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范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范例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篇】

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才能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更要以人为本;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更要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

一、要求凸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培养学生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尽一切努力和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观

教学活动以学生在课堂上做事为主,教师的作用是负责组织、引导、帮助和监控,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促进其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环境。由追求学习结果转向追求学习过程,真正把学生当成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主体观。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

传统教学是由老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教师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这种“守成性”教育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要求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应成为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火种”。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在老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不断创新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过程,让学生由“学会”转变到“会学”。

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一套死的规则,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过分注重语法规则的讲解而忽视它的交际功能,不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课堂教学大体上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课下做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

二、实施“任务型”教学

1.课堂要有互动交往的教学设计

教育活动,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交际(交往)活动,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它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为了协调沟通,达成共识,联合力量去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互动。在教学中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生生之间的交往。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内容,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各种交往情境,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真实与互动的情境中,教材是脚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双方共同参与,频繁交流,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合作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同时,活化了教学内容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乐意学习,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越学越爱学。

2.要有可行的教学任务

英语新课程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学生明确的任务,同时强调完成任务是值得珍惜的学习机会,是对他们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教师要从任务的真实性、实用性、功能性三个方面保证任务的可行性,并确保学生明确领会并全面执行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应以大多数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为基点,设计难度适中,切实可行的活动或任务,使学生敢于去尝试用不同难度的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堂课中都能被关注,并都能解决问题。

3.教学活动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把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讲授和传递上,就像是把知识从一个仓库搬到另一个仓库,我们好像是知识的“搬运工”,在这种单调乏味,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中,我们成了缺乏创新意识的“教书匠”。而新教材理念是,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的观点与结论。教者要探索和构建创新学习的模式,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要在新教学理念的引领下,进行不断反思、实践、探索和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新的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学习语言离不开创造性思维,教学语言离不开反思研究。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有所创新。在反思中继承和吸纳传统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摒弃传统教学中陈旧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等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如“填鸭灌输、题海训练”等。通过英语教学反思,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地认识自己、发展并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培养出更多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新型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篇】

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无可质疑,在使用人教版新课程的过程中,我看到许多传统课堂所没有的“新现象”,如课堂“乱哄哄”,学生高谈阔论,情绪高扬;课堂象科学课的课堂一样,做起了实验;学生常制作一些工艺品、小制作等。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如计算能力差、易出错,表达能力不强,思维不严密等等。这些与传统课堂情景和“效果”形成鲜明对照,让许多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学生到底学到些什么?其实,新与旧的分歧,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基本理念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较传统教学应有根本的变革。结合使用新课程的实际,本人认为其课堂上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一、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

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2.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3.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4.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智慧的指路人。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智慧的火花。

二、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习的重要形式,如模仿在英语学习中是必不可少的,在素质教育中,课堂演练少不了模仿,学生模仿老师的发音,模仿课本的句子形态,但这种机械式的模仿只是纯粹意义上的模仿,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科学的设计教学过程,努力创设知识内容和学习策略都很丰富的情景,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知识。使他们在语言交际中灵活运用。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要变机械模仿为创造性模仿,这种模仿形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符合素质教育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他要求学生在原有模仿的基础上创设新的语境,对语言材料进行选择和整合,通过前期模仿所获得的语言,创造出新的语言结构,这就由单一的复制语言结构的模仿到有创造性的模仿,从量变达到质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把对话设计成故事或者把故事设计成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创造性模仿得到更深层次的提高。

三、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

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会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也是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实践证明,静态的没有交流的学习氛围,是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所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提问。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能促进学生较多地参与课堂活动,增进师生间的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四、课堂是承认差异的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要求,都成为“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就10%的精英(高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少数的学生则完全放弃学习。这就是以往所说的“上课昏昏昏,回答问题慢吞吞,考试得几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会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已从客观上肯定了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巨大的成功。同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识,根据能力大小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每个人都学到自已想学的知识。

五、课堂也是德育教育的课堂

教育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讲科学史,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宏扬爱国主义精神;讲科学思想、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新课程的每一处知识、每一个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

资料。

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篇】

我通过对英语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教学与评价的要求,进一步理解了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看到了新课改的所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后,我真是受益匪浅,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深深的思考。

要求我们跳出传统英语学习的旧框框,接受新课改的教学理念,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最终目标是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变了,我们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转变教育理念,迎接新的挑战。

一、以人为本,提倡素质教育,注重评价激励。

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活到老,学到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三、改进教学方法、渗入情感教育。

当今英语教学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培养其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要达到这些任务,首先,教师应尽快从旧教材旧教法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其次,应重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英语教学要提倡“乐”的观念,情绪越好,越乐观,对所学内容便会发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也将越好。在新形势下,转变教学思想是搞好新教材教法的前提展多调动学生,教学生怎么做,指导他们,服务他们并管理他们。

四、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是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种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五、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六、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七、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我们迎接了新理念新考验新挑战,我们只要大胆运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课堂实践中,努力落实新课标,就会探出一条用好新教材的新路子。

英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四篇】

面向全体的核心是使受教育的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是为每一个学生开设的。我们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为绝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的。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起点不能太高,应从中下层学生的基础出发,教学进度不能太快,教学难度不能太大,坡度不能太陡。当然,在保证课程面向广大学生的同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满足那些有更多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

另外,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心智都得到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这实际上就是按教育规律办事,使用权不同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英语学习的乐趣、自信,具有不同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一切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

新课程的目标是按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设计的。这个目标使得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成为了一个整体,而不是像以往的教学大纲那样按小学、初中、高中划分为三个学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住各个学段的衔接问题。另外,英语课程的九级目标体系还有利于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去调整课程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的分级式设计与整体性要求,体现了英语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的连续性与操作的灵活性。各地的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条件差异也很大。我们不能用同一尺度去要求整个小学英语教学。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确定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教育研究部门和学校管理层也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支持小学英语教学为此所做的努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上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大家知道,“玩”是儿童的生活内容,“游戏”是儿童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二是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炼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中十分重要。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用“多元智慧论”来解释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他将人的智慧分为8种:语文智慧、逻辑-数字智慧、空间智慧、肢体-动觉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慧和自然观察智慧。

所谓“差生”就是因为评价标准单一而“制造”出来的,是由于没有充分认识人的智能结构而“产生”出来的。同进,由于我们的教学不恰当,也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毫无兴趣。

认识学生是有差异的,就是把学生作为“独立的人”来看待。每个小学生都会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自己的个性。作为小学英语,只有首先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来认识。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正处在一个“长大”的阶段,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诸多的缺点,在英语学习中也会表现出不稳定性。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学英语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问题,找出应对的方法,使每一个小学生在自己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这条理念中的关键词是“活动”与“参与”。“活动”一词源于拉丁语,是“做”的意思。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所说的“活动”途径实际上就是指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以学生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互动学习、探索为特征,以实现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活动途径应该明确以下指导思想:

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小学生要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有所发展,必须通过自己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较多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亲自实践,既可理解语言知识,又可以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

2、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与小学生的特点相符合。活动的设计一定要适应小学生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因为小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小学生身体正发育,思维形象具体,心理有较多的象征性、拟人化的特征,更适合采用游戏活动教学。为什么我们特别提倡游戏活动教学呢?因为游戏活动比较形象直观,与儿童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游戏中每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游戏活动愉悦身心,发展心智,养成合作、竞争等个性品质。

3、采用活动途径要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采用活动途径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上是提倡小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内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的,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伴随着自己强烈的情绪体验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活动。这种学习方式的目的不单单在于获得知识,还在于获取学习方法,提高认识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活动指向应该是兴趣、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评价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英语教学评价体系?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评价体。通俗地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评价应以小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为主要依据,通过对小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与学生的交流等方式,考查小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小学六年级期末或学年考试可以采用口、笔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主要考查小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笔试包括听、读以及初步的写的能力。

小学英语评价要重视小学生的参与。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即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使评价的结果更全面,更公正,更准确,以达到促进学生的目的。

70 2682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