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2023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第一篇】

摘要:中国和越南虽然紧密相依,但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口密度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在中越边境的广西,常常出现越南人进入广西边境进行非法就业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破坏了广西本来的劳动力市场秩序,还对广西多个地区的经济情况产生不良影响。文章主要对中越边境广西的非法就业情况进行探究,研究非法就业给广西的就业市场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

关键词:非法就业;跨境务工;广西边境地区;越南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吸引了周边大量劳动力前往就业,导致广西劳动力大量流失。由于广西和越南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且越南有大量闲置劳动力,人工成本不到我国的一半。与广西急需大量劳动力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导致许多越南人来到广西寻求发展。因为没有合法的身份和就业许可,从事非法务工的越南人不仅影响了我国正常进行出入境的管理,还打乱了边境劳动力市场的规则,更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社会治安问题,给我国边境地区的经济造成波动,带来严重的社会安全隐患。

一、广西边境地区越南人非法就业原因

(一)复杂的地理条件

广西与越南多个地区山水相依,共用一条河的情况并不少见。越南和广西最近的地区,只需要走十分钟不到就可以进入广西境内。在北仑河旁的边境区域,一些非法中介会通过边境小道或者搭乘铁壳船分批将私渡人员私渡入境,越过界河只要几分钟就能进入中国境内,北仑河进入枯水期的时候,进入中国境内就更是容易。这些现象给中国的边防巡警更是增加了许多的工作量。中国和越南边境的复杂地貌情况,使得公安边防无法对边境线上的小道、便道进行全面监管,只能在边境城市的出入点和边境口岸安装监控,经常改变日常的巡逻安排,加紧检查的力度。越南人一般挑选半夜或者凌晨等时间进行非法入境,这也使得边防管控十分困难。

(二)中越两国巨大的经济差距

中国和越南的经济发展差异是许多越南人选择进入中国发展的重要理由。自从1986年越南实施新政以来,经济飞速增长,许多新兴企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过越南的企业虽然增加了,但是市场规模较小,企业需要的人才数量少,但是越南人口密度是中国的两倍,每平方公里大約有290人。大量无法在国内就业的越南人选择进入中国就业。“在中国打工赚到的钱是越南三倍”,这种想法随着早期在中国进行非法务工的越南人宣传,渐渐形成了一种固有观念。数不胜数的越南人民在利益的驱使下选择从事非法就业活动。

(三)广西边境地区存在劳动力缺口

广西作为一个工农业大省,每年春节之后,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留在当地的基本以老人和孩子为主,无法完成的高强度的农业劳动。大批量的劳动力流失使得广西的劳动力市场出现断层现象,尤其是到了农忙的时候,劳动力无法返回帮忙,更严重的耽误农活的进展。此时,越南大力推举有余力的青壮年外出就业,寻求发展,正好可以补充广西大量流失的劳动力。

(四)边民证、出入境通行证办理门槛低

在越南,办理护照的费用高、手续繁多,常常一天下来完成不到一半的程序,办理签证的费用更加高昂,还需要提供企业开具的聘书等文件。正常情况下,护照签证的办理需要耗费半个月的时间,且需要的证件繁多,过程十分复杂。而申请边民证和出入境通行证则很容易,几乎没有门槛,且花费的资金和精力远比护照签证要少得多。只需要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可以办理成功。持出入境通行证可以合法出入广西边境的口岸和城市,近几年,广西境内发现多个非法就业的越南人,都是通过合法入境的方式进行非法就业的。

(五)雇佣手续复杂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外国人想要在中国就业,必须要同时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要有一个已经签订有效合同的企业,外国人向企业提供健康证明和个人简历等就业材料,由企业向相关部门申请就业许可证和居留证;其次,外国人凭借企业提供的材料办理长期有效的护照和对应类型的职业签证;最后,由企业填写就业申请表,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并按照法律规定提交申请材料。雇佣一个外国人所需要办理的手续繁多且复杂,一般只有高层次管理人员或者高科技技术人才会办理,国内没有针对普通劳动力的简化手续。办理有效证件费用庞大,且需要常常更换,正规的聘用手续操作麻烦,并且聘用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导致许多单位和越南人不愿意通过雇佣程序进行工作。

二、非法就业对广西边境地区带来的影响

(一)破坏广西正常的出入境秩序

出入境管理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相关法律条理的有关规定,行驶国家主权,拥有管理出入本国境内的本国公民或外国人的权利,维护我国领土不受侵犯[3]。越南人为了能够成功进入广西就业,私自逃脱边防巡警的监察,使用非法途径潜入广西,这种行为不仅违反我国法律法规,还对广西边境正常的出入境秩序造成破坏。所以,要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监管,建设边境隔离带,加大边境地区的巡逻力度,控制非法入境渠道,从而有效的减少非法劳工进入中国。

(二)影响广西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

越南的非法就业人员因为身份的原因,极易与他人产生各种民事、经济纠纷,严重的会引发流血事件。近几年,广西边境发生的一些犯罪活动中,大部分都和非法务工人员有或多或少的关系。非法跨境就业的越南人没有合法的身份,安全和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不仅影响广西境内的社会治安,在威胁广西边境地区的社会安全的同时,还加重了边境监管的难度,一旦出现问题容易引发国际纠纷。

(三)冲击广西境内的劳动力市场

越南人不仅可以吃苦,工作时间还非常的长,对工作内容从不挑剔、抱怨,不清楚市场的价格,不会对低工资提出意见,并且从来不像本地人一样要求回家过年[4]。在相同的劳动强度下,越南人对苦力活的完成度比本地人要高,每天只需要100人民币左右,价格比本地人低两倍以上。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广西境内大量工厂企业通过非法中介雇佣越南人。这种行为不仅拉低了广西境内的平均工资,还破坏了广西境内正常的劳动力市场,影响了广西区内经济的正常发展。 三、越南人跨境非法就业的治理对策

(一)以简化入境办证程序,疏解非法就业

简化入境务工办证程序,是把越南人非法入境行为由“堵”变成“疏”的制度整改方式。目前来到广西区内务工的越南人,小学、初中学历较多,因为文化程度较低,许多都没有了解过跨境务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抱着一种盲目从众的心理选择了非法就业的途径。面对这种现象,广西出台了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试点工作方案,开始试行跨境劳务合作的管控模式,在广西边境地区多个城市进行试点。建设跨境劳务管理平台,试行新的入境务工办理手续,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简化。通过这个新的管理中心,企业和务工人员可以享受方便、快捷的服务(1个工作日办结),还可以打消越南人对合法务工所耗费的成本顾虑,为疏解跨境非法务工打造了方便的制度条件。

(二)以统一跨境劳务合作管理平台,规范非法就业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是规范和提高跨境合作效果的基本要求,但中越地理环境、国家政策上的不同,演变成了现在越南劳动力非法务工,中越供需不对称的现象。这同时造成了广西境内企业需要大量越南人不能及时招聘到,大量越南人盲目跨境,以合法入境的方式进行非法就业的情况。为了深化跨境务工管理平台的职能,提高中越跨境劳务合作机制的权利,研发创造中越跨境劳务合作信息共享平台[6]。一来,可以构建一个跨境劳动力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招聘,外国人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应聘,变成边境的劳动力网络就业平台,能够即时更新广西甚至是全国公开共享的就业市场信息,同时提供中国的就业法、新政策、合法维权保障等就业信息,确保跨境劳动力可以合法、有序的开展务工,提高跨境劳动力的供需效率。二来,凭借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边防、保险、企业等有关部门管理信息的联动和共享,对跨境务工的越南人详细信息进行分类监管、预测、挑选和聘用,形成一个虚拟的跨境人才市场,帮助企业和务工人员公正、平等和合法的形成雇佣关系,打击非法偷渡中介。

(三)以创新边防管理模式,治理非法就业

现在边防以“堵”为主的管控方法,不仅没有产生效果,还达不到跨境劳动力的合理配置。对此,可以暂时依照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办法,按照方便管控、因地制宜的情况进行试行,把中越跨境合作的入境控制线向后推,形成边境“一线(国境线)”地区逐步开放,“二线((边境地区与内地的中间线)”地区安全管控,做到试验区内跨境劳动人员自由、根据工作情况移动的局势[7]。创造智能监管的新模式,关联一线与二线的监管形式,实现信息同步和资源共享。“一线”地区的开放可以有效处理对越南边民非法入境就业发展的监控、管理问题,将跨境人员控制在“一线”区域内;重点把握“二线”安全的监管问题,即可以为中越合作打开一个广阔的空间,又能够严格把握越南人进入内地的情况,更利于平衡当前中越地区发展工业、农业对劳动力的庞大需求和边控的管理摩擦和问题。此外,大力发展和规范中越跨境劳务管理服务平台,严格把控务工渠道,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管控对象由难以控制的跨境人员转变成固定的企业,采取“谁用工,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对入境务工人员登记、培训、管理,并对违规企业进行登记处罚,督促企业做到雇佣就要负责的情况。

(四)以深化跨境劳务合作框架,消除非法就业市场

中越跨境合作是一场双赢互助的合作,所以要消除非法就业的情况,离不开中越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首先,中越双方要积极推进对于跨境劳务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出入境程序,进行简化并且达成协议,降低务工人员的工作成本;在非法就业遣返的惩罚、措施方面进行商议,达成统一对策,共同建立非法务工问题清理遣返机构,构造一个统一处理非法就业务工的制度架构。不仅可以提高越南政府对非法越境就业的重视,更可以保护越南人合法跨境务工的收益与权利,进一步解决非法任职途径的市场需要,杜绝反复遣返的现象再次发生。其次,打造一个中越合作的驱动机制,提高合法跨境务工的工作收益,吸引越南人选择合法途径进行务工。一方面,可以设立中越政府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对双方在劳务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另一方面,给与合法跨境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和中国居民同等待遇,依法享有当地的公共管理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资格,在工资、培训、教育方面构建补偿机制,让合法跨境人员及其子女,可以享有税收减免、经济补贴、教育培训机会等多种福利政策。

四、结语

越南人进入广西非法就业工作的现象已经长期存在,由于就业机会、收入差异、广西劳动力不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需求,这个问题无法避免,需要国家通过合法组织进行有序推动中越邊境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统一跨境劳务管理平台的就业方式、不断改革边防边境监管形式和补偿政策来协调、稳定跨境劳务关系,从根源上解决越南人非法就业的思想,这样有助于降低非法就业的几率。

参考文献

[1]何小民.中国入境外籍劳工现象研究一以广西为例[J].学术论坛,2016(07):124-129.

[2]李玉洁,牛继承.广西边境地区“三非”越南人问题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1711:7.

[3]谭三桃.广西边境地区“三非”外国人管理的对策研究一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视角[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5(06):116-119.

[4]张戈跃,郭宵星.中越边境越南居民在广西提供跨境劳务的现状及改善途径[J].对外经贸实务,2017(06):85-88.

[5]黄冠华.凭祥境外边民务工管理服务中心正式启用[EB/OL].http:///px/pxxxw/2017/09/,2017-09-01.

[6]陈东升.中越跨境劳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7(04):91-92.

[7]李国梁,潘敏仪.越南劳工跨境非法就业的治理对策—以崇左市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09):137-141

[8]袁剑楠.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以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J].中国市场,2018(34):61-64.

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第二篇】

20__年有毕业生727万,被称作史上更难就业季,20__年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如何面对当前的就业压力呢?很多人感觉很迷茫,那接下来,阳光大学生网就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分析一下,希望对面临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帮助。

一、中国经济走势

1.当今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种压力影响:

第一种影响:受到欧美经济放缓影响。

第二种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或到了拐点。

第三种影响:人口红利率的下降。

第四种影响:多年来结构性矛盾的充分暴露。

2.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 亚洲开发银行(ADB)2013年10月2日公布2013和20__年最新经济展望报告,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料分别为%和%,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GDP增长估计%,保8难以持续。

3.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分析 近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消费、投资和出口(俗称“三驾马车”)。

A、20__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

B、20__年,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为%,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为%。

二、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首先,受欧美经济低迷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将放缓。其次,内外环境的变化,使得20__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成为大概率事件。

现阶段,中国的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压力、财政债务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压力,使得政府下决心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不再以GDP增速考核地方政府官员等措施。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是大概率事件。

三、世界经济低迷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__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四.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

1、“十二五”期间的就业形势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依然用了“严峻”二字。“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

2、近两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2013年人社部和教育部组织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大调查。调查显示,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在中小企业就业,去中西部就业的毕业生比重逐步提高。 从学历上看,研究生初次就业率最高,本科初次就业率略低,高职高专初次就业率最低。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3、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宁可成为大城市中的“漂族”和“蚁族”,也不愿意到二三线城市和基层就业。多数高校毕业生仍然希望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希望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生活和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的积极性不高。

4、大学生扎堆大城市

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

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

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5、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我国中小企业太少,就业容量不大。

二、专门人才素质未达标,造成岗位难得其人。

三、人才供求信息不畅,造成职位浪费。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阳光大学生网给20__年大学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职业规划当中,很多时候会对学生有一种误导,就是给学生们过早的制定了一个职业点,比如根据你的个性、特征等来评定你就适合做什么,过早的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告诉学生就这个职业最适合他,这就对学生造成了束缚。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明白,人的这种个性的东西是不断的变化的,比如讲我的兴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价值取向,它是随着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体会,是在不断调整的。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 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第三篇】

一、调查目的

为近距离了解我院毕业生就业情况,同时为了解学院教学及就业指导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外国语学院创业就业部进行了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外国语学院2021届毕业生。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在网上向毕业生发送《湖南农业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了解了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20份,有效问卷110份,有效率_%,调研可信度高。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对本人工作状况的评价

1、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属于民营企业,具体情况如下:

在_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现在的工作单位属于?”,有1名毕业生选择党政机关,占比_%;28名毕业生选择民营企业,占比_%;8名毕业生选择高校,占比_%;16名毕业生选择金融单位,占比_%;_名毕业生选择三资企业,占比_%;9名毕业生选择国有企业,占比_%;30名毕业生选择其他,占比_%。

2、多数毕业生从事于与营销相关的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现在从事的工作是?”17名毕业生选择教学,占比_%;21名毕业生选择管理,占比_%;2名毕业生选择设计,占比_%;14名毕业生选择生产,占比_%;35名毕业生选择营销,占比_%;20名毕业生选择其他,占比_%。

3、大多数毕业生都对现工作的单位比较满意,满意度达_%,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对现工作的满意度为?”19名毕业生选择非常满意,占比_%;30名毕业生选择满意,占比_%;49名毕业生选择比较满意,占比_%;12名毕业生选择不满意,占比_%。

4、多数毕业生认为现工作的岗位基本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现工作岗位能否发挥您的才能?”21名毕业生选择能充分发挥,占比19%;32名毕业生选择能发挥,占比29%;45名毕业生选择基本能发挥,占比_%;12名毕业生选择不能发挥,占比_%。

(二)对学院教学工作的评价

1、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院的师资队伍结构设置合理,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学院师资队伍结构”40名毕业生选择很合理,占比_%;45名毕业生选择合理,占比_%;22名毕业生选择比较合理,占比20%;3名毕业生选择不合理,占比_%。

2、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院的教学水平高,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学院教师的教学水平?”44名毕业生选择很高,占比40%;58名毕业生选择高,占比53%;7名毕业生选择一般,占比6%;1名毕业生选择不高占比1%。

3、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院的课程设置比较合理,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学院的课程设置?”43名毕业生选择合理,占比39%;58名毕业生选择较合理,占比53%;9名毕业生选择不合理,占比8%。

4、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院的教学方法比较合理,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学院的教学方法?”39名毕业生选择合理,占比36%;61名毕业生选择较合理,占比56%;10名毕业生选择不合理,占比8%。

5、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院的教学手段比较先进,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学院的教学手段?”35名毕业生选择先进,占比32%;66名毕业生选择较比较先进,占比60%;9名毕业生选择落后,占比8%。

6、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院的学习风气好,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学院的教学手段?”51名毕业生选择很好,占比46%;43名毕业生选择好,占比39%;13名毕业生选择一般,占比12%;3名毕业生选择不好,占比3%。

7、我院毕业生对学院的总体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达93%,满意度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对学院的教学工作总体满意度为?”有56名毕业生选择非常满意,占比49%;43名毕业生选择满意,占比35%;9名毕业生选择比较满意,占比9%;2名毕业生选择不满意,占比7%。

(三)对学院就业工作的评价

1、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我院就业信息发布及时、到位,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认为我院就业信息的发布?”76名毕业生选择及时,占比69%;32名毕业生选择比较及时,占比29%;2名毕业生选择不及时占比2%。

2、毕业生对我院的就业专场招聘会的开展满意度达94%,满意度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对我院招聘会开展工作的满意度为?”56名毕业生选择满意,占比51%;47名毕业生选择比较满意,占比43%;7名毕业选择不满意,占比6%。

3、毕业生对我院的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达94%,满意度较高,具体情况如下:

在110名参与调查的毕业生中,对于问题“您对学院就业工作开展的满意度为?”46名毕业生选择满意,占比42%;57名毕业生选择比较满意,占比52%;7名毕业生选择不满意,占比6%。

四、调查总结

本次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本人工作状况的评价方面:对于工作单位,多数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属于民营企业;对于从事工作,多数毕业生现从事与营销相关的工作;对于现工作满意度,大多数毕业生比较满意。在对学院教学工作的评价方面,无论是师资队伍结构、教学水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绝大多数的毕业生比较肯定学院的教学工作,对学院总体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较高;在就业工作方面,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我院的就业信息发布及时,招聘会开展到位,对我院的就业工作满意度较高。

通过本次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调查活动,我院具体了解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获得了毕业生对我院教学工作的真实评价。针对此次调查的结果,我院将采取更多措施,促进我院教学工作与就业工作质量的提升。

202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第四篇】

摘要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与就业能力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而应加强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由此保证劳动力就业质量。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及其职能,并分别从有效缓解就業供需矛盾、给予劳动力个性化就业指导、规避弱势群体就业风险、妥善处理城乡资源不均问题等方面,论述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劳动力;作用

一、前言

我国劳动力数量曾在2012年突破过亿人,而后在其规模锐减阶段依旧保有近9亿劳动力。在此环境下,劳动力就业问题已然成为我国人口管理与经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若无法发挥出劳动力的潜在价值,不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也会给经济水平的上调带来阻力,因而应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质量。

二、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的内容及其职能

(一)内容

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主要是针对劳动力提供就业指导服务的制度,依照我国颁布的《就业促进法》,各个地区都应当在法律的促进下为劳动力给予无偿就业指导服务,使其明确个人就业方向,展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其相关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需根据劳动力的实际需求解决在保险、培训、补贴政策、扶持措施等事项上的疑惑,并由当地政府主导鼓励劳动力积极关注可靠的招聘信息。同时,也需要结合劳动力特征,为其匹配适合的岗位。若劳动力存在身体残疾、劳动能力薄弱等问题,需根据我国提出的“特殊人群”就业扶持政策为其开放“绿色通道”,避免在同行业人员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我国印发的“就业服务管理规定”中还重点标明:相关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组织需在劳动力与用人单位之间做好协调工作,并且可行使“代理招聘”与“咨询顾问”权利,便于劳动力与用人单位尽快达成共识并开展合作。

(二)职能

虽然每个国家的国情与就业机制不同,但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所具备的职能基本一致,具体包括以下四点:

其一,职业统筹介绍。以往在劳动力分配阶段常受政府的主导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如1996年之前实施的“大学包分配”政策。而今随着劳动力的多元化发展,劳动力分配的标准开始由学历转向能力。

其二,市场信息开发,公共就业服务还可针对现下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深度挖掘劳动力潜能,并给予自主创业指导,由此降低失业率。

其三,市场规划调整。它是在劳动力供需出现失衡现象时,由政府干预如投入培训基金等,以此经过调整后规避不必要的风险[1]。

其四,失业补贴协调。在提高就业率的基础上采用的失业补贴手段,是在劳动力就业受到阻碍时给予的就业服务。

三、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促进作用的措施

(一)有效缓解就业供需矛盾

我国劳动力数量虽然已经有所减小,但从2018年的调查结果中发现:活跃的劳动力依旧有亿,在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逐渐流入社会的过程中,就业压力已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虽然劳动力在等待就业时机,但并不代表就业市场处于“供大于需”的状态,可从用人单位频繁发布的招聘消息中可知: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力也有一定的迫切期望。之所以会出现供需矛盾现象,一是源于劳动力自身能力与用人单位的用人要求不匹配,二是劳动力处在被动地位,无法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对此,应进一步发挥出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的效用,使其在劳动力就业中展现出一定的优势[2]。

比如山东地区常住人口有万人,其中滨州市在2020年的新增劳动力高达万人。为了使这一部分劳动力尽快找到适宜的工作岗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结合当地各个用人单位的人才招聘标准,为劳动力提供培训机会,促使劳动力在强化自身技能的同时也能为用人单位储备坚实的人才力量,促使双方在公共就业服务的协调下,确保劳动力获得最大化利用,也能以此缓解当今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矛盾。此外,该地区自2014年起还专门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由此为新增大学生人力资源的配置给予了方向指引。

(二)给予劳动力个性化就业指导

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在劳动力就业中要想发挥出真正的促进作用,还应及时为劳动力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以便每个劳动力都能在专属技能的辅助下增强其就业竞争优势,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劳动力就业是否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面试技巧的掌握度、职业期望的可行性等,若能得到公共就业服务组织的科学指导,将避免劳动力受外界因素干扰而错失就业机会。尤其针对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在其尚未适应城市就业环境的情况下若贸然参加用人单位组织的招聘会,将降低其应聘成功率。对此,应先行从公共就业服务中获得提示,进而在具备基础技能与面试方法的前提下再次参加招聘,有助于帮助劳动者留在用人单位。

比如湖南省为了提升当地公共就业服务质量,于2020年8月14日专门聘请了87位拥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专家,聘用时间长达两年,经过专家组的指导,可为当地劳动力的就业事项带来更可靠的指导服务。此外,还就“劳动力就业心理”给予了重点培训,促使劳动力能够在消除面试紧张感的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此增强我国人才市场的活力。

(三)规避弱势群体就业风险

劳动力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应最大化开发劳动力的潜在价值。由于每个劳动力的社会背景、综合能力、身体素质均不同,这就造成劳动力之间差距悬殊。为了适当提高我国劳动力就业率,公共就业服务应采用“差别化服务”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指导,避免受个体因素影响无法顺利进入就业岗位。

一方面,可结合弱势群体就业率低的具体原因为其优选适合的招聘岗位。比如虎驰传媒企业在招聘话务员等岗位时限制了招聘范围,即“持有残疾证人群”优先,公共就业服务组织可挑选出此类企业为劳动力提供就业服务。另一方面,可从劳动力自身视角出发,在明确其就业倾向后为其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并积极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促使用人单位在公共就业服务的指导下知晓劳动者的竞争优势,便于提升就业成功率。

(四)妥善处理城乡资源不均问题

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还可体现在城乡资源不均问题的妥善处理上。由于城乡地区经济条件不一致,且劳动力分布范围不均衡,造成部分城镇地区无法获取充足的劳动力,而农村地区也未能及时掌握劳动力需求信息。据此,应在城乡劳动力就业过程中经由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其搭建通畅的沟通桥梁,促使城乡地区的劳动力与用人单位尽快满足自身诉求。

比如某建筑企业急需长期“搬运工”,此时公共就业服务应立即更新招聘信息,并对农村闲置劳动力进行技能讲解,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结语

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作为劳动力就业的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而应充分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的促进作用,从缓解就业供需矛盾、个性化就业指导、弱势群体就业风险、处理城乡资源不均问题等方面着手,确保劳动力获得良好的就业成果,满足劳动力就业需求,促使我国在良性就业服务环境下最大化开发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

(作者单位为滨州市惠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林相庆.刍议如何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J].商讯,2019(24):196.

[2]马京燕.强化人力资源公共就业服务对劳动力就业的促进作用[J].新西部,2019(23):19+63.

70 11375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