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汇编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汇编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一篇】
十八大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不断显现的情况下,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增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民族凝聚力增强,党风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人民群众满意,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如何观察中国未来的走向?海内外许多人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执政思路和风格。最近,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国外文局合作编辑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正契合了这个期待。
该书分18个专题收入习近平讲话79篇。这虽仅是习近平众多讲话中的一小部分,有些甚至只是摘要报道稿,但这些短文文风活泼,大量新语言、新理念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书中40多幅图片,展示了习近平各个时期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习近平亲和、宽厚、务实和坚毅的形象。卷尾的记传,透露了习近平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家庭背景和情感世界,也颇为可观。一卷在手,中共新一届领导人治国理政的思路和风格尽可体悟。
一、用梦想凝聚共识,激发能量
书中收入7篇习近平谈中国梦的讲话,全书115次提到中国梦,实际上几乎每篇都涉及到了中国梦。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
从习近平的讲话看,“中国梦”实际上是在寻找凝聚全民族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是一个大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大陆和台湾尚未统一。加之当下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如果人心散乱,形成内耗,力量抵消,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而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凝聚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什么才是我们的最大公约数呢?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国人前仆后继,奋斗牺牲,其实为的就是一个目标,即民族复兴。民族复兴之梦,可以拨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弦。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提出后,迅速成为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热议的话题,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
中国梦开掘出民族发展进步的力量源泉。充满梦想是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的鲜明标志。习近平说,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样一个梦想,这样的论述,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中国梦提出后,中国出现一片放飞梦想的景象,几乎每个人都在憧憬自己的美好梦想,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13亿个鲜活生动的梦想,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用自信坚定沿着中国道路前行的勇气和决心“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是习近平喜欢引用的一句诗。与他对人生的自信相比,在这本书中透露出的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自信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他说过:“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他反复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彰显出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刻骨铭心。他的著作中大量的篇幅是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的一句名言是: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他认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书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反复强调和理论阐述,彰显自信,也传达和传导了自信,大大增强了全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
三、把改革作为解决问题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招
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选择了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广东,就是要向世人宣示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书中以大量篇幅,全方位展现了习近平从改革总思路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等各领域具体改革思路。
随着国内外环境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中国的发展正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发展就不可能迈开大步,梦想也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怎么办?
习近平鲜明地指出: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面向未来,要破解发展中的难题,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他反复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的改革行动之迅速、之果敢令人惊叹。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并勾画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会后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亲自担任组长。中国的改革开始动真碰硬,真枪真刀地推进。比如沿着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简政放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部门已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创业兴业的热情。此外,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一些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多年未有进展的改革得以强势推进,一些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正在一步步从体制机制上得到破解。改革正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全面推进。
四、扭转作风,铁腕反腐,顺民意,赢民心
书中十六、十七两个部分7篇文章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抓作风建设、反对腐败的思想和实践。习近平履职伊始就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改进工作作风问题,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落实八项规定作为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自觉接受全党全社会监督,推动党风政风改进。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得到了一次大整治。
尤其顺民意、赢民心、获好评的,是十八大以来力度空前的反腐败行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出一系列反腐“组合拳”,已有数十名省部级以上的腐败分子落马,一批重大案件得到查处。
在铁腕反腐的同时,习近平誓言“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了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制度建设。从书中的文章看,已逐步形成通过坚决查处腐败案件,坚持“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使领导干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使领导干部不能腐的防范机制;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坚定理想信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样一种反腐倡廉的明晰思路,使人们对于未来在中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充满信心。
五、重担当,尚实干,增强党和政府公信力
书中收入了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的答问。谈到执政理念,他说,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他对“担当”这个概念情有独钟,这个概念很能反映他的品格、作风。
习近平认为,担当就是责任。敢于担当,就是要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他对社会上存在的好人主义、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圆滑世故、明哲保身以及“推拉门”、“墙头草”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总是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为官避事平生耻”,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这种担当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顺人心,得民望。经过习近平的倡导,国内媒体上“担当”这个词现在用得很多了,这种精神也开始浸透到全社会,成为一种风尚,一种价值尺度。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是习近平的另一句名言,反映出他崇尚实干的精神和言必信、行必果的工作作风。书中的《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等篇,就很有代表性和针对性。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区、部门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为了显示所谓政绩,换一届领导就来个“兜底翻”,另搞一套,到头来不能兑现,造成重大损失,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习近平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习近平倡导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他常说: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任务一经确定,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切实干出成效来。
正是本着这样的精神和作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喊空口号,招招指要害,件件有着落。全党全社会崇尚实干,埋头苦干抓落实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公信力大大增强。
六、保持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定力”也是习近平喜欢使用的一个概念。这个词也很能反映他的执政风格。在本书中,习近平讲定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治定力,一是战略定力。
政治定力,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习近平说得更多的是战略定力。战略定力,就是长远的战略眼光,就是要沉得住气。这是领导者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和素养,一种工作、思维方法。习近平的战略定力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经济方面。十八大后,受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底线思维,明确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只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就集中精力抓住转方式调结构不放松,保持宏观政策基本取向不动摇,不采取短期刺激措施,而是增加有效供给,释放潜在需求,沉着应对市场短期波动。
在改革问题上,习近平也特别强调要有定力。“稳”也好,“改”也好,是辩证统一、互为条件的。一静一动,静要有定力,动要有秩序,关键是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度。
定力表现在工作方法上就是不要急于求成、朝令夕改。他说:大国政贵有恒,不能折腾。我们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出现后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
习近平表现出的这种定力,令全国人民有踏实、放心的感觉。稳中求进成为新一届领导人推动工作时把握的一个总基调,也让国际社会体会到了中国政府与社会的坚毅和稳定。
七、倡导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建设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这本书中有五个部分、20篇文章,是专门谈外交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对国际关系的主张和外交理念。比如,他在多个场合强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零和思维已经过时,我们必须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比如,关于周边外交,他指出,我国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这“四字箴言”。这是新形势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一份生动宣言,是对多年来中国周边外交实践的一个精辟概括。再比如,他提出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提出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等等,也都反映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外交理念的创新发展,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一举一措大手笔,一招一式高水平。这本书中还有许多新的理念,新的韬略,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而未来中国的前景,更值得世人期待。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二篇】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的著述很多,从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之江新语》,到颇受政界学界好评的《习近平用典》,无不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近来认真品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其中的很多理念和提法,确实值得深入学习揣摩,对当前各项工作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2014年9月出版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累计发行642万册。此书收录了他从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有媒体评论这本书“对外阐述施政理念,传递共赢信号,释放个人魅力”,不仅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引向深入,而且为外界提供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于宏观而言确实如此,但身在基层,作为这一精神的具体贯彻者、落实者和执行者,我认为在读书时,汲取知识和智慧的营养是一方面,但更需要从宏观的论述中,找准其在基层的切入点,与当前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述很多,但线条明晰,其中很多名言金句,能够完整地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其治国理政方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路线图和今后的走向。其中的一些论断,就能与我们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市中心医院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有效对接,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国家的目标,也是一个省份、地市乃至县区共同的精神指向和行动指南,也是安康市中心医院的工作目标。到今年为止,市中心医院已经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80年中,数次更名,几易其址,却始终守护着群众的幸福与健康,把更好地服务群众作为一以贯之的追求。今天的市中心医院,能够主动作为,抓重点,克难点,深化医改,强力推进医疗集团(医联体)建设,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依托集团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中心、率先组建安康市胸痛中心、依托市病理质控中心开展病理专科医联体建设、依托医学影像科及PACS系统搭建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平台、依托脑科医院组建卒中中心五个优势平台,也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改善医院环境,开展提升医疗服务专项行动计划,更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也被收录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这一理念,在安康实施了多年的“说了算,定了干”与之一脉相承。执行力就是生产力,说得再多再好,不去一一抓落实,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风做到实处,就是纸上谈兵,于发展毫无益处,而且危害极大。市中心医院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安康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安康医疗卫生系统的领头羊,并不断向秦巴区域诊疗中心迈进,就是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苦干实干的结果。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还包括“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等多句思想高度凝炼、读来朗朗上口的句子。作为医院的一名党务干部,唯有以系列重要精神为指引,加强个人修养和历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个人的职责置身于医院发展的大环境中,把服务一线、服务基层,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准,以医院发展、群众满意为己任,才能成为群众满意的干部。医院发展也只有置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时刻以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为己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讲良心、重质量、守诚信”的服务理念,不断推进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狠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确保医疗安全和公共安全,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成为广大群众信得过的医院。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三篇】
在全党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时刻,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战略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
实践发展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在五年来治国理政实践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对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精神旗帜和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火炬。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要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这次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8月18日至2017年9月29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批示、贺电等99篇。这批重要文稿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通过1篇1篇地学习原文、逐字逐句地研机析理,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理论特色、实践要求、时代背景、历史贡献,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最好的脚本和注解。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这个重要方法,深入学、持久学、系统学,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人心,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领域、体现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全过程,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理论武装和行动指导。
习近平治国理政读后感【第四篇】
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我们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铁肩膀、真本事。
一、学习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此同时,第三卷还以全新的视野,缜密的逻辑,深刻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作为年轻干部,必须全面系统学习这些理论,把握理论高度,提升党性修养。要坚持横向和纵向结合,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结合起来,一并学习领会,同时要纵向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矛盾论》、《实践论》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以及上级重要会议精神,不断进行融会贯通。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上,用学到的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二、感受为民温度,强化宗旨意识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第三卷中,字里行间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开篇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就出现了203次,直抵人心,激发共鸣。并且,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最多的也是人民群众。比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与群众一块过、一块干”,等等。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开始就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惜一切代价防控疫情、救治患者,充分体现了坚持“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作为基层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这种为民情怀,坚持将人民群众利益摆在最高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开展基层调研,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上学、就医、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民之所难、民之所盼的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领会方法纬度,提高业务能力
第三卷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工作方法,对于各级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来说,尤其需要认真深入学习把握。比如,第三卷多次提及“精准”,精准方法论也广泛运用于脱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治理、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作为基层干部,面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繁杂工作局面,必须用好精准方法论,定期对工作进行精确梳理,准确辨别工作轻重缓急,确保每项工作精准高效。再如,统筹协调法。基层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任务重,需要充分用好统筹协调法,学会并联工作、十指弹钢琴,从而推动工作综合协调高效开展。此外,书中还论述了“关键少数法”“调查研究法”“问题导向法”等等,这些方法论纬度广、作用深,对基层的实际工作都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要深入学习,准确领会和把握。
四、保持工作力度,务实工作作风
透过第三卷,随处可见总书记扑下身子、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真切感受到总书记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求真务实的工作力度。从近段时间总书记的足迹也能印证,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愈加复杂严峻,就是在这样日理万机的繁重工作中,总书记坚持深入调研、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以及经济社会工作,深入吉林、安徽、湖南、广东等地调研考察,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等,听取基层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基层年轻干部,我们都要学习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工作精神,用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越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越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激情,认真研判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秉承“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抢抓四季度,夺取双胜利。要带头改进工作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破除“怕慢假庸散”作风顽疾。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政审鉴定材料(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