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警察的素质【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警察的素质【最新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警察的素质【第一篇】

坚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最基本的履职要求和价值所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执法制度,切实从程序上、实体上对民警的执法活动作出规范,确保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各个执法环节上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特别要针对当前执法活动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如交警纠正违章、治安盘查巡控、武器警械使用、群体性事件处置等,抓紧健全完善相关程序规定和标准规范。同时,切实从言行举止、方式方法上规范和改进民警的执法行为。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着力解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不适应的问题,各地公安机关都在孜孜以求。在组织这组系列报道的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安民警清楚认识警察的特殊职业要求,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誓做党的忠诚卫士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公安职业化的路正长,我们的系列报道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关注仍将一如既往。

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公安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民警有很高的政治素质,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较高的职业素养。要努力提高广大民警的业务素质和职业化水平,切实提高职业素养。加强公安队伍职业化建设,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加强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提升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

何谓职业化?笔者认为,职业化就是对从事的某种职业所要求的工作状态、工作程序、工作标准的规范化。同医生、教师等行业一样,警察同样是一种职业,同样有着与警察这一职业特点相适应的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的基本要求。但是,警察作为一种强力工具,其特殊的性质、特点和职责、任务,决定了警察职业化建设应该有着特殊的要求。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就是要在职业追求、职业资格、职业能力、职业纪律、职业形象等诸多方面建立健全用以约束和遵循的标准规范。

加强职业化建设,首先要提高职业化素养。职业化素养主要是指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态、职业纪律,其内在的要求是职业价值追求,外在的形式是职业整体形象。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提升公安队伍职业化素养,关键是要树立崇高的职业追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核心是要强化忠诚警魂。为此,必须把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作为公安队伍的永恒追求,永葆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同时,作为一支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必须全面加强公安队伍的纪律作风建设,树立“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良好形象。只有首先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才能为履行法定职责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职业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职业化的语言、职业化的动作是构成职业化行为规范的基本要素。所谓“干什么像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职业化行为规范上。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制度建设,细化各类执法标准,严密执法程序,规范执法环节,将执法要求通过程序规定具体到每一个执法行为和执法动作上来,确保民警在各项执法活动中、各个执法环节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区分不同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语言、执法动作,做到言行文明、举止得当,使执法行为始终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只有让执法行为在规范化的轨道上运行,才能确保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加强职业化建设,关键是要提高职业化技能。作为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必备的政策、法律知识和实战技能,就很难履行公安工作的职责要求。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必须强化职业资格、职业能力建设。每一种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都有相应的准入标准,都有一套对从事该职业的独特要求。警察这一职业也不例外,必须严格民警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在实行省级公安机关统一考录制度、严把“进口”关的基础上,逐步从学历、专业、任职资格等方面提高警察职业准入“门槛”。同时,现代职业群体的形成,都要经过专门的培养和训练,教育培训已成为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要从根本上提高公安队伍的职业能力,关键是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新要求,积极构建符合公安工作实际、具有公安职业特色的大教育、大培训工作体系,形成职业教育、专业培训、实战训练、日常练兵紧密衔接、有机结合的教育训练大格局。

加强公安职业化建设,是对整个公安机关的普遍要求,但就专司公安工作某一方面的部门、警种来说,专业化建设同样是职业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警察作为一种职业,必须具备符合警察这一职业特点要求的通用职业素养和技能,同时又要按照专业分工的要求,不断提高符合专业特点要求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努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提高公安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才能有效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警察的素质【第二篇】

1.人民警察素质的概念

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所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特征、身体状况等方面条件的总和。

2.全面提高人民警察整体素质的紧迫性

这些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任务繁重、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战斗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的第一线,为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的牺牲。人民警察的整体素质也不断提高。但是在充分肯定公安队伍的主流的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在改革开放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公安队伍里仍存在着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不高,违法、违纪、腐败等现象,破坏了公安机关的声誉,损害了人民警察的形象。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有的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利用职权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贪污受贿、贪赃枉法、徇私枉法等现象。

2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违法执法等问题严重。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受利益驱使,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一些公安机关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非法插手经济纠纷。少数警察法制观念淡薄,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时重口供、轻证据,把刑讯逼供作为办案捷径,结果致入死亡。---------付中薪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观念淡化,特权思想严重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民警无视人民群众的疾苦和生命财产安全,对群众报案求助等正当要求拖拉推诿,给人民群众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少数警察特权思想严重,在执法办案和公安行政管理工作中,不能文明执法,对群众态度冷、硬、横,作风粗暴,严重败坏丁警民关系。

4公安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相对突出。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一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金钱、美色等诱惑,滥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上述问题虽然仅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不容忽视。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紧迫性。

3.公安机关如何提高人民警察素质?

1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具备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水平或状况。

政治素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②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④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欧贤秋

2业务素质。业务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业务素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专业能力,人民警察必须熟悉和掌握做好本岗位工作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方法,胜任本职工作;②分析能力,人民警察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善于分析事物本质,因势利导,解决问题

;③应变决断能力,人民警察必须在复杂情况下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并善于审时度势、准确判断、利用有利条件处理问题,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或少受损害;④群众工作能力,人民警察必须善于宣传群众、动员和组织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打击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开展综合治理;⑤语言表达能力,人民警察必须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善于宣传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能较好进行一般常用的公安应用公文写作。

3法律素质。法律素质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所应具备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和执法技能的综合体现。其内容包括人民警察所应具有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所应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执法活动所应具备的技能。

法律素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必须严格要求人民警察学习法律知识,掌握基础的执法法律常识;②要求人民警察具有严格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③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人民警察参加各种有关法律方面的培训,努力提高现行更新法律的知识;④提高法律监督意识,提高以法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⑤提高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清醒的认识到人民警察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赋予的,公安机关作为执法主体之一,是刑事和行政的执法力量,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法律赋予了神圣职责,要维护法律的尊严,这就要求增强执法意识。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

4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指通过知识传递、环境熏陶,把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警察的气质、人格和修养,成为警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文化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

文化素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严格要求人民警察加强自身学习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修养;②使人民警察养成经常读书,看报等好习惯,了解新知识,新科学等社会常识;③组织各种文化培训活动,要求人民警察积极参加各种公安机关组织的文化培训活动;④为广大人民警察相互学习新知识的条件,如组织各地,各国之间人民警察的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王永涛

5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警察在特定职务活动中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和品质。

心理素质应努力提高以下各方面:①提高人民警察良好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能力;②使人民警察具有稳定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能够抵御错误干扰和各种诱惑,能慎独与自我净化;③使人民警察具有宽广的胸怀、合作的气度和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6身体素质。身体素质指警察应具备的健康的体格,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并对警察特定职务活动的适应性。具体包括体力、运动速度、耐力、灵活性、敏捷性等方面。

身体素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养成自身爱好锻炼的好习惯,如每天坚持训练等;②加强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参加各种比赛活动;③努力发展自身爱好,加强各种有利于自身身体素质的训练活动;④举办各种人民警察内部的各种体育竞技活动,鼓励广大人民警察积极参加,提高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身体素质的交流活动。

源:总之,人民警察是社会安定团结的中坚力量,是关乎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建设的强大队伍,搞好人民警察的职业素质建设,是国家与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公安机关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调教,为人民警察的素质提高提供场所和可能,保证人民警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自身素质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努力提高人民警察的各项素质,为党和国家人民团结进步发挥人民警察应有的贡献,是当前务必解决的重要事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程。

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警察的素质【第三篇】

一、当前基层公安民警综合素质存在的几点不足

(一)知识更新不及时。随着公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公安民警的知识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特别是基层一线公安民警,不仅要有宽泛的专业水平和知识面,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但是事实上,部分民警不爱学习,文字表达能力欠缺,看问题没有深度,研判案情的方式单一。由于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又不注重对自身知识的更新,在处理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二)主观能动性不强。在基层公安民警身上,仍存在“安于守成”的思想观念。部分民警停留在简单的应付工作,思维方式滞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的欲望不够强烈,与当前的形势、任务不相适应。表现在日常工作中主动性不够,遇到难题不愿动脑筋,甚至坐等上级指示或相互推诿,怕担责任。(三)心理素质不健全。多年来,我们都没有真正的将提高民警的心理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当基层民警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时,内外因的作用对于民警平和的心态必定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在处理群体性事件及解决经济纠纷、家庭纠纷等方面造成的压力更大。(四)自律意识薄弱。基层民警因为职业的特殊性直面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以及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如名誉、地位、金钱、女人等。诸多问题的存在都使基层民警道德素质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个别民警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方面的“病变”及宗旨服务意识的淡化,对待群众态度“冷、硬、横、推”,工作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缺乏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感,组织纪律涣散。

二、基层公安民警综合素质不高原因浅析

(一)学习机会少。基层民警工作时接触事物内容差不多,环境相对闭塞,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较少;加之基层民警工作忙,组织集中学习的时间往往较难保证,自身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也不是很浓郁,久而久之形成惰性,导致学习力度下降。(二)工作压力大。在公安基层单位,由于警力不足,大部分民警都身兼多职,既要承担繁重的治安巡逻、刑事执法任务,又要担负大量的社区警务工作,一线民警在任务重、风险高、压力大、连续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往往很难静下心来给自己加油、充电,提高自身素质。(三)交流平台小。基层单位长期以来形成了“小而全”、“诸事不求人”的封闭环境,民警之间、民警与上级领导之间的交流较少,团队协作精神不够。单位之间也很少组织互相学习、交流等活动,使得基层民警没有过多的机会外出参加学习观摩,取长补短。交流平台小,见少识寡,影响了自身素质的提高。(四)长效机制缺。一是学习教育不规范,往往是一个专题未学完,另一个专题仓促上马,随文下发,内容多且杂,其结果往往导致规范挂在墙上,文件印在纸上,落实在口头上;二是用人机制不顺畅。“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弊端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激励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三、提高基层公安民警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服务为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信仰,既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又是公安队伍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基层公安民警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对于公安民警来说,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教育和具体实践,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理念根植于每一位基层公安民警的头脑中,落实到每一个具体执法环节上,增强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高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自觉性,从而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进而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二)坚持以人为本,构建良性的用人机制。在基层公安队伍建设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治警理念,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以培育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从政策导向、制度设计、政治待遇、经费保障、从优待警等方面向一线倾斜,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一线民警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要在物质和政治上加以引导和帮助基层公安队伍,努力形成风正、气顺、劲足、和谐的良好氛围,以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三)强化学习培训,打造互动的交流平台。首先,通过对教育培训的制度化,不断增强基层公安民警自主学习和互相学习的自觉性,克服厌学、走形式的种种弊病。要将学习与年度考核、职务升迁挂钩。其次,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内容以及符合基层民警特点的学习形式。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警察技能的培训,坚持学以致用、学用一致,确保通过培训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工作实际,以提高基层民警履行岗位职责的适应能力。再次,要保证民警继续教育的时间、经费和场所,加大对公安基础学习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搞好民警图书室、阅览室等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四)注重调节引导,培育健全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要建立心理健康的调节机制来调整基层民警的心理状态,特别是要强化在警衔晋级、工资调整、待遇落实、干部职位任免以及竞争上岗等特殊情况下对民警心理的掌握,加强与民警心理的双向交流,注重“感情投资”,用真实的情感去叩开民警心理世界的大门。另一方面,要注重引导民警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特别是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临战状态下的心理应变应激和适应能力的锻炼以及事件过后的恢复水平等。营造浓郁、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氛围,赋予基层民警更好的发挥空间,推动业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公安机关如何提高警察的素质【第四篇】

一、就业市场化要求公安院校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

面对就业市场化的现状,公安教育的核心应是培养警察的职业素养。原来的公安教育偏向于学历教育,过于强调通识教育,对公安职业教育的特色强调不够。原先公安教育的理念仅强调政治方向,把公安的职能局限于刀把子,过于强调政治教育,不强调专业教育。所以我们要提倡在公安教育中强调职业化发展的思想,大力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有的从警校毕业的学生到了实战岗位,很快就崇信:“传统经验是个宝,技能可有也可少”,重实体,轻程序,破案第一,质量第二,安全意识薄弱。这说明学校在警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着薄弱环节。技能战术是人民警察必备并区别于其他国家公务员的独特能力和特殊技能,是公安民警职业能力的重要体现。过去强调专政模式下的法律工具主义,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比较突出。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公安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中来,转移到服务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来。我们在公安教育中要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面对日益发展的就业市场化形势,要完成好公安机关的三大政治社会责任,公安教育不转变观念,不加强警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难以承担警察人才培养的重任。

二、如何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就业市场化要求我们的警察素质教育要做出相应的调整,需要我们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警察职业素养,能够基本满足或完全满足公安机关用人的需要。为增加培养针对性,可以将警察职业素养内涵界定为政治法律素养、警务技能素养、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素养四个方面,研究其发展路径对症下药。加强学生的警察职业素养培养,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治法律素养方面。公安院校大学生具备政治法律素养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公安机关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专政机关中不可缺少的部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安机关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政治法律素养要求特别高。公安院校一般遵循“政治建警,政治建校”的建校方针,在政治标准、政治修养、政治觉悟等方面比其他普通高等院校要求更多、更高,它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任何时候思想政治上都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性。公安机关是执法机关,是重要的政法部门,法律素质的高低是衡量公安院校学生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公安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是心理素养方面。面对社会压力加大的现实,面对警察需要承受比一般行业更高的心理压力的现实,应加强心理素养的培养。警察健康心理的标准主要是:智力正常,情绪稳定,遇事冷静,意志顽强,性格良好,胸襟宽广。可以结合警察健康心理标准,引导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可重点训练三个方面:

(一)职业心理意识的训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启发、疏导等,使学生对警察职业产生客观正确的认识、观念和态度,不断强化其职业自尊感、价值感,形成牢固的职业意识,为将来进入从警生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职业心理能力训练。职业心理能力指警察在职务活动中需要具备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关系到警察在工作过程中能否能顺利、出色地完成任务和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三)职业心理品质的训练。情绪调控、性格养成、团队精神、交往态度、意志修养等训练都属此范畴。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人民警察活动效率的提高、警民关系的优化以及职业形象的塑造。

三是公共关系素养方面。公共关系素养培养呼应了现代警察工作趋向“社区警务”的要求。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务理念。这种理念鼓励通过采用问题解决策略和建立社区与警察之间的伙伴关系来分析犯罪恐惧感和社会混乱的成因并减少这种恐惧感和改善社会秩序。社区警务要求警察具有较高的公共关系素养。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发展和警察基本职能的转化,警务管理越来越走向社区化。与社区警务理念相适应的对警员素质要求是:既能独立执法,也能通过良好的公共关系来预防犯罪。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社会学、法律与应用社会心理学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与不特定社会阶层和成员沟通的技巧,应把握的法律界限和伴随人际交往的心理活动规律。增加人文教育、警德教育、新闻宣传方法、形象定位等方面的课程,并设计相应的情境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相关素质。通过这些培训,使学生逐渐具有从事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公共关系能力,为承担专家型、服务型、公仆型的警察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警察专业素质既是警察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也是警察正确履行具职责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校园文化决不是模仿照搬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具独特性是指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基础上,努力建立体现公安特色的文化,但不能以所谓的公安特色来代替校园文化特色,甚至违背文化发展的规律,强行建立一种所谓的具有个性的校园文化,它要求结合公安业务实际,营造一种独特的环境气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推动学生在自己的价值追求中表现出鲜明的创造能力。

69 777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