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忘初心甘愿奉献真抓实干暖民心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不忘初心甘愿奉献真抓实干暖民心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不忘初心甘愿奉献真抓实干暖民心1

***有这样一位扶贫干部,他从一名农村娃,参军入伍,刻苦训练,熟练掌握空军雷达专业装备技术,逐渐成长为空军优秀人才;从一名复转军人,步入基层央行,刻苦钻研金融业务,逐渐成长为人民银行业务骨干;从一名人行干部,下乡扶贫,脚踏实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逐渐成长为扶贫标兵。他就是扶贫队员白**。

2017年,57岁的白**同志主动请缨,向组织申请前往贫困村褚家庄村扶贫。人们吃惊于他在即将花甲之年却主动承担如此艰难的任务,他这样回复道,“我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农民的儿子。如今,我的老家已经通了公路,修了新房,可许多山村地区还很困难。我要现在趁着还有一些力气,尽力为老百姓们做些实在事”。三年来,他怀揣着这样的初心,以真心换真情,用实际行动换来了褚家庄村的大变样。

踏破门槛 掌握实情 奋战扶贫第一线

褚家庄村位于太行山脉深处,距离元氏县城40多公里,通往这里的乡村道路常年失修,道路崎岖不平,交通不便。村子由散落在2个山头的居住地组成,当地百姓们戏称这里是“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可想而知居住环境之差。2017年7月元氏县支行帮扶队开展帮扶工作时,该村人口800人,210户,人均年收入4000余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人均年收入1000余元。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是老弱病残群体,贫困程度较深,脱贫意识不强,脱贫难度很大。面对精准扶贫工作事项繁杂、任务艰巨的现实情况,白**没有后退。为快速打开扶贫工作局面,全面掌握贫困基数,刚进村时的一个月时间,白**不顾山路崎岖,颠簸不平,每天不分昼夜的走乡串户,夜以继日的工作。谈起到底踏了多少门槛,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如今村民们见到白**像见到亲人一样。

扶贫扶志 因地制宜 产业扶贫出真招

情况摸清楚了,白**便思考走什么样的扶贫路,如何提高扶贫效率。本着扶贫先扶志的思路,白**首先做的就是要唤起村民们对致富奔小康的坚定决心。他不厌其烦的入户宣传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向他们展示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真实案例,激发他们的信心、干劲。

励志不是凌空蹈虚,最终要落到实际行动上,要帮助贫困户找到合适他们的“马”,才可能奔向脱贫的目的地。白**根据褚家庄村自然环境适宜、光照时间充足,同时贫困户年龄大、弱劳动力多的特点,在广泛征求贫困户们的意见后,多方筹措资金,跑办开发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投产后,贫困户家庭每人每月既可稳定获得分红200余元,又可以到光伏园做些日常维护工作补贴家用,许多贫困户的积极性一下就提高了。

提起贫困户张**,村子里的大人小孩都知道他是养羊的一把好手。但由于家中条件艰苦,没有启动资金,只能望“羊”兴叹。白**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决心帮助张**渡过难关。2017年白**为其筹措资金,跑办金融扶贫贷款5万元并购买30头山羊,帮助他在自家屋后建起了羊圈,搞起了养殖业。到2019年底,羊群的规模已经扩充至56头,市值10万余元。“一个人富,不算富哩。”谈起未来,张**充满了干劲,他想要借助自己的养殖经验帮助更多的乡邻。

修缮水井 真心真情 以赤诚践行初心

褚家庄村由于处于大山深处,受特殊地理环境影响,以往每年春冬两季会出现大面积、间断性的饮水困难,村民们为此苦不堪言。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每每回到原单位办事,他便将这件事向遇见的人提起。在他的宣传倡议下,人民银行元氏县支行干部职工踊跃捐款10000元,为村子修缮水井,彻底解决了饮水难题。为了感恩,褚家庄村送来锦旗“一井一水一片情 扶贫水井颂党恩”。

三年来,村民们已经把白**当做了自己的亲人。白**也早已经将村子的事,当做了自己的事。他不顾酷暑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贫困户跑办残疾证、为视力模糊的贫困户联系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不顾路途遥远为贫困大学生办理“三免一补”手续……无论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还是救急救难、扶贫帮弱,村里的事儿总少不了他的忙活身影。

聊起白**,村民们满是感谢:“他为我们的事情操碎了心,累白了头。他对我们的好,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三年多来,白**和帮扶队的同志们以一颗真心扎在扶贫一线,以一腔赤忱换得群众信赖,带领着褚家庄村在脱贫路上坚定前行。

不忘初心甘愿奉献真抓实干暖民心2

自包扶关帝镇安丰村以来,洋县中学副校长靳新荣成为贫困户王明吉和王海新家里的常客,他坚信只要不忘初心、真抓实干,一定能带领贫困户蹚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幸福路。

深入调研,做贫困户的知心人。靳新荣跟随安丰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道,坚持进村入户,对王明吉和王海新两户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确定了强基础、抓产业、多渠道的扶贫工作思路。

精准帮扶,做困难群众的好帮手。王明吉因伤致残腿脚不便,家庭困难,靳新荣经常开车带他进城看病买药,每次入户都会给他带去营养品,还为王明吉购买了轻便轮椅,赠送简易家具和厨具,多方协调修通其家入户路,帮助王明吉发展养蜂、养猪产业,年收入7000余元。针对贫困户王海新有养殖意愿,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现状,靳新荣帮其申报扶贫资金,邀请畜牧专家教授养殖技术,帮他建牛圈和猪舍发展肉牛、黑猪养殖,年收入8万多元。这两户均在今年顺利实现了脱贫。

智志双扶,做脱贫攻坚的宣传员。靳新荣在入户拉家常中生动准确地宣讲政策,利用微信、电话及时提供最新扶贫政策。为王明吉讲解医疗扶贫政策,打消了他的后顾之忧。分享洋县各地成功脱贫致富的典型事迹,激励贫困户们坚定脱贫信心。

不忘初心甘愿奉献真抓实干暖民心3

2013年11月,赵**同志从部队转业到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根据自治区组织部有关扶贫工作安排,赵**同志被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推荐选派到扶贫点开展扶贫工作,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驻田阳县巴别乡大录村任第一书记;

2016年3月至今驻田阳县洞靖镇扁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军转干部,他以坚韧不拔的意志、雷厉风行的作风、真情关怀的爱心投入扶贫工作中,立足实际真帮扶,紧盯项目促发展,实效突出,广受好评。2014年被百色市委、市政府评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先进工作者、2015年被广西人民网评为“笑脸书记”,2016年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2014—2015扶贫“优秀扶贫队员”和被自治区直属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1)深入调研谋思路

作为一名在部队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军转干部,没有干过农村基层工作,对基层工作知之甚少,怎样才能做好帮扶工作?怎样才能让村民脱贫,更快走上致富路?为了找到开展扶贫工作的思路,还未到村里报到,赵**就到区内外实地考察多个扶贫项目,翻阅了大量资料,从大面积蔬菜种植、林果种植、种桑养蚕到乌龟、野猪、黑山羊等特色养殖,把每个有可能在大录村发展的产业和项目都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找准致贫原因和制约大录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找到了适合大录村发展的扶贫开发新路子。

(2)立足实际创新路

大录村地处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庄稼难有好收成;

多为岩溶石山地貌,水资源以降雨和水柜存水为主,没有地表河流,枯水时期,人畜饮水都成问题。怎么扶才能让老百姓脱贫?

赵**奔走四方,拉动企业到大录村投资800万建设种养场、投资1250万建设肉羊场,解决了养殖农户羊种引进以及养殖、防疫、管理等方面的难题。到自治区财政厅争取38万专项资金,建设大水池,解决规模养殖山羊出现的饮水难问题。贫困农户即使不养羊,也可以通过种植牧草与养殖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大录村农户利用自家土地为羊场种植200亩牧草,年收入翻番。

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发展。指导村里经验丰富的山羊养殖户牵头成立山羊养殖合作社,向后盾单位争取到20万元注入合作社作为贫困户发展资金,鼓励贫困户以牧草换羊的方式从羊场赊养,公司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并在回购后方扣除成本。目前,合作社有20户养羊总数1200只,村民通过富民产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在大录村养羊产业从构想到实施的过程中,赵**不言苦不言累,无怨无悔,用军人特有的坚毅精神带领大录村的实施脱贫目标。

(3)脱贫致富希望路

赵**还积极联系地方企业开展爱心捐献活动。联系广西桂诚农业集团公司到大录村捐献60吨有机肥和50吨水泥;

联系中国合众人寿保险广西分公司到田阳县巴别乡开展“手拉手田阳爱心之旅”扶贫助学大型公益活动。同时邀请广西各界爱心企业人士和南宁市小学生家长,参加并进行现场募捐,总捐赠达到20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巴别乡小学教学条件。

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也是赵**着力夯实的重要任务。大录村村道坑坑洼洼,严重阻碍村民的生产生活。赵**积极找自治区扶贫办争取建设资金,资金问题解决了,修路涉及到农户的自留地又成了难题。于是,面对新的问题,他二话不说,深入农户家中,一户户做思想工作。如今,投入三百多万元的两条公里村产业路已建成通车。至2015年底,完成大录村1600米排水、排污系统的维修建设,新种绿化风景树300株,建设沼气池50座,新建地头水柜2座800立方,维修地头水柜1000立方,较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

(4)砥砺前行上新路

2015年底,赵**在大录村任职届满,村民强烈要求留任这位扶真贫、做实事的“第一书记”,联合起草了一份言辞诚恳的挽留信,用按红手印的方式,表达了村民们朴素的愿望。鲜红的手印,感动了赵**,也感动了组织。于是,赵**在2016年3月开始了第二个扶贫“第一书记”任期,但由于工作的需要,他没有留在大录村,而是到条件更加艰苦的田阳县洞靖镇扁村。

任职扁村第一书记以来,赵**同志瞄准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分类,精准施策,制定差别化扶贫政策,集中各类资金和资源向扶贫对象倾斜,向贫困人口产业发展集中,积极协调后盾单位及社会企业公司争取项目资金。为解决好制约贫困人口致富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能力,他带领村民大力扶持芒果发展种植,2016年引导150贫困户参与并带动就业。重点扶持晚老、足壮、百牙、龙妹4个有条件的自然屯种植发展蔬菜种植,打造有机蔬菜基地,计划到2017带动100户贫困户参与蔬菜种植;

积极引导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根据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类型、规模等,在贷款、贴息、种苗补助、综合奖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资金扶助。

赵**说:“不管在哪里,都是为了扶贫工作,为了大石山区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会努力做好的。”这句朴实的心语,带给贫困村民希望和力量。他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全心全意为扶贫攻坚奉献自己的力量。

70 492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