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4篇
【参考】此例优秀的办公资料“关于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4篇”由阿拉题库的网友为您精心整理编辑,以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1
尽管宗教信仰能对个体的人生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不能仅仅强调其积极性而走向极端,即寄希望于宗教来解决人生中的问题。
第一、宗教信仰能为人们提供价值体系的支柱,但容易使人形成保守主义的价值观,把人对时间诶的认识引入歧途,妨碍人们对时代及社会变化的适应。宗教信仰能对人进行心理调节,降低人们的心里不平衡,但同时它的“前世因果”、“上帝的安排”等内容,容易使人产生宿命思想,消极的去依赖和听任命运摆布,使人逃避现实。
第二、宗教信仰可以给人生带来希望,但也可以使人沉浸在对跳过的幻想中而盲目乐观,减少自己可能的行为和社会愿望。
第三、宗教能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及个体间的社会交往,但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对宗教的信仰会阻止更适合于自我的新的认同感的产生。而宗教信仰带来的认同感还会深深嵌入人的个性之中,使人具有不与对手妥协的排他性格,可能导致拥有不同宗教的个体、民族或国家间的冲突。
宗教信仰对人生两重性影响,启示着我们要理性的对待宗教。在现代社会里,要注意把宗教的积极影响发挥出来,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其消极影响。
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2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原始社会,宗教维系着氏族社会的秩序,孕育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对最初社会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阶级社会,宗教一方面是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另一方面被剥削阶级则利用反抗阶级压迫,同时促进了世界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交流。在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起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本文从不同社会阶段探讨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
、原始社会时期
宗教信仰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原始宗教意识发生于人类对自然现象虚幻的错误反映;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的观念;图腾和祖先崇拜;神话传说中的鬼神及祭祀。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宗教意识是道教信仰的来源。
“原始社会的宗教主要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人类社会产生之后,随着大脑组织的发育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渐提高,产生了原始社会的“自发宗教”。尽管在原始社会时期,是对客观世界歪曲和虚幻的反映,但毕竟是人类开始从主观世界思考客观世界的进步,早期宗教的产生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神灵本是人类创造出的一种异己的观念,当能力有限的人类无法控制外在的一切时,作为有限之“补充物”的神灵便占据了人类所不能控制的一切领域。早期人类对神灵进行祟拜和祈求,目的即是为了借助这种”无限”的力量来获得自己能力所不能获取的东西。
原始宗教孕育了最初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始宗教的教职人员既是宗教职业者又是自然科学家。弗雷泽说:“肯定没有人比野蛮人的巫师们具有更激烈的追求真理的动机,哪怕是仅保持一个有知识的外表也是绝对必要的。„„总体来看,当初出现由这类人组成的阶层,确曾对人类产生过不可估量的好处。在社会科学方面,原始宗教具有更重要的认识价值,这是由于人在原始宗教的深层次认识结构中居于价值的核心地位。任何宗教作为人类最早的认识体系,都是以生命,即人的自我感知为起点的。人既是原始宗教的价值源头,又是它的重要认识对象,而任何“神系”都是建立在当时人们对生命、对宇宙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例如,伦理学就源于宗教的道德化。在远古时期,“其民聚生群处,知其母不知其父,无兄弟亲戚夫妻之别,天下无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根本无所谓道德,自然也不存在伦理学。随着神被尊奉为宇宙的最高存在后,道德才作为神的禀性而飘然降世。如原始基督教就倡言:“道与上帝同在,那道便是上帝。”因此人的德性一方面要以上帝为对象,唯此才有望接近上帝;另一方面,德性也垂训于《圣经》,人只有从《圣经》中才能认识圣灵的启示。于是,以《圣经》为本位的伦理学便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原始宗教对社会科学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阶级社会时期
阶级社会的宗教圣贤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都是既得利益的愚民术。在欧洲造成了黑暗的中世纪,在中国是造成了几千年的吃人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劳动者不仅承受着“自然力量”对他们的压迫,而且还要承受“社会力量”对他们的压迫。基于双重压迫所造成的恐惧心理,新的宗教信仰就应运而生。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其宗教观念的形成除受自然界压迫的原因外,还在于人们受阶级社会的盲目异己力量的支配而无法摆脱,在于劳动者对于剥削制度所造成的巨大苦难的恐惧和绝望,在于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宗教作为麻醉和控制群众的精神手段。因此,在阶级社会中,宗教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最主要的根源是阶级的压迫和剥削。宗教实际上是客观事物及其变化在人们认识过程中被抽象化、概念化,被无限地夸大和膨胀之后甚至于以人格化出现,使之脱离客观实在,脱离自然,成为绝对,以至变成万物存在的最高原因,也就是神。
在阶级社会里,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曾经利用过宗教,把宗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精神支柱;但是革命的阶级和人民也曾经使用宗教作为斗争的旗帜和纽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统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除使用国家机器进行镇压外,还利用宗教麻痹、削弱劳动群众的斗争意识。
由于信教群众的层次复杂,不同层次的宗教徒,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同非宗教徒一样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同一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和非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差异,却可以有相同的政治和经济要求,而不同阶级地位的宗教徒尽管在信仰上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自身的利害关系,又往往有不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因而在信仰内容上出现差异,有些甚至成为神学异端。中世纪的所有农民运动都以宗教作为联系的纽带和反抗的旗帜。这是因为在宗教的天国憧憬中,寄托着群众的社会理想。然而,即使起义人民利用宗教作为革命运动的旗帜,也仍然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消极作用。
在阶级社会里,宗教不仅对内进行剥削压迫,而且也是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资产阶级在其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样把宗教作为自己的统治工具。另一方面,宗教作为一种“外衣”,在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阶级反抗外敌入侵和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他们利用宗教有利于号召,聚集队伍,而用一些宗教信条约束来约束成员,又有利于内部的团结、巩固,这使得受压迫阶级利用宗教具有了不容忽视的历史合理性的一面。
在阶级社会中宗教除了具有双重政治作用外,对于世界各个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例,探讨宗教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的发展,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新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实践引起了部分宗教徒主观世界的变化,各民族爱国的宗教界人士大有进步,已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仍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和国际性的特点。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社会还无力完全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因而祈求超自然力量来满足这种欲望和要求,便在某些人中产生了宗教心理。
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其触角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萎缩,影响越来越小,但在个人生活空间中宗教的作用却逐渐增大,不仅涉及个人信仰,而且还影响着相当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因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仍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宗教具有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一方面宗教教义和宗教历史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内容,长期以来已成为人们的心理依靠和精神支撑。另一方面各宗教场所负责人一般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在信徒中有较高的威望,他们的榜样作用对信徒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第二,宗教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与此相适应,宗教能在信徒中通过宣传教义、举行仪式等活动,加强信徒对现行秩序的认同,舒缓人的精神危机,减轻人们的心理震动。所以,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和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精神支持,宗教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第三,宗教具有独特的文化展示作用。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文化包含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建筑、雕塑、音乐、绘画等,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四,宗教具有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对维护祖国安定统一,抵制国内外分裂势力具有巨大的作用。宗教在协调民族关系问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宗教文化交流对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起着促进作用。许多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是信仰宗教的,通过宗教形式,可以加强与这些同胞的联系,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祖国、热爱祖国。国内宗教界与国外宗教界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我国同世界的交流与合作,对增进了解、促进发展、消除误解、增加共识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也有其消极作用。在国外反动宗教势力的影响和个
别披着宗教外衣的破坏分子的操纵下,有些教徒干了一些于国于民不利的坏事。我们要运用法律、法令的程序对宗教的消极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宗教活动发挥其有利于人类、有利于国家的积极作用。
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有必要树立“和而不同”的理念,探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基本途径,建立健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系统协调机制让宗教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现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宗教,这些宗教的产生、发展和兴盛各异,需要采取不同方式和不同措施使宗教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是社会统治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总之,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1、宗教通常发源于下层群众,是他们摆脱苦难、对抗统治、寻求精神寄托的一种“出路”,但到后来逐渐演变为统治阶级用以煽动宗教狂热、奴化下层群众、神化统治政权的工具。
2、宗教最初包容着大量的科学、文化、艺术等内容,并对其发展和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的发展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门又一门科学不断从宗教理论中诞生和分化出来的历史。但是,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宗教对于科学的容纳能力越来越差,宗教的虚假外壳越来越暴露其致命的弱点,宗教逐渐蜕化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破坏性力量。
3、宗教在统一社会意志、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社会关系、降低社会内耗、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往往起着其它政治力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
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3
【摘要】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催生了宗教,然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宗教现已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形式,影响并联系着人们的生活。在世界历史上,伊斯兰教、佛教和基督教经过多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了并行世界的三大宗教。然而在当代社会,不断有学者质疑宗教存在是否仍有价值,本文将以三大宗教为探讨样本,探寻宗教在当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并借此回答其存在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宗教现实意义当代社会
一、宗教的意义
(一)宗教的本真意义与本质
宗教的起源可以归结为是一种信仰,各大宗教都离不开这个所谓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又发源于一千多年前的轴心时期。宗教最初的诞生目的是为了关心人类生活的稳定,而在轴心后时期,宗教的关注点又转移到关注无限美好的可能性上来,这一点在佛教中就可以归结为解脱或是涅槃,在伊斯兰教中表现为对真主安拉的皈依,而在基督教中则是人死后能够升入天堂。
“宗教”这个术语并非天赋的,而是学者们出于理智的目的创造出来的,并由他们来加以定义的,因而宗教是一个二阶性的类概念,它所构建的是一个学科的视野,其作用如同文化概念之于“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的开创者泰勒(EdwardBurnettTyler,1832-1917)把宗教看成一种人类文化现象來寻根究底。在他看来,宗教观念一般是在“低级的种族”里萌生的,他以进化论观念为指导原则,并以收集到的大量原始材料为样本依据,提出了早期具有重要影响的有关宗教起源的的一个理论——万物有灵论。
抛开学者对于宗教起源的各种猜测和论断,宗教最初的起源肯定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或是某些方面的需求而产生的。轴心时期之前的社会,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健康水平得不到保障,需要一个共同的精神寄托,进而促进了宗教的产生,不得不说,当时是宗教产生的主要时期,因而某个特定的社会环境对于宗教的产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轴心后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宗教为了生存自然需要改变自身的关注点,进而转变到更贴近人生活的即当下人类也在追求的解脱,换一种说法也可以是追求达到实体向虚体的超越。从某一个程度上来说,宗教具有欺骗性,然而正是对于这种无法达到的最终解脱的追求,才使得宗教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保留下来并不断壮大,在当下物质充裕、人类丧失前进方向的大环境之下,宗教的存在成为了大部分人的唯一精神寄托。
(二)宗教的当代意义
那么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宗教在当下社会是否仍旧有存在的必要?它是否依旧具有价值?
回答是肯定的。整个社会,整个世界需要宗教。
从一个国家来说,宗教是除了统治阶级的意志以外另一种能够把国民集中在一起的力量。如美国这个典型的基督教国家,在人们面对困难时,你很容易就能从她的国民中听到一句:上帝啊。而像信仰佛教为主的东南亚及东亚国家,佛教就是将国民拧成一股绳的力量。宗教成了搭建人们心与心之间那道无形的桥的载体。
从世界范围来说,宗教也是不可或缺的,纵然因为宗教问题引起过许多纷争,这个世界依然需要宗教的存在。当下社会,全球化的宗教复兴,宗教越来越与国际关系融为一体。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性的宗教回归使得每一个国家都不能避免它的影响,同时,在这个宗教的指引下,每一个国家又会受其影响改变自身的外交政策等。近几十年来的宗教复兴和世界性非世俗化趋势,尤其是911事件的发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宗教与国际问题的看法,使宗教从所谓的“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回归“国际关系的中心”。宗教不仅被认为是政治的另一种延续,而且还成了国际舞台上各方争抢的资源。更有部分学者将宗教看成了社会冲突过程中的“桥梁”,而在宗教的正向影响中则将其归结为宗教的组织性降低了群体性事件的参与成本。这一点基本可以在每一个宗教行为上得到印证,不管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的群体性活动上,都需要获得庞大的资金或是人力支持。总体来说,宗教在当代的国际社会中还是扮演了较为温婉的角色,在某些层面上甚至比政治手段更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宗教的发展趋势
(一)宗教的发展潮流及走向
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世界上的宗教以佛、伊斯兰和基督三教为主,另有些小范围内的宗教信仰与之并存。
佛教多为东南亚地区的国家所信奉,伊斯兰教主要集中在中东地区,基督教则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这一点在历史上是这样,现在如果要说改变,也只是发生了量上的变化,本质上还是没有改变的。而引起这种量的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移民或是信仰冲突。
谈到宗教的发展就不得不谈到“威斯特伐利亚的放逐”。这一所谓的“放逐”即是将宗教脱离政治,然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深,宗教的融合也在悄然发生,这种改变不得不使得人们警醒宗教的国际性作用,因为宗教已然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力量,而不是历史上仅仅局限于一个地区被当地人所认同的某种“精神体”。
宗教的国际化可以在很多场景被我们所熟知:例如英国将英属印度划分为现在的印度和巴基斯坦正是抓住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不同,导致了现在国际上知名的克里米亚归属纷争;中东地区的混乱,也是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谁能说现在的中东不是一块烫手山芋?除此之外,一个昨天还在中国的寺庙礼佛的信徒,很有可能在今天就出现在了泰国或是斯里兰卡的寺庙。在这个国际化的世界中,宗教会跟随着人们的迁徙而迁徙,本身就拥有强大信徒的宗教会日益壮大,而某些信众较少的宗教也依然会存在,在这个“繁杂缥缈”的世界中,宗教或许会成为当代人追求解脱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二)宗教在公民中的发展
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拈出了“公民宗教”这一概念,借以分析美国政治话语和公共生活中的宗教维度。然而对于“公民宗教”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使得这一概念常常被理解为是对国家的崇拜,产生了意识形态色彩的分歧。随着区域整合、国际移民和全球化等因素,“公民宗教”又重新焕发了光彩,欧洲学者们试图赋予“公民宗教”新的概念。得益于宗教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公民宗教”的概念也进入了中国学者的视野。
那么,何为“公民宗教”“公民宗教”指的是政治制度建设以及整个公共生活中的宗教维度,它体现为使民族国家的具体经验赋有神圣的普遍意义的一系列信仰、符号和仪式。简单地说,“公民宗教”是指存在于社会风尚、习俗和舆论中的简单而抽象的基本价值。
“公民宗教”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普遍的行为准则。首先,“公民宗教”,与“公民道德”是分不开的,“公民道德”是建构与传承尤其依赖于理性的世俗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公民宗教”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社会,一个基于合理契约的现代公民社会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需要这个团体中的每一个人尽到自己的责任保证这个社会的秩序正常运转。其次,“公民宗教”还应反对暴力,既然社会是一个道德共同体,那么它就意味着对物质力的否定,暴力不应该是一个合理的“公民宗教”所倡导的。真正的社会不能在暴力中产生也不能依靠暴力去维持。最后,“公民宗教”还需要处理好不同社会之间以及个别社会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虽然每个民族的公民都应该拥有自身所在社会所形成的“信仰”亦或是被称为的共同价值,然而交流和文化的侵蚀依然存在,我们必须以开放的态度去面对每个群体和每个社会的“公民宗教”
总的来说,在当代社会,“公民宗教”的发展是跟随着社会发展方向前进的,我们也可以将其的发展趋势视为一种良性的发展。
三、宗教之未来
宗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產物,在很大一个程度上可以说宗教也是人类对美好事物追求的结果。不管是从追求生活的安宁还是转变为现在精神的皈依,它都是每个特定的时代所生活的人们的一剂良药。
可以说宗教唯一改变的地方是现在人们对于其的信仰更为理性化了。我们很难再看到古代时期为了某个信仰而奉献出生命的事项,但不能完全排除某些人为了实现心目中最崇高的价值而奉献出自己生命的行为。人们对于宗教的态度是信而不盲目信,是从宗教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例如佛教中的解脱或是皈依。宗教在文化的洪荒中前行,终将会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存在,而我们,也将会沐浴在宗教的洗礼之中,获得我们自身最需要的那份慰藉。
参考文献:
[1]约翰·希克.宗教之解释.王志成译[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2]吕大吉.宗教是什么?——宗教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逻辑结构[J].世界宗教研究,1998,2.
[3]汲喆.论公民宗教[J].社会学研究,2011,1.
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4
摘要: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而宗教又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佛教传入中国和佛教的中国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佛教以佛经翻译为主要途径对汉语的演变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丰富了汉语词汇,促进了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推动了汉语句法的发展,还为中国的翻译方法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佛教传入后,佛教用语与汉语词汇有机结合,产生了众多新词汇。
据统计,今人丁福保所编《佛学大辞典》收有佛教语词近三万条。这些汉晋时期至唐朝八百年间诸位大师所创造的,加入我国词汇系统从而变为新成分的佛教词语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从而奠定了其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字:宗教佛教汉语词汇影响
一、佛教对汉语的影响
佛教语言是历史宗教语言的一种,属于一种社会方言,虽然是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加工建立起来,但它与全民语言又有非常大的不同。随着佛教的日益壮大,逐渐上升为国教,其语言也由方言、俗语、土语等转变为典雅、古奥的梵语;佛典所用的书面语逐渐转向标准、精细、雅致的梵文。随着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佛教逐渐传入其他国家,一方面,佛教语言与当地语言融合;另一方面,佛教语言也对当地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中国,语言深受佛教影响。
佛教语言对汉语影响的表现
一、语音上的体现
佛教音韵学的知识和原理使中国僧人对佛教语音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宋郑樵《通志》卷7《音略序》:“释氏以参禅为大悟,通音为小悟。”佛家把“通音”视作“小悟”,表明其对音韵之学的高度重视。“小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音韵学的发展。
汉语四声的形成也受到了佛教语言的影响。汉字读音由声、韵、调三部分组成,南北朝人无论作诗还是日常口语均好用双声、叠韵;佛教僧俗大造梵呗①,佛经转读盛行,僧俗就将梵语悉昙原理及转读方式运用于诗文创作,形成了平、上、去、入四声。
在注音方面,佛教语言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早期的注音方式“反切”就来源于佛教语言,郑樵《通志·艺文略》:“切韵之学起自西域。”
另外,佛教语言加速了汉语词汇的双音节化进程,以《法华经·譬喻品》为例,7750字中,双音节词约有1500个,约占19%。中国僧俗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将大量的佛教术语双音节化,如因缘、思量等。
二、词汇上的表现
佛教语言的词汇由民间语言发展而来,但又与民间语言有着显著的不同。佛教语言在词汇上以书面语为主,这赖于佛教由民间宗教到上层宗教的历史发展,其词汇多为典雅词语和专门术语。其中专门术语是佛教语言区别于一般语言的标志。中国僧俗在翻译佛典和宣讲佛教的过程中,吸收和创造了大量的新词,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基本词汇。
(一)音译词
梵语词汇被借用时,往往是读音的借用,或译出其中一个音节。
例如:佛,梵文为Buddha,是这一批外来语中影响最深远、最广泛的一个,佛教甚至成了一种后起的传统文化的象征。因此,与佛有关的词语大量出现。最初被译为“浮屠”(《汉
明帝永平八年诏书》),南北朝时又写成“佛图”(《世说新语?言论篇》),也作“佛陀”“佛驮”,后来简称“佛”。佛又可作根词用,构成大批的新词。据统计,《佛学大辞典》中由“佛”组成的词语有152个。这一类音译词还有“菩萨”“魔”“塔”“袈裟”“和尚”“菩提”“弥勒”等。
(二)意译词
意译词是根据外来概念的意义,利用汉语的构词材料,并按照汉语的构词方式创造的新词。这类词在吸收印度佛教语言形成的词中占了绝大多数。
例如:灌顶,梵文Abhiseka的意译,原意为印度古代国王继位的一种仪式,国师以“四大海之水”灌于国王头顶,表示祝贺。佛教密宗仿效此法,凡弟子入门或继承阿阇梨位时,设坛举行灌顶仪式,由国师用水或醍醐灌顶。这类词还有“心”“空”“色”“过去”“现在”“未来”“如来”“法宝”等。
(三)半音半意译词
这种词我们也称为梵汉合成词,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音译,一半意译。这种词反映了汉语在吸收外来语中“半音半意”的造词方法。
例如:魔鬼,梵语为Mara,初时被译为“磨罗”,简称为“磨”,后来改从石为从鬼,即为“魔”,并与中国原有的词“鬼”连用,于是就有了“魔鬼”一词。这类词还有“佛家”“念佛”“欢喜佛”“禅师”“昙花”“佛典”“寺院”等。
三、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的影响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常用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佛教词语在汉语的各个领域内几乎都有,常见于哲学、文学、民俗以及日常生活中。
(一)哲学词汇
佛教是世界上最富有哲学思辨特点的宗教,许多佛家名相自然就是哲学名词。现代哲学深受佛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宇宙本旨皆同一体,一切法、一切众生本无差别。《涅槃经》卷三:“如来善修,如是平等。”现代哲学用“平等”表示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上处于同等的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
“悲观”“自觉”“因果”“唯心”“世界”等,都是哲学词汇中的重要成员,表示一些基本命题,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文学词汇
佛教不仅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和新的意境,也为中国文学输入了大量的词汇。首先,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中,大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不少佛教词语甚至还成为文学理论术语。例如:造境,佛教认为万法皆由心所生,而心识有创造功能。文学家将其引申指心识有创造诗境的功能。唐朝吕温《吕衡州集》卷三有言:“研情比象,造境皆会。”
(三)民俗与日常用语
佛教传入我国以来,许多在佛经里表达佛家礼仪节日的词,自然而然地走进民间,并在相关联的意义上又派生出新词。例如:1.围绕因果轮回鬼妖地狱、丧葬礼俗的词:阴司、阎王、超度、火葬、火化等。2.围绕烧香拜佛、吃素食斋、问询施礼等礼俗的词语:拜佛、诵经、还愿等。3.围绕僧人云游行乞、积聚功德等生活礼俗的词语:化斋、施食、行善、济人等。日常用语中,时时有“佛语”出现,其中最多的是时间词。例如:表示“时之极微”者的一组时间词“刹那”“一念”“弹指”等,在佛经中都有定量。“刹那”是梵语Ksana的音译,而“一念”是“刹那”的意译,或者说“九十刹那为一念”(《仁王经》),又或者说“六十刹那为一念”(《往生论注》卷上)。“弹指”,本来指弹击手指。在佛经中,这个
动作表示:许诺;欢喜的心情;或警告别人。这组“时之极微”者,早就被汉语吸收,成为汉语时间词的“骨干”。
四、佛教的传入对汉语熟语的影响
(一)成语
佛教是许多成语或典故的来源。《大本经》里说:“从右胁出,堕地行七步,无人扶持,遍观四方,举手而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唯我独尊”这一成语,是对佛的降世神奇的赞颂。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盲人摸象”“不可思议”“不二法门”“借花献佛”“皆大欢喜”等成语均出自佛教。
(二)俗语和谚语
俗语和谚语是活跃在人们口头上的定型语句,其中也有不少词条都来源于佛教。例如:
1.俗语
“不看僧面看佛面”——指不看和尚的情面,也要看佛菩萨的情面。后来比喻即便不顾某个人的情面,但也要照顾他的主人或长辈、亲友的情面。
类似的俗语还有“阎王催命不催食”“无事不登三宝殿”“和尚无儿孝子多”“远来的和尚好念经”等。
2.谚语
有源于佛教故事的,例如“生公说话,顽石点头”。“生公”指晋初高僧竺道生,他是鸠摩罗什的高徒,悟性非凡。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断绝善根的人也有佛性时,群石为之点头。比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信服。
有反映佛教思想的,例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指修行圆满的人。放下手中的屠刀,马上就能成佛。这是劝人改过向善的佛教语。后来比喻坏人停止作恶,也会变成好人。这样的谚语还有很多,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万般皆由命,半点不由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忍辱精进,禅定修行”等。
(三)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中独有的一种别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活泼、饶有趣味的特点,与佛教也有密切关系。
例如“阎王贴告示,鬼话连篇”。阎王是管地狱的神,是小鬼的上司,所以阎王贴告示是让小鬼们看的,告示的内容便是鬼话。比喻说一些不真实的话,骗人的谎言。
此类歇后语还有“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屠夫念经,假慈悲”等。
五、结语
佛教的传入,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扩大了汉语基本词和根词,影响了汉语的哲学词汇、文学词汇、民俗和日常用语,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并且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亦到了密不可分的地步。在词汇上尤其如此,甚至令人使用了佛化汉词后仍不自觉,以至忽略其对古代词汇变革的重要性。无可否认,佛经的翻译大大增加了汉语词汇的数量,并加速了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进程。佛教浅白的文字,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以至它深邃的哲学概念,都令佛教文字深入社会各阶层。可以说,不认识佛教,就不能认清中国文化;不认识佛教词汇,就不能认清汉语的演变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