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精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一篇】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
二、公务车及费用基本情况。
轻型普通货车、轻型专项作业车,改革前费用xxxx元。
三、公务车交通出行及交通费用报销标准。
根据《xxxxx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有关规定,按照单位具体性质,结合日常业务需要,在充分利用现有业务用务用车基础上,制定符合单位出行方式和交通费用报销标准。年总费用控制在xxx元,不得超支。个人公务用车交通费用报销额度,在单位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总额度约束的前提下,据实报销交通补贴标准为xxx元/人/月。已享受交通补贴的岗位,不再执行公务交通费用报销政策,xx区范围以外的公务交通出行,按照差旅费相关规定执行,xx系统各事业单位除局财务集中核算中心参照区直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按月发放交通补贴外,其余单位副科级及以上岗位发放交通补贴(正科级650元/月/人,副科级630元/月/人)其他岗位按规定报销公务交通费用,xxx以外按80元/趟次,xxx境内40元/趟次。
四、司勤人员岗位安置。
司勤人员内部转岗。
五、加强监督。
单位应严肃公务车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使用纪律,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向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车辆,不得以各种名义占用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定向化保障的车辆或长期租用车辆变相作为个人固定用车,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或报销公务交通费用,不得虚假捏造报销公务交通费用。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二篇】
摘 要: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在2004年提出了“推迟退休年龄”的想法。2012年6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在回复网友提问时又表示:相应推迟退休年龄已是必然趋势。本文将总结各方对推迟退休年龄的观点,探讨在老龄化加速和各方诉求不同状况下,可尝试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改革退休制度;延迟退休年龄;弹性退休制度
一、现行退休政策
我国现行的对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仍是上世纪50年代基于当时的低预期寿命制定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退休,特殊工种可以提前5年退休。
从建国开始,我国便实行的是“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不同工作性质的退休职员实行不同的养老金制度: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实行由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则实行由企业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的“缴费型”统筹制度。自1992年国企改革倒逼养老金制度改革开始,养老金制度一直在逐渐改革,却始终未能面对、触动最根本的问题。
二、推迟退休年龄提出的背景
延长退休年龄的考虑我国现阶段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物。我国在建国初期,即上世纪50年代初,男性的预期寿命为40岁,而女性为岁,人口的平均寿命较低。发展到现在,由于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经提高到了70多岁。自从1999年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后,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态势十分严峻。截至2012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亿,占总人口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涉及社会经济、家庭生活以及个人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
在社会经济方面,尤其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上很明显,例如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保障支出快速膨胀,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的快速增加。从城镇的养老保险来看,现在的比例是,6个在职人员养1个退休人员。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当期征收的养老保险费和所需支付的养老金存在一定缺口。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胡晓义在2004年提出了“推迟退休年龄”的想法。
三、推迟退休年龄的各方观点
对于当前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各种观点都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层面的个体因素,包括个人的职业、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收入、家庭负担,以及心理特质和偏好等。
1.从职业的特点来看
目前,比较赞成延长退休年龄的是公务员、教师、科研工作者、医生等脑力从事者。比如高校教授,按照我国的规定是教授60岁退休,女教授可以55岁退休,但50~70岁正是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出成果的时候,国家培养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要投入很多资本,从投入至产出比来看也是对中国资源的一个极大浪费。又比如医生,也是有一个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越是年龄大的经验越丰富。对这部分人的过早退休无疑也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希望推延退休年龄,以延长其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期。
持反对意见的大多是企业内退的职工、下岗职工和部分在职职工。这部分人多从事体力劳动。根据目前就业状况和政策变化的趋向更愿意早日退休,早日拿到退休金。一方面,正式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或养老金比目前拿到的企业内部退休金、下岗生活费甚至在职时的工资都要稳定。另一方面,他们因为年轻,完全有能力再从事一些别的工作得到收入。
2.从年龄结构来看
即将退休的职工,尤其身心健康,工作能力较强的,家庭抚养负担较重的将退休人员,他们比较希望延长退休年龄。而社会新增劳动力,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更希望不要推迟退休年龄,希望更多的人离开工作岗位好给予他们更多的工作机遇。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即将退休的职工都希望延迟退休年龄。像企业内已经内退的职工、下岗职工,他们不挂靠于任何企业,他们的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的8%得由自己缴纳,另统筹账户的.20%缴纳费用也需由自己缴纳。如果延迟退休年龄的话,就相当于他们需要多缴纳几年的养老保险,他们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所以也不支持延迟退休年龄。
3.从偏好来看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闲暇偏好比较强的人相比,收入偏好或工作偏好较强的人更倾向于延迟退休;与社会流动预期不高的人相比,社会流动偏好更强的人更希望留在职场。
《关于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综观当前对延长退休年龄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微观层面的个体因素,但也与我国现行的“双轨制”的退休制度不无关系。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占工资收入的28%,居全球最高水平之列。而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纳入社保体系,不用个人交钱。退休时养老金却是前者的3倍。这种不公平成为目前普通民众反对延迟退休的主要原因。对于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来说,退休工资本质上是他们延期支付的工资,延迟退休年龄反而对他们更为有利,他们是既得权益者,因为他们可以使他们所在职位上的权力效用最大化;而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养老金却是他们经过缴纳社会保险获得的,延迟退休年龄对他们而言就意味着多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而少了领取养老金的年限。
四、推迟退休年龄的可行性思考
退休年龄政策的改革,是一个社会政策领域的问题,涉及多方利益。我们必须充分考虑收入再分配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劳动力市场、工资制度等,才能公平地保障每一个劳动者的退休权利及相关权益。
1.延长退休年龄与收入再分配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关系
在收入再分配领域,建国初期由于经济建设原因那些老职工没有个人账户积累,从1995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并没有按照“统账结合”的模式实行而是实行“混账管理”,养老保险的统筹部分是收入的代际间转移,导致的后果是截止到2004年底,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规模累计已达到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这7400亿元被挪用的资金绝大部分被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而当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当代人便会承受更大的财务压力。 由此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对我国来讲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一方面,我国退休年龄偏低,有上调的空间。另一方面,延长退休年龄可以相对缩短退休期限相对延长就业期限。从而减少急剧上升的养老保险费用支出,增加养老金的缴费积累,适当缓解养老保险资金供求的矛盾。“退休年龄的推迟对养老金持续发展的贡献是可以计算的。专家已经预算出,在我国退休年龄每推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减支160亿,缓减基金200多亿。”
2.延长退休年龄与劳动力市场关系
从我国目前的劳动力供求来看,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量的失业人员、下岗职工;大量的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在等待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退伍转业复员军人。在失业率较高、年轻人就业困难的情况下,现行的退休政策都难以维持,社会上普遍存在提前退休现象,作为一项为年轻劳动力让出就业岗位的缓冲政策措施,再推迟退休年龄使我国目前就已经存在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尖锐,并引起代际矛盾紧张。
一味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将引发劳动力供给的大规模增加,造成更大的就业压力。养老保险的负担似乎可以减轻,然而却加大了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的开支,政府的负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还有可能加大,引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和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危机。
但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延长退休年龄对就业没有直接的影响。因为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取决于经济发展所创造的就业岗位的多少,而不是将退休人员所占岗位的多少。事实上,退休人员所占据的工作岗位往往不是新增劳动力所能替代,特别是对于一些脑力劳动者及从事技术性较强工作的劳动者讲,他们创造的社会效益不比新增劳动力的少。因此要解决就业问题主要靠的应该是经济发展而不是提前退休。
3.延长退休年龄与工资制度的关系
当前很多企业的工薪奖励是与工龄挂钩,一个人的工龄越长所得到的工薪奖励越多。所以这种延长退休年龄会使企业的直接用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工人工作时间延长,企业为工人所缴纳的保险金就越多。所以在制定退休政策的时候,不得不考虑不同类型企业的工资制度,因为一味地延长退休年龄,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加大劳动力成本,从而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改革退休政策的构想
1.借鉴国外退休政策,实行弹性退休制度
如瑞典1999年进行的退休年龄改革中,允许劳动者在65岁这一法定退休年龄的基础上,选择61~67岁之间退休;丹麦法律规定,最低退休年龄为65岁,但劳动者可选择推迟到70岁退休;芬兰允许劳动者在63~68岁之间选择退休。
退休年龄的调整和收益是密切相关的,在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同时,对养老金收益也进行弹性调整。如减少提前退休收益,增加晚退休收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提前退休,鼓励劳动者延迟退休。瑞典相关政策规定,如果劳动者在61~65岁之间领取养老金,则养老金每月将会减少%,如果在70岁以后领取,则养老金每月将会增加%。
2.局部调整退休政策,提高女性退休年龄
建国初期考虑到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家务负担、生理机制等因素,规定女性退休年龄为50岁,女干部为55岁。现在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的改进,我国预期寿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国的退休年龄尤其是女性就和预期寿命不相适应了。并且男女现在大多数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可以考虑先将女性的退休年龄做相应的调整。
首先,统一女性退休年龄。但是在调整女性退休年龄时,还是要考虑不同职业的特点,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偏好。一部分妇女比如下岗职工、企业内退职工乃至在职职工根据目前的就业状况和政策变化取向更愿意早日退休,拿到退休金;还有一部分妇女认为丈夫有能力养家,愿意在家做全职太太。考虑到各种群体的心里等方面的承受能力,我们还不能对退休年龄“一刀切”,可以缓慢地分阶段进行调整。
其次,将女性退休年龄的上限提高到60岁。从55岁上调到60岁这个阶段需要长时间的调整期。考虑到不同的职业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应该是区分不同的行业选择不同的退休年龄。在此,我们要特别提出“男女同龄退休”建议的女性可能是妇女中的“强势代表”,并不代表大多数妇女意志的声音,不应当主导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
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各个群体,涉及面很广,需要多方协调才能使得改革顺利推进。延长年龄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只是时机与具体政策的问题。在改革退休政策的同时,必须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相协调配套。及早解决个人账户的空账问题,使退休政策的改革可以轻装上阵,确保养老制度的初衷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窦玉沛.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j].中国社会工作:老龄,2017(6):17.
[2]符蓉.关于我国退休年龄政策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9).
[4]罗爱芳.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争论及其探讨[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5]张华宁.对推迟我国退休年龄的思考[j].新西部,2017(24):93.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三篇】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法国巴黎,民众示威游行反对退休制度改革。下面是网友为大家搜集分享的“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法国工会和警方均表示当天的示威游行规模超过1月19日。法国内政部当晚称,全法127万人参与示威游行,其中巴黎有万人参与。法国总工会方面称,全法超过280万人参与示威游行,其中巴黎有50万人参与。根据法国内政部数据,1月19日全法示威游行人数为112万,包括巴黎8万参与者。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法国巴黎,在巴黎意大利广场手持标语牌的示威者。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法国巴黎,一名抗议者在酒店附近的广场上手持燃烧的火炬,这是全国罢工和抗议政府提议的养老金改革的第二天。巴黎意大利广场是1月31日示威游行的起点,数以万计民众簇拥在广场周围。主导示威游行的法国主要反对党——极左翼党派“不屈的法兰西”在示威游行途经的道路两侧悬挂横幅张贴海报,主要内容是反对将法定退休年龄延迟至64岁、支持将法定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
当地时间2023年1月31日,法国南特,一名骑自行车的人举着一个横幅,上面写着“谁播种痛苦,谁收获愤怒”,这是全国罢工和抗议政府拟议的养老金改革的第二天。
一、现有国家退休政策。
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在建国初期制定的,当时的人口预期寿命还非常低,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预期寿命大大提高,而且再往后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快。去年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已经达到了亿,占比已经超过了16%。所以无论是从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保持养老、医疗基金的持续健康运行,都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而且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发达国家现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龄都是在60~65岁,甚至更高。“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适应人口老龄化这样一种大趋势的背景下进行考虑,这一点经过这几年的讨论,社会共识正在逐渐形成。”
二、退休政策具有的特点。
第一,对于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尹__民说,基于三个考虑。第一,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他举例说:“比如五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那他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第二,区别对待,分步实施。根据我国现在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相关部门会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预告。这个方案一旦出来之后,相关部门会广泛地征求社会意见,因为这个方案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公众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凝聚社会的共识。
“小步慢走”
不可能一下做到位。
针对“每迟1年退休加3个月”,如此小幅度的“慢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认为,延迟退休政策不可能一下做到位,因此就得“小步慢走”。
据尹__民举例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每迟1年退休加3个月”,一旦方案顺利实施,下面几类人将刚好赶上延迟退休: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职工(不区分工人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以“女性干部”群体为例,这一群体目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为55岁,而一旦实施延迟退休方案后,出生于1967年后的人们都将“被延退”,其中,从1986年起,这个年份以后出生的“女性干部”都将统一为60岁退休。
而目前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的“男性职工”这一群体,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职工都将延迟退休,其中,1962年出生的“男性职工”退休年龄将为60岁3个月,而从1981年以后出生的“男性职工”退休年龄将统一为65岁。
“区别对待”
是指执行时的“区别”
“区别对待”是否指的是不同群体延迟退休政策会有不同的“区别”,杨-团认为,就国家层面来讲,制定的政策并不可能进行如此细化的“区分”,国家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只能“整齐划一”,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当然能够有所“区别”。
杨-团说,其实“提前退休”从来都是存在的,如果真的身体有了问题等,可以随时提出。而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老龄化问题。
她认为,现代人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不但健康状况好了,营养也好了。在国际上,都已经把老年人的年龄往后推了。如果白领早早地退休,他们不但可以拿到很高的退休金,而且还能自己再挣一份钱,这对国家其实没有好处。
“今年出台方案”
已经算很晚的了。
“讨论延迟退休已经10年以上了,已经很晚了。”杨-团说,退休年龄标准是建国初期制定的,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情况大大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妇女退休的年龄,现在退休年龄还是按照当年纺织女工的标准50岁就退休,太不合理了。这对国家的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她介绍说,国外很早就60岁退休了,然后延迟到65岁、70岁。“我们50岁就退休了,所以早就应该改了。”在妇女退休年龄问题上,她认为,应该进行“大跨步”,国际上早已是60岁,所以延退年龄标准应该大幅调整。
此外,有观点认为“在劳动一线的人没有想延迟退休的”,她则表示,现在,就算是在做蓝领工作的人,都很愿意延迟退休,因为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出去也不好找工作,还不如在自己的单位延迟退休。“出去很难就业,所以延迟退休对他们是有好处的。”
目前,各地正在有序开展2023年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与往年一样,参保人员可在上次认证后的12个自然月内任意选择时间进行认证。
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亓涛介绍说,老年人可以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应用,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在境外居住的,还可以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手机应用完成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以提出上门认证申请,社保经办机构会提供上门服务。
据了解,近年来,人社部门取消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并已初步构建了以信息比对为主、社会化服务和远程自助认证相结合的认证新机制,努力实现寓认证于服务、寓认证于无形,尽量减少对老年人的打扰。
“除个人进行人脸识别认证以及由人社部门上门认证外,我们还在加快推进大数据比对认证。也就是社保经办机构通过与公安、民政、卫生健康、交通运输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不需要本人进行任何操作,即可完成认证。2022年,全国已有大约三分之一的退休人员是通过数据比对方式完成认证的,以后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亓涛说。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四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国的退休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退休制度的问题,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退休改革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对这些改革方案有了一些体会和心得。在本文中,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方案,探讨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退休改革方案为广大劳动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退休选择。以前,人们普遍是在60岁左右退休,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寿命的延长,60岁已经不再适应现实。新的方案允许人们可以选择在60岁以上延迟退休或者在55岁以下提前退休。这一改革因其灵活性而受到了许多劳动者的欢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决策。
其次,退休改革方案鼓励人们延迟退休。为了激励劳动者延长工作年限,新的方案提供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例如,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可以享受更高的退休金待遇,并且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增加自己的养老金积累。这一政策的实施,不仅可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还可以充分发挥老年劳动者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然而,退休改革方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现行养老金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广大劳动者的养老金待遇较低,无法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目前,养老金的水平主要依赖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但由于工资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很多单位拖欠养老保险费用,导致许多劳动者的养老金积累不足。这给广大劳动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是退休改革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退休改革方案也存在一些实施上的困难。由于中国的地区差异性,不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差异较大,导致实施退休改革方案的难度较大。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无法提供足够的退休金支付能力,这使得方案实施的效果有限。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的支持,确保退休改革能够顺利进行。
总体而言,中国的退休改革方案是一项必要的举措。它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退休选择,并鼓励人们延长工作年限,为养老金的积累提供了机会。然而,退休改革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如养老金待遇不足和地区差异。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个人也要根据自身情况,理性选择退休时间,提前做好养老金积累的准备。
总的来说,中国的退休改革方案在提供灵活性和激励人们延长工作年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存在,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一个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退休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和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五篇】
为适应公司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规范公司内部分配制度和分配结构,逐步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工资分配体系,充分发挥工资分配对员工激励的主导作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调整工资结构与完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相结合;坚持员工收入水平与企业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以岗位劳动要素评价为依据,逐步实现按劳分配和多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相结合;坚持工资分配与绩效考核、评估相结合,建立有效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勤奋工作、提高效率和具有较强活力的工资分配制度,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工资分配以员工岗位责任、劳动绩效、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指标综合考核员工报酬,合理拉开差距,体现岗位、能力、业绩差异。
(二)工资分配与企业效益及员工工作业绩挂钩原则。企业的工资总量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员工收入水平与岗位贡献挂钩。体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员工岗位贡献紧密结合,建立员工收入能升能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三)构造适当工资档次落差,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三、适用范围
公司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员工
四、工资结构标准
公司实行以岗位薪点工资为主体的结构工资制度,工资结构由基础工资、岗位考核工资、津贴、工龄和奖金四部分组成。
1、基础工资
岗位基础工资为职工付出劳动后,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劳动报酬。以现有的为标准,不在变动。
2、岗位考核工资和奖金
岗位考核工资和奖金是以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岗位责任、岗位贡献等基本要素为依据,确定公司员工工资标准的工资制度。
岗位考核工资是以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岗位技能、岗位责任、岗位贡献等基本要素的不同,分为十级,共六大类,即部门负责人、行政综合类、工程技术类、保安管理类、业务销售类、工勤类。
3、津贴
(1)包括有特殊岗位津贴、餐费津贴、误时津贴、话费补贴等;
(2)特殊岗位津贴: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技术要求高、责任大、工作量大的岗位的一种灵活补贴方式,充分调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工龄和奖金
(1)半年奖,根据考核每半年发一次。
(2)全年奖,根据考核每年年终发放。
(3)业务指标奖,根据公司当前公司业绩与年初制定的工作指标提出相应的奖金,于年终发放。
(4)不同工资等级按一定的比例拉开差距发放奖金。
(5)工龄补贴以每年10元计,封顶25年。
(6)对于岗位等级达到7级的,福利待遇予以调整,按发放80%(此项针对原福利待遇未达到80%的员工);岗位等级达到5级的,福利待遇予以调整,全额发放(此项针对原福利待遇未全额发放的员工)。
五、岗位等级的核定与调整
(一)职位等级的确认
定各员工的职位等级。部门负责人的职位等级,由主管领导提出职位等级意见,由总经理批准确认。
2、初任职位等级 公司新招人员统一按照试用期间的工资待遇按照实习级标准确定。试用期满后,由所在部门经理根据工作情况拟定职位等级,经公司领导批准后确定其工资待遇。
3、员工身兼数职的,按较高级别标准计发工资。
(二)工资标准调整
1、员工依据平时考核结果,可以定期晋升薪级。员工一年内被待岗二次的,其职位下调一级,工资标准亦相应下调。员工调整到其他部门时,由新进部门的经理重新确定其职位等级系列。
根据定岗定薪、岗变薪变,晋升增薪,降级减薪。工资变更从岗位变动的后1个月起调整。
2、职工晋升每次为一个薪级。已达到本岗位最高薪级的,不能再晋升。因有突出表现或重大贡献中的,由主管领导提议,总经理批准可提前调级或越级调级。
3、 对受到各种处分的人员,处分期内不能晋升薪级。处分期满一年后方可申请晋升薪级。
4、 部门经理职位等级调整 部门经理根据部门的经营状况予以上调。因业绩考核不佳而被调整为普通员工者,则按照员工职位等级系列确定报酬水平。
六、附则
(一)以上工资均为税前工资,根据国家税法,由公司统一按个人所得税标准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二)员工身兼数职的,按较高级别标准计发工资。
(三)本方案解释权归人力资源部。
(四)本方案经经理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实行。
《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目的
制定本薪酬体系的目的在于使员工能够保持足够的工作热情,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的努力工作与公司一同分享公司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把员工个人与公司的短期收益、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起来。
二、依据原则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体系首先体现的是效率优先原则,即把岗位对公司发展贡献大小和员工工作业绩作为分享收益、获取报酬的第一评判标准;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把员工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合理的范围之内,一定程度体现社会公平,有效地兼顾效率和公平。
2、激励原则
本体系旨在最大限度发挥薪酬作为激励员工重要手段应有的作用,即通过薪酬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强化责任心和提高工作绩效。
3、充分肯定原则
虽然不同的员工之间相对能力有高低,但每个人都有特长的一面,都需要公司给予认同和肯定。本体系立求做到这一点,给予每一个员工肯定和认可,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4、成本控制原则
任何一个薪酬体系都必须以公司的承受能力为前提,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控制在一定的支付水平。
5、简单易行原则
工资计算未采用任何模型和函数,而是采取最简单且适合实际情况的算术方法,从而使工资核算简单易行。
三、薪酬结构
员工薪酬(收入)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奖金、三部分组成,具体项目如下:
共 7 页
工资:包括基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加班工资等。
奖金:包括全勤奖、年终奖、业绩提成(提成只针对业务运营部)、特殊贡献奖等。 福利:包括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有薪假(包括病假、婚假、产假、慰唁假(丧假)、年休假、公休、法定假等)、通讯补贴、节日慰问金、工服等。
四、薪酬标准 (一)工资
1、基本工资:所谓基本工资就为保证员工基本生活需要而支付的货币报酬。为体现员工生存权利的平等,本公司的所员工基本工资均定为1550元/月(广州市5月1日执行最低工资);基本工资随当地最低工资调整而调整。
2、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是根据工作岗位的相对贡献大小而支付给在该岗位工作且能胜任工作的员工的货币报酬,具体标准见《岗位工资等级标准表》。
岗位工资等级标准表
各岗位对应的岗位工资等级范围
共 7 页
各职系岗位工资等级下限
注:
1、绩效工资:是指根据员工工作绩效考核结果而支付的货币报酬。绩效工资等级标准见下表:
绩效工资等级标准表
各职系绩效工资等级下限
2、工作业绩达到本岗要基本要求且无违纪情况发生,评分分数低于70%,绩效工资按本岗绩效工资等级标准的60%计发;如业绩突出的,按绩效考核结果计发绩效工资。
3、加班工资:因公司需要安排员工加班而又不能给予补休的,依据法律法规支付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仅包括基本工资和岗位工资)。
(二)奖金
1、全勤奖:是指员工按照公司的规定作息时间,出满勤且无迟到、早退发生而的给予相应奖励,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
2、年终奖:是指实现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而向全体员工发放的奖励,奖金金额为1个月员工工资(计发基数包括工资的所有组成部分),即年终双薪。
3、特殊贡献奖:是给予为公司发展做了特殊贡献的员工的奖励,奖金金额由董事会评定。
(三)福利
1、社会保险:公司原则上为每一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缴费标准按广州市规定标准执行,个人缴费部分由员工自行承担。
2、商业保险: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为部分高危岗位的员工购买一定的商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费用由公司金额承担。
3、有薪假:包括病假、婚假、产假、慰唁假(丧假)、年休假、公休、法定假等,具体参照《员工手册》相关条款执行。
4、节日慰问:逢中国传统节日,公司会视具体情况给予员工一定的慰问。
5、工服:公司免费为每一名员提供工作需要的制服。具体为:免费为员工提供2套冬装、2套夏装及其他衣物,员工离职时须交回工服;未工作满1年离职的员工须承担配备工服总费用的50%,并交回工服。
五、薪酬调整 (一)工资调整
1、基本工资:当广州市最低工资调整时,基本工资随之调整。
《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降级调整:年终考核被评为不合格员工或不合格管理者的,岗位工资等级动向下降1级;连续两次被评为不合格员工或不合格管理者的,岗位工资等级向下降2级。
3、绩效工资:工作满一年,期间没有被为不合格员工或不合格管理者的,绩效工资等级自动向上晋升一级。
(二)奖金调整:全勤奖和年终奖每年调整一次,在下年度的人力资源规划中列明。 (三)福利调整:原则上每年调整一次或经营发生重大改变时调整。
奖金和福利调整方案必须经总经办那或部门经理讨论通过,向所有员工公示后,方可实施。
六、薪酬特区
1、设立薪酬特区的目的
设立工资特区,使工资政策重点向对公司有较大贡献、市场上稀缺的人力资源倾斜,目的是为激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使公司与外部人才市场接轨,提高公司对关键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公司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2、设立工资特区的原则
(1)谈判原则:特区工资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由双方谈判确定;
(3)限额原则:特区人员数目实行动态管理,依据公司经济效益水平及发展情况限制总数,宁缺毋滥。
七、试用期及试用期薪酬
1、一线员工试用期为1-3个月,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工资的80-90%,不享受奖金
和福利(食宿、工服、节日慰问除外)。
2、除一线员工外的其他员工试用期为1-3个月,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工资的80%或同岗位的最低档工资,不享受奖金和福利(食宿、工服、节日慰问除外)。
3、实习生实习期工资根据市场水平和双方谈判结果执行。 八、本方案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九、对于本方案所未规定的事项,则按人力资源管理规定、《员工手册》和其他有关规定予以实施。
拟稿:人事行政部 史若琳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四日
各部门:
为了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的战略需要,提升整体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现对公司薪酬制度进行系统改革,整体目的在于提升全体员工薪酬待遇,建立健全“多劳多得”的有效激励机制,为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员工创造更好的平台和空间,从而全面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和职业化水平,为公司长期战略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内容如下:
一、《薪酬绩效管理制度》下发执行
3、新版薪酬制度试行两个月,试行阶段只考核分数,不关联绩效工资;
4、2017年年终奖金计算按照新制度执行月份开始,1、2月份不进入考核和年终奖金范畴。
二、特殊事项
3、薪酬矩阵作为新版薪酬制度的一个特殊附件形式出现,根据公司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将作出不同的调整。
望各部门负责人将此通知内容在两个工作日内转达给每一位员工,对各部门的支持表示感谢!
综合部
2017年3月5日篇2:公司薪资制度改革及合理化建议
公司薪资制度改革及合理化建议
公司推行薪酬制度改革,通过实行公司经营团队的薪酬与经营业绩牢牢挂钩、中层和一般管理人员的薪酬与经营业绩、基层薪酬与所管辖单位的绩效部分挂钩的分配办法,来增强项目人员及其合作者的风险意识,为公司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管理技能、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协助公司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同时,激发中、基层管理人员和一般管理人员岗位成才、积极进取的精神,促进管理层面的'全体人员提高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工作质量、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在管理层面实行年薪制,与组织机构改革相配套,因事设岗,因岗配人;以岗定薪,一岗一薪;薪随岗移,岗变薪动;上岗则有,下岗则无。破除平均主义和论资排辈的思想观念,以工作业绩、经济效益论英雄。
岗位工资:职位高低、工作性质、相关技术程度、工作岗位等
制:能承担测量放线、相关工程图纸熟练、具备施工合理安排能力强等要求。具备这样的工资制定在一个层面,不具备工资就制定在一个层面,另外能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周进度计划及其他任务’可申请相关的业绩奖励,给以积极参入,积极工作,多劳多得性质。(公司设定在奖资某范围内,一并提高施工员的积极性,及团结上下级领导班子力量)
希望每个工程能涉及到相关方面应配备基本人员的就是: 土建施工方面、水电施工方面、苗木绿化施工方面、资料验收方面、现场质量监督方面、现场材料收放仓管人员(收存记录、使用发放记录)及现场看管人员等。
制定在其工作岗位要严格遵守自我本身岗位的基本要点、职责范围、不能玩忽职守。 建议公司成立及制定一个审核查询体系小组,以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方式评审各个工程项目部。从工作岗位、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材料用量、机械使用情况、等各方面入手审核。 具备要求后方可安置在相关的工作岗位,但希望项目领导层能够把握适合相关工作的人员放入相关的岗位,如发现不适合经多人考证后再去尽量安置在适合岗位中。
就我本人身在猇亭中心广场感触到的是:施工员管辖范围广、涉及过多、就感觉有些事情力不从心了,比如水电不懂在某些方面只能听取现在承包方的安排,自己就不能从变通节约方面着手了。有时候同时工作的施工队伍多了需要看管的范围大了,就出现机械看管不到位的现象,这样就导致抓了这头,丢了那头,顾不了全面,导致浪费返工的事情。所以建议公司在某些方面对人员安排,投放要合理化,避免造成其没有必要的浪费等。
工程责任制、要有明确分工制度、人材机成本控制、相关人员配备制、该有的岗位必须有人员配。
特别强调一点就公司应当从思想上和实质每个项目团体上要求每个项目部每周进行工作汇报,工作小结,已倡导,出现问题,发现问题,预防问题。做到出现问题后及时本公司内部解决问题,发现自己及其他人问题,做到及时指出并制止问题,对出现的和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探讨解决,改善措施,达到能预防,能及时解决。为公司能够让风险降到最低,盈利升到最大。
最不想见到的就是出现问题,发现存在问题,不提出,有时候提出了得不到解决,相互推卸不承但,推来推去最后导致问题就是公司利益乃至其个人受到损伤。
希望做个为一个领导层,能时刻去主动找问题,提出问题的实质性,能够阐述问题的连锁反应。做到有能力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一起探讨,一个人不行,两个人,两个人不行三个人。直到问题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小损失情况下解决。去承担去面对,但在猇亭看不 到这种。做为一个施工员来讲,我希望我能为我的领导解决问题,但同时我的领导也能为我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并对我提出问题,让我怎么样去改善问题,教我怎么样去预防问题,而不是去推卸,去逃避,怕。不是去说,某某你那里有问题啊,某某问那里的问题,却说的不清不楚。这样反而搞的大家模糊不清。这就是交流与沟通,团结互助的问题!
的方向
没有唯一正确的方案,但是有唯一正确的方向;只有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才能取得薪酬制度改革的成功。
性和超前性的方案。
那么什么是当前的方向?
坚持以人为本是核心。我国起始于1980年代的国有企业,当时企业普遍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行政资历色彩很浓厚。1980年代末,推行结构工资制,满足企业员工逐步多样化需求的要求。1990年代,面对我国技能工人短缺而又急需的困境,推行了岗位技能工资制。本世纪初,基于满足企业市场化改革的要求,以“以岗定薪、岗变薪变”为本质特征的岗位工资制成为企业薪酬制度的主流。时至今日,面对企业国际化、人力资源竞争全球化的新形势,单纯强调岗位因素而忽视人的成长要求的岗位工资制,显然很难获得更广泛的公众认可和企业认同。因此,在帮助铜陵有色制订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时,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岗能工资制”的概念。岗能工资制相对于以往的岗位工资制来说,相同之处就是都强调了岗位因素,不同之处就在于岗能工资制在强调岗位因素的同时,又注重岗位上人的因素。
坚持战略导向是关键。战略导向在企业薪酬制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根据岗位在企业战略中的定位来确定岗位的价值度,根据岗位任职者在企业搭建的岗类职业发展路径中的定位来确定人的价值度,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的薪酬才是一种战略性薪酬,才是企业最终需要的薪酬。
坚持配套改革是基础。现代薪酬管理是一种集成性管理,其有效性和激励作用的发挥程度,建立在战略清晰、机构优化、定岗定编科学、员工成长路径明确、绩效管理科学到位的基础上,因此,要推进,必须综合配套,其他相关领域改革一并实施。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六篇】
近日,天津市对外公布了2016最新的《天津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方案破除一考定终身,重点对高考考试科目、高考录取方式以及英语考试次数上做出改革。下面一起来看看天津市最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吧!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孙志良说,从2020年开始,天津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
孙志良介绍称,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新高一年级开始,将取消文理分科,从2020年起,高等学校将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科目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也就是两依据、一参考。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三门学生自学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基本依据,招生录取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在此前公布的北京高考改革方案中,也同样宣布从2020年起,文理不分科,考生除参加语文、数学、外语的统一高考外,可以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6科中任选3科,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方式计算高考成绩。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表示,将来文理是融通的,学生选择的依据是什么?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喜好;另一方面,就是将来大学招生的专业和学校。
在各地已经公布的方案中,“3+3”模式已经普遍推行。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指出,这是要增强中学阶段的基础性教育,改变过去过早分科的做法。“太早分科,使人的思维受到局限。在年轻阶段,知识越复合,年龄大的时候,选择性才会增强,对未来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此外,在已经公布方案的绝大部分省份都明确,英语一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天津从2017年高考开始,在现有英语听力两次考试的`基础上,实行高考英语笔试两次考试,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北京从2017年起,高考英语将采用计算机化考试,英语听力一年两考,2021年,高考英语还将增加口语考试。
马陆亭认为,英语能够实现一年两考是因为当前中国英语考试比较成熟,而其它学科目前暂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英语本身是一个标准化考试,国外gre、托福等入学考试也都有尝试,比较成熟。
《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刚刚公布的天津高考改革方案中指出,将创造条件逐步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探索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录取模式。
天津市教委主任王璟指出,从明年2017年开始,在录取批次中,要合并本科一批a和b两类院校,统一为本科一批。同时,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进行招生。
关于减少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各地方案不尽相同,河北、江西、辽宁、贵州、北京等在内的多省份明确,将本科第二批次与本科第三批次合并为本科第二批次进行招生录取。上海和海南则提出,将合并录取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此外,海南还提出,从2020年起,录取批次仅设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马陆亭认为,这是各地根据自身教育资源及特点所做的选择,但是减少并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是大的趋势。
马陆亭分析认为,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高等教育处于多样化时期,百姓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社会经济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这几个多样化加在一起,要改变一种观念,就是比如某些学校三六九等级分得特别细,不分等是不可能的,分得太细也是有问题的。总的来说,这样的方案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
(1)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科目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时间安排在每年6月份。英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从2020年起,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任选3门)成绩构成。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3)从2017年起,实行高考英语笔试和听力两次考试。英语科目成绩取笔试和听力各两次考试中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成绩时,每门科目成绩分为五等21级。a5为满分100分,e计40分,两个等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按等级计分,考生在全市的排名很重要!
(1)每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分散在三年进行,学生一般只能报考一次。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再提供一次考试机会。
(2)等级性考试限参加当年高考的学生参加,考试安排在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的5月中下旬举行。每门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学生只能报考一次。
(1)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的高三学生第一次高考英语考试(含两次听力考试)在每年3月份举行,第二次高考英语考试(不含听力考试)在6月份统一高考时举行。
(2)从2020年起,高三学生第一次高考英语考试(含两次听力考试)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一起举行(每年5月中下旬),第二次高考英语考试(不含听力考试)在6月份统一高考时举行。
从2017年起,在津招生的高等学校,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分专业(类)或学科门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最多不超过3门)。考生满足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同一专业各高等学校的选考要求可能不同。
考生和家长可参考高等学校在浙江省招生选考科目要求,同一所高等院校在不同省份选考科目要求一般是一样的。
(1)确定选考科目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科目。
(2)考生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认识,对自己向往的专业有认识。高一结束就应该基本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
(3)根据自己要报考的专业确定选考的科目,从浙江、上海的情况看,选考物理和化学几乎可以报考所有的专业。在已经进行的两次等级性考试中,选考物理和化学的考生也最多。
(1)2017~2019年学校会对高三英语科目的教学进行调整,加快教学进度,确保考生在3月份有足够的准备参加3月份的英语科目高考。部分学生会选择先主攻英语学科,在3月的英语高考取得满意的分数,在后面3个月集中精力冲刺其他5门学科。
(2)2017年起,高一年级的教学和现在基本相同,高二年级开始语文、数学、英语固定班级上课,其他学科实行“走班制”,分为“物理班”、“化学班”、“历史班”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选考科目走班上课。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七篇】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向媒体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透露,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向媒体介绍了“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我国是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我国现在60岁以上人口为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
根据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50年将达到%,这对我国养老和医疗都会带来巨大影响。
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1,到20将下降到:1,2050年将下降到:1。老龄化也会使医疗保险支出面临更大压力。
尹蔚民透露,我国企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连续提高,由的月养老金人均700元,一直到现在人均超过元。
尹蔚民介绍,我国目前的退休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初期确定的,当时人口的预期寿命不到50岁。现在建国已经60多年,国情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的预期寿命已达70多岁。而我国的退休政策没改,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有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尹蔚民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
尹蔚民表示,经过中央批准以后,将向社会公开方案。这会有一个预告期,若干年以后再开始实施,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八篇】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中国退休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退休改革方案。在亲身体验了退休改革带来的变化后,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方案对于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就中国退休改革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带来的心得体会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退休改革方案的提出和实施是及时的。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政府提出了适应时代需求的退休改革方案,并迅速付诸实施。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决心和意识。退休改革方案的实施使退休人员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老年人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有了显著的改善。例如,过去退休金水平相对较低,难以维持正常生活,而现在随着政府提高退休金待遇的政策,许多退休人员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其次,中国退休改革方案注重了公平与可持续性。在实施退休改革方案时,政府坚持贯彻公平原则,确保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退休人员都能公平地分享改革成果。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入,保障了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举措使得中国退休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康,为退休人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公平和可持续的退休制度,老年人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关爱和福利待遇,让他们安享晚年,享受幸福生活。
再次,中国退休改革方案强调了多元化的养老方式。退休改革方案提出了多种养老方式,如养老院、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这些方式的出现,为老年人提供了选择的自由,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例如,一些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他们可以在家中享受家人的陪伴,同时通过社区的服务获得一些帮助和支持;而一些老年人选择养老院,他们可以在养老院里与其他老人建立友谊,共同度过晚年。这种多元化的养老方式满足了老年人不同的需求,提供了更好的生活选择。
最后,中国退休改革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尽管退休改革方案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一些地区的退休金水平仍然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需要进一步提高。此外,一些地方的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需求。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退休改革方案,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的投入,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综上所述,中国退休改革方案的实施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方案的出台体现了政府对老年人权益的高度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退休制度的改革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相信随着政府的努力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中国的退休制度将不断发展和完善,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保障。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九篇】
为贯彻执行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办法》(粤办发[1995]15号)精神,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机关工作人员收受礼品实行登记的实施办法。
一、收受礼品实行登记的人员范围:学校党政领导、党委委员、机关工作人员、各党总支、各二级学院(系、部)、教辅单位、后勤集团、产业集团等领导。
二、上述人员在国内交往中,对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馈赠,不论价值大小,均不得收受。因各种原因无法拒收而收受的礼品,必须登记上交。
三、礼品登记、上交的标准,按广东省的规定标准执行,即:上述人员在国内交往中(不含亲友之间的正常交往),每次价值按当地市价折合人民币200元(含200元)以上的,必须登记上交。
四、按规定须登记上交的礼品,自收受之日起(在外地接受礼品的,自回到学校之日起)一个月内由本人如实填写礼品登记表,并将礼品和礼品登记表一并上交学校党委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对上交的礼品要逐一登记、造册,妥善保管。
五、对登记上交的礼品,按如下原则进行处理:属耐用、高档消费品的,登记造册后要妥善保管,每年年终清理一次,由主管领导对礼品的处理作出决定,可作为办公使用或作价内部处理,也可公开拍卖。属于作为办公或固定资产使用的,应上交学校主管部门处理;属公开拍卖的',拍卖款应上交学校财务处。属一般性生活用品和不宜长期存放的物品,可由主管领导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处理办法,但也要实行登记,使用手续清楚。
党委办公室要自受礼人将礼品登记上交之日起一个月内,把处理情况告知受礼人,如有特殊情况,也不得超过三个月。
六、按规定应登记、上交的礼品在规定期限之内不登记或不如实登记上交的,由校党委、校行政或校纪检、监察部门责令其登记上交,并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
七、党委办公室应每半年向学校纪委、监察处反馈受理登记情况。纪委、监察处负责对这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本实施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与上级规定不一致的,按上级规定执行。
2024年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大全【第十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改革我市公务用车制度,规范公务用车运行管理,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鲁办发〔2015〕45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烟办发〔2016〕22号)要求,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烟台市委、市政府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和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积极推进廉洁型机关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制度创新、保障公务。改革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并适度补贴交通费用,从严配备定向化保障的公务用车。
2.坚持统筹兼顾、政策配套。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分级、分类制定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过渡、有机衔接,确保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政策措施的可行性。
3.坚持统一部署、分步推进。各级各部门按照省、烟台市和我市确定的改革方向和原则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市和镇街两级党政机关同步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按照中央部署有序推进。
4.坚持厉行节约、降低成本。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完成后,全市党政机关公务交通成本节支率不得低于中央规定的比例。
(三)总体目标。
2016年6月底前完成市和镇街两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按照上级部署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通过改革,实现公务出行便捷、车辆管理规范、交通费用节约、监管问责有效,基本形成符合市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二、参改范围。
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工商联机关,群众团体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下同)在编在岗的处级及以下公务员、参公管理人员和机关工勤编制人员,先行参加本轮改革。
鼓励市和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改革。确因工作需要。
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实物保障,但应严格规范管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莱州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旅游度假区参照市直部门参与本次车改。我市地税系统参加本级政府的公务用车改革。
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用车改革,待中央有关政策出台后另行部署。
三、主要任务。
(一)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
改革各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物供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符合规定的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及其他车辆。改革后,市级党政机关处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在莱州行政区划范围内普通公务出行,自行选择公务出行方式,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不再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
接。
(二)合理确定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标准。
按照节约成本、保证公务的要求,全市公务交通补贴划分5个补贴层级,并执行统一的补贴标准,每人每月的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县处级正职1040元、县处级副职960元,乡科级正职650元、乡科级副职600元,科员办事员和机关工勤编制人员500元。
允许参加车改单位从本单位公务交通补贴总额中划出一定的比例进行单位统筹,用于解决不同岗位之间公务出行不均衡问题,统筹资金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具体管理办法,由各单位自行制定。
党政机关公务交通补贴属于改革性补贴,统一纳入全市各级财政预算,在交通费中列支、按月发放,用于保障公务人员普通公务出行。
(三)妥善安置司勤人员。
予以保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市财政等部门组成工作组,负责指导参改单位做好司勤人员安置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四)公开规范处置公务用车。
一、规范透明、避免浪费的原则,创新处置方式,公开招标评估、拍卖等中介机构和交易平台,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处置工作要按照封存停驶、鉴定评估、移交车辆、公开拍卖、收入上缴、核销账务六个步骤进行,防止甩卖和贱卖现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处置收入,扣除有关税费后全部上缴国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参改车辆的处置收入,按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一)加强定向化保障车辆管理。
规定执行。除核定的17个执法执勤部门[涉及我市的有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纪委监察、市场监管、农业(含畜牧、农机)、林业(含森林公安)、海监和地税]外,对具有行政执法职能部门的执法车辆,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跨部门的综合执法车辆平台进行集中管理,逐步探索社会化监督的有效形式和具体办法。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应当喷涂明显的统一标识。改革前未配车的单位,改革后亦不得增配车辆。
1.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市级党政机关按照从严控制总量、集中管理、统筹使用的原则,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在符合公务交通成本节支要求的前提下,市级和镇街两级党政机关共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共119辆,其中市级保留85辆,镇街保留34辆。市级和镇街党政机关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的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处根据上级车改政策要求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每个镇街保留机要通信和应急车辆2辆。
对特别重大抢险救灾、事故处理、突发事件处置等不可预测的特殊事项,各主管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在应急预案中制定特殊情况下公务用车保障办法。
政局核定的一般执法执勤用车编制数的70%保留。在中央确定的执法部门之外,拥有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执勤职能、具有专门的执法执勤机构和人员、需要经常性外出开展执法执勤工作的其他部门[涉及我市共有10个部门,具体包括国土、住建(含规划)、城管、交通、文化、卫生、环保、安监、物价、劳动监察],其执法执勤车辆应严格配置在一线岗位并严格控制总量,按市财政局核定的执法执勤车辆编制数的60%保留。在从严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跨部门综合性执法用车平台并于两年内到位。鼓励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根据实际情况选配专用摩托车作为执法执勤交通工具。
3.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全市可保留特种专业技术用车18辆,其中我市涉及的中央确定的17个执法部门可保留14辆,其余4辆为一般部门的特种专业用车,目前尚未配备,由机关事务管理处统一分配。
4.调研和接待用车。调研、接待等集体公务出行用车,原则上以社会化方式提供。确有特殊要求、无法通过社会化方式提供的,可适当保留部分车辆,以中巴车型为主。我市共可保留2辆调研和接待用的中巴车。
(二)严格财务管理。
量和职务核定补贴数额,待应取消车辆封存、上交后按月发放。各镇街和市直各部门(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公务交通补贴发放,不得擅自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三)加强公务用车监督检查。
把公务用车配备和运行维护费用、交通补贴发放、车辆处置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及政务公开范围。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特殊用途等理由变相超编制、超标准配备公务用车,不得以任何方式换用、借用、占用下属单位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车辆,不得接受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赠送的车辆,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用途使用或固定给个人使用执法执勤、机要通信等公务用车,不得以公务交通补贴名义变相发放福利。公务人员不得既领取公务交通补贴、又违规乘坐公务用车。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切实保障公务出行。
鼓励公务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市机关事务管理处要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完善出租车市场化运营管理方式,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部分汽车租赁公司,发展适合公务出行的市场化交通定制服务,增加社会化交通供给。及时解决公务出行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改革后公务出行得到有效保障。
五、做好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政策性强、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严格工作纪律,明确工作责任。根据《莱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莱州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莱政办发〔2015〕2号)精神,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成员单位的主要职责是:市发展改革局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事务和综合协调工作,负责牵头拟订全市公车改革实施方案。市机关事务管理处负责党政机关取消车辆的处置以及保留的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其他车辆的编制核定和配备使用管理工作,会同市财政研究拟定相关配套政策。市财政局负责执法执勤用车改革以及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测算、制定和发放等方面的工作,研究拟订相关配套政策,按照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办法规定,办理已处置车辆的账务核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司勤人员安置等方面的工作,研究拟订相关配套政策。市编办负责参改单位和人员信息审核等工作。市审计局负责对公务用车改革全过程进行监督,并将改革后公务用车配备和运行维护费用、交通补贴发放、车辆处置情况等纳入日常和专项审计监督。市国资中心根据市车改工作部署,负责国有企业公车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研究拟订相关政策。
各镇街和市直各部门(单位)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或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单位)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各镇街和市直各部门(单位)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须报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加快实施推进。
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工作机制,周密制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时限要求,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改革任务,要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证改革顺利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各级各部门可结合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模式,确保高效便捷地开展各项工作。
(三)加强舆论引导。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涉及到深层次的利益关系调整,要切实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广泛宣传解读相关政策规定、典型经验和成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使广大公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了解、支持改革,努力为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可。
下一篇:写西湖的景色实用汇总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