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精彩5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精彩5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第一篇】
为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我镇通过“强组织、强动力、强产业”三大举措,有效促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组织,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党旗引领风帆劲,凝聚合力促发展,通过优化调整党政班子联系村,两委一队三个人建强村,攻坚队及同步小康成员充实村,优秀干部联系帮扶户等几大支队伍强强联手、形成合力,有效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为全面衔接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一是团结协作增强整体合力。结合镇党政班子各成员的特长,根据村情,合理安排每个班子成员联系1~2个村,以所联系村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群众收入增长为指导帮扶重点,全方位推动村级各项工作开展,特别注重“下得去、下到底、蹲得住”,形成“下村一把抓,回来再分家”的工作格局,扎扎实实筑牢坚强战斗堡垒。二是调整优化增强发展活力。认真开展“两委一队三个人”研判、驻村干部轮战、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等工作,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和驻村队伍进行调整优化,整合“减贫摘帽”攻坚队、同步小康工作组、村两委班子几支队伍力量,强化村级脱贫攻坚一线核心力量。目前,择优选派225名优秀干部入村担任攻坚队员或同步小康工作组成员,成立24个“减贫摘帽”临时党支部,举全县、全镇优秀干部力量,使512名干部与3696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三年来累计走访26万余人次,帮助谋思路出点子86876条,解决困难问题35687个。
二、强动力,激发潜能促发展
始终坚持“智志双扶”作为抓党建促脱贫的出发点,积极探索“一帮二带三小康”到“我要脱贫我要小康”誓师大会到“三转”行动再到“主抓主推主带”,通过引、帮、带、育的方式把群众的内生动力有效激发出来,为打赢脱贫收官战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考察学习激斗志。“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通过考察方式,我镇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各村(居)“两委”班子、党员代表、致富带头能人等到县内外区域条件相对较差、发展好、群众积极性高的乡村考察学习达2610人次;
组织相关农技专家到镇、村、产业基地开展现场培训51期1750人次,让其在学习中找差距,激斗志。二是深化“三转”增内力。持续推进懒转勤、勤转能、能转富“三转”行动,将奖勤罚懒列入《村规民约》进行强化管理,斩“懒根”、拔“穷根”,摒弃不劳而获,杜绝养懒汉,不断激发群众脱贫志向和内生动力,实现了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我要小康”的转变,实现懒转勤178户353人、勤转能773户1765人、能转富245户736人。三是“主抓主推主带”齐发展。坚持“党委主抓、支部主推、党员主带”模式,镇党委统筹谋划抓产业、村党支部合力推产业、党员示范带头干产业,全镇上下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全员智慧和力量,确保产业发展有方向、可操作,全镇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园、两个“500亩
坝区”蔬菜种植等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切实增强农户发展产业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全镇产业已促进3721户脱贫户实现持续增收。
三、强产业,抱团发展奔小康
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围绕我镇“6个1”产业扶贫工程,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持续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强村带村”、“两委”和能人双带动等组织模式,抱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效促进全镇经济稳步快速发展。一是科学联合谋新。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突破口,支持公司引导合作社精准选择产业、发展易地产业建设基地,推动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以“强村带弱村”这个契合点,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开启村与村之间从自我“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实现“空壳村”向“实业村”的转变;
始终牵住村“两委”这个牛鼻子,以本村能人为“基石”,大力动员村“两委”班子带头参与发展,积极引导本村能人回乡创业,以实干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发展。目前,我镇共有24个村(居、社区)“两委”班子均加入合作发展,成功引入村级能人52人。二是共享红利促增收。充分依托“三带”品牌,积极引进或培育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打开市场渠道,组织动员所有农民参加合作社,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让大批农户完成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务农者”到“务工者”的华丽
转身,通过土地流转收益、基地务工薪资、合作社分红,带动周边村寨7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第二篇】
20xx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为了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平稳转型、统筹纳入,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的精神;
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
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切入点,科学设施过渡期,整体部署,一体推进;
以调整脱贫攻坚“特惠”政策为抓手,建立健全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以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为举措,构建新型乡村振兴帮扶机制;
以脱贫攻坚考核监督机制为借鉴,完善乡村振兴监测考核体系。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建立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衔接体制机制。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五个转变”
坚持将脱贫攻坚针对性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整体性政策,将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将聚焦个体发展转变为支持多元主体合作发展,将日常性帮扶措施转变为常态化民生政策,将福利性政策转变为提升乡村能力的发展性政策。
2、做好“五个衔接”
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帮扶队伍的衔接、考核监督衔接、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3、进行“九个调整”
调整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智力扶贫、社保兜底扶贫、健康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九大政策。
(三)重点任务
1、设立脱贫攻坚的过渡期
20xx-20xx年为脱贫攻坚的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搞急刹车。20xx年以后,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期,把扶贫工作全面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部署、一体推进。全县脱贫攻坚的九大工程牵头单位要及时进行系统梳理,做好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安排。
2、分类调整脱贫攻坚政策
全面梳理现行脱贫攻坚政策,对政策的适用性进行综合评估,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分类做好政策统筹衔接,推动脱贫攻坚“特惠”政策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政策。
3、重建脱贫攻坚考核体系
在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20xx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
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压实工作责任;
对在农村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4、统筹对接乡村振兴规划
统筹规划过渡期和20xx年后的乡村振兴。编制20xx-20xx年脱贫攻坚过渡期的发展规划,与20xx年后的乡村振兴规划保持衔接;
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按照村庄类型划分要求,将脱贫村纳入乡村振兴村庄类型统一划定。统筹考虑乡村产业发展、人口布局、公共服务、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以村为单位制定村庄规划图,一村一图,一户一张,入室张贴,作为农民建设与生产的乡村振兴指南;
确定县域内城镇化区、聚集区、永久现代化农村区域等发展结构空间、结构框架与职能定位;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控制线、基本生态控制线、弹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刚性增长边界控制线,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线。
二、全面衔接
(一)政策衔接
正在实施的脱贫攻坚x大工程的xx个项目,按照“接续保留一批、调整完善一批、转换退出一批”的思路进行衔接。其中:代缴养老保险,代缴新农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五保、低保、电费、高龄津贴,残疾补贴,教育扶贫,金融扶贫,计生补贴等x项,纳入调整完善类;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电商扶贫,就业扶贫,交通扶贫,农村安全饮水等x项,纳入接续保留类;
危房改造扶贫,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健康扶贫,光伏发电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扶贫等x项,纳入转换退出类。
1、产业扶贫政策的衔接
产业扶贫政策包括县农业农村局承担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县扶贫局承担的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县商务粮食局承担的电商扶贫项目、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承担的旅游扶贫项目。一是取消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项目。将每年xxxx万元左右的特色种养业扶贫补贴资金转换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发展现代农业、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和深化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三个方面,同时取消县财政每年安排的xxxx万元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由县农业农村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二是取消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三是接续保留电商扶贫项目(由县商务粮食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四是取消旅游扶贫项目(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2、就业扶贫政策衔接
就业扶持政策继续保留并进一步完善。(由县人社局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3、生态扶贫政策衔接
对于生态扶贫的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林业生态补偿、生态护林员等政策,予以保留延续,提高政策普惠性(由县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4、智力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困难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等智力扶贫政策,以城乡均等化为目标,逐步扩大政策覆盖面(由县教育局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5、社保兜底政策衔接
延续现行贫困群众兜底保障政策,将其并入乡村振兴政策的民生领域,形成乡村低收入群体的保障政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由县民政局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6、健康扶贫政策衔接
保留延续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政策,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稳步扩大制度覆盖范围,防止“悬崖效应”(由县卫健委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7、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政策衔接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落后,是城乡差距最直观的一个表现,也是农民反映强烈的一个民生痛点。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延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交通、水利和人居环境,对脱贫攻坚中未完成的建设项目加力推进、加快见效,不能因脱贫摘帽而擅自终止或调整;
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要推动提标提档、互联互通,让已建设施发挥最大效用;
加快完善管护机制,推动以建为主转到建管并重(由县民生办负责起草调整完善方案)。
8、金融扶贫政策衔接
取消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将其调整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上来,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水平(由县金融办负责起草转换退出方案)。
9、社会扶贫政策衔接
借鉴社会扶贫的思路,保留和拓展相关帮扶协作机制,充分调动组织、科技、市场、人才等力量,进一步汇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大合力(由县工商联负责起草接续保留方案)。
(二)帮扶队伍衔接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相比,任务更重,更需要广泛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更需要强化工作队伍和人才支撑。因此,乡村振兴阶段,保留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等政策制度和工作机制;
保留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制度,继续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力量。一是过渡期内帮扶力量不撤,防止脱贫人口返贫。二是构建乡村振兴帮扶机制。借鉴脱贫攻坚“县域结对帮扶、定点扶贫、社会扶贫”的经验做法,建立乡村振兴县域结对帮扶、定点帮扶、社会帮扶的工作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凝聚强大合力。三是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继续选派优秀干部到县乡挂职任职,持续向相对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派驻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在选派人员上,可以选派退居二线有丰富工作经验且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同志。在派驻时间上,以2—3年为宜,对确需更长时间帮扶的村,可通过连续派驻解决。
(三)考核监督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的考核监督机制,完善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考核监督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做好考核衔接。过渡期内,以考核巩固脱贫成果为主。20xx年后,将解决相对贫困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二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按照《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办法的要求,将乡村振兴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奖优、问责追责的重要参考。三是加强督查调度。建立乡村振兴常态化督查问效机制,加强日常调度,定期予以通报,夯实工作责任。四是建立容错纠错和关爱激励机制。
(四)领导体制机制衔接
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全面加强乡村振兴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将脱贫攻坚建立起来的成熟完善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延用到乡村振兴,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和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无缝对接,形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乡村振兴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要求,明确具体领导机制,从研究部署、精力投入、基层调研等方面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约束性和可量化的要求,强化组织保障和动员能力。二是加强乡村振兴工作部门建设。配齐配强党委农村工作部门力量,发挥好乡村振兴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职能。三是建立“一懂两爱”的“三农”干部表彰机制。对于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懂两爱”干部、农民和企业家,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规划衔接
一是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二是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协调发展。三是加快完善村庄规划。
三、重点举措
(一)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无缝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党总揽全局,成立以县乡村三级书记主抓,脱贫攻坚牵头单位为成员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领导小组”,协调各方,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性供给,完善政策性保障。通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向乡村振兴聚集,形成全县上下、社会各方,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深入调研,实现无缝对接
九大工程的牵头单位要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十三五”期间的部门投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对口上联,确定政策调整的方向、内容、操作要点等。部门“子方案”要在干部群众中反复讨论,反复征求意见,对口把关,争取不“打补丁”或少“打补丁”。
(三)创新思维,探索振兴之路
——在产业发展上
积极构建以一产为主导,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以二产加工为主导,一三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以三产加工为主导,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xxx”模式。
——在生态宜居上
提升基础设施,美化村景,亮化夜景,塑造现代化乡村之“形”;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农业节庆乡村庙会、乡村艺演,促进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护,塑造现代化乡村之“神”;
以“最原味”的生活,“最闲适”的体验,“最绿色”的人居,“最人性”的治理,塑造现代化乡村之“魂”。
——在治理模式上
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村务监督”治理模式;
探索建立以政府购买服务,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的治理模式,助推乡村治理。
——在融资渠道上
依托银行贷款,探索建立“银行+政府+担保机构”、“银行+政府+保险”、“银行+政府”、“银行+企业”、“两权抵押”的乡村振兴投资模式;
依托小额信贷,探索建立“只贷不存,活化民间金融资本”的投资模式;
依托互联网金融。探索建立“电商平台+金融”、“大型农业服务商+金融”、“信用贷款+p2p网贷”互联网金融模式;
依托融资租赁,探索建立“先租后买”的投资模式;
依托众筹,将城市投资人在技术、理念、需求等方面的优势,有效融入到乡村振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第三篇】
安康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核心区”,是全省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区,全市10县区均为贫困县,其中有4个深度贫困县,“十二五”以来累计减贫超过55万人,截止2018年底,全市还有贫困村845个、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发生率均居全省第一。近年来,安康市聚焦“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发展总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树立新理念,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机遇
科学谋划绘制规划“战略图”。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首场战役,安康市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的意见》,精心编制了《安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同时研究制定乡村振兴《行动方案》,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行动计划,抓紧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让乡村振兴战略在安康落地生根。
聚焦农村做实发展“好项目”。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扎实开展“追赶超越·项目攻坚年”各项活动,实施“千亿投资”工程,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组织实施220个重点建设项目、100个前期工作项目;策划推介PPP项目86个,总投资1000亿元。2018年市级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比去年增长76%,128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试点示范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193万元。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用于支持循环产业发展、园区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高达90%以上,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统筹兼顾打赢脱贫“攻坚战”。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乡村振兴的前提条件和优先任务,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相互促进,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着力提高脱贫攻坚质量水平,确保到2020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越线”,贫困村全部脱贫“销号”,1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摘帽”,为乡村振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18年全市农村“三变”改革带动万户贫困户受益,万贫困人口脱贫退出,镇坪整县脱贫摘帽。
因地制宜改善发展“硬支撑”。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补齐乡村振兴的短板,去年以来,全市实施安全饮水工程865处,解决5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万亩,实施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和农村小水电扶贫试点项目28处,完成中小河流治理50公里。完成电网基本建设项目104个。加快“农村四好路”建设,实现了建制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全覆盖,95%建制村通客运班车。实施“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县城区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20Mbps,80%的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4G网络实现城乡全覆盖。
二、搭建新载体,在推进五个振兴上下功夫
以振兴产业为重点,厚植乡村振兴新优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一产打基础、二产做支撑、三产为龙头”发展策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规划创建一批生态休闲园区(农庄)、田园综合体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园,着力实施产业覆盖融合行动。截至2018年底,全市建设各类现代农业园区891个,其中省级36个、市级338个。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手段推动农业,着力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研究制定了全市发展生猪、茶业、魔芋、核桃、生态渔业五大特色产业《实施意见》和《五年行动计划》,通过做强市场主体、建立发展基金、提升产品品质、强化科技研发、建立营销体系等措施,全产业链打造安康富硒产业集群。全市魔芋种植面积达到万亩,面积、产量、加工能力均占全省第一、全国十分之一。魔芋产业发展“安康模式”向全国推广。全市发展茶园面积万亩,生猪年出栏300万头,生猪规模养殖场和科技水平全省第一。
以人才振兴为支撑,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面对先进管理人才和实用技术人员缺乏的现状,市委、市政府不断增强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的培养、引进、使用力度,依托县区职教中心和农广校,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办好面向地方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产业发展的涉农专业。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研究制定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政策。全市各类企业直接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近万人,891个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100多人,带动贫困群众万人;19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吸纳就业万人,其中贫困人口6500人。依托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培育“新社区工厂”328家,吸纳贫困户就业近4500余人。
以文化振兴为灵魂,培树乡村振兴新风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为重点,安康市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人文精髓和道德规范,印发《关于大力推进新民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7个配套方案,从政策层面到操作层面对新民风建设工作进行细化和夯实。全市所有行政村(社区)组建了道德评议会,累计树立正面典型6290例,帮教转化2528例,734户群众主动退出贫困户。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全市城乡红白喜事办酒席减少了三分之二。总结推广汉阴沈氏、白河黄氏岚皋杜氏”等12部家训家规。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评选“最美家庭”8000余户,上榜“中国好人”38人、“陕西好人”80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全国文明家庭1个、全国文明单位18个、全国文明村镇13个。
以生态振兴为基础,提升乡村振兴新品质。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加快实施汉滨区、汉阴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落实好《安康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标准》,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1330个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任务。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推进绿化造林和退耕还林,保护好山脉、森林、水系、湿地等生态资源。截至目前,全市森林面积达到2294万亩,森林覆盖率65%,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建成中、省、市生态镇村881个,创建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1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4个。
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彰显乡村振兴新作为。大力实施“基层党建六大提升行动”,全面落实“支部+X+贫困户”工作机制,以加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率先在全省完成村“两委”换届,整顿提升159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创建24个省级、426个市级示范村。按照“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思路,推广石泉、白河“一产业一协会、一协会一支部”经验,通过建立村企联合党支部、产业党小组等方式,实现村级党组织引领、企业党组织带动、产业党小组示范、骨干党员带头、贫困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格局。
三、迎接新挑战,聚力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市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提升,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底子薄,产业发展受限,要同时解决305万人的生存与发展和2019年万户的脱贫问题,生态保护和农村发展压力巨大,脱贫攻坚仍然是当前最为关注的重点。二是受土地资源、交通、环境等因素影响,农民收入存在差距,收入增速趋缓。千百年来农村“乱堆乱放、乱泼乱倒”的生活习惯,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改变,农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任重道远。三是全市农业产业发展仍处在转型起步的关键时期,畜牧、茶叶、魔芋、核桃、生态渔业等特色产业虽初具规模,但整体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产业布局不优,产业集约化、产品技术化程度偏低,农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农业效益总体偏低。四是农民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政策扶持依赖度高,内动发展动力不足,封建迷信、薄养厚葬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实现乡风文明和管理民主的任务艰巨。
按照中省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结合全市乡村振兴基础和脱贫攻坚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是推动规划落地实施。以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为总纲,推进《行动方案》落地实施,进一步把规划涉及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落到实处。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庭院环境为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现主要水源地、农村集中居住生活垃圾污水有效治理。加快推进贫困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垃圾、污水、厕所等项目支持力度,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狠抓项目策划包装。围绕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认真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建立动态管理项目库,积极争取中省专项资金支持。聚焦农村重大产业项目,创新陕南循环发展和苏陕扶贫协作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创新驱动协同推进试点和一县一业发展壮大。支持涉农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加速向涉农领域转化。
三是强化农业产业支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实抓强茶叶、魔芋、生猪、核桃、绞股蓝、厚朴、杜仲、木瓜等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向技术链和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升。唱响“中国硒谷·生态安康”地域品牌,继续争取把富硒产业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特色农产品品牌整合,支持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加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把食品安全落实到一企一业、一品一单,持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四是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万名能工巧匠”工程,培育和认定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扶持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实施农业科研领军人才和农技服务特聘计划。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以乡村手工业、建筑业和民间文艺为重点,开展“金州工匠”评选,梯次培养一批技艺精湛、扎根农村、热爱乡土的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
五是坚持不懈开展乡村治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建立和修订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协商会等作用,推行以村级自治平台为支撑的汉阴“三线两化一平台”的农村社会治理模式,推广旬阳“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六是做好扶贫政策有序衔接。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促进各项政策之间相互协调。一方面,抓紧对现有扶贫政策进行梳理,该保留的保留、调整的调整、该接续的接续,确保不因政策变动影响脱贫成效;另一方面,要调整优化现有农业农村发展政策,强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引领,留出政策接口和缓冲期,凝聚发展合力,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热情,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持久战。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第四篇】
各县区林业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扶贫作为“五个一批”脱贫攻坚重要举措之一,带动全市7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改善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为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将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放在突出位置,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全力打造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革命老区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为新阶段现代化幸福xx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生态支撑。
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的过渡期内,继续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到2025年,生态脱贫成果巩固拓展,脱贫人口通过参与生态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和发展生态产业,收入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满足能力不断提升。到2035年,脱贫地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美、百姓富“双赢”局面基本实现。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合理调整、平稳过渡。过渡期内在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上下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适度向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区倾斜。在生态补偿、国土绿化、生态产业等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梳理现有帮扶政策并进行优化调整,逐步推进生态扶贫政策向稳定政策转变,增强生态脱贫稳定性。
(二)坚持帮扶不变、巩固提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开展驻村帮扶、定点帮扶,保持原有帮扶责任人、帮扶联系人不脱钩,重点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加大科技帮扶,提升基层一线工作能力,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因地制宜发展脱贫地区生态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密切利益联结机制,拓展脱贫群众增收空间。
(三)坚持落地落实、常态长效。坚持抓落实、快速响应的工作机制,将各项帮扶举措及时落到实处。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脱贫人口的积极性,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巩固生态脱贫成果各项举措见实效、可持续、利长远,推动脱贫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三、主要任务
(一)保持脱贫人ロ稳定就业
1.加强生态护林员管理。对全市现有xxx名生态护林员,过渡期内保持政策稳定,按季度精准更新生态护林员基本信息,完善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制度,明确管护责任、管护边界,不断健全生态护林员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做好生态护林员队伍服务培训等工作,为生态护林员配备巡护装备、购买保险,加大对生态护林员服务保障水平。
2.建立多元化管护机制。支持森林资源管护任务重、原非贫困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参与等方式开展生态管护,设立护林公益性岗位,吸纳农村低收入人口就近就地参与生态管护和管理服务。
3.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在营造林、森林保护与修复及油茶、薄壳山核桃、储备林基地建设等领域中生产作用道路、贮存设施、灌溉基础设施和管护用房等配套和附属工程建设与维护,因灾损毁营造林附属配套工程复建等,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因地制宜实施一批项目,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
(责任科室:局林长制改革科、市林业工作总站;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二)支持农村特色林业发展壮大
全面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深入实施四大平台上的“138+n”工程和农业提质增效“6969”工程,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支持一批带动能力强生态富民产业。
1.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争取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油茶丰产示范基地、加工和品牌建设,将油茶产业打造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两山”转换通道示范产业。
2.加大竹资源开发和培育力度。按照“主攻二产、促进一产、拓展三产”的总体思路,努力打造毛竹板材加工产业,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合理分工,延伸竹产业链条。争取农发、林业科技推广和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助等项目资金,支持现代林业示范区、笋用林和笋材两用林、竹山集材林道、竹加工制造业、竹文化旅游业产业发展。
3.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林下经济及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发展。打造林下经济精品产业,提高林下经济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林下石斛、天麻、黄精、西洋参等林下生态平衡种植。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森林景区和大别山风景道、xx茶谷、九十里山水画廊等森林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康养产业。
4.培育壮大新型林业经营主体。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引导林农以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入股林业经营主体,实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利润分配方式,维护林农利益,带动林农增收致富。(责任科室:局规划财务科、局林长制改革科、局生态保护修复科;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三)加快脱贫地区生态优势转化
1.做好用地保障服务。规范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程序,引导集约节约使用林地,优先保障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和民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要。
2.推进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开展公益林布局优化调整试点,争取提高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试点开展公益林补偿抵押贷款。科学实施森林经营,推动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
3.提升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林业碳汇工作,以保护为前提,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责任科室:局森林资源管理科、局生态保护修复科、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四)促进脱贫地区生态宜居
1.继续开展送苗下乡活动。支持脱贫地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鼓励脱贫人口房前屋后零星造林,因地制宜开展庭院绿化、四旁绿化、乡村公园建设,推进城乡绿化美化融合发展。
2.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实施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和“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将低产低效林改造、林相改造、生态修复、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等重要项目资金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
3.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继续开展省级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拓宽群众的生存空间,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绿化景观带。(责任科室:局生态保护修复科、局规划财务科、局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局森林防火科、市林检中心、市林业工作总站;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五)加强脱贫地区科技和人才帮扶
1.完善帮扶机制。加强与北京林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亚林所等科研院校交流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着重培养油茶、薄壳山核桃等基层紧缺型林业产业人才。延续脱贫攻坚期间科技特派员、122科技服务、一周一技等科技活动,建立健全引导林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2.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对林业科技型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和引导林业企业增加科技投入,通过科技下乡、新闻报道、成果展示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林业科技重点工作和实用技术进行广泛宣传。
3.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乡土专家等基层人才的政策扶持和培训力度,健全全市林业专业技术人才专家库,着力构建以本土人才培育和外部人才引入双轮驱动的乡村人力资本积累体系。(责任科室:市林业工作总站、局林长制改革科、局人事法规科;责任单位:各县区林业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林业局要把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要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聚焦重点任务,建立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领导机制,强化工作举措,并做好驻村帮扶、定点帮扶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二)加强衔接保障。各县区林业局要聚焦支持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统筹安排林业项目资金,在脱贫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加强生态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逐步提高用于林业产业发展的投入比例。要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保障,加大对优势特色林业信贷和保险支持力度,继续推广林权抵押贷款和“五绿兴林贷”,积极开发特色经济林险种,增强脱贫人口发展能力,确保生态脱贫成果。
(三)加强宣传推广。各县区林业局要及时总结提炼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先进模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模式做法,并通过多渠道广泛宣传生态脱贫成果。要大力传承和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引导群众积极投身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实现我市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在前、当表率、做示范。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第五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全党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新形势下,要立足高质量发展目标,发挥组织优势、做好产业衔接、坚持政策引领,乘势而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红色力量”。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和保障。工作实践中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力量,将从事相同农业经济、乡村建设的支部党员组织起来,吸引更多群众、经济能人、行业能手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大展身手,集思广益、聚智聚力。此外,要深化自治实践,成立产业种植特色党小组,推选群众基础好且了解实际经验丰富的能人制定出学习实用科技、传授实用技术、帮助群众发展致富项目、交流致富信息和经验等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作职责内容,如防病虫害、市场拓宽渠道、经验讲座等,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借助多媒体宣传、制作微信视频、淘宝销售及精包装进水果商店销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促进产业提质增量,化被动为主动,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发展。
做好产业衔接,增强“主体优势”。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做大做强产业才能为乡村振兴赋能长远,为脱贫攻坚成效提供强力支撑与保障。在产业衔接上,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形成覆盖一二三产业的全产业链,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引流更多人才回乡发展,同步推进人才振兴。做好产业衔接还要注重产业的稳定发展,贫困地区在脱贫攻坚中虽然实现了脱贫摘帽,但依然存在发展上的弱项,影响产业发展后劲,故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不能“脱链”,要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激发内生发展动能,充分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坚持政策引领,发挥“驱动效应”。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引导。要立足现实需要、谋划未来发展,持续加强政策的后续扶持,做好政策的规划衔接,推动脱贫攻坚政策平稳转型以支持乡村振兴。要继续坚持现行的帮扶政策,将临时性帮扶政策转化为常态化支持政策,做到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避免因政策取消而出现返贫情况;要将帮扶与发展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的总框架下统筹推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政策为牵引,推动社会市场协同发力;要以政策力量守牢底线,做好监管兜底衔接。群众最怕因灾因病因残返贫,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兜底责任,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兜住、兜好,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守护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多措并行、多力齐发,做到精准施策,消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