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集聚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1

《为"真学"而教》这本书是冯卫东教授的新著,我很庆幸自己能第一时间读到这本书,这本书中关于教学的理念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习无处不在,像呼吸一样自然,学校或教室里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特例,本书主要围绕课堂上的"真学"展开,分为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讲了"确立三个重要"真学"理念。中篇主要讨论了六种典型的"假学"情形。下篇提出了九种有效的"改课"措施。"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在质量与效率的和谐共生中发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学生获得来衡量。它们分别是真学的起点问题、真学的发生生态或过程问题、真学的效果及其评价问题,有着从起点到终点的鲜明脉络。告诉了我们学生学习到底是怎样发生的,从教的视角看它,看教师如何促成学习的真正发生,并用实际课例来研究"真学"方法,有利于一线教师结合自己教学进行思考与改变。

"授人以渔,不如助人自渔",学科知识是有温度的,教师要让学生对知识本身产生情感,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奥秘,所以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

我很幸运听过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节课,她讲的是"平均数",她从一开始上课就用聊天的方式,先拉近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给出学生一个比较开放性的问题"你心目中的平均数是什么样子呢?"学生开始活跃起来,这个问题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产生兴趣,然后就有学生说到了全班的考试成绩,全班同学就围绕着考试成绩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学生的每一个人的观点都能让吴老师发现一个问题,再引导学生去解决这个问题。整节课学生都在积极参与学习,学生完全沉浸在课堂中,都没有注意到下课时间,"真学"就这样发生了。

正好我教的是四年级数学,当我讲"平均数"这一节是,我就模仿吴正宪老师的课,由于个人原因,课堂效果没有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效果那么好,但是我能感觉到要比我以前的课堂效果好。曾经我只是在教知识,而现在我在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学生会学习。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冯卫东教授所说的"教方法比教知识更重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才会有"真学"。学生如果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事实是,学生能学到很多很好的东西,除了得益于来自教师的"渔",也肯定得益于自悟自得的"渔"。知识的一半就是知道在哪里和怎样获取它。方法作为一种知识也是如此,教师常常不必告诉学生"哪里"和"怎样",而要鼓励他们去发现与建构。

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思想。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学会"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用孩子的方法教方法",那就不仅仅是在教方法而是教思想了。这就需要教师要尊重儿童,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以儿童的心灵做教学!从儿童立场出发,才能了解儿童,才会有"真教",有了"真教"才会有"真学"。

现在,每当我准备上课时,都要想想冯卫东老师所说的六种"假学"情景,观察自己课上是否有"真学"发生,只有有了"真教"才会有"真学"。"真学"是衡量教师"真教"的标准。我要为"真教"而努力。本书让我在教师的成长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2

冯院长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从儿童本身的角度去看待学习,教师要不时回到儿童时代,用那时的心与理来“度”孩子的内心感受、学习体验,不能以为自己懂的东西学生也该懂。做到回归“童我”,以己“度”人。这些问题我从来没有反问或检讨过自我,甚至成为许多人共同的追求:追求在最短时间里给学生最多知识,追求最高正确率,追求课堂零缺陷、零遗憾、零阻碍……

此刻,头脑中浮现出那则著名的寓言:好心人不忍心看着毛毛虫在蛹中苦苦挣扎,帮它破茧而出,结果这只早出的蝴蝶永远失去了飞翔的力量。想来不禁一身冷汗,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是否也在急功近利地摧残着学生们的未来?平日里那些所谓立竿见影、行云流水的课堂,是否也在背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需做真人的初衷呢?

如今教育界流行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有时一堂课中的教师讲得口若悬河,会被认为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口若悬河,往往又被认为忽略老师的引导作用,浮躁而缺乏深度。因此,每一堂课后,教者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静心思索,课的遗憾有没有“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以部分学生的学代替全体学生的学,以“机显”代替“人思”,以结果代替过程,以告诉代替体验,以示范代替试错”的原因呢?于是,学生缺席了,真学离场了。

甘地曾经说过:“要想改变别人,先从改变自己开始”。为真学而教,说难也易,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学会尊重儿童的学习愿望,将其引领到核心价值、核心素养的.方向;尊重儿童的学习能力,科学地干预和指导;尊重儿童的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活动,调动积极的情感体验,实现他们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冯老师带领我们回到教育原点,回到儿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和辨析多与少、好与坏、快与慢、流畅与阻碍、圆满与缺憾。让我们静心追忆,与童年对话,找寻真学的影子。

为真学而教读书心得3

读了冯卫东的《为“真学”而教》就有一种得到指导,得到开化的感觉,而这些都是从未被觉察到的,很佩服,有一种顿悟,也有一种耳目一新,但更多的是对教学也有了一种更清朗的认识。

我很接受冯老师所说的“真学”与“假学”的评说和界定,否则,同样的学习环境,同样的授课老师,为什么有的学生学得好,有的学生却收获甚小,这里除却先天因素而外,定是真学利于成长和发展,而假学既不利智也不增能。特别是冯老师把“学习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这一问题的视角切换到“教”,切换到“教师是如何引导和促成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的?”尤其感兴趣。由此共鸣,便牵引着我非常感兴趣地去“悦”读他的十八条建议。

由此忽而警觉,阅读也有真阅读和假阅读罢,因此沉下心来慢慢看,细细地品。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同理,因数量有限,这本《为“真学”而教》老师们需要分批次阅读,我属前期拿到书的,因而有了阅读的紧迫感。每天几十页,边读边记笔记。原想只按学校要求,只做五次笔记便可,但读着读着有很多东西都感觉很新颖,对自己非常有点醒和提示作用,因而忘记了笔记的次数,只管记下,唯恐书不在手边时,那些好的东西被忘却。

粗略读完,合上书本的时候,有些东西确乎是被忘记了,但也有很多东西沉淀下来,不必记忆,已然留存于心了。因为这些才是最宝贵的。也许是“曾经”被提起,是过往被点醒,是问题被矫正,更是突然的给予我们以不同的视角和完全不同的方向感,使我猛然顿悟:是哈,确实是这样的。于是这种收获和共鸣便成了顺畅阅读的动力。下面随手采撷记忆之果,算是对阅读的一种梳理吧!

一、要效率更要讲质量

冯老师在“建议二”中说,效率和质量不是一回事,这真是行家里手的见地,于我有一种被点醒的作用,有些想法渐渐从朦胧与迷糊中清晰起来。使我感觉到,教学中我们往往追求高效的课堂,高效的活动,常常奔着数量、速度的目标使劲了,但是质量如何就没太在关注之中。比如,常常催着赶画一幅画,赶制一个手工作品,总想着当堂完成比较好,结果只能粗枝大叶匆匆收尾。而很多艺术创作更可能需要的是慢工出细活,需要慢慢地去琢磨去建构。

二、“多多”并非“益善”

一度很崇尚触类旁通,多多益善,以为课堂中给学生的越多越好。以为,给了,学生便能得到,实则是不然。于今,在这个信息迅捷的时代,讯息的取得已经变得唾手可得,而选择才变得更加重要。如果教学还沉浸在贪多求全中,课堂时间就会被淹没在过多相似的联接中,使知识体系碎片化,使教学总在像急急地赶路,而忘了赶路的目的是细细地、慢慢地看一路的风景,而不是匆匆到达下一个再下一个驿站。这样,何异于小猴子掰玉米,再见到下一个好吃的,手中的便马上丢弃了。忙了半天,其实所握少得可怜。正如冯老师所说:“教得过多,必然是出多入少,予多而得少,学多而化少,学多而终少,因多而致少;还会冲淡乃至湮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啊,教学只能如蜻蜓点水,学生不入心学习也就没有知识的真正生成。因而,教学就更加需要艺术性和科学性,也更需要教师以少胜多地教。冯老师给我们的有力指导便是“少是浓缩的少,少是有力的少,少是引人的少,教其实不是交给,而是引出,就像过去农村抽水泵灌溉,先往水泵里倒一桶水,是为了引出一川水。一桶水很少,一川水很多,理想的教学亦如此。”

三、“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学

以前,很羡慕和欣赏“行云流水”般的课堂,课上得顺,学生学得顺,没有冷场,没有滞涩,顺风顺水,师生皆轻松快乐。但冯老师告诉我们,这样的课堂很可能是多次预演的伪课堂,很有可能是教师一己才情的尽情展现,更可能是只有部分优秀学生展示的课堂,而大多数孩子是被忽略了的。想一想还真是。记得某次市里的老师送教到县,几位女教师都上得顺风顺水,可圈可点。只有一名男教师的课上得像拔河,时不时地需要师生费些力气才能“过关”,这样,课堂节奏当然就有停滞现象,在思考、等待和点拨中才得以顺利进入下一个环节。有磕绊,有停顿,原以为是预设失误,是课堂不顺,但现在想一想,这样的课不正是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正能给学生以帮助的课堂吗?!那些一提出问题,学生都能答得上来,一做练习都会的课,可不就被比照得成为了复习课了呗!这样想来,跳一跳才能够得到果子,吃起来其品质和味道一定更好吧!

能给我以点醒和指导的如上述三点的例子还有很多,书中冯老师的教育理论是在他的实践与思考中升华,现在,又复走进阅读者、实践者的心中和行动中,这便是冯老师的成功,便成为我悦读的快乐,因为欣悦于有收获。比如:上述几点,比如自己还没有提到的“真学,从儿童立场出发” “大成若缺” “碎问”、“倾听”、“‘玩——动’走向乐学”……等等,它们随着键盘的敲打很自然地从头脑中流出,只是“变”成了我自己的“颜色”和“味道”,变成了我自己的感觉和感悟。那么,它便必将会流存在我教学的理念与行动中。欣慰此收获,期望后有践行。

70 861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