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推荐4篇】
【导言】此例“生态文明建设论文【推荐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
理解;重要性与必然性;未来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7002301
生态文明建设即是在人类的发展中结合自然的发展,使两者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对于目前世界各地对于自然不同程度的破坏,上千年储存资源的匮乏只能表示暂时的不可用,成片森林的砍伐与无数动物的灭种则表示人类的生存已岌岌可危,此时此刻,生态文明的建设不只是对某一国的发展而言,而是对于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改善与对人类灭亡的自我挽救;站在人类存亡的基点上,我们应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内容
就中国而言,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在中共十后全面提出的,中共十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各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优化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的有限导致人口数量与城市建设的限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国土面积,在有限的空间获取最大的利益。二是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对于目前仅存资源的节约,一方面缓解日益加重的对于资源的需求,同时延长资源的使用时间,为新资源的寻找争取时间。三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大环境,没有自然的正常发展,人类也不能离开自然存活,使自然自己正常的运转才是人类在根本上进行的自救。四是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只是口头的提倡,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依然会持续,一旦相应惩罚措施的制定,便能对于那些破坏自然的人类公敌进行正义制裁,在根本上遏制了认为破坏的势头。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大致就以上四条,生态文明建设也离不开自觉,公民也应该随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监督,只有人们开始自觉保护自然,才是真正做到了生态文明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然性
毫无疑问,在目前全世界资源匮乏与自然压力增加的情况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强烈的重要性与必然性。生态即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种规律被人类社会改变,从而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则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对于改造过程中负面效应的克服,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世界性的革命,它涉及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它更是一次顺应世界潮流的新选择。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社会实践性的提升,它将通过多种渠道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引导国家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在另一方面,从人类整体的发展历史来看,人类一路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这其间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原始的生活方式演变成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工业革命的出现则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巨大提升,现在人类已逐渐进入现代文明,信息化社会逐步形成。然而这一切的基石,依然还是自然,我们所需求的各类资源依然需要以自然资源原本,对其中所需物质进行提炼。曾经,人类一直妄想征服自然,实则,自然并不是用来被征服的,自然不是人类发展的阻碍,相反,人类的发展需要自然的不断支持,没有自然的存在,人类文明将不能得以延续,所以,与自然和谐发展并保障自然的正常发展才是人类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
2未来发展道路
对于未来我国的发展,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后盾,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社会终极目标建设的必经之路。为了使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成功实施,首先,健全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依然是我们必须努力的方向,法律是社会文明管理的一种方式,它能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对所有人进行行为言论的规范,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来讲,健全的法律明确规定了生态破坏行为的底线,它能强制规定人们的行为,而且在人为破坏规则的情况下还能对相应违法者予以处罚,并明确指出处罚办法,使得人们不能随意对自然进行破坏,也对那些觊觎自然资源的心怀不轨者进行警告,将违法行为遏制在最初阶段。
其次,对于自然的保护,国家需要明确划分保护范围,并对范围内的各种资源进行详细监控,防止有不法分子钻空子。同时,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社会公民的积极参与,国家出台的相应政策要使公民通晓,并在社会上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宣传,对公民进行积极鼓励,使所有人都参与到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来。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对自然的保护,自身的公民素养也是关键,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为生态系统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结束语
建设生态文明系统不是传统上对于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而是生态建设与人类思想的大改造,使人们能正确认识自然,认识自己所处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与作用,并认识到未来自身发展离不开自然,整个生态是需要和谐一致才能达成各部分的完美效果。同时希望中国在即将到来的生态建设中达到相对的良好效果,并为世界生态系统的建设做好表率。
参考文献
[1]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范文【第二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进步和成就: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自给自足的封闭式消费进入到全球化的消费市场。然而这既是经济腾飞的60年,同样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不断探索的60年。尽管中国力图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但在实践过程中不仅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不少地区仍然不同程度地重复了西方的老路。时至今日,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矛盾。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鲜明提出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战略思想的创新为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指明了光辉坦途。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不仅着眼于当前,力图缓解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更着眼于未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永续、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开拓一片广阔天空。这是一个用于创新、勇于变革、永不停滞的伟大征程,也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20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化逐渐达到其最高成就,由此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性后果。半个多世纪以来,各发达国家逐步探索形成各自的环境保护体系,日本从环境公害到污染控制技术,德国从环保的草根运动到绿色政党,美国从民众的游行示威到政府的环境法治,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绿色GDP 到全球绿色新政,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对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对我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生态建设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长期的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其关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植树造林为抓手,以加强林业建设为重点,以消灭荒山荒地、改变自然面貌为目标,开展了务实有效的绿化祖国、修复生态、保
护环境、调控资源、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20世纪后期,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处于“局部有所控制、总体还在恶化、前景令人担忧”的状况,因此在1983年12月31日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的方针。
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被正式提出,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确立了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和各个领域的主要目标及行动方案。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和谐社会的提出都进一步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
在此基础上,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首次被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不仅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我们迎接全球气候变化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保护全球气候履行国际义务的举措。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资源占有量极度贫乏的发展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
问题十分艰巨和紧迫,这些问题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价值观等领域,下面主要论述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利益至上存在矛盾
一般而言,经济利益的获得往往都是以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代的闭关锁国让我们在诸多方面都落后于别国,经济发展是我们不可能放弃的选择。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利益仿佛走入了“水火不相容”的困境,两者的博弈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我国经济利益至上的思维模式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危害集中体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驱动力下,人们追逐经济利益的欲望不断升级。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和人民富起来的愿望盖过一切,人们的生态意识淡薄,经济价值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力量。不可否认,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生态危机。首先,经济利益至上的“唯发展论”导致我国自然资源锐减。中国人从来都不应以“地大物博”而自居,庞大人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珍惜每一份土、每一片林。然而,几十年来为了追求高速的经济增长,资源被无节制地浪费,不可再生资源储量急剧减少,生物物种多样性丧失,大片森林被毁,土地被开发,草原变成畜牧场,江河湖海变成渔场和污水排放空间。其次,经济利益至上的发展成果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年来,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洪水、沙尘暴等频发;汽车业的繁荣、城市人口的增加等造成工业污染严重;空气中充满粉尘、烟雾。最后,生态的失衡和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恶劣生态环境下的人们免疫力降低,癌症及其他一些新的不为人知的疾病急剧增加。
经济利益至上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了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几十年来走过的发展之路,不得不寻求一种全新的文明模式,即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二)建设生态文明与社会不公正存在矛盾
一是代内不公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发展的机会和资源的分配都是限的,人与人之间又有着许多先天和后天的差异,经济增长和发展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仅仅为少数富人所享有,社会成员发生两极分化,导致现实中大量不公平现象的产生。代内不公正在我国还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区域不公正,二是城乡不公正。由于发展战略重心的倾斜,有些地区享有的权利过多,而有些地区承担的义务过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东向西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经济发展带: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这虽有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环境等基础性因素,但也存在着一些人为的不公正因素。有些原本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由于人们信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信条,使得环境不断恶化,要么变成高楼大厦、水泥钢筋的混合物,要么成为生存条件险恶的穷山恶水。另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不公正现象尤其突出,农村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农村本来肥沃的土地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很多甚至成为城市垃圾的投放场。
二是代际不公正。当代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牺牲了后代人的利益。这种以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福利的行为,已经使得生态环境和资源在代际间的分配明显失衡,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不仅使当代人的发展面临困境,对后代人的发展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当代人必须本着对后代负责的态度,认识到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不仅属于当代人,而且也属于后代人。可以想象,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环境的滞后效应必将影响到生活在未来世界的炎黄子孙,这是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公正是建设生态文明面临的根本问题。事实上,只有在公平的社会制度格局、公正的伦理方向引导下,才能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才能既保障生产力的发展,又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三)建设生态文明与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存在矛盾
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在我国兴起一股高消费的浪潮。这种生活方式造成一部
分人崇尚物质主义,崇尚金钱,见面和办事只有一个“钱”字。虽然这种心态能激励人们努力工作从而增加收入,但是,它足以令社会不安,可能滋长道德败坏和犯罪。消费主义生活方式还带来资源消费不公正的后果。一边是富人的世界,他们占有较多的资源,过着奢靡的生活;另一边是穷人的世界,他们挣扎在贫困的边境线,为了生存而毁坏着生态资源。富人享乐主义的消费,不仅大大超出生活的基本需要,而且存在大量的挥霍和浪费。它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是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
总之,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背离了消费的根本目的,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阻碍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目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我国并未蔓延成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并且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抵制这种畸形生活方式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富人容易为了应付生态文明建设做表面工作,穷人也可能由于生存的艰难并不接受生态文明的观念。因此,消费主义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依然突出。
(四)建设生态文明与生态道德教育缺乏的矛盾
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受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存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生态道德教育主要有三种手段: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目前这些手段或多或少都存在着问题。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国的生态道德教育虽然起步很早,但当前状况不容乐观。中小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严重匾乏,大多数的生态教育只停留在初级认知阶段,没有内化为习惯,更谈不上指导应有的行动。另外,生态道德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盲点,除了部分环境科学和伦理学专业的学生对此有些了解,更多的大学课堂并未就此开设专门课程。
在家庭教育活动中,生态道德教育主要在日常生活教育中体现。但家长们往往认为,只要自己的孩子学习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就行,其他的教育都无所谓。他们还经常教育孩子,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毕业了就可以住大房子、买小汽车。这种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在目前的中国比比皆是,是崇尚高消费和物质享
受的一种错误的价值导向,孩子们的环保情感和节约意识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显然难以实现。
社会也担当着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责,然而,我国在公共社会领域还缺乏对生态道德教育的普及。在社会上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是一些环境NGO ,即“志愿性的以非营利为目的的环境非政府组织”。最近几年,我国环境NGO 组织主要形成了两大规模,一是由潘岳担任会长的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另一个是中华环保联合会。这两个环境NGO 对于我国环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但与国外相比,各方面差距还很大。据统计,国际上每万人拥有的民间组织的数量,法国为110个,日本为97个,我国仅为个。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提出的背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卫生及文化事业获得了极大地发展,在创造日益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也是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当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造福于13亿中国人民,还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造福于全球60亿人口。西方发达国家经过百年的工业革命,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让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明显领先于其他国家,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这将不仅惠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等众多领域,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创造并坚持生态文明,中国能够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乃至全球都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生态文明深远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于改变了人类对待自然地态度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让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发生转变。西方传统哲学认为,只有人是主体,生命和自然界是人的对象;因而只有人有价值,其他生命和自然界没有价值;因此只能对人讲道德,无须对其他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是工业文明人统治自然的哲学基础。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人与其他生命共享一个地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可持续发展,都说明生态文明是一个人性与生态性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以高消费为特征,认为更多地消费资源就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生态文明却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环境友好型社会。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全球共同讨论和关心的一个话题,因此其同时也存在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在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并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
文化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
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经济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因为生态文明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立足点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用和谐的眼光、和谐的态度、和谐的思路和对和谐的追求来发展生态经济,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就要加快改变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对立的传统经济学观念,树立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与发展两者应是协调统一的整体的生态经济学新观念,深刻领会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在发展中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充分强调生态保护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能发展生产力。在我国当前条件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实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要特别注意发展道路再也不能重蹈“覆辙”。这方面我们过去是有深刻教训的。我们也要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增长无发展的消极发展模式。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模式是难以为继甚至是危险的。我们应当自觉地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其次,经济增长是有代价的。我们以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来选择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这种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生态经济方式。否则,即使有了高的经济增长,如果以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这种增长的代价也是极其高昂的。第三,我国的发展要发挥后发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生态经济的裂变效应。它会带来工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即清洁生产;它会带来农业的新的生产方式,即生态农业;它还会带来服务业的新的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
给予好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亟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阻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势头。
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生态文明观将指导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尤其在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生态文明的提出有利于指导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缺乏、物价上涨等问题日益浮现在中国们面前,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同时也有由于人类在社会建设中忽视生态平衡、盲目发展而犯的错误引起的。随着中国工业化建设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地提出必然能使中国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缓解现有的社会矛盾,改善中国们的生存环境。
只有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够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和要求
(一)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为了有效解决我国生态保护面临的问题,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加快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为契机,重点抓好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破坏,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生态安全保障。
坚持保护和自然恢复为主,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落实国家重点
生态功能区规划纲要,保持水土,对严重退化的森林、草原、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实行修养生息战略,在限制开发区,发展有益于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发挥、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做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部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为重点,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建设能力、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监督管理,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绩效。积极开展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加快江河源头区等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速度,加大资源开发生态监管力度,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监管的机制和模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和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建立和完善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把生态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当中,在重点领域、需要综合防控的领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落实生态功能区划,以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脆弱区的建设和保护为主体、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尚不发达,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当前的重点工作任务,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环境问题,我们不能“先污染,后治理”,以及将污染转移出去,也不能因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将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要求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将环境保护的任务和要求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再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生态文明的政策,努力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应该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参与宏观调控的先导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依据,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创新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严格环境管理,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坚持既定的减排任务和目标,实行环境保护问责制,对违反国家产业政策、违反环保法规新上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项目,坚决查处。
(三)生态文明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理念,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保证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位置,这为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指明了方向。要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处理好生态文明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坚持以环境补偿促进社会公平,以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以环境文化丰富精神文明,努力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为重要内容的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社会。
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必然要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福祉为主要目的,牢牢把握环境保护的历史使命。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重要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坚持环境保护依靠人民群众的方针,鼓励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坚持维护环境公平正义的基本准则,切实维护公民环境权益。
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应扩大公民的环境权利,建立公民参与环境保护新机制,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机制,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体现社会公平,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使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四)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从全球范围看,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形势,谋求全人类的共同环境利益,需要世界各国的协作活动。从我国自身角度看,不仅需要国际环境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环境问题的解决,通过履行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任务和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还需要统筹环境与发展进程中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努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空间。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环境保护要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标志着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已经纳入了国家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中,成为新形势、新阶段下我国开展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应对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国应对全球和区域环境问题、开展国际环境合作的战略任务主要包括加强与发达国家环境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努力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合作,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继续坚持团结合作的既定方针,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积极参与多边环境合作,切实做好国际环境公约的各项履约活动,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五、总结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生态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危害了生态文明的建设。现如今,资源环境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我国对生态文明的建设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其的认识也处于不断探索阶段。从个人角度,我们应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引起极大的重视,努力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中国。
人们最开始面临生态建设是由于西方工业化迅速崛起,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并在不断地做出努力,这都将成为我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途中的有益参考。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首先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逐步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在一步步的探索与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对保护环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迎接全球气候变化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尽管如此,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时仍旧存在着问题。生态文明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社会不公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生态道德教育缺乏都存在着矛盾。如何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与上述四个方面的矛盾,这是我们前进途中的重大障碍。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能造福于中国人民,还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造福于世界人民。发达国家的经验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唯有建设好生态环境,我们才能更建设更好的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让人类的伦理价值观发生转变,也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全球共同讨论和关心的一个话题,因此其同时也存在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对于经济和文化都有很重要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发展及建设的战略基础。只有不遗余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三篇】
盖志毅(以下简称盖):内蒙古许多地区可以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道路。如内蒙古扎兰屯市逐步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质量效益型的生态农牧业。扎兰屯市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36万亩,占总耕地的74%,基地规模居全区第一;获“三品”认证4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6个,地标数量在全国县级地区排名第一;连续5年承办绿色食品交易会,成为全区绿交会固定承办地。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和荒漠地区,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
记者:鄂尔多斯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和探索,走出了一条内蒙古西部地区依托资源产业发展地区经济,同时实现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双赢发展的独特模式。
盖:是的,鄂尔多斯崛起不仅仅靠资源富集。鄂尔多斯市十分注重恢复地力,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生产和提高农牧民生活“三生统一”(生产、生活、生态)。并创造性地通过“一举五增”(沙柳增值、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地方增税),把国家、地方、企业和农牧民的积极性有效调动起来,书写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和互促的典型案例。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被誉为内蒙古民营企业“第一强”,也是斥巨资进军库布齐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的“领头羊”。总裁赵永亮说,“内蒙古的优势产业就是钱学森院士在给内蒙古沙产业、草产业协会成立大会贺信中所说的“沙产业、草产业”,这是内蒙古新的经济增长点。生态建设不能以绿色画句号。治理沙漠,生态建设是手段,发展绿色产业、向市场要效益才是目的”。东达集团搞库布齐沙漠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工程,共包括3项建设内容:一是投资21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首期工程10万吨,投资亿元);二是投资3亿元,在库布齐沙漠内建设沙柳种植基地20万亩,10年建成;三是投资1亿元,建设舍饲15万只白绒山羊的养殖基地,5年达到设计能力。这些项目的终极目的就是要把绿色植被的建设尽快组合成沙产业、草产业的链条,实现“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帮助群众奔小康上富裕路。
记者:东达集团的实践从另一个侧面彰显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探索出了一条内蒙古“绿色崛起”的路径。
盖:可以这么评价。在库布齐沙漠的治理中,他们依靠经济杠杆实现了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每年洪水从库布齐沙漠向黄河输沙就达亿吨,曾经造成黄河断流改道、包钢断水停产。他们在库布齐选择耐旱的乡土树沙柳为治理沙害,防风固沙护堤保护黄河母亲河的先锋树。沙柳每3年必须平茬一次,“平茬复壮”下来的沙柳,可以用来造高档挂面箱纸板,不污染环境,拉起了产业链条。东达蒙古王集团在福源泉生态基地投入3000万元,建立沙柳示范区5万亩,已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户种植沙柳,使项目区沙柳面积达到70多万亩。赵永亮主张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三业结合”。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生活三者兼顾。
记者:您在近期的著述里面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诠释经济学现象,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内蒙古目前在特定的经济周期运行阶段正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您怎么看这一时期的经济转型?
盖:将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就要使屏障内的负熵值的耗散程度尽量减轻。美国学者杰里米·夫卡金和特德·霍华德在《熵:一种新的世界观》一书中系统的简述了熵定律和熵定律在经济社会的运用。熵(Entropy)本来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一衡量混乱程度的度量。在物理学中,熵定律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认为能量是守恒的,不灭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变到另一种形式。就表面看,这似乎是说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高枕无忧的滥用。但事实上,非常遗憾的是,物理学中还存在着热力学第二定律,该定律表明,能量只能不可逆转地沿着一个方向转化,即对人类来说是从可利用的到不可利用的状态,从有效的到无效的状态转化。物理学意义上熵就是这种不能再被转做功的能量的关系。由于热力学二定律的作用,当能量从一种状态转到另一种状态时,损失了能在将来用于作某种功的一定能力。熵表明,物质与能量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转换,即从可利用到不可利用,从有效到无效,从有序到无序。熵的增加,意味着有效能量减少。热力学第二定律是无法逃避的,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方向,成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的基础最初来自太阳的能量,因此,生命也不能逃脱熵定律,有机体通过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来生存和进化,并不断从环境中摄取。熵是经济稀缺的主根,一切循环活动都要耗费环境中稀缺负熵物质,一个物质和能量上封闭的循环系统是不可能存在的。
比利时著名学者、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里高津()指出:系统存在一个边界,在这个边界上它与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着持续的物质和能量交流——从边界外吸收低熵的物质-能量,通过经济过程内部的消费变成高熵的废物后,再将其源源不断地排放出去。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某一特定的阈值时,量变可能引起质变。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能量与物质,就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变为一种在时间、空间或功能的有序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下的有序结构,就叫耗散结构。耗散结构一经形成,它就具有抗干扰能力,一般性的涨落(波动)会被耗散结构所吸收。
依照这一理论,内蒙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途径,把对生态屏障的破坏压缩到最低。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突破口。让市场说出生态真理,为循环经济发展注入内生的、自运行的动力。要关心在内蒙古的产业原材料从哪里来(From where)、生产什么(what to do)、如何生产(how to do)为谁生产(for whom)、到哪里去(To where)等问题。博尔丁从“物质不灭”定律出发,把地球比作宇宙飞船,旨在说明地球是一个物质上封闭的系统。在其中,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不应是线性关系,而应是循环的关系。这就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仅仅将经济的目的视为创造效用并相应地组织经济活动的狭隘视野,重新考虑地球这个封闭系统为我们获取效用的行为所设定的限制或界限。世界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戴利1970年提出“稳态经济”理论,它不仅直接受到约翰·穆勒的“静止状态”思想的影响,而且也是对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思想的系统化的阐释。 特别是,戴利通过“规模”概念,提出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均衡关系问题,在国际学术界形成广泛影响。戴利指出,经济系统是具有有限资源和环境容量的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开放的子系统。戴利把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合理的规模”与主流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有效配置”和“产品的合理分配”并称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三大基本目标。显然,这是一种“内外均衡”的思想。把反映经济系统内部再生产关系的“内部均衡”,与反映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再生产关系的“外部均衡”紧密地结合起来。其一,从生态—经济大系统的角度,统筹经济系统内部以及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的物质循环流动关系;其二,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功能上相互依存的统一的大系统,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均衡与持续出发,来把握人类经济的可持续性问题。在承认经济活动的规模受到其所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提供能力和环境容量的严格限制的前提下,研究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探讨如何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把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看作是一个以功能(资源提供、废物消纳、生态服务等)为联系的有机整体,以保持生态—经济大系统整体功能的和谐、稳定和协同演进意义上的广义循环为目的,研究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功能的均衡和协调关系。
生态环境承载力——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将内蒙古经济发展置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内。
经济规模 or 人口规模
区域资源禀赋 or 环境容量
要实现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两个系统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保持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承载力之内。这就是经济系统活动必须遵循的“生态真理”。 在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规模”限制下,追求资源环境的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以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效率”来评价与引导经济活动的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国家治理;现代化;生态文明
党的十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之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党的十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两者具有内在联系。
一、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一)实践基础的统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实践来源和检验标准。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贫富分化、生态失衡等诸多挑战,迫切需要理论创新以指导实践。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应运而生,共同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理论基础的同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为理论指南的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奋斗目标的合一
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内涵,是两者共同的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途径。
(四)地理空间的一致
一定的土地、人口构成的特定地域范围,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对象。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国土状况及其开发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确立政治地理空间思维,是一个不容回避和必须理性面对的重大问题[1]。
二、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成果。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推进,资源环境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逐步被纳入现代化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客观条件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等领域的系统性工程。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文明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类社会内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都是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框架中进行的。”[2]因此,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减少社会生态事件、缓解社会矛盾、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该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衡量标准
作为新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是衡量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公共利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首要标志在于实现“善治”,即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从世界现代化的进程看,第一次现代化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在反思第一次现代化的基础上,“生态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应运而生,生态化成为第二次现代化的重大特征”[3] 。生态文明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特征,影响和制约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度和广度。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4]。这充分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紧迫性。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中期阶段,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渐凸显。西方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期出现的生态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集中爆发,致使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甚至成为阻碍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拦路虎”。为顺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现代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二)国家治理现代化揭示了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源
一是认识根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和谐共存。将“治理”纳入现代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蕴。它主张以平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制度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在追逐资本利润最大化的本性驱使下,在全球范围内大肆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史无前例的生态危机。只有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技术根源。科技是提升生态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必须辩证地看待科技的生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避免现代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四是实践根源。“生态危机是由人的实践活动造成的,其实质是实践中自然的反人化。”[5] 因此,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重塑社会关系,加强各生态主体的平等对话,形成共建生态文明的合力。
(三)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现代化与生态化的有机结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特点之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通过转型发展,实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共赢[6]。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生态文明本身所具有的集中性、整体性、全局性特点,决定了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7]。由此可见,国家治理现代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出路。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
“生态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生态环境在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8]有什么样的生态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生态行为和生态实践。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应反对和克服“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生态主义;在肯定和尊重自然界内在价值、考虑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肯定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7],确立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加强面向社会、面向学校、面向企业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形成珍爱自然、重视生态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促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实现生态意识的人格化,使人们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
(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我国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产权、监管等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4]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体现生态文明制度的整体性、协调性、连贯性,革除不合时宜的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构建系统协调、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三)建立多元主体共治模式
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是生态道德意识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督管理者,发挥着主导作用[8]。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正确对待和处理市场与生态的关系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熟和绿色运动的兴起,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逐渐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民众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等主体的协调合作,建立起政府、市场与社会“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治模式,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
(四)加强生态技术创新与应用
生态科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顺应生态科技的时代潮流,必须加强与国际社会在生态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重点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的绿色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力的技术保障。同时要加强生态技术的推广,让先进的生态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销售和消费等各环节和领域,从源头和末端上减少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
(五)优化国土治理空间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推进,我国国土空间既需满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这就需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自然属性,考虑各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制定国土空间开发战略,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划,“最终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从单纯的重开发空间走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并重的‘三位一体’空间格局”[9]。
参考文献:
[1] 周平。国家治理须有政治地理空间思维[J].探索与争鸣,2013(8):11-16.
[2] 孙文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3(8):12-17.
[3] 杜明娥。试论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的耦合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1):181-186.
[4]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
[5] 陶庭马。生态危机根源论[D]. 苏州:苏州大学,2011:83.
[6] .努力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N].人民日报,2012-12-13(1).
[7]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3-25.
上一篇:给客户的感谢信英文优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