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参考29篇】
九年级下语文教案涵盖文学作品分析、语言运用、写作技巧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表达能力。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电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感受朦胧诗的创作特点,初步体会诗歌中意象所蕴含的深意以及意象运用的技法。
2、通过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爱国情感。
3、学生体会诗人情感,激发爱国之情,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诗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景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引言导入:上个世纪70年代末,面对刚经过的十年__,遍体鳞伤的祖国,青年诗人舒婷创作了《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感,真挚而浓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朗读录音,注意语气语调以及情感抒发。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诗句的轻重音、节奏。
3、全班配乐齐声郎读。
4、朗读后思考这首诗大致可分为几部分?试着给每一节加个标题概括。
明确:
第一部分:过去的落后
第二部分:现在的痛苦
第三部分:未来的希望
第四部分:自我的奉献
(三)抓住重点,深入研读
1、这首诗是使用第几人称写的?如何理解诗中的“我”这一形象?
明确:本诗是以第一人称创作的,诗人以自己的口吻向诗中的祖国“你”表达了深沉的关心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其中“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诗中的“我”是那个时代与祖国同命运、共患难,心系祖国的青年的典型,经过十年浩劫,在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将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复兴祖国的历史重任。“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
2、小组合作探究:本诗中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试着对每小节进行分析。以语文学习小组讨论,8分钟后请代表发言。
明确:诗人抒发了与祖国血脉相连,荣辱、生死与共的感情。
第一节,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包括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前面有或长或短的修饰语如“破旧”“熏黑”“干瘪”“失修”等,表现了这些意象所经历的痛苦,时间短语“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等,将其所经历过漫长的岁月表现出来。“我是……”或“我是……”的句式经过反复运用,突出“我”和祖共同经历艰难困苦,共同面对风雨沧桑,“我”和祖国不离不弃、生死与共、血脉相连。末尾以破折号引出“祖国啊”的悲壮感叹,这样不仅使叙述角度的变换,也使诗意在小小的高 潮中稍作停顿。以下两节也是以这种方式结尾。
第二节,在该小节里,修饰语“贫穷”“悲哀”“希望”等是抽象词语。“飞天”意象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诗歌的前两节都在描写祖国的历史,第一节重在写实,这一节重在精神。在精神上,人们在贫穷的境遇里始终抱有对美好未来的希望,祈愿能“落到地面”,变成现实。
第三节,着重描写现在。在经历浩劫后,祖国母亲将要开启新的生活。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充满生机的意象,“神话的蛛网里挣脱”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等等,都表明祖国慢慢摆脱束缚,开始蒸蒸日上。
第四节,本小结内容集中体现“我的形象是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的”。从个体上来说,我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但是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如何来报答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诗人庄严的向祖国宣告,“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最后,诗歌以语气强烈的重复性咏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结束。
3、舒婷于曲折委婉的抒情中表达真挚的心声是如何在这首诗中体现的?
明确:诗的第一节和第二节,写祖国的过去。诗人虽然写的是贫穷和苦难,情感中缺始终流动着对祖国挚爱、依恋和赞颂。
(四)拓展延伸,理解难点
用诗中“我是你……”的句式仿写,表达对某一事物的真挚情感。小组合作,进行配乐朗诵比赛。教师全程引导,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五)小结作业
作业:课外阅读舒婷《致橡树》,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感情。
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电子版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 篇2
1、认识2个新单词,读好课文。
2、理解文中的叙述顺序,想象文中描述的场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与可爱。
3、体验作者表达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进口。
孩子们,你们见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的特点?(清澈,细细的水,顺着山势流淌),这节课老师会带领大家领略珍珠泉的美。
第二,举例读课文。
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
(一)老师带着感情大声朗读课文。
(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并阅读。
第三,自学课文,梳理层次。
(1)自由阅读,将文章分成小节。
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第二段(2—4个自然段)。
第3款(自然第5—6款)。
(2)指导学生分段阅读课文。
第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二段,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描述的?
(2)读第二段。
1、� 为什么这些句子写得好?它在哪里?
2、泉水有什么特点?(青、暗、清),你能说出哪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句型?(并行)。
3、泉水是怎么出来的?"扑哧一笑。"这是关于泉水写的什么?(人)。
4、讨论:这个泉为什么叫“珍珠泉”?
第四段中的这句话在这篇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3)读第三段。
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句“我洒了多少珍珠!”你什么意思?
第五,总结拓展。
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 同学们,你爱你的家乡吗?
第六,布置作业。
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场景,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美景中。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电子版教案下册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丰润、红晕、翅翼”等词语。
2.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3.赏读诗歌,理解诗歌意境,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难点:理解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浪漫主义色彩。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知道穆旦这位诗人吗?他是的现代主义诗人,写过很多优秀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我看》。
二、预习查评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课文诵读和字词掌握情况。
(1)字音
丰润(rùn) 红晕(yùn) 揉过(róu) 翅翼(yì) 忧戚(qì)
枉然(wng) 勃发(bó) 谐奏(xié) 飘逸(yì) 挽(wn) 摇曳(yè)
(2)词语释义
丰润:本文指指丰茂滋润。
忧戚:忧伤烦恼。戚,悲伤。
枉然:白白地。
飘逸:漂浮、飘散。
流盼:转动目光观看。盼,看视。
摇曳:摇荡,晃动。
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等情况。
(1)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祖籍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出生于天津。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穆旦于40年代出版了《探险者》《穆旦诗集(1939~1945)》《旗》三部诗集,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诗歌传统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主要译作有俄国普希金的作品《青铜骑士》《普希金抒情诗集》、英国雪莱的《云雀》《雪莱抒情诗选》,英国拜伦的《唐璜》《拜伦抒情诗选》《拜伦诗选》,英国《布莱克诗选》《济慈诗选》。
(2)背景
本诗选自《穆旦诗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是穆旦在联大初期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滇南小城蒙自。1938年6月,满腔爱国热血的诗人,以自己最深沉的情感描写了眼中的大自然和万物,在深情的咏唱中,蕴蓄着希望和新生。
三、初读感知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这首诗。
2.诗歌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2节):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美好、令人沉醉的大自然图景。
第二部分(3—5节):议论、抒情,抒发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自由的憧憬之情,也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愿以热血青春报效祖国的深情。
和自然万物同呼吸共命运,生于斯,奋斗于斯,葬于斯。
4.理解诗句“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所运用的写作手法。
明确:这是大跨度的隐喻:阳光照耀,填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五、深入探究
1.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明确:战时的穆旦写下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自然抒情诗《我看》,洋溢着青春气息。让生命与自然融合,“我”看到自然风景“向晚的春风”“丰润的青草”“绿潮”,此外,“我”还看到了飞鸟融入天空,红晕与大地一体,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对生命的感知。
2.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与陶渊明的思想境界有哪些不谋而合之处?
答案示例:《我看》中诗人通过自然风景表达出了对于闲适生活的追求,最终达到自然与生命融合“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河流!”而这种情感的表达在陶渊明的诗歌中早已有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情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逍遥自在恰恰与穆旦的生命与自然的合流不谋而合。
3.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这首诗歌,诗人通过描写春风荡漾、飞鸟凌空、凝望大地的自然风景,表达出对于闲适生活的
(3)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
这首诗虽然是写实,但由于体验独特,写实中多有新意。在“春风”与“青草”间用“揉”的动作来衔接,大概不是多数人能想到的。“我看流云慢慢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似是神来之笔——流云通常不会红晕,而且流云“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的大跨度隐喻似乎也缺乏必要的情感逻辑——殊不知,这几乎就是对红土高原春之风景的写实:阳光照耀,天空晴朗深远,一尘不染,天上流云映有阳光和地上红土的颜色,于是便有红晕;地上深红的红土,在阳光的普照与飘过碧绿天空的流云的呼应下,仿佛沉醉了一般。诗人置身于如此的风景之中,诗人沉醉的生命已经飞腾,与春之神韵一同漫游——“去吧,去吧,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六、拓展延伸
读穆旦的《春》,试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春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
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4
二、导入新课: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
三、朗读诗篇。
四、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四、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六、积累联想。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1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七、综合性训练:出然后分小组出一期“诗歌园地”的手抄报。
教后记: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教会学生去怎么做。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
本首诗学习安排了一课时,全诗一共四节。第一节:他站在人生的路口上,他两条都想去,他看一条路到尽头。第二节:他选择人少的一条路,这条路充满挑战。第三节:他想留下一条路改日再来走,但路很长很长。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回来了。第四节:他回忆他的往事,又想起了那片森林,未选择的那条路。这首诗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道路,而实际上是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对于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一种象征手法,与我们上册课本中学过的《在山的那边》《行道树》一样。在这一点上,让学生好好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山”与“海”的象征意义,学生就更容易理解。
作者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样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来阐发如何抉择人生道路这一生活哲理的。诗的前三节似乎仅在平直地描写林中的那两条路的不同,但其中却蕴含着极大的比喻意义,第四节诗人笔锋一转,从林中之路跃到描写人生之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结句寄寓着诗人无限的人生感慨,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和哲理性。诗人以含蓄清新、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诗还注意引起人们的联想,把理性与不情感融于一首短诗之中,深化了这首诗的意蕴,给人以丰富的启迪。诗人是通过优美的意境创造和浓郁的抒情表达把哲理隐含其中并传递给我们读者的。
但有一点,学生可能不大理解,即诗歌虽然写到已选择的路,但重点强调的却是未选择的路。这样能引起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所以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这一点。另外,这也是为了深化文章主题。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从本诗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5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的立意,把握散文的“神”,把握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和情感。
(2)理解对比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文章的内容;运用默读、跳读、精读的方法品味那些能体现大树品质的描写片断,那些蕴涵了作者的情感,描摹大树悲惨命运的片断,在语言品味中把握文章主旨。
(2)鼓励学生在分析、品味中质疑解难,发现创造;鼓励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对散文的主题有自己的心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认识保护自然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学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愤激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讨论点拨法
3、品读法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幻灯片1)
我想问大家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呢?人们为什么要植树呢?。.。.。.
是啊树是人类的朋友,给人们浓浓的绿阴,心神的安慰,他 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关注的却是另一棵树——那树,那树的命运又如何呢?是一样地令人羡慕呢,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检查预习(幻灯片2)
在此之前,我们已要求大家预习课文,下面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展示生字生词:生字注音)
三、整体感知研读探讨
1、请仔细听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幻灯片3)
(1)本文中的那棵大树仅仅给人类以恩惠吗?明确:人和蚂蚁
(2)对人和蚂蚁分别都施与了那些恩惠,这两个受恩者又是如何做到?(本环节设置主要让学生梳理文章内容)
明确:树给了人很多恩惠,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但人类却无情的将它砍倒甚至连根拔起。相反树仅仅给了蚂蚁一个家,蚂蚁却临走前用行动祭奠大树,这两者间竟有如此大的反差。
人(忘恩负义)
阴凉、清净、温馨
滋润、安慰
树(绿着生、绿着死)对比
家
祭奠
蚂蚁(感恩图报)
(3)是什么力量让人类毫不吝惜的砍到昔日给自己做出贡献的大树呢?
明确:人类城市文明的进程与自然发生了矛盾。
2、跳读课文品味描写大树的语言并思考:(幻灯片4)
作为受虏者的大树它是如何面对这一切的?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呢?
明确:绿着生,绿着死。这是一棵有着古老历史,有着坚固而稳定身躯的奇特的大树;是一棵对人类大有功德、有着无私奉献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品性的大树。
3、人类文明是不是该停下脚步让道自然呢?(出示众多人类文明的成果和功绩)
四、大家齐心想对策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的群体是森林,但今天许多地方的森林被吞噬了,那么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下,老树就只有死路一条吗?请大家开动脑筋帮大树想想办法!
五、教师寄语(播放歌曲《好大一棵树》)
我们应心存感恩与自然和谐共生,只有这样文明才会走得更远,我们才会展颜欢笑!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篇6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捕捉诗歌的意象,领会诗歌的感情。
2.通过联想、想像,体验情境,理解诗情。
教学安排:1课时。
学生准备:
1.搜集描绘“春雨”的古诗佳句。
2.朗读预习:读准字音,熟读诗句。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雨”的魅力。
作者介绍: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雨说》是他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他把《雨说》送给“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我们来听听他要借“雨”之口对中国儿童说些什么。
二、品读诗歌
(一)配乐朗读,理清思路
《雨说》清新灵动,建议以轻松欢快、优美抒情的音乐做铺垫。推荐乐曲:班得瑞的轻音乐《one day in spring》《春日》《ear melody》《大地的旋律》)《melody of hope》(《希望的旋律》)等;萨克斯乐曲《春风》。
《雨说》共九节,从雨到来之前大地的渴望到春雨悄然而至的脚步,再到雨的问候和邀请,雨的任务,雨的祝福,一步一步把雨的性格、雨的希望表现出来。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每一节诗浓缩成一行诗,然后尝试把九行诗组成一首新的诗,以这种方式来把握这首诗的脉络。
(二)感受诗情,品味雨韵
先整体感悟,后重点突破。利用朗读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感受和品味。
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
(1)文章标题为《雨说》,请概括一下,雨“说”了哪些话。
(2)读了课文,你感觉诗中的“雨”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可以在雨的前面加上修饰词,例如: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雨;乐观、爱笑的雨)
提示:雨的形象: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她是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学生可围绕“爱”的主题畅所欲言,不可囿于固定答案,束缚学生的思维。
2.细细吟咏,重点突破
(1)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例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等。
(2)这首诗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它的运用对表达诗歌的主旨有什么好处?
(3)自由提问,共同探讨。
提示:这一部分,教师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和同学们一起品味诗歌的内涵。在自由提问中,可以查漏补缺。中间贯穿朗读,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手段,提高学生兴趣,另外,可适当补入朗读指导。
(三)联想想像,丰富诗句
让学生用诗一样的语言,在原诗的基础上描绘出一幅幅具体、生动、优美的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起个名字。也可以运用联想和想像,抛开原有诗句,重新创作新诗。这两种方式可在不同的段落中使用,让学生感觉不单调,不重复,在变化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印下孩子们嬉戏的脚印,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技发芽,池塘里的小鱼儿快乐地向我问好,唱着歌谣的溪水荡起满脸的笑。
提示:准确识别意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与本诗欢快、喜悦、乐观的情调相符的画面。注意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画面感知意象的特点。
创作新诗句:第一节写久盼大地的春雨,诗人选择了一些意象:田圃、牧场、鱼塘和小溪,请同学们仿照原有诗句,丰富意象,写出新诗句。
提示:学生的诗也许稚嫩,但只要用心,那新鲜的诗句一定可贵。放手让他们去写,捕捉智慧的灵光,收获情感的微芒。
三、开阔视野,创作实践
“雨”对你说了那么多的话,你是不是也想拿起你手中的笔,对“雨”说说你想说的话,和“雨”对唱一首歌?请赶快行动吧。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7
——《范进中举》教学设计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钱胜武
一、简介相关文学常识,科举制度,以及范进其他内容。
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了解范进中举的年纪,以及他用了几乎大半生的时间追求功名的事实。
二、分角色朗读全文
这一环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全文。
此问题,引导学生去研究范进发疯的一段描写处。
四、问题:文章写范进发疯,是如何写的?请同学们找出来,并朗读。(引导学生找出范进发疯的片断。)
1、文章写范进发疯,并不是一笔带过的,而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过程是如何发展的。
引导学生分析范进发疯的几个层次:第一层写昏厥。第二层写疯跑。第三层写跌倒。第四层写疯走上集。(此环节让学生懂得描写必须有过程性描述。)
2、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范进发疯原因,你能不能从文章中发现范进发疯的原因?
考虑让学生用四字词语或成语来概括。参考为:喜出望外,喜极而疯
原因:范进近三十年来,能承受的是名落孙山的打击,却承受不了中举的光荣。
五、范进发疯前后,说了两句话,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
“噫!好了!我中了!”“噫!好!我中了!”
1、文章为什么用“噫”字,能不能换成其他感叹的词语?
明确:“噫”有表示悲痛、叹息,又有表示惊异之意。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明确(此引入到范进中举前的文章内容分析):范进的悲痛体现在以下几大方面:
2、那么范进中举之后,这些情况是不是有所好转呢?我们能从范进的话语之中感受到吗?引入分析“好了”一词中的“了”字。
“了”表示事情完成,说明范进之前的悲痛将在他中举之后发生变化,那么他真的“好了”吗?然后引入到范进中举之后人们对他态度的变化。
胡屠户的变化;众邻的变化;妻子的变化;能尽孝;有人送钱送屋……
3、那么第二句话之中,为什么只用了一个“好”字?
经过上面讨论,学生很快明确,这个“好”字,表示了范进沉浸中举的快乐之中,是对自己的一种完全满足。
4、两句话不变的是“我中了”,究竟有什么深刻含义?
说明范进一生就为了中而中,完全为了功名而不舍弃。所以当他疯醒之后,依然记得的还是“中了”第七名。
六、分析范进中举反映的主题。
以“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从而得出《范进中举》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揭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心冷漠。
七、让学生了解曹湘凡的事情,讨论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范进之类的人?
联系两者,他们是不是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的呢?
讨论:应当是他们的一种精神,就是对一种精神的追求,而且是锲而不舍的。
反思:
语文教学,应当教会学生从文章中的关键字词入手,进行文章的分析。只有从关键语句入手,学生才可能进行文章,这样才可能与文章里面的人物同命运,共呼吸。在此基础上,然后,我们再走出文本,对文章进行理性地分析。在“感”“悟”“析”“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分析能力与水平,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教师,我们在具体教学时,应当还原本来我们解读文章的过程,让学生也我们一起分享这一过程,在我们的引领下,让学生一起进入文本,也一同走出文本。
新课程,着眼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而忽略了学生把握学生关键性语句的能力,这样会淡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而通过本课的教学,将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分析一个字,一个词,而把握关键性的语句,又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8
首先,在清点人数后,我板书本堂课的课文题目《邓稼先》及如下教学目标: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的特点。
接着,我在检查完生字、生词预习效果之后,就和全班学生们通过讨论交流,在课本上共同找出议论,抒情的语句。等学生们将语句划好后,我就直接以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为范例,引导学生们互相合作探究本文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好处。我先叫学生找出刚才已划出的第九、第十两小段中有哪些词语是关键词语,请你试着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情感有什么好处。在提出并板书上述问题后,我就要求学生们以同桌为单位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必要时可举手请我指导。在学生讨论中,我则注意盯住那些后进生,一则防他们的捣乱,二则可对他们加以指导。最后我将讨论结果及时总结并板书,详细地板书为:作者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抒情,使议、抒的语句内涵丰富,情感真挚;对比和烘托手法的运用,使叙述内容更加具体充实,让读者更鲜明地感受到邓稼先作为中国人的气质品格。这些议抒语句既饱含赞美深情,又富有感染力。
由于话题切合现实生活,而且富有趣味和启迪性,于是学生们的注意力仿佛一下子又恢复了,他们纷纷展开讨论,然后纷纷举手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杨振宁认为当时国民党还要反攻大陆,祖国连年战乱可能搞不了科研工作,所以不肯回来。有的则说:因为美国人不肯放他回国。有的还说:因为他的老婆不肯给他回来。对于第二个问题,有的学生说:杨振宁教授现在可利用暑假回国培养我国的物理博士生们,可帮我国博士生们多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有的则说:他可多介绍他的同事和学生们来中国应聘高新技术方面的高级工程师岗位。有的还说:他可发动在美国的广大同胞们给清华大学捐献一批书籍、科研设备及一笔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杨振宁物理奖学金等。对于第三个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因为我国现在出外留学的学生很多,那么他们在国外可能会遇到人身财产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因此,我国应出台这部法规来保护他们。有的学生认为我国政府还应该多研究如何安置归国留学生们的问题。可以专门为他们制定优惠的求学,创业等方面的政策、贷款。有的则补充说:可以专门在大连、天津、上海、海口等沿海城市设立中国留学生创业国家级开发区等,以便留学生们不再千方百计地在外国滞留,为人所用,而是能够高高兴高地回国创业,报效祖国。对于第四个问题,学生们连双差生也积极发言了,有的认为:我们应该少派些留学生,以便减少更多的美元外汇。我们可以利用暑假来聘请杨振宁等华裔教授归国任教,对退休的外国教授也可尽量将他们“抢”到我国养老,最好在我们海南设一个世界级的退休教授养老村,这些教授可以在养老村里享受到最好的自然环境,最好的生活护理。届时可长期组织我国一批中年教授们在暑假时来海南教授养老村,使他们从退休教授身上学到丰富的知识。有的则补充说:我国还可聘请一些留学生将自己上课的过程制作成教学vcd片,分期寄回国内;或者我国可向世界各著名学府购买其教学vcd,届时经过翻译后,还可使我国大部分学生及教授们免去学外语之苦。有的甚至说到世界各大知名学府应该共同合作,开展网上远程教学,并且学历可联合共认等看法。
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声响了,而学生们有的还在下面争着举手和热烈地讨论着,而我也忙着记录学生们的看法和我的看法。由此可见,新课程的实施不但促进了我和学生们的教学关系不断得到密切,而且还促使我和学生们不断生成新的看法。在下一节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课堂教学中,有个学生甚至主动向我质疑:为什么闻一多先生不把研究唐诗的任务分配给他所正在教的大学生们,这样不是有利于将来能培养出更多的“闻一多式”的学者吗?这个质疑让我感到了新课程的实施的确是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众所周知,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由此可见,新课程的实施,是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我们广大教师们应该共同努力,多加交流,认认真真地走好这条路!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9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峥嵘( ) 涟漪( ) 忏悔( ) 砰然( )
2、成语填空
流( )忘返 鳞次( )比 通( )达旦
固执( )见 忍( )不禁 众说纷( )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峥嵘:高峻,突出
b.涟漪:细小的波纹
c.伫立:短时间站着
d.顶礼膜拜: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二、阅读理解。
(一)音乐之声节选
院长问一位戴眼镜的修女:“你说,卡塔林嬷嬷,你觉得玛丽亚怎么样?”
卡塔林:“这姑娘才好呢……可有时候……”
院长又问另一位修女:“阿格塔嬷嬷?”
阿格塔:“玛丽亚很招人喜欢,就是有时候……有点怪。”
院长转而又问:“索菲娅嬷嬷,你说呢?”
索菲娅:“哦,我非常喜欢她,可她总是爱闯祸,你说是不是?”她向其他各位修女问道。
贝尔塔:“她说的一点都不错。”
修女们唱玛丽亚:
贝尔塔(唱):她爬树,擦破皮,衣服撕窟窿。
索菲娅(唱):做弥撒,蹦蹦跳跳,嘴里还吹着口哨。
贝尔塔(唱):头罩底下留着一头卷发。
卡塔林(唱):修道院里还把歌儿唱。
阿格塔(唱):她上教堂不准时,
索菲娅(唱):可忏悔起来倒真心诚意。
贝尔塔(唱):她什么事都拖拖拉拉,
卡塔林(唱):就是吃饭挺准时。
贝尔塔(唱):不怪我心直口快,事实就是如此。
众修女(合唱):玛丽亚不适合做修女。
在边上好久没开口的玛格丽塔忍不住了。
玛格丽塔(唱):我倒想替她说几句。
院长:“你说吧,玛格丽塔嬷嬷。”
玛格丽塔(唱):玛丽亚总叫我笑哈哈。
玛格丽塔唱到这里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其他修女也一齐放声地笑了。
院长见状无可奈何地摇摇头。
院长(唱):叫人拿玛丽亚怎么办?
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
1、在众修女的眼中,玛丽亚是一个怎样的人?
2、为什么众修女说玛利亚不适合做修女?
3、“叫人怎么能抓住天上的云彩。”院长的这句唱词该怎样理解?
4、从描写的角度看,节选文字是对玛利亚的什么描写?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篇10
《雨说》
知识目标: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
2、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2、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意象,领悟诗歌主旨;
2、体会诗歌拟人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联系写作背景,理解感受作品饱含的深情。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心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我不但浇灌了禾苗,荡涤了灰尘,也浸润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请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东西?——雨。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阅读郑愁予的诗《雨说》,看看这位天空的泪水是如何给田野带来微笑的?
二、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
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初步感知。
1、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2、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断提高古典文学修养。
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
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教学难点】
1、揣摩香菱这一形象,理解作者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探讨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帮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红楼梦》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名著之一。在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首先看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写着: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这首判词说的就是今天这篇小说的主人公——香菱。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影视剧作品中的香菱。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香菱学诗”。
二、资料助读
教师一边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件,一边依照课件中的内容进行介绍。
1、作者简介。
2、《红楼梦》简介。
3、关于香菱。
三、泛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从整体上感知全文。
2、学生读课文,结合注释,把握文意,标示出香菱学诗的几个阶段,并画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
四、精读课文,突破重点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各组选出代表发言。
1、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
3、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侧面描写?
教师明确:
1、香菱初学写诗就写出了那样的好诗,决非偶然。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她“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意思是她把全副精力都用在写诗上,执着地追求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但除此而外,也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一,香菱有良好的资质,入园前尽管家务繁忙,却能忙中“偷空儿”读几首诗,这证明她决非一个“俗人”;入园后听黛玉讲诗,她的反应极快,例如黛玉谈到“有了奇句,加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她产即悟出“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这又证明她的感悟能力非同寻常。其二,有好的引路人,无论黛玉还是宝钗,对香菱的指导都用点拨的方式,三言两语点出要害,使香菱知所取舍,逐步领悟诗中三昧。其三,大观园是个美好的地方,跟园外黑暗、污浊的环境形成强烈的对比,香菱来到这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特别是宝玉、探春等人对她的关爱和赞扬,更使她感到人间的温暖。她得到了精神上的解放,她的聪明才智终于显露了出来。正如宝玉所说,“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惰性的”。
2、黛玉讲诗的针对性很强,一开讲就针对初学诗的人易受格律拘束的通病,指出有奇句则可以不管格律,又由此谈及“立意”的重要性,这不仅为香菱破疑解惑,而且明确了读诗的要领。接着又针对香菱喜爱浅近诗句的倾向,给她开列了书目,按照当时人们“诗必盛唐”的主张,将王维、杜甫、李白三们大诗人放在突出的地位,目的是提高香菱对诗的品味。待到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黛玉又跟她“讲究讨论”,一步步地深入诗的意境,真可谓循循善诱。
黛玉指导香菱写诗也颇有特色,例如命题后,又指定了韵部,这看起来严了一点,但属“十四寒”的字相当多,不限字,这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又如对香菱的前两稿,她的批评很严厉,却又鼓励香菱:“另作”,而如何“另作”,她一句也不说。这种指导方式可谓严而不苛,引而不发,对“苦志学诗”的香菱来说是很适合的。
可以说,黛玉的正确指导也是香菱进步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3、香菱苦志学诗,定钗因和她同住蘅芜苑,所见最多,感受也最深切,她说的“这个人定要疯了”“可真是诗魔了”“你这诚心都通仙了”等语,都有从侧面烘托的作用。此外,宝玉说的“我们成日吧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也可以看做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
五、赏读课文,学习作者塑造人物的高超手法
教师提示:曹雪芹是横绝千古的天才,他善于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塑造人物。《红楼梦》中4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个个音容笑貌有别,性格鲜明独特,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美感。人物出场入场、一颦一笑、歌哭笑骂、正经胡调等没有一处不是活灵活现的。
1、学生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简短点评。
香菱面聆黛玉教诲后,于是按要求借书吟读。“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其苦心、专心如此,不能不令人赞叹。
当香菱拿到写作诗题后,“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或坐卧不定”终得一首,因措辞不雅要求重写,“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这段文字表现香菱构思时的专注神情,“出神”说明浮想联翩;“抠土”说明反复斟酌;“皱眉”说明用字不妥:“含笑”说明有了奇句,感到满意、欣慰。
写第三稿时,“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甚至梦中喊出了“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香菱的苦心、专心、用心已到了痴迷的程度。
对这样一个一心扑在诗歌创作中的人物,作者准确描写了她的一言一行和神情变化,联系香菱的苦心学诗与她的悲惨身世,我们怎能不感叹造物者的不公。这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借鉴。
2、聚焦侧面描写,体会人物形象的丰满、生动。
学生解读文中有关宝钗、宝玉的相关语言描写,体会侧面描写的作用。
宝玉:“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这些都是香菱苦志学诗在周围人们心上的折光反映。侧面烘托会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更具体感人。
六、课堂小结
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道理。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
七、布置作业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12
《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这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在诗人笔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使人觉得亲切可爱、生活欢快、充满情趣。
《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朦胧诗”诗人江河。这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景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的作者是俄罗斯诗人叶赛宁,这首诗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适、宁静的心境。
《敬业与乐业》的作者是近代思想家,戊戌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梁启超,这篇演讲词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的格言,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文章在论证上的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作者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等。本文是1篇演说,全文贯穿着民主、自由、和平的精神,是对人类先贤的礼赞,对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的呐喊、对良知的呼唤。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伏尔泰是法国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
《傅雷家书两则》是文学翻译家傅雷与在国外学习的儿子的通信。选文是他所写的180多封信中的两封,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致女儿的信》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14岁的女儿询问“什么是爱情”的时候,给她讲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故事。故事中,上帝三次来到人间,在人的眼神里先后读到了三种东西: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人在年轻的时候,异性间很“容易”产生爱慕之心,但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砺磨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追念,才配得上真正的爱情。
《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与剥削之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孤独之旅》选自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曾经获得“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这是1篇写少年成长的小说。课文通过描写杜小康随像样放鸭所经历的一系列事件和情感历程,描写了一个少年心理成长的轨迹,提示了挫折能促进人迅速成熟这一道理。“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灵变化的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历之旅。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运用对比手法来写一个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充分地描述了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出了一幅资本主义社会里贫穷则兄不认弟的触目惊心的惨象,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主题思想。
《心声》的作者黄蓓佳,这是1篇儿童小说,小说写一位与万卡有着相似命运的小男孩李京京,要求在语文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万卡》被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理由拒绝;纠正同学的朗读错误被嘲笑;在公开课上终于得到机会,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课文。通过故事表达了孩子对和谐美好家庭的渴望,揭示了在义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弄虚作假的不良现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课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引申出“不满足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有赖于创造思维”,论述创造思维必需的三个要素是:一、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二、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三、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还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然后再论述“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1篇漫谈式的议论文。文章是围绕“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谈读书》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的重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等。这篇随笔的写法不同一般,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但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阐述读书的方法;三是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者是当代作家马南邨(邓拓的笔名)。这篇杂文是驳论,是在批驳别人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不求甚角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的。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作者是鲁迅,这是1篇驳论文,全文为了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点,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个正面论点。在批驳错误论点时,作者从公开的文字的三个阶段谈起:先是自夸“地大物博”,后是寄希望于“国联”,再后是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接着,作者又历数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他们都是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这样,就间接地反驳了敌论点。
《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课文通过对杨志押运生辰纲失败经过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小说刻画了一个精明、谨慎、能干而又急功近利、粗暴蛮横的杨志。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该书是我国第一部长章回体小说。作者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选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原因。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曹操既十分x,又能深谋远虑的复杂性格。全文共写了七件事:鸡肋事伯、园门阔事件、一盒酥事件、梦中杀人事件、告发藏吴质事件、试才干事件和作答教事件。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该书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僚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清代小说家。课文运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生动描写了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通过刻画他喜极而疯的丑态,以及胡屠户、张乡绅、众乡邻等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及各阶层人物的思想毒害,揭露当时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讽刺了世态炎凉。
《香菱学诗》选自《红楼梦》,该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庭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清代小说家。课文详细叙述了黛玉指点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及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刻画了香菱和黛玉的性格。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业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30篇。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x。
《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该书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为十二策。课文所记叙的是强国和弱国之间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国的原因。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文中刻画了唐雎有胆有识,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秦王的骄横、狂妄、阴险狡诈和前倨后恭性格。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字承祚,晋朝人,史学家。所著《三国志》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课文是人物传记节选,通过对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叙述,表现了诸葛亮能从客观实际出发,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析各方面的力量,估计未来形势的发展并据此确定蜀汉建国的政策、策略,赞扬了诸葛亮非凡的政治才能。
《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1篇表,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感激”之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望江南》作者是晚唐温庭筠,这首小词表现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她梳洗后登楼远眺不见归人,充分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诗中多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渔家傲》作者是北宋的范仲淹,这首词描写的是作者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征夫戍边的情感,流露出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
《江城子》作者是北宋的苏轼,通过对一幅威武雄壮的出猎图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武陵春》作者是南宋的李清照,通过对不堪之景的描写,揭示“物是人非”的凄凉愁苦,表现了词人的故国之思。
《破阵子》作者南宋的辛弃疾,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胸怀。
语文学习技巧
一、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我们从上小学的第一天就每天都上语文课,我们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主要也是在课堂上学到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都是很主要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语文课。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还不一样,小学语文主要以字词等基础知识为主,而且内容较简单,所以许多小学生就认为语文很好学,轻易就拿高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到了初中,语文学习的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这时候就有许多同学感到力不从心了,这也很正常。到了初中,语文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很多,所以要想提高语文成绩,首先就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这是最重要的。
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把握。语文基础知识不仅仅是指字词,字词知识其中的一点而已。语文基础知识的范畴很广,它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学生要认真学习语文,扎扎实实的积累和把握语文基础知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语文学习方法有哪些
1.把握课堂
上课一定要认真听,因为你的语文老师会在课上讲什么重点,易错点,写作技巧等等,这些很重要。可以准备一个积累本,平时不认识的字,不熟悉的成语,文学常识都可以写上去。不懂一定要问老师,千万不要害羞,但如果你真的觉得不好意思,可以问你身边的学霸同学。
2.阅读理解学习方法
阅读理解,这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思维记忆能力,所以在生活中你要大量读书,读好书,一些网络上的言情之类的小说就算了吧,那个看看电视剧就好了,读完一本书可以做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等,也可以磨练你的作文,这是第一点,多读书。第二点,其实阅读理解的题都是有套路的,要不你就多做题自己总结,要不你就在网上搜,请教老师,都可以,但不要完全按照套路,不要那么死板。
3.作文写作技巧
作文,你可以买一本中考作文,把里面的好词好句抄在本子上背下来,学习人家的写作结构,还有就是尽量一周写几篇作文,找老师或者其他人修改,锻炼写作能力,不要怕不知道写什么,你就在生活中细细观察,就比如你的家人都是怎样刷牙的,只要你细心观察,总会有可写的,你也可以记录一天中都干了什么,尽量写成一个小标题,然后你自己再扩充,为你以后写作文准备素材。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13
l.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1.多媒体:选取材料制作成课件。
2.录音机:伴奏带。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 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明确:(用课件打出)。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三、共同、研习课文。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文章开头写木兰的停机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木兰想到了什么?“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军帖”的夜传,“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原来,是木兰看到皇上征兵的文告,上面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既考虑到父老弟幼,无人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为保家卫国的大计,于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出木兰基于家庭情况,经过停织叹息的考虑,毅然决定代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深明大义、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写出木兰做入伍前准备,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心情(板书:急切准备)和赴战地途中的见闻、感受。先写木兰紧张筹备,整装待发。用“东”、“西”、“南”、“北”这种民歌常用的铺陈手法,借以突出准备工作的繁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这句诗写出了木兰出征的路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地的荒凉。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板书:思亲情切);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板书:征途遥远)。既表现了一个女孩子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感情,又写出了出征的历程,行军的疾速。读着,我们好像听到了黄河的涛声,燕山的马嘶,看到主人公纵马奔驰在漫长崎岖的征程,去迎接战斗。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木兰十年征战的情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给我们描绘出木兰身跨飞驰战马,万里奔赴战场,穿过关隘、飞越层峦的矫健雄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渲染了战场的气氛和环境的艰苦,描写简洁、生动,使我们好像听到了凛冽的北风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将士们在军中宿营;使我们好像看到了寒冷的月光照射着明晃晃的铠甲,哨兵们在深夜值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将士们出征十年,经历过上百次激烈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木兰身经长期激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十年的征战的血与火的考验,使木兰经受了严酷战争的磨炼,终于历尽艰辛,屡克顽敌,成为建立了赫赫战功的英雄而凯旋归来。对一个改扮男装的女孩子,有着多少不寻常的经历啊!在呵气成冰的夜晚,木兰肯定会有很多次思念家乡的彻夜不眠,也肯定会有很多次怀着家丑国恨和战友们风驰电掣,越过数不清的山山水水去艰苦战斗。
木兰战功卓著,入朝受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表明天子为木兰记多次功、赏赐甚丰。“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勋位如此之高,赏赐如此之多,然而,木兰却不屑一顾。她深切地怀念着故乡。十年奋战对她来说,并非为了受赏加爵,而只是为了争得安定地从事劳动的生活权力,因此,木兰坚决地作出了解甲归田的请求。处于长期封建战争动乱中的人民,十分渴望和平美好的劳动生活,他们把这一愿望,寄托于木兰形象之中。木兰辞归这一情况的设置,正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理想。“辞官”一节,在木兰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木兰在建立功勋后,没有以此为阶梯,进入统治阶级的行列。相反,却解甲归田,回到了人民之中。因而使这位古代女英雄的艺术形象,放射出耀眼的光彩,也使诗歌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而有别于封建文人的作品。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的情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几句诗写出了木兰一连串富有年轻女性特征的换装梳妆动作,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到此为止“完成了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后一笔,一个淳朴、勤劳,既英武豪放,又美丽动人的古代杰出女英雄,栩栩如生地立在人们的眼前。“出门看火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木兰穿上男装,在战场上驰聘格斗时,同男战士一样吃苦,一样勇敢,根本分不清是男是女。木兰以超出一般男子的卓著功勋和蔑视功名富贵的美好心灵,受到了人们由衷的赞美。木兰从军的故事也就在喜剧高潮中结束。(分析时,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达到当堂成诵)。
明确:(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发言)(木兰形象分析)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从军十二年,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和机智谨慎,女儿身份一直没被揭穿。在凯旋归来后,她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回简单安定的农家生活。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3.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自由发言)。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14
《杨修之死》记叙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原因。主旨是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表现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写杨修被杀及其被杀的原因。事情发生在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军进退两难,曹操犹豫不决。杨修根据魏军当时的处境和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特点,将二者联合起来分析,推断出了曹操已有退兵的打算,足见他才思敏捷。可他又自作主张地让将士们收拾行装,最后终于以“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被曹操“推出斩之”。
第二部分从“原来杨 主要叙述了六件事情,第一件是明白曹操“门内添活”的心意,表现了杨修才思敏捷。第二件事是与众人分食一盒酥,表现杨修机智善辩。第三件事是揭露曹操“梦中”斩近侍的真相,表现杨修目光锐利,一眼看穿曹操的奸诈,同时也表现了杨修卖弄聪明,不顾后果的特点。第四件事写杨修揭露曹丕密请吴质的事件,表现杨修虽然目光敏锐却办事粗疏。第五件事写杨修授计曹植走出城门,表现了杨修的果敢。第六件事写杨修帮助曹植拟写“答教”。杨修能事先预测曹操欲问之事,让曹植对答如流,确实表现出杨修的足智多谋,具有政治才干。可是他办事不够严谨,使人能有机会偷去他拟写的“答教”,却又显得不够精明。以上六件事又可以归纳为两类:前三件为生活小事,因为锋芒毕露遭致了曹操的忌妒;后三件为军国大事,因为他卷入曹丕与曹植的继承权的斗争里面,导致了杀身之祸。
第三部分为最后三段。是文章的结局部分,曹操下令次日进兵,不过是为了证明杨修所言不过是一派胡言,想用赢得战斗来维护自己的威信。不想却战斗失利,并且“折却门牙两个”,最后厚葬杨修下令班师。侧面表明了杨修能洞察先机,却遭斩首。暗示杨修以“惑乱军心”之罪遭斩不过是个幌子罢了,真正原因还是杨修参与了曹丕、曹植的权力之争,曹操早已有了“杀修之心”,这次不过是一个能堵人口嘴的极好的机会罢了。
文章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插叙手法的运用。全文共写了七件小事,第一件事发生在汉中之战,写杨修被杀的经过及其被杀的偶然性,因此作者用了顺叙手法。全文的第二到第七件事发生在汉中之战前,是作者为了交待杨修被杀的根本原因,揭示杨修被杀的必然性,来补充第一件事而写的。所以作者改用插叙。插叙的六件事情,作者安排得非常有条理,巧妙异常,它是以曹操忌恨杨修的情绪逐步递升为线索来安排先后顺序的。从文章中的“操虽称美,心甚忌之”,“操虽喜笑,而心恶之”,“操闻而愈恶之”,“愈恶之”,“因此亦不喜植”,“此时已有杀修之心”等语句中就可以得知。
插叙在文中有两个作用:其 它从不同的方面多角度地揭示了杨修、曹操的性格,充分说明了杨修之死的必然性,揭露封建统治者忌才的心理和扼杀才智之士的行为。其二,是文章美点的需要,顺叙与插叙相结合,它使得文章波澜起伏,富于变化,吸引读者。
《杨修之死》以杨修被杀害为开端,以杨修被曹操忌恨为中心线索,以杨修被曹操厚葬为结局。文章开头精彩,中间丰富,结尾有力,章法井然,首尾呼应。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15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老王的“苦”和“善”,作者一家的“善良”。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平等意识与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关心普通人。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16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
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
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
雨说,我来了,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
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
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
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7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
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17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今天,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推荐海燕教学反思。《海燕》又称《海燕之歌》,是高尔基1901年3月写的1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的末尾一章。通过海燕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尽早发现一些教学不足,比如说教学设计上出现哪些问题、课堂交流和启迪是否得当、课后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一起来看下吧!
海燕教学反思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这学期我试讲的第1篇课文是高尔基的《海燕》,上初中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这首散文诗。喜欢它高昂、充满激情的语言。每次读完后,心情总是久久不能平静,海燕的勇敢坚强、无所畏惧、敏捷智慧总能萦绕心间,令人振奋。
试讲前我就准备了海燕的讲课稿,我想学习这篇文章就要做到:让它在学生的心扉留下些许难忘的东西。我告诉学生要用心去倾听海燕的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最好能让海燕走进你的心扉。首先,我以学生喜欢的动植物为话题与学生进行交谈,整个氛围是活跃了,但是却无法把文中所要渲染的那种凝重的气氛表现出来,白白浪费了一些时间,而且也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导入的不恰当使试讲的开头有点不足。幸好,我的手机里有《命运交响曲》这首曲子,我灵机一动,把这首曲子播放出来。顿时,那铿锵的乐声调动了学生敏感的神经,整个课堂笼罩着凝重的气氛。在解读作品时让学生们多次朗读作品,指导学生在倾听海燕的呼唤时,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海燕翱翔在大海上的情景。
让学生充分感受着海燕那战斗的英姿,适时点拨学生,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海燕,我们从海燕的身上学到了什么?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类人,或者读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感悟。我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给予了及时地评价和指导。有一个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表现来说,指出自己平时的不良行为,并说会努力做一只战胜自我的“海燕”。我表扬他能立足实际,对海燕的精神领悟深刻。接着,我又针对他所说的较繁琐、议论欠深刻的地方,给出了我的意见。有了这样的示范后,我让他们课下互相倾听类似的事件,发表意见。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我做得最好的一点是反复进行朗读训练,《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歌的特点,所以朗诵环节是很重要的。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听读﹑试读﹑品读﹑老师范读这几个朗读教学过程,让学生把握散文诗的节奏﹑重音、停顿和感情。其中,我觉得还可以再增加一个过程,就是用音频范读。我可以在网上找一个比较好的朗读音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力求准确。通过多读,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同时学生能初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比老师单一的去讲要好的多。
在让学生人找出课文中的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并加以分析时,学生们能够准确地找出并加以分析,对海燕坚强乐观的形象以及海燕等的象征意义也有了准确地把握,但由于我们试讲的时间有限,没有拓展延伸,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加练习,及时巩固。因为时间有限,从一开始我就一直在根据我之前备课的顺序讲,但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有点被动了,按照教学目标等一直在赶时间。当时我应该截取其中的某一个点来展开就好,现在就不会觉得处处都是重点,又都不是重点。
试讲结束后,我认为基本达到了教学任务。从学生朗读的热情和朗读的效果看也很不错。尤其是在讲完课文后我的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基本上做到了心里只有学生和我讲的教学内容。当在教学中出现了与自己的教学思路不同或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出现涩滞的情况时,并没有因为这样而乱了手脚,而是随机应变。虽然这次试讲出现了不少问题,但是我相信,我会试讲得越来越好。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篇18
《雨说》
一、复习导入
⒈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
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读出诗的感情。
⒉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诗人在诗中塑造的“雨”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雨”是“春雨”,是在寒冬过后,在大地久久的期盼中悄然而至的“春雨”,它满怀爱心,前来亲近孩子们,带领孩子们去亲近生机勃勃的春天,鼓励孩子们勇敢地笑,勇敢地去追求自由、幸福,愿意为孩子们的幸福先出自己的一切。
二、质疑讨论
⒈诗中的“雨”为什么会让大地“等待久了”?诗中的“大地”为什么到了“四月”还没有等到“春天”呢?
学生讨论,产生疑惑,教师引导,交流,归纳:诗人正是以这样一种看似矛盾和不合常理的设计,告诉人们,诗人所写的“雨”不是大自然中的“雨”,诗中的“大地”不是大自然中的“大地”,诗中的“冬天”和“春天”也不是大自然中的“冬天”和“春天”。这是“象征”,“雨”是改变中国社会状况的力量的象征,“大地”是当时中国社会的象征,“冬天”是“_十年”黑暗社会的象征,“春天”则是光明、自由、幸福的象征。诗人化身为雨,期待着着中国社会能够走出_的阴影,建设一个光明、自由、幸福的社会。
⒉诗人为什么要化身为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来“说”呢?
_十年,中国没有像样的教育,没有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损失,过了受教育年龄后,这种损失往往很难弥补。而孩子是民族的未来,耽误了孩子,就是耽误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正是因为_十年中对孩子教育的缺失,我们今天才感受到了社会发展中道德的沦陷,这种恶果就是教育没有到位带来的。所以,当“_”过去,诗人第一要关注的就是“孩子”,希望我们能够给孩子一个“光明、自由、幸福”的生活。
三、自主学习展示
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⒈“我”觉得 句诗写得最好,因为 “来说话。
⒉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方法选择仿写诗意的情境画面,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和诗歌写作小练习:
⑴“雨说: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 ”
⑵“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⑶“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请跟我 ”
⑷“雨说,我要教你们 , ”
⑸“雨说,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了,要记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四、当堂练习
⒈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⒉雨要教孩子们做什么?它的用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⒊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形象,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描写出了这些食物的“情态”。
⒋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⒌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什么样的品质?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愿意为了中国大地上的孩子奉献一切的高贵品质。
⒍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⒎将本诗改写成1篇3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诗与散文语言表达上的区别。或将本诗与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较,体会诗歌与散文语言的不同。
五、本课总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
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学会化身为物,运用拟人的手法来抒情达意,来塑造形象的方法。
六、作业
⒈熟读并朗诵诗歌。
⒉完成《基础训练》的课外拓展练习及写作练习。
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教案 篇19
《沁园春·雪》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毛泽 东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 东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
1.字词:
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骚。
2.录音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
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
(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分三层。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会像白象在奔跑?
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山”因、蜿蜒、高低起伏而说“舞”,“高原”因雄伟浩大说驰。化静为动,画面生动活泼,景色壮观无比!
请学生以分组讨论“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是虚写。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花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四、拓展延伸:
通过回顾和提问的方式请学生认识到,分析上阙的思路是:结构——意象——技巧——情感。然后请学生分组,照此思路对下阙分析,充当小老师,每组派一名代表自行讲授。教师补充、点评和总结。
明确:
1.分三层。前两句为第一层,过渡;中间七句为第二层,评古;后三句为第三层,论今。
2.“江山如此多娇”承上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
3.一个“惜”字委婉准确,有贬有褒,肯定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赫赫战功,也指出了他们文治、文学才华不足。“略”、“稍”、使词作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客观、准确、不失分寸,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略输”、“稍逊”、与“只识”相比,褒贬的程序有差别,“只识”否定程度大于前者。
4.“俱往矣”一句,意在用历的英雄人物来突出今天的革命英雄,三个字结住评古,气势逼人。“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有作者本人的身影。当时毛泽东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袖地位,正欲东渡黄河,大展宏图,因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正表现了毛泽东同志这种“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风流”不单指建功立业、打江山,还指有文采、有欣赏水平。最后两句的意思是:真正称得上英雄人物的应该看看今天的无产阶级,当然也包括作者本人。
5.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矣”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评古”是为了“颂今”。
最后全班齐读这首词,依照本课所分析有感情地朗诵,教师点拨,力求当堂成诵。
五、小结与作业
小结:总结这首词的层次思路与写法:
(先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归纳。)
词作由写景开始,上阕先概括、再小结(总──分──总)下阕先过渡,由景入情,接着评说历代帝王,最后深化开掘,抒发豪情壮志。整首词始终洋溢着蓬勃向上、气贯长虹的豪情与力量。从表达方式看,上阕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下阕议论、抒情,“议”得恰如其分,“抒”得气冲斗牛;上阕的描写为下阕的议论、抒情作了坚实的铺垫。
作业:
写一段文字,描写春雨或秋风(注意春雨的特点,200字以上)。
九年级下册语文电子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2.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及诗歌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捕捉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4.品味修辞的妙用,感受诗歌的韵律,领略诗歌和悦流畅的音乐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2.通过多重意象的捕捉,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抒发的独特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法:1.情境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营造与诗歌情感相吻合的浓厚氛围。
2.诵读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歌情感。
3.讲授法:对诗中的重点知识进行讲解,引领学生分析诗歌。
4.点拨法: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拓宽思路。
学法:1.朗读法:朗读是理解诗歌的钥匙,通过朗读,感受这首诗中喜悦的跳动和浓浓的爱意,感受这首诗的音美、形美、意美。
2.合作探究法:借助合作探究,更好地理解本课的重难点,达到对这首词意境的全面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资料介绍、幻灯片、视频、图片及文字材料等。
学生:搜集有关林徽因的生平资料,了解新月派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林徽因及新月派诗歌的相关资料。
2.感受诗歌的韵律,理解诗歌的含义,捕捉诗歌的意象。
3.体会作者倾注于诗中的丰富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情境导入。
设计一: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她就是中国现代历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板书: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设计二:在徐志摩的笔端,林徽因是“高高在上的云雀天鹨(liù),纵横四海不问今古春秋,散布着稀世的音乐锦绣”;在沈从文眼中,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在费正清(美国人,历史学家、汉学家)的心中,林徽因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冰心也为她所折服,赞叹道“她很美丽,很有才气”“皑如山上雪,皎若云中月”,她以轻盈柔美的笔调创作诗歌,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如霞光万丈投影于你我心间,带领读者走进明媚春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感受她笔下明净澄澈的四月天。(板书: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解题,介绍新月派。(多媒体出示)
人间的四月天,是一年之中最美的日子,既温暖又充满希望,给人以无限憧憬。(教师讲解)
新月派:现代新诗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新月派”特点:(1)“理性节制情感”,把主观情愫客观对象化,即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使情感表现得含蓄。(2)诗歌中的叙事成分增加。(3)具有和谐、均齐的审美特征。追求诗歌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美”中的音乐美是指新月派诗歌每节韵脚都不一样,好像音乐一样,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3.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人,建筑学家、文学家、诗人。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1985)等。
4.背景资料。(多媒体出示)
这首诗发表于1934年4月的《学文》1卷1期上。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先生(梁思成与林徽因夫妇的孩子)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生说得很客观。故这首诗一方面是一首情诗,是为已在天国的徐志摩而作。另一方面,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为孩子写一首这样轻快灵动的诗也是绝对可能的。
5.新词。(多媒体出示)
娉婷(pīng):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鲜妍(yán):鲜艳
冠冕(guānmiǎn):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
鹅黄:像小鹅绒毛那样的黄色;嫩黄。
呢喃(nínán):形容燕子的叫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多角度地促使学生对课文基础知识、作家作品、作品体裁、时代背景和主要内容加以掌握,为进一步理解内容和探究本文的写法特点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指导朗读。
课件播放周涛朗诵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现在请大家认真地听朗诵,用心去体会作者的深情,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勾画下来。
提问:同学们,我们来共同欣赏一下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你们有没有谁愿意在大家面前朗诵一下呢?(学生朗诵后,教师可做适当纠正,重点在停顿上给学生示范。)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朗读这首诗时应注意哪些内容。
[示例]
(1)朗读时“爱”的主题要充分体现出来,优美、深情、充满希望。
(2)语速偏慢,语气捎带温柔但是又不柔弱。
(3)情感方面,注意把握形容词的语气。
再听一遍录音,注意停顿与重音。
2.整体感知。
提问:读了这首诗歌,你头脑中产生了哪些画面?
教师总结:全诗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表现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难怪她去世后,有人给她写的挽联是这样的:“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通常指艳丽、丰硕与富饶;在中国,四月是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在这样的季节里,诗人要写下心中的爱,写下一季的心情。诗人要将这样的春景比作心中的“你”。这样的季节有着什么样的春景呢?
【设计意图】通过朗诵,进一步增进对朗读方法的掌握,再辅以本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感受这首诗蕴藏的丰富情感,了解这首诗的大致内容。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一)审视诗歌标题,探究写作对象
提问:不少
教师适当加以引导:有些 这首诗写于1934年,是徐志摩飞机失事去世后的第三年,而这首诗中一点哀伤的成分都没有,全是喜悦。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生于1932年10月,写这首诗时,她儿子不到两岁。“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纯净平和的喜悦中,生命和希望在生长在涌动。这太符合一个母亲对自己一岁多的儿子的那种情怀了。一句“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将温柔的母爱溢满了人间。
(二)理解修辞,品味意蕴
1.介绍通感。
(1)(多媒体展示)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化抽象为具体。例如:你多情的目光,仿佛丝绸一般滑过我的脸庞。
创造一种优美的意境,启发读者联想,激发读者感情波澜、得到美的享受。例如:默听一夜花开。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了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2)提问:下面几个句子,都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分别说说它们都把什么感官沟通起来。
①他说的话听起来像蜜糖一样甜!
②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③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④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明确:①以味觉写听觉②以味觉、触觉写视觉③以听觉写味觉④以视觉写听觉
2.介绍意象。
(1)(多媒体展示)像和平鸽、月亮这样的能够唤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事物叫做“意象”。意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是带有诗人感情的具体事物。
意:主观情感自然意象:柳、菊、落日、月
象:客观事物人文意象:折柳、登高、策马、饮酒
(2)提问:你们还能想到什么典型意象吗?
鸿雁、朝阳等。
(3)提问:是否所有的事物都可
意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约定俗成的事物。
(4)不光是在美术作品中,在诗歌创作中这种象征手法也被大量运用,诗歌中的“意象”也是很常见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多媒体出示)
看一看下列四句诗句中共同的意象是什么。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品味诗歌意蕴。
提问:认真品读这首诗,分别概括这首诗的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概括后,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每个小节中的重点词句。
(1)第一节,笑声勾勒画面。
教师引导品读:“点亮”突出了“点”这个动作、“春的光艳”显示了“春”的灿烂和妖娆。“你”的笑声“点亮”周围的“风”,随即笔锋一转,由“轻灵”的听觉导向画面的“光艳”,在通感中,“交舞着变”的是春天的景象。这一组文字,由对人的怀想引向声音,又借助声音引向春光,“交舞着变”构成了一个轻盈、鲜活、灵动的画面。
(2)第二节,黄昏晕染早春。
教师引导品读:诗人把镜头转向了黄昏,飘渺、空灵、纯净的“云烟”,让黄昏不再孤寂凄冷,而变得温暖微醺。柔软的“风”、闪烁的“星子”和点洒的“细雨”,这些柔美的意象,给人一种湿润的感觉、早春的感觉。诗的意象就像一幅画,在鹅黄的飘扬中晕染了蔚蓝的底色,轻柔得仿佛不见。
(3)第三节,圆月构筑美满。
教师引导品读:“轻”和“娉婷”两个词构成了特殊的意象,“轻”是春风的轻抚;“娉婷”是随风招摇的舞,描绘你的轻盈和美好。你戴着“鲜妍百花的冠冕”而来,正是人比花俏,花衬人娇的写照。“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天真”和“庄严”既矛盾又和谐,天真却不失庄严,勾勒出一个鲜活灵动的形象,对立融合之间构成了诗意的张力,与“月圆”承接,又构筑出美好圆满的意境。
(4)第四节,暖色点亮诗情。
教师引导品读:四月,在万物复苏的天地间,一切都在跃跃欲试地生长。林徽因笔下的四月,是“雪化后”的“鹅黄”,是“初放芽”的“绿”,是梦中期待的“白莲”。暖色调晕染的画面与纯净的白莲相互映衬,又与前面章节所勾勒的画面交相辉映,点亮风的笑声、柔风的舞动、雨滴的点洒、花开的声音,声画结合,热闹却不杂乱,纷繁却不喧嚣,诗情在文字间流转。
(5)第五节,希望温暖春天。
教师引导品读:诗的结尾与开头相互呼应,抒发了作者对“你”深情而绵长的“爱”。花是静态的,“一树一树”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燕是动态的,低语的“呢喃”更显示其柔美温顺的特质。动与静的照映下,“爱”“暖”和“希望”绽放在春天的柔光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用鹅黄、嫩�
【设计意图】介绍通感及意象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通过对内容的概括及对诗中重点词句的赏析,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情感表达,体会诗中语言的美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体会这首诗写景、抒情的特点。
2.体会并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情诊断
1.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领略了林徽因至美的语言。她写爱,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可谓匠心独运,极具创造性。人们对爱情、亲情、快乐和梦想的所有一切感悟尽在这四月天中。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这首诗可以说是新诗“三美”原则的完美体现。
2.赏析
写作中,写景贵在情景交融,分析一下这首诗中的景和情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总结:
全诗以温馨舒缓的笔调细细地描绘一幅四月天的风景,诗里犹如飘散着一种淡淡花香般末春与初夏之间的韵律,很暖很舒服。
首先是景,四月的时令里,黄昏时分星子悄悄密集,周遭景色里有轻风、有细雨、有百花、还有云烟。细雨花前,风动云烟,花开千树,梁燕微喃。这般美景本是天成,经作者的刻画来得更真切,好似马上就要跃出纸面。
其次是情,灵动与轻盈的风景融入一春的烂漫与幸福。春风一夜花唱响,自由迷恋爱飞翔。有些飘逸,同时也是温情四溢。字里行间诠释着爱与希望,点点滴滴闪烁着春的光芒。
【设计意图】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加深对本文写法的理解,进而进行知识迁移,培养写作能力。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提问:这首诗是用哪种人称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第二人称,与“你”对话。在呢喃、在絮语中吟唱出作者对“你”的情感。“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句赞颂,引出对“你”的描绘,“笑响点亮了四面风”“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作者将四月天里所有美好的事物化作心中的“你”的图景:带着百花的冠冕而来,笑声点亮四面风,是轻柔的,是温暖的,是摇曳的,带来希望。
2.提问:本诗可谓是运用了多重比喻绘“你”的形象,具体说说诗中都把“你”比喻成了什么。
“你”如“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变化万千,是或喜或嗔的形象写照;“你”像“雪化后那片鹅黄”,温暖娇妍,是美好形象的生动描绘;“你”还是“爱、暖、希望”,浓烈真挚,是满载情谊的真情描摹。
3.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交代了“通感”是本诗修辞上的一大特色,结合上节课的知识,再分析一下“通感”的运用有何作用。
运用通感,传递爱意。在林徽因的笔下,爱变成具体可感的事物,它是视觉上“一树一树的花开”,它是听觉上燕子在房梁间的“呢喃”,它还是触觉上微风吹拂而过的“柔软”。诗人调动多种感官,充分表现出爱之深、情之切、意之密。“人间的四月天”是诗人构筑的爱的空间、暖的住所、希望的栖居地。
【设计意图】品味本诗修辞上的妙处,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学诗、写诗奠定基础,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说说整首诗除了内容纯净和语言优美之外,还有哪些其他艺术特色。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以小组方式呈现探究结果:
示例:
1.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本诗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运用“四面风”“云烟”“星子”“细雨点”等意象来表达诗人对“你”的喜爱之情。
2.动中有静的描写方式。例如诗句“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将一幅生动的春风灵舞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此外还有风烟星雨图、月夜花开图、雪后新绿图、花开燕语图等,都为读者展现了动中有静、情景交融的美妙场景。
3.摇曳多姿的修辞手法。“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清新婉丽的意象通过比喻、排比的手法一一呈现,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朗朗上口,易于吟诵。
4.层层深入的结构形式。从“早天的云烟”“点洒的细雨”“雪化后那片鹅黄”到“初放芽的绿”,诗人的情感通过各种意象层层推进,于末尾发出了“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高呼,把情感推向极致,并与诗的开头相呼应。
【设计意图】这首诗堪称经典之作,初中生在理解上可能有点困难,本阶段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感受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品味语言,鼓励学生发表独到的见解。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21
情感该“煽”起来: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过程,更是作者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沟通融会的过程。只有这三种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教学才会产生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把握知识、陶冶情操。如何激发学生情感呢?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煽”起课文中的“情”,使之转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如讲美国作家杰克。
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时,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领会文章所讲述的淘金者迷路后,独自置身于渺无人烟的苍茫荒野里,面临着种种生死考验,感悟主人公只剩下一口气与饿狼搏斗的惊人壮举,体味到主人公顽强的求生意识和钢铁般的意志力,体味到“人”之伟大,进而激励学生学习主人公“热爱生命”。体味之际,让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一种全新的境界。
〖努力调动学生的“不随意注意”〗
一、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自然地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不随意注意”
如果把整个教学看成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的话,那么导语就是连接每个阶段、每堂课的中间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就是把每一课纳入整个教学内容的系列和教学行为系统,把这堂课看作已学过内容的自然延伸和已经进行的教学活动的自然发展;“启下”就是把学生导入到新的内容、新的行为的训练中,给学生的认识过程增加新的刺激、新的兴奋点。我在教《热爱生命》这篇文章时就采用了这样的导语:
台湾作家张晓风以她优美的语句、抒情的文笔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本质:那就是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教会我们敬畏生命。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是如此不易,我们在这世上生活、学习、工作,更是不易,所以更应该——热爱生命。
这样,记忆之门立即被打开了,学生们进入了“不随意注意”的状态,他们马上集中精神,迅速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让学生学会质疑〗
如在学习《热爱生命》一文时,有学生问:“同处荒原中的两个淘金者,比尔要比“他”的处境好得多,结果为何比尔未能走出荒原,而‘他“终于活下来呢?”讨论回答: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比尔把金沙看得比生命都重要,结果两者都失去了;“他”抛弃了金沙而保住了生命,觉得生命是最重要的。由此,让学生明白了这样的道理,要热爱生命,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如果,比尔与“他”一起抛弃了金沙,两人合作,有可能一起活下来!这个问题的讨论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很有意义的。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22
教学目标:
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文明、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2.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4.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5.综合探究,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保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现状,加强环保意识,以行动保护汕头的母亲河——韩江。
教学重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内一节时,课外一节时)。
教学用具: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内)。
一、导入新课并投影学习目标。
二、音乐欣赏:点击浏览图片并欣赏《黄河颂》。(紧凑点击图片,进入最后一张时缓缓拉动文字框滚动条)。
三、作家作品介绍。
课堂练习。(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四、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
五、独立思考、质疑探究: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2.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前文一直在写黄河,标题也是颂黄河,可诗歌最后四句却在写英雄儿女,是离题吗?
3.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河精神。
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
诗人歌颂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你是怎样理解的?
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六、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小结。
七、对比阅读,拓展练习。(于天命的散文《黄河颂》)。
八、布置作业: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完成《一课一练》。
九、板书设计:
黄河颂。
光未然。
序曲主体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
第二课时(课外)。
十、利用综合资源,通过浏览推荐的相关网页,自主深入学习,完成教学目标。
十一、教学后记:
一直担心这种情感丰富的爱国主义诗歌,难上!在图像、音视频等感性材料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仅仅靠“三寸不烂之舌头”和一个自主学习的课件,学生是否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呢?事实上,这种忧虑是多余的。
我借助同学们自己收集的相关背景资料介绍和本课件,尤其是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激发起他们的爱国意识,再加上播放、欣赏气势雄伟的歌曲《黄河颂》,学习《黄河颂》竟成了一节庄严肃静的爱国教育课。
没见过黄河,但通过诗歌文字描绘及几张黄河插图,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运用学生潜在的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里互读,然后分批朗读(1~30;31~60),最后推选男女学生代表来朗读,课堂的气氛显得十分活跃,朗读时声势是一浪赛过一浪。
在朗诵中,我们赞美了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更让我体味到了学生本身就是一股如黄河般彭湃的雄伟力量!
课余时间里,学生利用本课件继续自主地深入地拓展学习。
课件设计以《黄河颂》为主体,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是一堂学生自主学习课、音乐文学欣赏课、探究课,同时,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源来自主学习了解黄河的文明、文化和“母亲河”的灾难史以及现状,是学生课余自主学习、探究的好帮手。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23
如《愚公移山》就是1篇可以从多角度分析理解的课文,只要老师引导得法,通过读后感的写作练习,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平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对已成定论的观点和见解、格言、成语质疑。如“老马识途”这是人们公认的,现实生活中“老马识途”式的经验在当今社会是不是就这么重要呢?等等。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只要对所写的对象,对写作生活本身有自己的看法,作文才不至于落入俗套,才有创造性。
〖浅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1、善于激“趣”。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新颖、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成为学生的迫切愿望。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我要求学生对“愚公”的人物形象谈谈自己的想法。结果同学们谈了许多新颖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移山”不如“搬家”,移山浪费财力物力人力太大,得不偿失,愚公确实很“愚”;有的认为愚公不肯搬家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的小农意识,安土重迂,老守田园;还有的说愚公顽固不化,不能博采众人之言,只晓得盲干、苦干、蛮干……一节课下来,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二、逆向思维训练。
苹果落在牛顿头上,牛顿由此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因为他运用了逆向思维:为什么苹果往下掉而不往上掉。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的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到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逆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逆向性阅读分析。如指导学生阅读《愚公移山》时,引导学生思考:有人说愚公若没有神的帮助,不知要多少代人才能挖走太行、王屋二山,他为什么不搬家呢?这不是名副其实的“愚公”吗?教师逆向而指导学生思考,容易触发学生的阅读求知欲和探索欲,制造一种矛盾,学生能够在思考后,产生一种质疑的品质。逆向阅读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
〖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在质疑驳问中培养创新思维: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启发学生多思,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如讲《愚公移山》后,我在肯定愚公移山精神时,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与搬家”、“移山与挖隧道”的看法。通过讨论比较认为移山不如搬家,但为什么课本写移山呢?学生质疑后领悟作者意在愚公移山的精神,使学生触类旁通,解决疑难,培养了其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来自质疑驳问。“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24
1.学习作者用真正的北京口语(京白)介绍回荡在京城胡同小巷中的叫卖声。
2.结合课文介绍的北京吆喝声,引导学生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难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安排独特。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1ai2)铁铉(xuan4)囿于(you4)。
隔阂(he2)饽饽(bo1)秫秸(shu2jie1)。
商贩(fan4)吹嘘(xu1)吆喝(yao1·he)。
小钹(bo1)荸荠(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块状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二、导人。
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
教师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播放一些街头叫卖的吆喝声,增加学生的听觉、视觉方面对“吆喝”的了解。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原名萧丙乾,蒙古族。北京人。作家、记者、翻译家。早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曾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伦敦大学讲师,《大公报》驻英特派员。1946年回国后,历任复旦大学教授、《人民中国》(英文)副总编辑,《文艺报》副总编辑、中央文史馆馆长。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在作者看来,北京小贩货郎的叫卖声简直就是一种“戏剧性”的艺术。作者介绍了从白天的叫卖声到夜晚的叫卖声,从卖吃食的、放留声机的,到乞讨的,还有富有四季特色的叫卖声等等,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就是愉悦和怀想。
(二)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全文共14自然段。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3段),总写旧北京城街头商贩为招徕顾客而发出的种种音响。
第二部分(第4至10段),具体从两个方面入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
第三部分(第11至14段),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
四、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第1至3段。
提问:文章开头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什么内容?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开头在写法上可以说是采用“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方法。作品先将旧北京走街串巷的小贩为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分作两种:“器乐”和“声乐”,然后重点写“声乐”——各种小贩那醉人的叫卖。
写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突出了叫卖者的本事:他们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随机应变。正因为叫卖者的这些种种特点,很自然地引出下文介绍的各种吆喝声。
(二)学习第二部分。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一层次(4~9),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
第二层次(10),写一年四季的吆喝声。
文章这里从两个方面写“吆喝”,作者按时间顺序展开,一天中按从早到晚,一年中按春夏秋冬,条理层次清晰。
提问:
作者写从早到晚的吆喝声,具体写了哪些叫卖声?重点又写了什么?‘。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
作者从早写到晚。写早晨吆喝卖早点的:大米粥、油炸果的;和新鲜蔬菜的:卖青菜和卖花儿的。写白天卖日用百货和修理各种家具的,这就更热闹了。
然而重点是写晚上。北京胡同的晚上好不热闹:卖夜宵的,唱话匣子的,用凄厉动人的叫喊讨饭的,真是应有尽有。这一层作者重在写出北京胡同里小贩的叫卖声持续时间之长,种类之多。
五、小结。
主要理解北京胡同里小贩们在夜晚发出的各种吆喝,感受京城民俗风情。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招徕、隔阂、吆喝、吹嘘、随机应变、油嘴滑舌。
二、继续学习课文。
(一)阅读文章第十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结构有何特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本段的中心句“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本段的结构可以说是总分式。这一段写吆喝声按从春到冬的顺序展开。春天一到,万物复萌,小贩们走街串巷卖春鲜儿。夏天卖西瓜和雪花糕,秋天卖“喝了蜜的大柿子”。到了冬天,热乎乎的烤白薯和一串串糖葫芦,经小贩们一叫卖,也颇为诱人。
(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问:这一部分所写内容与前文有何不同?试具体说说。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文章第三部分从叫卖作为一种口头广告的角度来写。这里写叫卖的文化内涵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有的叫卖说明商品制作的工艺过程。如:“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其二,有的叫卖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如卖山楂的喊:“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来的紫红色的果子。其三,叫卖的语言十分丰富,极富表现力。有的善用比喻,如“栗子味儿的白薯”、“萝卜赛过梨”等;有的合辙押韵,颇为动听,如“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
文章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品味语言。
提问: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来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仔细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介绍夜晚的吆喝,如“馄饨喂——开锅!”“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硬面——饽饽”。
介绍夜里乞丐的叫声,如“行妤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介绍吆喝作为一种口头广告,举例如“卤煮喂,炸豆腐哟”“葫芦儿——冰塔儿”,“冰棍儿——三分嘞”等等。
这些对吆喝的描写,极富特色,从这些“戏剧性”的艺术中,读者聆。
听到那些奇妙无比、特色鲜明的“声乐艺术”,欣赏到富有京城特色的民俗风情。
四、探究活动。
1.让有特长的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叫卖声,学生从中体验吆喝的民俗内涵。
2.吆喝其实是一种广告,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类广告在逐渐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自有其独特的魅力,应该注意抢救。你不妨把家乡的吆喝,或者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所熟悉的吆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
五、小结。
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三。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25
设计问题时,需要选择某个关键性的词语、句子、段落(即所谓的文眼), 抓住一点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往往要打破常规的课文分析方法,或从中间、或从最后入手,抓住一线,牵涉大片。在分析《雷电颂》一文时,可以从“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一句入手设计问题:
1、这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句中的“风、雷、电”分别象征什么?诗人对它们持什么态度?
3、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主动体验〗。
“新课标”中指出,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建立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培养和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雷电颂》是郭沫若的《屈原》中最高潮的部分,并且它产生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些,很难让学生把握屈原的思想性格。于是在上课前,我给学生留下两个问题,一是在网上查找《屈原》的全文,二是找出郭沫若写这部话剧的时代背景。第二天在上课时,我仍然遇到了难题,就是学生不能够把屈原当时被诬陷流放时的心情读出来,于是我就又留下一个作业,根据《屈原》的剧本改编成小话剧。学生自愿分成三个小组,自己安排角色,有编剧、导演、演员等,并且要在演出之后评出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主角奖和最佳配角奖,给他们一个周末的时间来排练。演出时,三个组分别按照他们对剧本的不同理解演绎了不同版本的《屈原》。其中第一个小组忠实于原文,“小屈原”的刚毅不阿的形象表现得鲜明生动,而第三组却演绎了一场《屈原》的喜剧贺岁片,其中“小南后”的形象狠毒而可爱,博得了阵阵掌声,表演完毕,就是由大家来评选“最佳”,大家共同推选了第一组的“屈原”。我问大家,为什么第三组的掌声最响,而却没有获得“最佳”呢?第一组的同学说,屈原的这出戏是表现了屈原被诬陷被流放,写了当时黑暗势力的嚣张,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悲剧,而第三组的同学却把它演成了喜剧,歪曲了作者的原意。我及时地对此给予极大的肯定,并且告诉同学们,文学作品中的形式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第三组的同学们之所以这样编排说明了他们没有很好地把握剧本的思想内容,但是他们的这种创意值得肯定,最后追加了一个最佳创意奖,以资鼓励。在这次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将课文表演出来,,学生将课文表演出来的这个过程就是对课文的进一步加深理解的过程。在具体的表演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先前对课文的解读有很多不全面,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地方,从而又形成了对课文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老师在课堂上高谈阔论的讲解所得不到的效果。
〖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教育·文学的和谐〗。
学习《雷电颂》就要从屈原所处的时代,所经受的挫折,来了解它的社会性,从而达到文学和谐的更高境界。因此,语文课堂的文学和谐不仅仅局限于它的欣赏功能,也包含它所涵盖的社会性,和批判性,这就是文学和谐的更高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文学和谐更好地与语言和谐结合起来,如何把它从学生的主动地位中开发出来,教师就要注重引导,从社会的角度去引导,从文学的角度去引导,从历史的角度去引导,从生活的角度去引导。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文学和谐。
〖设置一节课的诗意结尾〗。
在《雷电颂》一课的结尾,我深情地朗颂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就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就是屈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就是屈原。他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用一生铸就了‘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那行吟江畔、伫立风中的身影牢牢地定格在历史的时空中,已�
前提下,让学生再来朗读,此时此刻,学生的朗读就有那个味道,能置身于当时屈原那种为理想奋斗的心情中,抑扬顿挫,情感把握比较到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快乐中寻到知识的真谛。
〖让语文课堂多几次高潮·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电教媒体新授,唤起学生的有意后注意,形成第二次高潮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化,学生的兴趣将慢慢减退、消失。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继续吊起学生“胃口”,以唤起学生的有意后注意。如教《雷电颂》这段长篇独白时,教师播放金乃千的录音朗诵,就能够收到一种不可言喻的效应。火一般炽热的情感,诗一般美丽的语言,雷霆万钧的气势,如狂飚,如迅雷,如闪电,很快便掀起师生的情潮,屈原那忠贞不屈、正义凛然、英勇悲壮的高大形象,活生生地屹立在师生面前。在这样浓烈的情感氛围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录音高亢激昂地诵读起来:“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学生沉醉于时而深沉舒缓,时而澎湃激越,时而乐观明朗的戏剧道白声中,被点燃的爱国情感也就如同火焰一般不可遏制地喷发升腾。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教《雷电颂》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再配以《屈原》插曲,让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流水岸边的仰天长问,为屈原的悲惨命运扼腕痛惜,然后再播放全文的朗读录音。那高亢的、激愤的朗读声,把学生带到了屈原的身边,要和他一起对风雨雷电进行愤怒的斥责,要和他一起烧毁一切土偶木梗,要和他一起追求光明和正义。“磨刀不误砍材功”,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教学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材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表现,是语文教学美育因素的主要内容。就语文教学特点看,艺术美应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内容美即题材、思想、主题情节的美;形式美即语言、结构、艺术手法、风格的美。《雷电颂》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就是因为作品构思的奇特,借助自然界雷电的磅礴气势,驰骋丰富的想象,以表现人物内心的愤怒,使情为景生,景为情活,达到情景和谐的地步;同时写景内外交织、抒情腾挪有致,并运用排比句与叠词叠句,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挖掘语文教学心理教育资源·在作品背景中去挖掘〗。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所有作品都是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思想价值、审美价值的,大部分作品的创作都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这些背景中存在丰富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如教学郭沫若的话剧接选《雷电颂》时,教师向学生较为仔细地介绍话剧《屈原》的创作背景,学生就会明白《屈原》所反映的生活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一切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自由与专制,爱国与卖国的不可调和的斗争,起到了借古喻今,古为今用的作用。学生自然就会被文中屈原崇高的爱国精神所感染,学生对屈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自然也会领会作者的爱国之情。从而使学生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训练〗。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雷电颂》一文,郭沫若先生借爱国诗人屈原之口,表达了对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社会进行了慷慨悲壮的控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屈原的内心独白。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学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对风雷电的呼唤,到义正言辞的谴责,再到屈原坚强意志的体现,无一不是从朗读中想象剧中的情景,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
〖让智慧的火花绽放〗。
在执教《雷电颂》一文时,指导学生带着疑问反复阅读,将课文渎正确,读流利,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入情入境,以达到自悟的程度,(感悟是个性阅读的灵魂。感悟是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然后,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感受、困惑,并让每节课的小秘书作好学生漫谈记录,没想到学生阅读、悟,却悟出了个性,而个性与个性的碰撞就会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
不信,请欣赏欣赏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如何绽放的:
小才女姚瑶打头说:“读了这剧本,我被剧本诗一般的具有磅礴气势的语言所感染”,然后她带着激情,朗诵了--段“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惰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
思维敏捷的毛磊说:“我被主人公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所震撼,也为黑暗势力的丑恶而痛恨,为美好事物的摧残而痛心。”
聪颖的班长罗敏说:“大家都知道,《雷电颂》是郭老先生历史剧《屈原》第五幕,这个部分,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善探究竟的肖福钟说:“学了这篇文章,联系时代背景,我觉得郭沫若老先生写此剧的目的是借古喻今,用中华民族历史上坚持正义,反对邪恶的斗争史迹来教育我们,鼓舞我们通过历史人物屈原之口,表达了人民的要求和希望”,精彩精辟的发言,赢来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大家七嘴八舌,气氛热烈。
这时,素有大将风度的学习委员严思阳在上一轮掌声未停,就马上接着说:“刚才你们说的都精彩,这精彩来源于这篇文章课文太有特色,你看:
1、激情似火焰般炽烈;。
2、气势如海潮殷磅礴;。
3、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总之,总之,太感人,太感人了!”
好接嘴小精灵任涛也陈述了他独到的见解:“就严思阳刚才的话题为何文章那么感人,具有如此的魅力,我认为,应该归纳出下面几点:
1、奇特的想象,宏伟的气势,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2、拟人手法的运用,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反复排比手法,既增强了文章抒情的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人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掌声再次响起。
理智的洪宇:“我说,还有形象可感的象征手法……”
感情细腻的刘琦说:“……”
真是异彩纷呈,精妙迭出。
……掌声经久不息。
课还在继续,这样的课你不觉得精彩么?这样的效果不令人惊喜吗?整个课堂,它是以学生自主探究学
设计问题时,需要选择某个关键性的词语、句子、段落(即所谓的文眼), 抓住一点取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往往要打破常规的课文分析方法,或从中间、或从最后入手,抓住一线,牵涉大片。
在分析《雷电颂》一文时,可以从“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一句入手设计问题:
1、这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句中的“风、雷、电”分别象征什么?诗人对它们持什么态度?
3、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九年级下语文教案电子版 篇26
1、问题设计遵循了整体把握文本的原则,力图使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过程。提问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层次感。上阕围�
2、鉴于作品作为词的文体特点,仍关注了一些难点词句。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须”“文采”“风骚”等。
3、备课时也把介绍意象和“诗品取决于人品”的论点定为教学目标,意在丰富学生诗词鉴赏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鉴赏水平应该说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操作过程也引发了有价值的比较阅读。
回顾备课过程,我意识到自己根本的立场是努力回答了一个问题: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以自己研读教材的体验为设计教学的立足点、出发点,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求自己撷取精华,深刻透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实质及表达形式,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启发学生,自己的收获能有效地帮助学生。
二、对学生课堂活动的反思
1、除了朗读、模仿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师提问的层面上。不能说这种活动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问题阶段的活动是非自主的。依据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也几乎认定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探究价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设想由此来组织课堂教学。
2、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学生能认同自己研读教材的结论,而 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表征是学生的表达,比如提出疑问,讨论问题,展示议论或独立思考的结果,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等。而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我也没有让学生用较多的课外学习(如查寻背景材料)弥补这种不足,所以课堂上学生的活动似乎难以展开,教师仍扮演了主角。
3、从形式上看,本节课学生的群体活动就是朗读。由于对时间因素的考虑和对独立思考的重视,我并没有强调合作(讨论),于是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对一”的问答。但我仍以为自己较好地引发了学生的思维冲突,虽然问题的解决较多地借助了教师的讲解和总结。
三、与新课标的距离有多远
学生活动应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的“教”也应当回应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节课的教学设想,关注了“学生可以学到什么”,但忽视了“学生怎样用自己的方式去学”。
学生活动的质量固然不取决于课堂的活跃热闹程度,而取决于活动所围绕的核心,但教师的思维毕竟取代不了学生的体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必须发挥但可以有多种方式,新课标想来是希望教师更“隐身”一些,希望教师的引导作用能更多地在学生活动中显示出来。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把握语文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活动也就必然成为一种载体。教师也因此必须承担起学生活动设计者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先前对自己的角色职责的认识是模糊的。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篇27
《雨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简介作者郑愁予的主要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读准“圃”、“喑”、“襁褓”、“锢”、“滞”等词的字音。
⑶掌握“寒浅”、“留滞”、“喑哑”、“襁褓”、“喧嚷”、“温声细语”、“知悉”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能力目标:
⑴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⑵揣摩诗歌中运用的拟人、象征的艺术手法,提高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3、情感目标:品读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以及文中的美妙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理解、欣赏诗歌的基本能力。
【课时安排】
【教学媒体】幻灯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请学生背诵一些描写春雨的诗词佳句,并说一说“春雨”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中有怎样的内涵。让同学们走出古诗中“春雨”的意境,步入郑愁予的《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中的“雨”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幻灯片展示:
1、走近作者: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随父至台湾。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其成名作《错误》1954年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
2、写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于1980年4月28日的台北《联合报》上。当时正值我国结束“_”灾难不久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极为关注祖国大陆,这首诗既是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祖国未来的祝福。它在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的基础上,又展现出清新动人、欢快率性的一面,因此此诗一刊出,立刻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三、初读课文
1、提出评点要求:
要求学生对诗歌的思路进行评点,可以先评点每一章节的内容,然后再把握整体的写作思路。
2、教师提供诗歌朗诵录音(幻灯片展示)。
3、学生分组、分任务进行课文评点,注旁批,然后互读互评。
4、教师范读课文,每读一段,学生就配合编好的对课文的评点。
5、学生读课文,每读一段,教师也同样配读对课文的评点。
6、初读小结,幻灯片展示:
这首诗歌分为四层意思来展示,首先点明在大地最需要的时候雨来到了大地;其次点明雨的来意和雨的亲切邀请;再次点明雨的来意,要教会孩子们勇敢地笑;最后呼应开头,点明雨的祝福。
四、文段分析
1、第二节中“像雨丝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有什么作用?
明确:“把天地织在一起”表明雨对大地的博爱,它想滋润万物,这首诗是为祝福儿童所写的,因此,这其实也正是雨对所有儿童的博大的爱。
2、第二节中“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能否改成“我来了,/在雷鸣电闪中,/在狂风中我来了”?为什么?
明确:“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表明雨是静静地来的,因为它关爱孩子们而生怕惊扰他们。改后则表明雨来时那惊扰人的气势,就表现不了雨对孩子们的关爱,此外也不符合春雨绵绵、轻柔细腻的特点。
3、第三节中“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这里的“我”和“你们”分别指代谁?
明确:“我”指代春雨或雨,“你们”指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
4、第五节中雨要带着孩子们“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雨想请孩子们和它一起去迎接春天的到来。在这之前,鱼儿是不动的,溪水是静止的,现在春天来了,鱼儿也开始活跃地跳动着,溪水也开始重新涨了起来,又活泼地流淌了起来,这些正是春天到来的象征,现在雨带着孩子们去向鱼儿“说声好”,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其实正是去迎接春天。
5、第九节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联系上下文考虑,“雨”为什么不再回去?
明确:它希望儿童们都能自由地欢笑,有着甜蜜幸福的童年,它要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奋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幻灯片展示):
⑴这首诗通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什么?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对诗歌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⑵最后一节中写道:“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你如何理解这句话,这“快乐的安息”让你联想起龚自珍的哪两句诗?
⑶最后一节写道:“要记着,他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显然,“雨”带来的是一份甜蜜的祝福,你品出这种“甜”了吗?请引用诗歌中的内容陈述你的理由。
⑷阅读副标题,然后说说:这和文章的主旨有什么关系?
⑸� 2、学生活动:
要求学生一一讨论上述问题,大胆发表自己合理的看法。
3、意象与意境(幻灯片展示):
意象,简单地说就是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等在特定情况下,都可称为“意象”,正如刘勰所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世界的。
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与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情由景寓,景中含情,品味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境美,主要通过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即意象)实现。
六、评说诗歌朗读
要求学生对诗歌朗读品评,边读边评,看朗读是否流畅,节奏是否合理,停顿是否恰当,语气、语调是否符合文意。
1、自由朗读诗歌。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体会每句话的完整意思。
2、互相评读。两人一组,一人读,一人评,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讨论句子的停顿、语气、语调。
3、对照诗歌朗读录音,谈谈自己朗读课文的感受。
4、朗读全诗。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课后练习第三题。
3、选用课时作业。
2023年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人教版电子课本 篇28
《雨说》
一、教学内容选择
⒈写字与识字:田圃 禁锢 忍冬 寒浅 滞留 喑哑 丝缕 喧嚷 蓑衣 斗笠 润如油膏 洗衣谣 襁褓 温声细语
⒉理解“雨说”与“诗人说”之间的诗意转化,了解文学作品中拟人艺术表现手法与拟人修辞的区别。
⒊梳理“雨说”的内容及情感,理解“雨”与孩子的关系,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勇敢地笑”等诗句的深层含义。
⒋诵读诗文,理解“雨”的仁慈、无私、博爱的奉献者形象,感受作者对春之生命和希望的赞美,即诗人对祖国儿童的关爱和祝福。
⒌运用比喻或拟人修辞方法选择仿写诗意的情境画面,进行口语交流训练和诗歌写作小练习:
⑴“雨说:四月的大地等待久了 ”
⑵“雨说,我来探访四月的大地, ”
⑶“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请跟我 ”
⑷“雨说,我要教你们 , ”
⑸“雨说,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了,要记着,
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⒍将本诗改写成1篇3五百字的小散文,体会诗与散文语言表达上的区别。或将本诗与朱自清《春》中的春段落比较,体会诗歌与散文语言的不同。
二、教学安排
⒈充分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雨”的形象;
⒉�
⒋拟用2课时授完。
三、教学设计
㈠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化身为雨,悄悄地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说了些什么呢?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雨说》。
㈡作家简介
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归纳、概括: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
㈢正确地朗读诗歌。
指导学生注意朗读时的字音、停顿、语调、语气的变化。如第一小节就应当读得低沉,缓慢;第二小节读得舒缓、慈爱;第三、第四小节读得亲切、欢快;第五小节读出热情;第六小节读得平稳,第七、第八小节读出期盼,第九小节读出宽慰。
⒈学生自读熟练后指名朗读,听写重要的字词,订正字音;
⒉师生共同揣摩、矫正朗读的停顿、语调、语气。
㈣疏解诗意,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学生思考:“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⒈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⒉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⒊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⒋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㈤初步研习诗歌。
⒈要求学生思考: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写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跟修辞方法不同,拟人的修辞运用在某一句话中,是用来描写某一事物的情态的,如“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而拟人的写法则是通篇使用,是用来塑造雨的形象的。
题目是“雨说”,是作者化身为雨,借雨的口吻来表达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⒉细读第一到第三节,思考,“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的?她来到大地的目的是什么?
诗作开篇点题,直到四月(自然界的四月已经是“人间四月芳菲尽”了),可见,这个“冬天”持续的时间太久,雨在大地“太久的等待”中到来,而这个冬天使得大地枯旱,失去了生机: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没有了欢快的歌声。
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是全诗展开的背景:_十年,儿童们的生活环境太严酷,早就应该有美好的生活给孩子们了!
雨带着爱心,带着赤诚,来关爱孩子们,来跟孩子们亲近,也希孩子们跟自己亲近。
⒊细读诗歌的第四到第五节,感受诗中描写的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说说它们的作用。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雨”邀请孩子们一起去探访春天的大地,感受春天的美好,跟诗歌的第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⒋细读诗歌第六到第八节,思考:“雨”是怎么来的?她给孩子们的希望是什么?
雨在云端,在高山中幸福地长大,她的童年充满了欢笑,所以她给孩子们的希望是他们能够勇敢笑。
⒌细读诗歌第九节,说说“雨”的祝福是什么。
“雨”愿意永远跟孩子们在一起,愿意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献出一切,祝福孩子们永远快乐。
学生自读后指名诵读,进一步感受“雨”的形象。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郑愁予的诗歌《雨说》,读熟并试着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诵,感受了“雨”的宽厚慈爱,感受了“雨”对中国大地上儿童的祝福和希望。知道了拟人的写法与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区别。
五、作业
⒈《基础训练》第一到第五题。
⒉继续练习朗诵。
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电子书 篇29
《松鼠》一课你会喜欢上松鼠的。(板书:松鼠)。
师:我们来看看,法国博物学家布丰是怎样描绘松鼠的。
师:请大家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松鼠的哪些方面,用曲线画出来。
师:读过两遍课文之后,谁能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松鼠的?
教师引导。
师:用一句话概括松鼠的特点。
(板书漂亮、乖巧、驯良。)。
师:我们先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松鼠的漂亮的。读课文第一段,画出描写松鼠“漂亮”的句子。
师:读一读你画的句子。
师:大家都来读读。
师: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的漂亮的?
教师指导。
什么叫清秀?
松鼠眼睛闪闪发光,它的眼睛又不是灯泡,怎么发光?矫健,轻巧都是什么意思?
教师辅助学生。
清秀:美丽而不俗气。
矫健:强壮有力。
轻快:不费力。
敏捷:迅速而灵敏。
机警:对情况的。变化觉察得快。
玲珑:精巧细致。
师:松鼠的尾巴最有特点,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原文“玲珑的小面孔”到“歇凉,”强调“衬、翘、躲、歇”等词。同时出示对比句子。)。
师:“衬”是什么意思?“翘”是什么意思?“躲、歇”又是什么意思?
师帮助学生解析:
“衬”:是衬托,表示松鼠已经很漂亮了,有了帽缨形的尾巴就更漂亮。
“翘”:有动感,有活力。
“躲”:松鼠拿自己的尾巴当做伞,躲避阳光,有情趣。
“歇”:像人那样,累了就“歇着”,把松鼠当作人来描写,生动、有趣。
师:对比上下两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作者用拟人的方法使文章更生动了。
师:第一段还有哪些描写?
师:“送”是什么意思?
师:说明松鼠很优雅。
师: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人的,作者为什么要用在松鼠身上。
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辅助学生理解。
师:从哪里写出了松鼠的可爱?
师:谁为大家读一读。
(出示课件:第四段,强调“先再用然后”等词。)。
(板书:先再用然后。)。
教师抓住重点词分析课文。
师:松鼠就像我们人类的小小建---。
师:它的作品多么精巧、实用啊!松鼠真“乖巧”,它智慧、勤劳、关爱家人,和我们人类的情感使一样的啊!
师:
摘录下自己喜欢的段落,任选一段背诵。让我们记住这漂亮、乖巧、驯良的小松鼠。
五、教学流程图:
教学环节学生活动。
通读课文读通句子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段意。
抓住外形描写的词句分析第一段。
抓住语言特点分析第二段。
粗读第三段通过朗读分析课文了解写作方法。
抓住重点词分析第四段体会人文情感。
粗读第五段。
六、板书设计。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针对学生的思考和发言,给与语言激励。对学习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进行提示。
上一篇:初三励志的主题班会【精编10篇】
下一篇:期中考试后的感想【汇集28篇】