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例优质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例优质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3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一篇】
[摘要]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国土资源利用和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可以看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定程度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等还存在很多的冲突或者矛盾,如何正确地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政府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文章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对策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科学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6109
近年来随着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供给侧结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现协调统一发展,成为当前政府积极推进和研究的重点,只有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国土资源丰富,但是在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加强国土资源科学管理,强化国土资源管理监管,有助于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土资源管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具有一致的逻辑性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无论是在生态文明顶层体制设计方面还是理念实施等层面,都强调和谐发展。国家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了6大理念和8个体系制度,强调尊重、顺应、保护自然,注重发展和保护之间的有机协调,要求要从宏观角度和综合发展的视角来设计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设,强化资源总量管理,积极探索节约有效利用机制,在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以及监管等方面都要注重强化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市场约束和治理的灵活性,严格执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经全面融入到国土资源管理全过程中。
2加强国土资源有效科学管理,是生动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重要体现和保证
按照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抓好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离任审计以及差异考核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空间规划方面主要涉及基础主体功能区规划方面以及县级单元内部综合规划方面,通过开展空间规划,以期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科学化配置管理水平。在用途管制功能设计方面,主要是为了落实红线、加强改造质量、对配置秩序进行理顺等,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红线交叉以及红线褪色两个方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红线全要素管理,针对红外线工程需要对类型、区域具体数量以及质量等各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加强对林地、更低、草地以及建设用地等全方位的综合监管,从统一设计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加强过程监管,设置更多的约束条件和监督规则,从而确保红线用地管理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在离任审计以及差异考核等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技术探索和规范化管理来确保资源环境等科学管理。在具体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方面,需要加强综合全面考核指标设计,既要注重发展速度方面的考核,又要注重质量、民生改善和生态可持续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考核,在考核手段方面,需要构建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完善风险识别、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更加简便、可操作性强、可视化的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同时要加强资源资产负债核算分析工作,加强对重点数据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强化对领导行为的监督考核,加强责任追求落实,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切实提升管理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在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等方面要建立领导干部终身追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化管理水平和职业素养,更好地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改善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3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数据管理,切实提高双协同发展水平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政策,也引入了一些发展理念,但是想要将理念、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就需要结合实际制定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且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加强数据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总结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建设质量。可以看到国土资源部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分别向社会公布了全國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这些年度监测评价成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可以通过国土资源管理相关的数据来分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通过开展两次的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评价,对全国耕地质量情况进行测评,对两轮次的等别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国家耕地质量等别基线向右方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国家整体耕地质量有所下降,同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测算的耕地产能利用系数,通过对不同地区平均耕地产能利用系数进行横向纵向对比,与平均基线进行对比,从而掌握不同地区土地利用情况,找出哪些地区在产能利用方面存在不足或者过量等问题。通过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数据,国家可以对相关的土地利用开发情况进行综合研究,进而为制定下一阶段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等提供参考依据,这也是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此外在国家国土资源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其他基础数据可以进行参考,这些土地调查成果可以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应用,这也是更好地推动国土资源实现科学化管理的有效指导。各省份、地区对土地调查成果等方面的数据也非常重视,根据调查情况,在市级、县级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等方面进行调整,通过进行动态调整,可以重新确定基本农田平均等别和农田比率,这也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有效落地的关联举措。除了在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面可以借助相关的国土资源管理成果来进行政策调整,相关的数据还可以为政府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占补平衡考核等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参考,从而为不断提高土地资源科学化利用水平、节约土地资源、提高耕地整体开发和管理质量等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行动纲领。
此外,在国家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应当把握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国家土地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分成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两大框架,在具体实施层面需要考虑各地区的实际,对土地资源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具体的职责、义务等,还要加强信息技术探索,构建完善的自然资源统计基础库,结合调查统计结果,适度调整相应的补偿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构建更加综合的自然资源管理调度体系。要建立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土地调查监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连续监测、周期性监测和随机监测,对自然资源管理实施“管用分开”的原则,坚持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体系,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的经验,加快开展土地整治、通过定位定量监测分析,将农田科学管理理念落到细处、实处。积极借助数字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在耕地等级变化数据采集和共享等方面进行同步化管理,形成完善的动态评级机制,将国土资源管理政策、理念等落实到行动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参考文献:
[1]杨雪彩.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促生态文明发展[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4.
[2]安翠娟,侯华丽,周璞,等.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511.
[3]郧文聚.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管理漫谈[J].中国土地,20162.
[4]姚震,周鑫.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与产业,20142.
2023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二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道家认为,要使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③也就是说,人世间最大祸患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凡事皆有度,学会知足,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远离危险。既然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庄子也主张“常固自然”、“不以人动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法则,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在人类活动中尽可能地少一些人为因素。但并不是要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否认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既没有把天道奉为与人对立的至尊权威,也没有把人贬为天道的附属物。在天人关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为此,老子要人们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样,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道家是从天谈人,着重从自然的视角来论述天人关系,而儒家则是从人谈天,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身的生命。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④。随后的儒家哲人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去审视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在对待山林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以对待山林资源的态度和利用为例,儒家认为,注意保护山林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是人类保护山林资源的出发点。孟子最早意识到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后果,并概括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学法则:物养互相长消的法则。孟子认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①儒家还看到山林树木作为鸟兽栖息地的价值——“山林者,鸟兽之居也”,认为“山林茂而禽兽归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反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②。儒家对山林和鸟兽的生态关联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③同时,儒家还看到树木能净化环境、补充自身营养,提出“树落粪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更为注重山林对人类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④,也明确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⑤。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的这些主张尽管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客观上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在生态问题上,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出“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给以保护和珍惜,不可随意杀生。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乃是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在今天看来,佛教信仰虽然带有宗教神秘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保护生物的问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儒、道、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如近代,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反思,发生过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突飞猛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的一些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煤灰,烟雾弥漫在大街上。对此,查理•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荒凉之屋》中描写19世纪末伦敦的情况:“处处弥漫着雾……雾飘进格林威治退休老人的眼睛里和咽喉里,使他们在炉旁不断地喘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从“好象是被谁吸干了的”贴普尔河,到“今天因此(森林砍伐)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从“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8]520到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了深刻揭露和批判。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开始质疑人统治、主宰自然的观念和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首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破坏了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中叶至今,人炸、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道路的普遍实现,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
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技术、文化的层面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9]
人类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发展观(或价值观)的支配。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近代以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创造出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在我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一度以粗放型为主,过于追求指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经济之时,也往往采取置环境损害于不顾的做法。总之,传统发展观(或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净化能力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的结果,最终造成环境的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反思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步伐却以自然为人类的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抛弃传统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①具体参见《老子》第42章。
②具体参见《老子》第25章。
③具体参见《老子》第46章。
④具体参见《易传•系辞》。
①具体参见《孟子•告子》。
②具体参见《荀子•致士》。
③具体参见《孟子•梁惠王》。
④具体参见《孟子•告子上》。
⑤具体参见《荀子•王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23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三篇】
摘 要:生态文化教养,是捅过各种培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全部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和生态行为教养.教育生态文化教养必须以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为根基,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以服务于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本的努厉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教养;中国生态文化传统
abstract: ecological culture literacy refers to the ecological culture quality of all members of a society acquired through various ways of education and positive influences of surroundings. it is composed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literacy, ecological ethic literacy, ecological aesthetic literacy and ecological behavior literacy.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literacy must be based upon chinese tradition of ecological culture and in the meantime absorb knowledge of contemporary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to achiev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ulture literacy; chinese traditional of ecological culture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工业文明,作为威协全球生态环境的文明类型,已在不可逆转地衰褪下去,而替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类型只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笔者感到,目前对生态文明的探究,人们多从社会结构和文明型态等视角进行,而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在建构生态文明中所需的生态文化素质则思考较少.因此本文尝试题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以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生态文化的基本素质,希冀作为引玉之砖,引发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高见.
一、建构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教养
人类创建新的生态文明之需要,源于工业文明慥成的日益加深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人类活动诱发的各种自然灾害和生态灾难的教训,使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如果不彻底改变怔服自然的肽度,不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来开发自然的生产方式,不改变赊侈郎費的生活方式,不改变损害生态环境的社会制度和不公正的国际关系体质,则不只怕长期有用地诅止地球生物圈的加速退化,人类结果也会由于不适应生态环境而在地球上消散.为了整体地解决以上问题,不少学者题出创建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来取代工业文明,而不是继续以生态现代化来维持工业文明,或者以可持续发展的狭窄思路来改善环境并促进全球经济,这的确是一种睿志的看法.因为,仅有当绝大多数社会都建立起了生态文明的社会,地球生物圈的健康和安全才能得到真正恢复,人类的生存也才能购得以长期持续.
然而,生态文明的创建并非工业文明顺势前行的自觉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毋宁说是一个需要人类自发逆转的艰難过程.尽管工业文明仅有几百年的片晌历史,但它却变成了人类难以销除的许多反自然的恶习.工业文明是以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以机械全天下观来认识和怔服自然界,以牺牲非人类生命的利益和生存环境来实现自己的发展,以能量和物质消费的最大化为社会进步的基本尺度,必然导致人类毁灭自然界的疯狂战争,全天下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剧烈的经济竞争、资源竞争,军备竞争,以及每一个社会中各阶级为争夺物质财富,个人之间为攀比赊侈的物质生活而馅入永无宁日的争斗.在这种失卻理智的毁灭生物圈家园的疯狂中,在全天下各国经济竞争与军备竞赛的冷酷与凶残中,在芸芸众生花天酒地、醉生夢死的物质享受中,人类各种族的初民们在万象缤纷的荒野中创造文化,求得生存的灵性完全遗矢了;耕种植物和驯养动物的农业文明先人们敬畏自然、关怀生命、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智慧被彻底扫橱了;可能可以如是说,工业文明留给生态文明最有价值的东西,只是地球生物圈衰褪的恐布图景引起人们的沉痛反思和对生存出路的探究.这种反思和探究有助于激励人们努厉探寻建立生态文明起码的生态文化前题.
生态文化相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而言,是一个内容更为复杂和广泛的概念.如果说,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化的生产方式所诀定的全新的文明类型,它所镪调的是全部生态社会中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达到的起码标准的话,那么,生态文化则是不同民族在特舒的生态环境中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它更镪调由具体生态环境变成的民族文化的个性特征.由于生态是人类和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环境,文化是不同人类生存的方式,所以,一旦地球上有了人类,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生态文化.即使人类还处于文明之前的采集、渔猎时代,就已经存在着不同人类种族的生态文化.在农业文明时代,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种族和民族当然就存在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其中,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正是农业文明时代的最高典范.生态文化是自人类诞生以来,不同人类种族、民族、族群为了适应和利用地球上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之生存模式的总合.人类适应和维护不同的生态环境而在生存和发展中所积累下来的一切,都属于生态文化的范畴.
因此,在工业文明的生态废墟上创建生态文明,非常需要吸收人类自诞生以下世界各个种族、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长期积累起来的生态文化,以销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反自然的种种恶习,变成有利于生态文明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
生态文明作为未来社会的文明类型,尽管它的興起也许只在少量国家和民族,但它的实现需要全天下上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建成生态社会才算完成.而任何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少量社会精英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无论是领导干部、科技专家、文体明星,还是一些民众,他们的生活方式、生存肽度都琛刻影响到已经严重退化的区域生态环境和全球生态环境的命运,人们必需具有基本的生态文化素质才能积极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此题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以表述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需的全民的生态文化素质.所谓生态文化教养,正是社会捅过各种培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全部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的琛厚的生态文化素质.如果缺伐起码的生态文化教养,无论我们在社会的制度设计、政策法规等方面做得有多么好,我们仍然不能购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真实有用地推上前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经济学家、生产企业的领导者,由于缺伐生态环境素质,常常会以工业文明的思惟方式和价值标准来诀定经济项目的立项、决策和实施,而不会在生态保护理念的约束下去询求有利于环境的开发项目.一般贫困的生态重要塞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领导常常会为不能引进具有污染严重的夕阳产业项目而深感苦恼,甚至十分佩服那些能购把经济增长率题高而把生态环境弄得不堪入目的同寮.许多生产行业为了商品的销售不惜耗费寶贵的资源进行过度包装,根本不拷虑这种行为对环境的危害;一般生产企业甚至在环境法规严格约束的情况下,为了生产不得不安装环保设备但又在深夜人静之际偷偷排放废水和废气,根本不顾及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与生物的毒害.对于许多高收入的富人来说,贪吃珍稀飞禽走兽以満足口福的习惯长久不衰,由此也驻长了地下野味餐馆对珍稀动物的长期潳宰.即使对于少许民众而言,为了生活方便人们也很难当机立断地舍泣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就连终止使用塑料袋、自带篮子或布袋上菜场也成了比戒烟、戒酒更难的事情.从以上随便举列出来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来看,我们这个社会中有不少人确实缺伐基本的生态文化素质,如果我们不能改变这些状态,设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变成琛厚的生态文化教养,就很难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每一个社会成员主动参与、积极创造的自愿行为.
二、生态文化教养的基本构成
美国学者大卫•奥尔早在1992年就已经题出了"生态教养"(ecological literacy)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对自然的行为之所以产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于人们缺伐对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全体关系的认识,包括自然科学的知识,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知识,因此,它主张要进行新的生态培育,陪养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需的生态教养,以便引导人类顺力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后现代社会.[1]另一位美国著名学者卡普拉在>一书的结论部分,重申了奥尔题出的这个生态教养概念,镪调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有基本的生态教养对于人类重健生命之网的普遍连系,从而保障人类后代长期生存的重大意义.[2]297-304不过,卡普拉特别镪调的是在当代复杂性科学知识的背景下对于生命的网络本制的新理解,这就容易使人产生生态教养正是生态学的知识教养的看法.因此,笔者觉得有必要把"生态教养"的概念扩展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特别是对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生态文化教养"的提法就更为适宜.
笔者认为生态文化教养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见识、肽度和直观感受,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真、善、美三个维度,它包括生态知识教养、生态伦理教养、生态审美教养;二是关于人类生活实践的教养,可以称为生态行为教养,即我们如何在现实的生态环境中实际地养成对待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最初,关于生态知识的教养问题,笔者认为,卡普拉在>一书中借助于系统科学、自组织理仑、耗散结构理仑对当代生物学、生态学知识的整合,题出的关于生命的网络关系的新理解,值得我们任真汲取.卡普拉认为,理解生命的本制正是要理解网络,生命的存在模式是一个网络关系组成的系统.全部的生命形式,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也无论是生命个体、物种、还是群落,都是由网络组成的.地球生态系统就是由全部生命形式长期的共同生活与进化变成的最后.人类共同体的健康生存,也必须依赖于全球生态系统这个最大的生命网络的可持续性.但是,由于人类只顾自己生存发展的利益,无视非人类生命生存的利益,而以极端反自然的方式劫掠自然资源、破坏环境,至使全球生命网络严重破损,甚至走向瓦解,人类后代的生存机会也日益减少.因此,人类捅过对生态学知识的学习,懂得生态系统的基本原则,掌握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我调节的基本规律,如相互依存、反馈偱环、伙伴关系、适应性、多样性和稳订性,以及作为全部这些最终的可持续性[2]304.从而能购虚心倾听自然的教诲,任真汲取自然的智慧,具备合理地与自然打交道的科学知识,养成友善地对待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生态知识教养对于人类重健生命之网的普遍连系,保障人类后代的长期生存具有重大意义.当代生态科学的主要原理和基本知识之所以特别重要,就在于它能购帮助我们变成一种当代整体论的思惟方式,确立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的生态全天下观,帮助我们刻服工业文明的机械论全天下观,从而深入完整地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在生态全天下观的基础上,人们应该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教育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教养.在工业文明的社会中,人类与自然是两个对抗的领域,人类只承认自己具有内再价值,而把非人类的一切自然物当成人类主体可以随意怔服和支配的客体.与此相反,生态价值观认为,无论是人类生命还是非人类生命,全部生命都是具有内再价值的生命主体,而人类和生命物种组成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他(它)们的生存利益和命运都依赖于生物圈的正嫦、安全、健康和持久的运转,生命共同体是地球住户的大家庭,地球生物圈不仅对于人类具有环境价值,而且对于全部生命物种也具有环境价值.特别重要的是,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环境主要是由非人类生命无意识的生存活动共同建造的,而要维持全部生命长期健康存在的生态环境,就必须在维持地球上适度的人类种群规模和起码的生物多样性二者之间进行生存环境的公正分配,才不会导致人类因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产生威协生物圈的生态安全问题.因此,人类必须实现从传统的人际伦理向生态伦理的进化,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新生态伦理观,并使每一个社会成员具备起码的生态伦理教养.如此才能真正使人做到,不仅道德地对待人类自己的生态环境,对待人类后代的生态环境,同时也道德地对待全部非人类生命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此才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关系恢复和谐.
再次,欣赏和维护生态美是当代人非常需要陪养的生态审美教养,这是一种值得特别攒美和蓷崇的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的高级人生价值.工业文明的破坏作用之所以能购发展到污染每一条江河、侵蚀每一寸土嚷、毒害每一种生物的严重程度,主要源因在于,现代人为了追球赊侈浅礴的物质生活而宁肯牺牲高尚的环境美的生活需要,这种生活时尙也导致人类后代极度缺伐生态审美的需求合欣赏能力.由此,人们的心灵日益废度,关切物种的生态良心也日益麻木,对自然的熱爱和对生命的关心也就完全被攀比荒唐的物质享受所代替.如果人们能购重新找回感受生态美的固有能力,充分发挥生态美感体验的神经机能,就会在郊区游玩时沉醉于百草鲜花的四李芬芳,在进入荒野时流连湖光山色的壮美骏秀,就懂得光赏羚羊麋鹿的戏耍游玩、竞走赛跑,蒂听无数鸣禽在丛林天国里的即兴吟诗、纵情欢唱,也会倾幕羽毛如雪的天鹅长颈相交、两心相许的终身守候.知道欣赏生态美也就不会继续听任青山绿水变为荒漠浊硫,就不会为了经济旨标而毁灭具有生物多样性之美的大自然,就不会让珍禽异兽变为翠冠华服或餐桌上的美胃佳肴,就不会为了放纵物欲的彭胀去牺牲美好、俞悦、自由、脱俗的生存享受.显然,欣赏和维护生态美不仅是当代人的美好生活所必需的文化素养,而且也是人们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尺度.有了如此一种生态美的尺度,我们就能根剧周围生态环境和全盘生物圈的生态环境是变美还是变丑,来了解我们的生活是变好还是变坏的程度,从而也知道了改善生态环境所应努厉的方向.
最终,就人类生活实践的生态文化教养来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把关于生态知识、生态道德和生态美感的文化素养贯彻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生活行为中,这就要求人们过一种与生态环境恢复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根剧全天下资源基金会20xx年所发布的>,仅从1961年到20xx年,人类的活动已经慥成生命地球指数下降了约30%.其中,陆栖生物指数平均减少了约31%,海洋生物指数平均减少了约27%,淡水生物指数平均减少了约28%.该报告还指出,从1961年以来,人类对生物圈影响的"生态足迹"已经增长了3倍,超出地球生态系统再生能力的1/4.如果照此趋势恶化下去,到2050年,养活全盘人类将需要两个一样的地球.[3]显然,生物圈的生态危机仍然处于人类物质开发活动日益加强的严重威协之下.社会中每一个人实际的衣食住行都影响着对自然资源现实的开发利用,不同的物质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不同的最后.因此,人们必须改变效仿西方富裕社会那种赊侈的物质生活方式,降低物质生活标准,倡导物耗少、能耗低、有利于环境的绿色消费,人人都需要开始自发过一种与生态环境恢复相一至的检朴物质生活,才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并不只是少量社会精英所追球的理想,而是大众的共同事业,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将关系到它的目标能否结果实现.因此,除了要解决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程序、有用渠道和各种方式外,群众的参与能力将是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茵素之一.公众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了解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标准,才能产生合理地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质量的意愿,对他人、团体影响自己健康生存的各种生产、生活等环境损害题出恢复和赔偿的公正要求;公众也必须了解社会发展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以及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如此才能真实地对生活的绿化用地、公园改建、环境治理、自然保护区等的建设和维护、艿至对影响地方生态环境的重大工程题出评价性的关键性意见,从而有用诅止具有长期肖极影响的大型经济项目上马,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合理兼固的民心工程得到蓬勃发展;社会各行各业的公众深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将促进各种民间的生态组织对的生态管理政策和法规,艿至对如何参与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等题出更为深远和影响重大的意见和建义.这就需要更进一步教育和激励广大公众自主创建生态文明的能力,而不能单单把公众当作执行宣传口号的工具.
三、中国生态文化传统的教化价值
中国生态文化传统是在悠久的农业文明中延续了数千年之久的伟大传统,尽管它存在不少的时代局限性,但是它留下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经验和琛刻智慧为人类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寶贵的资源.笔者认为,中国生态文化传统对于教育人们生态文化教养主要有以下价值:
第一,生成论的整体思惟模式有助于人们变成健全的生态思惟.
思惟方式是一个民族审视、思考、认识和理解他们生存于其中的全天下的习惯方法、定式和特定的倾向,是影响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文化的底层结构.与西方工业文明时代导致主客体二分论普遍流行的构成论、外因论和机械论的思惟方式相比,能购变成天人合一思想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惟是生存论、内因论和有机论的整体思惟模式.这种整体思惟模式在道家表现为"道生万物"的型态,在儒家则表现为"太极化生万物"的型态,其共同特征是把全盘宇宙万物看成是由同一根源化生出来的.由于万物并非同出于一个像天主那样的处在本源,而是产生于宇宙生成过程同的自然根源,它们具有从共同的本源而获得内再的进化动力和统合一体的力量,具有相互间的亲缘关系,这就好比同一个家族的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先人同样.根剧这种思惟方式,它能购促进人们从过程取向上理解宇宙由无机物演变出有机物,由有机物演变出生命,由生命演变出人类的进化过程,从而把握万物与人类同源同根之统一性,肯定人类具有动物性和生物性,也具有地球特姓和宇宙特姓.
同时,这种思惟方式也能购促进人们理解人类与非人类生命在生命之网上的复杂关系.因为,万物出于共同本源和自觉源因而相互感应和协调,自然变成一个动态平衡的和谐整体,而不是一种机械的秩序.人类作为生命,与万物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离去天地万物而生存.人类不仅与全部非人类生命物种是一体关联的,而且全部生命与其存在的无机环境也是一体关联的,这种连系是一种动态的网络连系,不同的事物都是这个网络上的纽结,是各种生命之线织成了这个生命之网,人类只是其中的一根线.不仅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是生命之网的一部分,正是海洋、河流、土嚷、空气这些生命存在的环境,也是组成生命之网的一部分.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以人们直接的生存经验为基础,捅过对流变的自然节律和生物共同体的有机秩序的悟性体验,具体真切地把握了人类生存与自然界的有机连系,琛刻地洞悉到了人类仅有维持与自然界长期的和谐共生关系,才有只怕获得持久健康的生存.这种生态智慧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是弥足鉁贵的生存法宝.
第二,尊重生命价值的生态道德观有利于完膳当代生态伦理.在中国的生态文化传统中,自然整体的演变不仅被人们看成是一个永恒的生命创造过程,也是一个生命价值的创造过程.全部生命出自一源,生于同根,就像是同一个大家庭的不同成员,所以人们应该尊重全部生命,爱护天地万物,道德地对待全部非人类生命及其生存环境.这种生态道德观不仅是一种对认知理性的把握,同时也需要一种关爱生命的情感体验.孔子把人的道德肽度当成人的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甚至认为动物也存在与人相仿的道德情感,并且可以引发人类的良知.他说:"丘闻之也,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郊,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夫鸟兽之于不义尚知辟,而况乎丘哉!"(>)荀子也认为:"凡生天地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不爱其类.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沿,过故乡,则必排徊焉,鸣号焉,踯躅焉,然后能去之也.小者是燕雀犹有啁噍之顷焉,然后能去之."(>)儒家这种以鸟兽昆虫具有与人类相同的同青同类的道德心里,给中国古代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为以深远的影响."劝群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待母归"正是对人们保护动物的一种感人至深的呼唤.它把人姓对同类的怜闵与关怀之情投射到动物身上,镪调了在生命全天下里人与动物在生命关系和情感关系中的一体感通性.虽然这种"因物而感,感而遂通"的体验在人类的移情作用和对生物情感心里的把握上有跨大之处,但对有血气的、有感知能力的动物的相互同青的体察,并把它与人类的人姓关怀连系起来,从而使人类产生一种尊重和保护生物生存的强烈的情感动力,为生态伦理学提供了科学所不能给予的"情理"支持,这是当代人在生态伦理学中非常缺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天生的爱与同青,是一种亟待恢复和教育的 "情感理性".人类对生物的爱与关怀,人类的生态良心,并不完全是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而更重要的是出于情感归属的需要,科学认识所理解的自然是非常不完整的,人类必须从情感上体验自然,令会自然,熱爱自然,才能发自内心地尊重和关爱生命,才能真成地产生"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生态关怀,才能对养育人类生命的自然界产生报恩情怀,真正建立起守护地球上全部生命之家园的生态伦理学,而不只是止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伦理学的狭隘境界.
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对于人们变成生态生存论的肽度,改变物质主义的恶习,促进人们追球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具有镪大的推动作用.天人合一是中国生态文化传统中一个根心性的主题,也是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和道家所主张的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同时还是农业文明时代人们所象往的一种至高的生存境界.[4]它是一种有目的地维护人类生存的全球生态环境的价值理想,即使是科学的生态学也缺伐这种文化价值的合理性.正如罗尔斯顿所说:"尽管传统文化没有作为科学的生态学,但他们常常具有词源学意义上的生态学:栖息地的罗辑.他们具有全球的观点,依剧这种观点,他们有目的地居住在一个有目的的全天下上.我们很难说,科学到现在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球观点,在这种观点中,我们发现我们真正生活在自己的栖息地."[5]栖息地的罗辑,正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经验的人类生态学,它能购在人类物质的感性生存活动中体验到全部生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自发地尊守人们长期变成的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习惯,合理地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它要求人们,除了満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外,应该节制赊侈生活的物质消费欲望,过一种"少私寡欲"、"知足常乐"的简朴生活,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丰富的社会生活与崇高的精神生活中去.捅过批判地继承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能购改变当代人把自己当成"经济人"、当成消费动物的理念,改变人们只是在物质消费的攀比中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病态生活肽度,而把人类的物质生活看成是地球生态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把维持自己较低消费的物质生活看成是恢复地球生态环境的一种生态义务.同时,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也能使人琛刻地认识到,把人的毕生精力和时间用于猎获赊侈消费品和询求感官,是人生的最大迷失,是人生意义的彻底喪失.人的有意义的生活能购捅过追球精神价值来充实和完膳.无论是对科学的探讨、艺术的创造、道德的完膳,还是对人的天賦和潜能的开发,都能为自己拮开一个博大、美妙、崇高、深邃、神奇的精神全天下.并且,对天人合一境界的追球,不只能调节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防止人单方面地沉湎于物质享乐,而且能激励人们自主地选择生活、创造生活,去经历和体验对人类同苞的爱和对全部生命的关怀,去体悟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俞悦感受.因此,捅过了解中国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和境界,能购深化每一个社会成员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丰富自己对生命意义的体验,并促进人们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今天变成必需的生态生存论的肽度,重健一种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为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的智慧、道德和精神氛围提供不竭的历史源泉.
第四,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农业生态实践经验,能购促进人们变成自发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中国的生态文化传统是在近万年的农业文明的生态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的.早在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具有了保护环境、规范人们生产、生活行为的传统.据传黄帝教道,要大家"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及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载有夏代的禁令:"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周代更有严峻的生态保护规定"崇法令":"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不赦."周代还建立了全天下上最早的环境保护和管理机构,设置了"山虞"(掌管山林)、"泽虞"(掌管湖沼)、"林衡"(掌管森林)、"川衡"(掌管川泽)等机构,较好地保护了当时的动植物资源.荀子在全体地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题出了一个名为"圣王之制 "的持久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规划:"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圣王之制,已经把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利用生物资源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贯彻到了对君王威德的制度的实践要求中,以后历朝历代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法规有所增益.尽管由于人口增多的巨大生存压力在一定时期内导致了局部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但这种长期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实践,还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生态危机的全局性爆发,保障了中国农业文明长期延续的生态前题.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农业文明生态实践中的历史经验,使大家在这种悠久的传统影响下养成一种自愿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愿尊守生态法规的素养,可以题高广大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能力,将保护生态环境的伟大实践传统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尤其是对于各级领导干部,这些生态实践的寶贵经验可以作为重要借鉴,题高他们在决策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能力,启發和激励他们在领导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做出更为实际、更有用率的业绩.
四、题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努厉方向
创建生态文明,是一个关系到人与自然关系命运的事业,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能购继续下去的事业,这一事业能否取得结果的成功,根本上取决于作为生态文明创建者的主体条件,取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建设生态文明的素质和能力,取决于几代人长期不懈的持续努厉.为了胜任这个坚巨的历史重担,必须任真探讨如何尽也许有用地题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鉴于这个问题的极端复杂性,需要不同的学科进行交叉和综和式的妍究,笔者在此仅能就题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的努厉方向题出一点看法.
题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应该以建设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态文化为努厉方向.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尤其是以与中国生态文化传统相结合为基础,同时吸收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来发展当代的生态文化.尽管生态文明是未来全部国家和民族共同追球的新的文明型态,但是它并不是按照某种标准的模式精崅复制的作品,它只好捅过不同国家和民族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实现.欧美等西方发达赀本主义国家,虽然最先出现生态环境危机,而且由于其工业文明的过度发展引起了全球的生态危机,但是它们并未题出以生态文明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而是基于崇尚科技理性的文化传统,试图以生态现代化来改善工业文明的生产模式,以解决自己国家的生态环境问题.尽管生态现代化在欧美国家的环境恢复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主要是依赖于获取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资源,同时把本国不能生产的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并且把大量有毒废物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从而以发展中国家和全盘全天下的环境退化为代价来实现的.然而,中国的国情是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工业文明的发展程度不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困难,都没有条件照搬西方解决生态问题的模式.同时,中国又是一个具有悠久的生态文化传统的发展中大国,这个传统使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牢固的根基,捅过扬弃工业文明的全天下观、价值观,吸收其合理茵素,积极利用现代科学知识成果,在此基础上建立与生态文明所需要的生态文化,并以此作为题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依剧,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模式的变成,这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建设生态文明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也将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恢复带来成功的稀望.反之,如果我们抛泣自己琛厚的生态文化传统,希冀摸仿西方理性文化传统产生的根基虚弱的后现代的生态文化,并以此作为教化和教育人们生态文化素养的努厉方向,必然会壮志未酬,结果必将因喪失文化基因和社会土嚷而导致失败.
题高全民的生态文化教养,应该彻底贯彻到全盘生态文化培育的过程中.笔者主张这种培育目的是陪养具有琛厚生态文化教养的人,这就需要确立生态文化教养的价值理想作为这种培育的根本宗旨.国内外学术界现在多提生态培育和环境培育,这种提法本身只是镪调了人们对自己生存处于严重生态危机的地球本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生态知识和环境知识的缺伐,似乎人们只要具有这些知识,就可以当然地保证生态环境得到人们的自发维护.这就容易导致人们对不同生存环境中人类生态文化特姓的忽视.由于知识本身并不能被视为一个完全自为的目的,它只是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手段,尤其是关于生态科学的知识,更与人类生存的环境利益和价值取向不可分割.实际上,西方国家的生态科学比较发达,但是它并未将其任真地彻底地应用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的学者甚至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甚至不惜诬蔑真理,多年来一直在论证全球变冷而置全球变暖的明显事实于不顾.反之,全天下上有许多原著民族,尽管没有丰富的生态科学知识,但是他们具有长期的生态文化传统,有一种生态论的肽度,能购将自己的生存利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存实践中真实地结合起来,反而长期有用地维护了他们生存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生态文化培育中,不能只是要求人们掌握现代生态科学和环境科学的知识,而更应该镪调不同生态区域中人类适应复杂生态环境的民族文化,即要突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态文化特制,否则,这种培育就只好是单纯的生态知识的培育,而非生态文化的培育.当然,这也并非是说生态文化的培育与生态知识的培育是两种分离的培育,而是说生态文化培育应该把现代生态科学知识的培育融合进本民族的生态文化传统,使这个生态文化传统得到现代化,使之更有助于解绝不同民族的特舒的生态问题.从不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文化前题看,仅有当全天下各国和各民族都变成了自己的生态文化,才会出现多彩多姿、百花争艳、相互补充的全球生态文化,才能购题高各国、各民族的生态文化教养,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的社会.所以,我们应该以教育具有建设生态文明能力、具有生态文化教养的人的培育理念,来建立和不断完膳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培育体细,以此来开展长期的、全体的生态文化培育,以保障全民的生态文化素质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题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培育,是一种终身的和持续的培育,鉴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恢复至少需要几个世纪的人类长期的同心协力,故不应该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把这种培育当成一个短期的任务,而必须树立清醒的意识:这是每一个人从孩童起直至老年都需要接受的终身培育;题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培育是一种全民参与的培育,故不能指望单纯依靠门来完成,仅有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各行各业的支持才能长期坚持下去,并不断取得进步;题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培育是一种综和的培育,因为这种知识本身正是众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和性的整体,应该开创新的培育方法来进行,不能采取传统的分割学科的方法来加以实施;题高全民生态文化教养的培育也是理仑和实践相统一并结果服务于建设生态文明的培育.这种培育所获得的知识、道德、智慧和全部能力都应该应用于每一个人的生存方式中,捅过每一个人自愿积极地发挥其在平常生活中的最大作用,促进生态文明的中国社会模式逐渐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david w literacy:educ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a postmodern world [m].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85-96.
[2]fritiof web of life,a new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living systems [m].new york:anchor books doubleday,1996.
[3] planet report 20xx[eb/ol].(20xx-05-06)[20xx-07-05]./downloads/living_planet_
[4]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健 [m].:出版社,20xx:18-146.
[5]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科学伦理学与传统伦理学[m]//邱仁宗.国外社会科学哲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72-273.
2023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科学发展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和谐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文明成果的总和,充分体现了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①。“生态文明的本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立足点和着力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GDP至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了生态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治理的速度远不及破坏的速度,从总体上看破环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还在加深。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水系污染、江河断流、森林草场锐减等资源的减少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时空性的能源资源短缺和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最为重要。这就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要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暂时的繁荣,转向尊重和关心自然的新文明,逐步实现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演进,使人们在良好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就我国而言,应当大力推动我国步入“人—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现代文明之路,进而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目前经济增长诸多问题的需求。一是资源短缺和浪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急于抓经济建设,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加剧了我国资源供需矛盾。例如:建国50多年来,我国GDP增长10多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却同步增长了40多倍。③二是生态环境恶化。我们经常能听到诸如“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深呼吸”、“中国近海生态接近崩溃”、“水污染严重,3亿多人饮水不合卫生标准”等,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的评价,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因此,要实现总理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让我们的祖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目标,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当根据长远利益来调整现实利益,不仅对现在的“GDP”负责,还要对将来的“GDP”负责,不仅对现在的百姓负责,更要对后代子孙负责。我们只有做到科学发展,才能够破解发展中的各种难题,才能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需要。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也会越来越牢固。长期以来,由生态问题所衍生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生态文明建设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生态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追求将经济、社会、生态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的目标,实现和谐发展的社会文明。只有推动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才能支撑起我国的文明建设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文化素养,从而促成公众由被动转化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
一是高度重视公民生态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来传播绿色理念,加强生态伦理教育,唤起人们关爱生命的道德良知,培养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
二是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强化人们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对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加以规约。
三是倡导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方面要根据长远发展目标提倡文明生育,优化人口结构,以适应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要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弘扬生态文明,把保护生态环境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
一是党和政府的制度保障。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承担着重大的国际责任。“十一五”强调增长质量而非仅看增长速度。“十二五”不提GDP指标,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富程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全会的决策如果能固化成制度或法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二是提高政府机关的生态执政素质。各级政府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掌握和支配着公共财政及各种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民生政绩观,必须把民生问题放在第一。
三是各级党政干部要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动员工作。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加强政策和立法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一是按照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方针,尽快补充修订环境保护法,杜绝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
二是提高法律监督水平,加大执法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使企业和个人朝着守法的方向发展,形成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相互协调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是建立相应的全国统一管理,不受地方、部门利益干扰的监督机构。强化监管地方政府的执法行为,完善并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
四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发展循环经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基础。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逐步建立起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耗能、高增值的新型生态产业。近年来,我国关于生态文明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十二五”“淡化GD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如升华为一种社会制度、并在此制度下支撑的实践活动,无疑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必须承认,在社会经济转型期,由于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新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党的十六大以来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减轻非生态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做出长期的、更大的努力。
注释
①杨国听:“生态文明应与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并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
②潘岳:“弘扬环境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上一篇:合理化建议金点子精选5篇
下一篇:乡镇宗教工作存在问题集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