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教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集聚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阿拉题库漂亮网友为您精选的“对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教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集聚3篇”文档资料,供您写作参考阅读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对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教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1

摘要:本研究主要是通过了解当下教师对幼儿园实施亲自然课程的认知、存在的疑惑和对本园亲自然教育活动的一个实施建议进行了解分析,发现教师在进行亲自然教育时存在的问题及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便为教师在开展亲自然课程提供帮助。

关键词:亲自然;课程

案例一

一、活动名称

《蚯蚓vs蝸牛》

二、活动资源

幼儿收集上来的关于蚯蚓与蜗牛的资料。

三、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事物可以通过不同的维度来进行。

2.了解新的动物习性特点,并且学会比较不同动物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建立对于自然界微妙联系之间的感触与情感态度。

四、活动内容

幼儿在积累了两种不同动物的特点之后,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经验,并且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对于事物之间的不同与联系,还是可以建立相关的比较经验,初步感知事物之间的联系与不同。

蚯蚓vs蜗牛

Q:蚯蚓与蜗牛有什么不同?

Q:蚯蚓与蜗牛生长的条件是什么?

Q:它们是怎么生活的呢?

案例二

一、活动名称:《路边的新朋友》

二、活动资源:路边发现的蚯蚓的照片,一体机,谈话预设问题的方向。

三、活动目标:

1.产生对自然中出现现象的好奇心,以及对于现象的探索欲望。

2.用恰当的语言表述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特征。

3.喜欢表达,参与讨论,能够大胆发表自己关于蚯蚓的见解或猜想。

四、活动内容

这两张关于蚯蚓的照片,被老师播放在屏幕上时,孩子们就开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关于形状的讨论:图片里你看到的蚯蚓是什么形状的?

2关于颜色的讨论:你认为蚯蚓的身体是什么颜色?

3关于一些新的猜想:看到这张图里的蚯蚓,你有什么想了解更多的吗?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分为以下三类的问题。

Q1:这个蚯蚓拍到时靠近泥土,难道是从泥土里爬出的?

Q2:地面湿湿的它能存活下去吗?

Q3:为什么只有雨天我们才能见到它?

实施亲自然教育探索的几点思考

1.环境:大部分幼儿园自然资源的缺乏,由于幼儿园会有空间场地的限制,自然资源的数量会有影响。在开展相关的亲自然活动时会有局限性,作为幼儿园来说,应该充分的创造适宜的环境,同时充分的挖掘自然当中的资源,例如常见的花花草草,沙水泥石等,都可以成为孩子探索自然的资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在园所开辟一块种植或者养殖的天地,供幼儿亲身的体验与参与,在班级的环境中也可以创设自然角,打造属于自己班级的亲自然环境,为孩子的探索提供丰富的资源。

2.教师:当幼儿面对自然中的事物时,所产生的兴趣是非常高涨的,对于蚯蚓这一个雨天才能出现的动物,更是充满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但是孩子们处于中班的年龄特点,对于自己想法,还没有汇总,分类的能力,老师在提问的过程中更需要有针对性,并且帮助孩子通过一定的方式,梳理他们的经验以及总结出来的疑问与讨论出来的遗留问题。当幼儿产生问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对于幼儿的表达,除了语言的记录,在后期区域中,或者美工活动中也有所呈现,例如孩子对于颜色的描述在后期作品中,使用的色调也有所呈现。体现出孩子对于老师引导与自己观察的内化。每位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见解与记忆点。当集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不同维度问题的提问,可以帮孩子初步建立自己对于“比较”这一概念的具体认知。分成不同的方面去比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献计献策,最终汇集成了一个全面的比较数据。对于孩子的资料,其实也有很多可以深度挖掘的地方,例如案例中视频里的乌龟是可以在陆地、水里都生活的,视频里录制的是在水里的喂食、行走。孩子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引导孩子去模仿的过程中,更能抓住孩子敏锐的观察点,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用身体去表示自己的发现,孩子可能对于细微的动作没有办法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老师可以在孩子的动作里,对幼儿进行一些确切的词语、语句的连贯性锻炼或提示。

3.内容:在亲自然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大部分老师都是根据自己的预设去组织孩子参与活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更加的独特,很多时候教师都是站在成人的视角上去设计活动,其实亲自然教育活动也可以是孩子生成的,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视角组织活动,遵从他们的兴趣点,在孩子参与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是集中的,情感是非常投入的,在实际观察与体验的过程中孩子能够获得丰富的、直观的直接经验,当然在教师预设的活动中也可以有孩子的参与,他们的主动探究又会生成新的教育内容,所以理想的亲自然教育内容应该是由教师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并且以幼儿为主线,预设和生成的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施立美.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实施的要素[J].好家长,20183

[2]丁小琴.建构“亲自然”课程,深化幼儿实践体验[J].江西教育,201812

对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教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2

自然教育在幼儿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幼儿园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开展自然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加,自然教育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一、自然教育的内涵

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指出教育要“归于自然”,它主张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感知、观察和探索,从而获得对新事物的经验,增强自身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是让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包括森林教育、田园教育等,它是在幼儿阶段用自然教育理念所进行的指导,顺应幼儿的自然天性并促进其天性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育引导下幼儿发展的价值。二、幼儿园自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自然教育的认识不足

教师在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之前,需要深入了解和系统学习这门课程。正确的认知能够指引教师对幼儿进行科学的自然教育,从而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目前,许多教师虽然知道自然教育,但却很少对其进行系统的学习。一些教师认为,自然教育就是让幼儿在大自然中自由活动,要顺其自然,教师不做任何干预,实际上却忽视了自然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教师需要对这门学科进行系统的学习,要及时掌握自然教育的相关知识。

(二)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开展情况不太理想

自然教育课程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合理地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且能提升幼儿园的教学水平。然而,目前幼儿园的自然教育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许多教师认为自然教育的开展需要根据内容评定而开展,并不是必需的,没有足够的课程开展意识。另外,许多幼儿园还没有专门开展自然教育课程,没有意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三)幼儿园自然教育缺乏足够的科学性

1.忽视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目前,幼儿园的自然教育多以书本和教材知识为主,虽然也带有一定的启蒙性,但对幼儿天性的尊重不足。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出来后,教师应依据教学原则来进行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幼儿园缺少对幼儿主体性和主动性的关注,忽视了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教学原则应该尊重幼儿的天性,让幼儿成为自然教育的主人。

2.幼儿园自然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是教师按照教育目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幼儿不同的学习方式。目前,幼儿园自然教育的教学方法多为集体教育活动或专题活动,较少开展专门的自然教育课程。并且,教师在组织自然教育活动时常用讲授法,在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时方法较为单一,对幼儿情感的发展和关注还不够,从而也影响了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实施效果。

(四)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实施效果不明显

研究发现,多数教师对自然教育以及自然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对其进行过系统的学习,没有掌握专门的、系统的自然教育知识。一些教师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他们认为幼儿园课程已满、工作量大,即使开设了自然教育课程,对这门课程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相对有限。这些因素导致了幼儿园自然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同时,这也反映出幼儿园自然教育课程的结构还需要完善,各个要素(教学目标、内容、原则、方法等)之间还需要进一步协调,从而达到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三、促进幼儿园开展自然教育活动的相关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自然教育素质和能力

要想改变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现状,首先应提高教师对自然教育的认知,转变教师自然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对自然教育的教学理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幼儿园应定期安排专门的自然教育培训,教师可对自然教育进行系统的学习,从而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幼儿园还可以大力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自然教育的认知。另一方面,幼儿园应鼓励教师积极提升自己的学历学位,给予教师提升学历学位的机会,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从而树立科学、正确的教育教学观,为自然教育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二)增加专门的自然教育课程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幼儿园课程需要正确的课程理念做支撑,因此,幼儿园应改变对自然教育的传统观念,重视幼儿园的自然教育。首先,幼儿园应将已有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安排,合理地确定幼儿园每周或每月开展自然教育课程的次数。其次,幼儿园要增加专门的自然教育课程,为自然教育课程设定专门的课程体系,对每学年、每学期、每月甚至每周的自然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规划。为此,幼儿园可成立自然教育教研小组,在持续学习和研究自然教育的基础上,为幼儿园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然教育课程方案。然后,由教师认真落实到教学中,并针对幼儿园的自然教育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学评定体系,在教师开展专门的自然教育课程后,教师、教研小组、幼儿园定期做好自然教育的教学评价工作,逐步完善自然教育课程体系。最后,自然教育课程不仅要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实施,还应与五大领域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系统学习。因此,教师在开展五大领域的活动时,应该注意有意识地渗透自然教育思想,让各个课程之间产生联系,有意识地帮助幼儿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树立科学的自然教育理念,重视家园社区共育

一方面,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自然教育理念,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其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幼儿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幼儿主动地、自由地探索和求知。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充分遵循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适度的发展和提高,以此更好地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更加科学地指导自然教育的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对自然教育的教学做出评价。

另一方面,家庭和社区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社区的教育也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首先,家长可经常与幼儿一起接触大自然,给幼儿提供自然教育的条件;社区也要利用自己的自然教育资源,为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积累知识经验。其次,幼儿园要主动与家庭和社区保持联系,重视家园社区共育,通过电话联系、家园网络平台、家长学校、母亲会所等方式加强家园合作,将专业的自然教育知识辐射到家庭社区中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家庭社区对自然教育的正确认识,还可以促进家园社区共育。最后,我们不仅要重视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和专题活动,还要关注家园社区的力量,发挥多方优势,团结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力量,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

(四)构建合理的自然教育教学体系

一方面,教师要兼顾到幼儿园课程中各个要素的协调性,统筹正确的教学目标、原则和方式方法。为了能够更好地完善自然教育教学体系,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科学地评价幼儿园的自然教育,及时反思在开展自然教育时的不足之处,系统地分析教学过程,使幼儿园的自然教育教学体系逐步得到充实和完善,这样才有利于提升自然教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教师意识到开展自然教育课程不单纯只是为了完成课程任务,而是自己终身学习的一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地提升教学效果,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对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教学活动的探索与思考3

摘 要:随着科技实力的不断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进入了大范围城镇化的时代,人们和自然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了,甚至许多情况下人类与自然相互对立,导致现代社会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恶化,所以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想要重新亲近自然,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本文将从本质上介绍关于幼儿园开展“亲自然”活动的思考与探索,从人类本性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当中更好地教导每一位幼儿园儿童如何去对待自然,培养孩子的亲近自然的价值观。

关键词:亲自然;幼儿园教学;人与自然

一、引言

由于人类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不断地被开采,而近些年所出现的自然灾害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让人类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此,从小就应该对儿童的节约自然资源,亲近自然的价值观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于是“亲自然”的活动开展课程就有利于幼儿园的儿童教育,更加容易进行培养。亲自然是让儿童以成人的方式去接近大自然,在引导的过程当中将树立孩子“亲自然”观念。

二、“亲自然”课程的介绍

亲自然课程指的是树立亲近大自然观念为核心的体验课程,将幼儿园的班级作为教学的实施场所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课程。目前“亲自然”在幼儿园教学当中是十分重要的一门课程,有着十分自由的教学方式,即自主性强、实践性强的一门教学课程。这门课程不仅能顺应儿童的天性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过程,还能积极利用这门课程,让儿童能够尽可能地亲近大自然,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大自然环境,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点。使得幼儿园的教学始终保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教育模式,在幼儿时期的心里种下了良好的教育理念。

三、通过自然来表达自然的教育理念

(一)亲近自然物

不同的教育有不一样的教育效果,对“亲自然”的教育理念而言自然而然也有其独特的教育结果。根据对亲自然含义的解析,“亲自然”的教育理念便包含了亲近自然事物的教育和自然性的教育内涵。其中,将体验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作为基础来进行教学,让人类个体能够有一种敬畏大自然的心态,并且能以这种心态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理解自然,了解大自然在人类社会当中所提供的环境,同时幼儿也能理解自然的“无私奉献”,在此基础上讲解大自然生命的伟大和多样,从与自然的亲近当中能充分地感受自我、发现自我、领悟自我,从而达到与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这样的教育模式可以称之为亲近自然物的教育模式。

(二)感受自然性

在与自然接触的过程当中幼儿必定会感受到大自然的一些气息,而对自然性的教育自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也是教师对于人性本质的引导。就目前而言,亲近自然的教育实践课程大部分幼儿仅仅只是从表面来理解自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引导工作当中仅仅只是体现出功利性,并未产生实质性的教育效果。所以,在亲近自然的教育当中,应该通过自然产物的体验和实践,认识并发现自然的奥秘,但同时在教师所引导的课程中不仅要让幼儿理解自然更要充分地体驗大自然了解其中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景合一的精神状态。因此,在“亲自然”的教育当中,更应该引导幼儿去感受内在的自然性,同时发觉“自然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四、教育中“亲自然”教育是课程的核心

(一)构建“亲自然”课程的方法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曾经说过:“大自然是人类的第一本教科书,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教师,在她的身上你可以学习到无穷无尽的知识。”而对于幼儿教育者而言,幼儿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启蒙阶段,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节课,对幼儿的自然教育影响甚远。所以,每一位儿童教育者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亲近大自然让每一位的幼儿能够充分理解大自然的奥秘与伟大,同时教师仍然负担着对于幼儿自然性的教育引导,充分调动孩子了解大自然、亲近自然是目前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教师应该从基本的教育理念入手,为幼儿亲近大自然提供一个合适的桥梁,这样教学从根本上激发幼儿对大自然教育课程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独立思考、打破砂锅问到底,为自然性教育提供更好的学习动力,这样的桥梁也能让幼儿更自觉地接近大自然,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进而树立幼儿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道德品质。

(二)基于素材的教育方法

大自然当中含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同时也蕴含着不少的自然素材,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发觉大自然,并且需要培养能够抓住大自然美的眼睛。以素材教育能够让幼儿更加了解大自然中生物的生长规律也能不断地发掘大自然的奥秘,可以培养自然性的思维模式。以西红柿的种植活动为例,教师请每一位幼儿准备一株西红柿的小苗,教师和幼儿一起将小苗放入盆中,决定一起观察,照顾每一株西红柿。教师利用摄像、拍照和孩子们用绘画等,一起记录小苗的成长情况。可是过了两天,西红柿的小苗就蔫了,无精打采的。小苗还活着吗?还能长大吗?孩子们疑问重重。这时教师抓住活动契机,和孩子们展开讨论:“西红柿小苗为什么不精神呢?小苗需要我们怎么去照顾它们呢?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尽管没有办法如同植物学家那般专业解决问题,但是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然性思维。这时,有的孩子说需要浇水,因为阳光照射的时间太长了;有的孩子说应该施肥,因为小苗需要营养,才能茁壮成长。通过集体的讨论,我们设置了5个实验组来进行参与,对西红柿小苗进行照顾,看一看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经过孩子们的不懈劳动,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红柿小苗茁壮地成长,开花结果,这让孩子们非常的骄傲和自豪。在此课程当中,幼儿们通过亲自翻土、播种、栽培、施肥、浇水等活动,直接接触植物生命循环的过程,理解植物生长的因果关系,并用艺术的形式来记录和展现这个过程,体验同植物一起成长的乐趣及收获的喜悦,充分激发了孩子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加强拓展实践,提升教育质量

利用“亲近自然”教育来促进课程的进步,不仅仅要有相应的引导教育和实践内容,还应将亲自然教育拓展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园以外的活动之中,通过这种课程的渗透和影响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幼儿园踏青为例,首先,春天这样的回暖季节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幼儿园势必会展开野外郊游,公园踏青等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孩子对春天的感悟。以美术教育为例,可以适当地出去采风,引导幼儿将自己感受到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不仅能让幼儿调动各种感官去感受,了解春天的美,还可以使孩子们在通过大自然进行绘画时获得灵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举行废物利用创意设计大赛,充分地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一些废旧物品当中设计出一些意想不到的设计内容并自我操作,例如可以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杯子等等,这样的话,就能培养孩子环保的意识,还能活跃孩子的思维。在以上的这些活动中,孩子不仅开阔了眼界,并且也能充分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

“亲自然”,是一种特有的教育手段,幼儿可以从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环境在这美丽的环境当中充分享受自然的美。拓展教育课程时,教师可以从多种维度来引导幼儿,从大自然的体验当中你不仅仅只是体会到环境的美丽,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更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幼儿看待问题,例如在引导幼儿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敏锐的感受力,注重“亲自然”教育在文学、科学、艺术、健康、环保等方面的思维开发,从而让幼儿从小就接受良好的生态教育。

(四)强化幼儿教育体验,提高教学影响

自然性的培养是对幼儿从艺术审美、环保思维、健康发展、形象力、人格等等一系列角度来进行培养。自然而然范围庞大就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这对教师的挑战与日俱增。所以,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精力和体力完成对幼儿的引导,面对这样的难题教师就应该积极地开发各种教育手段,加强对教育情景的创设和运用。根据瑞士教育数据显示,幼儿具备与能和大自然直接接触交流的能力,同时在诸多的自然物当中幼儿能赋予这些自然物情感和思维,比如花朵、小草、小溪、河流等等一些自然产物。所以教师想要强化幼儿在自然的体验,应该从感受和切身体验真正做到身临其境,深感自然性。根据幼儿在自然体验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将家长融入教学课堂当中做出一场教育“亲子实验”效果肯定更佳,在探索自然方面能够有更多的想法以及体验让孩子在体验大自然时能够茁壮成长,萌发保护大自然的萌芽。如果幼兒能够自主探索自然,那么对于“亲自然”教学活动而言,教师也能够自然地往深处继续教学。如果孩子在研究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并未发现他们有紧张或者压力,那么在教学中就会快乐地享受快乐亲自然的体验和研究,从更深一层次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出孩子天真、自然的研究状态。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与自然越发地形成对立面,在人才战略的需求当中,更加关注素质的需求。所以想要孩子在未来的竞争当中变得更加符合社会竞争需求,就应该从小抓起,从培养孩子的自然性,对自然的感受力入手。这一种人景合一的培养方式应该从根本上来进行,加强幼儿对自然物的探索。这需要教师在不断地拓展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从基础上来引导幼儿亲近大自然,并将亲自然教育拓展到幼儿园以外、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只有这样,大自然中存在许多神奇的自然现象,才能让孩子更加真切地体验。只有幼儿对“亲自然”活动的兴趣越发浓厚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不断提升了,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幼儿的发展才会更加全面和谐。

参考文献:

[1]王美.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参与者[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4.

[2]陈巧芬.幼儿园阅读区环境创设现状及改进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

[3]施立美.幼儿园“亲自然”课程实施的要素[J].好家长,2018(32).

[4]蔡冶坪.浅谈科学游戏在中班区域活动中的实践[J].好家长,20183.

[5]刘玉霞.浅谈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作用[J].中华少年,20179.

69 1221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