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汇聚汇总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汇聚汇总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一篇】

《黄山奇石》是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材中的1篇课文,语言生动,描写形象,富有情趣。我基于对课文特点和学生状态的深刻分析,事先进行了精心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电教媒体,获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课文特点与学生状态分析。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就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可是本学期出,在归类识字中,通过看图识字,学习安徽黄山"等风景名胜,学生又对桃、猴、鸡、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样,我在教学中,便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同时也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山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本课时充分运用了电教媒体,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更准确、更直观。同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语有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黄山风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挂图,布置在版书里,例如:仙桃石的挂图对应着版书文字"仙桃石"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感知文字与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根据文章的特点,我采用了许多教学策略。

1.让学生充分地想象。

2.让学生通过言语广泛交流。

在教学本课时,我努力设计问题有一定的分量,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让学生广泛交流,例如:给奇石起名字、通过写法迁移让学生按描写四种奇石的方法,口述天狗_这块奇石的样子。还有"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有趣在什么地方?"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组织语言的过程中,训练了思维过程,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

3.通过想象、再表达、再看录像。

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然后表达,最后再看录像的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学"仙桃石"等四种奇石,和略写了"天狗_"等几种奇石,我都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以录像阻滞学生的想象,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智力因素。

三、基本的教学过程。

1.激发情感、形象体验、整体感知。

首先通过录像,展示出"黄山"其中的一个画面,然后根据归类识字[1],学生所获得的已有知识经验,和屏幕上的画面相互对照,感知这就是"黄山"。接着教师提问:"谁去过黄山?""谁在电影电视里见过黄山的风光?"学生回答的不够准确,完整。师说:"今天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黄山游览一翻,你们高兴吗?学生非常高兴!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放录像"黄山奇观"风光片,秀丽的风光与录音范读相结合,感染了学生,激发学生乐学兴趣,进入了情境,心弛神往、自然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情境之中。

2.艺术开篇,解题定向,创设情境。

《黄山奇石》一课的课题,我设计在讲完第一自然段才出示完整的。在教学中,对第一自然段中的两个重点词语"闻名中外""秀丽神奇"通过对两个词语的分析鉴赏、学生体会出黄山"奇石"秀丽神奇、有趣极了,知道作者下文要介绍,描写的正是"奇石"。就在这时板书"奇石",此时,课题出示完整,学生头脑中想象着黄山的奇石到底有多神奇,多有趣呢?学生在设计的情境中开始积极主动的学习。

3.电教运用,有利于感性向理性认识的飞越。

如教学《黄山奇石》第二段,通过读、品词析句,让学生感知"仙桃石"的神奇有趣之后,教学时,我提问:"这块石头像什么?"学生回答"像桃子"我又问:"这块石头非常像桃子,那就叫它桃子石不行吗?为什么叫它'仙桃石'呢?"学生展开了想象"平常的人无法把这么大的桃石搬上山,是神仙从天上把天上的仙桃扔下来,变成了仙桃石可见,学生已是"语悟悟其神";这从学生朗读时流露出来的喜爱之情和惊叹之语也可看出来,最后教师问:"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呢?"从而学生明白了作者怎样写。在学习完课文描写的四种奇石后,通过录像再观4种奇石的真实画面。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真实的影像进行对照,后经赏析的熏陶。久而久之,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思维同时也得到了发展。

教学第三、四、五段时,奇石的名字的命名,是根据石头的样子加上人们的想象最后来命名。如"金鸡叫天都",教师问:"为什么称这几块巨石为金鸡?学生回答:"是早上太阳光照射在巨石上,就像镀了一层金一样,所以称金鸡"。教师依次再问:"叫天都又是怎么回事呢?"学生回答:"是因为这几块巨石正对着天都峰,所以人们给这几块巨石命名为金鸡叫天都"。从而学生从学会最终达到会学。此时教师放录像再观看"金鸡叫天都"的情景。

4.总结学发、指导迁移、形成能力。

《黄山奇石》一课,二、三、四、五自然段描写奇石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先写"奇石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根据想象起名字"。教师在电脑上点击出学法规律,让学生开动脑筋,师说:"我们通过学习,可以给奇石起名字,反过来,知道奇石的名字,也可以想象奇石的样子。"学生通过讨论,最后按老师出示的写法,叙述"天狗_"这块奇石的样子。这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与形成,就一定能达到质的飞跃。

5.声情并茂、形象生动、引发学生爱国热情。

在课尾,引导学生热爱黄山、热爱祖国的山河,我设计了让学生给黄山没有名字的奇石起名字。学生通过看录像画面给奇石起了许多生动、有趣的名字。从而感到祖国的黄山还有许多有趣、神奇的奇石,正等他们去给起名字呢!最后我问:"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最想说的是什么?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说出了他们对祖国黄山的热爱、同时要立志去建设黄山和祖国的山河,要把祖国的山河建设得更美丽!

《黄山奇石》一课,充分利用电化教学,使学生从中了解到黄山的奇石多而有趣、神奇。电教手段的运用不仅解决了学生没有的生活经验,而且更进一步的学习到了祖国黄山的美丽。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电化教学的运用是针对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自觉地去学习,就象看电影一样,不知不觉地记住情节那样。这种课堂电化教学中教师对信息的加工与学生脑中内部的信息加工的"里应外合",使课堂教学由量的递增达于质的飞跃,最后完成教学目标。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二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挂图、录音机、投影。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生字:戏、穿、伞、柄、眨、游、蝈。

指名说一说,你在读书前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由读,四个人小组读。

5、把句子读给同桌听。

6、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7、指名读全文。

8、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9、再读课文,要求:不指着读,不出声音,边读边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0、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导生字。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齐读。

3、找朋友游戏。

游戏。

4、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5、学生描红。

6、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要求:领读的读准了就跟着读,读得不准就举起手帮助他纠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变成什么呢?

二、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5)指导朗读第二节。

3、第三节。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成“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三节。

4.第四、五小节。

(1)指导读第四节。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我”为什么想到“变”成星星和月亮呢?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受: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自读第五节。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

三、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你也来做一个小诗人,学着课文写。

3、一写,还可以配上图。找描写夏天的诗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22、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大自然的向往)。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大禹治水的艰苦,感受大禹的顽强意志,读懂”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从而了解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复述课文内容,引读下面词语。

滔滔淹没冲倒。

无家可归治理洪水。

仔细察看。

挖通劈开。

被制服非常感激。

伟大英雄代代相传。

2.齐读这些词语:想象故事。

3.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是英雄?

4.提出话题:15课里被代代相传的伟大英雄是______?

大禹是做了什么事成了伟大的英雄的呢?齐读课题。

为什么大禹治水能成为伟大的英雄呢?

二、朗读感悟。

(一)了解洪水的危害。

1.观看洪水的视频:我们先来看看大禹治的是什么样的水?

2.交流。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可以用第一小节的那个词来表达你所看到的?

“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无家可归”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想象当时的情景有感情朗读。

4.小结:洪水多么凶猛啊,它夺走了人们的食物和家园,给人们带了巨大的灾难,人们没有吃的,没有住的,生活该多悲惨啊!

(二)感受治水的艰难。

1.感受“决心”大。

(1)看到这样的情景,禹心中会怎么想?(提炼概括出“下决心”,有感情朗读这个词。)。

(2)出示“决心句”,朗读。

2.感受“治水”难。

(1)整体感知:他又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你读出描写的句子。

你感受到治理洪水怎么样?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

(2)体会“察看句”

a治理洪水有多辛苦呢?先来看禹治洪水做的第一件事,出示“察看句”,指名读。

b交流:你看到禹在察看水流和地形时有多辛苦?

c引导:看图,这就是千山万水,一座座、一条条,你能想象到要“走遍”会怎样的辛苦?走得路多脚疼,腰酸背痛,晴天,太阳当空照,会雨天,大雨滂沱,会刮风,被下雪,多辛苦啊!读“走遍”“千山万水”

d小结:累、渴、饥、热、冷、疼、酸等等,这么多的苦,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千辛万苦),读这个词。把这些苦都经历了,就是“吃尽”,读这个词。

e朗读:这么辛苦,禹抱怨了吗?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了怎样的禹?

(3)体会“引导句”

a出示句子读:察看才是准备工作就已经千辛万苦了,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读一读句子。

b交流:引导洪水流入大海就更加辛苦了,有多辛苦?

c引导深入:为什么,这些事做起来更辛苦?有多难?

古今对比:看图,现在人怎么挖河,怎么劈山的?

那时候有挖土机、有卡车、拖拉机、铲车吗?要把那么多的河挖通,要劈开这么多座山,只能靠什么?多难啊!简直难以想象。读“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感受艰难。

d小结:这么艰难,禹怕了吗?放弃了吗?为什么?你感受到禹是个怎样的人?

e朗读:禹治理洪水的决心多么坚定阿,不怕苦,不怕难,勇敢顽强地和洪水进行斗争,这都是为了什么?齐读这小节,一起来感受禹的这份英雄气概。

(三)感受“三过家门”的无私。

1.出示:治理洪水是多么艰难,多么辛苦啊,禹用了的时间治理洪水,在这十三年里,有一件事特别感人,是什么事呢?读一读课文第3小节。

2.这个故事就是有名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为什么那么有名呢?先来填一填故事里的那些数字。

3.抓住数字想象体会。

禹在外治水好多年了,好久没回家了,都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样了,这一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没进家门。

又过了好长的时间,第三次看看快到自己的家了,家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他多想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想看看_____,如果进了家门就能_____,那多么幸福啊!可是,一想到_____,他就这样走了,这一次,他又没进家门。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抬脚就能进去阿,可是他却,齐读“一次也没有进去看看”。

讨论感悟:他不爱自己的家吗?为什么一次都不回家看看?

4.通过“儿子”深化。

禹的儿子十多岁了,为什么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难道禹不爱自己的儿子吗?

小结朗读:禹为了治水,为了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而顾不上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子,这就是伟大的“舍己为民”精神。这种舍己为民的献身精神多么令人感动阿,所以这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就成了千古美谈。谁记住了这个故事,按照课文说给大家听一听。配乐背诵第三小节。

三、总结拓展。

1.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禹不怕千辛万苦,不畏千难万险,无私献身地一心治理洪水,十三年啦,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洪水被制服了”,看图,看洪水在各条河道里乖乖地流向大海,不再乱跑,不再淹没农田,不再冲倒房屋,老百姓呢?看图(读“安定的日子”。)。

2.看看,人们是怎么感激他的。

称他为“大禹”,代代相传。

舜传王位给了禹。

人们建立纪念馆,塑像等纪念他。

四、写字。(略)。

板书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四篇】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

利”的道理。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2课时

第一课时090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

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

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

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91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

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

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

“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

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30鱼翁和魔鬼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从而认识到鱼翁是个有勇气、有智慧的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在朗读中体会鱼翁是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鱼翁和魔鬼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92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鱼翁和魔鬼的图片,学生对比,认识到魔鬼的凶狠、可怕,鱼翁在魔鬼面前显得十分弱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童话故事:鱼翁和魔鬼。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认字情况。

3、班级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认读词语。

5、反馈:同桌一起读词语,看谁是学习的好伙伴。

6、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7、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选字组词或说话。

3、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学生自由说。

4、教师指导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6、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93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二、流利的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五篇】

模块一:识字。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学习识字方法和构字规律,在预习的基础上加深对本单元生字的认识和掌握。

模块二: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深刻领会课文主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祖国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模块三:写字。教师从构字规律入手指导学生写字,写好字。要求会写的字首先要写正确、干净,然后要求写漂亮。在勤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写字要诀。

模块四:积累与运用。通过口语交际以及展示台等方式,展现学生自我,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目标。

1.认识55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祖国的伟大,加深热爱祖国,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3.继续学习识字方法,掌握构字规律。通过构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学会更多的生字。加深对左右结构、半包围结构以及独体字结构的认识。

4.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继续学习正确的书写方法。注意学生对于汉字关键笔画的掌握,进一步规范学生笔顺的书写。

5.引导学生积累重点词语,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来领会课文的主旨,背诵相关课文。

模块一识字活动。

1.在自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对以预习的生字进行交流认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让学生检查自查学习的效果。

2.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拼音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对生字进行自学。找出生字在字典中的页码并找出该生字构成的三个词语及其意义。可以安排查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学习的识字方法,自主认字、识字。

4.引导学生对已预习的生字按构字方法进行总结,加深对生字的认识。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帮助学生识记生字。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1)生活中与动作中识字。锣、纪念碑、世纪坛、山川、海峡、国庆;拥抱、流泪、聚集、欢呼、歌唱。

(2)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神、峡、陆、庆、献、帜、锣、阔、似、案、坛、迹、厦、传、约、聚、呼、拥、抱等等。

(3)通过生字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申。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六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 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习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从 “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2.学习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七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关心母亲。

1.指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字;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来理解课文说蕴涵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

一、谈话导入:

假如你在街上和妈妈走散了,你该怎么办?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圈画生字。

3.学习生字

城:左右结构 形声字 城市、城府、城镇

牵:上中下结构 部件组合法 牵挂、牵牛花

掌:上中下结构 掌握、手掌、掌心

围:半包围结构 口字部 形声字 包围、围棋、周围

笑:上下结构 竹字头 笑话、苦笑、苦笑不得

善: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善良、善事、善后

淡:左右结构 平淡、清淡、冷淡

互:数笔划方法 注意笔顺 互相、互助、互生

4.指名读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多种方式读课文,以读代讲:如自由读,小组读,齐读。

二、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妈妈眼睛的句子,读一读。

2.画出描写妈妈头发的句子,读一读。

3.画出描写妈妈手的句子,读一读。

4.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三、如果,你的妈妈现在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围、牵、善、互”

二、完成课后练习:

1.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贯穿在讲读课文中)

2.读一读:简单说说“掌上明珠、哭笑不得、善始善终、惊慌失措”各词的含义;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3.写一写,积累词语

4.做一做

(1)小组内先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画一画自己的妈妈(爸爸),在下面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三、板书设计:

课 件 温柔的手

生 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八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的字音、字形和字义。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了解小露珠的形成过程。

1.掌握课文中的四个多音字“降、露、乐、钻”。

2.“越来越……”句式的学习。

理解“光彩熠熠”。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呀?师生交流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我们先来听听她的自我介绍吧

这位新朋友的名字是?

齐读课题:小露珠

3.那你们想了解这位新朋友吗?想

首先,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和我们的小露珠交个朋友吧。

二、生词关

1.小露珠说要和她交朋友,还要先过个关。什么关呢?那就是生词关,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们的小露珠交朋友。

2.出示生字词

哪位小朋友先来过关?和小露珠交朋友

生领读

降临黄豆粒珍珠披着植物

俊俏戴上一股袭来吹奏乐曲

露珠钻石草杆光彩熠熠

喇叭水蒸气笑盈盈水晶

(师生交流生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3.多音字“降,露,乐,钻”的学习

瞧瞧,谁是火眼金睛,发现得最多、最快?

同学们真厉害,生词关一点都难不倒你们。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露珠吧

三、初读课文

(一)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生词读的好,相信大家的课文也能读得好。我们一起读一下第一段

2.找时间点

这一段中有两个时间点,请大家找一找:夜幕降临黎明

夜幕降临:夜晚到来的时候

在夜晚到来,夜幕降临的时候,小露珠怎么了?

板书:出现

这时候的小露珠是小小的

黎明:天快亮的时候

天慢慢亮了,这时的小露珠是什么样的?

板书:黄豆粒

3.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

4.教学“越来越大,越来越亮”

(1)读读这两个词语,想想小露珠的什么在变化呀?(大小、亮度)

(2)是呀,小露变得又大又亮。读这句话,要能让大家感觉小露珠在越来越大,越来越亮,那么你就是最棒的。谁来试试?(指名读)

(4)你能像书上一样用两个“越来越()、越来越()”说一句话吗?说出一样事物两方面的变化。老师给你们点提示。

出示:我每天练习写字,我的字写得越来越(),越来越()。

我家门前的小树苗长得越来越(),越来越()。

(5)你们说得越来越精彩了。我们一起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小露珠的调皮、可爱。(全班齐读)

5.过渡:天亮了,小动物们也都睡醒了。看他们和小露珠在打招呼呢

(二)第二段

1.这是谁在和小露珠打招呼呀?

小青蛙

2.谁来读读第二段,和我们的小露珠打打招呼?生读

(三)第三段

1.除了小青蛙还有谁也和小露珠打招呼了?

小蟋蟀

2.小蟋蟀说什么了?谁来读读第三段

(四)第四段

1.这一段写了谁?

小蝴蝶

2.小蝴蝶看到了小露珠,说了什么?谁来读第四段

(五)第五段

1.为什么每个小动物都和小露珠打招呼啊?

因为他们都喜欢小露珠

2.齐读2到5段,读出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爱

(六)第六段

2.太阳公公出来了,你们觉得太阳给你们什么感觉啊?

师生交流,引出很亮,很热

3.在太阳的照耀下,我们的小露珠显得?

板书:光彩熠熠

4.解释:光彩熠熠

(1)“熠”是“火”字旁,所以和什么有关?

和火,太阳有关

(2)刚刚我们说到太阳的很亮的。所以“熠熠”是什么意思?

闪亮,发亮

“光彩熠熠”就是有光泽,闪光发亮的样子

(七)第七段

我们来读读第七段

2.太阳公公变得怎么了?

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

3.所以我们的小露珠也?

越来越轻

然后变成了水蒸气,消失了。

板书:水蒸气

4.小露珠消失了,植物们感觉怎么样?

不舍得

5.哪位小朋友来读读植物们对小露珠的不舍

喜欢

(八)填空

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想让大家当当小作家,填一填下面这句话。

出示:小露珠在夜幕降临时( ),

在黎明时( ),

太阳出来后( ),

最后( )。

四、总结

板书设计:

15.小露珠

出现

黄豆粒

光彩熠熠

水蒸气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九篇】

教材分析:

1、本单元以“风雪”为题,包括两篇主题课文和两篇自读课文。《瑞雪图》用优美、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勾画了胶东半岛的第一场雪,雪前、雪中和雪后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大雪的喜悦之情。《下雪的早晨》写作者在雪后宁静的早晨,想起了夏天树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泼,抒发了作者喜悦和期盼之情。《深山风雪路》记叙了邮递员在冬天的风雪里,仍在古长城旁的荒凉险峻的山间邮路上,为人民送书报信件的事迹,赞扬了老吕二十五年如一日,为邮递事业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精神。两篇主体课文和1篇阅读课文和谐的唱出了一曲雪瑞人美的颂歌。说明文《雪》,对雪的形状、重量,雪的形成及雪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等,做了较详细的介绍。

2、本单元语文天地中的摘录笔记和错别字检阅,主要是复习以前的内容并进行归纳总结。“读一读”介绍了两句与雪有关的古诗,主要是由今而古,领略雪的意味。

3、口语交际中布置了说雪或想象中雪景的内容,旨在启发同学把平时所见、所想与本单元所学结合起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4、笔下生花布置了写学期总结,既是对总结这种形式的学习,又是同学对自身语文学习的总结,可与金钥匙的内容结合起来。

学情分析。

同学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摘抄好词佳句积累了一定的词语,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局部同学与老师的交流较多,口语表达、情感表达较好,还有局部同学却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学写14个生字。

2、学习一些朗读技巧,做到有感情的朗读(朗诵)。

3、领略大自然的美好及给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感受诗的`意境,学习联想与想象。

4、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写个人总结。

5、“开卷有益”让同学自身品味,培养同学多读自悟,品词赏句。

重点难点。

学会生字。记准读音,分清字形,了解意思。能够正确、工整、美观的进行书写。

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同学掌握有条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描写的方法。

教学战略。

先让同学自读课文、自同学字,以读代讲,感悟文章内涵。

教学过程:

1《瑞雪图》。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文。

1、大家喜欢下雪吗?

2、讲述:四十几年前,在我国的胶东半岛上,下过一场大雪。当时,正是自然灾害严重,农业欠收的时候,这时候下一场雪是多么的及时啊!著名作家峻青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写了1篇文章《瑞雪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一)、学习字词。

1、师范读,生边听边划记生字词。

2、认读生字,相机释义。

瑞雪胶东半岛骤然彤云密布簌簌万籁俱寂咯吱嗬眺望粉妆玉砌投掷。

3、给生字扩词。

4、比较形近字。

瑞端;眺挑逃桃;掷郑。

5、默读课文,推荐好词语,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答疑。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生有感情的自课文,对照金钥匙考虑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考虑课文可以分为几个局部。

4、师总结:课文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4局部,一、下雪前;二、下雪时;三、下雪后;四、点题,赞扬雪景。

三、再读课文,要求准确流畅。

1、点名读,师生评议。主要偏重字音准确,是否流畅等。

2、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旧知导入。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可以分为几个局部?

二、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局部。

1、指名读课文,考虑:下雪前,天气有什么变化?

2、齐读课文,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板书:骤然变冷)。

(二)、学习课文第二局部。

1、齐读课文,考虑:这是一场怎样的雪?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段的的象声词,说说它们模拟了怎样的声音。

3、自渎课文,想想这一段怎样才干读得更好。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第十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看不清)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发出)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

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下雾时雾散后。

望不见望得见。

看不清看得清。

发出射出。

70 1542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