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建议(精选4篇)
【导言】此例“低碳环保建议(精选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绿色低碳环保方案范文【第一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两型家庭”创立,在广大妇女和家庭中积极倡议低碳环保的科学理念,不断加强节能环保认识,指导广大家庭成员从本人做起、从家庭做起、从点滴做起,执行低能量、低耗费、低开支、低价值的低碳生活方法,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奉献力量。
二、活动目的
1、着力宣传和倡议低碳生活理念,指导广大居民争做低碳生活的先行者。经过多种宣传方式,在全社会倡议低碳生活、健康生活、绿色生活理念,教育广大群众自觉学习低碳生活常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气,构成低碳生活共识;指导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居民将科学运用资源、维护地球家园、节能降耗的低碳生活方法贯串到日常生活中去,积极倡议低碳生活行为,加强低碳生活自觉性。
2、着力履行低碳生活方法,指导广大居民争做低碳生活的有为者。以创立低碳家庭、低碳社区等创立活动为载体,从每一位居民、每一个家庭做起,从生活中的每一天和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节省“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克油、一张纸”做起,大力履行低碳生活方法,改动传统的消费陋习和消费形式,削减生活中的碳排放。
3、着力推行低碳生活技巧,指导广大居民争做低碳生活的创新者。积极探寻和总结低碳生活小诀窍,不断创始低碳生活“全民发明、全民创新”的新场面;指导居民自觉学习运用生活领域中的节能环保新技能,推行运用新动力、新资料;运用并开发有用的节电、节油、骨气、节煤、节水和资源收受接管及废料应用的办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低碳生活才能和程度。
三、活动安排
(一)部署阶段(3月)
由区妇联、区环保局一起制订、下发《区2012年低碳环保进社区活动方案》,指导全区开展此项活动。
(二)施行阶段(4月—12月)
1、启动典礼:4月下旬
由区妇联、区环保局组织各街道,园林、环保、科协、卫生、体裁等单位的专家、“低碳环保推行大使”及两型家庭意愿者,在街道社区开展“低碳环保进社区”活动启动典礼,正式开展此项活动。
2、具体开展活动:(5—12月)
各街妇联依据本方案要求,结合实践状况,制订本街施行方案,深化社区开展各具特征、丰厚多彩的“低碳环保进社区”系列活动。一是开展“低碳环保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继续不断的宣传,一直坚持优越言论气氛。二是开展“低碳环保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围绕“低碳环保进社区”的主题,结合各街实践,开展丰厚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三是开展“低碳环保进社区”主题展现活动,经过举行特征展现活动,坚持绿色环保家庭示范典型,展现低碳环保家庭风貌。
(三)总结阶段(12月)
各街道妇联认真总结“低碳环保社区行”活动的成效与不足,提交工作总结,于2012年12月20日前报送区妇联组宣部。
四、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低碳环保进社区”活动是落实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一项详细行动,是深化两型家庭创立的详细行动。各街妇联要切实提高认识,深入了解当前开展这项活动的主要意义,把这项活动作为重点工作摆上日程,精心组织,缜密部署,保证活动落到实处、获得实效。
低碳环保建议【第二篇】
(一)环保型财政理念
低碳补贴通常是政府对企业给予直接的财政资助,鼓励其发展节能减排生产的财政支出。气候变化、低碳经济时代,环保型财政支出富有时代特色,是财政法的一个重要理念,是绿色财政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物。法学中,“绿色”代表安全、健康、公平、稳定等价值观[1],其核心思想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当今财政法的主动脉,为环保类财政支出输送新鲜血液。
环境问题具有跨国性特征,一旦发生环境事故,后果不可逆,通常殃及鱼池,其法律责任并非民法中损坏赔偿,2005年中俄松花江污染事件便是惨重教训。政府通过财政支出,补贴企业发展低碳环保型生产模式及其技术研发,不仅可以产生环境效益,保护本国公民的基本人权,而且能够增加全人类的福祉。
现代法理学,环境权是最重要的基本人权。即便是WTO这个崇尚自由贸易的国际法,也通过GATT第20条(b)款和(g)款来保护人的生命健康和自然资源。人类生存需要清洁的空气,清洁的空气也被国际社会看作是可用竭的自然资源。①所以,环保型财政理念之下的低碳经济补贴势在必行,符合环境治理的预防原则。德国是环保型财政直接支出的先行者。
(二)环境补贴
低碳补贴是环境补贴中的一个分支。环境补贴是环境法中的一个重要制度,征收环境税、给予税收优惠、发放低息贷款等,是其经常性方式。与直接的财政资助相比,环境补贴多是间接地价格支持,通过补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环境成本内化。从环境治理机制的发展来看,环境补贴属于第二代机制——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优点是灵活、自主,并非绝对强制命令化。通过市场的价格机制(Demand-and-Supply),自动地将环境成本高的产品淘汰出环保型市场。
例如,A国与B国是长期的贸易伙伴,但是B国的环保水平较低。A国与C国(欧盟)是刚刚建立贸易往来,但是C国具有世界一流的环保技术。为了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A国现推行一种碳税措施,根据产品的碳含量征税。碳含量高的产品需要在边境缴纳更多的税。如果没有转向的税收优惠,在产品相同的前提下,B国的产品与C国的产品相比,在A国的市场线显然会逐渐失去竞争力,因为其在边境需要缴纳更多的碳税。相反,C国的产品因为环保水平高,得到了A国的税收减免,相当于得到间接补贴。
二、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我国的低碳市场发展空间日益扩大,发展潜力也是无限的。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我国的低碳经济市场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土壤,蕴含无限商机。加之中国的减排承诺,②外国投资者更加着眼于中国市场。他们的低碳产品,如西门子的节能灯,在中国市场上很具竞争力。而且比产品更具竞争力的是,外国公司的低碳技术。上海世博会期间,光西门子一家,就提供了将近9亿欧元的环保技术合同[2]。
与无限发展潜力的低碳市场相比,我国的低碳产业发展力量显得薄弱,不平衡。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模式是:高碳产业低碳化改革,新兴低碳产业加快发展,低碳产业生产链和低碳产业群初显。我国的高碳产业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如运输业、水泥业、制造业等三高产业。这些产业是温室气体的最大生产者,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报告,大气中六种主要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占到50%以上。这些产业正在进行低碳化改革,但是改革成效不大。节能减排压力之下,我国大力发展替代能源产业,主要有风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核能产业。但是,这些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停留在形象工程,关键问题还是核心低碳技术的缺乏。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石化能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根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科研水平,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尚处于幼稚阶段。如何筹备研发资金,吸引研发人才,成为一个关键性的课题。国外先进经验是建立完备的一条龙的补贴制度,激励自主研发。这方面成绩突出的国家很多,我们以丹麦为例。丹麦政府推行大量不同类型的税收政策措施,适用于不同的能源产业。其中,对化石能源征收高额环境税,而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可以享受政府的免税待遇和优厚的直接补贴。比如,风电产业,可以享受政府欧分的直接补贴,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3]。丹麦政府的政策措施收到积极成效,吸引大量有实力的投资者投资于新能源产业。
因此,我国应该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在高新产业发展初期,给予补贴以扶植,降低技术研发的成本,摆脱技术研发的路径依赖。在低碳节能减排市场中,低碳补贴将发挥关键性作用。我国是转型经济国家,补贴是发展经济的传统手段,低碳补贴更是扶植节能减排研发企业的重要手段。
三、我国低碳补贴制度的若干建议
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和我国薄弱的低碳产业水平和稚嫩的技术能力,政府给予本土企业低碳补贴,提高其在低碳市场上的竞争力,已经是迫在眉睫。下文试图对我国低碳补贴制度提出若干浅见,包括:从技术到产品的补贴、从高碳到低碳的补贴、建立实效机制。
(一)从技术到产品的补贴
低碳补贴需要全面贯彻到企业的整个产业链,大致分为技术补贴和产品补贴。这里的技术是指节能减排技术,产品是指利用这种技术生产出的销售于市场上的产品。按照研发的难度,由易到难将技术分为节能技术、替代能源技术、碳捕获(carboncapture)技术以及碳存储(carbonstore)技术。客观评价,最简单的节能技术取得的 成效最大,该技术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差距最小。利用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已经得到市场推广,人们耳熟能详的有节能冰箱、节能灯等,发达国家还有节能建筑材料。
我国对节能技术的补贴不能间断,目前已经出台的四大类30余项税收优惠,值得保持。在此基础上,我国应该加大对替代能源的补贴额度。我们可以学习法国的先进经验。法国政府通过补贴核能,其核能发电取得瞩目成就,核能发电占法国总电力的4/5之多,同时,保持向邻国出口电力的贸易能力[4]。因此,我国需要补贴技术研发型企业,如华为、大唐等,鼓励其自主研发低碳创新技术。
碳捕获(carboncapture)技术以及碳存储(carbonstore)技术几乎是欧美的专利,我们现在很难获得。对于这部分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与实用性,有待论证。所以,我国暂且忽略这两种技术的研发补贴,如果需要少量技术,只能进行国际技术转让。
技术补贴固然重要,但是,低碳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很重要,不能因为产品的技术成本高,而使其丧失价格优势。补贴的方式可以直接补贴销售者,也可以间接补贴消费者,例如,购买节能冰箱享受3%的消费税优惠。对出口产品的补贴要慎重,既要鼓励出口,又要避免落入WTO禁止性补贴的范畴。笔者建议,补贴出口产品的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补贴产品研发型企业容易获得合法性,因为研发补贴是WTO允许的补贴。
在中国,集中补贴产业生态园技术中心,是一条良策。北京、大连及其他沿海城市,已经建立了产业生态园区。园区的优势是将分散的技术、产品生产及推广集中起来,强化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销售。集中补贴此类园区,可以高效实现低碳目标。
(二)从高碳到低碳产业的补贴
在中国,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笔者建议,对高碳产业与低碳产业给予不同的补贴。对于传统的高碳产业,政府要给予补贴,但是要补贴关键环节,即补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环节。对于创建初期的新能源产业,政府要加大补贴力度,降低企业运行成本,集中补贴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环节。笔者建议,我国的低碳补贴需要轻度转向,适度地从补贴传统高碳产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向更多地补贴新能源产业研发转变。毕竟,寻找清洁的替代能源,才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与长久之计。
无论是传统的高碳产业,还是新兴的清洁能源产业,政府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衡量企业自身的能力,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给予适当补贴。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本身就具有活力,吸引外商投资的能力强,对于该地区的企业政府可以减少补贴,鼓励企业拉来外资。我国着名的钢都——辽宁省鞍山市,就是这样的城市,当地政府的补贴压力很小。笔者建议,对资源型城市减少补贴,鼓励当地招商引资。
(三)建立实效机制
国外完善的低碳补贴制度,通常包括各种各样的实效检验机制,规定补贴的法定用途,保障补贴的效果。笔者建议,我国的低碳补贴制度尽快建立实效机制,具体分为监督机制和惩奖机制。
1.监督机制
我国对产业的补贴要确保落到实处,这是补贴支出方面,受补贴者对政府的监督,笔者建议,我国政府的低碳补贴政策要细化成各个专项补贴。专项补贴的特点用途,即补贴的使用环节,更需要监督。早期国内外有例,对渔业、能源产业的环境补贴没有用于发展环保事业,而是增加了环境污染。所以,必要的监督机制必须建立,实现财政公开,透明,并且进行民主监督。
绿色低碳环保方案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低碳理念;建筑保温材料;建筑物体形系数
一、低碳理念在绿色建筑中的实现原则
为了能使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得到充分利用,达到更好的绿色节能效果,就应该在设计绿色建筑的过程中把握住低碳理念的原则,从而使设计的建筑能够更好的满足低碳理念,达到事半功倍的节能效果,本文通过实际案例,总结出了对建筑应该如何在设计绿色建筑过程中掌握好低碳理念的度,具体如下:
1.充分利用再生能源。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理解透彻的是,低碳理念的本质核心就是节能,因此,为了使得低碳理念能够在建筑中更好的实施,就需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的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能够在建筑中利用的绿色能源,各种类型的地下和半地下建筑都需要充分的利用地热能,以使得建筑能够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具有冬暖夏凉、坚固耐用的优点。
2.应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朝向以及保证建筑物具有适当的间距。当建筑自身具有良好的太阳朝向时,需要有效的采集、利用到太阳能,可以达到节能及杀菌的效果。对于建筑物的朝向来说,不应该将建筑大面积范围的朝向面对着冬季的主要方向,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流换热的损失。
3.选择适合建筑本身的体型和屋面结构,能够更好的获取空气通风,从而节省制冷和制暖的能力,更有效的实施建筑低碳的理念。建筑的体型可以通过建筑物的具体体形系数来进行把握,并且建筑物的体形系数在不同的地区和高度有着不同要求。
4.应当适当的提高绿色建筑的温度保持性能,从而使得建筑物整体有着良好的热工性能,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物的内部的能量耗散。所以,在对建筑进行绿色设计之时,建筑的防护结构的总热阻不能低于最小的热阻,以便有效的控制建筑内部表面问题;与此同时,建筑还需要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避免受潮、防止墙壁内产生冷凝等现象。
5.建筑物内的窗墙比例都对建筑物内的能量耗散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适当的减少建筑物窗墙比例以及增强整个建筑物内的封闭性,可以有效的防止出现冷风渗透等不利控温的情况了。对于防止屋内冷风渗漏影响室内温度,现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建筑的封闭性,比如减少建筑物内的门窗洞口数量,减少建筑的墙体薄弱环节,还可以设置门斗等,可以使门洞避开主要的风向。
二、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综合处理技术
结合上述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实现原则,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当充分结合低碳理念。
1.低碳建筑内应该有效的利用太阳能进行保温,从节省资源的角度考虑,太阳能是一种纯净、无污染、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将太阳能作为建筑物内部的采暖能源,可以大大节省常规的能源消耗,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从而真正的实现绿色低碳的理念。此外,还需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考虑,太阳光中辐射短波中具有杀菌防腐的功效,室内有着充足日照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室内滋生细菌的情况。
2.对于有阳光间与主体房间相邻情况,阳光间不但有很大的窗口其地面也是蓄热体,阳光通过玻璃照射到蓄热体上储存热量,从而提高室内温度,而主体房间是通过与阳光间相邻的墙或窗获得热量。夜间用保温窗帘将阳光间与主体间隔开。另外,为了有效地防止阳光间夏季过热,在窗上方应有可调节的排气孔和遮阳措施。
3.当建筑物的主要朝向良好时,对着南方的大窗口,在冬季能够让大量的阳光投入,在夜间则可以用专门的保温板将窗口遮挡住。建筑室内的地面需要使用蓄热能力较强的材料,例如砖和混凝土等材料,在白天能够吸热并且将热量储存,夜间时不断的向整个室内释放热量,从而使得室内能偶一直保持良好的温度,其他朝向的墙面结构应该加强保温性能,从而减少整个建筑物室内的热量散失。
4.当条件限制而不能避开主导风向,则应在迎风面上尽量少开门窗,同时建筑应当充分利用周围自然条件挡风。
5.建筑的热特性应适合其使用性质,对于全天使用的房间应有较大的热稳定性,以防室外温度下降或间断供热时;对于只有白天使用的房间,则应在开始供热后,室温能较快的上升到所需的标准。而对于室外气温昼夜波动,为了让室内热环境能维持所需的标准,在供热方式供热的间歇时间不宜太长,以防夜间温度达不到基本的热舒适标准。
三、绿色建筑设计
通过以上的深入分析可表明,要充分把低碳理念应用到绿色建筑中,主要的实现途径一是建筑设计时充分利用到可再生能源,从而节省建筑中能源的投入;二是建筑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保温问题,从而减小建筑的能耗。以下将针对这两个主要途径来提出低碳理念在建筑中的实施。
1.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使用方案。太阳能是应用在建筑中的最主要方式,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的方式主要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太阳能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机械动力的驱动,才能达到采暖和制冷的目的。而被动式的太阳能则是利用建筑构件通过自然方式收集和传送日辐射热量,不需机械动力。对于常采用的集热蓄热墙式通过透光玻璃外罩和蓄热墙体组成,其间留有空气间层,同时在墙体的下部和上部设有进 出风口。
2.建筑保温方案。通过对建筑进行保温设计是减小建筑能源耗散的主要措施。为了达到建筑的低碳理念,常见的建筑绿色设计的保温方案如下:
(1)采取单一材料的保温设计方案。这种设计方案所采用的保温材料,其保温性能比较高;由于其保温材料不起承重作用,可选择的灵活性比较大。例如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或轻型空心砌块墙体,这种保温设计适合非承重结构的填充墙保温要求。(2)承载材料和保温材料相结合的保温设计方案。这种方案特点是构造比较简单,施工也很方便。在保温材料方面应选取导热系数比较小,材料强度又要满足承载要求,同时又要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钢筋混凝土墙体或砌体结构墙体,内侧做水泥珍珠岩砂浆保温层,再做2mm厚的纸筋灰罩面装饰层。这种保温设计,可适合外墙承载结构的墙体保温。(3)混合做法的保温设计方案。对于单独采用某一种构造做法仍不能满足保温要求时,或者为了要满足建筑保温要求而造成技术经济上不合理时,可采用混合做法的保温设计方案。既有实体材料的保温层,又有封闭空气间层和承载结构的外墙,其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尤其重点应用于在热工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外墙中。(4)预制外墙板间连接节点的保温设计。考虑到护墙板的保温要求,对于预制外墙板在板厚度的中部加设50~100mm厚度的高热阻保温材料,可有效地解决外墙板的主体部分的保温问题。但在相邻两块预制外墙板的连接节点处,由于现场处理结构连接的需要,此处不可能做成具有保温功能的复合墙板形式,对于这种节点连接处较易形成“冷桥”,必须在现场对其进行特殊的保温构造处理。(5)墙体常见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设计。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梁、过梁等构件,较易形成“冷桥”。为了避免这些“冷桥”部位散失过多的室内热量以及其内表面可能出现的结露现象,应在这些部位采取局部保温构造措施。
低碳环保建议【第四篇】
关键词:低碳生活;途径;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一、前言
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生活理念。我相信只要人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能的好习惯,改变生活观和消费观,减少碳排放,与自然和谐发展,低碳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将不再是梦。正如联合国环保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说:“在二氧化碳减排的过程中,普通民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
“低碳经济”一词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来的。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是从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召开,在会上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两会的召开,“低碳经济”更是今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悉,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总量的10%左右。低碳经济顺应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大背景,受到了人们的热捧,“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然而,在低碳概念不断升温的同时也有人担心,在不少普通民众意识里,“低碳”似乎还是一个距离现实生活很遥远的概念。某网站发起的“您对低碳生活方式了解多少?”的调查显示:1036名接受调查者中,仅有%的人表示知道低碳生活方式,有%和%的人分别选择知道一点和不知道;在“您认为低碳生活方式是否容易坚持执行?”选项中,有75%的人表示有点难度,仅有%的人认为容易。可见低碳生活在我国居民中普及,成为主流生活方式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二、“低碳生活”的内涵
“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实现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低碳生活是一项符合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的生活方式。这种完全新型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在服饰、饮食、日用品、建筑、交通、行为等方面抵制旧有生活陋习和奢侈消费,从全新角度把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引向正确的方向。这种完全新型的低碳化的公众出行方式、消费方式和居住方式,会对社会公共生活和个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就我国国情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讲,实现低碳生活不能一蹴而就。过去的30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对能源和资源的要求逐渐增加,可以说是处于一种高碳经济时代。而全球气候变暖的残酷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才是经济的持续发展之路。首先应在思想意识上使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的必要性,从生活的小细节培养人们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良好生活习惯,例如超市的环保购物袋和家居装修建议人们使用环保材料。应从生活点滴做起真正做到低碳生活。
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利益,近30年来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我国现在正在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环保生产与生活消费模式等政策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在2020年之前将单位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50%。现在我们正大力倡导生活,绿色消费,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人民低碳生活,提高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总得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低碳消费模式
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许多地方和民族至今还保留着过去的礼节和风俗习惯,讲排场、讲面子、铺张浪费现象相当普遍,形成了一些特别的消费方式,如“面子消费”、“奢侈消费”、“便利消费”等。这些不良的消费方式极大地浪费能源、增加了环境污染和碳排放。要建立低碳生活方式,必须改变这些长期形成的落后消费方式。引导和培养消费者建立文明、节俭的绿色生活方式和习惯,尽量减少和纠正高能耗、高浪费的消费方式,增强居民节约资源和低碳意识,树立正确低碳消费观念;鼓励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使用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无污染低碳型产品;消费过程中注意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共处,避免发生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消费行为和活动;注重消费品的简朴、实用,杜绝铺张浪费;在有条件的城市、社区推广废品和垃圾分类回收和循环使用。
(二)选择低能耗的绿色出行方式
中国虽然是当今世界第一交通增长国,但中国交通低碳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客流量的50%~60%由公共交通承担,东京达90%,而中国城市公共交通承载的客流量还不足10%,即使国内最为发达的北京也不足1/3。居民在出行时,应充分利用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发挥水运、铁路、城市公共交通等比较优势,考虑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和协调,选择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出行路线。出行时注意控制好私家车的使用,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环保驾车、文明驾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形成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和谐发展。
(三)减少化石能源和薪柴消费
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特别是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告诉《生命时报》:“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任官平强调,减碳是每个人的责任。首先,减碳应从落实在日常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油等生活细节上开始做起;其次,推广沼气使用、节柴改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利用、秸秆优质化能源利用;三是,尽量选择混合燃料、电力动机车及低排量、低耗量的机动车,减轻交通、出行对环境的污染;四是,减少对塑料制品、一次性消费品、纺织品、皮革的需求量,不乱扔电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