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课稿:学深悟透新思想 在以学促干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准确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这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中蕴含的几个重要关系。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第一,准确把握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体现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的高度统一,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结合,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意蕴,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人们认识事物是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同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推动认识的飞跃和发展,并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再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产生并提炼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方法,以源于实践的工作方法检验并完善符合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推动认识和实践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彰显了唯物辩证法的鲜亮底色,这是坚持自信自立的根本底气。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具有差异性。思想方法是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即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工作方法是思想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确保思想方法落地落实的必要手段,即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实事求是、独立自主、矛盾分析、群众路线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思想方法,是方法论中的基础逻辑。目标引领、顶层设计、问题导向、调查研究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工作方法,是方法论中的实践逻辑,为做好实际工作,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工具箱。因此,我们要注意区分好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做到精准号脉、正确问诊,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本领,切实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顺利推向前进。
第二,准确把握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关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这一方法,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发现问题的智慧、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增强问题意识,时时刻刻思考现实中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时时刻刻思考未来发展中我们将会遇到的难题。这一方法告诉我们,当前我国面临着“群众关注关切问题”“改革发展深层次问题”“国际局势紧张问题”“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问题实质,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在新时代的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敢于直面问题,科学把握和分析全面深化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妥善解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问题,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等重大问题。实践证明,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科学分析问题,将问题分类,把问题找准,并通过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提出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思路、办法。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方法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维方法和重要路径。问题和目标是事物发展的“一体两面”,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问题导向强调发现问题的自觉、解决问题的方法;目标导向强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实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就是要以目标任务为统领,着力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要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安全等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千万百姓、造福千万百姓。只有紧紧锚定目标,从目标倒逼问题,积极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各种难题,在不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中向着既定目标迈进,才能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第三,准确把握系统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横向上的通观全局、统筹兼顾,涵盖了全局观、整体观、长远观等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方法在实践中运用的结晶,是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实践的理论升华,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从整体视角把脉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发展状况。
坚持系统观念,应该分清主次、把握重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既保持心怀“国之大者”的全局视野,又善于把握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进而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强调全面协调的同时,也要求我们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围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让问题导向进一步聚焦,这是治国理政得以成功的关键。
第四,准确把握群众路线和科学真理的关系
群众路线和科学真理本质上体现着价值与规律的关系,即合人民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人民性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价值指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政治密码”。群众路线指引着真理探索的正确方向,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试金石。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们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至上,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实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情感诉求,努力使理论为人民服务、被人民认同,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检验。
合规律性是推进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人民性反映的是理论的价值方向,着重强调“为了谁”的问题,科学性反映的是理论的规律方向,着重强调“如何为”的问题。科学真理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理论建设的深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创新性“知识体系”,更是一种宝贵的“规律性认识”。这种宝贵之处体现在,它在将合人民性与合规律性结合起来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理论探索,凭借敢为人先、动真碰硬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实践勇气,深刻揭示了超大型国家崛起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光辉典范。
第五,准确把握回顾历史和面向未来的关系
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要站在大历史观的高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把回顾过去、分析现实和展望未来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在大历史观指导下实现守正和创新的辩证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之“新”,表现出一脉相承的连贯性,既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又集聚了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思想结晶,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在“两个结合”中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比如,结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大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重要论述,极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再比如,在探索人类现代化的新道路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富有原创性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关注未来、着眼长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世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性和世界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和自身发展中互利共赢,将中国发展置于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战略格局中去考量,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为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坚决反对霸权统治和强权政治,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放眼世界和人类未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根本在于既保持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一脉相承,又根据实践变化推进理论创新,坚持胸怀天下,着眼长远发展,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坚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