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人民满意公务员观后感【范例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观人民满意公务员观后感【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观人民满意公务员观后感【第一篇】
在“三讲”期间,第一、二批他是市里的督查组成员,因市社是第三批,就把他留在市社负责市社的“三讲”材料,在他的努力下,市社在“三讲”期间的上报材料基本没有退回过。因当时正是伏天,他的脚被蚊子咬的没办法,就用肥皂在脚面上擦,用自来水冲,两三次用一合清凉油,三个月下来瘦了五公斤多。
在家属楼分房的问题上,两任领导班子都让他参与分房,他为了能把房分下去,自己首先提出不要房,为尽力把房分好,仅对现有住房的调查就有110多人次,与拆迁户协调100多人次。在职务提升和工作分工上,从没有向组织要求过什么,从来都是服从组织安排,更不存在请客送礼等不良做法。
在市供销社工作期间,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学习工作每天平均都在10个小时以上,对于一般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于他来说是最忙的一年,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解决棉麻公司下岗职工上访和选配领导班子的问题,按照市社党组的要求,他带着工作组,乘公交车一跑就是一两个月,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人选上没有半点私心杂念,较好的解决了职工上访和领导班子选配的问题,同时他在网上看到有不少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信息,他作为一名老党员,知觉告诉他,全国性的先进性教育就要展开,为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他从10份开始,早上6点左右就上班,晚上加班到10点左右,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先进性教育试点单位的经验,并在他的网站上建立先进性教育专栏,收集宣传先进性教育材料,为单位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做准备,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市供销社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一个多月来,仅他起草、打印的公文材料就有5万多字,他平均每天学习工作15个小时左右,一年没有回过老家看望,春节都是在办公室过的,他的学习和工作态度,受到了市供销社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好评。
观人民满意公务员观后感【第二篇】
一、抓教育,严管理,强化队伍素质
农村干部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该乡充分认识到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才能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入,才能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致富达小康,所以该乡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的素质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想办法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抓好理论学习。坚持党员干部学习日制度,每周的星期五下午为规定的学习日,全体党员干部都要进行集中学习,通过学习十六大精神、党章和农村政策法规等,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法制意识,通过观看党员电教片及学习先进人物事迹,教育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是抓实用技术培训。该乡经常聘请市、区农业、科技部门专家到乡里为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鼓励和引导党员干部参加农函大、农广校、电大的学历教育培训,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利用电教设备,学习外地增收致富经验。近年来通过现场指导、外出参观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20场次,组织赴银川、山东、河北等地的种养殖示范基地观摩学习班5期。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使党员干部扎实地掌握了至少一门农牧业生产实用技术,对全乡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狠抓干部作风。在抓干部作风中,乡党委把党员领导干部包农促富作为实施“富民工程”、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的着力点,结合"三个代表"教育和党员先进性教育,组织开展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活动,先后制定了领导、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明确帮带任务,实行不见成效不脱钩,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帮助解决了一批基层群众生活中存在的急事难事和愁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凝聚了民心,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近三年来帮扶100多户农民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乡大力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要求每位干部从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张笑脸做起,从群众不满意做起,做到群众满意为止,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广大干部身体力行的工作实践,使群众切身感到转变作风给全乡带来的一派新气象。
二、定思路,调结构,开辟致富新路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同时,该乡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一是制定利农惠农政策,对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农户给予政府补贴。在市区两级补贴的基础上,乡里对葡萄种植户每亩补贴280元;建设日光温室每亩乡里补贴2000元;牧草种植每亩乡里补贴25元,极大的调动了农户产业调整的积极性;二是与各村签订结构调整责任状,制定乡、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凡完成葡萄、日光温室80%任务的村,每超1亩分别奖励乡、村干部30元和300元。仅2005年新植葡萄744亩,补种480亩。三是推进牲畜良种化进程,继续实施以“自繁为主,外调为辅”的“牛羊良种”工程。根据村民的意愿,结合全乡实际,乡政府投资7万元从山东东营调白头杜泊种羊5只,对本地的小尾寒羊进行品种改良。同时投资18万元新建牛羊冷配基地一个。
三、办实事,解民忧,服务人民群众
观人民满意公务员观后感【第三篇】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表彰活动是由中组部、中宣部为了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根据公务员法和《公务员奖励规定(试行)》而组织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是公务员奖励的最高荣誉。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的团体和个人,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楷模,也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回顾历史,新中国建立以来,多少公务员为了国家繁荣民族昌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全国700多万的公务员,并不是每一个都有着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大多数的公务员就像一个螺丝刀,一个零件,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在思想上向人民靠近,向人民之所想,在行动上服务于人民,永做人民的公仆。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当我们成为公务员的那一刻起,就要肩负起组织赋予我们的责任,牢记我们服务的宗旨。
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要提高自己的本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向前辈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工作过程中多思考,总结出便捷高效的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作为年轻一代的公务员,我们要始终保持活力,做人民的公仆,努力成为时代的先锋,努力成为忠于职守的人民公务员,努力追求卓越,充满活力,做国家民族的脊梁,努力实现中国梦。
观人民满意公务员观后感【第四篇】
一、抓教育,严管理,强化队伍素质
始终把加强干部队伍素质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想尽办法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一是抓理论学习,增长才干。坚持每月10日、20日党委中心组和机关干部“周
二、五”集中学习不间断,从党的十七大精神、农村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等方面入手,不断增强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近年来,先后组织专家讲座16次、收看电教片68部、集中学习上级文件120余份。通过学习,全镇干部思想观念和工作措施更加符合张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县“双争”活动为契机,创新学习方式,在全镇深入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一天学一条国学经典名句,一周背诵1篇古诗词,一旬写1篇心得体会,一月学唱一首红歌,一月考试一次,一季参加一次集体活动),通过学习名言哲理、参观廉政基地、野外拓展训练和举办“建党90周年”文艺活动,在全镇形成了学国学,讲礼仪,树美德,守道德,创文明机关,建和谐社会的良好风尚。二是抓技术培训,提升能力。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大力鼓励干部参加各类实用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干部帮带群众致富的能力。近年来,通过现场指导、外出参观等形式举办各类培训班30场次,组织干部赴河北,山东、卢氏等种养殖示范基地观摩学习5期。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学习,使每名干部都能扎实地掌握1-2门种养殖实用技术,对全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核桃、香菇种植和肉牛养殖等一批特色农业都取得了较好发展。三是抓干部管理,转变作风。2010年初,该镇在全县率先推行乡镇股级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实行全新的用人机制。以“双向选择,择优录取,竞争上岗”为内容,通过严格的笔试、面试、工作实绩考核选拔干部的乡镇人事制度改革在全县成为一个创举,完善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推出了为民服务绩效考核制度。采取半年一总结,年终搞总评的方式,从为民服务意识、技能和效果三方面对干部进行评价,激发干部创造力,增强为民服务动力。通过以上措施,先后有26名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评出为民服务标兵9人,能手34人。
二、定思路,调结构,开辟致富新径
为了帮助群众寻找增收致富的路子,该镇一是理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先后赴苏州、上海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取经,对镇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地思考。结合张村实际,依托本地资源和区位优势,提出了“工业做强,城镇做靓,农业做活”的富民思路,从项目建设、城镇发展和农业特色化入手,工农商三管齐下,极力拓宽群众致富渠道。二是激活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不断提升工业园区水平。几年来,先后引进外资35亿元,建成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义翔铝业、大唐鞍子山风电、恒康砖厂、承时选煤和年产4万吨石油支撑剂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并得到长足发展。2011年8月,经过多方谈判与宁波华尔集团志达电器有限公司签订了120万台洗衣机和120万台电冰箱生产项目。洛阳华德集团公司20万吨彩色铝型材加工项目和广东润东集团公司年产10万吨钢构生产线项目也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以上工业项目的相继建成和签订,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解决周边2000余名农民群众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可增加万元以上。三是重投入,改善城镇面貌。小城镇的科学发展,既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又可促使二三产业发展,达到农民增收效果。该镇先后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了镇区集中供水排污管网工程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振兴街、新华街、鑫源路、兴农街4条镇区主要道路的改扩建和强、弱电改造。投资4000万元的文化路、张村广场、农贸市场和新华街南街综合开发等项目前期工程正在有条不紊施工之中。在搞好建设的同时,该镇始终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完善城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组建了由20人组成的专业环卫队伍,建设了垃圾中转站和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处理厂。目前,镇区常住人口已突破万人,张村已成为渑池西部名副其实的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转站。四是抓特色,调整农业结构。该镇按照“做优种植业、做大林果业、做精蔬菜业、做良养殖业”的思路,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全镇13个行政村建立示范基地及示范户68个,通过“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干”,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几年来,先后发放政府农业产业化补贴50余万元,香菇种植户每棚补贴800元,蔬菜种植户每亩补贴300元,林果种植户每亩补贴200元,肉牛养殖户每头牛补贴100元。截至目前,利用荒山荒坡发展核桃栽植500多亩,利用水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发展胡萝卜和土豆等无公害蔬菜1000余亩,发展香菇种植50户25万袋。康瑞牛业进一步扩大,引进种牛200余头,达到了年存栏肉牛2000头,出栏肉牛3800头的规模。目前,全镇已初步形成了以养殖业、林果业和蔬菜种植业为支柱的农业产业化格局,尚正肉牛和河南庄无公害蔬菜已闻名县内外,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三、办实事,解民忧,服务人民群众
一是抓效率,转变政府职能。该镇在全县率先成立了乡镇为民督查机构,由正科级领导亲自抓,确保为民办事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积极打造政务服务平台,投资300余万元建成了社会管理、劳动保障、财务税收、计生服务和农业农技五大为民服务中心,设臵了公安司法、民政优抚、人口卫生、农林牧水和诉求服务五个窗口,做到了集中办公“一体化”,每位干部都能从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张笑脸做起,做到群众满意为止。二是抓活动,倾力为民服务。深入开展了“百人包百户”、“服务群众百日竞赛”和“万名干部进农户”活动,从“包安全、包稳定、包环卫、包发展”四方面入手,组织干部深入村组工作一线,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先后制定为民帮扶计划300余项,建成农民致富项目30余个,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120余件,达到了“帮民富、解民忧、促民安”的效果。投资360万元打深水机井5眼,建成安全饮水工程5处,解决了5000余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20万元在全镇13个行政村安放活动式垃圾箱17个,实现了村级垃圾的村管乡收县处理。三是抓建设、力促群众满意。基础设施不断强化。先后投资2200万元建成了环城路和工业大道,硬化乡村道路120余公里,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方便了群众出行。勘测设计了投资达5800万元全长8公里的张村至310国道快速通道。民生条件不断改善。针对上学难、就医难和养老难等问题,筹资1200余万元,建设了卫生院门诊楼、住院楼、敬老院综合楼和一贯制学校,全镇医疗卫生条件、教学和养老环境进一步完善。融资9000万元建成了张村供热站,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镇区集中供暖。住宅环境不断提升。完成了投资达亿元的义煤集团张村棚户区改造工程(曹窑矿业小区和华兴矿业小区),建成楼房37幢,住房1300余套。坚持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与生态扶贫搬迁有机结合,鼓励山区群众到城镇居住。规划设计了占地200亩的新型农宅社区,投资3000万元建成首期新型农宅130套,解决了800余名农民入城问题。
上一篇:纪检监察下一步工作思路通用5篇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科学素养论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