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精彩5篇】
【导言】此例“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精彩5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第一篇】
知识撑起半边天——我领办女子科技学校的故事大家好!我叫××,是桃源县兴隆街乡的副乡长、妇联主席。我汇报的题目是:《知识撑起半边天》。
1998年,在中学当了十年教师的我通过公选,被组织上分配到桃源县牯牛山乡任妇联主席。牯牛山乡是桃源县最偏僻、条件最艰苦的乡镇之一,尽管心里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是到牯牛山后所见到的现实状况,还是让我感到暗暗吃惊:这里到处是连绵的大山,乡政府机关就坐落在一片崇山峻岭之中。入夜,不远的山岭上不时传出阵阵猛兽的嚎叫,令人毛骨悚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有的村民竟一辈子没到过县城,有的没见过百元面值的钞票,更没有见过汽车、电视。
看到这种情况,我心里感到既难过、又着急。特别是我身为乡妇联主席,全乡近3000名妇女的代言人,看到姐妹们成天无所事事,心里更不是滋味。通过调查走访,我了解到这里之所以贫穷落后,客观上是连绵的群山阻断了他们致富的道路,更主要的还是这里的群众知识贫乏、信息闭塞,他们找不到出路,也看不到自己的落后。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这里的群众大部分都是女同志当家,我想,如果能调动妇女的积极性,让她们学知识、学文化,不就可以带动若干个家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进而带动全乡的科技文化知识的普及吗?不就可以帮助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科技摆脱愚昧与贫穷吗?就在这时,县妇联发出号召,要求各乡镇创办一所示范性的女子科技学校,对广大妇女进行政策法规及科技实用技术的培训。上级的号召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决心借上级的东风,把牯牛山女子科技学校办起来。然而,万事开头难!作为一名乡镇的妇联主席,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办事员,一无权,二无经费。场地、经费、师资、生源,样样都是摆在我面前的拦路虎。听说我要办什么女子科技学校,支持我的人有,说风凉话的人更多:有的说我想出风头;有的说黄毛丫头不知天高地厚,三天的热情,折腾几天就会烟消云散的,等等。面对种种困难和议论,我没有打退堂鼓。没有专用的教室,我就借用政府的会议室、学校的教室。没有教材,我就自己动手刻钢板油印。没有老师,我就请乡政府的干部职工、请朋友帮忙。一切都是白手起家,一切都是因陋就简。为了动员姐妹们来上课,我在广播里进行动员,利用群众赶集到墟场上宣传,让群众知道即将开办的女子科技学校要学的内容,承诺不收分文费用。在乡里当投递员的丈夫也成了我的义务宣传员,到村里挨家挨户的进行发动。我还自己掏钱买来了笔记本、毛和一些资料。2002年初,牯牛山女子科技学校终于挂牌成立了!开学那天,政府会议室里挤满了前来听课的群众,县妇联的领导也到场给我们鼓劲道贺。望着热闹的会场,看到自己的忙碌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学校开课了,困难也接踵而来。由于没有固定的场地,学校不得不一次次的搬家。政府开会时,我就把课堂搬到学校。学校开课了,我就把课堂搬到离政府不远的冷家溪村村部。碰上村里有事,就把学校搬到比较宽敞的农民家的堂屋里。前前后后搬了七八次家。有人开玩笑说牯牛山女子科技学校快成抗日战争时打游击的“抗大”了。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问题。由于没有经费,不可能聘请专职教师。女子科技学校的教师都是无偿兼职。除了我自己带头上课,就请本乡的干部职工帮忙。当地集镇上有一个搞家电维修的师傅,爱好电脑,自然就成了我聘请的电脑教师。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季节的影响,有的学员上了一两次课后,就不参加学习了。为了让更多的姐妹们到女子科技学校学习,我与丈夫一有空就到群众家里家访,宣传学校开办的意义、宣传学科学文化知识的好处。女子科技学校的名声越来越响,参加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最令我感动的是八十岁的杨老太太,家离乡政府四、五里路,每逢学校开课的日子,她都早早地来到学校,大家打趣地问她:“杨大妈,您老想学点啥呀?”她总是笑着说:“年纪大了,也学不进去了,就当帮黄主任带个头!”每听到这句话,我的心里就热乎乎的。学校要吸引农村群众,在内容安排上就必须结合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年初,我们就上新品种、新技术课。到了八月份,就上油菜育苗、移栽及免深耕技术课。农忙时上广播课,农闲时上政策法律课。课程种类繁多,有思想政治、畜牧防疫、电脑网络、音乐欣赏、家庭教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婚姻家庭等等。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健康向上的,我们都上,包括交谊舞、太极拳等活动课。为了让学员听得懂,学得进,我们尽量把所学的内容变成群众明白易懂的语言,教师讲课也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直观、富有趣味性。请大家看这是我们自己油印的教材(示意)。我给大家念一段其中的“十劝君”:
一劝诸君莫赌博,自古赌博害处多;
习以为常成癖好,从此以后惹灾祸。
二劝诸君莫赌博,赌博场上是非多;
输钱只为赢钱起,得好下场有几个?
罗光明是牯牛山集镇上家电
维修师傅,也是我们学校的义务家电老师和电脑教师。由于他没有上课的经验,第一次上电脑课后,学员普遍反映尽是理论,听不懂。什么“windows”、?ffice”,群众听到耳朵里就是“温狗屎”、“会饿死”。我和罗光明交换意见后,第二次上课时,他把电脑搬到教室,从键盘等实物讲起,一步一步告诉群众如何用,学员普遍反映好多了。学校条件虽然简陋,但我还是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我选了五位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又热心公益的人组成了班委会,在反复征求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定学员上课要按时到校,上课认真听讲,保持课堂安静,尽可能记笔记,课后要认真思考,勇于实践;要求老师要认真备课,写好讲稿,注重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并运用通俗的语言、生动的事例上好每堂课,尽可能让学员学得轻松,学得实用。为了激发学员的积极性,检验学习效果。去年底,女子科技学校进行了知识竞赛。这是一次不是考试的考试,竞赛活动引来了四方八邻。台下是熙熙攘攘的观众,台上是精心备战的选手,有时为了一道题、一个答案,双方选手和台下的支持者都争得面红耳赤。台上台下都在共同唱一出学科技知识,用科技致富的。大戏!在对知识竞赛优胜者进行奖励的同时,还针对全年学习的情况,设立了优秀学员奖、全勤奖、五好家庭、“双学双比”女能手以及老年人参与奖等。几乎人人有奖,户户有纪念品,纪念品上还用油漆喷了学校的名字。虽然奖品和纪念品本身价值不高,但大家对这份沉甸甸的荣誉都倍感珍惜。
我和全家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女子科技学校的工作中。多才多艺的丈夫不仅帮我动员群众,还经常给群众上课。有时学校因故改变时间和学习地点,丈夫就是学校的义务通讯员,到村里挨家挨户的去通知。有的群众带着小孩来听课,影响课堂秩序。8岁多的儿子就成了我的助手。儿子领着村里来的孩子们在外面做游戏、看电视,好让大人们安心听课。我自己既当校长,又当老师,还当学校勤杂工。烧开水,刻钢板,油印资料,什么活儿都干。我知道,要做好一件事,就会有付出,有牺牲。有的学员听了农村种植养植课后,提出想外出参观学习。为了让学员取到真经,我给要参观的各个点逐一电话联系,以便做好准备。原桃源氮肥厂内有一个个体食用菌厂办得不错,由于电话联系不上,我让丈夫特意往返120多公里,实地考察联系后才定下来。外出参观那天,我与丈夫租了一辆中巴车,凌晨三点就起床,一个一个接学员。直到晚上九点,才把学员又挨个送回家里。那天,我们一行包括14个姐妹,还有2名男学员,行程六百余里,纵贯桃源南北,参观了热市的黄姜苗木,枫树的万头猪场、养牛示范基地、车湖垸的大棚蔬菜、漳江的黑豚养殖、花卉盆景、食用菌种植等种养基地。尽管忙碌了一整天,但看到每个学员都学有所获,心里便觉得很值得。
2002年10月6日,天色昏沉沉的,那是我一生中永远也不会忘记的日子。那天,我刚开始给学员上课,丈夫气喘吁吁的赶来,告诉我父亲病危,我心里顿时一沉。前不久,母亲因痛失爱子而双目失明,可想而知,此时的母亲是多么需要我这个女儿去安慰,弥留之际的父亲又是多么希望能见上女儿一面啊!可是当我看到教室里上百名丢下手头的农活赶来听课的学员,我犹豫了。我叮嘱丈夫先赶回去,待我上完课马上回来。可当我赶到家中时,父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再也听不到女儿的声声呼唤了。让我感到安慰的是,我和众多义务帮助女子科技学校的人汗水没有白流。群众思想观念更新了,学科学文化知识、搞种植养殖加工的人多了,游手好闲、打牌赌博、打架斗殴的人少了。开设电脑课后,当年有8个农户买了电脑,有的还上了互联网。细细的一根线,连起了山外精彩的世界。农民买电脑,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平原地区都少有。金圬山村的周美玉,凭借在学校学到的新知识,办起了一定规模的羊场,现在每年出栏山羊100多头,并带动了全村20多个养羊大户,全村养羊达到4000多只。尽管经历了那么多的困难和痛苦,但我更多得到的是组织的关心。县妇联的领导不仅从政治上关心牯牛山女子科技学校的成长,还从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县农业局的专家听到我们女子科技学校的求教电话后,不要一分钱的报酬,派车派人到学校来义务讲课;乡党委、政府也从物质、经费上给予了大力倾斜。我创办女子科技学校的事迹还刊登上了《常德日报》、《农民日报》。去年牯牛山女子科技学校还荣获中宣部、团中央、中国文化扶贫委员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八家单位主办的“亚龙杯”“讲道德、讲文明”全国农民读书征文组织奖。
现在,组织上把我调到了桃源县兴隆街乡工作。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我始终难以忘怀的是女子科技学校,我又挂出了兴隆街女子科技学校的牌子!我想,只要组织上让我在农村、在山区工作一天,我就要把知识的火种传播给山里的姐妹们,与她们一道,用知识撑起半边天!
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第二篇】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在,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将来成为有出息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理想和愿望。我们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也没有很好的家庭条件,但为了孩子的学习,我们总是尽自己的努力去为她做每一件事。女儿还小的时候特别爱听故事,我除了自己给她讲外,又给她买来了很多的故事磁带,有童话、诗歌,特别是鞠萍姐姐的故事带,都给买了来。鞠萍姐姐的故事讲得很生动,普通话也标准,女儿每天必听,睡前不听睡不着觉,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吧,每次写童话故事和想像作文她都写得还不错。进入了小学,学校会推荐一些必读书,我尽可能的给她买齐,没有的向别人借,她一开始看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鼓励她多看书,我就自己先看好,给她讲书里一些有趣的'事,慢慢地去吸引她,渐渐的她也被我所感染,也喜欢上了看书。有时候她会捧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津津有味地去看,还会时不时的发出笑声、感叹声,看样子完全融入了其中。看后还会给我们讲书中有意思的东西,会和我交流,问我假如我是书中的主人公会怎样去处理那件事,她又会怎样去做等等,从而加深了对书中内容的理解,更深地了解了书的内涵。
现在她看的书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广了,有《天下文明奇观》、《冒险小虎队》、《名人故事》、《中国孩子的好榜样系列》、《杨红樱系列小说》、《哈佛家训》等等,学无止境,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增加自身的素质,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更合理的学习方法,让她能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习型家庭的事迹材料【第三篇】
家是人类生活起居的港湾,也是社会的细胞,崇尚学习、崇尚文明、追求进步,心灵安宁的居所。它不是房屋,彩电,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而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这个家里,每一个成员必定都努力维护着爱的堡垒。
作为学习家庭,我觉得首要的是拥有爱。这种爱是包容,体谅的,相互鼓励欣赏并彼此信任的,又是需要互相批评改进的。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营建一个温馨的家。我们的家就是这样,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会在尊重彼此的意见之下相互商讨,经过筛选融合得出最佳方案。就像高考填志愿时,父母提出许多观点,但以我自己的意愿为主。从小到大,他们都教育我,人生的路是自己选择和行走的,即使是铺好的阳光大道,每人的路途中也是风景各异。
我们家藏书有20多册。满满几柜子的书,里三层外三层地摆放仍嫌空间不够用。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正如书柜里那些父母亲的书,常常诱发我阅读的兴趣。特别是父亲的绘画书籍,母亲的培根论人生、歌谱,时代着装,体育教材等,对我如今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妈妈是温州体校教师,所以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在节假日常常是一家人去登山或者去骑骑自行车,一起外出参观、旅游。爸爸业余时间都在画室里涂涂画画,在我的眼中,爸爸的画可以和大师相媲美。儿时的我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是书籍陪伴着我度过的,现在依然保留着阅读的好习惯。从小学到初中得了很多奖,20XX年获得温州实验中学阳光少年称号,高中在温州中学获得20XX年、20XX年“学习之星”,20XX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现在很少有人再花大部分时间去阅读,更多的是电视剧,电影之类的快餐文化。它们很容易形成固定模式来限制人的思维,使人懒于思考。
家里常年订阅报刊,而且我们也习惯于全家一起看电视新闻,小到地方新闻体现的百姓琐事,大到国家国际的政治军事。在我们对某一新闻看法不同时,就会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并相互讨论。我平日文章的素材时常来源于新闻或是新闻对我的启发。
21世纪是网络时代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图书资料也开始走进了网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字图书馆,或称为网络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虽无法触摸,但却在随时随地的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无限便利。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我们家也是与时俱进,掀起了一场长时间的电脑热。客人来访常开的玩笑便是“你们家开网吧的嘛,一人一台电脑”。网络肯定有利有弊,只要你懂得去利用。它对我们却十分重要。很多新闻,资料或是更新的速度都是电视和书籍无法超越的。对我来说如今设计类的书籍普遍较贵,而在网络上就能很容易地找到需要的教材、图片素材等资料。现在我在外地念书,与父母通讯的方式也基本利用网络,可以视讯又省下了大量话费,节省资源。
在香港念书,时常想念温馨的家和辛劳的父母,逐渐明白并感激在儿时他们就让我练习书法,绘画,而且获得许多奖状,也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
每个家都是与众不同的,我们要有坚定地信念好好守护自己幸福的家,我爱我家。
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第四篇】
我叫小勇,是周宁县电视台记者,妻子林巧兰是周宁县委组织部干部,我们全家具有很强的节俭持家,厉行勤俭节约,坚持移风易俗,带头低碳生活,传播环保理念。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时刻自觉维护周边公共环境。
老父亲用以前他们穿过的内衣内裤来改装成儿子小时候穿的尿裤,用边角料来制作成鞋垫等。大人言传身教,在家庭中带头开展环保行动,并用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去教育、感染我们下一代,孩子从小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垃圾不乱扔,不随地吐痰。在校内和校外都时常把同学废弃的空瓶子等可回收垃圾捡起装到书包或者塑料袋中,带回家储藏到杂物间等日后回收到废品站,不可回收得就收集到塑料袋中再扔到垃圾箱内,时常受到老师和邻居的表扬。我们家有订杂志和浏览网络的习惯,这其中有绿色食品、家庭节能小窍门等文章和图片,摘抄下来并落实到行动上。家里装修时,购买的建筑材料、家电选择环保节能产品,电脑选择防辐射的。显示器,电视机选择防静电产品,电冰箱是绿色冰箱。在节能方面,客厅、卫生间、走廊等处都使用节能灯,都有随手关灯的好习惯。烧饭时,把淘米水收集起来,装在固定的一个容器里用来洗碗,洗过碗后再用来浇花;洗菜水也装在废弃的塑料壶里用来浇花;在卫生间的面盆下连接着一个塑料桶,洗脸水收集到桶内用来冲马桶;日常的家用垃圾按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装袋,废弃的玻璃瓶子还用厚实的垃圾袋装着另外储藏;用购物袋买菜购物;用平时收集的废弃的广告宣传纸折成简易瓜果皮,等等。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出外采访,时常积极地向亲朋好友宣传和灌输要使用环保产品的理念。
我们家庭虽然不堂皇,但居住环境很优雅,居室宽敞,简单得体,色彩和谐,摆放有序,给家人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空间。阳台、客厅、餐厅等处摆满自己种植的盆花,有君子兰、山茶花、吊兰等各种花卉,花草合理搭配,四季常绿。这些花能吸收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起到净化空气和抗氧作用。
学习型家庭事迹材料【第五篇】
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寄托和希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承付着对孩子的培养与教育,更承载了一个民族的兴衰,是一个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就必须建立一个学习型家庭,既提高了自己,同时也教育了孩子。
一、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的言行以及家庭环境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意识和行为。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形象,家庭和睦,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幸福。我们在孩子面前从不大声争吵,偶尔为之,也是为孩子的教育出现一点小分歧,但很快会达成一致。父母对待学习、工作、家庭、朋友、同事等方面的态度和处理各方面关系的方式、方法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因此,我们在孩子面前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即使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不会说不负责任的话。这样,就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愉快、轻松、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健康成长,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她善良、有责任感、孝敬老人等优秀品质。我认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对孩子负责任的表现。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父母对孩子一般来说都有很高的期望值,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对他们寄予厚望,我们也不例外,但关键是如何发现以及培养孩子的兴趣。我的孩子说话早,对语言比较敏感,因此,我也像大多数父母一样,给孩子买来很多书,但不是盲目乱买。早期印象最深的要算那本《宝宝儿歌全册》了,每天总会带着她翻上几页,堵上几句。孩子很乐意学,我们教得也很认真,虽然不识字,但无论翻到哪一页,她都能流利背诵,大大地培养了他早期的语言功能。
2、以言传身教去影响孩子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大多数父母只对孩子寄予厚望,却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忘记了自己也是孩子的老师。我有个习惯,睡前和上厕所,喜欢翻阅杂志。孩子看见了,竟也学着我在卫生间看着绘本。由此我想,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影响。现在,我依然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床头报纸、杂志不断。
孩子也在我的影响下,逐渐养成了不读书不睡觉的习惯。《流浪猫》、《窗边的小豆豆》,虽然感悟不是很深,但我相信,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他受益匪浅。
3、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关心孩子的成长,并不是只关心他的身体,关注他的学习、他的分数,更重要的是要关注他的思想变化、情感需要。尤其是现在孩子任性、自主意识强,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按“家长制”去行事,势必适得其反。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散步、就餐、看电视,都是我们交流的好机会,孩子把在学校的见闻告诉我们,把她的喜怒哀乐告诉我们,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着他的快乐,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不经意间告诉了她。我的孩子爱好比较广泛,尤其是唱歌,有事没事总爱哼哼,或拿着手机,学着歌星有模有样地唱。这一切,我们绝不反对。孩子也是一样,你尊重他,他才尊重你。
4、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也一样,没有孩子是天生的爱学习者,也没有孩子是天生的`笨蛋,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自身学习缺陷,我把所有希望寄托于孩子,注重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但这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尽如人意,她有惰性,有任性,我也曾失败过,苦恼过,甚至使用“暴力”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问题得到了解决,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它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蹴而就之易,这就需要我们的耐心,需要我们的恒心,需要我们的智慧。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探索;为了梦想,让我们一起努力!
上一篇:窗口服务个人先进事迹汇总4篇
下一篇:工人劳动事迹材料【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