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川》观后感【最新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金刚川》观后感【最新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体会【第一篇】

10月21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艰苦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涌现出无数顶天立地、令人敬仰的英雄!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伟大的精神,总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令世人代代传承,铭记于心,不断砥砺奋进。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帝国主义派兵入侵朝鲜,并侵占中国领土台湾。9月15日,美军集中七万余人在仁川登陆,并疯狂北犯。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不顾我国政府的一再警告,于10月1日悍然越过“三八线”,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和图们江进犯,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当时的中国和美国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距,仅钢铁生产量,中国还不到美国的百分之一。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史》我们得知,美军即使攻击志愿军一个连的阵地,也会动辄用几十辆坦克,且有飞机支援,发射炮弹多达两三千发,而志愿军仅凭着不多的弹药和质量参差不齐的枪支,炮弹奋力抵抗。

就是在这样没 当时的美军将军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的第一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没有签字的司令官。

这无不彰显着老一辈革命家坚决维护国际正义、坚决捍卫世界和平、坚决保卫新生新生共和国安全的伟大决心;无不彰显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牺牲、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加凸显了当前繁荣富裕生活的不易。

《金刚川》观后感(优秀13篇)

向英雄致敬,让英雄心中永存!

《金刚川》电影观后感【第二篇】

“那一年,俺们都才十七八岁,唯一想的事,就是通过那座桥。”当听到电影《金刚川》预告片中的这句旁白时,很多人或许会和我们一样想着,这是一座什么桥?它到底有多重要?

1950年10月19日晚,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第39、第40、第42军(以后又增调了第50、第66军)和炮兵第1、第2、第8师以及一个高射炮团、两个工兵团,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今上河口)和辑安等地,先后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北部地区。

10月25日,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打响,两水洞战斗初战告捷,这一天也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这段历史对于很多人而言,一知半解,或许更多人的记忆还停留在教科书上黄继光和邱少云的英雄事迹,记得他们都拥有同一个名字,“最可爱的人”。

直到我们走进电影院,看完了《金刚川》——这部由管虎、郭帆、路阳,三大导演联合执导的电影,把我们带回了70年前的峥嵘岁月。

电影呈现出的故事没有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那种豪迈,甚至整个故事都不是历史上的重要战役,但它如同一个杠杆,轻松地把挑起了时代,用小切口打开了那段历史。

虽然是三位名导共同执导,但《金刚川》并没有同《我和我的家乡》那样以单元模式进行拍摄。它从炮兵、步兵、工程兵战士三个不同视角讲述同一个事件,在商业电影市场亦是一次创新性地尝试,同时也是对多位导演合拍多视角组合片的一次升级。

2020《金刚川》观后感【第三篇】

美国的统帅克拉克想要占领朝鲜,而后以朝鲜为跳板侵略中国。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看透了美帝国主义的野心,因此毛主席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中朝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以难以置信的高度智慧和无所畏惧的拼搏精神,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

那天,我们上体育课,老师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用一根绳子同时绑住两个人的一条腿,然后围着操场跑一圈,看哪组用的时间最短。”老师让我们用抽签的方式来分组,结果我抽到我最好的朋友---赵子晗,我高兴地几乎要喊出声来。我想这还不简单,凭我俩的默契,我们一定会取胜的。比赛开始了,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就赶紧向前冲,可看事容易做事难,还没走出几米,我们就摔倒了好几次,摔得灰头土脸的,我们挣扎着爬起来,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灵机一动对着子晗轻声说:“现在听我口令,我喊一的时候我们一起迈绑着的腿,我喊二的时候迈另一腿。”子晗会意的点点头。我们一起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在接下来的路程中我们跑的很流畅,最终我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第一名。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能战胜困难。

小到一件事,大到一个国,中国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没有屈服,“五·一二”大地震没有震垮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心;无情的洪水、泥石流没有冲走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的情。在灾难面前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用高超的智慧,无所畏惧的勇敢拼搏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困难踩在了脚下。

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民永远跟党走,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我们伟大的祖国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金刚川观后感【第四篇】

“抗美时期战士们的牺牲值得吗?”我曾经细细想过这个问题。

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生命消逝在战争中,一个战士不过是其中渺小如尘埃的一个小点。在变幻莫测的战争中,他们并不知道下一刻自己会不会牺牲,更不知道若是自己牺牲了,会带来什么。可能很重要,但也可能轻如鸿毛般微不足道。一个鲜活的生命换一根微小的鸿毛,这样的牺牲……值得吗?

《金刚川》这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电影仅用一个故事便告诉了我答案。电影里面用不同的角度讲述了战士们接到一个跨江增援前线部队抗敌的任务,与敌人周旋,最后完成任务的故事。战士们需要过桥跨越的湍急江流便是电影名——金刚川。

那个连接在金刚川两岸,屹立在江流中的庞然大物令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座木桥,一座工兵边抢修过无数次却从未倒下的木桥。这座桥,是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之间唯一的联系,这座桥,冷酷又无情地把两个世界分开。桥的右边,是狼烟烽火,是人间地狱;桥的左边,尽管烽烟滚滚,却是战士们的梦想之地,是他们心中仅有的一条回家之路。

我永远记得那个黑漆漆,没有一丝生机的夜晚,一个战士失去了一只手臂与一条腿,但肉体的疼痛却抵不过他心中想替战友报仇的决心,他放弃苟延残喘,用一根木棍支撑起全身的力量,背负着责任,百姓的期望与生命,迈满分作文网着沉重却坚定的步履走向他死守的炮台。点燃烟火,放进弹药,调整方向,拼尽全力发射!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一架敌军飞机应声而落,战士微笑着闭上眼睛。

我永远记得,在敌军大喊着“不可能”!中国人不可能一个小时便把炸毁的桥修好的时候,木桥塌了,在漆黑的夜里塌了。桥塌了,也没有塌。因为在第二天的旭日从东方升起时,原本没有一丝生机的世界里突然出现了一笔浓重色彩——日夜不休,奋力抵抗的中国人!他们闪耀着的精神足以让世间万物黯然失色。木桥塌了,中国人用血肉身躯与顽强精神铸造的桥却出现了。“不可能”便是中国人的武器。

中国人不信神,也不是神,但他们却打造了让人叹为观止的神迹!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每个战士都是战争中的主角,每个战士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个战士的牺牲都是值得的,有意义的。一个战士只是一个点,但一个连的战士便是一条线,一个团结的大部队便会拥有无限的力量。

不管是现在祖国的盛世繁荣,还是山河无恙,都告诉着我们;先烈英雄的牺牲是值得的,是伟大的,是足以流芳百世,足以我们挂念,感谢的!

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侧耳听。青天响声雷金鼓,大海扬波作和声,人民战士驱虎豹,舍生忘死保和平。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金刚川电影观后感个人评价700字【第五篇】

在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朝韩局势因美韩预谋已久的南海军事演习最终拉开序幕而进一步紧张化的微妙时刻,我开始阅读这本令人期待了半个世纪的关于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最寒冷的冬天》。

能说这仅仅是一次偶然吗?无论是对于远赴重洋的美军,还是交战各方的官兵来说,那是一个朝鲜历史上一百年以来最寒冷的冬天,我不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美国政府共计派遣过多少次这样被冠冕堂皇地谓之为“维持和平”的部队,更无法考证为了这种所谓的维持和平的目的所挂掉的普通的美国士兵。使无以计数的他们和他们的家庭成为政治与利益的牺牲品,这是一个美国愈演愈烈的政治与文化特征。“充斥着见利忘义的两面派的国内政治;回荡着勇气和激情的战地前线”,这鲜明的对比已经赤裸裸地证明了这一本质。

对于始终企图在全球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美国来说,虽然一次又一次以自我标榜绝对“胜利”而告终的战争都如朝鲜战争一样,很快被新一轮载着“维持和平使命”的战争掀起的硝烟所覆盖,很快被国会两院媒体和视焦所遗忘,可是在那些被“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在那些身经百战交付或幸存的老兵们困厄的心中,都是无法泯灭的伤痛。这里我用了困厄两个字,是因为亲口号召美军奔赴朝鲜战场,再把他们送上战场的杜鲁门总统,随后即在白宫接见记者,表明驻韩美军充其量只是维持和平的警察而已。我为总统先生精彩的修辞感到无比钦佩,我知道这就是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战争策略的需要,然而这一暗示之后,那些将生命和青春都悉数交付给这些需要的美国士兵们有口难言的困厄与痛彻又有哪位总统先生会记得或知道。

因为志愿军的加入,使朝鲜战争对于我们中国人民有了完全不同的意义。在我的记忆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加入朝鲜战争,仅仅局限在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八个字的理解和揣摩,而对“战争背后注定会有无数的政治故事传说,正是这些政治故事传说决定了交战各方在这场战争中的所有行为……

71 3227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