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精选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一篇】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把一个自然的人培养成一个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符合社会规范准则的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材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手段,中考高考越来越多的受到教学目标的控制和调节。实施素质教育也从“单一的教学目标”逐渐向“多重教学目标”转变,既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又要适应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需要。
一、问题意识与觉悟。
教学效率低下,教学目标不明:为了讲课而讲课,为了纪律而管人,甚至教材的作者也不明确。讲教材,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不切实际,偏离大纲;毕业班制做习题对答案,无目的。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考试的变革:学在课内,考在课外,命题指向。
教改是实现学校可持续。
第一文库网。
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学校超常规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学校而言,不改革,学校就没有后劲就没有希望;对教师而言,不改革,教学方法就难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变化从而受学生欢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就难以提高。教育方针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
二、实施课程改革与认领改革任务的觉悟(目标教学法的含义)。
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和主线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教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这种方法的突出特点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确立以理论为实践服务的指导思想,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期待心理,倡导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性,并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这种教学法认同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去寻求实现目标的最短路径。
其理论依据是“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理解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基础知识和能力倾向各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学习集体(班级授课制)为前提,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精编和结构化,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适时形成性评价(反馈),为不同的学生设计“矫正学习”或“深化学习”,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掌握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尤其是教学方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目标教学法就是建立在这一理论与模式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教学法。(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实施目标教学法的前提是科学的拟定教学目标。
1、目标的来源:课程的目标、课程标准;
2、目标的确定、描述与表达。知识层:了解(辨认、知道、复述)理解(描述特征、区别与联系)掌握(迁移、运用)灵活运用(选择、判断、用目标要求的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综合运用)。非知识层:感受、经历和体验。目标的制定:不同的学生智力类型、不同的`学生基础、不同的学生爱好,全面、科学、分层次制定目标。
实施目标教学法的关键是采取有效的策略让学生逐步接近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要在目标的驱动下,思索一系列核心问题:对于目标而言,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那条路是捷径?用什么方法最凑效?例子: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重要性,信息及其载体。不可忽略的环节是反馈和矫正。杨思的经验,杜朗口无不体现重视这样的环节。
目标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制定目标----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矫正深化达成目标等几个阶段。
目标教学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强化了教学过程,注重教学质量和素质培养,能够大面积。
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在科学的教育制度下,他们将以现代人的素质去接受二十一世纪的挑战。
五、目标教学法的特点:1、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目标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从板书教学目标开始,到以目标测评终止,全过程以教学目标为“纲”,以教师和学生的一系列活动为“目”,纲举目张。2、目标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前,应根据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理清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并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各知识点单元教学前,需预先告知同学们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一种对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从而形成一种期待心理,做到有备而来,避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盲目性,。
3、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反馈性测评与矫正补偿教学相结合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4、目标教学法先有展示目标的导向,中有提示性板书的控制,后有“启示”和“小结”的压阵。从而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6、堂堂课,堂堂清,不会形成知识的负积累,一般没有必要再布置课后作业。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六、目标教学法应遵循的原则。
1、目标中心原则。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特别是对于完不成的教学目标要及时补救,实现堂堂达标。
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并且应时时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即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通过议论、精讲、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4、优化原则。从上课伊始到结束,从教师的导到学生的学,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应合理搭配,体现出和谐、自然和优化。
5、反馈矫正原则。进行信息反馈,对残缺知识进行有效的矫正和补救,是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实现当堂达标的重要手段,体现了教学过程中交往和互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七.“目标教学法”教改的其它相关问题。
注意:
1、要注重能力培养,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集中表现在活化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的能力上,而且,更要表现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塑造人格上。
2、教师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科学拟定教学目标。目标教学法的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学目标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课前科学正确地拟定教学目标是实施好目标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课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深入钻研教材内容、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制定科学、全面、层次性的教学目标。
3、另外,目标教学法的课堂活动形式多样,活动面广,学生积极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突发事件会增多,非预见性因素层出不穷。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自己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
4、提倡“目标教学法”,并不是排斥其他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法,必须同其他教学法一起灵活使用,不是只要“目标教学法”就可以了。
5、“目标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一样,包括教法和学法。以往的教学实践比较强调教师的教法,少关注或忽视了学生的学法。其实,没有学生对学法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目标教学的成功。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努力让学生明白目标教学的要求,把目标教学模式下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变革作为一个必须认真研究和对待的课题提出来。
6、必须实现“目标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的整合、实现目标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现目标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和媒体的整合。
7、现在人们已经超越了对“目标教学”的认识,提出了“目标教育”的思想,这的确为目标教学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但这一认识仍然偏重于“教”,而没有给“学”应有的考量。同时,必须超越对“目标学习”的认识,超越仅仅把“目标教学”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看待,而应该把“目标教学”上升到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学习观念的更新上来。
八、深化拓展脚色内涵的觉悟。目标教学法追求结果,要求教师想方设法达到目的,这也正是我们太大附中提倡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需要责任心的支撑。学校有学校的工作目标,中层有中层的工作目标,课堂教学有课堂教学的目标。日常管理有日常管理的目标,只有为了实现目标勇于探索、乐于奉献,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地使命。学校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平台,造就相应的文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对目标的实现和完成。脚色是一种责任,不是地位和摆设,责任是一种使命,不是理性的计算与权衡。正是责任,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坚持,让我们在成功时保持冷静,让我们在绝望时懂得不放弃,因为我们的努力和坚持不仅仅是为了自已,还为了别人。教育需要一颗成熟的童心,找到自己的教育潜力,让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才华在自己的脚色中放出光芒。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二篇】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2.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轻与重并进行比较。
通过生活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通过学习、游戏、实践的过程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通过实践,用自己的方法比较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和生活相结合,选择合理的方法比较轻重。
一、情景导入。
(一)比一比。
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在讲台上都放了哪些物品啊?(生答)。
师:你们为什么能一下子判断出来呢?
小结:这是因为在平时生活中我们都拿过它们,所以可以直接凭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来进行判断。
(二)猜一猜。
老师这里有两个一样大小的盒子,里面放了不同的东西,你们能猜出哪个盒子重,哪个盒子轻吗?(学生猜测)。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不同的猜测,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两个物体的轻重呢?(生:用手掂一掂、拎一拎、天平称、跷跷板等)。
师: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今天我们就一起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轻与重吧。(出示课题: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掂一掂。
告诉大家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请学生上来掂一掂,得出答案)。
师:米老鼠给我们大家准备了很多礼物,等会儿我们也用“掂一掂”的方法来任选两样物体比一比轻重。
现在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气球、生梨、苹果和矿泉水,每个小组可以任选其中的两个物品用掂一掂的方法比一比轻重。(要求:每个小组的小朋友任选两样物体来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
和()比()比()重()比()轻。
(请3~4个小朋友来说一说)。
师:在我们刚刚比较的过程中,哪个物品是最重的?哪个物品是最轻的?(气球最轻,水最重)。
师:气球的外表形状,为什么比较下来是最轻的?(因为里面是空气)。
师:物体的轻与重与物体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没有)。
师小结:比较物体轻重,不能只看大小,物体的重量与它的材质有关,大的不一定就重。所以用手掂一掂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比较轻与重的方法。
(二)拎一拎。
1.师:(出示课件)现在米老鼠这里有一堆梨和一堆苹果,它还用刚才掂一掂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你们看行不行?(不行,因为数量太多了,手上放不下会全掉在地上)。
师:那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可以想出其它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轻重呢?(同桌交流,生答:可以用拎一拎的办法)。
师:我们把苹果全放在红色的袋子里,把梨放在黄色的袋子里用手来拎一拎。(请2~3个小朋友上来拎一拎),并把拎的感受告诉大家。(梨的总重量要比苹果的总重量重)。
2.很多小朋友都想尝试下拎一拎的感觉,那就和你的同桌合作下,拎一拎谁的书包重,谁的书包轻,然后把与同桌合作的结果告诉大家。
3.学生交流。(我同桌的书包轻,我的书包重)。
(三)吊一吊。
1.师:老师这里的梨和苹果差不多重,用手好像估测不出轻重,你有什么好办法来比较出它们的轻重吗?(生:用天平秤来称一称)。
师:这个办法不错,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工具的时候还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用橡皮筋吊一吊来比较轻重)。
师演示:应该看哪一段的长度?(橡皮筋的长度)。
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橡皮筋拉伸的长度。
2.比较矿泉水和生梨。
师小结:在同样的橡皮筋上所吊的物体越重,橡皮筋拉得越长。
三、观察实验,比较轻与重。
1.师出示媒体: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谁能想个好办法将这些东西从轻到重摆放整齐?(小组讨论交流)。
(1.用手估测,2个2个比较;个2个吊起来比较;3.把这5种物品全都吊上去)。
师:哪种方法会比较方便?(全吊上去)。
师:其实,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已经可以猜出谁是最轻的。(海绵)谁是最重的。(吸铁石)。
2.学生动手实验证明,并记录结果(从轻到重)。
填写在书上的表格内。
3.学生交流。
把5件物品都挂在橡皮筋上,橡皮筋拉得最短的就是最轻的;橡皮筋被拉得最长说明这个物体最重。
4.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要看橡皮筋的哪一段长度?
四、知识拓展。
1.出示课件:小朋友都玩过跷跷板,当跷跷板停止晃动,像现在这样时,你能说出谁比较重吗?为什么?(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所以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如果他们两人一样重,那跷跷板两边的高度会怎样?(一样高)。
2.师出示图片。
师:你从这幅图里看懂了什么?(2个苹果=4个香蕉;1个苹果=2个香蕉)。
师:要使跷跷板两边的重量不一样,你有什么好办法?(生答)。
师:如果再加1个苹果,那右边要加几个香蕉才能使它们一样重呢?(2根香蕉)。
3.课后拓展练习。
12×4=48(瓶)。
6×8=48(瓶)。
(一样重)。
师:有时候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重量。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2、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3、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
会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课件。
一、新授引入。
学生交流。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较物品的轻与重。
二、新授与探究。
探究一:直接观察。
1、气球和苹果比。
2、小胖和小亚比。
师:你知道这个苹果与这个气球比哪个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
师:小胖和小亚比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直接凭经验来判断。苹果重,气球轻。
根据图片看出小胖重小亚轻。
探究二:动手操作。
1、比较下列物体的轻重、书上第42页中的2橡皮、吸铁石、小汽车等。
为学生提供学具,动手操作。
2、验证比较结果:可将这些物品悬挂起来。
之后小结方法掂一掂等方法。
师:数学书和文具盒比谁轻谁重?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比的?
师小结:我们可以用方法来比轻重。
探究三。
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三、练习与巩固。
练习一。
1、判断轻重。
棉花和小铁球。
西瓜和葡萄。
冰箱和电话。
练习二。
生:12×4=48(瓶)。
6×8=48(瓶)。
答:一样重。
师小结:比较物体的重量,我们还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来判断。
练习二。
小组活动。
请小朋友把带来的物品,用今天学习的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来比一比它们的轻与重。
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
四、本课小结。
比较物体的轻重,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看一看、掂一掂、算一算……来比较。
课后习题。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p42。
1、认知目标:通过实物的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认识物体的轻重。学习简单的比较物体重量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实物的操作,学习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游戏的过程,激发儿童对轻重比较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或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通过亲身体验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一、情景导入。
猜物体的轻与重。
师:小朋友,今天你们带来了好多好玩的玩具,那让老师看看有哪些啊?
生:小汽车、变形金刚等。
师:那现在老师手里的这两样玩具哪个重?哪个轻呢?(随机拿取学生手中的两样玩具)。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轻与重的关系。
板书:轻与重。
二、探究新知。
(一)用观察(眼睛)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师:现在让我看一下,小巧和小胖在干什么?
生:玩跷跷板。
师:你们看一下,谁重谁轻呢?为什么?
生:肯定是小胖重,小巧轻。小胖的一边已经跷下去了,而小巧跷到上面去了,肯定是小胖比小巧重。
师:你们这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得出的?
生:看。
师:你们真聪明,有些物体可以仔细观察比较,用眼睛就可以观察得出物体的轻与重。
(二)用手掂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出示小亚手拿气球和苹果的图片。
师:你现在能告诉我们小亚手中的物体,哪个重、哪个轻吗?
生:气球轻,苹果重。
师:好,现在老师拿来了这两样玩具,你们能告诉我哪个重,哪个轻吗?(从学生带的玩具中拿两样差不多大小的)。
生:右手重,左手的轻。
师:到底是不是呢?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得出呢?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的方法。
师:好,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
师:拿出两样不同大小的玩具,请学生猜一猜、试一试,哪个重、哪个轻?(注意老师拿的时候,大的轻、小的重)。
小结:比较物体的轻与重,有些物体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眼睛)直接就可以得出,有些物体可以通过用手掂一掂的方法得出,不能光看大小就来判断谁重谁轻。
三、巩固练习。
(一)比一比。
1.请学生看物体,告诉同桌的好朋友,谁重谁轻?
2.老师出示一些比较容易看得出轻与重的物体,例如一本书和一个骰子等。
(二)猜一猜。
1.请学生相互之间拿出自己的小玩具,交叉进行比较轻与重。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拓展新知。
(一)用橡皮筋比较物体的轻与重。
1.出示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
师:你们看一看,那样物体最重、最轻?
师:你们知道小丁丁是怎么比较的吗?出示课件。
小丁丁用同样的橡皮筋将海绵、吸铁石、胶水、夹子、玩具车等挂起来。
师:你们说这个方法怎样啊?你们现在看着这幅图,能告诉我们谁最重谁最轻了吗?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组合作。
生:吸铁石最重,夹子最轻。因为物体越重,橡皮筋就会拉的越长,所以吸铁石最重。
师:请你们根据这幅图,把这些物体从最轻到最重排一下,填写表格。
2.小结:生活中,我们比较物体的轻重时,可以借助一些物体,达到比较物体轻与重的目的。
(二)小练习。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玩具也挂在橡皮筋上,进行比较。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对你今天的学习评价如何?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三篇】
小店街道二中攸丽芬。
有效的历史教学,就是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历史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实行有效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主体参与有效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成定论。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帮助。
3、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有能力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4、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把三维教学目标具体化,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如八年级中国历史《鸦片战争》三维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2、认识或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如《三国鼎立》的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深入解决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如:
1、东汉末年,群雄中曹操为什么能逐渐强大而统一北方?
2、为什么会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鼎立是怎样形成的?
3、如何评价曹操、诸葛亮等人物?第一个问题就是着眼于细节,问题的解决,既要引导学生比较,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会;第二个问题就是着眼于整体,问题的解决,要引导学生概括,抓主要信息;第三个问题着眼于情感和价值观。
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活动课教学,我们可以情景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激活想象世界、接受情景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历史的感悟和思维方法的学习,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学指导方法化。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指导: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它具有静态的性质,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教科书中大量的课文可看作是陈述性知识,从历史知识积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阅读识记。老师的指导主要是如何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记忆方法。
2、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也叫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它具有动态性质,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程序性知识对技能的形成具有定向作用,能直接指导技能的训练和促进技能的形成。教科书中程序性知识见于课文的“导读”“阅读提示”“思考?练习”以及“想一想”、“活动建议”的提示当中,更多的是没有见诸文字,全凭老师根据教材特点而定。
3、策略性知识的学习指导: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情景中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不同于圈画、讲解、分析比较等具体的学习方法,而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明确每次要从教科书学到什么,要利用哪些资源和怎样利用这些资源,要采用怎样的学习策略才能达到学习目的等。
攸
丽
芬
小店街道二中。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
小店街道二中。
攸丽芬。
新课标所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密切相关的。这三个目标是有梯度的,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层层深入,并最终达到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三个环节中,最关键的是“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目标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在“过程与方法”中得到体现。
历史是一门最生动、最真实、最精彩的课。它记载了人类艰辛而神奇的生命历程,展示了以人为主体的时空长廓;演绎了事物与事件的纷繁美丽,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历史本是一个过程,没有过程就没有历史;历史教学也是一个过程,没有过程就无所谓教学。对于渴望知识,想了解人类发展轨迹和奥妙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门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学科。然而,我们大部分的学生虽然喜欢历史,却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问题存在于传统的重分数、重结果而不重视以人为本的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历史课标没有对历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作出具体要求,师生应根据“课程目标”中有关“过程与方法”的总体目标,参照“教学活动建议”,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不同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首先要遵循程序问题,按程序学习,能够节约时间,容易使学习行为达到熟练化、自动化。所以学习的一般过程离不开学习、运用、巩固、总结等环节。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真正的主人。要摆脱以往教学中学生只有学习,而没有运用、巩固、总结机会的旧模式,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学习的效果。
其次要遵循原则问题,即人们在学习中应该遵循的准则或要求。这一要素具有以下特点:较之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方式具有概括性、抽象性的特点;是人们主观提出的要求,具有规范性、主观性的特点;学习原则既可以涉及整个学习活动,也可以涉及学习活动的某一环节,因而具有层次性的特点。
再者要遵方式问题,指的是完成学习任务所采取的具体途径、形式和方法等。我们建议历史学习的一些基本方法应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等。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应多层次、多方位地创造有利的教学条件,如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提供多种辅助性教学材料,以利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特别要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完成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科学知识的方法,所以以上概述的学习方法的四个要素的动作执行者都是学生。如“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的学习内容,就可以使学生“通过查阅报刊杂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进行社会调查等形式,了解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并从中学习收集资料、社会调查等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实施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学习并学会学习的过程。
小店街道二中。
攸丽芬。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核心是人的发展,三维目标是交融互进的,三维目标不是均等存在的,我认为新课程中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一个理论创新点就是三维目标,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从新课程来看,就是落实三维目标。就历史教学来说,有效的历史教学,就是经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使历史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并亲历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那么有效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
一﹑参与有效化,重要的是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首先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有情绪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个温暖的、学生能彼此接纳的和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2、教师要学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额外助。
3、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教学目标具体化。三维教学目标必须具体,才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三、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提炼问题给学生,还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实践化。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实践的过程,正如新课程所指出的历史是体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验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体验实践。历史体验实践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如活动课教学,引导学生参与、思考、激活想象世界、接受情景的情感熏陶,同时完成了对历史的感悟和思维方法的学习,在评价时对情感的表达进行反思,使情感的表达更加准确,更加具体,更加生动形象。
五、教学指导方法化。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论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
六、教学评价多元化。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中,我们教师可能最关注的是教学评价了。因为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和教育得以真正实施的有效保障。教学目标的多维决定了教学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过程与方法。
攸
丽
芬
小店街道二中。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四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夸”“夺”两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认读、书写生字,熟悉课文。
3、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识字的能力,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正确、规范地书写“夸”“夺”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自主、合作、交流。
一、激趣导入。
4、齐读课题:25成功的路。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标号自然段序号。
2、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是谁走向成功的路了吗?
3、小朋友们都听得很仔细,那么你觉得老师刚才读得怎么样?
5、出示学习提示:我能在6分钟内完成。
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看谁的方法简单又巧妙。
给生字找朋友。
6、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学生互相检查,教师深入小组内了解情况。
三、全班反馈交流。
师:谁愿意将你认识的生字朋友介绍给我们大家认识?指名上台挑选自己熟悉的生字卡片,在全班孩子面前拼读。读完后学生将卡片贴在黑板上。
1、学生齐读生字。
3、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名字,现在,这些调皮的生字宝宝又来到了咱们的大屏幕上,请看,还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指名读后齐读。
4、指名读,集体评议: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然后齐读、小组赛读。
5、分别出示以下三句:白马驹、黑马驹和红马驹,是三个亲兄弟。他们长得一样强壮,都想长大成为一名赛跑冠军。
只有红马驹毫不松懈,不管刮风下雨,不管严寒酷暑,每天坚持锻炼。
在运动会上,红马驹奋力奔跑,像插上了翅膀一样,超过了一个又一个对手,终于夺得了金牌。他成功了!
四、指导写字。
1、大屏幕出示田字格中的“夸”“夺”字。
小朋友们看,这两个字不仅要求我们会认,还要写漂亮。比比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请小朋友再仔细观察,怎样把这两个字写漂亮呢?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教师师范书写,学生评议。
4、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
5、学生写几个后,跟同桌互相比一比,写得好的表扬,不好的就帮他指出来,然后再写几个更好的。
6、学生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集体评议。
五、当堂训练。
小朋友都希望成功,那么我们从小就要掌握很多的知识。你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了吗?老师为你们每人准备了一张训练卡,赶快拿出来,以最快的速度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作业,做完后小组长收起来)。
六、全课总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本课的生字朋友,还学会了正确、流利地讲《成功的路》这个故事,大家都学得很成功,只要大家坚持不懈,你们一定都会走向自己的成功之路的!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五篇】
知识与能力: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既没有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没有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六篇】
新课程标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这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着显著的区别。
新课程标准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这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描述。使素质教育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例如:
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感受市场经济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历史课程标准》)。
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认识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互关系,形成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地理课程标准》)。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危害。(《数学课程标准》)。
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课程标准》)。
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创作的乐趣和喜悦,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艺术课程标准》)。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七篇】
有老师给我留言说道:“我看了课程设计的录像,也看了一些专家的文章。可是,当我打开课本时,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设计?我该怎么办?”这位老师的感受是真实的,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这种感受让我想起思维转换的艰难。
每天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也会这样的感受吗?在听我们的讲课后,他们还是没有记住史实或没有掌握相应的能力,我们就会做一些简单而错误的判断:“你们怎么没有悟性?你们是不是没有集中注意力?”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句话不是口号,是一个全新的课程视角。当我们将教学的中心放到学生那边时,我们的思维转换就开始了。但要完成这个转换,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说明:
第一,课程与教学的中心从教师转移到了学生,从课本转移到了学生发展。过去,一个好历史教师的标准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说会道。现在,教师如果仅仅能说会道只能反映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并不能体现新课程对教师的全新要求,这个全新要求就是:教师除了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教学设计、课堂机智、个性化指导、多样性评价等等专业能力,这是很多老师感到适应新课程难度较大的重要原因。
第二,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素养。如果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不甚了解,对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态度一无所知,那么,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呢?如何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呢?与新课程联系最为密切的心理学理论是建构主义心理学和多元智能理论,这些是心理学的新进展,教师的心理学基础还应当有三部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第三,新课程的学生观所指的学生不仅仅是作为整体的学生,而且还有作为个体的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有清晰的了解,知道他们的个性特点、情感态度倾向、价值观取向、能力倾向等等。同时,要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教师再也不能用这样的语言来对待学生,“别人为什么做得好,而你却不行?”“大家都能够用正确的态度看待秦始皇,你为什么不能?”这些语言都是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我们应该用尊重个体的原则,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第四,教师要清楚的知道: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灌输是完全不同的。为什么教师适应新课程那么难?这是因为教师不是听过专家的`讲座,就能够去课堂上的。教师必须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并在“做中学”,才能逐步体会并掌握课程设计能力,这需要教师有很大的耐心。同样,学生能力的形成也不容易,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而且有的学生适应能力较强,掌握得快,有的则比较慢,这是发展心理学的基本规律。教师不能说:“为什么人家行,你就不行?”
第五,从能力的内核来看,学生能力的发展之核心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传统的思维模式是记忆型的,具有封闭、稳定的特征。现代的思维模式推崇独立思考,完全是能力型的,它具有开放、活跃的特征。从能力的外在行为来看,自学行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礼记•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教师如果把自学能力培养好,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第六,从教师的知识观来看,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结论性知识的灌输,这是稳定的计划经济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今天,社会发展迅速变化,市场经济需要个人独立面对很多困难。那些多少年固定的知识所起的作用正在降低,不断吸收新知,不断更新知识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这个要求首先需要教师具备学习新知的能力。此外,教师过去叫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经过不断咀嚼,逐步形成的结构两良好的、封闭的知识,而社会需要的是学习结构不良的、开放的知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读书很多却不能适应社会,而有的人读书不多,可是在社会上经历磨难后却能形成很强适应能力的原因。
第七,从教师的思维模式来看,传统教学因为重视讲授,所以不注重过程性、操作性。历史教师大多知道中国人在古代就不重视技术,对操作层面的知识不仅缺乏,而且鄙视。这是近代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之一。现在新课程的难题摆到了我们自己面前,当我们面对操作性极强的“过程与方法”这个目标时,老师们都很难适应,这也很正常,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面对困难,尽快转换我们的思维模式。
新课程需要新思考,新课程需要新体验,新课程需要新的行为方式,让我们从自己做起。
三维目标教案大全【第八篇】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学习)。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而且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而且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定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的内核,是我们从传统教学中应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教与学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故此失彼,而应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