念和情绪,其实这些心理问题只要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指导、排遣,完全是可以消减的。

最后,高校可以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其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开办相应的校内网站,进行与消极心理状态有关的知识的科普,并在版面上设置相应的问答栏,由专业的教师回答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困惑,排除影响其人际交往正常进行的消极心理因素。

诚然,高校学生作为相对成熟的个体,在许多方面,包括人际交往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主见,高校教育工作者完全没有必要像中小学教师那样

过于密切

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但也绝不能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对于那些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有着消极影响的心理问题,高校完全有能力、更有责任帮助和指导学生解决,放任自流、无所作为不是一个尽责的学校应当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李伟东,刘敏姬。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与交往能力培育策略思考[J].青年探索,20xx(4).

[2]丛茂国。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自我解决途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1).

[3]张明霞。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xx(6).

[4]田晓红。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误区及调适对策[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xx(9).

[5]朱建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应激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xx(7).

[6]孙铁红。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及消除[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xx(6).

人际交往心理2

人际交往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调适、信息的沟通、各种不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际关系的协调,都离不开入际交往。每一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都,希望通过交往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亲属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同事关系……而这些良好的社会关系可以使个人在温馨怡人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生活和工作。但在实际的交往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影响了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

在来访者当中,最常提到的问题如:“我怎样才能使别人喜欢我?”,或者“怎样才能消除自卑感?”,还有“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等等。还有人会问:“我为什么体会不到人际交往的快乐?”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那些在人际交往中颇受好评,很得“人缘”的人一般具以下特点:乐观、聪明、有个性、独立性强坦诚、有幽默感、能为他人着想、充满活力等等,当然,不是说这些特点都具备才能有好的人际交往。而那些在人际交往中不太受人欢迎的人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自私、心眼小、斤斤计较、孤傲、依赖性、自我中心、虚伪自卑、没有个性等等。有了以上的参照标准,大家就可以对照自己,扬长避短。当然,在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是坦诚,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不能丧失掉自我。阿谀奉承,随声附和并不能换来良好的人际交往。

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正确地估价自己和别人。古语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何为“贵”,为何“贵”,贵,说明其难。正确地认识自己的的确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错误的自我估价中,对交往妨碍最大的,莫过于自卑和自傲。

自卑,即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才华等作出过低的估价,进而否定自我。自卑的人在交往中,虽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总是怕别人的轻视和拒绝,因而对自己没有信心,很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又常常很敏感地把别人的不快归为自己的不当。有自卑感的人往往过分地自尊,为了保护自己,常表现得非常强硬,难以让人接近,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格格不入。

自卑心理源于心理上的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很多心理学家指出,自卑感和本人的智力、受教育程度、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因素无关,而仅仅是对“自己不如他人”的确信。所以,要克服和预防自卑心理,首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对于一些不可改变的事实,如相貌、身高等等,完全可以用别处的辉煌来弥补,大可不必自渐形秽。 其次,要正确地与人相比,自卑心重的人往往很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这本身不是坏事,可是他老是用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不是激发起奋起直迫的勇气,而是越比越泄气,从而贬低、否定自己,以偏盖全。其实,人各有所长,自己不可能事事都强过别人,反过来也一样。见贤思齐应当鼓励,这其中还有一个量力而行的问题,所以,要防止和克服自卑感,还要注意不可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在选择目标时除考虑其价值和自身的愿望外,还要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与其追求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还不如设立一些较为现实的目标,采用“小步子”原则,不断地使自己得到鼓励。最后一点,要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要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或因自己某一方面的过失而全盘否定自己。

自傲与自卑相比,也源于错误的自我估价,自傲者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在交往中表现为妄自尊大、自吹自擂、盛气凌人,而且不愿和自认为不如自己的人交往。这样的人当然不会受到别人的欢迎。自傲者一旦受挫,往往会较为自卑。自傲者要学会尊重别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才有利于客观评价自己,还要学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他人,同样关系到人际交际能否顺利进行。要走出对他人认知的心理误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判断的标准。第一印象,也就是第一次对人知觉时形成的形象,它往往最深刻,而且常会成为一种基本印象而影响对他人各方面的评价。俗话说,先入为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人们很重视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但也该看到,第一印象得之于较短时间的接触,又无以往的经验作参照,主观性、片面性较强。所以,一定要注意其消极的一面既不能因第一印象不好而全盘否定,又要防止被表面的堂皇所迷惑。“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要练就一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事,在长期的相处中全面、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

第二,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某人刚犯了一个大错误,于是就有人发现,他从来就不是好人。这是近因效应在作怪。在较为长期的交往中,最近的印象比最初的印象更占优势,这是一种心理惯性。由于这种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会以最近的印象来评价人。另外,还有所谓“光环”效应,某人的一种优点、优势放大变成了笼罩全身的“光环”,甚至原来的缺点也被掩盖或者蒙上了一层夺目的光彩。这种对他人认知的最大失误就在于以偏盖全。“借一班而窥全豹”并不总是适合于一切人和事,个别和局部并不一定能反映全部和整体。在人的诸多行为或性。格特征中抓住某个好的或不好的、就断定他是好人、坏人,无疑是幼稚的。恰当地、全面地认知他人,就要克服说好全好,说坏全坏的绝对化方法。

第三,切莫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固然是一种先入为主,除此之外,在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些先在的,得之于各种途径的观念,并常常以此来评价和判断他人,因为这样做所耗费的心理能量最少,也就是说,它最省事。但是,图省事往往会造成一些认知偏差。什么美国人开放,英国人保守,商人精明世故,农民老实本分……。这些说法虽与某些人的特征相吻合,但绝不是个个如此,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人如其面,各各不同,不能用概念来衡量人,把人简单化。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从人际交往中得到快乐?人是社会的动物,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需要。在人际交往中,过分留心、处处算计、总怕吃亏上当,这当然得不到快乐。可以说,这样的人还没有领悟人际交往的真正内涵,因此他无法体验到交往中的快乐。俩人互相交换一个苹果,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俩人互相交换一个主意,一人就有了两个主意,这个例子是交往露内涵的一个体现。此外,交往的意义还在于增大个人的心理空量问,减少彼此的心理距离,建立“我们感”。这些都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需求。

消极的情绪,如不快、痛苦、愤怒、失望等,会影响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这点不言而喻。这些消极情绪的产生,可能来自某种压力、或者受挫、或是某种丧失。每个人都要学会在生活中对付这些不良情绪,这也是个人成长的一种重要表现。现代社会主张个性独立,人际交往也日益复杂,如果说在一些场合,或和某些人的临时性的交往需要一些表面的客套、应酬,那么,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人们并不喜欢那些假扮的圣人。当然,如果是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认识自己和他人,不断领悟人生,这是人际交往的内涵之所在。

人际交往心理3

心理健康的高中生在人际交往中,能与同伴合作,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能关心他人的需要,体谅父母和老师;能宽以待人,诚心地赞美他人,接受他人善意的批评;在增进人际关系的同时,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但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有自私、嫉妒、猜疑、自卑、自满等不良的人际交往心理,具体的说存在下列不良的心理表现。

1.自我中心

目前绝大部分高中生是独生子女,长期生活在“四二一”的家庭环境中,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注重自己的情感,高兴时高谈阔论,委屈时诉说烦恼,不注意他人的感受,也不会倾听他人的意见,极易形成同学不愿与其交往的尴尬局面。

2.嫉妒心理

嫉妒是指意识到某人、某事可能对自己有威胁时,产生的一种怨恨、愤怒、痛苦的复杂情感,是一种极不愉快的负性心理体验。有些高中生往往表现为不能容忍别人的进步和成功,害怕别人强于自己,但自己又不愿作艰苦的努力。常常讽刺挖苦、诽谤攻击他人,以求通过别人的失误甚至伤害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嫉妒心理是人际关系中非常有害的腐蚀剂,是损己害人的心理。

3.猜疑心理

部分高中生过分敏感,在与人交往中过分留意别人的脸色和言语。猜疑成癖,捕风捉影,往往节外生枝,自寻烦恼,制造隔阂。

4.自卑心理

部分高中生,习惯于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过低地评价自己,常有“我不行”、“我不如他们”等消极暗示,对自己信心不足,盲目地依赖别人、取悦别人,不敢涉足新的交往领域,在交往中总是表现为羞怯、忧伤、退缩。而不敢交往、缺少交往则会使自己陷入更深的自卑中。

5.自满心理

部分高中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看不起其他同学,喜欢对他人吹毛求疵,品头论足。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听不进别人善意的劝告,表现为抱残守缺,不愿延伸自己认识的触角和拓展思维领域。自满心理导致部分学生在自我封闭的狭小空间里逞能。

6.冷漠心理

有些高中生不尊重别人的人格,对同学缺乏热情、关心和帮助,言词尖刻、态度孤傲、表情冷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

7.胆怯心理

一部分高中生因为缺乏社交能力而苦恼,总感觉别人在注视自己,时常过度紧张。见到陌生人脸红、心慌、紧张,不愿说话,不敢说话,眼睛不敢看人。与其交谈时常出现面红心悸、手抖出汗、言语支吾、手脚拘束的情形,与人交往中往往采取回避、退缩等消极行为。胆怯心理容易形成自我孤立、自我封闭的状态。

人际交往心理4

1、怯懦心理:

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2、自卑心理:

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3、猜疑心理:

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4、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5、作戏心理:

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6、贪财心理:

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别人光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7、冷漠心理:

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人际交往的技巧

1、以诚相交

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可以设想,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谁会对你感兴趣呢?

2、学会听话

要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是十分必要的。一个13岁的荷兰移民小男孩,成了世界“第一等名人访问者”,原来他买了一套“美国名人传说大全”,他给这些名人写信,请他们谈谈自己成为名人有趣的事情,于是他收到了许多名人的信。他深深懂得一些大人物喜欢善听者胜于善谈者。

3、学会说话

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不讲不该说的话;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在谈话中,注意谈起对方感兴趣的事情和最为珍视的东西,使之高兴,你也不难与之接近了。

4、抛弃嫉妒心

妒忌别人,实际上是企图剥夺别人已经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种心理极易引起别人反感。同时要克服猜疑、苛求、孤独、自卑与自满等不良心理状态。

5、慎交友,交益友

并非人人都想交朋友,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要选择交友,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寻找快乐,摆脱忧愁,有益于身心健康。

6、相互认同

相互了解,要做到这点非常不易。人与人之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往往随着彼此相互认同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应当从自身做起,克服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命清高等错误观念,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了解彼此的权利和责任,正视差异,设法沟通。

7、行为近似

言谈举止、交往动作、角色地位、仪表风度等人际行为模式越相应近似,越易产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8、情感相容

凡是能驱使人们接近、合作、联系的情感称为结合性情感。结合性情感越多,彼此之间越相容。当别人做出一点成绩而兴高采烈时,感情相容的人也会由衷地为朋友的成绩而高兴。

人际交往心理论文5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一例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临床心理干预与诊断过程。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通过在来访者的大脑中输入一组与人交往时不焦虑的程序性知识,并结合临床放松训练使其达到自动化运行,重新建立人际交往时的、新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彻底地解决了来访者人际交往障碍问题。

关键词:人际交往障碍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 元认知干预技术

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重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学生们逐渐将生活重心由学习,转移到社交活动上。但很多同学由于从小一直埋头于学习,缺乏人际交往经验,或者头脑中存在关于人际交往的错误信念,导致人际关系建立或维护时产生问题,长时间内无法进行自我调节,于是对自己、对他人产生消极评价,一旦对人际交往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便很易形成了人际交往障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表现为焦虑、紧张、交往恐惧、孤独感、冷漠、依赖心重、信任感缺乏、傲慢等方面的特点。其中尤以焦虑、紧张、孤独感、信任感缺乏等表现为多。下文是笔者运用元认知心理干预过程对一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案例进行干预的过程。

1。来访者基本情况与症状表现

1。1基本情况

小杰(化名),大连某高校国际商业学院大一学生,93年出生,河南农村人。父母在大连金州区务工,自小便跟随父母在外读书。小杰为家中长女,有一个弟弟有个妹妹,感情较好。

来访者性格独立,努力上进,甚至有些争强好胜。小学、初中在金州读书,学习成绩优异,班级名列前茅。一直担任班级班干部,培养了较强的管理能力,但与人交往时说话直白,有时甚至咄咄逼人。高中后,返回河南老家就读高中,与父母分开,同奶奶一起生活。由于转学等原因,成绩迅速下降,自己感到难以接受,对自己很不满意,却一直无法调整,浑浑噩噩的度过了高中三年。高考后被调剂到目前所学专业,该专业学费较高,来访者便开始自责给家里增添了经济负担,愧疚不已。学校规定,大一年级达到一定分数可以转专业,因此,大学期间一直努力学习,想要转到学费较低的同类型专业去,被同学戏称为“学霸”。

由于来访者所在专业学费高昂,多数学生家里条件较好,来访者感到和她们没有共同语言,价值观不同。开学二周后就与同寝室一位同学发生争执,室友批评她不讲个人卫生,身上有异味,不注意保护寝室卫生环境、自私自利、闹钟铃声等影响同寝室室友休息等。来访者辩解到,自己已经很注意卫生了,是室友强词夺理,并且自己早起,是不想军训迟到,自己睡的比较“死”,根本听不见闹铃震动,所以才设置了闹钟铃声,这样做也可以叫室友一起起床,自己每天催室友快一点,室友不但不领情,还埋怨她,告诉她如果怕迟到就自己先走,在这催催催,很烦人。对此,来访者感到很气愤,与室友大吵一架。自此感觉到很难与室友相处,回到寝室感到气氛冰冷,不愿意、也不敢跟室友说话。感觉到室友孤立自己,自己也看不惯室友,感到心烦,室友经常联络其他寝室的同学到自己寝室来打扑克,每次看到有外人在自己寝室都感到烦躁,觉得没有归属感。

1。2症状表现

第一、寝室恐惧:不愿意回寝室,每次都是早上出门,下了课便去自习室或图书馆,直到图书馆闭馆,不得回去时才返回到寝室,在寝室楼下徘徊很久后才敢进入寝室,随后便感到烦躁、心慌。

第二、不敢同室友说话:看到与自己吵架的室友,感到心烦、担心、焦虑。不敢与室友说话,怕自己说话太冲,又引起不必要的争端,但又觉得自己这样“忍着”,对自己很委屈,而且不公平。

第三、人际障碍:长期不敢同室友说话,逐渐不敢和班级同学说话,在路上遇到同学与自己打招呼,也匆忙躲开。无法融入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当中,每天早上为了避免与同学打招呼,甚至提前一个小时去班级。

2。症状的成因

2。1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的形成

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是指一种在条件反射形成和发生过程中,本人未曾意识到或意识到却控制不了的情绪反应[1]。其中的“条件性”是指通过后天建立起来的反射[3],它以情绪为核心,以S—E—R为表征式,其中S为问题情境或刺激事件,E为自动实现的条件性情绪,R为条件性情绪推动下的思维及外显行为反应,人们通过自己的认知、经验、观念等对条件性情绪反射所引起的反应R进行评价、思考,又产生了新的评价性情绪E′,这种情绪增强了原来的条件性情绪反应,由此开始不断地积累,从而产生了循环。如果S所引起的是消极情绪,那么人们就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障碍。

据此原理,小杰的人际交往障碍,其本质就是一种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最初形成过程,即与室友吵架(s),产生烦躁、气愤、焦虑的情绪反应(E),最终形成的行为反应(R),即为不愿意回寝室,不愿意与室友说话。行为产生后,小杰会对自己产生一个消极的评价性情绪(E′),即我不会和同学、室友说话,我的语言沟通能力是有问题的,我的人际交往是存在问题的。这样的评价增强了小杰的焦虑情绪,于是形成了SER的增强循环。

随着上述刺激循环的形成,久而久之,回寝室、同室友讲话、和同学说话成为了小杰的刺激情景、刺激事件(S)。其对应的条件性情绪(E),即为焦虑,担心自己说错话,会令事情更糟糕,会让自己变得更加被动、成为被孤立的对象。这样产生的反应(R),即为不回寝室,不跟室友说话,逐渐的也不愿意、不敢和同学说话,甚至见到同学后立即躲开,绕路走。这样的行为持续一段时间,来访者会对自己产生一种消极的评价,即我是有问题的,我是不正常的,这使得情绪(E’)更加焦虑,增强了不良行为的产生。这也就形成了复杂系统的增强循环模型。

2。2程序性知识自动运行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办”的操作性知识,它能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自动实现并且表现为能力[1]。这种“怎么办”的反应在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中用C—A产生式来表示,即我一遇到这样的情景,就要去这么做的程序。程序性知识是自动运行的,对于小杰来讲,形成的是关于如何避免回到寝室,避免与室友说话、与同学说话的程序,然而这种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焦虑情绪的产生,久而就是便形成了障碍。

3。临床干预

3。1认知调整

首先,对小杰讲解条件性情绪反射原理,小杰之所以会愈加严重,一方面,小杰自身将对于人际交往的焦虑感、恐惧感不断放大,想要控制却无能为力,使得焦虑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小杰对于人际交往知识的缺乏。那么,首先就需要向其解释症状产生的整个心理机制。使她明白问题的关键因素在于焦虑、恐惧情绪下推动的潜意识行为。并且告诉她,这种条件性情绪是后天形成的,是易建立的,同时也是易消除的。同时,给小杰补充关于人际交往的知识,比如黄金法则、白金法则等交往规则,也就是要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

3。2放松训练

临床放松训练是一种高效的暗示学习技术,保加利亚罗扎诺夫博士研究发现,暗示作用下的学习效率是平时的5至50倍[2]。利用这种高效学习的状态,临床上为患者建立新的、积极的条件反射,以替代过去消极的条件反射。首先通过肌肉的渐进式绷紧放松,配合以舒缓的音乐,使来访者慢慢达到一个轻松平静的状态;接下来为患者输入风景想象,对美好愿望想象,促进来访者形成积极的情绪。最后利用冥想模拟刺激情境,输入合适的程序,建立积极的条件反射。例如,针对本来访者,可以带领来访者进行冥想:九点钟后,想象着自己就要回到寝室了,进行一个深呼吸,告诉自己我没有问题,轻轻的推开门,笑着对室友说:“我回来了!”无论室友的反应如何,你都在心里对自己说,看,你成功了,你战胜了自己的恐惧,就这样做下去,你的人际交往已经迈进了一大步!

此放松训练共做了四次,来访者能够很平静的回到寝室,不感到焦虑、紧张。第三次后,来访者很兴奋的跟我说,之前与自己吵架的同学,主动与自己说话了,来访者感到很开心。随后对放松进行了状态调整,让来访者能够主动的融入到寝室话题当中。第二阶段的放松共做了四次。

3。3防复发策略指导

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中,由于连续做放松训练,其人际交往障碍得到了明显的改变。但是在放松结束以后,来访者独立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当中,一旦不可测因素产生,便会再次陷入障碍当中。为使来访者能够克服困难,坚持运行正确的新程序,我们需要教会来访者一套行之有效的愈后防复发策略。即用元认知指导和监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

教给来访者深呼吸和小程序放松的方法,在交往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令自己紧张、焦虑的状态,深呼吸10~20次,或者做简单的小程序放松,降低焦虑情绪。增强自身信念:我已经做到很好了。我是一个能够克服困难的人,这一点小小的困难,怎么能够难的到我!

3。4布置作业

要求来访者每天至少要做30个以上的深呼吸,每当焦虑情绪上来的时候立刻做深呼吸,告诉自己停止非理性的思维,给自己积极地暗示,暗示自己要做一个宽容的人,大度的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到。

要求来访者做运动,每天保持半小时以上的运动量,运动过程中想些积极的画面,比如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未来的憧憬等,并且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实现。

经常记录进步笔记,每当自己取得进步时就记录下来,经常翻看自己进步的点点滴滴,哪怕是很小的进步也要记录下来,例如“同学说了不爱听的话,但是我没计较”。或者当自己取得进步的时候,让自己手舞足蹈一下,将这种情绪放大,体验到进步的快乐,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更加自信。

4。干预效果

经过十次的干预,来访者自述,能够心情平静的回到寝室,不再感到寝室气氛压抑。有时,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能够融入到寝室聊天当中。逐渐对自己的人际交往有了信心。

5。结论

在运用元认知技术进行临床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通过对来访者讲明技术原理,使来访者明确问题产生的心理机制。这样来访者就可以靠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咨询师的帮助形成正确的程序性知识,并自动运行。主动积极的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建立起元认知系统,关注心理健康,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特征。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真正的做到了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金洪源,王云峰,魏晓旭。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xx

[2]王立凡,金洪源。过度倾诉与倾诉癖的形成、危害与临床治疗[J]。社会心理科学,20xx,22:23—25。

[3]金洪源。元认知心理干预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xx,11:4—7。

70 1429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