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原创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原创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1

1968年底习近平还未满16岁,还没到插队的年龄,但他毅然决定离京,去往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在梁家河7年,习近平立志办大事,要为群众做实实在在的事情。他的远大理想,恰恰不是当多大的官,走到多高的位置,而是看似平凡的“为老百姓办实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种毅力和决心,是一般人少有的。他后来返回北京,有了有前途的工作,却放弃了大好前程,下到基层,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也是他为国为民谋福利胸怀的体现。黄土高原的这七年,也锻造了他成熟的心智和心志,成就了一位爱国爱民的领袖。

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

书中写到:“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在梁家河插队期间,装满了两个箱子的书。他读的书有政治、历史,有文学、哲学、军事,他还注重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经典古籍。”“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在“上山下乡”那个年代,环境极为艰苦,青年习近平却“痴迷”读书,坚持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如今常常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就与他注重学习、读书有关,与他“厚积薄发”的积累有关.我们只有像青年习近平那样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才能不断给心灵以滋养,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

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在困境中实现精神升华

青年习近平来到比黄土高原更荒凉更贫穷的地方,在物质和精神极度匮乏的环境中,他们要首先闯过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五关,在艰苦奋斗中锻炼了他坚韧的意志。而在与农民相处的七年时光里,改变并影响他的便是那七年艰苦生活和劳作,磨练了其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使他的精神在困境中实现了升华。我们从他的经历中可以学习到,年轻人要不怕困难,脚踏实地,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使人生获得不断升华。

品读此书,甚为感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我们当代青年汲取真知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青年习近平的青春绽放在了我们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我们当代青年要学习他朴素的为国为民情怀,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不负青春韶华,谱写青春激情奋斗的七彩篇章。

原创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2

近日,在韩家房村工作之余,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又对比读了《求是》刊发的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深有感触的是:习总书记真懂农民、真懂农村!每句话,都把准了脉、指准了方向,我想结合这一段时间农村工作和生活,聊一聊我的部分感受。

贫困户的苦

来的前两周,走访了村里所有贫困户。扶贫到现在了,剩下的这20来户基本是难啃的骨头。贫困户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共性问题是家家都有长期患病者,有的甚至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叠加到一起,没有任何劳动能力。习近平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不是个别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深以为然。患脑梗的孤独老人杜玉堂200元/月低保钱用来吃饭、吃药,生活异常艰难,“穷点不怕,怕有病”……走访中,发现多名村民患有干燥综合征,我联系了北大三院风湿免疫科的专家进行了远程视频义诊,跟村干部着手在村里开辟医学知识和医疗报销流程等方面的科普专栏。深切感受到贫困户的苦是心苦,是面对重大疾病、丧失劳动力的无力感和绝望感,虽然有大病医疗救助,但是获得救助的比例相对比较小。

镇村干部的累

我第一次到镇上报到,看到镇党委副书记在整理档案,我错以为组织干事;镇党委李书记累病,还未痊愈就返回岗位;韩家房村书记兼任三职,既是乡里的公务员又是两个村的书记;村主任一边养着100多头猪,一边为村里的事务跑前跑后;村妇女主任从来都是任劳任怨主动入户做工作,方便那些家里忙或者腿脚不灵便的村民们。大部分镇村干部积极、诚恳地默默付出、尽职尽责,维系着最直接的干群关系,维护着我们最基层政权的运行和村级自治组织的运转。镇村干部的“累”,正是踏实作风和谋求发展的行动写照。习近平说“谁的娃谁抱”,只有把村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当成自己亲人,跟镇村干部一起艰苦奋斗,才能真正融入、学习和锤炼。

村集体的难

走访村民、与村干部谈心过程中得知,村集体除了上级转移支付,没有其他经济来源,村干部的工资和村民劳务补贴已经欠了很多年。没有集体收入,村两委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就显得捉襟见肘,不能为村民提供更多家门口就业机会,导致外出打工村民增加,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突出,更无法兜底一些没有自理能力的深度贫困户。多方联系河北、义乌、广东等地的制造业项目,均因本地缺少产业基础导致成本太高,无疾而终。发展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就业和发展,是摆在面前真真切切的现实问题,第一次,我领会了“攻坚”二字的深刻内涵。

我们共青团作为群团组织,如何在扶贫攻坚中发挥作用?

8月31日,山西省中央单位驻晋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召开,各单位介绍了经验做法。每个中央单位的扶贫因负责领域和资源不同而带着鲜明的特点。比如:证监会扶贫侧重于资本市场运作,科协扶贫侧重于专家引智,国企扶贫侧重于资金投入和内购内销等等,我们共青团扶贫,有什么呢?

我们有情怀!在村里,村民都对我们历届扶贫干部交口称赞:我家门前这条路是某某修的;某某常来我们家看望;我家老头的病是某某帮忙联系北京的医院;我们家大棚是某某找来技术人员给指导的;某某带领我们村发展经济作物……我能感觉到村民对团中央扶贫干部的认可,更感觉到对团中央的感情。习近平说:“扶贫干部要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同群众一起干”。这种情怀就是我们扶贫的内生动力,让历届扶贫干部能沉下去、扎到底。

我们有青年!每每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当地的青年,多次跟灵丘团县委书记和创业青年们商议和研究,总能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他们既了解本土又充满创新活力。我们经常说,要让青年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我却体会到了想起青年、找到青年、依靠青年的甜头。

我们有制度!全团实行“4+1”“8+4”“1+100”制度,在我任职以来的短暂时间里,给予我莫大助力。在了解农产品电商方面,我求助的是去年大调研期间联系的创业青年“1+100”微信群;今年我的“4+1”基层报到点是小米集团,已经就扶贫工作对接多次,愿意开展多方面的公益项目,对我村农产品进行内购……改革后一系列制度落地开花,共青团和青年联系愈发紧密和通畅,成为开展扶贫工作的有效抓手。

我们有团团!上周,光华基金会给予我村冬季扶贫物资已经到位。

原创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3

50多年前,上山下乡的浪潮席卷整个中国。

一趟从北京奔赴延安的列车上,所有孩子都在哭,只有一个15岁孩子例外。多年后,习近平回忆道:“当时车底下我的亲属都说,你怎么还在笑啊?我说我不走才得哭啊,我不走在这儿有命没命我都不知道了……”家人听罢破涕为笑。

苦难,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半是痛苦,一半是机遇。

那一年起,他历经孤独、无援、害怕、委屈、受挫、痛苦、挣扎……

跟他一起插队的知青孔丹说:“陕北七年,他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简单。

要想融入农村,首先要成为农民。在那个年代,这意味着要适应猫狗猪等牲畜身上的跳蚤,吃惯难以下咽的野菜团子、黑米糊糊、玉米糁子,学着捻毛线、织袜子、缝衣服和被子,要干的农活从窑洞牲口圈里铡草到担麦子一样不落……

同行的知青很快就得出“共识”: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

这还不算。适应这样的苦,别人是从零开始,而他却要从负数开始。父亲习仲勋受迫害、挨批斗,被下放到河南,母亲当时也受着审查,而他的成分是“黑帮子弟”。这样一来,知青的两大出路——征兵、招工——对他来说都已断绝。他承受着比其他知青大得多的心理压力,也面临着更难以想象的困难。

黑暗的日子总是难熬,可却从没有压倒这个瘦小的男孩儿。据与他一起插队的知青戴明回忆,他虽然年龄最小,抗压能力却比较强。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天黑了就点上煤油灯看。凑着那点儿亮光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他几乎从不对身边的人抱怨什么,更不向别人倾诉自己的苦闷,埋头干活,埋头读书,用锄头和汗水贴近黄土地、贴近乡亲父老。苦难不仅让他了解了农村的不易,更让他把农民当成了自己的亲人。窑洞里,习近平有一次跟村里的王宪平拉话:“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咱梁家河人对我好,我永远都记着。”

被时代命运裹挟,却从未被束缚。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面对“黑帮子弟”身份带来的精神压抑,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磨难,以及生理上的种种劳累病痛,他曾经有过迷茫、有过彷徨,却从没有放弃最初的理想。与习近平一起到延川县梁家河插队的知青王燕生说:“近平在困境中实现了精神升华。”七年知青岁月,从一个孩子到支部书记,他带领梁家河村民征服了苦难。苦难滋养了他青春的生命,将他的青春蕴育得丰厚而坚实。

若干年后,他早已走出梁家河,仍时常怀念起那段岁月。他在文章中回忆道,“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在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的榜样。

近五十年后,在习近平曾就读的八一中学,学生们有着另一种创举——于2016年12月发射成功首颗中学生科普小卫星。像是一种传承,他们的平均年龄恰好是15岁。同为八一中学学生的我,17岁那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写下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踏上了开往军营的列车。

离家前,父亲对我说:“你们这代人其实什么都不缺,就是缺‘吃苦’。年轻时候吃点儿苦,以后是你一辈子的财富。但凡想出点成绩就得‘自找苦吃’。”

我不太理解:自找苦吃?有这个必要吗?直到走进军校,我遇到了这样一群人——

17名本科学员,每年假期都翻山越岭,带着同学们筹集的书籍、文具和衣物,赶赴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正安县班竹村,跟着村支书挨家挨户走访困难家庭,对孩子们进行物质、精神上的帮助。他们坚信,“有梦想的地方,不论多么偏远,都会迎来希望的阳光。”

一位仅比我大一级的学长,毕业分配到了新疆,他的朋友圈永远都是简单和平静。大年三十,他在岗执勤,踩着积雪,喝着大风,没有回家,没有抱怨。执勤归来,他在朋友圈写下“作为边防军人,我有的只有枪、马和狗。但是我们站在这里,守在这里,扎根在这里。这里的大门很牢固,边境很稳定,国界很安宁。请大家放心,祝大家新年快乐。”今年四月,他牺牲在巡逻的路上,牺牲后,战友们在他QQ空间发现了内森黑尔的名言:“我此生唯一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可以奉献给我的祖国。”

一位年轻的教员,不仅是3D视频制作的技术大神,还精通英语、韩语、日语等多种语言。身在课堂、心在战场的他经常“自找苦吃”,主动申请到特种部队代职,和部队官兵一起跳伞;多次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国家执行维和任务,多次遇险。有一次炮弹在距他不到五米处爆炸,怕亲人担心,侥幸生还的他对此只字未提。

部队从来不缺喜欢“自讨苦吃”的年轻面孔:在边防,在海岛,在大家看不到的战火硝烟处,在灾难发生时他们也害怕但转过身就上演最美逆行,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总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对于他们而言,缺少磨炼的人生,总会略显空白。

走过一些路,才懂得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明白跋涉。

2016年,我报名参加新华社组织的重走长征路大型网络直播活动,被选中担任主播。一路上,我们穿草鞋、吃生米、喝辣椒水、背着炊事班的大锅行军……边体验边感慨奇迹的不易。80年前的他们,脚下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新生,是奇迹,是足以照亮整个民族的希望。跟随他们的脚步,我渐渐懂得了苦的真谛,才认识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背后的真正含义。

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我们每个人之于历史长河,犹如沧海一粟般渺小。回望来路,星辰浩淼,唯有执着坚守信念、勇于直面“苦难”的年轻人,才拥有点亮寰宇苍穹的光芒。青年军人不能忘记一路走来,不能忘记苦难背后的精神力量,不能忘却用先烈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信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如今,一批批有志青年涌入军营,正成为部队基层建设的主力军。翻看十九大代表名册,“时代楷模”王锐、女子导弹连连长何清清、“国际军事比赛-2016”中勇夺1金2银的班长杨叶……他们激情满怀,敢闯敢为,甘之如饴地为祖国为人民挥洒着汗水,在各自岗位上绽放光芒。

拥抱苦难,接受滋养,让梦想的种子发芽,覆霜且冒尖的嫩芽定能苏醒整个春天。

我们正值青春,今日阳光正好。战胜苦难,方能砥砺成长;有所作为,方能不负军装!让我们循伟人足迹,与时代同行,用双脚丈量基层的厚度与宽广,从中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为了民族和祖国的荣光,绽放我们属于时代的青春的光芒。

70 1025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