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事迹摘抄【优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雷锋事迹摘抄【优质4篇】”的公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雷锋事迹摘抄【第一篇】

1962年9月,《人民日报》军事记者连云山来到抚顺,抚顺市委秘书长告诉他,刚去世一个月的雷锋做了很多好事。

第二天,时任抚顺市委书记的沈越也向连云山提起了雷锋,并邀他到礼堂去听宣讲雷锋事迹的报告会。报告人是军人俱乐部主任陈广生,连云山和自发前来的听众都听得声泪俱下,这时,雷锋的影响还局限在小范围内。

连云山觉得雷锋与成千上万的英雄不一样,他是和平时期军队的英雄,应该在更大范围宣传。他到雷锋生前的运输连去了一趟,看了雷锋的遗物和厚厚的几本日记,并且找汽车班的同志座谈。大家都非常敬重雷锋,谈了不少,只有肇事司机乔安山低着头,始终不说话。连队干部说,出了恶性事故,检查还检查不过来呢,还宣传什么?

原来,1962年8月15日上午10点多,雨后路滑,雷锋和战友乔安山一起出车,战友驾车时不小心撞倒了两米五高的晒衣服的木杆,木杆正好砸在正在前面指挥的雷锋头部。这虽是一个偶然事故,但有人认为这是忽视安全的恶性事故,工程兵被通报批评了。

这时,北京有人打电话叫连云山赶快回去。临走时,连云山交代驻军事记者佟希文赶快采写雷锋的稿子。佟希文也有这个打算,但工程兵军务部门就是不让宣传这起恶性事故。连云山就跟佟希文说:“我们宣传的是雷锋的事迹,不是事故。你再去采访,尽快把稿子发给我……”

早在1960年冬天,前进报社在来稿中就发现了雷锋这个典型,佟希文和同事李健羽在雷锋入伍10个月时曾采访过他。1961年5月,李健羽再次去抚顺,采写了《好战士雷锋和红领巾》。1962年2月,雷锋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他的报告引起了强烈反响,工程兵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的称号。佟希文和李健羽采写了有关雷锋的通讯《党的好后生》。于是,当时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决定将这篇通讯印发部队,并将标题改为《的好战士》。

因为有一系列跟踪报道的基础,关于雷锋的稿子很快便出炉了。这篇稿子由佟希文执笔,任《人民日报》驻辽宁分社记者雷润明补充,时任《人民日报》驻辽宁分社社长甄为民最后定稿。由于北京方面催得急,他们便一面定稿一面用电话传稿。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复了工程兵授予运输连四班“雷锋班”称号的决定。1月18日,党委作出了关于学习雷锋的决定。当时《辽宁日报》发表了署名霍庆双和波阳的雷锋长篇通讯和雷锋日记摘抄。

连云山收到稿子后,迅速把雷锋的长篇通讯编完,送总编室张潮主任审阅,同时作了口头汇报。张潮认为很好,答应拿出两个整版。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李庄也表示同意。1963年2月7日,《人民日报》同时在一版、二版和五版编发了有关雷锋的文章和雷锋日记摘抄,并加了编者按和连云山写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一共两个半版全部给了一位普通士兵,这在《人民日报》尚属首次。

这时,总政宣传部某副部长责问连云山:这篇报道为什么不送审?雷锋的死和的死能相比吗?这个被砸死的战士,你拿出两个半版来宣传,他的事迹超过、了吗?如果再发生战争,再出现和,你拿8个版宣传吗?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人民日报》军事宣传交给你,你不仅不把关,还支持,你是失职行为!连云山回答:“我认为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是优良传统的发扬,他是英雄模范中的一个典型。你这个批评我想不通,我没有做错!”

连云山认为雷锋的稿件特殊,送总政宣传部审,很可能要被“枪毙”掉。总政宣传部向《人民日报》通报,要给连云山处分。可张潮、李庄表示,处分连云山,我们坚决不同意。他们认为发雷锋的通讯是他们的责任,让连云山不要有顾虑,一切由他们负责。

总政宣传部专门派调查组到雷锋家乡调查,取回七八条“虚夸”的证据,说雷锋童年流浪时的很多事情不真实。随后,总政宣传部召开了首都新闻单位参加的会议,点名批评《人民日报》和连云山对雷锋的宣传不把关,以致宣传了一个因车祸而死的战士。同时说新闻单位要接受这个教训,不要再发生这样的错误。连云山当场表示,我认为没有一个地方虚夸。

总政宣传部要求调动连云山的工作,《人民日报》还是不同意。张潮表示是他签的字,你们没有权力给连云山处分。由于《人民日报》社对连云山的坚决保护,撤职的处分一时搁浅。

当时,连云山的爱人郭某在团中央机关刊物中国青年杂志社工作,连云山的遭遇传开后,大家都忿忿不平。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中国青年》编委会最后决定:编辑出版一本“学习雷锋”专辑,拟请主席为学雷锋活动题词。不过,据笔者采访考证,此前,就向请求过为雷锋题词。

很快,提笔在三张印有红色竖线的信纸上分别写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并建议采用最后一次所写的7个字。公开发表时,涂掉了红色竖线。3月2日《中国青年》有关“学习雷锋”的专刊(第5、6期合刊)出版,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据考证,最先发表的并不是《中国青年》杂志,目前发现1963年3月1日的《新民晚报》第4版就刊载了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

从创作到传唱用时最短的“红色经典”

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5、6期合刊推出了有关“学习雷锋”的专刊,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同时也发表了的相关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报》等头版头条同时发表了主席的题词。于是,学习雷锋的活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当天上午,战友文工团团长晨耕、政委王引龙召集全体同志传达了《报》上有关主席的题词,并说下午天安门有游行,全团要去参加宣传活动。散会时,时针已接近10时了,许多同志提议说:“我们是文工团,下午游行应该有首歌。”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歌队副队长、作曲家娄生茂和词作家吴洪源。

在团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叫“大事件不过夜”,也就是说,宣传学习雷锋的音乐作品,必须在今天之内创作出来,并且还得宣传出去。娄生茂此时也正被雷锋的事迹感动着,便对吴洪源说:“你写词快,写个歌词吧!能在午饭前拿出来就好。”吴洪源高兴地说: “行啊,我试试。”

娄生茂原名娄盛茂,1945年入伍,曾任第十九兵团文工团乐队队员,1950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专修班学习,后历任军文工团乐队指挥,战友文工团歌队副队长、创作员等。他先后创作了千余首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人民军队、反映美好生活和部队建设风貌的精品力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官兵的喜爱。特别是他与战友们共同创作的、由萧华作词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开创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先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被称为传承党和军队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红色经典”。他的音乐语言朴素简约,饱含着蓬勃生机,蕴含着火与血的生活积累,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情感。

中午时分,食堂开饭了,娄生茂顾不得去吃,只是焦急地等着洪源送词来。说起吴洪源,那可是娄生茂的老搭档。他请吴洪源来写,完全是出于战友间的了解和信赖。

吴洪源比娄生茂小两岁,是北京海淀人。1949年,六十三军围困北平时,在海淀一带挖战壕。这时,一批文化高、思想进步的高中学生参了军。吴洪源与10多个学生一起补充到娄生茂所在的六十三军文工团。从那时起,他们就开始联袂创作歌曲。围北平,打太原,进朝鲜,在烽火和硝烟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8年,他俩又一起从六十三军被选调到战友文工团。在娄生茂眼里,吴洪源脑子快、聪明,写词雷厉风行,不但能写,还是挺不错的男高音,能登唱。

吴洪源后来回忆说:“当时时间紧,任务重,还要给谱曲的同志留下充足的时间。我急忙回到自己的小屋,找出《雷锋日记》、当时的报纸和其他资料,苦思冥想。虽然很受感动雷锋的精神,也学了不少,可是突然要写个歌的话,好像脑子里还是不行,抓不着头绪,那么多材料写什么呢。怎么办呢?最后在脑子里忽然蹦出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蹦出了一个‘榜样’两个字,说题词不就是让我们学他,当他做榜样嘛,有了榜样了好像我就抓住个东西,于是有了主题‘学习雷锋好榜样’,――学习哪呢,就把报纸的那些东西搜集起来,编了那么四条,学习这个、学习那个,把它整个的雷锋精神概括,大家从这几方面来学。”

雷锋事迹点燃了吴洪源的灵感,沉积的诗情再也压抑不住,一下迸发出来。其实,当天上午,他一口气就写成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和《雷锋进行曲》两首歌词,尽管最后只有前一首打响。娄生茂拿到歌词,非常高兴,马上仔细研读起来,吃饭时两眼也没有离开歌词。他在想这首歌一定要有普及性、群众性,部队战士能唱,地方群众也要能唱,绝对不能“洋”,必须是民族风格,而且气势要浩浩荡荡,高亢有力。“向雷锋同志学习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总理这富有韵律的题词给娄生茂谱曲以极大的影响。娄生茂觉得,总理的这寥寥数语,生动鲜明地刻画出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形象,手握钢枪、巍然屹立的普通一兵雷锋分明就矗立在眼前。

这时,娄生茂又想起了《满江红》的调子,慷慨激昂又不乏气慨。对了,就照这个风格写!开头庄重一些,后面有些优美的“彩儿”,最后加强力度……娄生茂仿佛和部队一起高唱进行曲走在大路上,情绪高涨,边谱边唱,不到1个小时就完成了。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头到尾又唱了两遍,觉得可以了,就赶紧叫一位歌队队员抄在食堂门前的黑板上,一是让吃完饭的歌队队员试唱,二是请大家赶快提提意见。大家唱了几遍感觉很好,都连声说“行,行!”就这样,一首宣传歌曲诞生了,歌名就取自歌词的头一句。“那时条件还比较差,复制材料是用蓝色复写纸复写两三份,或刻蜡版油印几十份。可是,游行出发的时间定在两点钟,根本来不及,于是大家各自往纸上抄,人手一份。抄完后,正好也到了出发的时间。于是我们就开着车从驻地平安里上路了。车没开出多远,就被群众团团围住,想要看节目。没想到这首歌合唱队一唱,马上在群众中引起特大共鸣,人们纷纷向我们索要歌片,因为还没来得及印,就在车上给他们现抄。那个场面真叫热烈。”吴洪源在晚年谈起从驻地到天安门途中的情景显得有些激动。

当天下午,天安门前红旗漫卷,人海如潮,“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声此起彼伏。

金水桥畔,伴着手风琴雄壮高亢的旋律,战友文工团的成员充满激情地在进行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这是一首人们从来没有听过的新歌,歌曲气势激昂、琅琅上口,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周围的群众。看到这种情景,这首新歌的曲作者娄生茂、词作者吴洪源都喜出望外――真没有想到群众一下子就这么喜爱。在这种情况下,团里的领导立即指示歌队的同志分头向群众教唱。看教唱者们那颇有自信的神态,有谁会想到,《学习雷锋好榜样》才刚刚诞生两三个小时呢?

过了四五天,《人民日报》、《红旗》等杂志就发表了这首歌曲,一时间下至农村上至城镇,几乎全国都在唱这首歌。这首歌是吴洪源的作品中创作用时最短,而流传最广、传唱时间最长的一首歌,体现了群众的心声,是那个年代的声音,给群众情感找了一个爆发口。

10月,《学习雷锋好榜样》词曲在《歌曲》发表;接着由战友文工团首唱录音,中央及各地广播电台向国内外播放。随着无线电波的传送和军内外的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一歌开始妇孺皆知,人人高歌,极大地推动了学习雷锋活动的蓬勃发展。

1964年5月,在“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中,合唱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荣获“优秀奖”;25年后的1989年,在庆祝建国40周年“唤起美好回忆的那些歌”评选活动中,《学习雷锋好榜样》又被广大听众推举出来,再获“优秀作品奖”殊荣。

一首红歌激荡过几代人的心扉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何时,提到雷锋的名字总会肃然起敬。在他去世40多年后的2003年,他依然被群众评选为“20世纪中国十大文化偶像”,与鲁迅、老舍、钱学森等文化科学巨匠比肩而立。在建国60周年的2009年,、中组部、中央统战部、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总政治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雷锋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在他牺牲50周年的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学雷锋活动应常态化。

我们需要将雷锋的精神转化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社会实践,这将是善意和美德生生不息、永远延续的基础,也是中国迈向辉煌未来的基础。唱雷锋,学雷锋,做雷锋,神州大地上,高扬的雷锋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已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雷锋精神是一座巍巍的丰碑。在雷锋离开的日子里,无数的活雷锋在行动。

不朽的精神让歌声穿越岁月长久流传。吴洪源说:“《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我原本以为唱几年就会被淡忘了,但没想到传唱至今。我觉得这首歌能够长久流传,不是歌曲本身的魅力,更多的是人们把对雷锋的怀念和对雷锋精神的呼唤寄托在了这首歌里。雷锋这个榜样历经数十年没有被掉,是因为这个榜样人人都能学,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轰轰烈烈的瞬间壮举,而体现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奉献上。只要奉献精神不过时,雷锋精神就永远不会过时。”

“不管是螺丝钉精神还是集体主义,说的都是奉献精神。讲奉献是雷锋精神的实质。之所以当时人们崇拜雷锋,是因为战争年代已过去,没有机会去举炸药包、堵枪眼了,可雷锋的出现,告诉人们在和平时期做小事也能成为英雄。雷锋精神在当下的社会当然也适用,只是换了一种说法。集体主义就是现在企业提出的团队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就是爱岗敬业,踏实工作;螺丝钉精神就是岗位责任制,这些实质上都是一样的。”吴洪源说,只要人们把内心里向善的一面放大就是学习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曾在20世纪60年代催人奋进。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雷锋也有了不同的理解。吴洪源觉得,社会发展需要英雄式的人物,更需要做小事的普通人。“我参加过解放大西北,也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在别人看来经历很丰富,我则觉得一生很平淡,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做好了自己,顺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就够了。英雄只是少数,整个社会的发展还是要靠咱们这些普通人。”在吴洪源看来,人人心中都有雷锋,只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发扬雷锋精神。他期待,更多的人做“不发光的雷锋”。

雷锋事迹摘抄【第二篇】

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常常读到“发祥地”一词,这是讲文明产生的属地性,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从“发祥地”的涵义来说,抚顺具备孕育雷锋精神的历史积淀和现实条件,能够为雷锋精神的产生和弘扬奠定良好基础,最终使雷锋精神名声大震,成为全国人民所崇尚、学习的思想道德典范,并持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雷锋精神的摇篮

抚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在奔流不息的浑河岸边,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浑河文明。

近代以来,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抚顺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抚顺人民不畏强暴,奋起反抗,特别是1928年8月中共抚顺特别支部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开展了不屈不挠的反帝斗争。在此过程中,抚顺人民大无畏的民族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重要的精神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抚顺以“煤都”之名享誉中外。经过建设和发展,抚顺,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工业基地。抚顺的创业史、发展史,尤其是抚顺煤矿的百年历史,从实践和象征意义上都体现了“煤”燃烧自己、温暖别人的特性,培育了这座城市的奉献精神。

抚顺以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优越的现实条件,形成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如此丰厚的文化土壤,为雷锋从普通的士兵成长为道德的伟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而造就出“雷锋精神”这股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雷锋精神的圣地

在雷锋三年多的军旅生活中有二年多就是在抚顺度过的,因此,雷锋在抚顺度过了一生中最闪光的年华。雷锋自来到抚顺之日起,把自己当成抚顺市民的一员。雷锋把人民公社当成自己的家,把自己平时节约下来的钱送给和平人民公社。直到雷锋所在部队收到公社的感谢信,团政治部到连队了解情况,才发现了许多雷锋的感人事迹。

雷锋把抚顺人民当成自己的亲人。雷锋认连队驻地附近的一位军烈属张大娘为干妈,一有空就去帮她家干活;带病到建筑工地运砖,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的同志们就送感谢信给雷锋所在连;放弃休息时间,到抚顺李石寨人民公社万众生产大队和社员们一起翻地……在劳动实践中,他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和如火激情,真正懂得了“群众的力量能移山填海,只有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沧海一粟”,促使他形成“永远和群众牢牢地站在一起,为人类最美好幸福的生活而斗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雷锋把抚顺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1960年10月和1961年4月,雷锋先后被抚顺市望花区建设街小学(现雷锋小学)和本溪路小学(现雷锋中学)聘任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在这两所学校里,雷锋非常用心地辅导学生,向师生们传播毛泽东思想,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苦难童年和手上三块伤疤的故事,讲述邱少云等烈士的光辉事迹,还亲自动手帮助孩子们钉“节约箱”、“储蓄箱”。同时,雷锋也经常到营地附近的抚顺一中、和平路小学与师生们谈心,参加他们的主题实践活动。雷锋于1962年5月被共青团抚顺市委评为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雷锋既把爱心和美德留给了孩子们,其本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雷锋同抚顺人民建立了鱼水之情,抚顺人民给予了雷锋“人民代表”的信赖和荣誉。1961年8月3日,雷锋光荣地参加了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像他这样“一个给地主放猪出身的穷孩子,能够参加这样的大会,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感激”,这一天成为雷锋“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头顶着“人民代表”的光环,雷锋产生了“为谁活着、怎样做人”的人生思考,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信条。

在这短短两年多的劳动和生活实践中,雷锋经受千锤百炼,实现了“当一个好农民、好工人、好战士”的

誓言,书写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可歌可泣的历史。

发扬雷锋精神的先锋

抚顺人民喜爱雷锋,崇敬雷锋,早在伟人开启学雷锋热潮之前,就开始大力宣传雷锋事迹,倡导人民学习雷锋。1960年12月11日,《抚顺日报》在第三版上用一整版的篇幅刊载了介绍雷锋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和《雷锋日记摘抄》,并配发了编者按语,使抚顺人民加深了对雷锋的了解。可以说,抚顺是最早宣传雷锋精神的城市。与此同时,全国第一个学雷锋小组在抚顺诞生。1961年农历正月初一,雷锋带领抚顺市建设街小学的陆长占、李长宁、赵中权上街拣粪。雷锋耐心地给同学们讲解粪肥对农业增产的重要性和热爱劳动是人民的美德,用实际行动教育大家。不久,人们常常看到雷锋和孩子们活跃在抚顺各地做好事。同学们在雷锋因公殉职后的第十天,将这一组织正式称为学雷锋小组。这标志着抚顺又是第一个把雷锋精神付诸实践的城市。

1962年8月15日是个非常不幸的日子,雷锋因公牺牲了。按照当时的情况,本应该按事故处理,是不应该召开追悼大会的。可是,由于抚顺人民的强烈呼吁,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和上级有关部门破例批准在地方召开雷锋追悼大会。8月17日,中共抚顺市委、市政府为雷锋举行了历史上最隆重的追悼大会。当灵车经过抚顺望花大街时,各界群众近10万人自发地为雷锋送葬,这一场面在抚顺的历史上是从未有的。之后,中共抚顺市委有计划地在全市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10月,应抚顺人民的强烈要求,雷锋生前所在连在抚顺望花地区举办了简易展览。10月22日,雷锋生前所在团正式举办《雷锋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室》。不久,中共抚顺市委把《雷锋烈士生平事迹展览室》的展览复制两套,一套在市工人俱乐部展出,一套在所辖各县巡回展出,3个月时间内,观众就达28万人次。11月20日,抚顺市委第一书记沈越和书记处书记王怀义、陈建新、吕鸿安等领导参观瞻仰了雷锋烈士事迹,并共同题词:“全市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在抚顺的影响下,当时辽宁省9个市和12个县复制了12个大型展室和100多个小型展室展出雷锋事迹。这样,以抚顺为起点,雷锋事迹在全省传播开来。

在展览的同时,其他宣讲活动大力开展。1962年10月24日,团市委邀请雷锋生前所在部队的战友陈广生给全市1200多名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和革命故事演讲员作报告,并陆续到机关、厂矿、学校作了41场报告,听众达67900多人。抚顺人民广播电台从1962年11月19日到12月1日,利用每天晚上18点40分到19点这段黄金时间,请陈广生连续播讲雷锋生平事迹。

抚顺各界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学习雷锋活动。共青团抚顺市委、抚顺市总工会、抚顺市妇女联合会等群众组织都发出了开展学习雷锋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市青年、职工、妇女和人民群众向雷锋同志学习。在工矿企业开展了“学雷锋,见行动,增产节约打先锋”活动;在财贸战线开展了“学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活动;在学校开展了“和雷锋比童年,立大志”活动;在农村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做移风易俗好青年”活动。抚顺城乡届时展现出一幅“忆雷锋、想雷锋、学雷锋”的壮阔画面。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抚顺市委为了永远纪念、宣传和学习雷锋,在望花公园内修建雷锋烈士纪念碑、亭和雷锋事迹陈列室,把全市学雷锋活动推向新高潮。全市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地开展了学雷锋活动。工矿、农村、机关、学校和街道的基层单位纷纷组织学雷锋座谈会,座谈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全市通过报刊、广播、戏剧、曲艺等形式,具体生动地讲解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在学习和宣传活动中,雷锋精神日臻完美,凝结为一种精神力量,成为植根于人们心中永恒不朽的丰碑。

继承雷锋精神的典范

称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因为抚顺拥有“雷锋传人”的特殊群体。这个特殊群体,既有军人,又有普通的百姓,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继承雷锋精神,身体力行地发扬雷锋精神,彰显了雷锋精神的恒久魅力,使这座城市成为继承雷锋精神的典范。

雷锋生前所在团一直驻守在抚顺,45年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们都坚持用雷锋精神建团育人。2004年4月,现任雷锋班班长李桂臣带领3名战士出征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在近9个月的时间里,面对当地弥漫的硝烟、死亡的威胁、疾病的侵袭,时刻牢记“自己是雷锋的传人”,履行军人职责,被集体授予“联合国勋章”。在执行维和任务的同时,他们不忘作为雷锋传人的神圣使命,倾力播洒学雷锋的火种,向当地百姓讲述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悄然感动利比里亚人民,使雷锋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雷锋生前的老领导、老战友和辅导过的学生,如乔安山、戴明章、陈雅娟等,成为传播雷锋精神的使者,以亲身经历让人们对雷锋事迹感同身受;在“雷锋生前所在团”、“雷锋储蓄所”等10多个闻名的学雷锋先进集体,涌现出胡玉萍、邓凤兰、金竹花等百余名学雷锋先进个人及不同历史时期学雷锋先进典型,他们是学习雷锋精神的楷模,充分显示了雷锋精神培育雷锋传人的丰硕成果。

“雷锋传人”的特殊群体不辱使命,着力传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由先进典型的个体精神,发展成为英雄模范的群体精神,进而演变成为整个城市的精神主流,整个中国的精神财富。

发展雷锋精神的主导

抚顺肩负着不断深入挖掘雷锋精神的新内涵,使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独特社会责任。这一点,抚顺人民从未懈怠。45年来,正是抚顺人民通过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地学习、宣传、研究雷锋精神的实际行动,认真履行着传承雷锋精神的重要使命,使雷锋精神传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并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1964年,抚顺雷锋事迹纪念馆建成,随后,全国各地相继修建了几处雷锋事迹纪念馆。为了更好地发挥雷锋纪念馆的作用,抚顺先后3次重修雷锋墓,5次扩建和改建雷锋纪念馆。新改扩建的雷锋纪念馆是城市最耀眼的人文景观之一,是全省15个党史教育基地之一。雷锋纪念馆连同雷锋团、雷锋班、雷锋储蓄所等场所,形成“雷锋足迹”的人文旅游风景线,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普通群众到抚顺来参观、学习。1988年3月以来,抚顺雷锋纪念馆举办的“雷锋精神永恒”巡回展,先后在全国50余个城市巡展,观众达几百万人次,为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近年来,抚顺各界掀起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活动。其中,抚顺的中小学校和高校学雷锋活动在全省、全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起到了带头的作用。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常年坚持开展学雷锋活动,并在高校如何用雷锋精神培养大学生方面有所建树,被省教育厅誉为“辽宁省高校弘扬雷锋精神教育基地”。抚顺第二中学,常年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塑造新世纪学生形象,开展了“雷锋号教研组”创建活动。结合实际制定了学雷锋规划,做到“深入学习知雷锋、立足本职学雷锋、持之以恒做雷锋”的三步曲。此外,在每年关于雷锋的重要纪念日那一天,如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纪念日、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纪念日、10月10日雷锋担任校外辅导员纪念日、12月18日雷锋生日等,各有关单位都要组织相应的教育活动,以学习和缅怀雷锋。抚顺人民通过实际行动,表明坚定不移学雷锋、一心一意爱雷锋的恒久信念。

雷锋事迹摘抄【第三篇】

雷锋开始学习写日记的时间是1957年秋,在望城县委机关当公务员的时候,请教的第一个人是县委组织部的彭正元同志。

一天下午,在望城县委机关门口,雷锋面带笑容对彭正元说:“我想学一学写日记。”老彭说:“学习写日记,这是好事,我也在写日记。”接着他告诉雷锋:“写日记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与写作水平,也可以锻炼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雷锋也接着说:“写日记的好处确实很多,那日记怎么个写法呢?”“从写日记的形式看,有无标题的,开始就写X年X月星期X,还有一种有标题的,我喜欢后一种形式。因为日记有标题,就体现了这天日记的中心内容,看了一目了然。也便于今后归类整理。”老彭把自己写日记的体会和盘托出。

雷锋饶有兴趣地说:“还这么讲究啊!”并继续问,“如何才能写好日记呢?”老彭思考了一下说:“我觉得有几点注意的:一是不要记流水账式的,如记起床、睡觉、吃饭、上班、下班等,这个就没意思了;二是记一天中,有突出意义的事。选择一两件把它记全、记深、记好,不要面面俱到;三是记事时,可写自己的感受和见解,或者练习写景物,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雷锋听了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雷锋最早写的日记能够查询到的是在1958年3月,内容是“我学会开拖拉机了”。还刊登在《望城报》上。最后的1篇日记是1962年8月10日,也就是他牺牲前的5天。

1960年的下半年,沈阳军区工程兵部队工作组,在雷锋所在团了解到雷锋的苦难童年和先进事迹,还听说雷锋有日记。同年11月初,在沈阳军区工程兵召开的政工会上,党委常委集体接见了雷锋。政治部副主任王寄语特意要求雷锋把日记带到沈阳来。雷锋把自己的5本日记送来了。

王寄语连夜拜读,越读越感到惊讶,越读越感到雷锋了不起,一个普普通通的士兵,日记竟然写得这么好,不仅思想境界高,而且极富哲理性。他被雷锋的日记深深地打动了。第二天,他就安排专人对雷锋日记进行摘抄整理,而且要求按原文照抄,不许修改和补充。然后送给党委常委们阅读,大家反映强烈,非常赞赏。

《前进报》的总编辑稽炳前带着两个记者参加政工会,了解到雷锋事迹时,看到了雷锋日记。他们读后也很感动,稽炳前把雷锋的日记交给了报社党政组组长董祖修。1960年12月1日,《前进报》加编者按语摘登了雷锋的15篇日记。标题是《听党的话,把青春献给祖国―――雷锋日记摘抄》。这是雷锋日记首次在报刊上发表。雷锋牺牲5个月后,《前进报》再次比较全面地刊发了雷锋日记。

雷锋在参加工作的6年时间里,给我们留下了18个笔记本和108篇日记,记载着他从1958年3月到1962年8月10日的生命历程和人生感悟。应该说这是雷锋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经典。从1963年《雷锋日记》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到此后的几十年,先后进行了大约5次的修改、核实。

1963年2月,根据《人民日报》社长吴冷西的意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再次要求核实雷锋日记。《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都刊登了“雷锋日记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又做了个别地方的改动后,正式出版了《雷锋日记》。

雷锋事迹摘抄【第四篇】

然而,较少有人知道,毛泽东的这一题词并非是在3月5日,而是在2月22日,毛泽东为什么要题这个词?为什么3月5日成了“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呢?故事得从《中国青年》编辑出版的一期“学习雷锋”专辑说起……

1962年8月15日,22岁的雷锋在辽宁抚顺因公殉职,结束了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所在部队的战友们为他平凡而高尚的事迹所感动,最先在军营里掀起了学习他的活动。之后,雷锋事迹走出了军营,在辽宁全省青少年中传扬开来。1963年2月初,首都几家大报也先后刊登了他的日记摘抄。雷锋日记语言朴实,记叙简短,但字里行间所透露的精神却令人读之感动。当时,《中国青年》编辑部的编辑也大多是青年,大家同样被雷锋的精神所感染,并认为雷锋这样突出的一个人物,即使其他报纸已经宣传过,我们仍然有必要将他更全面、更完整地介绍给读者,让他的精神在更大的范围内给人们以教育和启迪。经过反复思考和讨论,编委会最后决定:编辑出版一本“学习雷锋”专辑。由于其时国家还没有完全度过困难时期,纸张非常紧张,此前的《中国青年》不得不由每期32页改为24页。而24页的篇幅要做一本“学习雷锋”专辑还是显得太“轻”,为了使这本专辑够分量,编委会决定将5、6两期合刊,出48页。

根据编委会的决定,从各编辑组抽调骨干力量,专门组成一个“学习雷锋”专辑编辑组,具体讨论编辑计划和组织落实。那时,我在《中国青年》思想教育组当副组长,被抽调到了这个编辑组。在讨论编辑计划时,我们主要讨论如何在其他报刊已经宣传的基础上做到后来居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如何打好第二点”,大家都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就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忽然想到了毛主席为刘胡兰题词的事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正是毛主席的这一题词,使刘胡兰的事迹广为人知并激励了亿万青年,现在出了雷锋这样一个新时代的英雄,如果毛主席能题词,那将会有多么巨大的号召力啊!于是,我说出了请毛主席题词的想法。大家一听都很兴奋地表示赞同:“对,请毛主席题词。”可是,一想到毛主席工作那么忙,大家又有些犹豫了。这时,有位同事说,毛主席一向关心青年,关心《中国青年》杂志,对雷锋这样一个值得青年学习的榜样,说不定会答应题词的。就这样,我们抱着希望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向毛主席发出了请他题词的信函。

给毛主席的信不长,大约三四百字,内容主要是说雷锋同志的事迹非常感人,他处处为人做好事,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精神,是一个伟大出于平凡的好榜样,值得推荐这个典型,因此,贸然给主席写 信,请予以题词。这封信是由当时任思想教研组组长的黎勤起草的。黎勤起草好信稿后,找到了毛笔字写得好的编辑丁有和,让他用毛笔抄写在信纸上。丁有和后来在1篇文章里回忆此事时写到:“接受这个任务,我感到光荣,很用心的给抄了出来,是用中国老式的竖行信纸写的,总共也不过两页。写完以后,大家认为很满意,就寄出去了。”这封信的信封也是丁有和写的,只写了这样几个字:中南海,呈毛主席。

发出这封信的时间大约是1963年2月16日或17日。时任毛泽东秘书的林克在1篇文章里详细地回忆了毛泽东从看到《中国青年》的信到题词的全过程。由于这篇文章所披露的细节特殊而又重要,用别的方式转述可能导致失真,现将其照抄如下:

记得大约在1963年2月中旬的某一天,《中国青年》杂志准备出版一期学习雷锋专辑,该杂志编辑部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请他为学雷锋题词。我收到这封信时,毛主席正在北京,住在中南海丰泽园里的菊香书院内。这是一个古老的四合院,四面各有5间房,院落中间有几棵柏树。毛主席的卧室就在北屋东头的两间房,说是两间,其实是一间,因为中间没有隔扇隔开。这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说是卧室,其实也是他的办公室、餐厅兼会客室。因为他在菊香书屋居住地大部分时间就是在这间卧室读书看报、批阅文章、会客和用餐。为了工作方便,我的办公室兼卧室就在菊香书屋的东院里,这个院落种了一些花木,是毛主席平时散步的地方。我住的地方离毛主席的寝室只有几十米之遥,这样有事可以随时找到。

当天,值班警卫打电话告诉我,毛主席已经醒了。根据多年的习惯,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要秘书把最新收到的文件、资料送给他。因此,在接到电话后,我立即拿出已选好要送给批办和阅处的文件和资料,其中有《中国青年》杂志请毛主席题词的信,来到毛主席寝室。这时,只见他已穿好睡袍,身上仍盖着毛巾被,半躺半坐地斜倚在床背上看当日的报纸。见我走进屋来,他把报纸随手放在左边床上堆得有两尺多高的书堆上。我把文件资料放在他的床头的长桌上。床的左方紧挨着长桌有一张方形的藤桌,桌上也堆满了文件和资料。我在藤桌西边一张椅子上坐下来,面对着毛主席,向他汇报了需要批阅的文件、重大的国际新闻,也提到了《中国青年》杂志请他题词的信。随后,我便离开他的寝室。

大约过了两三天,《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的同志打电话到毛主席办公室,询问主席是否已经答应写题词。当时,我了解毛主席已经看过《中国青年》杂志的信,但未作什么表示,我便如实地转告。他们说,《中国青年》杂志在3月1日出版,能否请主席在2月25日前写好,因为印刷还需要一周的时间。我将他们的要求报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让我先拟几个题词供他参考。我回办公室,思索了一番,拟好了十来个题词,立即送给他。我现在还可以回忆起几个题词的大致内容。如:“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雷锋同志鲜明的阶级立场”、“学习雷锋同志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学习雷锋同志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雷锋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良品德”、“学习雷锋同志勤奋好学的精神”等等。

2月22日,毛主席睡醒以后,值班警卫员打电话告诉我,毛主席让我去一下。我带着事先选好的文件、资料匆匆来到毛主席的寝室。毛主席正穿着睡衣斜倚在床栏上看文件。看见我到了身旁,便放下了手中的文件。我随即将新文件放在他床头的长桌上。他示意我坐下。这时,毛主席从他身旁左边床的书堆上拿起了一张纸递给我。我一看,他已在纸上用毛笔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潇洒苍劲的行草字。我为他拟的十来个题词,他―个也未用。这时,他还吸了一口香烟,从容地带着询问的目光问道:“你看行吗?”我爽朗的回答说:“写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主席好像要解释为什么没有采用我拟的题词这一疑问似的,接着说道,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当然,学雷锋要实事求是,扎扎实实,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但普通干部、群众要学雷锋,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才能形成好风气。现在看来,毛主席的这番话不仅指出了学习雷锋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锋身上最本质的东西,特别是指出了学雷锋的方向。毛主席谈完之后,我便回到我的办公室,打电话给《中国青年》杂志编辑部,告诉他们,毛主席的题词已经写好了,请他们到中南海西门来取。应当指出,毛主席在题词之前,就阅读了报纸上有关雷锋的报道,了解了雷锋的故事。他曾对当时的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说过, “雷锋值得学习”。

编辑部接到林克的电话后,立即派刘全聚(时任杂志社公务员,后成为摄影家――编者注)骑摩托车直奔中南海。20分钟后,当毛主席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刚劲有力的字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整个编辑部沸腾了。大家凝望着题词,欢呼跳跃。随即,毛泽东的题词被制作为插图,刊登在1963年3月2日出版的《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上。

毛泽东应《中国青年》编辑部之邀为雷锋题词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新闻界和有关方面,各报社纷纷要求刊登这一题词手迹。《解放军报》得知毛泽东题词以后,迅速向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等中央常委发出信件,请求题词。几位中央常委先后于3月初题了词。为了使毛主席的题词和其他中央领导的题词集中发表,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中央书记处专门开会研究,决定于3月5日由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首都各报同时发表。就这样,几年以后,1963年3月5日被当成了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纪念日。

《中国青年》编辑部在请毛泽东题词的同时,也向周恩来和其他一些中央领导发出了请求题词或写文章的信。给周恩来的信是和给毛主席的信同时发出的。周恩来接到信后很快就挥笔写下了“雷锋同志是劳动人民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的题词,并派人送到了编辑部。周恩来的题词同毛泽东的题词一起刊登在了3月2日出版的“学习雷锋”专辑上。在为《中国青年》题词不久,周恩来又接到了《解放军报》要求为雷锋题词的信。这时,他已得知毛泽东题了词,就让办公室打电话到杂志社问主席题词的内容。我们向他作了汇报。于是,周恩来又一次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后来,编辑部的同志在拜访邓颖超大姐时,邓大姐谈到总理为雷锋第二次题词时说:已经是深夜了,他又一次翻看了雷锋日记摘抄,然后在房间踱来踱去,沉思了近一个小时,才坐下来题词。显然,周恩来是根据毛泽东的题词经过深思熟虑,对应该向雷锋学习什么作了高度概括。

那一期《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还刊登了老一辈革命家董必武、郭沫若、罗瑞卿、谢觉哉应编辑部之请而写的诗歌和文章。罗瑞卿当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又是中央书记处书记,对《中国青年》出版“学习雷锋”专辑非常支持。接到编辑部的约稿信后,他立即组织专门班子研究,很快就写出了《学习雷锋――写给〈中国青年〉》的专文。谢老当时正生病住在医院,编辑部的同志去医院看望他,顺便谈起了雷锋的事迹和《中国青年》准备出“学习雷锋”专辑的打算,希望谢老病愈后能写点东西。谢老当即问了“专辑”的付印时间,让我们给他送去一份雷锋日记摘抄。在病榻上,谢老阅读有关雷锋的事迹后,写了1篇散文《读雷锋同志的日记摘抄》和一首《学雷锋》诗:“曾云六亿舜尧群,崛起平民总不同,谈到做到心意广,神州处处学雷锋。”谢老的散文和诗都赶在2月25日前写好了。董老也送来了一首诗《歌咏雷锋同志》,诗曰:“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螺丝钉不锈,历史色长新,只作平凡事,皆成巨丽珍,普通一战士,生活为人民。”

为了编好这本“学雷锋”专辑,编辑部特别组织了一个采访组于2月12日到辽宁实地采访。我们到沈阳后,得知雷锋所在团的俱乐部主任陈广生掌握雷锋的事迹最多,他正在大连向青年讲雷锋事迹。我们立即赶赴大连。当天,我们先和青年一起听陈广生作报告,晚上和他一起研究怎样改写长篇通讯。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正在大连展览的雷锋事迹,并一本一本地仔细看了雷锋日记的原作,对照报纸已发表的日记摘抄,作了补充,增加了一些新的段落,使之更加充实。经过几天紧张的工作,我们大约于2月18日、19日返回北京。

1963年3月2日,刊登有毛泽东、周恩来题词和其他中央领导诗歌和文章的《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出版发行,广大青年争相购买,一时间真可谓“洛阳纸贵”。这本专辑在全国5个代印点几经重印,累计印数达到800多万份,仍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有些青年买不到,就互相传阅,或到图书馆借阅。后来,编辑部还收到一位炊事员寄来的一封信,说他到处奔走,也没买到这一期《中国青年》,他只好借了一本,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了下来。把一本16开48页约10万字的《中国青年》手抄了一遍,这个读者对雷锋的热心可见一斑。编辑部收到这封信后,给他寄去了几本这一期《中国青年》并请他把手抄本寄给编辑部。1963年10月,《中国青年》创刊40周年纪念时,这本手抄的“学习雷锋”专辑在编辑部举办的展览会展出。周恩来看到这本手抄本时仔细询问了它的来历,并指示有关部门增加给《中国青年》的纸张供应,以扩大发行。

就这样,由于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及《中国青年》“学习雷锋”专辑的大力宣传,向雷锋学习的热潮在全国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雷锋的精神从此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70 7839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