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夏令营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英语作文夏令营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英语作文夏令营1
英语夏令营——水的游戏
“今天一天都来户外玩游戏,怎么样?”美国老师说道,“好!”大家欢呼起来。美国老师通知道“今天早上,我们来进行水的游戏怎么样?” “好!”大家又一次欢呼起来。
我们开始进行第一个水的游戏——接水球。游戏规则是:每一个人都要有一组搭档,每一组搭档都有一个装满水的气球每扔到搭档的手里,搭档就要退后一步,谁的气球晚爆炸,谁就是胜利者。游戏开始了,我的搭档晨昀和我配合默契,一开始,我们后退的距离已经超过了他们,晨昀在扔水球的时候,把水球扔到了地上,还好水球没有破,要不然我们就该最后一名了。到了最后关键时刻,我们和那一队美国男孩,没想到,我接水球的时候,水球爆炸了,我们败于美国男孩屈居第二。
接下来我们玩的第二个水的游戏——扔水球,游戏规则是:每个班分两组,每一组有一张毯子,在毯子放一个水球抛到了对方的地区里,打中有效区域得一分,被对方接到,到对方发球,为3分一局。裁判员大声喊到:“比赛开始!”裁判员在我们的毯子上放了一个水球,我们大声喊到“1、2、3,扔!”我们把水球扔到了他们的区域,得分了。到了他们发球了,哈哈,他们扔到了界外。还有几个十分经典的球:我们扔了一个球,因为用力过度,水球飞的无影无踪了,我们到了篮筐下那个水球刚刚好从篮筐上掉了下来。在教学楼四楼,一个男孩把水球扔了下来,刚刚好歪打正着,打到了我们的毯子上来真有点不可思议。最后来了一场水上大战,搞的大家全身都湿了。
今天的水的游戏玩的可真过瘾,有时间,回家还要在玩一次。
英语作文夏令营2
他们的目的地大部分是美国,去那里参加夏令营。
海外夏令营是如今中国中产家庭的新时尚。父母们在微信、QQ群、论坛和各种线上线下场合交流海外夏令营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中产家庭把它视为一种教育必需品。很多时候,话题自然会延伸到留学—海外夏令营被看成是留学的前奏。
ACA的一份数据显示,超过6万名中国学生在2011年赴美参加夏令营项目,是2010年的3倍。ACA是美国中国学院(American Chinese Academy)的简称,这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机构面向中国学生举办夏令营项目。而环球雅思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说这一市场的年增长率维持在30%到50%。
2013年夏天,陈布衣在纽约度过了5个星期。从6月29日开始,他参加了美国私立高中Salisbury School的夏令营。上午学习数学、科学、第二语言和创意写作,下午则是阅读和各项运动,晚上还留作业,和他在中国的课业并无太大不同。
但陈布衣觉得这种生活还不错,老师看起来比较像朋友,周末还有机会被带去波士顿这样的地方吃比萨和购物。最后,他代表全班在结业典礼上发言。陈布衣参加的夏令营里共有80个学生,其中15个来自中 国。
陈布衣的妈妈徐燕青是个全职太太。她为这个活动付出7万多元人民币。
这些海外暑期项目的时间通常为2至8周,大部分集中在英美两国的高中和大学,内容通常是观光游览加上语言学习,有的还会以主题的形式,比如足球、室内音乐、机器人、环境保护等等,费用从2万元至10万元不等,甚至更高。
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家庭有能力也愿意为子女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而支付高价。据统计,上海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4万元,居全国榜首,较2011年上升近8%。位列第二和第三的北京和江苏分别为万元和万元。到2020年,中国年收入在8万至12万元的中产阶层将达到7亿人,约占人口总数的一半。
越来越多的服务机构正在试图向这群家长争相推销各类夏令营产品。从新东方、英孚、环球雅思这样的语言培训机构,到海外留学中介公司甚至是旅行社都在争夺这片市场。
在一个叫做Finding School的网站上,创始人张溪列出了美国300多所私立高中的信息,其中153所提供夏令营产品。张溪从哈佛硕士毕业之后一直生活在波士顿,在他看来,利用信息不对称提供服务是留学中介最核心的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网站打破了这种不对称,“许多中介到这里来了解信息,我们有点像大众点评网”。
自2010年成立至今,Finding School有超过万名注册用户,其中大约5%至10%是中介机构。
中国新一轮留学热潮起源于2005年。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公布的《开放门户报告》(OpenDoors Report),这一年中国赴美留学总人数为万人,较上一年增长仅为%,而2007年和2009年发生了两次井喷,分别较前一年实现%和%的增长,到2012年这一数字达到了万。
在张溪的记忆里,最初是2008年不少朋友来询问美国高中的情况,然后他发现更多中国面孔出现在美国私立高中的校园里。这个现象也引发了CNN和《纽约时报》的关注,他们引用美国国土安全局的数据称,2006年,持中国护照在美国就读中学的仅为65人,5年后这个数字增加了100倍,变成了6725人。如今,约有万中国学生在美国就读各类私立中学。
2009年,“中国妈妈”(Chinese Mom)成了美国高中学生中流行的俚语,指虎妈代表的总爱比较并让子女去达成自己心中目标的母亲。这和留学人群的低幼化直接相关:最早的留学目标是大学本科,而后下降到高中,到目前为止,美国的初中乃至小学都是受欢迎的信息搜索对象。
留学低龄化的趋势直接推动了夏令营市场的繁荣。夏令营被视作为将来的留学进行探路和铺垫。好处不言而喻: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语言能力,同时开阔眼界,还能亲自体验欧美的课堂,为将来进入学校学习做准备。
张溪将留学低龄化的原因归结为国内教育环境的逼迫下家长们的无奈选择。这些家长的年龄通常在35至40岁之间,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有在外企工作甚至海外教育的背景。和他们的父辈不同,这些父母不再把高考当作决定子女未来的唯一出路,海外教育正式作为选项之一被慎重考量。
“海外游学市场的剧烈变化就发生在过去5年间。”英孚教育游学专家陶玉红对《第一财经周刊》说。“游学”这个词就是1993年英孚将自己在欧美的产品“Language Travel”翻译并引入国内的。
10年前,“游学”是英孚用来对夏令营产品进行营销推广的新概念,而今已经为关心一切周边话题的父母所熟知。陶玉红曾经3次担任领队带着学生去欧洲参加夏令营。当时,团里大多数学生的父母都是企业主。他们更关心目的地是不是知名的城市,有没有安排参观地标性建筑和景点,会不会品尝当地的美食等等,对于孩子究竟有多大收获则显得不那么重要。“那个时候的游学更像是高端出国游,家长们并不在乎其中学术性的部分。”陶玉红说。
当时市场上提供这类产品的机构也非常有限。2008年起,随着留学热潮的持续发展和签证政策的放开,很多机构纷纷开拓海外游学业务。如今,英孚每年有100多个位于全球各地的课程中心提供游学课程,而新东方每年游学项目的规模约在1万人次左右,覆盖22个国家和地区,产品手册上罗列了百余种主题项目。
这些游学产品在形态上更接近欧美本身的夏令营(Summer Camp)。特点是根据孩子兴趣点设置的主题,通过游览开阔眼界。决定产品价格高低的元素包括是否和外国学生编入同一个班级、住在寄宿家庭还是学校宿舍、有没有特色活动。
在陶玉红看来,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对欧美大城市的兴趣要大过一切。“我们有些产品是永远没有中国人会报名的。比如一个在马耳他的夏令营,整个营地就在海滩边,非常漂亮,欧美学生对Beach根本没有抵抗力,但中国人更喜欢波士顿、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她提及另一个颇受中国学生欢迎的夏令营中心─美国的佛罗里达。“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离迪士尼乐园也不远。”
英孚1965年即从游学产品起家,第一项业务是带瑞典学生去美国夏令营。如今,这个公司向家长推销的产品特色是和苹果公司联合开发的iPad教学,以及多年积累的海外资源优势。只要有人报名,信息都会同步到报名者选择的目的地的课程中心。夏令营开始之前,英孚工作人员就会和寄宿家庭以及当地的工作人员Email联系,孩子们出国之后,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等等各种渠道即时获知孩子们的情况。
“中国人偏爱一站式的服务,需要全程陪护。”陶玉红告诉《第一财经周刊》,70%至80%的欧美游学的目的地是由家长决定的,他们普遍把游学称为未来留学教育的投资。由于低龄儿童越来越多,英孚已经设定了8至10周岁的少儿课程,保证车接车送,寄宿家庭筛选也更为严格。在欧美,游学项目的参加者一半都在12周岁以上。
尽管如此,一些家长仍然不满意这种既定的产品模式。尤其是那些有着留学打算的父母,他们希望给夏令营附加更多教育目的。不少家长曾经跟张溪抱怨,短短几周时间从根本上提升语言能力意义不大,而走马观花参观空荡荡的学校大楼也有点浪费钱。
但同有公开排名信息的大学相比,中国家长对美国或英国的高中几乎一无所知。旺盛的需求催生了新的产品类型。不少中介同顶尖的大学或者高中签约,在一定期限内使用其硬件设施作为营地,甚至同校方合作推出专为中国学生设立集语言学习、学校参观和课外兴趣为一体的暑期课程。这类打着名校标识的项目往往被这些迫切的家长认为是海外留学的一条“捷径”。
必益教育的创始人William Vanbergen是最早来中国招收中学生参加英国暑期课程的人。他毕业于英国伊顿公学,利用这层关系,2005年他同校方合作专门为中国学生开发了伊顿暑期课程,为期3周,针对13至17岁的学生,除了学习英语和英国文化,还有演讲和戏剧等特色课程,光学费就需要每人1万美元。
“这种夏季课程能让中国学生有机会获得顶尖的英式教育体验,让他们决定是否下一步要继续进行留学方面的投资,时间和金钱两方面都是如此。”Vanbergen告诉《第一财经周刊》。在伊顿公学之后,他又同另外一所著名的英国私立中学切特豪斯(Charterhouse)合作,面向中国学生推出更低年龄段的暑期项目。
这类欧美高中或者大学自办的5至8周的夏季学校(Summer School)现在更受家长的热捧。它们课程学术性较强,有时甚至能修到学分。“这种暑期学分课程作为一种申请名校的前奏,不仅能增加中国学生欠缺的国际背景以及专业学术能力,而且这些学分是受美国大学承认的,在之后的大学期间可以免修一部分课程,相当于大学的准备课程。”飞渡教育教学总监范琛对《第一财经周刊》说。
飞渡教育最初以“香港SAT考试团”出名,目前主要是针对于留学美国本科的教育规划服务。范琛把这些暑期课程看作整个留学市场产品中最高端的一块,而且是整体留学服务链条中的一环,并不是飞渡的主营业务。飞渡充当的角色是收集信息,帮助学生申请,还有提前准备托福和雅思考试。不少类似飞渡这样的机构都推出了打包式服务,提供从国内的语言培训班、暑期海外夏令营最终到海外留学的一站式服务。
事实上这些欧美高中自办的夏季学校在学校自己的网站上就能申请。但由于高中不像大学那样有公开排名可供参考,家长们很多时候反而更加依赖中介的推荐。这也是张溪要在自己的网站上加入153个夏季学校课程信息的原因。
“我认为夏季学校的流行是中国家长更加理性的一种体现,毕竟海外留学的风险高代价大,夏季学校等于是家长提前以较小的成本让孩子去体验欧美的教育环境再做选择。”张溪说。
平氏教育咨询机构的合伙人兼高级顾问孙津蕾2012年曾经帮助3个青岛重点中学的初一学生申请了美国北野山中学(NMH)的夏季学校项目。这一项目的学费大约7000多美元,吃住都在学校,不包括来回机票。
孩子们到达学校后哭着给妈妈打电话,愤怒的母亲随即找到孙津蕾理论。“学校看起来又偏僻又荒凉,还有牛羊和草坪,校舍看起来也很陈旧。”这位母亲责怪她为何推荐了这样一所高中。但事实上美国的私立高中生源大部分为郊区化的中产阶级子弟,又由于体育设施齐全,占地面积非常大,不可能建在繁华的市中心。
夏令营结束后,3人的选择也各不相同。一位性格开朗外向的男生打定主意要去美国念高中,父母在假期迅速将其从重点公立中学转到了当地一所国际学校提高外语水平。另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孩因为害怕不适应美式教育的风格,无法继续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备受关注,决定暂时搁置原本坚定的留学计划。还有一个男生干脆放弃了高中留学的打算—因为他的语言跟不上。
“我几乎从来不为学生推荐那些游学项目,因为我们的目的其实非常明确,就是利用夏校,让那些犹豫中的父母和孩子体验美式教育的课堂到底是怎样的,降低后期留学风险。”孙津蕾说。
在从事教育咨询之前,孙津蕾是台湾鼎新集团市场营销部的员工。2006年她和远在纽约定居的好友江南为了帮朋友的小孩找合适的美国高中收集整理了不少资料。又以“平章”的笔名在新浪博客开了一个有关去美国读高中的博客,日均浏览量居然能达到400至800人,还有不少家长在文章后留言询问。
2008年,他们合作出版了《去美国读高中》。书中专设一章介绍美国高中的夏令营项目。下半年,孙津蕾和江南就接到了第一个客户—一位浙江大学的教授希望将儿子送到美国读高中。她们那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这也可以当作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来做”。
不同于留学中介,教育咨询公司提供的是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基于学生和家长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校信息收集、辅助申请等。这类咨询机构在国外非常普遍。“美国没有中介概念,只有教育顾问的概念,是非常体面的行当。”张溪说。这些教育顾问不会推销产品,不会写申请函和推荐信,在他们看来这甚至违反职业道德。
在欧美,夏令营或者夏季学校更多是学生自己根据个人兴趣进行选择,欧洲父母送孩子游学更多是培养一种冒险精神、独立能力和社交技巧。中国家长则普遍把游学看成未来留学教育的投资,是一种探路和打基础的行为,目的性非常强。“中国学生在申请海外学校的时候往往考试成绩不错,但缺乏课外活动以及国际化背景,而海外夏令营恰好弥补了这部分缺陷。”范琛说。
英语作文夏令营3
英国文化协会驻北京办事处教育总管狄士礼说:“夏令营活动是英国文化协会所开展的众多旨在促进中英两国教育和语言交流的项目之一。我们通过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和语言助教项目,不仅推动英语教育在中国的进行,同时也推动汉语普通话在英国的推广。到目前为止,英国大约有100所学校进行汉语普通话教育,其中有70所是公立初中。”
在中国和英国进行的夏令营活动重点为语言,文化,和体育方面。来到北京的英国学生由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接待。英国学生在中央民族大学,参加了汉语、中国功夫和书法绘画方面的课程,他们对中国的这些课程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对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课余时间他们还游览了北京的风景名胜。
今年夏天还有一些中英友好学校进行了互访活动。六月底,北京第171中学到英国访问了他们的友好学校圣莫尼卡高中。十月,该校将到北京进行回访。此外,前来北京参加中文学习夏令营的英国学校中有三所早已与北京的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夏令营期间,英国学生将被邀请到他们的友好学校的同学家里作客。这三对友好学校分别是:Didcot女子学校和北京第14中学分校;Chesham高中和北京潞河中学以及lincoln Christ’s Hospital School和唐山第八中学。
从8月4日到10日,北京市东城区教委组织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将在王府井大街举办,受友好学校北京第二中学和北京第171中学的邀请,英国Wood Green High School和St. Monica’s HighSchool将与之同台演出。英国文化协会的“校际往来项目”开始于2000年,到现在已经有90多所学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
英国文化协会从2001年起组织英国语言助教来到中国,并组织中国汉语助教前往英国。今年八月底,英国的语言助教将来到中国,在上海参加为期三周的入门培训后,奔赴不同城市的中小学担任为期一年的语言助教工作。今年六至七月,在英国度过了近一年时光的中国汉语助教已回到国内,九月将有另一批中国汉语助教启程前往英国。
在英国,英国文化协会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再次组织有中国汉语助教的英国学校的学生参加中文演讲竞赛。获胜队将获得一次由香港汇丰银行赞助的、到北京旅游的机会,英国文化协会还参与一项有关开发中文教材和英国初中标准汉语考核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