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太史公自序》读后感(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1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最后1篇,是《史记》的自序,也是司马迁的自传,人们常称之为司马迁自作之列传。不仅一部《史记》总括于此,而且司马迁一生本末也备见于此。文章气势浩瀚,宏伟深厚,是研究司马迁及其《史记》的重要资料。原序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历叙世系和家学渊源,并概括了自己前半生的经历;第二部分利用对话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撰写《史记》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父亲临终前的嘱托,以《史记》上续孔子的《春秋》,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评价,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表白自己以古人身处逆境、发愤著书的事迹自励,终于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第三部分是《史记》一百30篇的各篇小序。全序规模宏大,文气深沉浩瀚,是《史记》全书的纲领。

《自序》历述了太史公世谱家学之本末,作者娓娓道来,错落有致,累如贯珠。叙写司马迁千余年家世,不过数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壮游,磊落奇迈的倜傥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父子执手流涕,以史相托付,场面又何其凝重。草创未就,横被腐刑,愤懑不平之辞,又使读者不禁掩卷叹息。特别是作者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马父子的学术思想。对儒、墨、名、法、道及阴阳六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有若案断,虽历百世而无可比拟。

《自序》明述了作书之本旨,概述了各篇的写作旨趣。一般说来,书之为序其义有二:一曰,序者,绪也,所以助读者,使易得其端绪也。二曰,序者,次也,所以明篇次先后之义也。《自序》可以说是兼此二义。推本春秋,考信六艺,这一宗旨或殿于卷末,或冠于篇首,反复述明;又分别标明诸篇小序,申明为某事作某本纪,为某事作某年表等等,全书纲领体例,《自序》中莫不灿然明白。读者在读《史记》之前,须将《自序》篇熟读,深沉有得,然后可读诸纪、传、世家;读纪、传、世家若不得其解,仍须从《自序》中求得。这实乃司马迁在教人读《史记》的方法。其体制如《周易》的《系辞》,《毛诗》的《小序》,皆关系到一书的体要。清人牛运震曾评价:“《自序》高古庄重,其中精理微者,更奥衍宏深,一部《史记》精神命脉,俱见于此太史公出格文字。”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2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是我学的'古文中记得最熟的一段,我想,这句话正好也照应在司马迁的身上。

人生苦短,总有一些困难绊住了人,有些人停住了脚步,就此放弃了,而有的人不畏艰难,克服了困难,留下了不朽的伟绩。

《史记》这部惊世之作,唯有经历巨大磨难的人才能写出。

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责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情证明当时的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怒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他突然就想到了死,想到了屈原的投江;想到了孤竹君的儿子们在首阳山的遗骸:他想抛弃这个世界,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决不能屈辱地活着,做一个不完全的男子,便是死,他也应该是个大丈夫。

但突然,司马迁在愤怒与激动中沉静下来。父亲临终时那双忧怨的眼睛,让他一下子静了。他清楚地记得,父亲指着案上的书,哽咽着,然后看了他一眼。他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着的责任,是的,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还没有自己的史书,属于大汉的书。

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那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太史公自序》读后感3

太史公自序是《史记》的自序,也是最后一个部分,大概由一下几个部分构成,一是叙述了司马氏一族的渊源,二是概括了自身前半生的经历及写《史记》的目的和艰难过程,三是对《史记》各篇所作之序。全文结构分明,言真意切,耐人深思。

读完此文,我的最大印象和最大的感触是感受到司马迁完成《史记》的不容易:

首先,《史记》内容繁杂,规模宏大,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30篇。司马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样一部宏伟作品,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做不到的,而且没有一定的  文学功底和史学功底也是不行的,从这点上看,司马迁一定是个文笔较好、熟读历史、有足够耐心和毅力的人,我想这一点应该是所有已经完成或者想完成史学著作者所必需具备的素质,算是司马迁这类史学家的共同点了。

其次,司马迁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是在及其困难和失落的情况下完成的《史记》,原文中有“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都知道在李陵被俘之后,司马迁因为其求情而受宫刑,一种对身体和心灵都是巨大羞辱的。刑罚,我想很多人宁愿选择死也不会忍受这种痛苦的,对于身处逆境者来说死是最好的解脱方式,但是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嘱托,身处逆境却忍辱负重,在宫刑之后毅然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从这点来看,司马迁是个孝顺、具有极强责任感的人,同时他也是个勇敢克服困难,具有百折不挠品质的精神大师。虽然历史上也有不少对历史有所作为的太监,比如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他改进造纸术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去推进社会,而是争权夺利,进行政治斗争。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很明确,就为完成对父亲临终前承诺“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再次,从本文最后一个部分,即各序中可以看出《史记》记述人物之广泛。在本纪中,既有成功者的事例也有败寇者的身影,如西楚霸王项羽,他不算真正王朝的国君,但是司马迁把他列为本纪,有褒有贬,也是对这位悲剧英雄的怜惜,但是他毕竟是当朝建立者刘邦的死敌,所以批评大于了赞美。世家中,既有正宗王者,也有农民起义的领袖,如陈涉,也有外戚世家,列传中涉及的人物就更加广泛了,有肱骨之臣,有文有武,有擅长医术的扁鹊,有酷吏,有刺客,有馋臣。说明司马迁观察细致,留心百态。

另外,司马迁作为人臣者,有其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一是作为汉代史官,明显对当朝历史刻画更加详细,如十二本纪中,五帝至秦朝,都是以一个朝代作为一个本纪,而从汉高祖开始,则是每个帝王一个本纪,有古略今祥的嫌疑,不太像在写史。二是在人治社会里,作为统治者的代言人,司马迁明显有维护正统统治的痕迹,比如上段提到的项羽,又如汉初三杰,韩信因为有谋反迹象而只能被列为列传,逊于张良和萧何的世家,虽然韩信后被贬为淮阴侯,但是同样为绛侯的周勃就被列在了世家,是因为有后来的周勃安刘。

吴王刘濞因为发起七国之乱也被列在了列传,同时梁孝王虽然恃宠生娇,但是因为他在七国之乱中坚持抵抗叛乱者,于是他就很明显的依然在世家里。另外吕后称制的八年,虽然重吕轻刘,但实际是稳定了汉初的统治秩序,继续高祖的无为政策,为后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应该来说在《吕后本纪》里,是应该功大于过的,而司马迁仅以“杀隐幽友,大臣洞疑,遂及宗祸”来评价,显然有失公允。这些都可以看出,作为史官,司马迁还没有完全抛开宗族和阶级的局限来公平公正的记史。

总体来说,看完该文,对司马迁是满心敬佩的,小小的缺憾也只能算是时代的产物。此上仅为读后的个人观点,毫无参照,希望老师批评指正。

71 3357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