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例【精选5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范例【精选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第一篇】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指的是国企中拥有重要权力和重要资源的审批、评审、安排、分配、调控的领导岗位和有直接初始业务主办权的岗位,如企业负责人、分管某些重要业务的副职领导、重要职能部门的领导、重要事项的业务主办人等。由于岗位关键,往往成为了一些不法分子腐败攻击目标,致使这些岗位处于廉洁风险的高危区。加强关键岗位廉洁风险问题的思考研究,探索致险因素、致险途径和防范对策,对于有效防范和降低廉洁风险,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具有积极的意义。
1当前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状况分析
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点表现形式主要有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及外部环境风险等几个方面。
思想道德防线不严导致廉洁风险高危。据人民论坛杂志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4%的受调查者认同“做官也是一种高风险职业”。在国企中,主要指领导干部及重要害岗位的人员,由于权力相对集中,容易成为不法分子重点攻击的目标,对于理想信念不够坚定、道德水准下降的人容易被“糖衣炮弹”击中,从而导致腐败。
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易发生廉洁风险。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包括不履行“一岗两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现象,具有较高的职务风险和廉洁风险,这些岗位有可能成为高危岗位。拥有自由裁量权大的岗位也易发生廉洁风险。
制度机制不完善导致廉洁风险高危。制度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制度建设存在死角,难以完全防范人为因素的风险,导致权力运行不够规范,而一些关键岗位权力制衡机制尚未形成,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制衡机制,是导致腐败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导火索。二是制度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不少规定措施,但仅停留在纸上,挂在墙上,没有落实到工作上,致使制度规定形同虚设,违规违纪问题屡有发生。三是对高风险岗位的监督制约仍然欠缺,如在工作中还普遍存在“重授权、轻监督”倾向、监督力量不足、目标和责任不尽明确等薄弱环节,容易使高风险岗位的个别人员产生侥幸心理。
特殊时期也易发岗位廉洁风险。有些岗位廉洁风险在一年的任何时期都有可能出现,但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特殊节庆时期,加上我国自古有节日送礼的传统,则易发廉洁风险。此外,在单位领导生病住院、子女亲属婚丧嫁娶等时间以及在项目、资金申报、审批阶段,年终干部考核、考察、推荐、调整、任免期间,也易发生请托、送礼、行贿、受贿等问题。
2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从个人素质方面来分析,理想信念缺失是主要原因。一些关键岗位人员放松世界观改造,思想消极,信念动摇;作风飘浮,脱离群众;不思进取,得过且过;铺张浪费,追求享受等,成为廉洁风险的高危人群。
从社会外部环境来分析,社会的急剧转型是客观原因。当今中国社会正急剧转型,已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风险高发期”,风险性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加上中国社会特有的人情关系和中国文化中重人情轻法治的传统思想,凡事通过畅通关系,走捷径的行为方式,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也给廉洁风险防范增加了难度。
从企业内部体制机制来分析,存在权力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的现象。在现行体制下,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如同一个小社会,企业领导人拥有财权、经营权、人事任用权在内的广泛权力,加上纪检监察普遍存在的“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现象和企业信息公开、业务流程不规范、执行不力等因素影响。一些关键岗位容易出现廉洁风险。
3防范国有企业关键岗位廉洁风险的建议及措施
创新岗位廉洁教育形式,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岗位廉洁教育的重点在于掌握关键岗位的人员能够树立廉洁风险意识,廉洁履行职责。
①教育做到有的放矢。针对一级岗位风险点,如工程招投标、大额资金使用、工程材料采买等重点岗位人员开展观看警示电教片等经常性警示教育;针对二级岗位风险点,如审批事项办理等重点部门工作人员实行政策法规学习等制度性的强化教育等;重点引导高风险岗位人员正确处理个人经济事务,调整消费结构,用合法的收入安排好生活,消除攀比心理和贪欲;对高风险岗位人员的超越经济结构和消费能力的不良苗头,应坚持原则、旗帜鲜明、及时教育。
②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组织专家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文艺汇演、反腐题材的影视鉴赏,提高趣味性;采取焦点辩论、一事一议、难点辨析、现身说法、新闻评点等做法,提高教育点面;开展对比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烈士陵园,鼓励其下基层,感受基层的生活,组织党员到监狱看一看,想想那些罪犯可悲的下场,强化教育效果。
建立健全制度系统建设,防止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是廉洁风险产生的根本动因,通过分析廉洁风险点上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建立起相应的严密的防范制度,才有可能使关键岗位人员利用职权追求非法利益的欲望没有实现的空间和条件。
①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做好权力配置,建立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体系,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对分离,加强对权力的程序制约,形成权力结构配置标准。围绕权力过于集中的岗位和存在廉洁风险的环节,应推进合理分权,单位内班子成员之间、部门之间科学配置权重,系统内实行权力下放、分级办理,加强岗位之间、环节之间的监督和制约;加强对主要领导的权力制约,规范用权的具体措施,贯彻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如班子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先由其他班子成员充分发表意见后,主要领导最后发言,且主要领导与其他班子成员一样,议事、表决都只有一票等。②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度。首先,针对重点岗位分析其风险点,制定具体制度,把防止利益冲突落实到各个具体权力主体、权力岗位、权力运行环节中;其次对关键岗位人员权力运行、薪金收入、财富增长等要实行有效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消除干部思想上的惯性、工作上的惰性、人际交往中的近亲因素。要注意利益调整的及时性、合法性问题,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对原有的利益格局进行相应的调整,促进公平和谐。
运用科学合理管理新模式,提高风险防范实效
①借鉴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建立廉洁风险防范管理模式。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风险,通过PDCA循环对防范工作实施质量管理的预防腐败工作长效机制。主要思路就是:针对廉洁风险,建立风险防范的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道防线”,并实施风险防范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即以年度为一个工作周期,将全年工作分为计划阶段、执行阶段、考核阶段、修正阶段“四个环节”实施系统管理。在修正阶段,针对前三个阶段出现的问题,结合综合考核评估结果,奖优惩劣,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风险防范措施,优化工作目标,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启动下一个循环。
②加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筑牢廉洁风险防控“堤坝”。充分发挥科技在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加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搭建信息化平台,着力构建制度+教育+科技+管理的“1+3”管理机制。通过实施“电子财务”,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监控系统、工程招投标监控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监控平台等,实现重要项目的全程监管。运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督,让权力留痕。如针对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可充分运用网络、计算机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根据计算机系统设置的流程,按照投标供应商的资质及现场或网上投标情况,实行供应商准入机制,由电子系统按供应商资质、信誉、质量、服务和招标报价进行评审,自动选定入围供应商,自动分配中标额度,现场公布中标结果,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有效控制和解决暗箱操作、无序操作等行为发生,实现阳光采购。
总之,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的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需要在传统教育监督管理的基础上,赋予新的内涵,并通过各级组织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全体职工群众齐心协力,就能更好地抓好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创效增誉,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职工群众。
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第二篇】
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区别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主要指在管理或业务部门重要岗位上具体履行管理职权的人员。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是在管理人事、资金使用、招投标、项目运作、物资采购、工程基建、大宗销售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具一定实质影响力的人员,是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职权的具体推动者、执行者、落实者。强化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监督,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权力规范运行的“最后一公里”。
在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治企,越往后越严的形势下,通过构建“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三不”机制,紧盯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纳入国家监察对象,实施监察“全覆盖”,有效推动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依纪依规依法履行职责,将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权力关进“笼子”。而针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监督,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监督工作相较,则更侧重于考察他们是否依规办事、依规履责。
一、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涉及的廉洁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如何使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监督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从而产生较好的风险防控效果,我们首先需要对现阶段涉及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廉洁风险产生原因进行分析。
客观方面原因主要表现为管理制度机制不健全不落实。一是不同的企业管理的规范度和精细度不一,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依规办事的基础,制度机制不健全导致廉洁风险极易发生。在制度机制未能覆盖的管理“死角”,无法形成监督制衡机制,几乎不能防范人为因素操作空间,导致不廉洁甚至腐败问题发生。二是制度本身的效力和效能问题也需要考量。近年来,国家层面的修法、修例频次增加,新法、新规推出速度加快,对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的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提出新的要求,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行使职权的监督和约束趋势是在原有的标准上往越来越严的方向变化。因此,国企内部相关制度是否按照新的要求和标准及时进行修订,对制度本身的效能影响较大。三是在制度执行层面的廉洁风险。企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履职的要求,如果仅仅是挂在墙上、停留在纸上,而没有落实在实际工作中,那么制度规定就形同虚设,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办事“任性”,履职“随意”,违纪违规问题就频发,单位的政治生态就不能风清气正。四是部分行业业务链条长、分工细、专业度高,监督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如岗位职责设置不当,没有设置严格的审批流程,无法形成不同岗位相互监督制约的格局,就容易出现个别岗位自由裁量权过大、权力失控的情况。
主观方面原因是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主观认识不到位。一是放松了对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学习,或学习流于形式,对应知应会的内容一知半解,导致落实环节的走形变样、履职行为失范。二是依纪依规履职的意识淡薄,开展工作随心所欲,因无知而无畏,导致产生严重后果。在不少案例中,相关人员无视纪律规矩,不按制度办事、按规矩办事,而是按惯例办事,打着“惯例”的幌子我行我素,导致违纪违规行为发生。三是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受到管理服务对象、业务往来对象的利益诱惑或其他非正常影响时,没有守住底线,发生失职渎职、利用职权谋私等行为,导致违规违纪违法的严重后果。
二、强化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监督的有效途径分析
做好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监督工作,涉及企业规范管理、党风廉政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总体而言,需要企业从“大处着眼完善制度机制”、“细处着手用好监管措施”这两个层面做好谋划。
(一)明确职责定位,完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机制,首先要理顺不同监督主体的职能定位和职责权限,形成覆盖全面、协同互补、运行有效的监督机制,让关键岗位管理人员自觉接受监督,习惯在监督下开展工作。
一是明确企业党组织在党内监督工作中的主责和领导地位。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党组织在党内监督中负主体责任,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部门和单位党员干部从严进行教育管理监督。
二是企业纪委在监督工作中履行监督专责。根据《条例》及有关规定,党的各级纪委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专责。按照“三转”要求,强调纪委发挥的是“监督的再监督”作用,而不是监督所有业务、全部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企业有派驻或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的,则根据授权,按照管理权限依法对企业管理人员(监察对象)进行监督,提出监察建议,依法进行调查、处置。
三是做实企业内设职能部门监督。实现对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监督全覆盖,各职能部门要把好“第一道关口”,例如财务管理部门,在资金管理、费用开支等业务活动中,要立足本职,用好专业,严把监督审核关口,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第一时间对违规违纪情况进行排除。例如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权限对干部人事档案严格审核把关,及时发现涉嫌档案造假等情况,及时将违纪违规问题线索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处置。通过职能部门监督,规范业务开展,防范廉洁风险。
(二)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
理顺和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是国有企业管住“大多数”的前提条件,制度是基础,落实是关键。国有企业要坚持在制度落实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制度完善。要随时代的变化、新情况的出现,推进制度的改革创新,做到制度的完善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只有坚持制度的落实与制度的创新两手抓,才能使制度做到管用、管效、管长久。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企业对内部制度规定要常态化找漏洞、补短板,扎紧扎牢制度“笼子”,增强干部职工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按照“谁起草实施谁清理修订”的原则,定期开展制度清理,对制度进行“留”、“废”、“改”、“立”,及时制定空缺的制度、修订执行困难的制度、清理废除过时的制度。
二是督促制度落实。通过督促自查自纠,开展效能监察、专项监督检查等方式,掌握制度规定的执行情况,发现制度落实过程中的障碍和问题,指导督促落实整改,杜绝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要用监督执纪的力度增强制度执行的刚性,保证制度立得起、行得通、有实效。在督促制度落实的过程中,严格对标对表,紧扣纪律要求,查找出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推动问题整改,以点带面规范该领域工作。
(三)整合监督力量,构建大监督格局。
“大监督”是指企业有效整合内部纪检监察、巡察、审计、监事会、法律内控、工会民主管理等监督资源,集聚专业优势,形成监督合力,构建科学有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提高监督实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建立目标统一、协同互补、资源共享的“大监督”格局,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一是要强化全局意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通过构建监督委员会,组织协调各机构、组织的监督力量,有针对性地强化不同工作领域的监督工作。现实中,常见由企业纪委主导的“大监督”格局,此种方式有利于突出监督的政治引领,提升监督的权威性,通过查处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和查办案件的治本功效。
二是要厘清各监督主体的职责权限,细化责任内容,确定合理的监督方式,明确各监督主体责任落实的任务、要求和方案。配齐配强监督力量,加强监督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监督主体的能力水平。
三是加强统筹协作,形成协同工作机制。各监督主体之间加强业务沟通协调,搭建监督成果共享、意见反馈的机制和统一有效平台,减少重复监督、消除监督盲区。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形成监督工作的整体协调和有机闭环,共同拧紧监督链条,协同发力,构建起科学严密的监督体系。
(四)找准监督重点,用好监管措施。
对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而言,合同磋商、费用开支、项目运作、商品服务采购等领域违纪违法问题易发多发,是廉洁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针对廉洁风险易发多发领域和环节,需要有的放矢开展专项检查,坚持不懈开展日常监督,同时强化廉洁教育,让遵规守纪成为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行动自觉。
一是有效开展日常监督,通过对党员干部、关键岗位人员履行职责、廉洁从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的问题,分类处置,精准纠偏,从而实现关口前移,消除监督的真空地带,压缩任性用权的空间,用常态化监督的机制防控廉洁风险。日常监督具体措施主要有:一是会议监督。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专题会议、述责述廉会议等,了解监督对象执行廉洁纪律的情况等。二是监督检查。通过开展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对存在突出问题的部门或单位,发出整改通知或纪律检查建议书责令改正。三是谈话监督。通过开展廉政谈话、走访谈话、履责约谈、谈心谈话,了解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个人思想、履行职责、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强化教育提醒,督促履责尽职。四是派驻和驻点监督。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委派财务负责人等方式,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提升“探头”监督效果。日常监督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形式,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发挥不同形式监督的优势。
二是紧盯影响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针对风险易发多发的业务领域和重点环节开展专项检查、巡视巡察,提高发现问题的精准度。从纪委监委机关近年来通报的有关典型案例来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违纪违规违法的突出问题集中在以下方面: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公款送礼、超标准配备使用办公用房、在商务活动中超标准接待;违反组织纪律,在选人用人上搞“小圈子”,不如实填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违反廉洁纪律,收受礼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用公款支付个人费用,滥发津补贴;违反生活纪律,生活腐化等。这些既是突出问题,也是常见问题。针对这些廉洁风险点开展专项检查、巡视巡察,发现并集中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规范一块业务领域,教育警示一批干部。同时要深刻把握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由表及里,务求实效。
三是强化廉洁教育,提升遵规守纪意识。针对导致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廉洁风险主观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需要坚持开展多层面的廉洁教育,拧紧管理人员思想“总开关”。强化纪法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规为重点,强调国家监察全覆盖、监督无死角的从严态势,体现对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的严管和厚爱。通过组织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引导党员身份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强化廉洁从业教育,重点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内容开展教育宣传,督促坚守纪律规矩的红线。
四是充分发挥书面“约定”的监督制约作用。除了法律法规、党纪党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刚性约束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劳动合同、廉政合同、廉政承诺书等规范和约束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的从业行为。例如在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将遵守纪律规定的要求作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并明确约定违约责任。例如在工程项目中,企业通过与承包方(承建方)单位签订廉政合同的方式,约定双方不得违背公开、公正、诚信、透明原则,不得“索、拿、卡、要”,不得有收受礼金礼品、接受吃请等违纪违规行为。若有违背,则须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对方一定倍数的违约金。
综上,针对国有企业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开展监督,需要企业整合监督力量,用好、用足各种监督方式和监管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廉政教育,防止管理人员在执行层面的权力任性,有效防控廉洁风险。
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第三篇】
一、廉政风险点
1、检查时讲情面,发现问题不要求整改。
2、检查时接受被检单位吃请。
3、对检查对象索要财物。
4、公车私用。
二、防控措施
1、通过日常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指导服务思想。领导带头示范,动员全员在检查工作中按照规范和标准,对发现的问题一律下发限期整改通知,避免讲情面,做好人,发现问题不要求整改的现象发生。
2、重温八项规定。坚决杜绝利用工作之便接受服务对象吃请,发现接受服务对象吃请行为,服从组织处理决定。
3、认真学习党员干部准则条例,加强法制教育,严明纪律。对索要检查对象财物的行为,一经发现,无论是谁,毫不姑息,完全接受组织处理。
4、严格执行公车使用登记制度。设专人管理车辆,驾驶员根据安排的出车任务如实填写<建管中心公务车使用单>(出车事由、地点、里程等),并经用车人签字确认,管理人员妥善保管,不得遗失。
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第四篇】
根据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检查的通知》(桂党高工纪〔20**〕17号)要求,我校已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整体情况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精神和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按照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开展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通过学习传达上级文件精神,以岗位廉政教育为基础,以重点岗位监控为重点,以制度机制建设为保障,着力构建我校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统一了教职工思想,进一步深化了校务公开制度,为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推动我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主要做法
(一)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五项规定动作即梳理职权、编绘权利(主要业务程序)运行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划分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的开展和完成情况
1.严格按照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五项规定动作开展工作
注重预防原则,重视预防为先,重视廉政教育和制度建设,加强监督,弘扬正气,自上而下形成廉政光荣、腐败可耻的思想观念和廉政氛围。
2.认真编绘权利(主要业务程序)运行流程图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在领导决策、中层干部任免、财务管理、初高中招生、基建维修、政府物资采购等方面做到凡事有制度,制度抓落实,落实有监管。
3.切实排查廉政风险点
积极探索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面、不同职级的工作实际,不断改进方法,规范工作流程,强化权力在阳光下操作。
4.划分风险等级
突出抓好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的管理,规范廉洁从政的制度建设,树立严于律已、廉洁从政的干部队伍形象,努力构建全面覆盖、层层管理、重点防控、责任到人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5.制定防控措施
在大额资金使用、基建维修、人员招聘、学校招生、中层干部任用等方面做到亮制度、讲落实、重监督,最大限制地减少不廉洁行为。
(二)廉政风险三个方面(思想道德、权利运行、制度机制)和
三个层次(单位部门、领导干部、岗位个人)对廉政风险高的的单位和环节的防控情况,包括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考试招生、员工人士、招标采购、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研究经费、学术道德等
1.加强政策学习
校党支部和行政班子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党内法规,让全体党员干部掌握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达到统一认识,形成氛围,增强做好廉政风险点查找的自觉性,为廉政风险管理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
2.制定防控方案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召开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动员会,从廉政风险三个方面(思想道德、权利运行、制度机制)和三个层次(单位部门、领导干部、岗位个人)对廉政风险高的的单位和环节的防控,包括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考试招生、员工人士、招标采购、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研究经费、学术道德等方面研究并制定《北海五中深入强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3.查找风险点
根据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关于开展教育系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检查的通知》(桂党高工纪〔20**〕17号)要求,对照每个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上履行职责、执行制度情况,全员参与,从领导干部开始,认真查找和梳理个人职责范围内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
(三)干部教师工作岗位因知识、能力不足造成廉政风险的情况和
单位采取的防控措施
1.查找岗位风险点
每个领导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岗位职责,本着对组织、对工作、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采取自己找、相互帮、领导提、组织审四个程序,认真查找和分析个人在履行岗位职责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监管风险点。
2.查找科室风险点
结合年级、科室工作重点,对照职责定位和履行情况,分别查找出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并认真分析和细化风险的内容与表现形式,经分管领导审定后,报校党总支和行政审核。
3.查找单位风险点
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岗位工作特点,重点查找在落实“三重一大”规定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查找学校风险,并把实践中的有效做法从制度上固定下来。
(四)廉政风险防控中采取的创新思路及做法。举例说明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学校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党总支书记、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组成员。为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校办公室主任兼任,以便保证办公室工作的高效运行。
2.强化制度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经校党总支讨论研究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作为全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进一步落实和修订完善现有规章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真正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
3.广泛发动动员
组织召开了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动员会,校长结合学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介绍了防控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对我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进行动员和部署,教育和引导广大教职员工全面掌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增强风险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消除抵触心理,改变错误认识,扎实开展好廉政风险防控各项工作。
4.加强宣传报道
学校依托校园网、广播站、电子屏、宣传板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宣传和引导,介绍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和其他兄弟学校加强防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反映学校和校内各单位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广泛接受群众意见、建议和监督。
三、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建议或者意见
(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难
1.准确定位难。如梳理职权、编绘权利(主要业务程序)运行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划分风险,形成机制完善、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建设等。
2.围绕中心难。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廉政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要在这方面创造性设计、务实性推进,做到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目标与提高教育教学相结合、与干部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期望相适应,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良好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比较难。
3.突破重点难。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工作领域广,对象层面多,必须明确重点。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突破重点比较难。如工程项目建设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如何抓住人、财、物管理和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如何突破风险识别真实性和客观性,突破工作常规性和长效性,突破工作创新性,突破工作复杂性等都比较难。
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第五篇】
一、党组班子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党组书记、各党组成员)
1、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和重大项目安排中未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一人说了算(一级预警);
2、对大额资金的使用不公开透明(一级预警);
3、违反组织任用程序,将不符合条件的干部列入拟任人选范围(一级预警);
4、未按规定任用、调整、交流干部(一级预警);
5、泄露讨论干部任免的情况(一级预警);
6、查处干警违法违纪行为过程中因接受吃请或收受礼物、礼金、有价证券等,不依法依纪处理违法违纪案件(一级预警);
7、在人事调整、干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等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导致工作失误(二级预警);
8、对举报案件或上级转办案件,能够解决而不及时解决,出现集体上访事件的(二级预警);
9、对上级方针政策、党纪法规等重要性文件规定,不及时传达,以致出现违规行为发生(三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和重大项目安排过程中,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制度和规定办事,自觉接受各种监督;
2、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情况;
3、推荐干部要召开会议,公布任职条件;
4、按照规定培养选拔任用干部,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
5、严格保密制度,对未经发布的研究事项,不得擅自泄露;
6、拒绝收受各种财物,严格要求所分管的部门和干警依照法律规定执法办案,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7、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任用标准,客观公正评价干警业绩;
8、对举报案件或上级转办案件,要依法依纪及时处理,及时回复;
9、对上级方针政策、党纪法规等重要性文件规定,要及时传达,认真落实.
二、立案庭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立案庭负责人)
1、立案审查环节:
(1)、违反规定对应当受理的案件不予受理,对不应当受理的案件违法受理,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一级预警);
(2)、在立案审查过程中,因对法律把握不准或碍于情面等原因,受理没有管辖权的案件(一级预警);
(3)、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拖延立案,致使当事人合法权益未能及时得到解决(二级预警);
(4)、超出诉讼风险告知范围,对当事人作不当或错误引导,或者对案件的实体结果发表结论性意见,致使审判被动或结果不公(二级预警);
(5)、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损毁、丢失诉讼材料,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6)、群众意识不强,造成对弱势群体案件不按绿色通道规定处理,或在办理诉讼费减、免、缓过程中,因亲友关系或同事说情等原因而徇私舞弊(二级预警).
2、收退费环节:
(1)、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损害当事人的利益(一级预警);
(2)、违反规定增设或减少司法救助条件,违反审批程序办理司法救助手续,造成司法救助混乱,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3)、违反规定使用诉讼费、罚没款、案件暂存款、赃款赃物及其孳息,违反程序规定为当事人、律师或相关人员办理退费手续,收取、退还相关费用不向当事人出具凭证,损害当事人权益,导致违纪、违法甚至犯罪(一级预警).
3、财产保全环节:
(1)、违反规定采取或者解除财产保全措施,或未能及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损害当事人利益(二级预警);
(2)、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前,向被申请财产保全方当事人通风报信,或将财产保全信息透露给相关第三人,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4、信访接待环节:
(1)、接待信访时,未按规定登记台帐,损害当事人权益(三级预警);
(2)、信访接待人员截留信访件,隐瞒信访、举报、投诉事件,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3)、接待人员接到群众举报、投诉后,违反规定向责任人通风报信,或将信息透露给相关第三人,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5、对外委托评估、拍卖、鉴定环节:
(1)、鉴定管理人员对符合鉴定、评估条件的案件拖延立案,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2)、鉴定管理人员违反规定确定鉴定、评估、审计等中介机构,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3)、鉴定管理人员向鉴定、评估、审计等中介机构发表倾向性意见,施加不当影响,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4)、鉴定管理人员违法向当事人代收代付鉴定评估费用(一级预警);
(5)、鉴定管理人员漏送或丢失鉴定评估材料,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6)、在鉴定评估报告未送达当事人之前,向对方当事人透漏鉴定结论,损害其他当事人权益(三级预警);
(7)、对鉴定管理人员或鉴定机构存在回避情形,不作回避处理的,损害当事人权益,导致案件处理不公(二级预警);
(8)、违反规定向案件当事人透露拍卖保留价,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9)、与鉴定评估机构进行不正当交往,造成违法评估、鉴定,致使案件处理不公(一级预警).
6、送达环节:
违反规定公告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或应送达的诉讼材料未能完全、及时送达给当事人,致使案件审判程序不公,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7、分案及司法统计环节:
(1)在分案时存在说情现象(三级预警);
(2)在进行司法统计时,不严格审查,统计数据与实际情况不一致(三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立案审查环节:
(1)、把好立案审查关,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
(2)、对敏感、疑难、新类型案件多请示、多汇报,与业务庭多沟通、相互监督;
(3)、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立案时间的规定及时立案,方便当事人;
(4)、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认真遵守审判纪律和保密制度;
(5)、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6)、组织学习相关规章制度,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2、收退费环节:
(1)、加强组织原则性,严格执行《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
(2)、加强组织纪律性,严格执行司法求助规定,定期检查;
(3)、加强思想教育,严格按照《诉讼费用交纳管理办法》规定执行,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及时核对帐目,定期检查.
3、财产保全环节:
(1)、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民诉意见》关于保全的规定;
(2)、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认真遵守审判纪律和保密制度.
4、信访接待环节:
(1)、提高工作责任心,按规定建立台账登记制度,定期检查;
(2)、加强学习,提高自律意识,严格按信访条例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3)、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5、对外委托评估、拍卖、鉴定环节:
(1)、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鉴定、评估的相关规定;
(2)、加强监督力度,严格遵守鉴定、评估的相关规定,定期检查;
(3)、强化自律意识、保密意识,增强工作原则性,按规定办事,按原则办事;
(4)、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按照《诉讼费用交纳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5)、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6)、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自律意识,严格遵守审判纪律和保密制度;
(7)、增强工作原则性,按规定办事,按原则办事,严格执行关于回避的规定;
(8)、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认真遵守审判纪律和保密制度;
(9)、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提高廉洁自律意识.
6、送达环节: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民事诉讼法》关于送达的规定.
7、分案及司法统计环节:
(1)、在向各业务庭移送案件时,要准确把握各庭工作量、案件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平衡;
(2)、在上报司法统计数据时,要与案件实际情况进行核对,发现问题,要求办案部门说明情况,及时改正.
三、刑事审判庭、民事审判庭、行政审判庭 、审判监督庭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
1、诉讼保全环节:
(1)、违反法律规定采取或者解除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措施,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措施时有过失行为,或未能及时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措施,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2)、原则性不强,保密意识薄弱,在法院采取财产保全、证据保全措施前,向被申请方当事人通风报信,或将有关信息透露给相关第三人,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2、证据环节:
(1)、依职权调取证据不客观、全面、公正,仅调取对一方有利或不利的证据,存在偏袒心理,对依职权调取的证据,未在庭审中全面出示或有意不出示关键证据且无正当理由,对符合规定的证据调取申请,作出不予准许决定或不作决定,造成案件处理事实不清,案件处理不公,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2)、对符合规定的鉴定、勘验、审计等申请,作出不予准许决定或不作决定,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3)、责任心不强,致使损毁、丢失证据材料,或以非法方式收集证据,损害当事人权益,导致违法犯罪(一级预警).
3、审理裁判环节:
(1)、与当事人、代理人及相关人员的会面不符合有关规定,且事前或事后未向组织说明情况,致使案件审判不公(二级预警);
(2)、滥用自由裁量权,量刑不当(一级预警);
(3)、赃款赃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廉洁行为(一级预警);
(4)、存在法定回避情形的,不提出自行回避申请,使案件处理不公,引发社会矛盾,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不按法定程序办理,致使案件处理程序出现瑕疵,影响公正司法(二级预警);
(5)、外出办案违反法院“五个严禁”规定,造成违纪违法,影响司法公正(一级预警);
(6)、不按规定采取民事制裁措施,损害司法公信力(二级预警);
(7)、违反中立原则,运用不当手段进行调解,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不考虑利益平衡,调解结果明显有失公平,损害当事人利益,引发社会矛盾,或指示、授意、暗示当事人恶意调解,逃避或减轻债务,损害其他当事人利益(一级预警);
(8)、原则性不强,明知或应当知道存在虚假诉讼可能,放任诉讼进行,引发虚假诉讼,损害其他当事人利益,影响司法公信力(一级预警);
(9)、违反中立原则,在庭前或庭中引导、暗示一方当事人作不实陈述,或隐瞒相关事实,致使案件事实无法查清,损害当事人利益(一级预警);
(10)、在庭审中,对双方当事人的陈述自由、陈述时间等作不公平对待,导致案件审判被动,降低司法公信力(二级预警);
(11)、庭审言行不当,具有明显倾向性(二级预警);
(12)、庭审遗漏关键事实,或故意曲解陈述人的意思,造成案件审判不公正,降低司法公信力,引发社会矛盾(一级预警);
(13)、丢失、损毁庭审笔录,造成档案缺失,损害当事人利益(一级预警);
(14)、合议庭成员合而不议,或有意不发表不同意见,致使案件审判质量不高,出现错案(一级预警);
(15)、审判长违反合议规则,制止或限制其他合议庭成员发表不同意见,使案件审判事实不清,产生错案,引发社会矛盾(一级预警);
(16)、工作不仔细,责任心不强,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汇报案件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或关键事实,致使案件审判事实不清,产生错案,影响司法公信力(一级预警);
(17)、工作马虎,印发的裁判文书与合议庭决议或审判委员会决定不一致,影响司法裁判公信力(一级预警);
(18)、保密意识不强,泄露合议庭评议或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具体情况,致使案件审判被动,影响司法公信力(一级预警);
(19)、业务不熟,工作责任心不强,因错误认定事实、采纳证据、理解法律作出错误裁判(一级预警);
(20)、工作责任心不强,审理案件时间过长且无正当理由,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4、案后环节:
(1)、群众意识不强,怠于开展判后答疑工作,引发社会矛盾(二级预警);
(2)、责任心不强,工作拖拉,收到当事人上诉状后,拖延上诉移交时间,损害当事人权益,影响审判效率(二级预警);
(3)、群众意识不强,判决履行期届满后,既不督促义务人自动履行,又以各种理由拖延出具法律生效文书证明,或拒绝向当事人出具生效文书证明,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4)、群众意识淡薄,在当事人按规定申请复印庭审笔录等相关诉讼材料,审判人员无正当理由予以拒绝,或拖延办理,影响法院形象,降低司法公信力(三级预警);
(5)、责任心不强,造成在案件质量和法律文书评查中,降低质量标准,隐瞒错误事实,致使审判案件质量降低,未能及时纠正错案,或有意掩饰案件质量和法律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案件质量下降,影响法院形象(二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诉讼保全环节:
(1)、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关于保全的规定;
(2)、遵守“五个严禁”规定,强化保密意识,严格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保全的规定执行.
2、证据环节:
(1)、加强证据规则有关规定的学习,规范庭审程序;
(2)、提高工作责任心,坚持依法办事,严格办案程序;
(3)、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执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规范证据材料的保管采集制度.
3、审理裁判环节:
(1)、加强自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严格执行“五个严禁”规定,避免与案件当事人或代理人(律师)不正当交往;
(2)、依照法律规定凭证据办案,不得贪赃枉法;
(3)、严格按规定处理赃款赃物;
(4)、严格遵守《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制度的规定;
(5)、严格遵守最高院“五个严禁”的规定,增强自律意识和相互监督作用;
(6)、严格遵守《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规范办案程序;
(7)、提高法官素养,依法调解,依法办案,加强对案件监督管理;
(8)、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增强工作原则性,依法秉公办案;
(9)、严格办案程序,公正办案,依法办案,加强案件监督管理力度;
(10)、认真执行庭审相关规定,规范庭审程序,公正办案,依法办案;
(11)、规范庭审言行和庭审程序,提高法院公信力;
(12)、提高工作责任心,规范庭审程序,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13)、提高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守案件材料管理制度;
(14)、加强组织原则,严格法律程序,强化对合议庭评议的监督力度;
(15)、严格执行合议庭相关制度,加大对合议庭的监督力度;
(16)、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责任心;
(17)、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业务监督管理,严格裁判文书的核对和制作;
(18)、认真执行“五个严禁”的规定,严格遵守审判纪律和保密制度;
(19)、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
(20)、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及其他关于审限的规定.
4、案后环节:
(1)、严格执行判后答疑工作的有关规定;
(2)、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原则性,严格执行《民诉法》及相关上诉移交时限的规定;
(3)、严格履行办案程序,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定期开展督促检查;
(4)、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为民服务意识;
(5)、提高责任心,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案件质量评查办法》执行.
四、执行局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执行局负责人)
1、执行措施环节:
(1)、违反规定采取或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拍卖等执行强制措施,损害当事人利益(一级预警);
(2)、应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无正当理由未采取,导致执行不力,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3)、应当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而未作调查,损害当事人权益(三级预警);
(4)、案件执行完毕后,未及时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解除扣押、查封,损害当事人权益(三级预警);
(5)、应当对被执行人采取拘留、罚款等民事制裁措施的未采取,或违法采取民事制裁措施,降低了司法公信力,损害了司法严肃性(二级预警).
2、执行财产管理分配环节:
(1)、违反执行款物管理规定,收取执行款物未出具凭证,或收取执行款不入帐,产生贪污、挪用等违法犯罪行为(一级预警);
(2)、执行财物管理混乱,帐目不清,引发违纪违法行为(一级预警);
(3)、违反规定使用执行财物,产生贪污等违法犯罪行为(一级预警);
(4)、对执行财物管理不善,造成执行财物非自然原因损坏、贬值或灭失等,损害当事人利益(一级预警);
(5)、滥用职权,在参与执行分配程序中,应公开的事项未公开,暗箱操作,损害当事人利益(二级预警);
(6)、参与执行分配方案不公,或对参与执行分配方案弄虚作假,损害当事人利益(一级预警).
3、执行异议环节:
(1)、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当事人提出的执行异议不予处理,损害当事人利益(二级预警);
(2)、应举行执行听证程序未举行,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三级预警);
(3)、对执行异议未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导致执行不公,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4)、业务不熟悉,因错误认定事实、采纳证据或理解法律作出错误执行异议裁定,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4、其他执行工作环节:
(1)、在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的情况下,未及时告知申请执行人,而要求申请人执行和解,放弃部分债权,损害当事人权益(一级预警);
(2)、未按规定给予或不予司法救助,损害当事人利益,引发社会矛盾(二级预警);
(3)、案件中止、终结执行不符合规定条件,或不按规定程序审批,损害当事人权益(二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执行措施环节:
(1)、严格执行对外委托评估拍卖事项与执行机构相分离制度,依法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办案;
(2)、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实施执行公开;
(3)、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实施案件追踪监督;
(4)、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履行办案程序;
(5)、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办案,公正办案.
2、执行财产管理分配环节:
(1)、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廉政防范意识;
(2)、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设立执行款交接台帐;
(3)、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财务审批制度;
(4)、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修养;
(5)、加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纪律处分条例》学习,严格办案程序;
(6)、加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纪律处分条例》学习,强化廉洁自律意识.
3、执行异议环节:
(1)、强化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及为民服务意识;
(2)、强化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公开制度;
(3)、加大对重要事项合议监督力度,避免执行不公现象;
(4)、提高业务素质,严格法律程序,依法公正办案.
4、其他执行工作环节:
(1)、进一步提高执行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廉政教育,强化监督力度,做到司法为民,公正执法;
(2)、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责任意识,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正办案;
(3)、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依法办案.
五、司法警察大队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法警大队负责人)
1、责任心不强,在值勤、安检、保卫、押解、看管等工作上,违反规定造成不稳定因素或安全隐患(一级预警);
2、违反规定安排被告人与其亲属接触,或为其提供方便,影响案件审判,致使审判被动,甚至无法查清事实(一级预警);
3、在看管、押解期间违反规定,允许被看管、押解人员会见家属,造成串供、脱逃等严重后果(一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严格遵守司法警察值勤、安检、保卫、押解、看管等规定,提高职责意识和防范水平;
2、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工作责任心;
3、强化制度管理,严格处罚措施,增强工作责任心,按规定看管、押解,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刑事责任.
六、监察室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监察室负责人)
1、监督、监察工作不深入、全面,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时有为难情绪,不坚决、不彻底(二级预警);
2、原则性不强,责任心不够,在处理相关问题上不全面调查,主观武断,致使处理不客观、不公正(二级预警);
3、纪检监察人员怠于行使职权,不愿管、不敢管,或者对相关问题的处理不公正、不客观(二级预警);
4、接受被监督、监察对象的请客送礼(一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坚持原则,增强自律意识,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
2、坚持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问题,提高责任意识;
3、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坚持原则,做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表率.
4、提高自身素质,严格制度落实.
七、政工科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政工科负责人)
1、原则性不强,在干部任用考察工作中隐瞒、回避有关事实(一级预警);
2、违反组织人事纪律,保密意识不强,泄露院党组酝酿、讨论干部任免情况,致使决策被动(一级预警);
3、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招聘过程中,违反规定增设或放宽招聘条件(二级预警);
4、不按程序和要求进行审核,在人事调整、职级晋升、工资晋级等事项上,违反规定给予相关人员方便或设置障碍(二级预警);
5、违反人事及评先考核相关制度,虚报有关立功评先的数据、条件,致使立功评先不准确,影响立功评先工作的公正、公平(二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坚持原则,严格依照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实行考察,并将考察结果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加强组织原则,严格执行保密制度,对未经发布的研究事项,不得擅自泄露;
3、加强组织原则,严格按照组织人事制度执行,并按规定进行公开招聘,纪检监督人员全程参与监督;
4、加强人事干部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责任意识,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严格准确上报;
5、加强组织原则性,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将立功评先条件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八、办公室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办公室负责人)
1、工作责任心不强,在文秘、机要工作中存在疏失,文件不能及时上交,会议通知滞后,造成工作效率低下,政令不通(三级预警);
2、在单位公章管理中不负责任,私自乱盖公章及乱开介绍信,影响法院形象,造成不良影响(一级预警);
3、原则性不强,不按规定和程序采购物品,暗箱操作,采购费用高于市场实际价格,或虚报采购、修理等票据报销费用,导致贪污等违法犯罪行为(一级预警);
4、在与相关单位的业务往来或公务接待中,索取或收受回扣,谋取个人好处,发生违法犯罪(一级预警);
5、违犯原则将私人消费在公费中报销,造成违纪行为(二级预警);
6、管理不严,未经同意使用单位设备、物资装备办理私事,影响社会风气,以至违法违纪(一级预警);
7、违反财务管理规定,动用、存放单位资金,发生挪用公款等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一级预警);
8、财务管理不规范,致使财务帐目混乱,扣帐凭证不健全,不符合规定,帐目收支不平衡(二级预警);
9、违反车辆管理规定使用警车,产生违纪违法事件(一级预警);
10、不当使用警灯、警报器,开霸王车、特权车,影响社会风气(二级预警);
11、私自复印案卷材料,或违反规定为他人复印案卷材料提供方便,造成审判秘密泄露,或原则性不强,违反规定出借案卷,造成案卷丢失(一级预警);
12、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在网络管理方面由于计算机病毒侵袭,造成审判管理网络混乱,影响审判信息的按时录入和点击确认(一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1、文秘、机要工作由专人负责,提高工作责任心;
2、公章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公章管理制度;
3、严格遵守资产购置和验收等相关规定,认真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加强票据审核;
4、加强廉政警示教育,规范公务活动制度,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5、严格报销审核,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6、认真执行廉政法规,重制度,强监管,严格遵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7、严格资金使用审批制度,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
8、严格遵守财经管理制度,加强业务学习与管理,定期监督检查;
9、加强警车管理,严格遵守警车使用的相关规定;
10、加强思想教育,严格按照警车、警灯、警报器等使用规定执行;
11、提高自律意识,按原则办事,严格遵守案卷出借手续及程序;
12、制定网络管理规范制度,定期进行网络检查.
九、研究室
(一)廉政风险点(责任人:分管领导、研究室负责人)
政治觉悟不高,在宣传报道中把关不严、缺乏政治敏感性,造成宣传报道失真等严重问题,影响法院形象,引发社会矛盾(一级预警).
(二)防控措施
把好新闻报道审批关,加大对新闻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建立信息宣传审核签发制度.
下一篇:组织纪律守没守方面范例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