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深入学习贯彻主题教育精神,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党员干部素质,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主题教育专题党课讲稿
同志们:
党中央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上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4月至8月,中央和国家机关、省级以上地方党委利用三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了第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9月5日、9月15日,中央和省委先后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对第一批主题教育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第二批主题教育进行了安排部署。紧接着9月18日,X市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9月20日,X县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全面启动了我市主题教育活动。从中央和省委总结安排到我市迅速部署,充分说明了各级对主题教育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按照X市委的要求和X县委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统一部署,今天我到X镇上党课。下面,我结合近期的学习、调研情况,就开展好这次主题教育,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共勉。
一、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XX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出的重大部署。2023年4月3日,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从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对主题教育各项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9月5日,中央召开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深入总结第一批主题教育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明确要求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要注重把准目标要求、注重加强分类指导、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抓好衔接联动、注重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主题教育,亲自谋划、亲自部署,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作风,认真履行职责。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动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确保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各项工作。
第一,开展主题教育是我们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历程来看,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不断创造新的辉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党的XX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精辟概括为"六个坚持",如何把这些新理念新论断新观点新要求转化为全党同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必须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站稳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党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第二,开展主题教育是我们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的有力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的核心力量。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后,党的XX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旨在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从我区农村基层来看,也还存在部分村党支部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不强,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个别干部纪律涣散,部分党员综合素质偏低,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化,"等靠要"思想严重等问题。我们就是要通过主题教育,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刮骨疗伤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切实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三,开展主题教育是我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载体。党的十九大以后,我们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让广大干部群众在一个又一个细节、一件又一件小事中感受到了干部作风的切实转变。但在我们一些地方、一些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工作不力、作风不实,落实效果不好,严重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前一阶段,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我们在全区开展了惠民惠农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专项治理行动,发现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私管代管、滞留克扣、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挪用等问题,充分暴露出我们基层还存在管党不严、治党不力的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微腐败"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听之任之、不加防范,久而久之,必将积重难返,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小管涌就会沦为大塌方。这次主题教育,就是一次群众路线的再检验、再审视,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抓手,引导教育党员干部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决拆除"无形的墙",牢固架起党群干群"连心的桥"。
第四,开展主题教育是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党的XX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意味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新阶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需要一大批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带领群众一起苦干实干。最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关注农业农村,农村总体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的良好局面,但纵观我们的农业农村工作,还有许多短板和弱项,还有许多制约乡村振兴的难题需要破解(后面会专门讲到)。衡量主题教育抓得实不实、好不好,关键看在推动中心工作、促进事业发展中能不能取得实际成效。农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领导者和根本保证,执行力和落实力怎么样,事关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能否不折不扣落实落地。目前,我们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奋勇追赶的关键时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开展主题教育,就是要系统掌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准确把握省市区委的部署要求,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团结一心,攻坚克难,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二、聚焦"三农"短板弱项,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统一思想、推动工作,要把准方向,突出重点,通过主题教育深刻认识我们"三农"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问诊把脉、分析症结、扬帆起程,确保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取得实效。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反过来认识这些短板,要从需求侧的角度去深入的谋划农业农村的一些工作。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短板:
第一,农业现代化是短腿。从整个全国目前的工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来看,最短的腿还是农业。一个国家要迈向现代化,农业实现不了现代化,国家肯定也实现不了现代化。当前,我们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从劳动生产率来看,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跟发达国家相比很落后。我查了一组数据,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就是每位农民在农业里边创造的生产率只有4600美元。什么概念呢?日本当前是4万美元,美国当前是5万美元,中国只是它们的10%、11%左右,我们的劳动生产率很低。我看过一个资料,一个美国人把全美的农业划分为190万个家庭农场,平均一个农民年均种2500亩土地,而一个中国人平均只能耕种7亩土地。
第二,农民收入是短项。这里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有人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缩小,这是相对收入差距在缩小,但城乡之间的绝对收入差距在扩大。我看了2017年我国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多了16600元,而2022年多了23000元,也是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我昨天翻了一下X区的情况,2022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7581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6724元,城镇居民比农民多了20857元,城市是农村的倍,城乡之间绝对收入差距仍然在持续的扩大。第二个含义是,近两年中国农民的收入呈下降的趋势,大家知道2017年至2022年的这五年,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出现了趋缓的趋势,工人不涨工资,干部这5年内也没有涨工资,为什么呢?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农民进城打工的门路越来越窄,大城市限制多、小城市没有产业,农民又回不了农村。二是新技术产业的智能化替代了劳动,大量的机器人和现代化、信息化取缔了一些劳工作业的岗位,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三是农村内部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原来城市的阶层之间的差距扩大应该大于农村,但中国目前的现状是农村之间的阶层之间的差距扩大速度要快于城市。2017年到2022年,城市的高收入跟城市的低收入户,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拉大了倍、接近2倍,农村的却扩大了3倍,甚至于在3倍以上。
第三,农村公共服务是短板。城市跟农村相比,近两年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建设要比农村快得多,所以城市的现代化程度水平要高,速度要快。农村也有改变,但是改变得相对较慢,因为农村的量不够,结构有短项。比如,农村的养老、医疗、医保等还是跟城市有差距;还有农村的卫生、基础教育,这些的差距更大。比如说,有的县市规定,有病了就在乡里的医院治疗,要是到县里去就不能报销医药费,这层级就被限定了!如果说人家的病不是个简单的感冒病,要是非给人家回返到乡村的话,那肯定就延误了治疗期。类似的这样的差距太多太多,我在这里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在细数了。
第四,城乡如何发展的制度供给短缺。现在的城乡二元体制,还是有许多需要关注的,城乡二元体制没有根本的打破,阻碍了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压缩了弱势群体改变生活的机会,和劳动力流通不畅,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这方面的情况还是比较严重。一个国家,要想现代化,市民化社会结构必须建立,市民化社会结构的一个标志就是城市化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2022年根据世界银行统计,218个经济体中,高收入国家中等偏上的56个,中等偏下的47个,低收入的34个,中国的情况就是2022年进入了中等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人均GDP达到了9300美金。世界银行定义:在12000美金以上的就是发达国家、在4126到12055之间是高等收入的国家、1046到4125之间属于中低收入的国家、1045美金以下的是低收入国家。按照这样来看,2022年所有的中上等收入国家和中国是一样的,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都在64%以上,最高的日本达到了%,而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官方统计报道的数据是%,所以中国跟同等的国家相比、跟发达国家相比,都没有达到标准,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安排部署了乡村振兴的规划,要想实现现代化,农民的"四短"问题必须解决。
三、深化拓展实际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我区情况看,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X镇虽然基础较好,但站在全国全省大局中去比较,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任务还很重,特别是农业基础条件、民生基础设施、农业品牌培育、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焕发出来的学习、工作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切实以工作实效体现主题教育成效。
一要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推动产业发展上。产业既是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群众致富的依托,没有稳定可靠的富民产业和门路,实现共同富裕就如同没有根基的房子,撑不住也长不了。近年来,X镇利用城郊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对产业发展进行了许多大胆探索,形成了设施蔬菜、乡村旅游加劳务经济为主导的三大产业。目前,又提出了发展林果采摘、水产养殖加农产品加工为特色的三大补充产业,产业结构符合X镇发展实际。但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重点还是要走好"四化"路子。一是集约化经营。反思美国为什么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大国,这与其农业集约化发展密不可分。美国农业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其农村的规模显现出日益大型化的趋势。科技革命使得农业科学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不断把美国农业生产的细胞--农场做大。农场主要想保持稳定的收入,除了不断更新农场装备外,还要花更多的钱购买土地,以保证总产量的提高。现在,美国每个农场主平均能经营2400亩土地,而我们2-3人都经营不了50亩土地。因此要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促进土地流转集约经营,逐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具体来讲,X镇要结合全区5万亩的色素辣椒基地、5万亩的特色林果基地、5万亩的玉米制种基地、5万亩的蔬菜花卉良种繁育基地、10万亩的中药材基地、10万亩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供应基地、30万头的智慧化养猪基地等七大基地培育建设,将全镇产业布局、发展方向放到全区、全市的发展思路中去谋划,构建形成"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规模农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新格局。二是机械化种植。我们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是日本和美国的10%,如果土地可以流转成几百亩或几千亩,大机器才可以派上用场。我们现在是条块分割,土地流转地埂必须要破,否则机器下不去。一定要好好研究农业机械化,研发引进大型农耕机械、喷灌机械、采摘机械,通过规模土地流转,破除地埂地块限制,形成几百亩或几千亩的规模化基地,实现农业机械大田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力争机械化率在70%至80%,甚至更高。三是信息化管理。包括田间的灌水、施肥、温室的控温控湿,这些都需要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比如说原来盖一个温棚,要用草帘子保温,夫妻两人9点上班,两个温棚的帘子拉上就得拉到10点半,最后改造了电动机,用电动机卷帘整整只用九分钟,时效提高了很多,而且可以用手机APP远程管控。下一步,应围绕戈壁生态农业建设,健全三大信息管理体系,即:精准灌溉水肥一体化体系建设;连栋温室自保温体系研发和控温、控湿、控肥、控病远程管理APP体系建设,为设施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品牌化销售。如何才能让一个好东西卖上好价钱呢?经济学家时寒冰说,资源贱卖是中国最大的痛。首先是品牌问题,即要帮助农民培育品牌。正所谓:"痛在产品,病在战略",产品的背后是战略,其问题看似产品,本质是"战略定位"和"品牌价值"问题。就特产产品,我主张必须做到"四化":口味普适化、产品快销化、传播时尚化和价值健康化。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龙德盛草莓,旺季时候采摘80元/斤,淡季时也有50-60元/斤,而且经常是供不应求,牌子一旦亮出去,不火都不行。还有就是营销渠道,要为绿色生态产品建立一个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顺畅流通体系,这样就能消除消费者与生产者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现在城里面的消费者多数有购买力,他们肯定愿意多付点钱吃上更好、更安全的食品,农民按照绿色生态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肯定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二要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治理好农村人居环境,事关群众生活质量改善,事关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实,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X镇作为城郊镇,一方面城乡结合部点多、线长、面广,环境整治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湿地众多,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重要生态功能,是城市的"后花园"和"绿肺",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下硬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抓好"厕所革命"、垃圾污水处理、居民点整治的同时,采取"三种模式"抓好农村危房改造。一是优势地段+城中村改造模式。就是采取打包,"肥+瘦"的方式,给开发商一片好的楼盘,找X等一些大企业来开发,农户通过集中居住小区进行安置,成为城市居民。我们现在搞的X村9组就是这个模式。二是民间工匠+农户改造模式。就是政府补贴出工,老百姓自己出住宅、出檩子、出砖块,采取共建方式对农户住房进行改造。这样算下来,基本上一户20000块钱就能拿下来。各组要发动民工入驻,加大推进力度。三是土地增减挂钩改造模式。就是针对城郊乡镇已经具备了上下水的这种,我们就把一个村子给拿回来,把你们的宅基地征回来以后,留下每户需要修房子的60-90平米,之外的土地挂牌上市。这样的话,拿开发商挂牌多出来的收入,把老百姓的土地和房屋拆迁补上,并把老百姓安置的房子给修了。这三种模式在外地都有成功经验,大家要积极配合。
三要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增进民生福祉上。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十分重要的方面,也是推动发展的最终目标。近年来,X镇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落实惠民实事,全镇群众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改革发展红利,特别是近三年来,X镇举全镇之力,筹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全民健身广场、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党群活动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及干部周转房等一批全区一流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镇民生基础条件大幅提升。但是,作为城郊乡镇,X镇部分基础条件仍然十分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仍然不高、一些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仍然突出,一些领域与经济发达镇的定位还很不适应,特别是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全镇上下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科学谋划各项民生投入,用足用活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村组道路、饮水工程、环境整治、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交通、能源、水利等公共设施不足的问题,尽快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四要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上。党的XX大报告指出: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强化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功能,压实县级责任,推动乡镇扩权赋能,夯实村级基础。这方面,X镇已经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初步建立了一套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自治体系,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等组成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在实践中也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一成果要充分肯定,下一步还要继续发扬推广。一是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超过98%的村都制定或修订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随着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事关农村的支柱性改革深入推进,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责任和目标,就是加快推进和完善涉及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重大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解决以往村民自治流于形式、能力不足等"小马拉大车"现象。二是加强乡村法治建设。乡村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加强对村务治理的指导、对农村各类问题的预防和监管,鼓励农民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对法律权威的认同感。特别是近年来因征地拆迁引发的利益诉求、矛盾纠纷易发高发,X镇要引导这部分群众尽可能用法律手段解决自身诉求。三是充分发挥德治作用。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伦理道德是引导社会风气和凝聚社会人心的不可替代力量,是乡村治理的灵魂。无论是法治还是自治,都要通过德治来体现和引导,才能有效破解在乡村治理中法律手段太硬、说服教育太软、行政措施太难等长期存在的难题。要持续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风尚,依托村规民约等褒扬善行义举、贬斥失德失范,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唱响主旋律,育成新风尚。四是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现在农村总体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征地拆迁补偿、邻里纠纷等矛盾时有发生,有些还演变成了群体性上访事件。上访就说明有矛盾,产生了不和谐,甚至产生了冲突。农村社会如果不稳定,什么事都干不成。要有效解决村民上访的问题,就必须在源头上下功夫。镇村两级干部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知道群众的诉求,了解村上的动态,能够化解的要及时解决,不能等出了事,上级通知才重视。没人管就会把矛盾越积越深,把问题拖大拖炸。这些事往往都是有前兆和苗头的,感到不踏实的事,要及时做踏实,就不会出问题。
五要把主题教育成效体现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上。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井冈山时期,毛主席就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新中国成立后,又逐步把基层党组织设到村一级。从"支部建在连上"到"支部抓在基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始终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是党重要的历史经验和特有的政治优势,我们必须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牢、抓实。一是抓好党建主责主业。作为基层党组织,抓好基层党建就是主责主业,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动。要强化责任落实,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不称职"的理念,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要对照《X省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所列七大标准42个规范,从乡到村,一级管好一级,一级带动一级,使经济工作和基层党建统筹推进、互动共促,齐心协力构建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堡垒。要抓实重点难点,坚持问题导向,注意从解决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紧要性问题入手,积极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体制机制、作用发挥、基础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化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档升级。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入学习党的XX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防止"木桶效应"。要健全民主决策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村级两委班子民主议事规则、党员大会议事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决策制度,确保重大事项、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集体讨论决定,防止个别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做到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要做好公示公开,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逐步实行重大决策咨询、听证、公开制度,不断健全完善领导干部公开述职述廉、民意测评、民主考核、任职公示等制度,切实丰富和拓展群众监督的方式渠道,共同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三是坚决惩治基层腐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眼前嗡嗡乱飞的"苍蝇"感受更为真切。"蝇贪"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要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重点打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惠农资金、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等问题,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坚持不懈正风肃纪,坚决纠正和查处基层干部吃拿卡要、冷硬横推、优亲厚友等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群众在党员身上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断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上一篇:中学开学演讲稿【14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