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不足及改进措施范例【范例4篇】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部门不足及改进措施范例【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部门不足及改进措施【第一篇】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因此,近几年来,各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加入到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大队伍中来,但是取得的成绩依然不尽如人意,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对企业中存在的一些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适当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1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时期,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必须对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与创新。这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知,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改善是企业要实现自身的更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几年来,各大企业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取得的成果微乎其微,经过调查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下面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为改进管理工作提出具体的建议。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正确的认识
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正确的认识是支配工作人员作出正确的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如果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的认识,那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会遇到很多的阻碍。一般情况下,企业中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正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些企业受到资源等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建立专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这种现象多存在于中小型企业中,有的即使设有管理部门,也缺乏足够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负责,这样一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就会造成很大影响;其次,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功能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管理工作停留在人事管理的水平上,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工资分发等方面,在管理功能上来看仍然是比较传统的静态管理的方式,很难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强大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除此之外,从投入的角度来看,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资金投入并不是很多,这就会限制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这也是阻碍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因素。
2.人力资源管理推行困难
有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会存在着推行困难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源所限制而导致的。一些企业在运行与管理方面,存在过于严重的裙带关系,有时候会采用家族管理的管理方式,这样一来在企业选用人才方面就会有一定的限制。由于管理方式的弊端,企业在征用人才的时候有可能会错失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专业性管理人才,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会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推行受到阻碍。在另一方面,企业想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进,就应该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企业在这方面就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会增加企业运行的成本,从而造成经济收益的缩减,因此,很多企业对这一环节都会进行选择性的省略,这样一来,人力资源管理的推行就更加困难了。
3.缺乏有效的评估与激励机制
在一般情况下,企业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经常会在内部实行一些评估与激励的机制,而最主要的激励方式无非是年终奖金、销售提成等等,对员工进行激励的方式过于单一,在员工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前提下,这样的激励机制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有些时候,由于评估机制与标准的不恰当,会导致考核结果的有效性与公平性受到影响,因此激励机制的实施也受到了阻碍。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策略
1.提高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
一是企业领导应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彻底转变计划经济“任人唯亲”的错误思想,充分认识人才在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创新生产工艺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企业能够正确处理复杂的市场经济关系,确保企业可以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重视人才引进及员工培训对于提升企业形象与社会认同感的作用。企业领导应摒弃以往忽视人才建设等错误思想,清醒认识人才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发动机所发挥的促进作用,严把人才引进关,在生活保障、职位晋升、实现人生规划等方面给予员工必要保障,促使企业员工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为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作出一定贡献的同时,增加自我责任感、满足感与归属感。企业应通过培训等手段调动员工自我学习专业技能积极性,以满足生产经营发展对于人才专业技能的需要。
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工作
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规划,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进行确定,之后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步骤进行控制,在此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资金投入预算进行详细的规划。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的规划应该包括人才的招聘、员工的培训等多个方面,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来进行,不能脱离企业发展实际,保证规划工作与企业人力资管理工作的需求相一致。
3.建立相对完善的用人机制
完善的用人机制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必须对用人机制的完善加以足够的重视。想要实现用人机制的不断完善,要从人才的选拔过程入手,保证人才选拔过程的公平、公开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除此之外,对于现有的员工,企业应该在充分考虑其长处的基础上,对员工的岗位进行适当地调整,以此来保证员工的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4.完善企业评估机制
经过前文的分析可以得知,企业内部员工绩效的评估机制的建立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此方面企业绝对不能忽视。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全面、系统的员工绩效评估体制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对员工的工作成果进行准确的判断,为激励机制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从而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总而言之,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改进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也是企业想要实现自身长久性发展目标的必经之路。因此,企业应该对人力资源管理加以足够的重视,正确认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策略,这样才能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古红英.新经济时代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探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11.
[2]刘玉娇,孟飞.当今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问题[J].企业研究,201316.
[3]韩勇.浅论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1312.
[4]张秋玉.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3).
部门不足及改进措施【第二篇】
我国国有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多数还是沿用计划经济体制那套人事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从50十年代到80年代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改革开放以来虽进行过一系列的改革,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人事部门的职能多为工资分配方案的制定和人员调配、晋升、培训等。在强调人才自由流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与企业发展战略相脱节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和培训机制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从总体上看,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脱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管理企业的工作人员设置的,而不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性质,而忽略了服务性质当然,话也可以这么说,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就没有什么发展战略,它唯一的任务就是执行国家的计划,管理好资源、设备和人员,不要出什么乱子,人力资源部门的任务自然就是管人。因此,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虽然在企业人员的招聘、调配、晋升乃至薪酬等方面具有很大的权力,却不是以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为前提,往往是为管理而管理因人设岗。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都称为人事部,要么就人事处或人事科,这正是这种管理性质的体现。近些年来,一些国有企业改人事部为人力资源部并赋予为一些新的内涵但从总的来说,我国国有企业并没有完全摆脱了旧的人事管理体制的痕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脱节的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能够充分反映个人业绩和贡献的薪酬体系
过去我们搞平均主义,自然不可能有什么薪酬激励制度,干多于少一个样。经过这些年的国有企业改革,应该说这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终于可以讲物质激励了,也终于讲业绩和贡献了。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是物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合理,不能充分地体现个人的业绩和贡献,因而也就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垄断行业,比如说能源电信等部门由于垄断收入高,员工的工资普遍很高,但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不见得特别的高,人浮于事的现象依然严重,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人都有惰性,要是能拿高工资又能够轻松点,大家还是不会卖力干活。当然,也有一些国有企业过分地强调个人的业绩,反而导致协作不足,内耗严重,这显然是业绩指标设置不合理,没有把团队协作考虑在内。
三、缺乏合理的、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用的用人机制
我们的国有企业也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利用好人才。首先是选人机制有问题,国有企业基本上是领导提议,然后人事部门考察,最后组织任命。这本来没什么,但是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抽象的国家经营者却是具体的个人这就难以保证企业负责人不损公肥私而旧的、不透明的选人机制正好为这些行为提供了运作空间,因此难以做到公平公正,择优录用。再就是权责不分明,职位缺乏具体职责说明、工作指标以及配套的权力和奖惩标准。因此任职人员要么患得患失,放不开手脚,要么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四、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体系
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效用,不但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技能,这就需要对企业员工进行有计划、持续的培训、教育和开发。有些人认为这是学校或者员工自己的事情,不应该由企业来做,这显然是不懂人才成长的规律。其实,企业的环境才是企业人才成长最好的学校,企业的经验和战略才是企业人才最该学习的知识,企业的经营实践才是企业人才成长的最好方式。遗憾的是,大多数的国有企业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不就是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因为这些企业还仅仅停留短期的岗位技术培训上,而缺乏从开发人的潜能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尤其是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
五、不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人力资源的效用最大化不可能只依靠薪酬激励,因为人是具有丰富情感和需求的高级动物,不是机械的经济工具,因此企业就需要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形态以及由此形成企业环境来影响和感召企业的员工,并最终使企业的文化转化为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可以说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物质不能替代的精神功能,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文化所蕴涵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核心价值形成的企业人格,对于企业的经营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方面,我国大多数的国有企业却仍然处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阶段,多以宣讲灌输为主,具体的工作也是分散由企业的工、青、妇、群、团组织来推动,这样就难以形成合力,营造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相融合的企业文化,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也就容易与企业的经营发展产生背离,所谓的主人翁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人力资源理念和管理上的滞后,直接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难以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应该说,那些高收入的垄断国企还能够吸引一部分人(他们的问题是人才得不到持续的成长和能力的发挥),而其他的国有企业却由于收入偏低、机制不活以及缺乏激励等问题日益突出,有才干的人都不愿意去,企业内部的人才也都是另谋他路,致使企业的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明显偏少。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的深入发展,由少数国企垄断市场的局面必将打破,那些国企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如果不及时调整,届时同样面临人才困境。(2)现有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发挥和挖掘。国有企业的底子毕竟还比较厚,怎么说也拥有一些知识和能力都不错的人才或潜在人才,但是由于国企缺乏发挥才华的用人机制,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育人机制和成才环境又没有形成,这些人才要么是才能得不到发挥,要么就是重使用、轻培养,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舍得进行人力资源投资。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培训制度,培训方式却呆板生硬,培训-
内容枯燥乏味,考核脱离实际,这不仅无助于员工素质的提高,反而容易产生反感,适得其反。(3)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调。即所谓“一线紧、二线松、三线臃肿”,普通型的人员人满为患,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高素质的拔尖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同时又缺乏流动和优胜劣汰,导致资源适用性差,个人技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国企的人才出多进少,整体上职工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有老化的趋势,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大。从总的来说,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实际上是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不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行业的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这一模式将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唯今之计,就是加快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尽早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现代企业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竞争。重视人才的引进、管理和开发,而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舍不得投入,或者是只管使用,不管培养。这是一个企业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2)更新旧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确立“大人力资源观”“大人力资源观”强调以系统全局的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问题,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在企业远景、企业使命、经营战略、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使它与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以达到短期内促进企业业绩提升,长期推动企业战略实现的目标。
(3)建立以绩效工资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大幅提高可变薪酬的比重,多作贡献者多得,少作贡献者少得,不作贡献辞退。当然,绩效指标不能片面化,必须考虑企业团队的协作,也必须考虑个体和全局的关系,以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
(4)建立以聘用制和竞争上岗为核心的用人机制聘用制必须明确职位的职责任期和工作目标以及与此相配套的权力和奖惩标准,做到责权利统一,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竞争上岗则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还应该引入员工退出机制,即不适应企业发展的员工必须辞退,真正做到优胜劣汰,员工有压力才会有动力。
(5)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发现和培养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要注意短期的岗位技能培训和长期的素质培养相结合,对于有经营管理潜质的员工,尤其要提供机会,重点培养。培训的方式上要改变过去的灌输模式,采用实效更强的体验教育和实践教育,随时随地对员工进行教育,让员工在实践不断成长提高。
(6)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要注意企业文化的建设决不是企业文化形式的摆设,形式化的东西不但没有用,反而会害了企业。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发展战略和行为模式的自然体现,因此,企业要有明确的目且有感召力的价值观,要有清晰可行的实现目标的发展战略,再就是要努力倡导和营造有利于战略执行的工作环境和氛围,并最终使企业和员工成为一个整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协作,努力工作。
部门不足及改进措施【第三篇】
(一)普遍重视不够。
一些部门的党组织对基层社会结构面临的改革和调整认识不足,对新形势下开展社区党的建设重视不够,没有把这项工作放到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来,工作中没有具体的措施和抓手。有的虽然有安排、有部署,但在抓落实方面做得不够。
(二)任务不明确,工作方式方法不适应当前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对于当前社区党建有哪些主要任务,从哪些方面去抓,一些社区党组织对此不明确,或者是找不准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造成社区党建工作的效果不明显。此外,方式方法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不够,切实有效的措施、载体和机制不多。
(三)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比较薄弱。
表现为:
一是社区党支部发展党员困难较大。社区管理的人员多为无业人员和社会青年,思想政治素质较低,不愿加入党组织,真正能让社区党支部发展的党员后备人选少而又少。加上一些地方党支部的工作力度较弱,党员发展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二是流动党员管理上比较薄弱。
流动党员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有的即使领取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也不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不愿暴露党员身份;
(2)迁居党员。这部分人员迁移到新居后,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或者把组织关系放在口袋里,成为“口袋党员”;
(3)退休后二次就业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因嫌转移组织关系麻烦,往往不转移,声称回原单位参加组织生活;
(4)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下岗后返回街道社区,但多数人的组织关系仍然留在原企业党组织;
(5)毕业后、就业前的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和退伍兵党员。这部分人员中有的待分配时间长达一年,在“找工作”期间,多数不能及时递转组织关系,即使转移了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也比较困难,基本处于“无组织”状态;
(6)流动人才中的党员。这部分人员多为科技人才,流动性大,有的党员政治意识不强,长期脱离组织。
(四)工作机制还不健全。
目前,许多社区虽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机制,但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共建意识不强,支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不高。有不少单位对社区党建工作的责任不明确,没有建立层层负责和专人负责等责任制。
(五)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目前,一些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方法单一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他们找不到有效的形式和载体,把党支部开展活动仅仅理解为传达文件和组织学习,缺乏创新和针对性。一项调查表明,一些社区党支部书记把“在党员大会上学习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文件规定”作为社区党组织活动的主要形式。这样的工作方式很难对党员产生吸引力,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也就难以有好的发挥。
部门不足及改进措施【第四篇】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措施
Abstract:Theauthoranalyzesthecurrentproblemsinhumanresourcesmanagement,andproposedthecorrespo:humanresources;management;problems;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国际化进程,人才作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推动者,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更是重中之重。越来越先进的生产力要求有先进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然而先进的生产关系要求现代管理观念的日趋成熟和深化。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社会资源管理问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发挥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是人力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我国的经济正在由计划经济的封闭型、粗放型管理向市场经济的开放型、集约型管理方式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事物、新关系的不断涌现,新问题也不断摆在我们面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正步入正轨,但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
1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相对滞后,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相对欠缺。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类企事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方面都存在着相对滞后的现象。传统观念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者的不同社会地位,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管理者的决策和思维,管理者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现象尤其突出。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大多是粗放性的,有些甚至是随意性的。对人力资源的潜能发挥和促进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认识不明,体会不深,对人力资源的资本性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能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不能发挥人尽其才的作用,达不到人尽其才的效果。严重制约了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人力资源不同于其他的资源,人力资源效力的发挥受到人的思想、地位、运用方式等等因素制约,外部的环境直接影响它所达到的经济效益和价值效益。人力资源需要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正常发挥或者超常发挥其效能。如果没有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不能科学合理的设定薪资结构,使员工绩效达到相对一致,则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员工就会丧失活力和信心,出现得过且过甚至是消极怠工的现象。
我国的人才资源使用率相对较低。由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用人时常出现只注重学历,不注重人才素质和实际能力的现象。现代的招聘制度对一些在生活和工作中并没有较高学历,但却有着丰富经验的人来说,显现了极大的不公平性。这些有着丰富实践经验,工作能力强的员工常常被各种条条框框拒之门外,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抑制了人力资源潜力,形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学非所用,大材小用,只注重技术水平而忽视道德修养等都造成了经营管理上的混乱,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人力资源的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科学。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中普遍存在主动性不足,开创性不够积极的现象,观察事物的视野不够广度和深度,专业性不强,这就局限了人力资源管理合理化的程度。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面对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落后,机制不科学、不合理,人才使用率低下等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我们应该果断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实现人力资源科学有效的管理。以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竞争优势,为社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人力效力。措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突破人力资源管理的传统观念,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想以更优的产品、更快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占领市场,不断开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靠人才来实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把人力资源视为发展最重要的资源,重视人才的地位和作用,为人才搭建一个公平的平台,创造一个良好的展示环境,使其具有更强大的竞争力,使企业得到强大的发展动力,快速成长和发展。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和灵活的薪酬管理机制。从传统的平均分配制度向激励式薪酬管理制度转变,可以打破平均分配中消极怠工,得过且过的工作作风,让人才能够自我发现,自我推荐,自我展示,积极的参与到工作当中,能够以主人翁意识积蓄和发挥力量,完成工作中的各项挑战和任务。
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率,不流于形式,注重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样的形式来选聘人才,不只以学历为选人的唯一标准。人才的经验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发挥来源于各个方面,因此要科学规范操作程序,不能只看重数量,而要更看重质量。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更科学、更合理。随着管理内容的不断丰富,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不断进步,这就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具备选对人、看清人的能力,掌握协调和调动的方法,拓宽视野,以更高的高度来完成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我们需要看清问题,抓住实质,运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来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化管理,以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要适当实行柔性管理。知识型的人才是新经济时代所必需的,它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因素。知识型的人才具备全面的知识、并充满个性,而这样的人才往往又是难以驾驭与管理的。对于这样的人才,就要适当地以柔性的方式进行管理。即改变硬性规定,提供更为开放的工作环境,以共同的价值观念为基础,促进知识型人才的提高,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3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知识时代,知识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够达到的程度就是时代进步程度的微缩。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正在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科学管理人力资源,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是实现最大社会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部分当然也不例外,而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更是重中之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见,如何发展新经济形势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对此,本论文将对新经济的基本内涵作了解,对新经济形势下的人才需求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以期促进企业的发展。新经济时代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提高了对创新型、个性化、合作化、复合型综合人才的需求。而人才资源管理作为新经济形势下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必须通过更新管理观念、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与创新管理模式,以改善其管理,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要求,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彭建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3]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4]乔国秀.浅谈新经济时代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内蒙古水利,2008,(02)
[5]王东海.论新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7)
[6]沈澈.浅谈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09,(18)
上一篇:个人党性分析材料自信范例4篇
下一篇:精编缴纳社保的申请书样例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