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专题教育专题学习党课讲稿通用范文10篇

好学生 分享 时间:

2024年主题教育专题学习党课讲稿

同志们:

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今天我以“学深悟透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与大家交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和人民勃力同心、团结奋斗。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奏响亿万人民共襄民族复兴大业的恢弘乐章。如何认识和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美好愿景,是在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中不断推向前进,是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需要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依靠人民力量,坚持独立自主不断开拓前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百多年来,是人民的“小木船”摆渡百万雄师驶向胜利彼岸,是人民的“小铁锹”在亘古荒原上挖出大油田,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是人民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与干劲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人民群众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成功推进和拓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没有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亿万人民群众是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现代化道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拼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赢得的;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干出来的。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人

民的郑重选择、共同选择、必然选择。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无数难关险阻,创造了诸多人间奇迹,实现了千年小康梦、百年富强梦、飞天寰宇梦、蛟龙蹈海梦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昨天的辉煌已经书写在人类发展的史册上,今天的宏图伟业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新时代新征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群众壮志凌云、目标坚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行。

二、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顽强斗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和最雄厚的精神保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高度耦合、系统集成的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在这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一个个“现实的人”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回首来时路,正是亿万人民群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懈奋斗,让我们创造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展望前进路,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贯穿于

谋划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举措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前途光明、未来可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事业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复制。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张不断延展的蓝图,是一场跨越世纪的接力。从“枫桥经验”到小岗村大包干,从塞罕坝植树造林到“小木耳、大产业”,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思想认识的深化和突破、实践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中国式现代化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寻找科学方法、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开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新境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带领人民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性难题,也面临更多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特殊性难题,必将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从世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增多。从国情看,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从党情看,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事业越发展、目标越接近,就越需

要发扬斗争精神、付出更多艰苦努力。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通过顽强斗争攻坚克难,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

三、汇聚奋进磅礴力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现代化是奋斗出来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未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激发和增强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的力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

5

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能够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征程上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实现人民的愿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全面进步。

团结奋斗、实干兴邦,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橹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在主题教育中,要深刻领悟主旨要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珪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变为可知可感的美好现实。

2024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2024年主题教育党课:学深悟透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同志们:

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今天我以“学深悟透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与大家交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和人民黝力同心、团结奋斗。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奏响亿万人民共襄民族复兴大业的恢弘乐章。如何认识和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牢牢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式现代化承载着亿万人民的美好愿景,是在亿万人民的团结奋斗中不断推向前进,是亿万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需要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

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充分依靠人民力量,坚持独立自主不断开拓前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百多年来,是人民的“小木船”摆渡百万雄师驶向胜利彼岸,是人民的“小铁锹”在亘古荒原上挖出大油田,是人民的“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历史大幕,是人民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与干劲创造了翻天覆地的城乡巨变……人民群众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和根本动力。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党领导亿万人民群众披荆斩棘、栉风沐雨,“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成功推进和拓展的动力源泉。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没有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亿万人民群众是开创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创现代化道路、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拼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取得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赢得的;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干出来的。我国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次发展,无不凝结着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中国人

民的郑重选择、共同选择、必然选择。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党领导人民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无数难关险阻,创造了诸多人间奇迹,实现了千年小康梦、百年富强梦、飞天寰宇梦、蛟龙蹈海梦……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昨天的辉煌已经书写在人类发展的史册上,今天的宏图伟业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新时代新征程,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群众壮志凌云、目标坚定,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行。

二、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顽强斗争,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和最雄厚的精神保证。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高度耦合、系统集成的系统工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在这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中,一个个“现实的人”是最活跃、最具创造性的因素。回首来时路,正是亿万人民群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风雨无阻向前进”的不懈奋斗,让我们创造了“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展望前进路,

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诉求贯穿于谋划发展方向、制定发展举措的全过程,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会前途光明、未来可期。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事业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中国式现代化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道路可以复制。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张不断延展的蓝图,是一场跨越世纪的接力。从“枫桥经验”到小岗村大包干,从塞罕坝植树造林到“小木耳、大产业”,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思想认识的深化和突破、实践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中国式现代化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新征程上,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人民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形成新成果,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寻找科学方法、总结新鲜经验,不断开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新境界。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党带领人民以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般性难题,也面临更多基于我国实际情况的特殊性难题,必将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从世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增多。从国情看,国内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从党情看,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

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事业越发展、目标越接近,就越需要发扬斗争精神、付出更多艰苦努力。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加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通过顽强斗争攻坚克难,不断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向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

三、汇聚奋进磅礴力量。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现代化是奋斗出来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全党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力量,民族才有未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努力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诉求,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不断激发和增强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的力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

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能够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征程上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必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实现人民的愿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全面进步。

团结奋斗、实干兴邦,汇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合力。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没有捷径,唯有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人间奇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擒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在主题教育中,要深刻领悟主旨要义,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大政方针的理解,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蹉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变为可知可感

的美好现实。

2024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主题教育纪检党课:坚持以学习教育的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当前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政治任务。X省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和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牢牢把握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要求举措,抓住学习教育这个根本,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坚持以学铸魂,坚定理想信念

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以学铸魂,就是要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纪检监察机关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坚守初心使命。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经受思想淬炼、精神洗礼,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牢记“三个务必”,大力弘扬伟

大建党精神、传承纪检监察机关优良传统,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矢志不渝践行共产党人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初心使命。锤炼忠诚品格。廖续对党绝对忠诚的红色基因,自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真心爱党、时刻忧党、坚定护党、全力兴党。树牢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自觉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为了人民与依靠人民统一起来、贯穿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中,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判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问题,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根基。

二、坚持以学增智,提升斗争本领

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斗争是天然的品格、工作的常态,必须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不断练就敢于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提升政治本领。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更加自觉地从政治大局和战略全局高度思考谋划工作,观察分析形势注重把握政治因素,筹划推动工作注重落实政治要求,处理解决问题注重防范政治风险。提升专业本领。始终坚守实事求是生命线,强化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规则、程

序办事,精准把握政策、核查问题、使用措施、量纪执法,做深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监督执纪执法工作质效。提升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本领。全面系统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回答和解决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努力使各项工作思路举措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引领保障新时代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行稳致远。

三、坚持以学正风,树立良好形象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什么时候党员干部作风好、党风纯,干群关系就会如鱼得水,反之则会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甚至恶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连续开展了5次党内集中教育,持续以学正风,使党的作风建设金色名片越擦越亮。纪检监察机关是进行党的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的重要力量,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更应当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带头抵制“四风二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践行“三严三实”,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纠正自身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严格家教家风,以过硬作风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深入调查研究。落实《关于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开展大调研的工作方案》要求,突出深化认识、深化研究,突出攻坚克难、解决问题,突出优化调研方式,突出成果转化运用,切实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努力使调查研究的过程成为理论学习向实践运用转化的过程,成为转变作风、增进同群众感情的过程。从严整肃队伍。坚持刀刃向内自剜腐肉,动

真碰硬解决问题,将严的基调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将严的要求传导到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持续防治“灯下黑”,自觉接受刻骨铭心的革命性锻造和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让全省纪检监察系统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让全党全社会看到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四、坚持以学促干,强化使命担当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必须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成果转化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将其运用到肩负的职责使命中去,运用到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中去,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聚焦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X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委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任务举措,统筹开展集中性全覆盖和专题性、点穴式、跟进式监督检查,坚决纠正政治偏差,有力推动落地见效。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努力化解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风险隐患。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享乐奢靡歪风露头就打,对隐形变异新动向时刻防范,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纠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推动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不断增强腐败治理效能。全面加强清廉X建设,积极营造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压紧压

实主体责任,完善明责、履责、评责、督责、追责“五位一体”责任体系,统筹抓好权力运行制约体系建设试点,深入扎实推进清廉单元创建,让清廉理念、清廉措施融入社会生活,不断创优清廉政治生态和清廉社会生态,全力打造新时代清廉X新名片。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以高质量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同志们: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这次主题教育不划阶段,不分环节,要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将调查研究作为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专门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这在全党开展的历次主题教育中还是首次。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一、调查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将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四大措施之一,确实抓住了要害和关键,调查研究是四大措施的核心和纽带。

(一)理论学习需要调查研究。理论学习就是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一方面,要将学到的新思想通过调查研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用新思想指导我们的每一项工

作。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体验新思想指导工作实践所展现的强大伟力,反过来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新思想精髓要义的学习理解。

(二)推动发展需要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是检验主题教育能否取得实际成效的根本标准,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另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可以解决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因此,调研报告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拿出符合实际、针对性强的对策,真正实现“调”以务实、“研”以致用,才能更好地破解难题、推动工作。

(三)检视整改需要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就是要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在检视整改全过程,也要发挥好调查研究的作用。一要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身存在的问题自己往往认识不到,而别人却看得很清楚。我们开展的每一项工作成效如何,也需要大家来评判。因此,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准我们自身和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为开展检视整改工作提供精准的靶子。二要通过调查研究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问题找准后关键是要抓好整改,制定整改措施也不能坐在办公

室里空想,还是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推动整改工作一步一步地抓好落实。三要通过调查研究检验整改工作的效果。针对检视发现的问题开展整治后,检验整改效果如何还是要通过调查研究,在调查中了解广大群众对整改情况的评价。对整改不到位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每一项整改工作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当前调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市直机关有的领导干部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总认为涉及全局的大政方针是由中央机关牵头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是由市县机关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研究制定,调查研究工作主要抓好上头和下头就可以了,中间层次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太多功夫。因此,每年安排的调研任务大多数都没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原来规定县处级以上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三分之一,后来又减少到不少于X天。即便如此,很多领导干部还是难以达到规定时间要求。

(二)重点不突出。现在领导干部的年度调研课题大多是由单位研究室提前拟定好,再由领导干部牵头去完成。很少由领导干部根据工作需要,自主确定调研方向和调研重点,没有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调研,拿出破解难题的方法措施,形成了调研工作与实际工作“两张皮”现象。

(三)调研不深入。调研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是导致调研不深入的根本原因。搞浮光掠影、人到心不到的“蜻蜓点水”式调研,搞做指示多、虚心求教少的“钦差”式调研,搞调研自主性差、丧失主动权的“被调研”,搞到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调研多、到情况复杂和

矛盾突出的地方调研少的“嫌贫爱富”式调研。这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调研方式,是不可能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摸清摸透,把调研工

作做实做好的。

(四)对策不具体。有的领导干部在调查研究中也下了一些功夫,把基本情况弄清了,把存在问题找准了,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科学、不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有的问题说了一大堆,对策措施就是笼统的、原则性的几条,说的大道理都对,就是没办法落实。

(五)成效不明显。调查研究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单位不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为完成调研任务而调研,往往将调研文章汇编成册后就束之高阁、应付检查。有的单位没有按照调研报告提出的对策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导致好的调研思路迟迟得不到落实。有的单位没有建立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工作机制,导致整改工作虎头蛇尾、草草收场,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不断提升调查研究工作质效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方法和路径。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二)要突出调研重点。中共中央办公局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针对今年的调查研究工作,列出了X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我们要结合派驻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部门工作指示批示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二,影响本部门业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第四,本部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五,本部门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三)要精心制定方案。要完成一项高质量的调研工作,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调研工作方案。首先,要选好课题。调研课题的选择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什么问题突出就冲着什么问题去,这样才能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第二,要配好班子。调研组人员的配备十分关键,要选择政治站位高、业务能力精、工作作风实、吃苦精神强、善思考、能写作的同志参与调研工作。第三,要明确方法。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调研课题的需要,明确几种针对性强的方法开展调研,同时要注重各种调研方法之间的有机衔接,形成整体合力,达到最佳效果。第四,要保证时间。要完成一项高质量的调研任务,必须要有充足的调研时间来保证。切忌拍脑袋决策,硬性规定在几天之内拿出调研报告,调研工作还没有深入开展,就催着上交调研报告。同时,参加调研人员要相对固定,不能调来调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难以保证调研工作质量。

(四)要转变工作作风。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无实事

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是不行的,那就是严重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以及反对的意见,立体式地进行分析,防止自以为是。只有这样,做出的决策才能做到符合实际、科学合理。

(五)要解决实际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对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2024年8月第三季度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主题教育党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志们,根据主题教育计划安排,今天由我围绕“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为题上一堂专题党课。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强化“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意识也是抓好主题教育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

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这次主题教育要求我们全面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从中汲取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实践力量,总要求中明确要“重实践、建新功”,具体目标中有“实干担当促进发展“,工作安排中有“推动发展”,指向一致,就是要教育实践两手抓、两促进,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着重强调知信行的内在统一,把所学所悟转化为行动自觉,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工作实绩来检验学习成效,来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那么如何工作出实绩?就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和通过整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出实绩,求实效。

一、调研发现问题,整改解决问题,做到“同向发力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的发展又是在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中不断向前推进的。“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整改要以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效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既要会“看病”,更要会“开方”,做到“同向发力”。

(一)要勇于直面问题。善不善于发现问题,敢不敢于抓住主要矛盾,能不能解决问题,是检验这次主题教育成效的一把标尺。只有把问题整改贯穿始终,从一开始就奔着问题去,敢于正视现实,勇于直面矛盾,坦诚面对问题,着力解决问题,以群众满意为整改的检验标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才能真正达到主题教育的目的。

(二)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剖析根源。找准“病灶”,才能对症下药。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

盼,不回避、不躲闪,俯下身子,深入一线,抽丝剥茧,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研究透彻、找准症结,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接受政治体检,打扫政治灰尘,纠正行为偏差。

(三)要敢于解决问题。正视矛盾、发现问题,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抓好整改解决问题,既是主题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主题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主题教育是重实际、求实效,还是走过场、做样子,关键就在于看问题整改落实究竟做得怎么样。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放矢进行整改,对于苗头性问题抓紧改,对于紧迫性问题立即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盯住不放,明确阶段目标,持续整改,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整改不到位不休止、群众不认可不罢休。

在这里强调下,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有的调而不实,身入心不入、动腿不动脑,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那一套;有的研而不用,结束后没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缺少了“下半篇文章:要清醒认识到,调而不实、研而不用,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具体表现,既影响上级机关科学决策,也不利于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对推动建设长远发展有害无益。所以我们要找准问题,才能精准发力解决问题。

二、做实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做到“靶向精准工

要紧密结合实际,打破思维定式,按照“破难题、促发展”要求,厘清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要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研究问题,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关注人民群众的所忧所难、所需所盼,做到“靶向精准”。

(一)要做实规定动作。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重点

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同时,结合我军建设实际,围绕事关部队发展全局的重点问题、制约基层建设推进的难点问题和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深入实地调研走访,带着感情与群众“打成一片”,力求把基层的实际情况搞清楚、把制约基层建设的“瓶颈”找出来、把基层群众的期盼弄透彻,为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作奠定基础、提供依据。

(二)要做好自选动作。开展调查研究为的是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破解难题。如果调查研究搞层层陪同那一套,大部分时间花在走“经典路线”、看亮点成绩上,问题就会被遮掩,调研就会流于浅表。调查研究不能作秀,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多些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做法,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既要去那些有成绩有经验的地方,也要到那些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兵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全面准确掌握基层一线真实情况。

(三)要营造求实氛围。调研中,按照不设主题、不抛“包袱”的原则,多使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议良方,激发大家大胆找问题、共同研问题、合力解问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在严肃又不失活泼的调研氛围中真正了解群众的工作生活情况。同时,“题外话”中蕴含着基层群众最真实、最直接的想法,我们要认真倾听,注意从那些“题外话”中挖掘有用信息,在调研中真正抓住制约基层发展的“症结”和群众忧心的“难处”,从而做到对症下

药。

三、强化整改落实,擅于解决问题,做到“药到病除,

主题教育开展得好不好,主要看整改问题彻不彻底、到不到位。整改是主题教育重中之重。要在整改上下真功夫,突出问题导向,以正视问题的自觉、刀刃向内的勇气,奔着问题去、带着问题学、对着问题改,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做到“药到病除”

(一)瞄准问题“真实改以问题为导向,才能够真正更好地把问题放在整改落实上。坚持用系统思维、创新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做到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当前,要对照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聚焦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查不足、找差距、明方向,系统梳理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推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不能简单地把调研报告、制定意见、出台文件理解为“任务完成了”“工作到位了”,纸上的文件是否真正转化为脚下的行动,思想认识上的站位是否真正体现为落地见效的到位,工作落实与取得成效距离中心大局要求、党和人民要求还有哪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对照查找。有思路不等于有出路、有想法不等于有做法,抓实抓细抓到位,需要拿出更多真招实招硬招,抓铁留痕、踏石留印,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二)限定时限"加压改要针对“问题清单”制定“对策清单”,细化整改措施,从细处入手、从实处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使解决问题、整改问题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明确责任分工,将整改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个人,防止整

改过程中出现“二传手”的情况。坚持分类整改与集中整治相结合,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聚焦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感受最直接最密切的问题,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进行集中整治,动真碰硬、务求实效。用好“限时工作法”,主动加压、自我倒逼,制定好整改时间表和路线图,按时不折不扣整改到位,杜绝以“长期坚持”而一拖了之;用好“整改销号法”,对照问题逐一整改、逐一销号,全面整改、全面销号。

(三)明确目标“针对改”。问题找得越准,根源挖得越深,前进的路标才能越清晰。要坚决用好问责利剑,以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实际行动倒逼责任落实,确保整改落实工作“不走过场、不打折扣”。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既要干事更要成事,“做了”就要“做成、做好”。实践中,有的思路明确了、文件出台了、任务部署了,但没有及时跟踪推进、深化拓展,甚至浅尝辄止、不了了之,没有真正把“后半篇文章”做好;有的案件本身具有新颖性、典型性、指导性,但简单地满足于办完了、结束了,缺乏调研总结、提炼深化的意识和能力,不善于把“个案”提升为“判例”;有的点上突破、基层探索、机制创新很有先行示范意义,但面上总结、复制、推广的力度和效果不够,“盆景”没能成为“风景要解剖典型案例,举一反三改进工作,以点上问题解决推动面上工作提升。

(四)持之以恒“长效改常态才能长效,长效才能长久。制度是最稳定、最持久的环境。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注重从制度上找原因,对多点发生的问题深入研究规律性,对已有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全面认真梳理,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废止的废止,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剖析根源,加强制度

设计,决不能简单地以抓整改落实代替解决深层次问题。系统推进问题整改整治,突出关键环节,倒查原因,找准问题根源和症结,动真碰硬整改整治,建立常态化机制,完善相关制度,防止问题反弹,坚决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用结果说话,用成效交账,确保经得起检验。持之以恒探索建立健全符合实际、务实管用的制度,维护制度刚性权威,从体制机制上铲除不良工作作风滋生的土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全体党员把主题教育的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推进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迎难而上,不断创新观念、拓展思维,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履好职尽好责,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新成绩。

2024年主题教育优秀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已经开始,本次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意义重大。我们要全面把握主题教育的总体要求,要突出学深悟透,抓好理论学习这个首要任务,带着感情学、带着思想学、带着责任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精、理解透、应用好,真正融入这个大课堂,激发起

真学真用、真抓实干的行动和热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一、用心上好“信仰课”,筑牢政治忠诚,擦亮民生情怀底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作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每个共产党人,只有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凭借政治信仰绘就生命底色。在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的今天,每个共产党人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让人民群众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

(一)政治信仰是破解难题、凝聚力量的伟大旗帜。党员干部要修好马克思主义“心学”,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始终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要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至上,全心为民服务,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基层一线,察民情,解民忧,纾民困,知民意,把“百姓事”当成“自己事”,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增加人民的满意度。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名利观、权力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管好“自己事”,带好“自家人”,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健全品行优良的人格,赢得社会的好口碑。

(二)正确的信仰成就事业、实现目标的基础。信仰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每个共产党人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理解,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贯彻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把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为党的伟大事业努力奋斗。主题教育的第一堂课要固本培元,党员干部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革命理想大于天”的精神坚守信仰、净化心灵,在真学真信、常学常新中夯实信仰之基,深扎信仰之根。

(三)坚定政治信仰要坚持学习、提升理论修养。共产党人坚守信仰,就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科学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家园,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信仰不动摇、方向不偏差,自觉听党话、跟党走。要时刻敬畏党纪党规,把纪律作为言行指南,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坚决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行。

二、用绩上好“专业课。提升能力本领,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党员干部着手解决,党员干部的履职能力面临着巨大考

验。党员干部必须要有适应本职工作的较高专业水平,全面提升自身专业化能力和实战水平,在面对各种困难矛盾中,能挑起重担。

(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置身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面对加速演进的百年变局,推进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唯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方能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唯有凝聚在真理的旗帜下,才能不惧惊涛骇浪、坚定勇毅前行。解读和掌握政策不能只满足于熟悉一些政策文件,还要着眼于运用政策推动实际工作的能力,这就要求各级党员干部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党员干部提升专业化水平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能够结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处理问题,从而能够根据地区和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强有力的推行和贯彻党的政策,提高工作的敏感度。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对管辖内的工作做到快速判断、快速行动,熟悉本岗位工作,了解领域内各项工作的细节,能够运用专业化能力解读,运用专业知识提升工作能力。

(二)解决困难问题,必须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当前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党员干部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才能做好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树立全方位的理念,始终将学习作为提高本领的助推器,不断地去学习新知、完善自己。既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也要善于在解决工作问题中学习,既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也要认真从群众中汲取经验,主动虚心向群众学习,还要虚心向同行学习,提升自己的格局,善于观察学习不同区域优秀干部的做事方式和见解思

维,观察同区域针对不同问题所采取的实效举措,及时总结,汲取经验。

(三)落实上级要求,必须深刻理解党和国家政策。政策能否落实到位,能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落实。党员干部是政策的宣传者,又是政策的执行者,对各类政策能否落地生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党的基本路线具体体现在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方面,党员干部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者,必须准确理解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认真理解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夯实专业化能力,首先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政策理解力,从而准确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提升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用情上好“廉洁课。树牢底线思维,真正做到廉洁用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

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

的优良品格。在新时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大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做到抵挡外在诱惑、秉公办事,就必须坚守廉洁自律。

(一)加强党性修养是保持廉洁自律的根本。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要始终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力量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以此来开阔胸襟和眼界,以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

的能力。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要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

(二)强化底线意识是保持廉洁自律的基础。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在政治上清醒坚定,要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决议决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种种诱惑,要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牢记勿以廉小而不为,勿以贪小而为之,就是要在无人知晓之时,能够守住自己的防线,不存任何侥幸心理,任何时候在清正廉洁上都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就是要摒弃“下不为例”的思想,在不正当行为上杜绝“第一次”。要遵守道德底线和红线,加强道德修养,以律促德、严格自律,主动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中。在工作中、思想上和生活中,要从注意“三慎”,把住“三关”上要求自己。

(三)严守党规党纪是保持廉洁自律的保障。《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要求,党的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新时代新征程,在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中加强党性修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等关系,一心为公、坦荡做人、谨慎用权。要始终保持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自觉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各项廉政规定、制度。认真对照党规党纪反省自己的日常,对照自纠,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远离低级趣味,从而守住廉洁从政的这个根本,真正做到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始终保持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旺

盛的革命斗志,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始终与人民同心,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敢于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坚决斗争,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四、用能上好“实干课”,提振干事创业的信心,永远保持勤勉务实的激情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我们要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充分调动起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一)永远保持攻坚克难的进取之心。越是伟大的事业,越是充满挑战,越需要知重负重、攻坚克难。胜利不会凭空出现,增强自身能力是关键。要加强学习,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要发扬斗争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能力是立身之本,只有切实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才能确保在发展机遇面前能主动出击、困难矛盾面前能迎难而上、危险挑战面前能挺身而出。要保持战略定力,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橹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拼命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跑好接力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实干实效、干事成事赢得党组织信任、群众的掌声,在各项工作中都要实干争先、走在前列。

(二)要永远保持履职担当的实干之心。敢担当、善作为是新时

代党员、干部必备的政治素质。巩固深化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履职尽责的成果,要持续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上用力。要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坚持以实干实绩论英雄,大胆地用、坚决地调、该容的容,落实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要完善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激励担当作为具体措施,着力构建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关心关爱、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要以不忘初心的良好心态,履行使命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树立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永葆昂扬向上、激情满格的闯劲干劲,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积极作为、接续奋斗。

(三)要永远保持真诚服务的为民之心。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必须把主题教育中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以贯之的坚持下去。制度建设方面,要因地制宜建立符合群众需要、发展实际的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依托定期走访、实时了解等常态好手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服务载体方面,通过志愿服务、定点帮扶、单位包保等方式,梳理出群众需求清单,逐一研讨、谋划、解决。作风建设方面,要倡导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的好作风,引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想民之所想、谋民之所忧。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根本要求。这次主题教育确定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实抓好主题教育各项任务,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

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024年【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这次主题教育就是要推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其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位列第一。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和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就要深刻领悟、准确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这一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将其转化为自身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

质属性。马克思、恩格斯论证了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人民群众,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观,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历史创造活动的扩大和深入,作为自觉的历史活动家的人民群众在数量上也必定增多起来”“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中展开党的理论探索史。在这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时始终坚守人民性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毛泽东同志认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指出:“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强调“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评判我国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之一。江泽民同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

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胡锦涛同志明确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挂在心头、念在心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质就是“人民至上论““人民幸福论”。回顾党的百余年理论探索史,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彰显旺盛生命力,始终得到亿万人民拥护支持,科学指引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一条红线

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手中。习近平总书记是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在人民中历练、在人民中成长,得到人民拥护、深受人民爱戴的人民领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就是坚持人民至上。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就要深刻领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出发点。

把握理论基点。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

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贯穿的一条红线就是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之所以位列“六个必须坚持”之首,就是因为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是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最鲜明的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利益尽心尽责,对百姓冷暖念兹在兹,具有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真挚情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自身的理论基点,把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作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动力,真正实现了人民利益、人民心声的集中表达。

坚守价值支点。坚持人民至上,是理论论断,也是价值判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一切为了人民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人民利益作为评判党的一切工作的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正是因为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始终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立足实践原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具有真理力量,而且不断彰显实践伟力。正是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充分体现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为了人民干事创业,依靠人民干事创业”,充分体现一切依靠人民。新时代十年,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我们在实践中坚持一切依靠人民,真心尊崇人民、真诚相信人民、真正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答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至上”考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准确把握包括'六个必须坚持’在内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更好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才能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确保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领会好、运用好,答好新时代新征程“人民至上”考题。

坚持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站稳人民立场,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坚持树牢群众观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人民群众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树牢群众观点,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新的历史伟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党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坚持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根本工作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要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我们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

2024年二季度最新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新思想指引新实践新作为开启新征程同志们: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4月3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不断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要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系统掌握这一思想的基本观点、科学体系,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各项工作。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非凡理论勇气、卓越政治智慧、强烈使命担当,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重大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指引我们在非凡十年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也必将指引我们在奋进新征程上夺取新的更大胜利。面对新征程上催人奋进的目标、

复杂严峻的形势、艰巨繁重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一、坚持以实际行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我们不断夺取新时代新征程各项事业伟大胜利的思想灯塔和行动指南。新的时代、新的思想、新的征程,更需要新的作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要真正学起来、传起来、研起来、干起来。自觉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工作的全过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一要坚决做到思想自觉。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什么时候、在什么环境下,都不能放松学习,特别是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的学习。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思想觉悟,在思想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身处边疆,奋战在基层一线,更应该以高度的自觉性持续加强理论武装,从思想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只有真正领悟了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才能让我们的行动有方向、工作有着力点、方法有效得当。

二要坚决做到政治自觉。心中有党,对党忠诚,是党的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是每名党员的基本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关键还得靠我们党自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殷殷嘱托。

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践行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在开展具体工作时,自觉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无条件执行党中央和省委市委作出的决策部署,并且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体现好政治担当、展现好政治本色。

三要坚决做到行动自觉。“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是喊口号,而是应该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全社会更好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要用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形成的良好机制,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满腔热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二、坚持以实绩实效检验学习成果成效

今年,市委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通过开展解放思想提升年、干部作风强化年、开放先行示范区建设攻坚年“三个年”行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目的是推进建设开放先行示范区取得更大成果。我们将结合贯彻落实这次专题研讨班精神,聚焦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攻坚、重点工作攻坚、“创优争先”提档攻坚“三项攻坚”为具体抓手,确保“三个年”行动取得实效。

一是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攻坚”。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干部作风强化年”提升行动,组织引导领导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大党建”思维,以系统观念谋划和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在巩固去年“五基三化”成果的基础

上,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攻坚,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组织长足进步、明显提升,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和基层治理效能。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行县委常委“1+6”党建工作联系和处级领导干部“五个一”专班机制,深化重点项目“书记领衔+团队攻坚”

开展县直党组书记服务十大行业等行动,持续擦亮“党旗领航·苗乡争先”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是开展“重点工作攻坚”。进一步破除和改变思维理念、思想观念、工作方式,聚焦开放先行示范区建设攻坚年重点任务,按照“围绕平台抓产业、围绕产业抓项目、围绕项目抓企业、围绕企业抓服务”的思路,重点建设一批基础性重要平台,突出培育一批支柱性重要产业,加快实施一批关键性重大项目,推进一批突破性重点改革。聚焦循环经济示范区、中医药集散中心、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五个重要平台建设,以平台建设为契机,充分挖掘政策潜能,带动和促进经济发展。聚焦“循环经济、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医药医疗、电商贸易、旅游康养”六大重点产业,实施好产业链“链长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建链补链强链,力争实现集群式发展,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聚焦50周年县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落实好重大项目“四批四统”工作机制,强化资金、用地、能耗等要素保障,推动完成一批关键性重大项目建设。聚焦抓好自上而下布置的改革任务和自下而上的自主探索改革,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谋划推进更多有力有效的改革举措,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加快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

力。

三是开展“创优争先提档攻坚聚焦锻作风、提本领、强实干、争一流目标,把“创优争先”作为全市进位提档的重要工作,在总结提升乡镇亮点考评机制的基础上,在县直单位也开展亮点考评。通过县直单位与乡镇共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打造亮点,推动落实中央、省、市各项重点工作,引导党员干部苦干实干、勇于攻坚,在改革创新中解决重大问题,在行业发展中积极打造具有重大影响的工作经验,创造更多在全市、全省有较大影响力,对我县高质量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创新成果。

三、坚持以系统观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树牢大局意识,坚持系统观念。我们将自觉把工作放到国家战略全局、全省和全市大局中思考研究、谋划推动。

一是把握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效率。系统观念是一把探路破局、服务大局的钥匙,没有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很难统筹好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就很难实现突破性跨越式发展。要进一步增强协同意识、提高发展的耦合性,聚焦推进“三项攻坚”,推动落实三个年行动,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力争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的效果。

二是把握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当前”是前提与基础,“长远”是愿景与蓝图,更好统筹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既在战略上坚持持久战,又在战术上打好歼灭战,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协调有序高效开展,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进一步加强中长期战略谋划,

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规划、改革和政策,增强工作的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持续抓好脐橙产业振兴、中医药集散中心等具备基础性和长远性的工作,增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三是把握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对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强调“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持续抓好平安建设、法治建设,拓展省际边界治理模式,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更好地维护省际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四是把握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进一步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开展“重点工作攻坚”,推动经济增长跑出加速度,同时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让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更加支持和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来,共同为全市高水平建成开放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同志们,“行源于心,力源于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所以我们必须要能汇聚起自信自强、勇毅前行的强大正能量,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2024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2024年廉政党课:涵养廉洁文化,厚植清廉根基,让清正文化浸润人心

同志们:

廉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个终身课题,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抓好。廉洁文化作为一体推进“三不腐”重要载体,我们要坚持将廉洁文化融入干部日常、融入群众生活、融入地域特色,不断激活社会“清廉细胞”,确保廉洁文化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推动清廉理念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要通过廉洁文化的沁润,引导党员干部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将廉洁自律深深地刻在心底。

一、用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精神境界,筑牢防腐拒变思想堤坝

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坚定的理想信念信心,是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包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理念和实践。中华民族历史上有无数清官廉

吏、仁人志士、革命先烈的廉洁事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厚德养廉、公而忘私、清正自守、光明坦荡等丰富的廉洁思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廉洁文化资源。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挖掘廉洁文化“源头活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要注重探寻本地历史文化积淀中的廉洁基

因,从正史中的勤政篇章,到民间口耳相传的廉吏故事,依托千年廉脉汇聚精神力量。通过整理本地历代廉洁人物及其勤廉史迹、民间典故等,或汇编成册作为廉政教育读本,或翻拍成微电影、编排成话剧,也可以制作成动画漫画、陈列成展览,为廉洁文化建设增添历史厚重感。要注重深入盘点、总结本地文化资源,阐释蕴含其中的廉洁传统、廉洁思想、廉洁理念,以可听可视可感可触的形式立体展现,使崇德尚廉内化为党员干部的精神追求。

传承红色基因,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代共产党人涵养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树立了一个个价值标杆和典范。要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发扬革命传统,串联起辖区红色革命旧址、红色景区、红色文物、烈士纪念碑等红色资源,通过主题展览、宣传勤廉榜样等方式,推动红色基因与廉洁因子共促共融。可以把主题党日活动搬进红色阵地、革命旧址,将红色历史所蕴含的宗旨意识、价值追求和优良作风纳入各单位党日学习计划,通过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专题宣讲、致敬革命先烈等活动,激励党员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补足精神之钙。

(二)用传统廉洁文化精华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自觉与认同。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鲜明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既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加强自身的官德建设,也为党政领导干都治国

理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和借鉴素材。

延绵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根基和着力点,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元素,通过运用新媒体新技术研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优质服务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中发挥润物无声、持久涵养的作用。在党风廉政领域落实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形成新时代廉洁文化,并把新时代廉洁文化作为党风建设、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谋划好、建设好,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三)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各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担起推动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政治责任,要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推进传统廉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营养,着力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洁文化。突出时代性,充分运用新时代话语体系讲好廉洁故事、传承廉洁文化,让传统廉洁文化建设更加紧跟时代、更加扎根人民。突出群众性,依托包公这一独特资源,深度挖掘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廉洁文化精品,打造多种形式的优秀廉洁文化资源库。突出建机制,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建立健全组织、宣传等部门参与其中的协作运行机制,调动相关文化机构积极性,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作交流一体推,切实凝聚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强大合力。聚焦关键少数,用好任前廉政谈话、任职谈话、日常谈话等方式,常态化落实述责述廉等制度,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把自己摆进去,主动加强家风建设,

带头涵养廉洁操守,带动全社会形成崇廉拒腐、尚俭戒奢的良好风尚。

二、用革命文化淬炼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牢记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

廉洁从政、秉公用权,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非常重视并保持队伍的清正廉洁,并把廉洁奉公作为衡量党员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要传承、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要把廉洁品格讲“正”讲“透”,讲出革命先辈身上廉洁自律的光辉品质和人格魅力,让更多人感受到革命先辈的廉洁品格。

(一)始终秉持细处着眼的态度,找准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在长期执政环境下,违背初心使命、动摇根基的风险无处不在,要想保持共产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就要始终坚持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既要大刀阔斧,也要从细节出发,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态度,从思想深处找根源,着重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深挖理想信念、理论修养、宗旨意识、操守底线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挖细查,真查真找要端正杰度,摆正位置,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防止大而化之、隔靴搔痒,避重就轻、避实就虚,真正把问题找准查实、剖深析透。

(二)始终秉持直面问题的勇气,落实整改,做到“闻过则喜”。“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显著特点和优势”,这也是在要求我们要

保持自我革命的优良作风,不要遮遮掩掩,推上诿下,不能做把头埋进沙土的“鸵鸟”,要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和胆魄,进一步破除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清晰、工作状杰懈怠、作风疲疲沓沓等阻碍党的事业发展的顽固性问题,要拿出切实管用、科学合理的措施,真改实改,真正把观念转变过来、把思想解放出来、把作风转变过来、把质效提升上来,实现以问题整改促进党的各项事业落地落实。

(三)始终秉持防微杜渐的观念,抓好日常,做到“三省吾身”。“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更应该阵厉奋发、跨越赶超,用党的先进理论滋养初心使命,不断夯实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要冲锋在急难险重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素质。要守住纪律底线,深刻领会“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精神内涵和现实意义,以身边优秀人、先进事为榜样,多照照镜子、正正衣冠,真正使用好自我革命这把“利刃”,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扎扎实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文化土壤,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廉洁文化阵地。

串联融合、升级改造,强化廉洁文化阵地建设。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指出:“如果先进的廉政文化不去占领文化阵地、营造社会氛围,腐败文化就会乘虚而入、污染社会搞坏党风政风。”必须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廉洁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整体规划,注重把分散的廉洁文化资源整合起来,让干部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文化教育。可以结合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清廉村居建设,充分利用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人纪念馆等文化场所,因地制宜设立廉洁文化阵地,丰富廉洁文化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技术成果,建立数字煤体矩阵,提升廉洁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交互性,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群众喜闻乐见的清廉故事,让新时代廉洁文化在基层蔚然成风、深入人心。提升廉洁文化覆盖面影响力,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要注重打造廉洁文化多元阵地,向本地的名人故居、家风家训教育基地、乡风文明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借势借力,在县级、乡镇、社区逐级推进,延伸传播链。要找准廉洁文化与各行各业融合点,推动廉洁文化融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业、农村建设要做实以案促改促治,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受警醒、明纪法、增觉悟。要紧扣“廉洁自律”这个主题,让更多基层干部、青年学生和普通群众接受廉洁文化熏陶,形成全社会崇清尚廉的浓厚氛围。探索形成沉浸体验、教育警醒、思想启发的廉洁文化教育新方式,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价值导向、行为约束、生态净化等作用。要把廉洁文化建设贯穿社会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在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中融入廉洁文化,动员全社会力量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传承和弘扬廉洁文化。

四、将从严治党作为基础工程提升认知、优化模式,不断开创廉洁文化建设新局面

(一)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一是加强党对廉洁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管党治党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总体框架,寓于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健全和织密廉洁文化建设责任体系和运行机制,确保廉洁文化建设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二是加强理论武

装,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以理论上的坚定保证行动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清醒守住为政之本。三是增强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深刻认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必须三者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把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在统筹联动中提高治理腐败的整体质效和综合效能。四是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伟大实践,深刻认识到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长期性,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对反腐败斗争应保持充分的历史耐心和强大的战略定力,以廉洁文化建设助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全方位、多维度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真正实现治标与治本的高度统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更大战略性成果。

(二)提升廉洁文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一是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要紧紧抓住发挥廉洁文化自律、教化、育人功能这一根本,锐意创新,以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实起来、强起来,攻坚克难、取得突破,让廉洁文化风行、清风正气充盈。二是创新廉洁文化建设载体。加强传播体系建设,充分运用新煤体开展廉洁文化传播,拓展廉洁文化信息平台,提升廉洁文化传播精准度和覆盖面,不断增强廉洁文化的传播力、感染力、吸引力。加强阵地建设,精心打造廉洁文化示范点,让廉洁文化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创新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提高网络技术建设水平,采取现实与虚拟、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以虚拟场景体验、电子互动平台等手段,增强廉洁文化的渗透性,增强亲和力与感染力。三是创新廉洁文

化建设内容。建立廉洁文化作品库,在文艺作品中更多融入廉洁文化元素,提高廉洁文化产品创新创造能力和服务供给水平,着力打造一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用更加多元的廉洁文化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廉洁教育融入家庭日常生活,引导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精神追求,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管好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把修身与齐家结合起来,以家风“小切口”做实廉洁文化建设“大文章”,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做优秀家风、廉洁家风的传承者、守护者。四是创新廉洁文化建设的考核和推广方式。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评、绩效考核、意识形态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巡视巡察、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牢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党规意识、制度意识、纪律意识,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研究与成果推广转化,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党史党建研究、精神文明创建各个方面,形成多方共建、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同志们,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作为夯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全面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服务于廉洁政治建设的整体目标,培养党员于部清正廉洁的政治品质,引导政府秉公用权、康洁奉公,在整个社会中形成良好的政风,培养人们对廉洁的信仰和追求,使廉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要牢牢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持续增强廉洁文化辐射力、吸引力、感染力。

2024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主题教育党课: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同志们: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做好工作的现实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用好调查研究这一我们党的“传家宝”,做好调查研究这一“基本功”。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以《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为题,围绕百年党史中调查研究的代表性事件、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各级党员干部如何真正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三个方面讲授一堂党课。

一、百年党史中调查研究的代表性事件

回顾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调查研究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下面,我们就共同回顾一下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大事件。

农民运动,坚持斗争

1927年1月,正当北伐军胜利进军时,国民大革命却出

巨大的危机。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和国民党右派,对于农民斗争出现错误的评判,他们“不敢支持已经发动起来的农民斗争”。为了肯定农民运动的作用,毛泽东来到了当时农民运动最高涨的湖南。对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五县,进行为期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

对于农民运动是“糟得很”,还是“好得很”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为了彻底打倒土豪劣绅,毛泽东提出要“一切权力归农会”。在农民协会组织的领导下,进一步组织更多的农民参与。当《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经问世,立刻给党内外以极大的震撼。瞿秋白直接呼吁,“中国的革命家都应该读毛泽东的书。”

兴国调查,土地革命

“饮马长江,会师武汉”,1930年在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口号下,红军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是以卵击石的攻打南昌,还是诱敌深入的运动歼敌,红一方面军和江西省委、地方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也正是在会议的间隙,毛泽东与兴国永丰区红军预备队的8位农民,作了一场特殊的调查会议,这就是《兴国调查》。

之所以选择兴国籍的农民作为调查,是因为一年前的《兴国土地法》颁行。为了了解兴国和赣南地区土地革命的真实情况,毛泽东与八位农民展开推心置腹的交谈。看着眼前的毛委员,八位农民战士表现得很拘束。毛泽东准备了茶水果点,从家常的生活话题入手,晚上又给他们宽大温暖的被子睡觉,八位农民紧张的心逐渐舒缓。在反围剿战争的前夜,毛泽东通过兴国调查,准确把握土地革命的正确战法。工农武装割据,开展土地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井冈山的红色旗帜屹立不倒。

纠错调整,工农复兴

1960年,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国民经济出现严重的困难。这一年底,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会议,毛泽东先后听取了五次报告后,并发表了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主旨的讲话。“一切从实际出

发,没有把握就不要下决心"1961年成为“实事求是年”、“调查研究年”—一要到实际中去调查,在实践中才能认识客观事物。

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导下,党的八届九中全会确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了落实调查研究,1961年1月,毛泽东先是组织人员奔赴浙江、湖南、广东农村蹲点调查,随后又亲自到杭州、长沙和广州等地考察。这一年3月,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农业六十条”,紧接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刘少奇去了湖南长沙和宁乡,周恩来去了河北邯郸武安、涉县,朱德前往四川、陕西和河南,陈云到了上海青浦县,邓小平到了京郊的顺义和怀柔。“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调查没有发言权,必须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1961年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扭转困难局面,开展全面调整准备了有利条件。

由此可见,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得失成败。

二、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

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三、各级党员干部如何真正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选准调研课题。定好课题是开展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反之,若没有问题导向,想到什么就调研什么,很容易犯“盲人骑瞎马”的错误,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中心把不住、焦点抓不住。一方面要关注势。对事关地方发展的形势、态势、局势精准研判,抓住带有普遍性、苗头性、倾向性的前沿问题、重点问题,寻求统筹解决的思路办法。另一方面要把握时。正所谓“文当其时,一字千金”,要想调查研究真正有实效,就要紧跟时代、紧贴时情、紧扣时机,将目光放在党中央部署的重点任务、新时期高质量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人民群众最急需解决的痛点,等等,及时带着课题走下去、谋得良策提上来,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拿出最务实管用的成果。

要改进工作作风。调查研究“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纸上得来终觉浅”,调查研究不是做过客、当看客,只有下马观花、

脚沾泥土,在熟悉“上情”的基础上沉下去了解“下情”,才能多维度获取真实的一手材料和新鲜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敢较真碰硬的勇气,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多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真走、真听、真言、真究,多用侦探式的眼光于细节处探求真相。不走“经典路线”、不搞“盆景式调研”,把企业经营的难处、社区治理的痛点、群众生活的问题原原本本反映出来,在直面问题中找到办法、在解决问题中凝聚共识。

要深化问题研究。“行成于思毁于随“,调查研究不能就事论事、浮于表面,需要我们善于思考、解剖麻雀,透过现象看本质,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决策思路和工作举措,最终达到“研以致用”的目的。基于此,做好调查研究“后半篇文章”,须在深入分析思考上下功夫,多运用发散思维、逆向思维、专业思维,从正反两面厘清各种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使调查所得的零散认识系统化、表面现象深刻化,从而一针见血地吃透产生问题背后的实质原因。同步,须树立“以用为贵”的结果导向,针对问题的对策建议既要符合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也要推陈出新、敢树一家之言,切忌空、旧、浮,将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抓好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落脚点。唯如此“求是”,调查才有意义,研究才有突破,调查研究才有实效。

同志们,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基本功”,我们要用好调查研究,从实际工作出发,把情况摸清楚,把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摸清楚,坚决摒弃“蜻蜓点水”式调研、“钦差”式调研、“被调研”、“嫌贫爱富”式调研,真正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努力推动全党形成崇尚实干、力戒空谈、精准发力的良好风尚,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69 3596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