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中国史》读后感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极简中国史》读后感5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极简中国史》读后感1

人类文明发展至今,关于图书的历史,悠远绵长,难以尽数。浸淫书业多年的英国学者罗德里克•卡夫,联手视觉艺术专家萨拉•阿亚德,他们决定讲100个图书故事,让大家对图书史有初步清晰的了解。这就是《极简图书史》。

这100个故事,不妨看作一份有意思的书单。翁贝托•艾柯在《无限的清单》里说过,没有任何东西比罗列清单(或书目)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当然,它也不止是书单,为了让读者更充分了解图书的前世今生,有必要把这段历史往更久远的从前去追溯。具体的时间点已经湮埋在岁月深处,暂且把它定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吧。位于阿根廷圣克鲁斯省的岩洞里的壁画,真切地传达原始人斩获猎物后的兴奋心情。这是书籍吗?并不是。但是,人类希望表达的意愿,不正是书籍之所以传世的源起吗?

岩石、骨头、龟甲、泥板、竹简、纸莎草、棕榈叶、丝帛、动物皮……最初的载体纷繁杂乱,人们试了又试,寻找最简便的、最能贮藏记忆的载体。纸张是了不起的发明。一直到今天,我们所说的书籍,主要还是指称纸质书。新书会有浅淡的纸墨香气,翻动时发出细碎的窸窸窣窣的声音,然后在阅读过程中卷边渐渐毛糙,又在经久的流年中逐渐泛出氧化后的黄晕。我们读书,读内容,也在读书本身。正如作者所强调的,书籍不仅仅是文本的载体,它还承载情感和文化记忆。电子媒介目前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巨大的存储能力,但假如它只是停留在“在线阅读”,那么,它充其量“只是翻阅一本印刷书的寒碜的替代品”。

有意思的是,与电子书相比显得“不寒碜”的纸质书,它在图书史上也曾经有过被讥嘲为“寒碜”的时刻。跟羊皮比起来,中世纪的纸不但脆弱,表面较粗糙,渗墨性差,颜色和燃料也不容易吸附其上。纸张胜过羊皮之处,起初是因其成本低而且产量不受限,后来慢慢得到推广且质量也逐步提高。造纸术的重要价值,更在于它促成了印刷术的实现,这两者的结合让人类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书不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古色古香的经典古籍,最后还有炫目的电子书单元,并且还有非常艺术化、个性化的“反书籍”的特别阐释。100个图书故事,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充满斑斓色彩、奇异书写,摇篮本、初版本、炼金术和科普常识的世界。这也是一个由蒙昧走向文明,由狭隘走向宽阔,由不可知的过去走向难以预测的未来的过程。洞穴壁画开启了远祖先人的灵智,泥板竹简挽留了依稀可辨的早期文明,印刷书改变了15世纪欧洲人的阅读体验,互联网和电子书也在影响我们对于书籍和阅读的理解方式。

我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100个台阶,以100种方式,定格了100个历史瞬间。对于书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意味着历史的延续性,也意味着文化的开放性。不管哪种方式,改变的只是形式,阅读始终是永恒的追求。

《极简中国史》读后感2

如果正如博尔赫斯所言,这世上若有天堂,便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天堂博物馆的设计理念,讲述的则应该是有关书的历史。在罗德里克·凯夫与萨拉·阿亚德著的《极简图书史》中,大抵可以窥见天堂博物馆的陈设。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横跨时间维度至今,作者们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择选了100本具有代表性的书籍,以时间为序,列出了一个重量级书单,归纳了图书从诞生到今天的发展历程。

而今无疑是一个书单泛滥的时代,入选书单的标准,则是书单质量的关键。作者在《极简图书史》的一开头,便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不选“最好”,而选“范围最广”,在这份100本“书”组成的重量级书单中,可以管中窥豹,一睹图书历史中较为完整的面目。

在这份重量级书单中,各个时期的入选图书也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当时代的关注点与品味,从记录宗教教义到追求科学,再到丰富生活,直到娱乐至死。值得一提的是,当图书出版进入新世纪,书的形式似乎再度受到新的挑战,个性化出版与电子化趋势将在何种程度上改变图书历史的未来。书单也许不能给我们足够的启迪,只有时光知道答案。

《极简中国史》读后感3

符木、册页、奇谱,跟文房相关的词望文生义都让人温暖。两个嗜书的英国人罗德里克·凯夫和萨拉·阿亚德埋首故纸数十年,一部《极简图书史》既专业又独到,亦是所有爱书者乐见的视觉盛宴。

作者选取了100部特点鲜明的书籍来呈现精彩的图书发展史,其中包含大量图书之最:最早的批量印刷、最大规模著作、第一本使用摄影插图的书……然而,要界定最早的图书是哪一本并非易事,牵涉到对图书根本的定义。各国完全没必要互争短长,因为作者心目中的“最早”出自史前壁画——分布在世界各处的古老洞穴壁画,见证人类祖先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探索。从喷涂手印轮廓到野兽简笔画,这部史前人类共同创作的书是历史也是艺术。

造纸术发明之前的图书史,简直像当下时髦的“工业设计大展”,不同地区就地取材,制造出各种形制的图书:树叶、绳结、竹片、龟甲、泥板、兽皮……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印刷术发明之前的图书史,则像一个高水准的手帐展,看看图文并茂的精细程度,想想从抄写到装帧要耗费多少人力,也难怪其稀有昂贵;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古藤堡将当时趋于成熟的造纸术、冶金术(制造活字)结合起来,募集会排版的技工,图书史翻开新章。

出版业一路高歌猛进,图书史体现当时当地的社会风貌和阅读品位,诚实无欺。精致的航海图诉说着西方世界对香料的欲求,间接阐述欧洲对东亚的殖民统治;编入书中的巴洛克舞步图解可窥得18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的物质生活;巴西街头的“绳子文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真正是由市场决定的畅销书。而图书自身的意义也不断演绎:革命的武器、艺术的先声、或是现实问题的解决之道……技术的革新没有终点,无人能够断言未来的图书会怎样。电子书会成为主流吗?艺术品般的手抄本会复活吗?形式多样的“反书籍”会更加吸睛吗?

对于纸质书的拥趸者而言,书卷的气味,厚重的质地,翻阅的触感都无可取代。作者也举了贝叶手抄本的例子,论证电子书的局限性:要如何重现磁带般缠绕的贝叶卷徐徐延展的阅读体验呢?电子书不提供这些线索,“除非有根本性的改观,否则电子书未来将只会作为纸质书的补充而存在”。

我们大可不必为纸质书的式微、文化的没落杞人忧天。图书不单单是文本的载体,只要爱书人还在品味着阅读的至乐,一切就不会结束,更不会成为负累——图书的发展总是奔着更好的阅读体验而去。金克木先生谈读书法,有犀利的总结:“人能创造工具,但工具一被创造出来,它就独立与人之外。被创造者往往还会支配无知的创造者,创造者会受被创造者支配而自己不知道。”

图书史美则美矣,但回头看,最初人类是为交流寻找“图书”这一载体。要体会第一个将手印留在洞穴上的史前人类喜悦的心情,大概也惟有沉浸于书本中吧。

——丙申年读《极简图书史》

《极简中国史》读后感4

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 The History of the Book in 100 Books: The Complete Story, From Egypt to e-book;中文名称翻译成“极简图书史”。作者选了100本因为书籍载体、题材、形式、地理分布等各种因素上有独特性的书籍,展示了书籍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

年初去澳大利亚旅游的时候,在一个图书馆景点正好碰到一个展览,也是展现书籍的多样性,当时就见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书,让我感觉很有意思,看完这本书,感触就更深一些。

看完之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丰富了我对“书”的维度的认知。让我看见了书的更多属性和承载。

第一个是书的样式性。说到看书,大部分人说的其实是书的内容,简单意义上说就是书的内容,但构成一本书的,除了那些具体的内容外,书籍制作的载体早岩石、骨头、羊皮慢慢“进化”到了“纸张”,制作的形式慢慢从个人的一次性创作,到手抄形式,到机械印刷,再到现在的电子制作,书籍的板式从纯粹的文字,扩大到各种设计、插画、字体的修饰、精美的封面等,书籍的题材从简单的语录、知识载体、通俗文学、漫画等进行扩展。一本完整的书,绝不仅仅是内容的印刷,更像是一种“装修作品”,里面有很多的硬装和软装。而也恰恰是目前电子书相对缺乏的感受的一点。曾经有个朋友,8年前跟随一位在google工作过的朋友开始创业,做的方向就是富媒体交互书籍,一本电子版书籍,非常类似《哈利波特》电影里面的报纸一样,有文字,有图片,有视频交互,还有超链接引用等。以后书籍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是往这方面发展。

第二个是书的催化性。看的时候,就注意到选择的中国的图书比较少,让我有些意外。选择的中国的书大部分因为是历史性、规模性或者地域性特色,但真正因为书籍内容被选中的没有。在经济学里面,经常用一些指标来代表某些经济规模和经济现象。例如用发电量来衡量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活跃度。其实到现在为止,都可以用书籍的某种指数来标示某个国家,某种语言或者某个领域的进展或者文明贡献程度。因为书这种供给品,他的很大的一个特殊性在于,书是某类思想、知识或者现象内容的沉淀和总结,通过书籍数量、内容和题材等方面,就可以衡量某类内容的信息量的丰富程度,尤其是在书籍制作异常困难,代价昂贵的时代。看《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的一个访谈,他专门提到土豆、地瓜等植物的引入,一下子提高了粮食供给,从而让中国人口的规模提升了一个量级。西方在谷腾堡印刷术之后,书籍开始呈现批量增长年代,这对西方整体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绝大的主推作用。在现在,虽然已经进入信息泛滥年代,但从体量上将,信息量浓缩度比较高,逻辑性非常强的载体仍然还是书籍为主。

第三个是书的未来性。在最后一部分,针对电子书这个趋势,作者很内敛,没有什么趋势型言论,但从一些字里行间里面,作者还是对纸质书籍的形式抱有比较大的乐观,认为电子书始终无法完全替代电子书。我对此倒是觉得不一定。这一点我觉得主要不是取决于电子书的进展,而是取决于人脑相关技术的演进。人作为碳基生命,大脑现在是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取知识并进行思考,但这些年AI技术的进步,已隐隐开始出现一种趋势,即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硅基形态,完全使用“电子数据”形态进行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再创造。现在号称已开始进行“脑机接口”的开发,一旦把人类大脑和计算机接口打通,以后说不定书籍也可以全部电子化,让脑可以更方便的阅读和记忆存储。

忘记在哪个图书馆看过一句名人名言:天堂的样式一定是图书馆。在知识分子的脑海里,书籍总是天堂的基石。

感谢各种各样的书籍带给我们的阅读快乐;我现在也是喜欢看实体书远远大于电子书。

《极简中国史》读后感5

对于一个刚刚读完此书三分之二的人来说,写个书评真是有点不够资格,但是我又急于想跟大家交流一下读书心得,因此还是鼓起勇气写下以下文字。对于此仓促之作,希望读者们能能够谅解。

想了解前人的思想之光,去读这本《极简图书史》可以说是个相当棒的选择!

“消除了以往只了解中国历史而造成的偏见”

“全面客观地了解全世界文化的发展,包括各个领域——宗教、文学、绘画、天文、医学、科学、数学等”

“将人类文明发展、经济进步、思想变革乃至技术革新通过小小的图书折射出来,让人及其亲近而又充满震撼”

“人类文明的萌芽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的,这棵大树是怎样汲取营养,如何分叉并枝繁叶茂的”

以上是我在边读本书边顺手写下的感受,代表了我当时最真实的思想状态。

尽管本书宣传“100本书 1部极简图书史”,但本书所涵盖的图书远远超出100本,在作者严谨的注释中,每本书都有其同类书籍的链接,并详细标注了相关联内容所在的页数,这里不得不钦佩作者对待知识的严谨态度及作者强大的知识储备——仅仅通过各种连接,读者的阅读空间就已经可以扩大n倍了。另外,本书仅词汇表和参考书目就占了整整30页,一方面我们能体会到作者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理解正文和扩展阅读提供了很大便利。

69 8859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