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感想 汶川地震感想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
【导言】此例“汶川地震感想 汶川地震感想心得体会范文(通用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汶川地震感想【第一篇】
这场灾难,考验着政府。“民事不可缓也。”地震发生后,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于当日连夜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总理亲任抗震救灾总指挥,亲临重灾区指挥抗灾。总理深入灾区,慰问群众,鼓励废墟下被埋人员树立信心的画面传遍世界,感人至深。中央各直属机关、国务院各部委立即成立专门机构,或发出通知落实责任,或开展募捐奉献爱心,或组织人员赶赴灾区,纷纷投身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受灾省市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深入一线,身先士卒。对救援进程和获救、受伤及遇难人数,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即时公布。重灾面前,中国各级政府反应迅速,行动果断,指挥镇定,很快实现政策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种种举措受到世人同声赞誉。
这场灾难,考验着体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军民一股劲、团结如一人。越是重灾面前,越是危难时刻,社会主义制度越能展现出它的无比优越性。各种装备、物资从大江南北运往灾区;各省市组建的医疗救援队驰援灾区;十万和武警指战员日夜兼程赶赴灾区;社会各界募到的捐款汇往灾区;亿万颗关爱的心奔向灾区。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倾力相助,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力保障,地震不再那么可怕,胜利不再那么遥远。这场灾难,考验着部门职能。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希望。距震发时间越久,废墟下的人生的希望就越小。他们正在经受煎熬,他们正在充满期盼,他们正在挑战生命的极限。道路能不能及早疏通,通讯能不能及早畅通,电力能不能及早供应,关键设备能不能及早到位,这些都关系到废墟下众多群众的生与死,关系到数万家庭的喜与悲。灾情要求各相关部门用职能以极致,竭尽全力、想尽办法,采用非常手段,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劲,以对人民极端负责、视生命至高无上的态度,争分夺秒地为抗震救灾扫除障碍,尽快恢复灾区的正常生活。
这场灾难,考验着每一位共产党员。党员的意义是什么?党员的位置在哪里?面对灾情,每一位党员都应成为一面旗帜,每一个党组织都应成为一个战斗堡垒。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连续作战,勇于牺牲,应是每位共产党员在抗震救灾中的自觉行动。危险压来做顶梁柱,为群众擎起信心;困难面前做开路者,为群众引领方向。7000万党员凝聚起来,响应中央号召,听从战斗召唤,带领亿万人民,必将形成一股无坚不摧、无难不克的力量。
这场灾难,考验着新闻工作者。“灾难是记者的节日”。这是悲痛的节日,是战斗的节日,是为生命唱响挽歌的节日。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特别是党报记者,此时此刻,要与一线救援人员一样,深入到灾区、奔忙在一线。传送党和政府的关怀,反映灾区人民的心声,架起前方后方的桥梁。用手中的笔,书写抗震救灾的英雄赞歌,讴歌抗震救灾的感人事迹,谱写抗震救灾的伟大篇章。
汶川地震感想【第二篇】
广东顺德西山小学三(10)班
梁宏臻
去年五月十二日14:28是一个黑色的时刻。在这一刻,四川汶川发生了级大地震,它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十三亿人的心。今天是星期五,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暖暖五月,微笑汶川”主题队会,和我们纪念这个沉痛的日子。
上课了,两位主持人走上讲台。她们怀着沉痛的心情缓缓说道:“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这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时刻……”大屏幕上播放着汶川抗震救灾的感人画面,主持人深情地朗诵着:“山崩地裂,震撼华夏,万人罹难,九天同歌,骨肉同胞,心系汶川,神州大地,情暖人间……”我们看着那断垣残壁,听着那废墟中的呼唤,大家静得没有一丝声响。90000活生生的生命仅在一眨眼间,就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们热爱的生活,离开了他们的亲人……那些失去家庭的孩子,他们在板房里依然坚持读书、生活,和他们比起来,我们生活条件这么优裕,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接着主持人请大家讲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冯典立第一个上台。他动情地说:“一个男生从废墟里被刨出来的时候,手上还握着一支钢笔。地震发生时,他也许正在认真地听课做笔记。突如其来的灾难,夺去了他花样的生命,也夺去了他美好的梦想。当他被装进白袋子时,钢笔滑落了。人们不忍他这么孤单地离开,就把他心爱的钢笔捡起来放了进去……”
感人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我们静静地听着,泪水在喷涌。这次大地震损失巨大,这么多人失去了生命,而今一年过去了,在今天这个纪念日里,让我们为逝世的亡灵祈祷,用我们火热的心为汶川献上一份心意。让暖暖的五月温暖汶川,用浓浓的情意让汶川微笑!
汶川地震感想【第三篇】
地震是生养我们的土地向我们暗投的一把索命寒刀,尽管它斩断了无数正朝向阳光努力攀爬的萝藤,藤蔓上盛开的青春就此凋落了,然而生的力量、热忱和渴望不会凋零,因为有爱的存在,有爱就有希望!地震像嗜血的猛兽摧毁了人们的身体和家园,但是却无法泯灭幸存者生存和懂得爱与被爱的本性!他们是鲜活的生命啊,和我们一样有着血液、理想和热情。
事实上,谁也不愿铭记这一刻,因为它太重太无情!当不幸变成现实,憎恨已无济于事,灾难的降至必会带走我们终生维系的幸福。从各种媒介,我们得知了这样令人沮丧悲恸的噩耗。许多孩子就像我们的弟妹,许多年青人如同我们一般年少轻狂,可再充满活力的生命也无法躲避厄运的追堵。无论你我怀着如何虔诚的心灵默默祈祷上苍,让他们能够在天堂得以安枕,却无力让人们继续在世间歆享生命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无力让恩爱的夫妇终老,让衰颓的父母安度晚时。
年幼的孩子啊,砸断了双腿被英猛的战士救出的时候,已经奄奄一息,可无力张翕的嘴角里流出的只有一个声音,许多孩子共同的声音——妈妈!灾难再大,再不可抗拒,在人类至真至善的情义面前也不堪一击!同样身为儿女的我们在看到如此揪心的画面时,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身体里正流淌着一种叫和感动的东西。那些颓唐的老父老母啊,他们皱纹堆累的面容已经被钢金混凝土的锐利割得血肉模糊,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臃肿的双眼中含的一种叫泪的真情!他们哽咽的喉结里隐约呼唤着自己离散的子女。还有很多人正因缺粮缺水无法补充体力,正因无衣无房而独自忍受天寒。还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还有什么比拯救生命更能唤起我们的良知!“心心相印,我们风雨同行”,这是亿万儿女的声音!
汶川地震感想【第四篇】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关键词:创伤记忆;媒介影像;汶川地震;创伤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45-02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特大地震。这是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成为了人们心中难以忘却的伤痛与记忆。五年过去了,汶川地震后的每一个周年祭,纪念仪式、地震逝者与生者的影像在媒体中重述,唤起人们对这一并不遥远的事件之创伤记忆。这种由沉痛记忆的周期性重述而被唤起的已经过去并将成为历史的事件,可称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事件所隐含的特质,就是尝试建构具有重大意义的过去[1]。对于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每年事件发生日的纪念也愈来愈成为仪式化的过程,如何纪念与对待过去的伤痛,媒介发挥着积极的历史诠释作用。
汶川地震作为中国当生的重大创伤性事件,媒介在地震周年纪念时都会进行相关的报道,追忆逝者激励生者成为报道的基本主题。而在读图时代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汶川周年纪念专题中,新闻图片等影像成为主要的表达形式。本文以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站专题报道为切入点,探讨媒介影像如何重现、建构创伤性事件,又如何重构人们的创伤性记忆?
一、创伤记忆与影像
创伤理论在当代文化批评及媒介发展理论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创伤”理论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西方理论学者研究在大屠杀等历史事件中人们产生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创伤,多见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探讨。社会学家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将创伤与社会文化甚至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2]。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如何渐变为群体的记忆,形成文化创伤;或者说创伤记忆以何种方式或媒介形式得以保留与传承。可以通过事件纪念仪式、纪念碑(纪念馆)等仪式记忆形式存留创伤记忆,也可以通过事件经历者的口述传承。而在大众化媒介时代,影像与照片的功能在媒介记忆的留存中尤为凸显,因为“记忆是实现历时性和时间延续的器官。从本质上讲,它有两个不同的功能:储存和重建。[3]”影像特别是照片有其复制、固定的形式特点,对于历史性事件的记忆来说,人们通过对影像或照片的回顾,对当时的场景、人、事物进行再现描述,记忆得以重建。因此影像(照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媒介形式,对于创伤记忆的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人类学者露丝·利思(Ruth Leys)在其对创伤理论的批判研究中,回到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于摄影照片的思考中。露丝·利思认为如果“传播”创伤体验是“强制性”的重复,或创伤体验是可视化的幻象或“闪回”(flashback),就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象征和幻想在其中。而象征和幻想的进行就如同罗兰·巴特对摄影照片的反思,在象征与创伤影像之间存在的张力[4]。罗兰·巴特在《明室》一书中,赋予了摄影照片两个概念“意趣”(studium)与“刺点”(punctum),前者为摄影者通过作品为观者展示的文化空间,后者为照片中能刺激观者感官的局部与细节。罗兰·巴特通过自我被摄影的体验,描述到“在摄影的过程中我摆出姿势瞬间变换成另一个自己,而我则提前使自己成为了影像” [5]。从罗兰·巴特运用符号学模式对“照片信息”的分析中,可见照片成为了人们创伤记忆建构的基础,它不仅可以通过摄影者的“意趣”(即所创造的文化空间)来建构创伤记忆,同时,观者通过照片中所各自体味到的“刺点”(即照片刺激观者的某个细节)甚至能重构创伤记忆。
二、媒介中的创伤影像——重现、建构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创伤事件的亲历者或体验、关注者在每年的特定时期或场景会激发起创伤记忆,如事件周年纪念日或纪念活动,特别是某些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媒体会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再现“创伤”。媒体的再现并不等同于创伤性事件本身,它们之间是有差距的。杰弗里·亚历山大认为,创伤性事件与再现之间的差距可以设想为“创伤过程”(trauma process),而在这一过程中,想象支撑了创伤的建构,唯有透过再现的想象过程,行动者才掌握经验的意义[2]。而媒体运用给予人们视觉冲击力比较大的影像照片再现创伤性事件,让受众透过再现的想象过程,来重构创伤性事件。汶川地震是一次重大创伤性事件,留给人们沉痛的创伤记忆。媒体在地震周年纪念时也会以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纪念。在地震五年后,媒体的周年纪念专题中影像(照片)给予读者更多的创伤记忆的想象空间,而这些影像(照片)从不同的层面再现创伤事件。
地震发生时图景的回望,这是在汶川五周年纪念专题中大多会呈现的图景。如人民网的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专题“巨灾重建 五年回眸”,以高清横幅滚动模式的图片,就是地震发生之图景:有仍被压在石块下等待救援顽强的男孩、有抱着不幸罹难的亲人痛苦的母亲、有劫后搀扶着痛苦的姐妹、也有在救灾简易帐篷端着一碗米饭微笑的女孩。专题中虽只呈现六幅地震发生时的图片,但这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刺点”,图片中被压男孩期待的眼神、端碗女孩甜美的微笑等,都是刺激观者创伤回忆的细节。而这一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细节图片的呈现,在21CN网所制作的汶川五周年专题“国殇日 长达五年的追思”表现就更为突出。该专题以图片为主体,选取十幅地震中“母亲”的图片。第一幅“定格的母爱:在吃饭的母亲,在地震袭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无情的地震夺走了母女俩的生命……”,这是专题中让人痛不忍睹的一张照片,但也最能刺激读者的感官,建构创伤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